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중화전과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52
  • 国内刊号: 11-57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200
  • 曾用名: 实用全科医学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全科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对心内科老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罗立宏;马旭辉;方天富;岑明秋

    目的 探究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对心内科老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S)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7年间在西溪医院进行VS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舌下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药物副作用并比较2组患者晕厥症状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在倾斜前的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晕厥或终止试验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在晕厥发作时伴有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与平卧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晕厥或终止试验时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平卧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UTT试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随访6个月,2组晕厥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晕厥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联合倾斜训练用于老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有效减少晕厥发作次数,预防晕厥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作者:殷洁烽;张喆;林聪利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性切除组35例、不完全性切除组34例和减状手术组29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研究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0.5~40.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6.9±4.5)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8% (40/98)和18.4%(18/98);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8.6±6.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25/35)和45.7%(16/35),不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2±4.1)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6.5% (9/34)和0,减状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9±3.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8% (4/29)和0,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不完全性切除组和减状手术组(P<0.05),不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与减状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CI、原发灶T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采取完全性切除手术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调脂积冲剂对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罗科学;潘智敏;张永乐;李宏春;贾晓雁

    目的 研究调脂积冲剂对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0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痰瘀互结证MS患者57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调脂积组27例和西药组30例,调脂积组采用调脂积冲剂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二甲双胍片治疗,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空白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3组人群肠道主要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 MS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丁酸盐产生菌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杆菌、硫酸盐还原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总菌含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肠杆菌、硫酸盐还原菌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丁酸盐产生菌、肠道总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积组患者乳酸杆菌含量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肠杆菌含量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双歧杆菌、丁酸盐产生菌、硫酸盐还原菌、肠道总菌含量较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调脂积冲剂能通过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抑制硫酸盐还原菌和肠杆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发挥其治疗MS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四柱分型理论下MIPPO技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祥福;倪维玉;王武琦;童培建

    目的 探讨在四柱分型理论指导下应用MIPPO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联合抗骨质疏松等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8月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在四柱分型理论指导下应用MIPPO技术内固定,2组围手术期均给予抗骨质疏松和抗感染等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股胫角(FTA)、膝关节活动度、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骨密度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119.36±6.47)°]、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85.39±9.86)分]、骨折愈合情况[(3.12±0.64)个月]、术中出血量[(62.63 ±9.58) ml]、切口长度[(5.17±1.89)cm]、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7%)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PA、PA、FTA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柱分型理论指导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持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 心血管因素及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骏;倪桂莲

    目的 探讨研究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心血管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风险与血清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185例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并收集所有患者资料,观察纳入对象的生存情况.对比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随访患者1年,发现185例患者中死亡21例,生存患者164例,生存率为88.65%.脑梗死生存和死亡患者在心脏形态、颈动脉斑块以及Hcy水平上均有差异,均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心脏形态、颈动脉斑块以及Hcy水平均是脑梗死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其风险比(OR)分别为0.126、0.142、0.151.结论 心脏形态、颈动脉斑块以及Hcy水平是引起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cy水平升高可增加脑梗死患者病死率.临床上实施心脏原发病、颈动脉斑块以及降Hcy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金志刚;张浩;郭治宇;朱丹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为AMI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AMI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PCI术后胃肠出血者纳入观察组(47例),将术后胃肠正常者纳入对照组(43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心梗Killip分级、犯罪血管长度、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临床指标(甘油三酯、血浆胆固醇、白蛋白、C-反应蛋白、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资料(手术时间、支架数量、替罗非班使用情况、血栓抽吸、术前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AMI老年患者PCI术后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犯罪血管长度、消化性溃疡、肾功能、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支架数量及替罗非班的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肾功能、C-反应蛋白水平及替罗非班的使用情况是影响患者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AMI老年患者PCI术后并发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是肾功能、C-反应蛋白水平及替罗非班的使用情况.

  • 精神分裂患者注射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梁胜林;冯虹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2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棕榈酸帕和哌酮注射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对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针剂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1年,发现123例患者中有10例失访,其中坚持长效针剂治疗1年的有86例,另有27例患者中断治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第3针平均剂量为(101.6±21.6)mg,后1针平均剂量为(95.6±18.5)mg;精神分裂患者合并使用苯海索17例,普萘洛尔14例,阿立哌唑19例,帕利哌酮13例,镇静催眠药23例,其他抗精神病药37例;注射第3针,患者的PANSS评分为(92.7±7.2)分,1年后,患者的PANSS评分为(90.6±6.9)分,PANSS减分值为(2.1±0.3)分;精神分裂患者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治疗期间共发生静坐不能、催乳素异常、失眠等不良事件共39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ANSS减分值、普萘洛尔和镇静催眠药是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针剂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重视患者早期症状的改善以及合并用药情况是减少中断治疗的关键.

