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중화전과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52
  • 国内刊号: 11-57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200
  • 曾用名: 实用全科医学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全科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剖宫产术中单次使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银雪;夏胜男;徐世维;程文君;骆爱武;朱燕飞;申屠飞兰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有效、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产妇2126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给药疗程,A组于术中断脐后静脉应用头孢唑啉2.0g;B组术中断脐后静脉应用头孢唑啉2.0g,术后继续使用头孢唑啉2.0g静滴,2次/d,共48 h;C组术中断脐后静脉应用头孢唑啉2.0g,术后继续使用头孢唑啉2.0g静滴,2次/d,共72h.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指标.结果 3组孕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高体温均无明显差别(P>0.05);A组西药费较B、C组下降(P<0.05),术后住院天数方面较B、C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钳夹脐带后单次使用头孢唑林2.0g静滴预防感染疗效确切,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 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文华;冯辉斌;王艳丽

    目的 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11例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NO-AMI) 3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 35例,同期选择3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O~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H-FABP的表达水平,观察H-FABP、cTnI和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0~3h内和0~6h内AMI组H-FABP水平表达(38.14±24.18) ng/ml和(73.35±56.73) ng/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FABP诊断发病3h和6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优于cTnI和CK-MB,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指标.

  • 猪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模型建立及血液学变化研究

    作者:田国标;狄长安;王艳明;金大庆;李卫民

    目的 制作适合去栓治疗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研究模型血液学变化.方法 80只成年猪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凝块,采用介入方法将自体血凝块注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动脉栓塞,通过腹腔镜观察肠管血运,观察栓塞效果,监测D2聚体及CK.结果 80只实验猪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栓塞后0.5h、1h、2h腔镜下观察肠管缺血情况,随栓塞时间的延长,肠管损伤逐渐加重,2h时肠管已缺血坏死.栓塞模型建立后CK早期明显升高,12聚体持续上升,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适合后续去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D2聚体、CK监测,有助于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伴罗-阿氏窦穿孔5例误诊分析

    作者:邓海山;徐小平;冯跃;马吉泉

    目的 提高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伴罗-阿氏窦穿孔术前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误诊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伴罗-阿氏窦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误诊为十二指肠穿孔2例,胃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阑尾炎1例,2例先保守治疗后再手术探查,3例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均发现胆囊水肿及胆囊附近区域有胆汁积聚,未见胆囊坏疽及穿孔,胆囊内无结石.4例行一期胆囊切除术;1例行一期胆囊造瘘,二期胆囊切除术.结果 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急性腹膜炎积极行超声检查和腹腔穿刺能提高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伴罗-阿氏窦穿孔的确诊率.积极剖腹探查和术中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能提高其治愈率.

  • 2种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比较

    作者:李剑洪

    目的 观察分别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和小梁切除术在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收治的合并有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共7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超声乳化吸除,B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患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成功率、患者术后的眼压改善等.结果 A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PAC)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x2=24.381,P<0.05,而B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APAC与PACG的完全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76,P>0.05);组间比较,2组中APAC的治疗完全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94,P>0.05),B组中PACG的治疗完全成功率高于A组(x2=18.672,P<0.05).2组患眼眼压均明显下降,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显示APAC患眼在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65,P>0.05).而术后一年B组PACG患眼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A组(t=4.751,P<0.05).A组中的视力提高情况优于B组(x2=13.952,29.653,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治疗APAC与PACG合并白内障中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疾病类型等选择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阮立新;黄其川;李新崇;陈列;李先锋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46例.采用常规腰穿方法,14号腰椎穿刺针于I3~4椎间隙穿刺至腰大池蛛网膜下腔,将深静脉留置管或Medtronic腰大池引流管置入腰大池内约5~10 cm.引流袋高度与腋中线平面持平,控制每日引流量约200~ 350 ml.结果 腰大池引流管置管持续引流5~14 d;所有患者于置管后1~8 d体温下降至正常,平均5.4d;脑脊液颜色逐日清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46例患者中存活33例,占71.7%(包括恢复良好19例,中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3例.结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晖;陶庆玲;孙暄;张燕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配对分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组(n=20)与内科治疗组(n=20),内科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保守治疗,CAS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观察2组入组时、发病后21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与90d的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CAS组发病后21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12.00±7.49 vs.3.60±3.47,t=5.05,P=0.000);CAS组较内科治疗组的恢复率明显提高(x2=10.98,P<0.01);CAS组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术后明显降低[(11.30±6.46)% vs.(75.00±11.12)%,P=0.000].内科治疗组有1例再次脑梗死发作,CAS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CAS对于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的干预效果较好,能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何涛;何群;朱宇;吴建祥;徐少毅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高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丹参多酚酸盐组37例,常规治疗组35例,2组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静滴,1次/d,持续10 d;监测2组治疗前后cTnI、CRP、BNP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数变化,左室舒张功能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用药后cTnI、CR P、BNP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数变化,左室舒张功能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在常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高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乳腺癌β3-微管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

    作者:项友群;胡孝渠;郭贵龙;张虎祥;李权;黄关立;瞿金妙;万丽;潘贻飞

    目的 探讨乳腺癌β3-微管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耐药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2~6个周期的含紫杉类药物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前及化疗的第2、4、6周期末检测β3-微管蛋白的表达,分析化疗疗效与β3-微管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以及化疗过程中β3-微管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化疗前β3-微管蛋白的平均表达率为0.456±0.320,化疗总体有效率为57.1%,tubb3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在化疗过程中,β3-微管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并在第4疗程达到了统计学的差异.结论 β3-微管蛋白是良好的紫杉类化疗敏感性预测因子,并且可能是紫杉类继发耐药的重要原因,在化疗前及化疗过程中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化疗方案的选择.

