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중화전과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52
  • 国内刊号: 11-57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200
  • 曾用名: 实用全科医学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全科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1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邓锐;褚亮;杨功安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将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60名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80例.在腔镜组中,男性75例,女性为5例;疝型分类为斜疝74例,直疝为4例,复发疝为2例.在传统组中,男性76例,女性为4例;疝型分类为斜疝77例,直疝为2例,复发疝为1例.腔镜组采用经腹腹膜前补片修补术,传统组分别采用Bassini、Mcvay、Fer-gusou、Shouldice法.对2组患者在手术中花费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修补术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疝的类型等基础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术中花费时间短,(1.2±0.2)h vs.(1.5±0.5)h,P <0.05,出血量少(10.6±2.5)ml vs.(20.2±5.5)ml,P<0.05,平均住院时间少,(3.2±1.2)dvs.(7.5±1.5)d,P<0.05.同时与传统的手术组相比较,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也较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术中的花费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的复发率低,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平建锋;孙文东;车斌;胡旭军;钱宇

    目的 传统石膏、小夹板固定及功能锻炼等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恢复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位置和功能.文章为了进一步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采取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来绍兴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20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1例,治疗上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132例,治疗上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时候进行影像学复查,测量掌倾角及尺偏角的大小,对比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影像学表现的评分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2组患者握力及畸形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影像学表现评分别为(33.9±8.5)分、(34.0±8.5)分、(34.1±8.6)分、(34.2±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8±8.2)分,(33.1±8.3)分,(32.9±8.2)分,(33.1±8.3)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1月,握力评分为(18.8±4.7)分,畸形评分为(0.9±0.3)分,对照组握力评分为(17.5±4.4)分,畸形评分为(1.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关节功能恢复和解剖结构复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血糖波动幅度对术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戴凌燕;程碧环;李军

    目的 分析血糖波动幅度在判断术后严重腹腔感染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腹部手术后严重腹腔感染入住ICU.依据患者入住ICU后4周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存活组.通过比较2组术后腹腔感染患者血糖的变化,来研究相关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与意义.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85例,其中存活组52例,死亡组33例.死亡组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水平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死亡组患者MAGE与PCT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794,P<0.001).采用ROC曲线分析MAGE与PCT预测术后腹腔感染后4周内死亡的价值,结果显示显示,MAGE截点值为0.76mmol(L·h)时判断术后腹腔感染后4周内死亡的预测敏感性为93.94%,特异性为92.31%,曲线下面积为0.939,优于PCT.结论 MAGE在判断术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microRNA-630对胃癌细胞HGC-27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

    作者:葛正辉;陈洪

    目的 探讨miR-630对胃癌细胞HGC-27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发现miR-630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寻找胃癌发生背后的分子机理和机制,帮助找到新的胃癌临床诊断标志物,甚至开发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使用脂质体将miR-630 mimics和inhibitor转染HGC-27细胞,同时以mimics control、inhibitor control作为阴性对照.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miR-630对胃癌细胞HGC-2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R-630对胃癌细胞HGC-27凋亡情况的影响.结果 细胞增殖实验显示,miR-630 mimics可以抑制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能力,而inhibitors可以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iR-630 mimics可以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凋亡,而inhibitors则抑制胃癌细胞HGC-27的凋亡,说明miR-630不仅抑制胃癌细胞HCC-27的增殖同时促进其凋亡,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630能通过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凋亡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超声引导下巴德穿刺枪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吴岭;高珺;娄可新;张丽;陈葶;陈茂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巴德活检枪在肾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行彩超引导下斜角进针巴德(BARD)穿刺枪肾活检术86例患者和1996年11月-1998年1月彩超定位负压吸引肾活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ARD活检枪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4.19%(81/86),第二次成功率97.67%(84/86),第三次成功率100%,活检标本平均长度(14.4±4.6)mm,肾小球平均数目(22.8±10.5)个,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33%(2/86),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率2.33%(2/86),腰痛发生率9.30%(8/86),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负压吸引活检针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0.00%(72/80),第二次成功率92.50%(74/80),第三次成功率100%,活检标本平均长度(11.4±3.1)mm,肾小球平均数目(14.5±8.2)个,肉眼血尿发生率2.50% (2/80),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率2.50%(2/80),腰痛发生率为11.25%(9/80),并发症发生率为16.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巴德穿刺活检枪行肾活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取材佳、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郭霞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浙江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划为观察组,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的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清TNF-α(t=5.400,P<0.001)、IL-6(t=2.902,P=0.005)、CRP(t=11.460,P<0.001)、SAA(t =9.419,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318,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CRP与IL-6(r =0.761,P<0.001)、SAA(r =0.571,P<0.001)、D-D(r =0.619,P<0.001)及TNF-α(r =0.612,P<0.001)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1).以CRP水平的中位数(12.90 mg/L)为界将患者分为A(CRP≤12.90 mg/L)、B(CRP> 12.90 mg/L)两组.2组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随访后发现,A组中慢性荨麻疹复发病例为6例,复发率为6.25%,B组患者慢性荨麻疹复发病例为8例,复发率为25%,A组患者临床治愈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5%,2/32 vs.25.00%,8/32;x2=4.471,P=0.03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发生明显改变,且CRP水平可一定程度判断远期预后.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金亚平;徐刚;金建华;万曲桥;金家财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于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的盘状半月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及半月板成形术.分析不同术式、不同年龄患者术前及术后3、6及12个月Lysc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比较并分析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70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30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次全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共89例患者疗效优良,11例患者疗效不佳.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组患者Lyscholm评分显著低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痛组比较,疼痛组患者平均年龄更高、负重时间更长、存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比例更高、接受冷敷治疗的比例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可靠,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接受冷敷与术后疼痛有关.

