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文琴;冯玉宏

    目的 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4、8、12周后的PSP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4、8、12周后的M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棕榈酸帕利哌酮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浅析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程垚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利培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肌肉注射治疗.分析两组用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24w、36w及48w时观察组PANS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安全性高,临床普及价值高.

  •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例

    作者:何仿

    1 病史和治疗经过患者陈某,男性,32岁.缓起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孤僻、懒散5年.患者于2008年春节后无明显诱因凭空听见很多声音侮辱自己,让自己去死;无故认为有恐怖分子监控自己,要害他性命,常自觉有尖刀刺入心脏;认为父母在饭菜、水中投毒要谋害自己,故不在家进餐,回家后门窗紧闭,逐渐变得孤僻懒散,不与人交往.

  •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与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唐伟;杨馥银;温娜;潘建设;章金良;唐闻捷

    目的 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和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12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组(简称长效针剂组,n=60)和利培酮治疗组(简称利培酮组,n=60),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于基线及治疗第3、6、9、12个月末,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评价治疗安全性,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评定社会功能.结果 长效针剂组的临床缓解率为69.1%(38/55),高于利培酮组40.0% (20/50; x2=2.510,P=0.041);2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下降,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增高;12个月末,长效针剂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较利培酮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12、5.814、4.316,均P<0.05),长效针剂组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较利培酮组增加[(76.9±7.2)分与(57.4±5.5)分,F=4.612,P<0.05].2种治疗方法2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具有较好的维持治疗效果,可降低复发率.

  • 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中断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梅其一;陈魁;沈建红;张广亚;杨勇;胡颖萃

    目的:旨在从人口学特征、疾病症状和药物治疗等角度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为随访期1年的自然状态下的纵向研究,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连续纳入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以观察期内患者拒绝/停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即中断治疗)作为结局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与长效针剂中断治疗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并计算各因素的风险比(hazard ratio, HR)。结果156例患者中,1年观察期内坚持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100例,49例中断治疗,7例失访。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HR=2.639,P=0.002)、更高的第3针剂量(HR=1.031,P<0.01)、更少的急性期PANSS减分值(HR=0.957,P=0.012)和使用普萘洛尔(HR=0.180,P=0.002)是预测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中断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性别、第3针剂量、急性期疗效和静坐不能副反应是影响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患者、关注患者用药早期的疗效和剂量过大所导致的静坐不能副反应是减少中断治疗的关键因素。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的制备及释放度方法学研究

    作者:付伟;孙建绪;张慧;李迎;郭飞;郑爱萍

    目的:制备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建立该注射液释放度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湿磨法制备本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释放度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自制制剂的平均粒径约为1μm,透射电镜下观察为不规则块状;所建立的释放度检测方法的精密度为1.5%,回收率为100.70%,稳定性RSD为0.33%。3批自制制剂的体外平均释放分别为:1.5 min 8.00%、20 min 62.26%、45 min 85.44%。结论所制备缓释注射液的粒度分布和释放度与原研制剂一致,释放度检查法简单、灵敏、准确,可有效监控本品的质量,3批制剂平均释放度均在质量标准范围之内。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杰;宋立平;胡晓华

    目的 观察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恢复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口服液4~6 mg·d-1,每日2次;试验组肌内注射棕榈酸帕利哌酮75~150 mg,治疗第1日注射剂量为150 mg,第8日100 mg,第36(±7)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剂量为75 ~ 150mg.2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基线、治疗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基线、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NSS总分分别为(80.37±9.03),(84.38±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阳性症状评分分别为(20.37±4.01),(22.13±3.86)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分别为(40.42±4.52),(41.56±4.16)分;治疗2周末,试验组和对照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分别为(17.63±4.25),(18.95±4.71)分;以上2时间点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起效更快.治疗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SP总分分别为(56.26±6.50),(49.56±5.27)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肌张力障碍及泌乳素升高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4%(14/38例);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肌张力障碍、泌乳素升高、肝功能异常、静坐不能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4%(24/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社会功能改善明显,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催乳素及体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四冬;戢汉斌;巫珺;徐汉明;肖卫东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奥氮平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社会功能、催乳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设计,按照就诊顺序交叉分成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疗效分量表(CGI-S)评定患者精神病症状与疗效的变化;采用人际和社会能力量表(PSP)评定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采用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催乳素及体质量变化评价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8,12和24周末的疗效、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催乳素及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NSS评分、PSP评分、催乳素和体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各周期PANSS和CG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各周期PSP评分、催乳素和体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24周末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优于奥氮平,对催乳素和体质量的影响较奥氮平小.

  • 棕榈酸帕利哌酮临床使用指导意见

    作者:张鸿燕;黄继忠;司天梅;舒良;郝伟;梅其一;赵靖平;于欣;张明园

    棕榈酸帕利哌酮是非典型抗精神病长效针剂,兼具急性期快速起效,维持期持续改善症状的作用.它疗效确实,使用便捷,有利于患者持续有效的药物治疗,预防复发,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每月注射1次长效针剂,棕榈酸帕利哌酮于2011年12月被我国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经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讨论,组织专家,通过复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就棕榈酸帕利哌酮的药理学特性、适用人群、临床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和处理撰写了本文,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以期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开放性研究

    作者:缪兴芳;王倩;刘洁;白录东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初探长效针剂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开放性、单臂临床观察研究.共入组58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35例(其中首发患者27例,复发急性期患者31例),患者均按照棕榈酸帕利哌酮的说明书,第一针起始剂量150 mg,d8注射100 mg,之后每月注射1针,剂量视临床症状控制及既往治疗情况在75~150 mg中选择.观察时间为13周.疗效评价指标为PANSS总分及CGI-S,应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3周末,入组总体患者有效率达82.8%,首发患者组有效率为85.2%,复发患者组有效率为80.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549).不良事件2/3左右发生于注射药物后的1~2周内,多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主要为注射部位疼痛、失眠和静坐不能等.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