  • 双重染色内镜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望月;叶洁桐;叶国良

    目的 通过分组对比,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双重染色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52例,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490例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予以活检,观察组262例行内镜下双重染色检查,对2组患者结直肠黏膜、胃黏膜、食道黏膜病变及早癌检出情况予以对比,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57例,检出率为80.28%,对照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37例,检出率为25.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5.63%,对照组未检出结直肠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56例,检出率为64.37%,对照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24例,检出率为1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早癌检出率为4.60%,对照组未检出胃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19例,检出率为18.27%,对照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8例,检出率为4.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早癌检出率为3.85%,对照组未检出食管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染色内镜可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

  • 射频消融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作者:俞南松;严培军;郑媛媛;鲁葆春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索拉非尼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后1年、2年存活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0%,与对照组65.22%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有上升,但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86.96%、78.26%,对照组治疗后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60.87%、47.8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获得确切疗效,患者远期存活率较高,且可减少肝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夏枯草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Th1/Th2失衡的研究

    作者:俞灵莺;傅晓丹;章晓芳;张险峰;季伟琴;卓广超;张楚;马丽珍

    目的 观察夏枯草水提取液(PVA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大鼠炎症及Th1/Th2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 提取PVAE.Lewis大鼠分5组:正常对照(C)组、EAT模型对照(M)组、PVAE预防性治疗(P)组、PVAE低剂量治疗(TL)组和PVAE高剂量治疗(TH)组.试验后取大鼠甲状腺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抗体(TgAb和TPOAb),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IFN-γ、IL-4、IL-12和IL-10)水平.结果 ①各EAT组血浆TSH、TgAb和TPOAb水平均较C组升高,P组TPOAb低于M组(P=0.037).②EAT大鼠Th1类及Th2类表达上调,PVAE干预Th1类上调较M组低,而Th2类较M组高,Th1/Th2比值低于M组.其中IL-12表达和IL-12/IL-10,P组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组IL-12水平也低于M组(P=0.018);IL-4水平TH组高于M组(P=0.012);TH组IFN-γ/IL-4低于M组(P=0.018).③TPOAb、IL-10和TgAb依次对TSH有显著性影响(R2=0.868,F=191.389,P<0.001).结论 PVAE干预可能通过下调EAT大鼠TPOAb、减轻Th1类上调及下调Th1/Th2比值来减轻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 成人急性小肠梗阻的病因学分析

    作者:田晶;康星;汪灏;管文贤;何健;王军

    目的 成人急性小肠梗阻(small bowl obstruction,SBO)病因复杂,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SBO的病因谱特征及其与小肠绞窄的关系,为SBO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手术的320例SBO的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小肠绞窄、绞窄程度、梗阻病因等不同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不同病因组、绞窄组与单纯组、坏死亚组与可逆性绞窄亚组.分别统计各病因的分布情况、各病因与小肠绞窄的关系等.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320例成人SBO患者中,病因包括黏连107例(33.4%)、外疝73例(22.8%)、扭转46例(14.4%)、内疝32例(10.0%)、套叠28例(8.8%)、肿瘤7例(2.2%)、其他病因27例(8.4%).其中,绞窄组的扭转与套叠例数显著多于单纯组(均P<0.05),绞窄组的肿瘤例数显著少于单纯组(P<0.05).在绞窄组中,外疝与内疝引起的坏死亚组患者显著多于可逆性绞窄亚组患者(均P<0.05).结论 在成人SBO患者中,黏连仍是主要病因,其次是腹外疝;扭转与套叠倾向于引起小肠绞窄;外疝与内疝有引起不可逆性肠绞窄的倾向.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鞠方鹤;王真;肖祖克

    目的 总结分析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住院诊治的首次发生单侧自发性气胸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115例研究对象.根据气胸治疗方法的异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A组)45例,单纯性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抽气组(B组)36例,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组(C组)34例.比较分析3组间疗效及胸膜反应、堵管、脱管、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疼痛、漏气等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A组)、单纯性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抽气组(B组)、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100.00%、97.06%,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5.56%、32.3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疗效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接近,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等众多优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尚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

  • 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制备及生物分布实验研究

    作者:袁超;李辉;申勇;李卫鹏;孙俊杰

    目的 探索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考察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物理、生物学表征和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乙醇滴注-超声分散工艺制备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及包封率指标.在体外37℃条件下,观察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在正常人血清和生理盐水中(NS)不同时间点的放化纯及其稳定性,研究其在小鼠体内15、60、120 min的分布特征.结果 乙醇滴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的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在电镜下观察呈球形、均匀,平均粒径(168.2±18.6)nm.体外稳定性实验表明,在正常人血清和NS中将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孵育15、30、60、120 min,其放化纯分别达96%、93%、90%、89%和92%、89%、86%、85%.体内生物分布实验表明,与99Tcm-MIBI比较,静脉注射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后,在观察时间内发现脾脏摄取显著,肾脏的放射性摄取率较低.结论 99Tcm-MIBI脂质体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为理想的物理、生物学表征,在血清中的稳定性较好.与99Tcm-MIBI比较肾脏摄取率低,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延长.