  • 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叶忠平

    目的 探索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义乌市急救中心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以入院时即刻血糖(GLU)是否正常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45例(GLU≥7.2 mmol/L),对照组患者56例(GLU< 7.2 mmol/L).结果 2组患者外周血IL-6、IL-10及TGF-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NF-α(t=3.080,P=0.003)、CRP(t =8.83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外周血TNF-α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 =0.787;P<0.001);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外周血CRP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814;P<0.001).观察组发病后3个月累积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44%,11/45 vs.8.93%,5/56;x2=4.207,P=0.042).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且与外周血TNF-α、CRP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

  • 喉鳞状细胞癌中CXCL5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娟;李圆;吴翔燕;杨文君;胡向荣;李金花;邱慧芳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5(CXCL5)在喉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5蛋白在95例喉鳞癌组织和36例声带息肉(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结果 CXCI5蛋白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的阳性高表达率分别为61.1%和19.4% (P <0.05),其表达分别在不同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性别、年龄、吸烟、分化程度及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喉癌患者CXCL5蛋白高表达组比CXCI5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更短,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分化程度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年龄、性别、吸烟与患者的预后无关(P值均>0.05).结论 CXCL5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影响喉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CXCL5蛋白可能是肿瘤生物轴重要的靶点,为喉癌早期浸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43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泽山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3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资料,对其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有并发症)和对照组(无并发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对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1例患者中,124例患者出现了肺部并发症(28.8%),其中肺炎(10.4%)、呼吸衰竭(5.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9%)的发生率高.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过量吸烟、肺结核病史、糖尿病史、肺功能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其他并发症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过量吸烟、肺结核病史、糖尿病史、肺功能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其他并发症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年龄、过量吸烟、肺结核病史、糖尿病、肺功能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其他并发症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外周血B1细胞在ITP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罗洪强;钟永根;周国忠;傅佳萍;封蔚莹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97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PAIgG、血小板计数,计量资料采用(i±s)表示,并分析指标间关系.结果 初治ITP组、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PAIgG、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1细胞:(8.9±5.2)%vs.(2.2±1.3)%,97例初治ITP患者治疗前B1细胞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89,P<0.05),B1细胞与PAIgG呈正相关(r=0.83,P<0.0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PAIgG呈负相关(r=-0.814,P<0.05);治疗后,激素治疗有效组B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B1细胞:(2.8±1.9)%vs.(8.7±5.0)%,而激素治疗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相关性,可作为ITP个体化治疗可靠的临床免疫学参考指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 ABCB1基因C1236T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向荣;程浪;郑雅俊;汪茗;曹蘅