  • 异基因移植后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智;陈惠仁;刘晓东;楼金星;杨凯;张媛;陈鹏;何学鹏

    目的 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的病例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8例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发生率为8.4%,发生时间为移植后20~78 d,发生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血液,依次为肺部感染7例(7/8)、败血症1例(1/8),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均为100%耐药,对替加环素敏感率100%,全部病例均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治疗时间为7~28 d,总有效率100%(8/8),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至2013年3月,有2例患者因同时合并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1例复发死亡,其余5例均存活.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临床常见各类抗生素均耐药,替加环素治疗有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含莫西沙星的补救方案对根除Hp的疗效分析

    作者:丁平;王选举;辛毅

    目的 观察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失败患者的补救治疗效果及根除率.方法 入选者为经14C-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患者127例,至少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1次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莫西沙星三联组64例给予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莫西沙星+阿莫西林+雷贝拉唑)14 d;标准三联组63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14 d.2组治疗结束后,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及根除率.结果 莫西沙星三联组Hp根除率93.8% (60/64),标准三联组Hp根除率74.6% (47/63),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的副反应.结论 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给予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比标准三联疗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韩洪方;曹慧;谢芳;王辰琛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6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和微波单独治疗,联合治疗组33例在原疣体部位局部外敷20%5-氨基酮戊酸霜剂,治疗范围为病损边缘向外扩大约0.5cm,薄膜封包3h后使用光动力激光治疗仪照射20 min,照射距离5~10 cm,能量密度100 J/cm2,每周治疗一次,连续3次;对照组33例经微波治疗后不使用任何药物,仅每周随访1次,观察有无复发,如有复发者再行微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后一次治疗后完成3个月的随访.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4.8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0.61%,2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 齐拉西酮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躁狂发作

    作者:陈正昕;任志斌;邱德胜;潘集阳;范学胜;孙剑;陈炯;邢葆平;王鹤秋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DMS-V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诊断标准的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应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齐拉西酮组),对照组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奥氮平组),治疗观察8周.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疗效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组在治疗前后YMRS均有显著降低(F=22.5,P<0.01;F=16.1,P<0.01),BPRS也有类似结果(F=12.8,P<0.01;F=6.9,P<0.01).齐拉西酮组YMRS在治疗第1周末的评分比奥氮平组高,减分比奥氮平组少,均有显著性差异.齐拉西酮组BPRS在治疗第1周末、2周末评分比奥氮平组高,减分比奥氮平组少,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结束时两组间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率:42%、40%,x2=0.02,P>0.05;有效率:80%、84%,x2=0.54,P>0.05).但是2组间药物副作用有差异,奥氮平组体重增加和血脂异常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结论 齐拉西酮、奥氮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均比较理想,但是奥氮平副作用偏多.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健;苏明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1、IL-22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及瘙痒程度(VAS)评分;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同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计数,以ELISA试剂盒检测IL-17、TGF-β1、IL-22的血清含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PASI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t=7.889,3.622;P =0.000,0.017);PASI改善指数和VAS改善指数分别为40.8%、36.7%.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计数与血清IL-17、TGF-β1、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1.071,11.397,12.568,7.083;P =0.000),且治疗后显著降低(t =20.942,2.436,6.536,3.138;P =0.000,0.038,0.000,0.023).结论 Th17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银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NB-UVB可能通过下调患者Th17细胞比例,减少其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 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与cTnI相关性研究

    作者:童静;张明;陈如杰;范小芳

    目的 观察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并探讨其与cTnI关系.方法 入选79例脓毒症患者经肘静脉途径采血,测定血浆Apelin、cTnI、NT-pro BNP等指标;同期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C组).结果 ①血浆Apelin水平,与NC组比较,A组有升高趋势(P>0.05)、B及C组有明显升高(P<0.01);与A组比较,B组有升高(P<0.05),C组升高(P<0.01);②血浆cTnI水平,与A组比较,B组有升高(P<0.05),C组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升高(P<0.05);③血浆NT-pro BNP水平,与NC组比较,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有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升高(P<0.05);④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与NC组比较,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脓毒症相关心肌损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与cTnI水平有相关性(r=0.482,P<0.05),与NT-Pro BNP有正相关(r=0.517,P<0.05),与入院时APACHEⅡ得分有正相关(r=0.429,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升高,脓毒症相关心肌损伤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与cTnI、NT-Pro BNP水平及APACHEⅡ相关,提示血浆Apelin参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作者:刘超;王振杰;姜海;房漫军

    目的 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急诊外科救治的49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中抢救成功48例,成功率为97.95%,死亡1例,病死率为2.05%,死亡主要原因为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 快速接诊、伤情评估及诊断,能使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得到确切的治疗;合理利用辅助检查并结合临床,能避免漏诊、误诊;深静脉置管及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改善抗休克治疗质量;急诊手术坚持损伤控制理念,术后积极复苏、抗炎等对症治疗,加强以肠内营养为首选的早期营养支持能提高以腹部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 冰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李坤霞

    目的 评价冰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组(46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冰刺激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判定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2种干预措施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 d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34/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8.70% (27/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70% (4/46),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9.57% (9/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刺激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临床疗效确切.