  • 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二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作者:刘继松;宋德恒;赵刚宏;李勇;章祥洲;程秀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诊断为二度烧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入院第7天患者发热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及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4.39±1.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72±3.39)次;观察组第7天患者发热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67±5.05)d及住院时间(17.22±6.46)d明显小于对照组(21.94±5.47)d和(26.06±10.07)d;观察组在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观察组(3.44±0.98)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94±1.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治疗二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面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邓春阳;陈双;江明;陈蓉;尼罗帕尔·吐尔逊;王欢;郝建萍

    目的 探讨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7例初诊MDS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21 ~83岁,平均59岁.相对低危组34例(低危6例,中危-Ⅰ 28例),相对高危组33例(中危-Ⅱ16例,高危17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对67例MDS患者骨髓进行p15和SOCS1基因的甲基化检测,1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分析MDS患者上述2种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和生存的关系.结果 67例MDS患者中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37.3%和47.8%,18例对照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0.0% (0/18)和5.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分别与不同临床指标相关,但随着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级的升高,2个基因甲基化率均呈增高趋势(P<0.05).生存分析显示p15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5% CI:5.2~10.8)个月和26(95% CI:15.8 ~36.2)个月(均P<0.05),SOCS1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5% CI:5.0 ~9.1)个月和26(95% CI:18.2 ~33.8)个月(均P<0.05).两基因甲基化共表达在所有患者以及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患者中生存时间均较非共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是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是MD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染尘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地龙对大鼠的干预作用

    作者:喻婷;李国辉;贾仰民;陈素珍;严伟伟;娄懿;何飞

    目的 观察染尘后矽肺性肺纤维化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以及地龙对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5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序列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地龙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地龙组利用硅尘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地龙组用地龙煎液4 ml/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在第7、14、28天处死5只大鼠,测定肺系数,将肺组织行常规HE染色,镜下比较3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HMGB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第7、14、28天肺系数(mg/g)分别为6.48±0.19、6.71±0.14、7.01±0.33,均较空白组(4.36±0.13、4.52±0.33、4.56±0.10)高(均P<0.01);地龙组第7、14、28天肺系数(mg/g)分别为5.07±0.17、5.38±0.05、5.53±0.08,均较同时间点模型组低(均P <0.05);模型组第7、14、28天HMGB1光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31±0.03、0.35±0.03、0.38±0.02,均较空白组(0.20±0.02、0.21 ±0.04、0.20±0.03)增高(均P<0.01);地龙组第7、14、28天HMGB1光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30±0.02、0.29±0.02、0.27±0.03,与模型组比较,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07),第14、28天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 染尘后大鼠出现肺纤维化改变,HMGB1表达进行性增高,而地龙干预后肺纤维化程度减轻,这可能与HMGB1表达受抑制有关.

  • EV71-IgM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肠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治和防控中的意义

    作者:沈嬿;陈中新;胡建国;周瑞;瞿芳蕾;秦晓辉

    目的 探讨EV71-IgM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肠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治和防控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7年4月1日-9月30日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发热和(或)皮疹的101例婴幼儿行血清胶体金法EV71-IgM抗体检测.据检测结果进行快速分诊,对阳性患儿进行消毒隔离,保护易感患儿,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据阳性检测结果,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对确诊的病例行针对性治疗,并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行网络直报.对101例患儿按性别、年龄段和检测月份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EV71-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 101例患儿中EV71-IgM抗体阳性者17例,阳性检出率为16.83%.男性阳性检出率为20.69% (12/58),女性阳性检出率为11.63% (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8,P>0.05);各年龄段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66,P<0.05);各月份均检出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折线图呈现季节性趋势.对EV71-IgM抗体阻性患儿快速分诊和隔离,及时安排就诊,14例被确诊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3例被确诊为EV71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3例较重患儿住院治疗,13例行门诊对症治疗,所有患儿均治愈,并均获门诊或电话随访,预后佳.14例确诊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传染病疫情信息通过接诊医生工作站上传至医院预防保健科,完成网络直报,无漏报现象.结论 EV71-IgM抗体检测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病原体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实现了早期识别肠道病毒EV71感染、早期预检分诊、早期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术后眼球活动恢复不良与静脉引流类型的关系

    作者:康伟民;尹龙;佟小光;田会铭;薛德友;王实;焦德让;薄海;赵贵锋

    目的 研究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不同静脉引流方式(单纯眼静脉引流或多条静脉引流)对眼部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将93例有眼部症状的TCCF患者按单纯眼静脉引流或多静脉引流分为单纯眼静脉引流组和多静脉引流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表现及其愈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单纯眼静脉引流组和多静脉引流组在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静脉引流组中,15例患者仍然有轻度眼球活动障碍眼球活动受限,术后恢复不佳者在多静脉引流组相对多见,2组治疗结果比较,术后未完全恢复者在多静脉引流组相对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使用单纯眼静脉引流与多条静脉引流对术后眼球活动受限影响不一.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症状的恢复除了与TCCF引起的海绵窦内异常血流的改善有关外,多静脉引流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如岩静脉扩张、深静脉引流等也是影响眼球活动障碍恢复的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选择适宜的引流方式值得思考.

  • siRNA沉默COX-2基因对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郑艺;张帆

    目的 利用小分子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体外沉默人胶质瘤细胞COX-2基因表达,探讨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以期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使用siRNA技术构建U251细胞COX-2基因沉默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COX-2蛋白表达情况,筛出适序列.将实验分为对照组与转染组,分别予以2、4、6、8 Gy四个剂量组予以X线照射,实验重复3次,使用MTT法检测辐射后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SF)并通过单击多靶拟合曲线计算增敏比(SE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组COX-2蛋白表达情况较对照组均下降,其中以siRNA600序列降低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实验均以siRNA600序列进行转染.辐射后转染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84.87±3.50)%、(63.62±0.35)%、(55.05±4.87)%、(36.85±3.00)%,较对照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并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后的转染组SF低于对照组,且转染组D0为4.110,Dq为1.387,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D0为6.908,Dq为2.772,放射增敏比SER为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后的转染组细胞凋亡率为(3.63±0.45)%、(6.08±0.87)%、(47.97±2.13)%、(59.56±3.07)%均高于对照组,且在6 Gy、8 Gy照射后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siRNA技术沉默人胶质瘤U251细胞COX-2基因表达可以提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增加了放射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增殖抑制作用,降低了克隆形成率.