    目的 研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B1(ABCB1)基因C1236T多态性在皖南地区汉族自然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及与血脂异常者各项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项指标入选197例血脂异常患者和26例血脂正常受试者,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ABCB1基因C1236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血脂异常和血脂正常者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对于具有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完整7项血脂指标的177例血脂异常患者,比较各基因型之间各项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 ABCB1基因C1236T位点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有CC、CT、TT三种基因型,血脂异常人群3种基因型例数分别为21、78、98,血脂正常人群3种基因型例数分别为8、8、10.ABCB1基因C1236T位点基因型在血脂异常和血脂正常人群中分布不同(x2 =8.206,P=0.017).具有完整7项血脂指标的血脂异常患者各基因型间各项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B1基因C1236T多态性在皖南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和血脂正常人群中频率分布不同,但与血脂异常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无相关性.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谢建民;赵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循环骨硬化蛋白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脊柱骨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A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75例AS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的含量.采用超声诊断仪获取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用无创性全自动动脉测量仪器测量患者的脉搏传导速度(PWV),以X线记录AS患者mSASSS评分作为评价骨化进展的放射学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骨硬化蛋白水平与IMT、PWV、mSASSS评分及临床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AS患者血中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AS患者组IMT、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骨硬化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钙化组mSASSS评分明显升高;其中骨硬化蛋白水平与IMT、PWV、mSAS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IMT、PWV与mSASS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5).在ROC曲线下,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佳骨硬化蛋白界值为55.1(曲线下面积为0.82,95% CI:0.71~0.87,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循环骨硬化蛋白水平是IM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患者血中骨硬化蛋白水平的降低伴随动脉粥样硬化和脊柱骨化的发生,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钙化及骨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 胃癌组织中VEGF-C、CD105和RhoC 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马振增;任志;燕善军;李大鹏;薛永举;刘晓阳;朱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CD105和Ras同源蛋白C(RhoC)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62例胃癌组织及62例癌旁周围组织中VEGF-C、CD105和RhoC的表达.结果 VEGF-C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367±0.07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0.121 ±0.058),P<0.01.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2% (33/6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1% (5/62),P<0.01.胃癌组织中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不同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419±0.07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0.214 ±0.058),P<0.01.胃癌组织中CD1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8.1% (52/6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1.3% (7/62),P<0.01.胃癌组织中CD105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不同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C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1.122 ±0.21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868 ±0.199),P<0.01.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8% (47/6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2.6%(14/62),P<0.01.胃癌组织中Rh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不同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CD105和RhoC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痛敏和脊髓Glu及下丘脑JNK的影响

    作者:倪桂莲;崔融;陈干明;郭松;吴仲敏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GBP)对糖尿病神经痛(PDN)大鼠皮肤机械痛敏和脊髓谷氨酸(Glu)含量及下丘脑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的动态表达,探讨GBP在PDN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链脲佐菌素(STZ)P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DN组和GBP组.GBP组给予GBP干预,1次/d,按100 mg/kg,连续14d,灌胃给药.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隔天测定机械痛阈一次.实验结束后采用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Ls-DRG,L6-DRG和脊髓组织及脊髓微透析液中Glu含量,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下丘脑JNK动态表达.结果 实验观察期内GBP组痛觉阈值稳中有升,PDN组痛觉阈值呈现进行性下降,较G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在各实验组大鼠L5-DRG、I6-DRG、脊髓组织和脊髓微透析液中含量不同,GBP组脊髓组织和脊髓微透析液中Glu含量低于PDN组(P<0.01);L5-DRG,L6-DRG中Glu含量高于PDN组(P<0.05).JNK在PDN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室周核和弓状核的表达量均高于GBP组(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BP具有减轻PDN大鼠皮肤机械痛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lu的释放及下丘脑JNK的动态表达密切相关.

  • 2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佳;潘彩飞;祝胜美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腔隙性梗死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组(B组).麻醉前、手术后,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CA)评分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对2组认知功能障碍率进行统计.并运用fMRI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脑内相关功能区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A组POCD发生率为12%,显著性低于B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2组术后3h、术后6h、术后1d的MMSE评分、MoCA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h、术后6h、术后1d的MMSE评分、MoCA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I结果显示,与麻醉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脑内相关功能区激活明显;与B组比较,A组激活情况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前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损害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伤害较小,对患者脑运动相关功能区变化的影响较小.