    作者:易峰;刘晓伟;苏旭江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疗效、社会功能的改善以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和对照组(30例,利培酮治疗),于基线,治疗后第1,2,4及6周末分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 negative eymptoms scales,PANS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于基线、治疗后第6周末评定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对各量表评分进行组间及治疗后各访视点与基线的比较.结果:57例患者完成6周的临床治疗,3例脱落.两组在治疗1周末的PANSS的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0.O1),且研究组的PANSS总分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与基线相比出现降低(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4周末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与基线相比出现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各访视点的PANSS总分、各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6周末的有效率(治疗组64.2%,对照组56.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1周末的PSP评分均较基线升高(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的PSP评分均较基线出现明显升高(P<0.01),但在各访视点两组组间PSP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血清泌乳素升高、失眠、头晕等,而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肌张力障碍、血清泌乳素升高、静坐不能、失眠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可有效改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社会功能,安全性好.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筠;李轶琛;徐汉明;曾红玲;谢俊;雷雨;孙科;宋佳;李锦光

    目的: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对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4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年龄为16 ~1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组67例和利培酮组80例.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治疗剂量100~150 mg·mL-1,利培酮组治疗剂量4 ~6 mg·d-1,观察期为12周.于基线、治疗2,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价有效性和社会功能,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改善项目(CGI-I)评价其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异,包括每组前后和组间差异.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对147例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完成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组47例,利培酮组55例.两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及总分较基线有显著降低,CGI-I评分较基线有明显改善,但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SP总分改善随时间变化较基线有改善,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在第2周[(40.68±5.58) vs (32.38±9.24),P<0.01],第4周[(45.14±5.14) vs (40.24±9.37),P<0.05],第12周[(66.73±10.38) vs (55.48±9.86),P<0.01)]较利培酮组改善更为明显.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培酮组(17.3% vs 42%,P=0.001).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200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作者:朱倩芸;陈仁云

    目的观察棕榈酸帕利哌酮对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的改善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交叉分为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周期为24周,治疗前、治疗1、4、8、16、24周后对患者精神病症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药物安全性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人际和社会能力量表(PSP),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结果入组200例患者,共有191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96例,对照组95例.治疗前两组的PANSS、CGI-S和PSP均无显著性差异.分组治疗24周后PANSS和TE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分组治疗各时期CGI-S和PS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棕榈酸帕利哌酮改善更为明显,且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且具有较低的药品不良反应.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黄源;刘国恩;高晨;王长之;任晓晓;刘跃华

    目的 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paliperidone palmitate long-acting injection,PP-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献;按照Jadad评分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的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终纳入12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39个研究分析集(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的有效率是安慰剂组的1.70倍(95% CI:1.50~1.91,Z=8.55,P<0.01),且不劣于利培酮长效针剂组(RR=1,95%CI:0.88~ 1.13).同时,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RR=1.01,95% CI:0.97 ~ 1.05)和利培酮长效针剂组(RR=1.07,95% CI:0.98-1.16)类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精神疾病双相障碍近远期效果分析

    作者:周宇;傅启伟;黄牡婵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精神疾病双相障碍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6年6月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治疗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8%和9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SP评分分别是(75.33±14.29)分和(62.87±16.02)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8.24±15.02)分和(47.11±12.85分)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SP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36.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精神疾病双相障碍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应用安全性比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精神分裂患者注射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梁胜林;冯虹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2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棕榈酸帕和哌酮注射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对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针剂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1年,发现123例患者中有10例失访,其中坚持长效针剂治疗1年的有86例,另有27例患者中断治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第3针平均剂量为(101.6±21.6)mg,后1针平均剂量为(95.6±18.5)mg;精神分裂患者合并使用苯海索17例,普萘洛尔14例,阿立哌唑19例,帕利哌酮13例,镇静催眠药23例,其他抗精神病药37例;注射第3针,患者的PANSS评分为(92.7±7.2)分,1年后,患者的PANSS评分为(90.6±6.9)分,PANSS减分值为(2.1±0.3)分;精神分裂患者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治疗期间共发生静坐不能、催乳素异常、失眠等不良事件共39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PANSS减分值、普萘洛尔和镇静催眠药是影响精神分裂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针剂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重视患者早期症状的改善以及合并用药情况是减少中断治疗的关键.

  • 个案护理管理运用于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妮谊;罗新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管理运用于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案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PSP评分、PANSS评分、MARS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16、24、36、48周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SP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16、24、36、48周的PSP评分与MA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护理管理运用于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

    作者:刘晓蓓

    目的:比较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为研究1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为研究2组患者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的不同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分,并比较其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PSP的评分均有所升高.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时间其PSP的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在进行治疗第1 d时PANSS的评分相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第90 d时其PANSS的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第1 d、第90 d时其PANSS的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均十分理想.

  • 注射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口服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

    作者:孙玉涛;刘海军;张学志

    帕利哌酮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安全性.已有学者[1]证实,帕利哌酮对社会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社会功能丧失,治疗结束后复发率较高.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口服帕利哌酮及注射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现报告如下.

  • 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唐磊;罗加国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利培酮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6、24、32和4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受试者相关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完成48周临床治疗,有11例患者脱落。①PANSS 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基线相比,两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 PANSS 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和治疗32周的 PANSS 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均﹤0.05);②PSP 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 PSP 评分均显著提高( P ﹤0.05),同时观察组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 PSP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③MARS 量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48周的 MARS 评分均显著提高(P ﹤0.05)。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尤其是其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