  • 伴神经系统损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胜武;卢丽萍;汤亚男

    目的 探讨伴神经系统损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20例,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分析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及预后的特点及相关性.结果 20例患者中合并感觉及运动神经损害14例(占70%),其中7例患者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首发症状,其中包括脑神经损害3例(占15%),脑梗死2例(占10%),重症肌无力1例(占5%),视神经脊髓炎1例(占5%);20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及针对性治疗后,有11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症状缓解率为55%,其余9例患者病情无缓解.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可以以神经系统损害首发,也可伴随该病发生,且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受累,表现多样,因此,需对该症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尽早确诊并治疗.

  • 2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汤忠木

    目的 比较2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微创治疗的患者分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每组7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ESW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m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8.2 ±20.3) ml;2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症状较轻患者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而对于合并输尿管畸形或结石较大的患者应选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 Castleman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安慧敏;郭德超;潘升华;吴文珍;夏康;廖谦和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分型:局限型1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1例,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大伴脾大、贫血、清蛋白降低等.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8例(8/13,61.5%),浆细胞型2例(2/13,15.4%),混合型3例(3/13,23.1%).全部Castleman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情况良好.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术前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多中心型患者术后采用化疗等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

  • 黛力新联合奥沙西泮治疗青年脑梗死伴发抑郁症

    作者:王倬;葛海锋;叶元胜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奥沙西泮治疗青年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52例青年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单用黛力新进行治疗(早、中各1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联合奥沙西泮(15~30 mg/d)治疗,均治疗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x2=12.12,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2,P>0.05.结论 采用黛力新联合奥沙西泮治疗青年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疗效稳定显著,副作用较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国栋;李萌芳;洪广亮;赵光举;邱俏檬;吴斌;卢中秋

    目的 阐述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和非糖尿病肝脓肿临床特点的差异,为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住的27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比较糖尿病肝脓肿患者和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并发症特点.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272例肝脓肿患者中,有131例(48%)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相比,前者更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77.9% vs.65.2%,P=0.022)、低胆固醇血症(93.2% vs.20.0%,P=0.000)、脓肿内易见气体形成(22.9% vs.9.9%,P=0.004)、肺炎克雷伯杆菌培养阳性率更高(32.2% vs.12.8%,P=0.000),较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拥有更多的并发症,且右上腹痛的发生率低(35.1% vs.61.7%,P=0.000).结论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C反应蛋白检测和B超检查有助于减少肝脓肿的误诊.

  •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脓毒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戴凌燕;章义利;程碧环

    目的 探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设同期非脓毒症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24h外周血CD3+(CD3阳性淋巴细胞)、CD4+(CD4阳性淋巴细胞)、CD8+(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 +/CD8+值改变情况,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以评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死亡患者外周血CD4+、CD8+及CD4 +/CD8+值均低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处周血CD3+、CD4+及CD4 +/CD8+值均显著降低,且死亡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存活组,表明脓毒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损害,且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值愈低,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 代谢综合征老年男性患者骨代谢物和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洪宝建;梁丽娟;李忠浩;朱月霞;方亚奇;徐芳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老年男性患者的骨代谢物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210例、代谢综合征组378例、代谢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组8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骨量减少组121例.比较各组的血压、血糖、血脂、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水平.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代谢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组、代谢综合征合并骨量减少组的骨密度值、骨密度T值和Z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骨钙素(OCN)、甲状旁腺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it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代谢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组的OCN与骨密度值呈正相关性(r=0.269,P<0.05),PTH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性(r=-0.244,P<0.05);TC、SBP、DBP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性(r=-0.195、-2.163、-2.037,P均<0.05).结论 骨代谢指标可作为代谢综合征老年男性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早期指标.

  • 感染后咳嗽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楼翰健;陈成水;吴春玲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与感染后咳嗽(PIC)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到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PIC患者80例和对照组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年龄、性别、吸烟史、家庭中有无类似疾病、有无类似咳嗽病史、有无合并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早期(3d内)、有无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早期(3d内)、有无治疗等因素对PIC发生的影响,确定与PIC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有类似咳嗽疾病史和上呼吸道感染早期(3d内)未治疗两个因素是感染后咳嗽(P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为0.025和0.003,OR值分别为3.197和3.460.结论 患者既往有咳嗽病史及发病早期未治疗的患者发生感染后咳嗽(PIC)的几率较大,对此类患者及早使用解痉、抗炎、止咳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后咳嗽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减轻症状,并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 MMP-9对缺血再灌注治疗后早期心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科;刘俊明;高霞;黄文军;谢伟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后早期心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1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术前ld,术后1d、3d、5d血清MMP-9、N-BNP水平,其中单纯CAG组30例(对照组),择期PCI组25例,急诊PCI组26例(均为AMI);心脏超声定量测定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指标.结果 各组间比较,急诊PCI组血清MMP-9水平在术前1d、术后1d和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择期PCI组血清MMp-9水平在术后1d、术后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急诊PCI组血清MMP-9水平在术后3d与择期PCI组比较明显升高.急诊PCI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术后3d血清MMp-9、N-BNP水平较术前1d明显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组术后3d血清MMP-9与△VE存在负相关(r=-0.555,P=0.04),与N-BNP存在正相关(r=0.56,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MMP-9与N-BNP、△VE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缺血再灌注治疗中对早期心功能进行评价的指标.