  • 近日节律对右美托咪定镇静效应的影响

    作者:章玲宾;陈琴;游敏吉;张宁

    目的 通过比较上午、下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探讨近日节律对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施行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上午8:00 ~9:00组(A组)和下午13:00~ 14:00组(B组),每组30例.麻醉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胸10左右.麻醉平面固定后微泵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4μg/kg,10 min注完,然后以0.4μg/(kg·h)维持静脉泵注30 min.观察记录2组用药前(T0,基础值),微泵输注负荷剂量后(T1),维持静脉泵注10 min、20 min、30 min(T2~4)5个时间点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OAA/S分值.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组患者负荷剂量输注完毕(T1)及维持期间(T2~4) BIS、AAI、OAA/S分值较To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B组在T1-4 BIS、AAI、OAA/S分值较A组均降低(P<0.05).结论 近日节律可影响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表现为下午13:00~14:00时的镇静效果明显强于上午8:00~9:00时.

  • 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眼内炎10例临床分析

    作者:侯芳;王海燕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感染和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1年6月间北京同仁医院住院治疗的10例(10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术后发病时间、患者全身情况、眼部表现、治疗方法、治疗后眼部情况,以及微生物检查结果.结果 10例眼内炎患者年龄范围4~74岁,平均37.8岁.术后眼内炎发生时间短为术后1年,长为术后30年,平均7.4年.伴前房积脓者3例,占30%.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疾病者3例,占30%.1例行眼内容剜除,9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异体巩膜修补+自体结膜瓣遮盖,其中3例玻切术中联合行玻璃体腔注药术.微生物检查2例阳性,占20%.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恢复,1例术后视力高为0.08,占10.00%;4例患者视力为手动,占40.00%;光感的患者共3例,占30.00%;还有1例不合作,占10.00%;1例无眼球,占10.00%.术后眼压为6~24mmHg(1mm Hg =0.133 kPa),平均14.87 mm Hg.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多在术后多年,与薄壁滤过泡或滤过泡瘘关系密切.眼内炎应及早诊断和治疗,手术积极处理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眼压,保存有效视力.

  • 共培养诱导骨髓来源成体祖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薛恩兴;吴凯;张宇

    目的 观察犬骨髓来源成体祖细胞(MAPC)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其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情况.方法 采用全骨髓直接接种法体外培养犬MAPC,观察形态学特征、生长情况及活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SSEA-1、CD13、CD44、CD45、CD133、MHCⅡ表达率.采用软骨培育法原代培养兔软骨细胞并鉴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软骨细胞及培养基与MAPC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观察2组MAPC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百分率,RT-PCR检测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APC原代培养呈多角形,8d后呈克隆样生长,形态呈长条形或梭形;生长曲线显示MAPC接种1d后开始增殖,6d达到高峰,随后进入平台期;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表面SSEA-1和CD13阳性,CD44、CD45、CD133、MHCⅡ阴性;实验组及对照组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26.1±4.5)%,对照组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实验组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含量分别为6.61±0.34、8.37±0.79,显著高于对照组1.46±0.51、2.14±0.48(P <0.05).结论 MAPC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可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 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12-脂加氧酶的表达与细胞凋亡

    作者:何跃娥;张园海;仇慧仙;荣星;吴蓉洲

    目的 检测免疫性心肌炎(AM)小鼠心肌内12-脂加氧酶(12-LO)的表达水平,及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12-LO在AM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 ~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AM组(A组)各24只.A组在第1、7天腹股沟皮下注射0.2ml混合液(含猪心肌球蛋白100 μg),C组于相同时间、部位注射0.2ml不含猪心肌球蛋白的混合液.第14、21、30天随机抽取各组小鼠8只取血后处死留取心脏标本.RT-PCR法测定外周血12-LO mRNA,光镜下计算心肌炎症积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两变量相关分析用Pearson等级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12-LO mRNA、炎症积分及AI均在第21天(分别为1.523±0.10;2.72±0.15;24.96±0.54)明显高于第14天(分别为0.677±0.10;1.18±0.29;13.17±0.89)和第30天(分别为1.046±0.15;2.12±0.16;14.94±0.76)(均P<0.05);与C组相比,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均P<0.05);A组12-LO mRNA与炎症积分和AI呈显著正相关(r =0.741,0.799;P <0.05).结论 AM小鼠心肌12-LO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可能是12-LO导致AM心肌损伤的途径之一.

