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胶囊内镜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军;杨慧敏;张扬;刘莉;梁凌;李园园;许帅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 ~2015年10月解放军第123医院消化内科71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观察老年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耐受性、安全性及胃、小肠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71例平均年龄77岁的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例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低血糖,3例检查过程中出现轻度腹痛,未出现胶囊滞留、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现有黏膜血管病变8例(11.3%),小肠淋巴管扩张9例(12.7%),小肠黏膜改变20例(28.2%),小肠息肉8例(11.3%),小肠活动性出血14例(19.7%),肠寄生虫5例(7.1%),未发现明显异常15例(21.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8例(81.7%),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15.5%).女性小肠炎症病变较男性多(χ2=4.53,P=0.033),男性小肠出血检出率高(χ2=4.89,P=0.027).结论 胶囊内镜可以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能有效检出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达到诊断或排除疾病的目的,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 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下)

    作者:李鑫;王崇民

    ●专家解读视频拍摄与"32小时不能消化"之间存在伪命题,无法得出方便面难以消化或有害健康的结论.首先,拍摄所使用的胶囊内镜显示的是2小时后肠道内消化情况,且该内镜对每个人每次所能记录下的影像时长多只有8小时,无法对面条消化情况进行连续32小时的记录.其次,在这次拍摄中所记录的一共只有两个样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设计,很难得到科学结论.后,每个人的消化能力有所差异,主持实验的布雷登·郭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并不能从中得出方便面不好消化或者有害健康的结论.

  • 体位变化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研究

    作者:安媚;王永席;苏利萍

    目的 研究患者体位变化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左侧卧位组、右侧卧位组与直立位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吞服胶囊后,在实时监控条件下根据胶囊到达位置调整体位,记录并比较各组胃肠内转运时间及小肠检查完成率.结果 胃内运转时间比较,右侧卧位组短,其次为直立位与左侧位.右侧卧位组胃内运转时间短于左侧卧位组与直立位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小肠运转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右侧卧位组小肠检查完成率为100.00%,左侧卧位组和直立位组均为95.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采用右侧卧位能缩短胶囊胃内运转时间,提高小肠检查完成率.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安媚;薛常虎;王永席;刘凤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肠道清洁时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甲硅油,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泡沫清除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耐受度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时,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能够有效祛除肠道气泡,提高镜片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安媚;薛常虎;王永席;刘凤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肠道清洁时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硅油,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泡沫清除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耐受度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时,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能够有效祛除肠道气泡,提高镜片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护理干预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孙宏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胶囊内镜检查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检查前的充分准备、检查中的积极配合以及检查后细心护理 结果:98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检查,未出现检查仪器信号中断的情况,病变检出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检查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所做的检查,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可以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 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病变的诊断意义

    作者:图雅;刘明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消化道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意义,特别是为空、回肠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81例经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末发现病灶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12例发现小肠病变,胶囊内镜检查中末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是无创性,可视性检查,小肠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宣蓓;孙波;吴云林;褚惠民;阮琼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例经传统检查方法诊断不明并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4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所获图像清晰.发现有诊断意义的病变10例,检出率为71.4%.检出的疾病有:克罗恩病、血管发育不良、息肉、空回肠炎、憩室,其中4例患者同时存在2-3处病变.检查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痛的优越性,是传统技术上的革新、突破,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小肠CT序贯联合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究

    作者:奚美娟;魏巍;薛振龙;钱胜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肠 CT 序贯联合胶囊内镜(CE)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小肠疾病患者119例,均行小肠CT检查及部分序贯联合CE检查,观察病变的检出情况,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119例患者中,116例完成小肠CT检查,病因明确,诊断率37.1%(43/116),以小肠肿瘤、克隆恩病常见.剔除小肠 CT 提示小肠中重度狭窄的患者,109 例患者完成 CE 检查,未发生胶囊滞留.CE 对肠黏膜糜烂、小肠溃疡、血管病变、肠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小肠CT(P<0.05).结论:小肠CT序贯联合CE检查应用能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并能相对降低胶囊内镜的滞留率.