  • 米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蒋雷;冯凌

    目的 探讨对米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米氮平和小剂量氨磺必利,对照组给予米氮平,分别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1周后,2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研究组减分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87.50%,治疗组显效率为68.75%,2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各周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比单用米氮平疗效更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扩张器Ⅰ期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朱莉莉;杨灵君;郑金满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Skin soft tissue expander,STE)Ⅰ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随机选取的2004年1月-2012年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使用STE治疗的患者98例共206个STE,将STE分别按性别、年龄、埋置部位及Ⅰ期植入STE数量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个STE中42个发生Ⅰ期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4%,其中扩张器外露发生率高,为14.6%,其次依次为:血肿11.2%、感染8.7%,注水困难8.3%、切口裂开5.3%、漏水4.4%,坏死3.4%.并发症发生与性别无关;年龄越高,Ⅰ期植入STE的数量越多,并发症发生机率越大;埋置部位影响并发症发生,耳后、面颈部是并发症的易发部位.结论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 PTC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谢文君;付天红;朱莉艳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病理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近期预后的关系,为术中颈淋巴结清扫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220例PTC患者的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各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患者近期存活情况的关系.结果 PTC各组织学亚型中,包膜外型(78.95%)、滤泡型(71.43%)、弥漫硬化型(58.82%)的转移率均高于柱状细胞型(41.46%)、高细胞型(29.41%)、微小型(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56~8.11,P<0.05或P<0.01).PTC患者术后3年病死率为3.18%,包膜外型(10.53%)、弥漫硬化型(5.88%)、滤泡型(4.76%)、柱状细胞型(3.33%)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高于微小型、高细胞型和其他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26~5.02,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亚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具有紧密的关系,在各组织学亚型中,以包膜外型、滤泡型、弥漫硬化型的转移率较高和预后较差,而包膜内型、微小型、高细胞型的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参照组织学亚型对术中进行颈淋巴结清扫与否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品管圈活动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郭学珍;方敏;邓春艳;马小芳;张浩明

    目的 探讨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10月在重症医学科 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实行品管圈工作模式,对照组60例按常规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人工气道的堵管率、非计划拔管率及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工气道的堵管率、非计划拔管率和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33%、10.00%和88.34%,与对照组的23.33%、18.33%和7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人工气道堵管及非计划拔管方面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

  • 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肖媛媛

    目的 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实施后的效果.方法 对35例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心理护理、运动锻炼、健康教育、药物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30例(85.7%)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28例(80%)患者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2例(5.7%)患者饮食控制不良,藏食、偷食,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3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

    关键词: 精神病 糖尿病 护理
  • 1例胃浆细胞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作者:林芳琴;杨飞英

    浆细胞肿瘤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按照WHO分类,浆细胞肿瘤被分为浆细胞骨髓瘤(MM)、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ofbone,SPB)和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1].髓外浆细胞瘤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肿瘤,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占全部浆细胞肿瘤的5%~10%.EMP可发生于任何髓外组织或器官,其中约80%发生在上呼吸道,胃肠道约占10%[2-4].本例髓外浆细胞瘤发生在胃,瘤体直径15 cm×12 cm,侵出胃壁侵犯周围组织,术后并发症多,病程凶险,护理报道较少,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血液透析相关红眼综合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马璐璐;娄奕萌;刘毅;徐玉兰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相关红眼症的护理要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长期存活率.方法 对血液净化中心10例血透相关红眼患者问诊和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血生化检查.采取相应的护理与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血磷;充分透析;做好饮食、用药、心理护理;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大便通畅.结果 患者经治疗与护理4周后,复查血磷均明显下降,5例患者红眼症状明显改善,4例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1例双眼球结膜仍有中度充血;治疗8周,患者血磷基本达标,球结膜未见充血,红眼症状完全消失,但球结膜和角膜钙化评分无改善.结论 血透相关的红眼症状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对于透析相关红眼症状,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变化,严格控制钙磷饮食,充分透析是至关重要的.