  • 脑白质病变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泽艳;董舒阳;周华东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及其主要症状的关系.方法 纳入281例60岁以上的PD患者进行研究.P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基于Hoehn & Yahr分期.根据PD运动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将入组的PD患者分为轻度PD组及中重度PD组.WML的严重程度按Fazek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为轻中重3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WML与中重度PD及PD各运动功能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D病程>3年、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WML是中重度P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同时,WML与PD患者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障碍症状均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另外,中度及重度WML是静止性震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WML均为肌强直及姿势步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WML会增加PD患者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同时WML与PD患者的主要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均有明显相关性.

  • 胸苷激酶1对进展期食管鳞癌放疗的影响

    作者:杜兴龙;徐元肃;魏洁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与食管鳞癌放疗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者和50例食管鳞癌血清TK1值,比较2组之间差异.分析TK1阳性率与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灶长度,造影类型之间关系.检测疗前,疗后1周,疗后1月血清TK1,分析与剂量,治疗模式,疗效之间关系.结果 TK1在食管癌组、健康组分别为(3.14±1.70) pmol/L、(1.29±0.66) pmol/L,P<0.05.TK1阳性率在高分化、中分化、低-未分化分别为36.4%,84.4%,71.4% (P <0.05).在Ⅱ期、Ⅲ期、Ⅳ期为62.5%,64.9%,40.0% (P >0.05).病灶>6 cm、≤6cm TK1阳性率分别为63.9%,57.1% (P >0.05).髓质,溃疡,缩窄,腔内型为68.7%,57.1%,62.5%,66.6%(P>0.05).同步放化组和单放组TK1 (pmoL/L)在疗前和疗后1周,疗后1月(2.35 ±0.86、1.81±0.57、1.13±0.46)和(2.60±1.43、1.59±0.64、1.10±0.56),P<0.05.54 ~ 59Gy组和60~66Gy组(2.33 ±0.91、1.83±0.55、1.07±0.33)和(2.57±1.34、1.63±0.63、1.12 ±0.57);CR、PR和SD组为(2.33 ±0.96,1.84±0.57,1.03±0.32);(4.89 ±1.37,1.64 ±0.65,1.13 ±0.59);(2.63±0.51,1.44 ±0.19,1.22 ±0.32),P>0.05.血清TK1在疗前和疗后1周,疗后1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K1可以辅助诊断食管癌,对治疗、疗效判断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 布雷菲德菌素A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汪雪峰;陈锋;宋顺德;章哲文;汤慧芳

    目的 探讨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在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WS)和上皮细胞(MLE-12)分别给予浓度为1、10、100 μM的Brefeldin A后,立即用LPS 500 ng/ml处理,收集3、6、9、24h的细胞上清并测定MH-S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MLE-12中的趋化因子KC值;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ormal组)、模型组(LPS组)、地塞米松组(Dex组,5 mg/kg)、Brefeldin A组(BFA组,10 mg/kg),每组12只,气道内2 mg/kg滴入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6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白蛋白含量和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含量,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cAMP含量和MAPK信号通路中ERK、p38和JNK等蛋白激酶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100 μM的Brefeldin A能显著减少MH-S中TNF-α的释放和MLE-12细胞中KC的产生(P<0.001).BrefeldinA显著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BALF中白细胞(P <0.001)和TNF-α(P<0.05)含量,对BALF中白蛋白、1L-1β和IL-6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PO活性(P<0.05),升高cAMP的水平(P<0.001),同时能显著抑制ERK的磷酸化(P<0.05).结论 Brefeldin A对急性肺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释放、升高细胞内cAMP的含量、抑制ERK磷酸化等途径有关.

  • 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指标、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鲁立峰;盛勤松;邹德胜;刘广;边远;孟兴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对相关临床指标、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变和肝转移部位,观察组22例接受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术后3d和7d观察组患者对ALT、AST、ALB和CHE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R =0.420,95% CI:0.131 ~0.971,P=0.025,而观察组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近,HR=1.623,95%CI:0.748 ~3.519,P=0.190.结论 结直肠癌切除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能减少对肝脏功能的损伤,虽然总体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疗法为无法进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因时康复护理与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致抑郁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张建国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所有患者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予常规措施,予降糖调脂、调整血压、纠水电解质紊乱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必要者行吸氧、预防感染等措施,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对照组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每日早晨口服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因时康复护理(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开始、出院后)与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心理疏导治疗.2组均给予6周疗程观察.比较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HAMD量表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周和6周,治疗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D量表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 (P <0.05).治疗后6周和12周,治疗组CS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因时康复护理与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偏瘫致抑郁症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雪来;沈斌;徐仲翔;张示示;张岚;童培建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皮瓣植皮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应用.方法 收集温州市中医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2组均予皮瓣植皮结合VSD术,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完全负重时间、换药次数、置管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满意率、SAS、SDS、生活质量评分和疗效等.疗效评估标准参照WHO制定的慢性骨髓炎评估标准.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5.29 ±1.31)周、创面愈合时间(4.36±1.25)周、VAS评分(2.53±0.46)分、完全负重时间(4.95±1.83)个月、换药次数(3.05±0.82)次、置管时间(9.65±1.82)d、住院费用(1.16±0.83)万元、SDS(32.19±5.48)分、SAS(37.24±5.06)分低于对照组、无一例复发;生活质量评分(77.89±8.25)分、满意率(94%)和疗效(9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皮瓣植皮术结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可规范医护行为、有效控制感染、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疗效较好.