  • 血透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文;万秀娟;陈月圆;第加美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对策,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并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例.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病情认知、饮食指导、合理用药、个性化使用抗凝剂、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功能衰竭及抗凝剂的应用,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肢体抽搐、昏迷等,均经头颅CT检查可明确诊断,其中基底节出血9例,脑干出血17例.通过护理干预,并发出血性脑卒中的26例中,死亡21例,存活5例,存活率19.2%.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根据每例患者不同的基础疾病和脑出血发病的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病情认知、饮食指导、合理用药、个性化使用抗凝剂、生活指导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 16例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随访

    作者:姬国华;杨栋;张邢炜;王许;闫思俊

    目的 总结经皮左心耳介入封堵术预防脑血管事件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3月间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16例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及ACT的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综合管理、抗凝药物及抗生素管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内容.总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3例房颤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2例患者部分收回封堵伞后重新定位释放;1例患者TEE下封堵伞周围存在2 mm沟隙,仅有少量血流通过,无收回指证.通过严密监护和有效护理,16例房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h、24h及3d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无心包积液或封堵器脱落等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未出现死亡(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致死性或非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脑血管意外和其他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植入器械相关事件的MACE事件.结论 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有助于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的恢复,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支持.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护理

    作者:梁化坤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特点,提高治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口腔科6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经过及护理特点进行回顾研究,并对诊疗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包括及时的脓肿切开引流、抗感染和全身支持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呼吸道、切口和口腔的护理,同时也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 62例老年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基础性疾病,给予适量的敏感抗菌药物,配合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减少毒素的吸收,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治疗,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并辅以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发生在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基础性疾病多,掌握这一人群疾病的临床特点,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抗感染治疗和必要的切开引流,针对个体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配合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及时发现临床问题,有效减少并发症,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牙病保健意识,尽早及正规治疗患病牙对预防颌面部间隙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PCI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士容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理结合行为护理的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240例拟行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结合行动护理相结合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进行术前1天在护理前和拔动脉鞘管后12 h进行,与此同时,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皮质醇(Cor)、血糖及血C反应蛋白(CRP).随访一年内不良血管事件(MACE).结果 对照组术后的SDS评分、SAS评分、ACTH、Cor和CRP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1),护理干预组术后SDS评分、ACTH、Cor和C RP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护理干预组术后SDS评分、ACTH及Cor均比对照组术后的降低(P<0.05).护理干预组12个月总MACE比对照组减少(x2=11.06,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围术期抑郁是影响PCI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56,95.0%CI:1.07 ~2.28,P=0.024),护理干预是负影响PCI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 =0.113,95.0% CI:0.02~0.83,P=0.032),护理干预是减少PCI术后12个月MACE的影响因素.结论 由于PCI围术期易引起患者抑郁的心理应激反应升高,而抑郁是PCI术后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舒适护理干预可使负性心理反应大大降低,并减少术后一年总MACE,对PCI围术期能起到很好的护理作用,值得推广采用.

  • GPTE培训模式在ICU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的应用

    作者:曹拂晓;沙芬芳;李茜茜

    目的 探讨适合提高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训考核方法,为制定ICU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把重症医学科21名护士按照职称、年资、学历分成4组,处理好人员优势互补,消除劣势叠加,任命4位Ⅳ级护士担任组长、引入PBL教学法理念,以护士为中心,护理组长为引导,选取合适病例进行组内分析讨论,并模拟病例设置场景开展情景模拟训练、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培训,由护士长和总带教担任考核老师对培训前后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培训前后的综合能力成绩进行比较;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调查护士对GPTE培训模式的评价.结果 21名护士均完成了GPTE培训计划,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在GPTE培训前后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护理评估和应急处理方面的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问卷调查中发现GPTE培训模式得到了100%护士的肯定,其中95.2%的护士认为GPTE培训模式可以提高评估能力、应急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结论 GPTE培训模式得到了护士的认可,能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应急能力,可以从整体上提高ICU护士的综合能力,也拓展高年资组长的职业发展空间,在临床培训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防治多巴胺、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叶枫林;刘春芳;孟金金;黄慧;韩凤清

    目的 探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胸心外科常用药物多巴胺、胺碘酮引起静脉炎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将胸心外科100例接受多巴胺、胺碘酮治疗的患者按照有无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分为静脉炎预防组和静脉炎治疗组.静脉炎预防组共60例,分为实验1组30例,对照1组30例;静脉炎治疗组40例,分为实验2组20例,对照2组20例.静脉炎预防组中实验1组使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照1组使用3M透明贴,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的变化.对已发生静脉炎的治疗组实验2组患处使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照2组使用传统25%硫酸镁湿敷.比较2组方法中静脉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 静脉炎预防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时间显著缩短(P<0.05).静脉炎治疗组中实验组静脉炎疼痛缓解时间、红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在对多巴胺、胺碘酮引起静脉炎预防及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吞咽功能评估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永惠;费瑞芝;高业兰;张庆娜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评估对预防急诊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误吸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收治的30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2组,将2013年1-6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56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史、主诉评定有无吞咽困难存在,给予病区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x2检验比较2组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吞咽困难发生率57.7%,吸入性肺炎发生率7.05%,对照组吞咽困难发生率49.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4.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误吸,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盆底肌群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叶萍;王雪;王玉霞;王红丽;刘庆