  • 高压氧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月荣;杨桂美

    目的 分析高压氧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9月脑梗死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使用Moca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及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oca总分(24.25 ±2.46 vs.22.72±2.56,P=0.000)及空间与执行功能(3.54±0.85 vs.2.96±0.96)、注意(5.42±0.97vs.4.35±1.42,P=0.001)、语言(1.55±0.78 vs.1.23±0.68,P=0.006)及定向力(5.57±0.72 vs.5.08±1.17,P=0.04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

  • 上海市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于社区全科医学的实践认知调查

    作者:王甦平;杨涛;龚睿婕;鲍勇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社区服务中心见习后,对于全科医学的实践认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法收集临床医学本科生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教学设备及师资条件的评价、前期全科医学培训课程的意见、社区见习课程内容的实践认知以及经过社区培训后自我评价的资料.结果 学生普遍认为社区医院的教学设备及师资条件能满足现今全科医学的培训要求;学生对前期全科医学培训课程的重要程度评分均大于3分;而学生对社区见习期间课程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兴趣程度,除社区科研外评分均大于3分,其中评分高的为“全科门诊”.结论 优化全科医学培训的课程设置,规范全科(培训)医师考核制度,完善构建全科医师培训网络体系.

  • 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沈敏;顾建芬;董钰英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分析护理策略,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75例,以及同期健康女性275例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可能相关因素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乳腺癌疾病史、家族恶性肿瘤发病史、乳腺增生、流产次数多、没有哺乳、工作强度大、睡眠情况差、家庭不和谐、生活满意度差、疲劳感强、不正确佩戴文胸、吸烟等均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家族乳腺癌疾病史(OR=2.455,95%CI:1.128~5.821)、恶性肿瘤发病史(OR=1.833,95% CI:1.318 ~2.894)、乳腺增生(OR=2.946,95% CI:1.874~5.169)、工作强度大(OR =4.215,95% CI:1.544~10.068)、睡眠情况差(OR=3.979,95%CI:1.723~7.678)、家庭不和谐(OR =2.845,95%CI:1.249~5.834)、疲劳感强(OR=2.777,95%CI:1.018 ~ 5.489)、不正确佩戴文胸(OR=2.313,95%CI:1.112~5.432)和吸烟(OR=2.94,95% CI:1.018 ~5.101)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OR=0.870,95% CI:0.602~1.496).结论 乳腺癌是遗传、生活习惯、心理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护理过程中除常规护理外,要加强对患者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的引导.

  •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厚兰;崔焱;兰满;危静;刘民杰;将瑜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 326例不同群体体检资料.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总患病率为41.08%,其中,男性为32.17%,女性为47.1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不同群体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有所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结节组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高于非甲状腺结节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为降低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应加强健康教育,缓解压力,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金国信;林宗泽;吴亮;金伟敏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治疗组2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NC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NCPAP治疗24 h后,心率、呼吸、危重症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均较常规吸氧治疗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CPAP治疗还能缩短患儿心率、呼吸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并可减少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治疗后HPV感染方式的分析研究

    作者:姚守珍;赵剑虹;王璐璐

    目的 探讨HPV的感染方式对CIN治疗后患者HPV转阴的影响.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病理确诊的196例CIN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HPV的感染亚型,同期检测205例正常人的HPV感染亚型.计算治疗前以及治疗不同时间后HPV不同感染方式的感染率、基因构成,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研究不同感染方式对HPV转阴的影响.结果 ①CIN Ⅰ、Ⅱ、Ⅲ级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65.71% (46/70)、88.23% (60/68)和91.37%(53/58),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并随着CIN级别的升高而增加;②正常对照组HPV感染方式中单一高危感染所占比例大,为6.83%(14/205),其次是混合高危感染所占比例3.90%(8/205);CIN组治疗前单一高危HPV感染率高,为52.55%(103/196),紧接着是混合高危感染23.97%(47/196).③多重感染HPV的CIN患者治疗后3~6个月内HPV感染率未有明显的降低,而单一感染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内HPV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 HPV多重感染不利于CIN治疗后患者的HPV的转阴.

  • 新生儿早期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丽萍;孙玉敏;宋红艳;任建立;闫瑞霞;刘艳平

    目的 了解早产儿提早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158例,分为大胎龄组和小胎龄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生后第3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 IU/d,服用7d,实验前后测定血清钙、磷和25-(OH)D水平,观察临床有无并发症.结果 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97.4%.血清钙、磷和25-(OH)D水平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小胎龄组和大胎龄组实验组血清25-(OH)D均值分别从23.556 nmol/L、27.771 nmol/L提高到27.423 nm.1/L、32.198 nmol/L,具有明显差异(P<0.05).早产儿服用维生素D 400 IU/d,并无毒性.结论 早产儿生后及早期监测维生素D状态,第3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是早产儿健康支持的重要措施.

  • TRAIL及其受体与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崇移;周秀萍;吴兵;章林燕

    目的 探讨TRAIL及其受体TRAIL-R1、TRAIL-R2、TRAIL-R3、TRAIL-R4在子宫肌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中TRAIL及其受体TRAIL-R1、TRAIL-R2、TRAIL-R3、TRAIL-R4的表达.结果 TRAIL-R1、TRAIL-R2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肌瘤越大阳性强度表达越强,与年龄大小无关;而TRAIL-R3、TRAIL-R4在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相似,但肌瘤越大阳性强度表达反而越低,与年龄大小无关.结论 TRAIL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组织,肌瘤越大阳性强度表达越强,其在子宫肌瘤组织中高表达,这提示着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TRAIL的增加,由此造成TRAIL与其死亡受体结合所诱导的凋亡增加,促进肌瘤组织的增殖,由此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

  • 2种镇痛模式应用于可行走性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毅然;李文红;吴会红;陈睿