  •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及对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

    作者:杨慧美;赵雅茹;王宇;罗晓辉;张美霞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血的影响及对患者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择期行TURP的86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TURP围术期护理,干预组予集束化干预护理.监测2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前列腺症状,统计2组患者术后出血、膀胱痉挛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估集束化干预策略在改善老年患者TURP后出血及预防膀胱痉挛的作用.结果 护理后,2组Qmax水平显著升高(P<0.05),RU、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且干预组Qma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RU、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干预组出血、膀胱痉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提高老年TURP临床效果,改善术后排尿障碍,并减少术后出血、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林珍云;费小阳;陈豪;陈临节;杨扬

    目的 研究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阴道内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量的差异以及NETs含量对阴道炎病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10月30日期间在杭州市妇产医院就诊的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已婚妇女193例进行研究,其中单纯性VVC患者120例,RVVC患者73例.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阴道涂片中均找到NETs,单纯性VVC患者治疗前NETs+级41例,++级60例,+++级19例,RVVC患者治疗前NETs+级50例,++级20例,+++级3例,2组比较,单纯性VVC组患者NETs平均含量高于R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32,P<0.05).单纯性VVC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复查,NETs+级41例,念珠菌转阴患者30例,转阴率为73.17%,NETs++级患者60例,念珠菌转阴患者56例,转阴率为93.33%,NETs+++级患者19例,念珠菌转阴患者18例,转阴率为94.73%,NETs++级、+++级患者治疗后7d念珠菌转阴率高于NETs+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7、6.774,均P<0.05).结论 NETs参与念珠菌阴道炎的免疫反应,念珠菌阴道炎的治愈时间及复发和NETs形成的程度密切相关.

  • 不同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影响

    作者:张靓璠;杜舜兰;朱斌;郭晓丽;庄晓苹

    目的 探讨不同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水平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研究,以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E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肠系膜下动脉(IMA)组和肾静脉(RV)组,前者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至肠系膜下动脉水平,后者淋巴结清扫至肾静脉水平.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随访终点事件为EC复发.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0、0.107;P =0.740、0.744).共有49例复发,其中IMA组有29例复发,RV组有20例复发,2组之间的Kaplan-Meier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期患者共有20例复发,其中IMA组有11例复发,RV组有9例复发,2组之间的Kaplan-Meier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Ⅳ期共有29例复发,其中IMA组有18例复发,RV组有11例复发,2组之间的Kaplan-Meier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静脉水平的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尤其对于中晚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改善远期预后.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章彩萍;徐秋莲;朱敏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减少HELLP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 8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LLP综合征,分为HELLP组及非HELLP组,对可能发生HELLP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发生HELLP综合征者36例,其发生率为19.78%.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型子痫前期(OR =3.533,P=0.012,95% CI:1.421 ~9.744)、高龄产妇(OR=4.995,P=0.003,95%CI:1.671~10.651)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产检(OR=0.241,P<0.001,95% CI:0.080 ~0.721)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并发症之一,而对高龄产妇及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更应该规律产榆,筛查高危因素,以降低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肠道微生物改变的研究

    作者:卢乐声;徐智芳;白星;金伟敏;黄雨茅;金国信;吴昊澄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肠道微生物改变.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BICE患儿45例为研究组,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急性轻度胃肠炎患儿45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和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培养.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肠黏膜屏障指标,包括二胺氧化酶(DAO)、一氧化氮(NO)和D-乳酸.结果 研究组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48.9%)显著高于对照组(26.7%,P<0.05).研究组粪便大肠杆菌[(7.8±2.3) CFU/g]、肠球菌[(6.0 ±2.3) CFU/g]、乳酸杆菌[(4.9±1.7) CFU/g]和双歧杆菌[(5.1±1.5) CFU/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8±2.2) CFU/g、(7.3±2.8) CFU/g、(6.0±2.5)CFU/g和(5.9±1.9)CFU/g(均P<0.05).研究组血清DAO[(9.84±4.17)U/L]、D-乳酸[(0.92±0.39) mmol/L]和NO[(126.8±48.1) μmol/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49±2.73) U/L、(0.73±0.25) mmol/L和(102.4±40.5)μmol/L(均P<0.05).结论 轮状病毒与BICE的发病关系密切,BICE患儿肠道内益生菌数量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补充益生菌或有助于BICE的防治.