    目的 探讨盆底肌群训练对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尿潴留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肿瘤妇科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和护理及加强尿管护理;实验组除按对照组的护理外,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群训练,术后2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均14 d拔除.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43.6%,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发生率14.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术前盆底肌群训练指导和术后有意识的进行盆底肌群训练,调整患者因长期留置尿管担心排尿不畅的紧张心理,使其重新利用会阴、盆底肌群的协调压力,再次促进尿液排空,可以有效的预防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而且此方法简单、安全易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中美急诊道路交通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涂建锋;Paul.Ko;蔡文伟;张可;周晟昂;Susan Wojcik;Sabine Khan;William D.Grant;杨悦

    目的 阐明中美两国综合性医院急诊医学科道路交通伤患者的异同点,为两国在道路交通伤医教研方面的合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医学科为调查研究单位,设计《道路交通伤调查问卷》(中英文版),调查方法为标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的急诊道路交通伤患者,包括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事故人员.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两国患者不同项目的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399位道路交通伤患者入选分析,其中中国155人,美国244人.选择救护车转运的比例56.8%(中国)vs.80.7%(美国),P<0.001.中国颅脑损伤患者(27.1%)高于美国(11.1%),P<0.001.发生于汽车内的事故比例62.7%(美国)vs.12.3%(中国),P<0.001.美国影像学检查率明显高于中国,包括CT[79.1%(美国)vs.54.2%(中国),P<0.001]和普通X线检查[84.0%(美国)vs.65.8%(中国),P<0.001].但两国的住院率、收住ICU比例、死亡率、急诊手术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患者较少选择救护车来进行转运;骑电动车、摩托车和行人的比例高于驾乘汽车患者;颅脑损伤的比例远高于美国;影像学检查比例明显低于美国.

  • 番禺地区城镇居民压疮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军;王永胜;陈云辉;邱健钊;郭慧敏

    目的 调查番禺地区城镇居民压疮发病率以及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番禺区3个大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工具收集一般资料,并应用Braden评分量表对居民进行压疮风险评分.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37 852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7 481份,回收率为99.019%.压疮患者现患率为0.112%(42例,77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64~94岁(中位年龄81岁).其中压疮发生于骶尾部52.3%,坐骨结节11.9%,髂棘16.7%,股骨大转子9.5%,足跟部14.3%,足踝7.1%.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压疮发生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所以特选取本次调查中60以上为未发生压疮的老年人(共4928例)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对比各年龄段老年人压疮发生情况发现,年龄越高者,其压疮发生人数越多,分期越低.发生压疮的社区老年居民其Braden各项评分与未发生压疮的老年居民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移动度、皮肤潮湿、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可进入方程,是社区居民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番禺区居民压疮现患率为0.112%,多发生于老年居民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与年龄、移动度、皮肤潮湿状况、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有关.对于Braden量表评分较低的居民应及时给予压疮预防保健服务,减少番禺区居民压疮的发生率.

  • 221例晚期早产儿临床分析

    作者:李公利;李俊杰;刘洁;魏丽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早产原因及临床常见并发症,为临床合理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4~ 36+6周的晚期早产儿221例为观察组,对其早产原因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221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2组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8.05%)、胎膜早破(22.62%)、羊水过少(11.76%)、双胎(9.95%)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多见(47.06%),其次为呼吸窘迫(14.47%)、喂养不耐受(13.57%)、围产期窒息(10.41%)、低血糖(9.50%)、败血症(4.52%)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71%).结论 切实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围产期异常分娩因素的发生,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晚期早产儿生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晚期早产儿的管理.