    目的 观察2种不同镇痛模式应用于可行走性分娩镇痛第一产程潜伏期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自愿接受可行性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n=60):连续硬膜外镇痛组(A组),联合腰麻与硬膜外腔阻滞组(B组).当产妇宫口开至1 ~2 cm时,A组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接电子泵,持续输入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μg/ml:首次剂量8ml,维持量5 ml/h,追加量3ml/次,间隔15 min.B组腰麻注入0.15%罗哌卡因1.5 mg,硬膜外持续泵入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μg/ml,速度为3ml/h,追加量2ml/次,间隔15 min.与未行分娩镇痛组(C组)对照,观察3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结果 与C组比较,A、B两组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缩短,应用催产素比例提高(P<0.05).结论 2种镇痛方法能有效减轻产妇产程中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

  • 慢性咳嗽患儿血清变态反应指标及肺功能特点

    作者:周焕荣;徐强;陈华;薛功寿;林晓犇

    目的 研究慢性咳嗽患儿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4月于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慢性咳嗽患儿为观察组,同期的112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儿童的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观察组中轻度、中度与重度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ECP、TIgE、EOS均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检测结果均差于对照组,且重度咳嗽患儿的检测结果均差于轻度与中度咳嗽患儿,中度患儿差于轻度患儿,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咳嗽患儿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均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且轻中重度患儿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 不同种类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浆中的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比值对比研究

    作者:郦凡;沈红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浆中蛋白、糖以及氯化物含量比值.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其中19例非脑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即化脑组)45例,结核性脑膜炎组(即结脑组)21例,另外23例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即病脑组).测定并对比各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蛋白、糖以及氯化物含量,分析计算其含量比值.结果 病脑组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蛋白、糖以及氯化物含量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与结脑组脑脊液及血浆中蛋白含量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糖含量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脑组氯化物含量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氯化物含量比值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蛋白、糖以及氯化物含量比值进行计算,对于诊断脑膜炎较为准确,且其简单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 中国居民健康档案(HER)有效利用研究(续完)

    作者:鲍勇;张安

    (接2014年第12卷第4期)4.3 专业院所(疾控中心)对居民HER有效利用路径详见图2.4.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HER有效利用路径详见图3.4.5 社区居民对居民健康档案(HER)有效利用路径 社区居民对HER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地使居民利用HER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HER实现健康自助.见图4、图5.

    关键词:
  • 胰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彪;陈垦;杨元生;王晖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发病率为18.2%,预后差,病死率高达67%[1],主要临床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烦躁、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抑郁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目前,尚没有成熟稳定的PE动物模型,当前研究SAP并发PE的方法主要包括注射牛黄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和雨蛙素(Caerulein,CAE)诱导动物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 PE模型来实现,此外有直接将SAP患者血液中的活性物质[胰蛋白酶和磷脂酶A2(phospholipase2,PLA2)]注入血管或脑室内来研究SAP脑损伤.本文就近年来PE发病机制和模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Kaposi肉瘤患者病情进展与HHV-8病毒载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婧弘;帕丽达·阿布力孜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部分多中心血管滤泡淋巴增生症(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等和AIDS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密切相关[1].HHV-8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高度致癌性的人类肿瘤病毒,在HHV-8相关的疾病中,KS为多见.研究表明,在Kaposi肉瘤患者的瘤组织中,HHV-8DNA检出率为80%~100%[2].随着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从定量角度分析和探讨HHV-8病毒载量在Kaposi肉瘤患者病程即斑片-斑块-结节等顺序演进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已有不少研究.

  • 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作者:郭忠伟;陈杏丽

    目的 评价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研究,共有符合标准的98例AD患者参与本研究,研究组56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对照组患者仍单用盐酸多奈哌齐,对比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疗效,采用严重障碍量表(SIB)评价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药物副反应采用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2周后研究组SIB增分较对照组更显著(64.4±3.56 vs.59.5±3.18,=5.717,P<0.01)、ADL减分有统计学差异(30.4±2.74 vs.28.8±2.78,t =2.087,P=0.046).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金刚能使对已经使用多奈哌齐治疗中、重度AD患者进一步获益,且安全性好.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

    作者:吴文俊;项松英;沈飞霞;陈以勒;郑乐群

    目的 肠道菌群的稳定与否不仅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往往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通过了解本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生活方式对其的影响,为更全面控制该病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和120例健康人群的新鲜粪便,利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和快速细菌鉴定法对双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显著减少(t=17.266,P<0.05),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显著增多(t=7.690,P<0.05;t =20.885,P<0.05).抗生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均有影响,主要受影响的细菌为益生菌菌群,其中又以亚胺培南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影响较大.日常生活习惯中,吸烟、饮用白酒显著减少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吸烟:双歧杆菌t=22.141,P<0.05,乳酸杆菌t=18.502,P<0.05;饮酒:双歧杆菌F=244.343,P<0.05,乳酸杆菌F=657.400,P<0.05),而高纤维膳食则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双歧杆菌t=13.787,P<0.05,乳酸杆菌t=15.754,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除控制血糖外,采用一系列措施(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戒烟限酒等)恢复肠道菌群也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 慢性腰腿痛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小刚;吕一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与腰腿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1年间收治的11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并作为实验组,健康的对照组120例,2组年龄范围50~66岁.应用单光子骨矿测定仪器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指标的检测,主要的检测指标有骨矿含量(BMC)、横径(BW)、骨密度(BMC/BW)的数值.结果 实验组骨密度正常者44例,减低者66例,占60%,其中男性36例,骨密度为(0.605 ±0.052) g/cm2;女性30例,骨密度为(0.501 ±0.031)g/cm2;对照组男性71例,骨密度为(0.799±0.048)g/cm2;女性49例,骨密度为(0.698 ±0.039) g/cm2,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骨密度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慢性腰腿痛与骨密度有一定关系.结论 骨质疏松会使骨密度含量下降,造成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状.及时地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