  • 第二产程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小霞;徐捷;谢丽君;翁钱瑛;陈丹;雷霞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愿意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第二产程初期采用站立位、半坐位、蹲位3种垂直体位分娩,产妇根据自身主观意愿自由交替选择调整分娩体位;第二产程末期胎头拨露后采取侧卧位接产;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取仰卧膀胱截石位分娩.对比2组分娩结局、第二产程时长、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程度、分娩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会阴侧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第二产程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是有效安全的分娩方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减轻会阴损伤,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且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西安市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

    作者:卫维;李亚军;刘顺智;严琴琴;周连锁;王小平;张蓓

    目的 通过对西安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与之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的5家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西安市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现状,为进一步优化该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15年8-11月对西安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与之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的5家综合医院的医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共发放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1份.结果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情况的患者转诊经历有差异.患者不愿上转的原因主要为:“转诊程序繁琐”“认为病情不严重,不需要转诊”“家庭经济困难”“无医疗保险”“交通不便”等;不愿下转的原因主要为:“转诊程序繁琐”“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距小”“家庭经济困难”“自认为病情不重、不愿意再继续治疗”“社区未开展家庭病床、康复医疗”等.医务工作者认为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明确的转诊标准、转诊监管机构及机制”“缺乏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冲突”“双向转诊的信息平台不完善”“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制度”等.结论 西安市目前双向转诊开展较少,且主要为社区医院向综合医院转诊.应从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系统、增加医疗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等方面改进.

  • 膀胱癌致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涛;陈贤;戴珍珍;翁旭东;俞万钧

    低血糖是常见的内分泌急症之一,其病因几乎与糖尿病治疗和内分泌缺陷有关.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NICTH)是另一种较为少见的低血糖综合征,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肿瘤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密切相关[1].现报告1例原发性膀胱癌引起的严重的低血糖病例,该病例同时合并支气管异物阻塞.目前国内外极少有膀胱癌所引起的NICTH报告.我们希望通过对该病例的临床分析、辅助检查、病理结果及随访预后,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此类疾病的临床认识.

  • 社区肺癌防治科普新模式探索及效用评价

    作者:戴小亚;焦晓栋;臧远胜;郑兴东

    目的 研究科普影视剧模式和专家讲座模式对居民肺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以及居民对不同科普模式的反馈评价.方法 从上海市5个城区选择人口规模、结构以及经济水平相当的10个社区,随机分组成专家科普讲座组和科普影视剧组(各5个社区).采用系统抽样原则,每个社区随机选取50名社区居民(共500名),接受科普宣传,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肺癌相关知识以及居民对科普活动的反馈评价.结果 社区居民对肺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偏低,科普宣传后,肺癌一般知识知晓率(专家讲座组67.3% vs.76.0%,P<0.001;科普影视剧组67.2% vs.81.1%,P<0.001)、肺癌早期筛查知识知晓率(专家讲座组48.5%vs.70.0%,P<0.001;科普影视剧组47.9% vs.70.4%,P<0.001)以及肺癌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专家讲座组35.9% vs.46.1%,P <0.001;科普影视剧组37.2% vs.70.7%,P<0.001)均显著提高.在15个肺癌科普知识点中,知晓率显著提高的在科普影视剧组中有14个(均P<0.05),而专家讲座组中有9个(均P<0.05).科普影视剧模式在知识易懂性(P=0.001)、艺术性(P=0.002)、便捷程度(P =0.003)和二次推荐意愿方面(P =0.002)显著优于专家讲座模式,提示科普影视剧模式更受欢迎.结论 2种科普模式都能有效提高居民肿瘤防治知识,但影视剧模式效果更佳,且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MicroRNA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瀚博;李怀芳

    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极具危害,其中,卵巢癌病死率位居第一,并且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总体预后不良等特点.目前,虽然在恶性肿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是自采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的30多年来,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变化甚小.导致卵巢癌高死亡率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实用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找具有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诊断标记物,而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miRNA属于内源性非编码小RNAs,是基因表达重要的调控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碱基进行互补配对,将对应的mRNA降解或者抑制翻译.miRNA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分化、炎症反应、肿瘤形成和发展等.近年来相关科研工作者对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检测后发现,miRNA在不同类型、不同分期分型以及分化程度的卵巢癌中表达有差异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健康人相比,miRNA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此外,miRNA还参与调控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及复发等过程,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综上所述,miRNA在卵巢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发挥着指导性意义.

  • NLRP3炎性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王仙凤;李丽红;洪宝建

    目的 探讨NLRP3炎性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前瞻性收集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无糖尿病足)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NLRP3炎性体表达情况.另外收集观察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分析NLRP3炎性体与2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LRP3炎性小体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4.12±0.88 vs.2.73 ±0.92,P<0.001);NLRP3炎性小体蛋白质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12.48±2.81 vs.9.89±2.65,P<0.001).糖尿病严重程度分级为0~1、2~3和4~5级的患者NL-RP3炎性小体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7 ±0.78、3.87±0.83、4.83±0.92,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02);NL-RP3炎性小体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65±2.12、11.32±2.54、15.4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NLRP3炎性小体mRNA相对表达量、NLRP3炎性小体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NLRP3炎性体激活,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 irisin基因多态性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