  •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惠萍萍;孟文颖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慢性腹痛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腹痛患者88例,行GivenM2A胶囊内镜检查。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患者完成检查,完成率97.72%,其中与溃疡、糜烂、克罗恩病导致的慢性腹痛相关的检出率31.8%,胶囊内镜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慢性腹痛相关的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安全性好,但定性诊断能力有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诊断、筛查方法。

  • 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T造影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石爱军;包忠英

    目的:探究分析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 T造影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入我院检查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1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其中实验组有患者45例,采用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 T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A组有患者33例,单纯采用胶囊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B组有患者44例,单纯采用小肠C T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将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后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实验组患者病变检出率为82.22%,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5.56%,明显优于对照A组的病变检出率59.09%、病因诊断符合率86.36%以及对照B组的病变检出率54.55%、病因诊断符合率81.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两种检查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正确率,但两者联合诊断临床意义更大,诊断的准确率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初探

    作者:蒲蕙;黄文宝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胃镜、结肠镜均未发现异常,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检查总体检出率60.4%,小肠疾病检出率52.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检出率87.0%,阳性率52.2%.患者顺应性良好,1例出现胶囊滞留,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的、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156例

    作者:吕宝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56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显示病变134例(85.9%),其中小肠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蛔虫6例,小肠钩虫3例,回肠寄生虫1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溃疡11例,十二指肠息肉4例,慢性胃炎20例,1例结肠发现出血,经结肠镜检查病检证实为结肠癌,7例无阳性发现.结论:OMOM胶囊内镜对胃及小肠病变检查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对胃及大肠病变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海妹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内镜发展的革命与方向.

  • 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毓;王正芳

    小肠占胃肠道全长70%~80%,且迂曲重叠较多,小肠肿瘤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1],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漏诊率高.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相当隐蔽且缺乏特异性,约20%的病例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小肠屈曲重叠呈蠕动状态,移动度大,位置很不固定,一般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不能探及小肠病变,而既往的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胶囊内镜又都有着各自的局限,而小肠肿瘤腹痛或出血症状也常被误认为一般性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所以,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始终是一个难点.本文具体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胶囊内镜与小肠钡剂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朱兰惠;符可文

    目的:比较分析胶囊内镜及小肠钡剂造影在疑诊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可疑小肠疾病患者32例,均进行胶囊内镜与小肠钡剂造影检查,分析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阴性率及病变一致率.结果:胶囊内镜检查组的病变检出率65.63%,假阴性率12.5%;小肠钡剂造影检查组的病变检出率31.25%,假阴性率46.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疑诊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两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在小肠病变的检出中起着互补作用,并且行胶囊内镜检查前进行小肠钡剂造影检查起着一定探路作用.

  •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

    作者:彭加芬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5例病因不明的消化道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及交代检查期间的注意事项.结果:45例患者均能顺利进行检查,图像清晰,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方便,但护理的好坏,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 护理干预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孙海庆

    资料与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胶囊内镜检查患者24例,均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腹胀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0~62岁,平均45.1±3.2岁,均已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①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②相对禁忌证:吞咽困难;已知或怀疑肠道梗阻、狭窄、瘘管;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孕妇.

  • 胶囊内镜检查中年龄和性别对胃肠转运时间的影响

    作者:何洁;李小华;邓燕;杨伟群;罗忠金;林峰华

    目的 通过对40例健康体捡者的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胶囊内镜检查中年龄和性别对胃肠运行时间的影响,以及影响胶囊内镜完成小肠检查的因素.方法 对40例健康体检者行饮食及肠道准备后吞服胶囊内镜检查,统计胶囊内镜通过胃及小肠的时间,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完成全小肠检查,胶囊内镜检查中胃平均排空时间为(34.4±13.2)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18.5±43.5)min.年龄对小肠通过时间有影响(P<0.05),性别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影响(P>0.05),年龄<30岁检查组与年龄>1岁组消化遗转运时间有明显差异,消化道疾病,高龄是影响胶囊内镜不能完成小肠检查的原因.结论 在胶囊胃镜检查中,性别对胃肠转运时间无影响,年龄对消化道转运时间(无论是胃转运时间还是小肠转运时间)均有影响,年龄越大,转运时间越长.

  • 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洁;邓燕;罗忠金;方慧祺;杨伟群;林锋华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发现病灶51例(91.1%),小肠病变44例(78.6%),食管、胃及结肠病变7例.51例病灶中,31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3种病变.胶囊的胃内运行平均时间为32(9~126)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282(55~430)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0213张.所有受检患者顺应性良好.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安全性高.

734 条记录 1/37 页 « 12345678...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