  •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怡;包蓓艳;陈其军;范汪洋;张吉胜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观察组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血液动力学,并显著降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及恩必普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扬;陈为安;毕涌;杨学志;张旭

    目的 筛查帕金森初诊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观察恩必普胶囊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门诊帕金森病初诊患者,采用MMSE评分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有认知功能障碍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仅采用普拉克索片治疗方案(第1周剂量为0.125 mg,3次/d;第2周剂量0.250 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必普胶囊治疗(200 mg/次,3次/d,疗程8周).治疗前后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120例门诊初诊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者56例,42例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5%),14例诊断为痴呆(11.7%);对照组用药前MMSE评分为21.1 ±1.4,治疗后第4周为22.3 ±1.6,第8周为22.7±2.2,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MMSE评分为20.7±2.8,治疗后第4周为22.3 ±1.6,第8周为22.7±2.2,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在疾病早期,其患病率也较高,恩必普胶囊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变异分析与管理

    作者:杨安琪;顾民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产生变异的种类及原因,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为临床路径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提供借鉴.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纳入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的781例病例录入Excel,SPSS 13.0软件统计不同变异类型的发生率.结果 781例病例中总变异率高达30%,与医院系统相关的变异占25.22%,与患者和疾病相关的变异占51.3%,与医务人员相关的变异占23.48%;可控变异占48.7%,不可控变异占51.3%;正性变异占48.27%,负性变异占51.73%.结论 临床路径变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疾病和患者以及临床路径本身的局限性,对于患者应加强宣教,对于变异多的疾病可以尝试建立多级别的分支路径.

  •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景钗;汪荣华;欧阳元付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及危急值指标.方法 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左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28例;对称肥厚型15例;心尖肥厚型12例;右室肥厚型1例,室间隔舒张期厚度15~32 mm,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10~17 mm.左室流出道梗阻16例,大多出现在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病例中.左室收缩功能均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筛查与评价HCM的主要方法,可将室间隔厚度>30mm,静息状态下左室流出道压差>30 mm Hg(1 mm Hg=0.133 kPa),E/Ea> 15作为HCM超声检查危急值报告指标.

  • 儿童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陈旺强;卢华君;陈久尊;陈博;周胜法;何家维;程建敏

    目的 探讨儿童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儿童BF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3例BFH发生在股骨干骺端,3例在胫骨干骺端,1例生在肱骨,临床上患者以局部疼痛为主,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平均5个月),大部分患者疼痛同病理性骨折没有联系,影像上病灶呈分叶状溶骨性破坏,其内可见骨性分隔,边缘大部分有厚薄不一的硬化边,或没有硬化边,本组病例均位于长骨干骺端,均局限于骨内,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1例术后复发.结论 20岁以下BFH患者可能被低估了.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影像表现类似但有别于非骨化性纤维瘤伴不可解释的疼痛应该考虑为骨BFH.

  • 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祁克信;张宏霞;周煜奇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扫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均经过组织学确诊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3例临床资料,行腹部螺旋CT与MRI检查,经过2名以上有经验影像科医师共同诊断,对比分析2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检查CT组检出43个病灶,MRI组检出46个病灶,MRI组平扫检出率为82.6%显著高于CT组平扫检出率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增强扫描后检出率为91.3%,与平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增强扫描后检出率为90.7%,与平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增强扫描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平扫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诊断能力优于螺旋CT平扫,两者有效结合能够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 颈部淋巴结结核CT及MRI诊断

    作者:任宏宇;林上奇;朱敏;袁杭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结核CT及MRI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影像表现特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11 ~72岁,47例患者2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MRI扫描,9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 根据病理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可分为4型.Ⅰ型:结核结节及肉芽肿形成3例;Ⅱ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7例;Ⅲ型:淋巴结包膜坏死9例;Ⅳ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溃并向周围侵犯28例.结论 CT尤其是MRI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 不同年龄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夏天;鲁建兴;张丽琼;王华;石鹏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的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超声特点.方法 3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60 ~69岁)、B(70~79岁)C(80岁以上)3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指标.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后下壁心梗、再发心梗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患者显著增多(P<0.05),各组患者LVEF以50%为节点、左心房内径以39 mm为节点、左心室内径以50 mm为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70%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70岁以上的高危AMI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筛查诊疗意义,但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及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等患者,还尚且有一定的局限.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 年龄
  •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作者:周涛;宋迪