    作者:寿晓玲;任爱华;朱利月;王雁;周蓉芳;王奇男

    目的 探讨irisin基因多态性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自2016年6月-2017年8月,前瞻性收集浙江医院诊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10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irisin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同时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与irisi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ris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52±0.75) μg/ml vs.(2.97±0.80)μg/ml,P<0.001].观察组rs16835198基因型为TT、GT和GG的例数分别为20、38和42例,对照组分别为29、48和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与irisin≥3μg/ml的患者比较,Irisin<3μg/ml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增高[(1.27-±0.17)mm vs.(1.19 ±0.16)mm,P=0.019];射血分数(%)显著降低[(59.88±4.87)% vs.(63.28±5.29)%,P=0.001].rs16835198基因型为GG、GT和TT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1.32±0.18)mm、(1.16 ±0.17)mmm、(1.21±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isin基因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呈多态性分布,与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方舟;杨雯月;谢小红;叶建华;陈垦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收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240例,按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和非DPN组(NDPN组).分别对2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户口类型、付费方式)、体格检查资料(BMI、SBP、DBP)、相关生化资料(FBG、2 hPG、HbA1c、FC-P、2hC-P、TC、TG、LDL-C、HDL-C、FFA、BUN、UA、Scr)及是否合并并发症(HTN、CHD、DR、DN、PVD)等进行比较,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T2DM患者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的年龄、病程、合并CHD、DR及FBG、FFA高于NDPN组(P<0.05);DPN组的2hC-P、BUN、UA低于NDPN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58,95% CI:1.051 ~2.310)、病程(OR=1.758,95% CI:1.078~2.866)、FBG(OR=1.091,95%CI:1.006~1.183)、2 hC-P(OR=0.643,95% CI:0.352 ~0.843)及合并DR(OR=2.649,95% CI:1.422 ~4.934)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年龄、病程、FBG及合并DR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2h C-P是其保护因素.

  • 美国戴维·格芬医学院医学整合课程和PBL教学对我国老年医学临床教育的启示

    作者:朱红;马丽娜;钱玉英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和以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PBL是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和里程碑,其核心内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笔者详细介绍了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和PBL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戴维·格芬医学院临床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尤其是PBL教学方法.结合我国老年医学临床教育现状:老年医学长期在临床教学中不被重视、课时少、教学难度大,并且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无老年病科.从而提出了我国老年医学临床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强老年医学临床教育,优化课程设置,进行基础与临床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医学整合课程;在临床教学中引入PBL,病例可从国外引进或者根据我国的国情、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目的编撰;提高教师教学意识,给临床医师时间和空间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PBL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引入人文教育,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老年病科医师.

  • 蚌埠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程孝连;梁寅生;李媛丽;陈国平;付广林

    目的 通过对手足口病报告和监测资料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蚌埠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部分病例由哨点医院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的方法,由市疾控中心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6年共报告蚌埠市手足口病病例65 4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18.48/10万,其中市区271.32/10万,县域194.98/10万,市区高于农村(x2=189.35,P<0.001).5岁及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6.67% (63 286/65 464),其中3岁以下占74.09% (48 502/65 464).33例重症病例中实验室诊断13例,其中EV71占构成比的76.92%(10/13),6例死亡病例全部为EV71.病原分型2013年以前奇数年以EV71为绝对流行株,偶数年EV71和Cox-A16混合流行,2014-2016年其他肠道病毒占了较大比重.临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率46.62%(1 588/3 406),阳性率在不同采样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292,P<0.001).结论 蚌埠市手足口病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具有较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性,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其他肠道病毒逐渐成为近年来的流行毒株.监测工作应尽早采集病例标本并送检.

  • 镇肝熄风汤在肾阴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道芬;陈舒;胡欣欣;陈祥艳;孙云

    目的 评价在肾阴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镇肝熄风汤的效果及对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肾阴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单纯性激素替代治疗和镇肝熄风汤联合激素替代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相关激素[如FSH、LH、AMH、抑制素B(INHB)和E2]以及窦卵泡数目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疲乏、头痛、皮肤蚁行感、性生活、经少/闭经等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呈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来潮次数、月经周期和行经时间等月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SH和LH水平明显降低,E2、AMH、INHB和AFC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5%和9.38%,P>0.05).结论 与单纯激素替代治疗相比,在肾阴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联合应用镇肝熄风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

  • 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金利民;沈宇泓;曹晨曦;阮玲娟;衡翔;邵平扬;陈松劲

    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腹泻发生率较高,艰难梭菌感染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临床辨别相对困难.本研究拟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72例恶性肿瘤合并腹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感染艰难梭菌分为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组(A组,95例)和艰难梭菌感染阴性组(B组,377例).采用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tcdA)和艰难梭菌毒素B(tcdB);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对研究中非研究混杂因素进行类似随机化的均衡处理.卡钳值设定为0.1,2组按照1∶1的比例进行匹配.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恶性肿瘤治疗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倾向值匹配完成后,每组共有91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抗生素应用比例、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例化疗、便潜血阳性比例和化疗后体能状态(ECOG)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便潜血阳性增加.抗生素、化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几率.