    目的 分析和总结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37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心包转移瘤的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无心包增厚、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直接侵犯等.结果 32例(86.5%)出现心包积液(其中轻度心包积液有21例,中-重度积液为11例);28例(75.6%)有心包增厚或结节,其中弥漫性不均匀增厚者有15例,厚度为4~7 mm;出现结节或肿块者13例,结节的直径为5~12 mm,其中9例为实性结节、另4例为囊实性结节;15例(40.5%)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隆突下、主肺动脉窗和肺门等处).共10例直接侵犯心包,表现为心包壁层被突破、肿块突人心包腔.结论 心包转移癌在CT上多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心包直接受侵犯等.CT对心包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帮助,但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 SWI评估高血压程度与脑内微出血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国华;郑素君;郑海澜;陈运奎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内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以及高血压程度与CMBs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CMBs患者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SWI资料,依据CMBs所在的部位(即皮质-皮质下区、基底核、丘脑、脑干、小脑)确定CBMs的位置,并计算各部位CMBs的数量,同时分析CMBs的数量与高血压程度、持续时间及血压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患者均有CMBs的存在,多呈类圆形、均匀的极低信号区,边界较为清楚,多表现为孤立性,共检出CMBs病灶526个,以多发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基底核(35.6%)、丘脑(30.8%)等深部区域.在不同高血压分级、高血压持续时间及高血压控制情况的患者中,平均CMBs的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的级别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69,P=0.0009).结论 SWI对CMB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明显提高CMBs的检出率,且CMBs的数量与高血压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对高血压合并CMBs患者进行严格的血压控制,可有效减少CMBs的形成,阻止小血管破坏的进展.

  • 头颈部病变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戚乐;李圆;丁建平;赵凯跃;杨文君;朱珊珊;陈仁彪

    目的 探讨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在头颈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 本组46例头颈部病变行术前CT灌注检查,并使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的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术后对病变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MVD计数和VEGF积分.统计分析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MVD计数和VEGF积分差异的显著性,并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MVD计数和VEGF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CT灌注参数值(BF、BV、MTT、PS)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与VEGF得分在2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与BF值和BV值呈正相关(r=0.563、0.355,P<0.05),与MTT值呈负相关(r=-0.535,P<0.05),与PS值无相关性(r=0.250,P>0.05),与VEGF得分呈正相关(r=0.697,P<0.05).结论 头颈部病变CT灌注检查简便易行,其灌注参数对评估病变微血管状况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 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月芳;楼招欢;陈坚翱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对气虚血淤证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揭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的本质规律及特异性客观指标寻找提供依据,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了解、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检测方法,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属气虚血淤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常规西医治疗法,对照组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时间为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显效率53.33%,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显效48.30%,总有效率73.30%.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24.60 ±5.18) μmol/L和(11.20±3.73) μ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23.90±3.43) μmol/L和(16.60±6.51) μmol/L.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能提高气虚血淤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 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研究

    作者:王怀冲;徐颖颖;张相彩;王翠莲;曹佳薇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免疫调节剂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3种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5例、免疫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3HL2ZV/5HL2V治疗方案,中药组3HL2ZV/5HL2V+康复新液,免疫组3HL2 ZV/5 HL2V+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观察治疗3、8个月后的效果,包括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和免疫组的8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2.2%,3个月病灶吸收率为82.9%、78.6%,两项指标与对照组80.8%、5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8个月空洞关闭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中药或免疫调节剂联合西药化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治疗结果,且中药组效果更明显.

  • 小儿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兰举

    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性反射.就医的患儿中,至少有20%的学龄前儿童和10%的学龄儿童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的原因很复杂,尤其是儿童慢性咳嗽(超过4周)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黏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临床上分为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

    关键词:
  • 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义彬;徐桥;胡敏优;张卫华;颜慧;曹敏敏;庞丽华;陈文泽

    目的 通过对初产妇患产后抑郁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比干预措施的疗效,终以找到能够有效改善初产妇抑郁症状的疗法.方法 对482例孕妇在妊娠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其中478例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8周.并将产后抑郁产妇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心理加药物综合治疗8周),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跟踪调查478例产妇,发现EPDS≥13分者76例,占15.90% (76/478),孕期SDS≥53分者32例,占6.69% (32/478),孕期SAS≥ 50分者61例,占12.66%;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产后抑郁症与年龄、孕期焦虑或抑郁情绪为负相关,分娩认知情况、产后丈夫及家人照顾情况、产后睡眠状况、新生儿健康情况为正相关;治疗后2、4、6及8周后研究组的MA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41、0.032、0.028 、0.008,均<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MADRS评分也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44、0.038、0.035、0.011,均<0.05),且研究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2、0.025、0.032、0.013,均<0.05);2组产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ESS评分均升高,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2组产妇TESS评分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调查发现孕期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妇易患产后抑郁症,且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比单独药物治疗好.

  • 心理干预与精神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相关性分析

    作者:万光花;雷秀峰;潘晓红

    目的 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女大学生月经失调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探索到通过心理干预的方法来提高女大学生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的治愈率,从而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方法 对华师大431名由精神因素引起月经失调的女大学生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地将她们分成2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给干预组女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而对照组的女生不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只给予药物治疗.结果 干预后半年内干预组女生月经周期紊乱、痛经、继发性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生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的治愈率,从而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

中华全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