  • 多种超声征象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应用价值

    作者:贾颖超;杨章慧;吕信笑;杨崇泽;章圣乐;梁彬

    目的 探讨多种超声征象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 392例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系统分析其超声特征(结节性质、边缘、钙化灶、结节形态、回声类型、淋巴结转移征象及血流情况),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恶性结节的危险超声征象.结果 1 392例患者中,913例患者为恶性,479例为良性.恶性结节多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呈现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纵横比≥1,微小钙化,结节内部可见丰富血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A/T>1、微小钙化及血流(Ⅲ型)均是恶性结节的危险超声征象.多种超声征象联合检测时,符合6个征象中的任意3个,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其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82.4%、72.3%、84.5%,其准确性达到了79.1%.结论 多种超声征象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减少误诊的发生,在临床应用时,若发现3种任意组合的超声征象出现应高度怀疑恶性甲状腺结节,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

  •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在诊断海绵状肝血管瘤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于妲;王子荣;孙泉;王晓嫚;唐栋;高枫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海绵状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日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海绵状肝血管瘤患者82例,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筛检试验,观察2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和影像诊断表现.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2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被确诊,57例患者共发现64个病灶;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7.72%,特异度为80.00%,约登指数为0.68,Kappa值为0.662;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为59.65%,特异度为68.00%,约登指数为0.28,Kappa值为0.237;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581,P<0.001);常规超声有34例患者呈现高回声,考虑为血管瘤,有8例被误诊,23被漏诊;在超声造影发现的59个病灶中,超声造影共表现出2种增强方式:①周边向中心完全充填,35个病灶;②充填时间缩短,整体性增强,14个病灶.同时发现,低回声病灶4个,5例患者被误诊,7例被漏诊.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诊断肝血管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能够有效的区分高、低回声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曼曼;都鹏飞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心肌及其间质的炎性损伤,可导致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1 病因病毒感染为本病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证实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3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以柯萨奇病毒为常见,约占50%,且可导致一定范围内的流行.

    关键词:
  • 紫杉醇引起肿瘤患者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华育晖;汪维佳;张红芳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制剂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探讨临床可采取的防治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7年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病房收治的应用紫杉醇制剂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23例患者,其中男性130例,女性93例.年龄43 ~ 71岁,平均(57.6±6.4)岁.中心型肺癌120例,周围型肺癌103例.病理类型:鳞癌124例,腺癌84例,鳞腺癌15例.患者均为首次应用紫杉醇制剂,均无过敏史.紫杉醇用药前按照厂家的药品说明书进行预处理(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紫杉醇用药方法:剂量135 ~175mg/m2,静脉输注,化疗第1天给药;或者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输注,化疗第1天给药,4周为1个疗程,均给药4~6个化疗疗程.整理病历资料,分析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制剂出现的过敏反应,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防治措施.结果 紫杉醇制剂化疗应用中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液器选择不当,紫杉醇用药欠规范,患者精神紧张,过敏体质.临床可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充分评估患者,选择专用化疗输液器具,严格执行紫杉醇过敏反应防范措施;加强做好监护及急救物品的准备;发生过敏反应规范化处理;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论 紫杉醇用药规范化能预防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监护及规范化处理发生的过敏反应能提高紫杉醇化疗的安全性.

  • 消化性溃疡两种四联疗法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作者:刘梅;许多;马小芬;刘子修;陆瑜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四联疗法与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454医院,经胃镜诊断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C14尿素呼吸试验和快速尿素酶检查呈阳性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每组各68例.2组均联合胶体果胶铋,200 mg/次,3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00 mg/次,2次/d;克拉霉素,500 mg/次,1次/d.奥美拉唑组加用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兰索拉唑组加用兰索拉唑,30 mg/次,1次/d.服用1个疗程(30 d)后进行评价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兰索拉唑组,治疗溃疡有效为94.12%、C14尿素呼吸试验阴性率为92.65%、快速尿素酶检查呈阳性为92.65%;奥美拉唑四联治疗组治疗溃疡有效为89.71%、C14尿素呼吸试验阴性率为89.71%、快速尿素酶检查呈阳性为91.18%,兰索拉唑四联治疗方案治愈率高于奥美拉唑四联治疗方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量效果分析要多获得1个效果单位,需要花费215.38元,可被患者接受.结论 综合评价兰索拉唑四联治疗方案较奥美拉唑四联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优势.

  • 蚌埠市农村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养老意愿的影响分析

    作者:从祥丰;贾贤杰;梁楠楠;郭小磊;吴涛;罗棵濒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农村地区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6年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李楼乡农村老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实际纳入研究244份.针对老人子女数和健康状况对其养老意愿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因素x2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个子女的老人居多[70(28.7%)],老人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本地区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家庭养老占多数[178(73.0%)].95%置信区间:67.2%~78.3%.在养老意愿单因素分析中,子女数(x2=2.803,P=0.246)和健康状况(自评:x2=5.38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x2=2.987,生活满意:x2=2.111,均P>0.05)在对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数(P>0.05)对老人养老意愿选择上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状况自变量中,只有自评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为8.802,95%置信区间:1.030~75.210.结论 子女的多少对老人养老意愿的选择无影响,本研究给我们一个启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子女数上转向社会经济状况(如子女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家庭养老在老人心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差的老人更倾向选择家庭养老方式,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家庭护理水平,让老人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 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婷婷;赵振娟

    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属8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地区家庭成员都健康的人群8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分别对2组进行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会性负担、情感性负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时间依赖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客观支持评分与发展受限负担评分呈相关性(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与社会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评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评分与情感性负担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的照顾负担比较重,伴随有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低下情况,加强社会支持干预能提高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与生活质量.

中华全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