  • 113例外科手术后腹泻患儿经2种药物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姜先敏;蒋志慧;郭立明;吴翮;于丹;高强;宋华;吴强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后腹泻患儿经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一2013年1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手术,并术后发生急性腹泻的11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为急性起病(48 h内),临床表现多为大便性状、次数的改变,或部分伴发热、呕吐、脱水等.均符合中国小儿腹泻病的诊断标准.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配合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蒙脱石散配合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大便次数和性状积分)、总有效率、腹泻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给药72 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而对照组为7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P<0.05).2组患儿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总积分较其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大便情况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x2 =6.3,P<0.05).给药1周后,治疗组复发率10.7%,对照组复发率26.3%.治疗组患儿经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治疗腹泻的复发率更低(x2=7.60,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其中治疗组1例患儿服药后有面色发红,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恶心、1例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均经延缓给药后得以缓解,未经专门处理.结论 外科手术后腹泻患儿经鞣酸蛋白酵母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而且患儿恢复好.

  •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分析

    作者:王颖;孙军华;张岩雪

    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民政总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80例产妇及同期仅行剖宫产而未剔除肌瘤的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产褥病率等)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组与不剔除组除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2组手术其他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产褥病率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是否应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应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有经验的医师在剖宫产术中同时选择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的风险,是安全可行的,并可降低患者日后的二次手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血脂、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

    作者:邬宏纪;吴旭芳

    目的 通过抽取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液并观察,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血脂、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观察组对象,另选取同时期体检的正常健康成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取患者与正常人静脉血液进行血流变、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等生理指标含量检测,各项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之间差异.结果 糖尿病患者Hct水平平均含量为(0.43±0.15)%,而正常人平均为(0.41±0.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NP、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糖尿病患者平均Fb含量为(4.57±0.61)g/L,而正常人平均为(3.16±0.35)g/L,糖尿病患者血液内F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患者TC和TG水平也较正常人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增大,血脂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也明显增加,各项生理指标相对于正常人有显著变化.

  • 低抗凝剂量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作者:周扬

    目的 比较低抗凝剂量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出血、死亡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年龄>65岁)心房颤动患者17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91例,根据INR测定值及变化趋势调整华法林剂量,1次/晚,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6~2.5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组79例,阿司匹林300 mg,1次/d).观察2组患者各种出血(泌尿系、消化道以及鼻、牙龈、皮肤黏膜等)、死亡及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18个月,华法林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严重出血1例,轻微出血3例,无死亡病例;阿司匹林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死亡1例,严重出血1例,轻微出血1例.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低抗凝剂量华法林组死亡发生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低抗凝剂量华法林比阿司匹林抗凝疗效好,能有效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并不显著增加出血风险,使用安全可靠.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国平;王建锋;沈利红;吴佳丰;蒋利军

    目的 对比微创皮肾镜取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输尿管上段结石且愿意接受本研究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组与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相应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结石大小及伴随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3.3%,而经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组的结石清除率为68.2%,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102,P=0.001);经皮肾镜取石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钬激光碎石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出血、发热及泌尿刺激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且安全性好,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缪力;袁举;贾玉俊;王种德;郭红梅

    目的 评价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治疗对策,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骨科收治的87例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在彻底清创后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评价创面一期愈合的情况和皮瓣坏死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受皮瓣区感染、精神因素等暴露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筛选出危险因素,然后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 87例患者创面经修复后有65例完全愈合,16例游离皮瓣的边缘性坏死,6例游离皮瓣完全缺血性坏死.单因素x2检验皮瓣坏死与年龄、吸烟、糖尿病、受皮瓣区感染、精神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显示皮瓣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1.724,95% CI:1.423 ~2.089)、吸烟(OR=1.527,95% CI:1.359 ~1.716)、糖尿病(OR=1.563,95% CI:1.336~1.829)、受皮瓣区感染(OR=1.954,95% CI:1.582~2.413)和精神差(OR=1.607,95% CI:1.403~1.841).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皮瓣坏死,而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糖尿病、受皮瓣区感染和精神因素,必须对这些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预后.

  •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郑燕国;叶仙华;李军;陈殷晓;叶晓敏;章永强

    目的 对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使用盐酸纳美芬的麻醉复苏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60例接受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0.25 μg/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对照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2ml生理盐水,术前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等情况,术中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记录麻醉总时间从给药到拔管所用的时间,以及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入室时间(T1),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靶控时间(T2),给药1 min(T3),给药后2 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盐酸纳美芬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2.5±0.8)min,对照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4.4±0.9) min,观察组患者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盐酸纳美芬可以大大缩短给药至拔管时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皮肤瘙痒、骚动等症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患者术后使用盐酸纳美芬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并且患者复苏平稳,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探究

    作者:周建文;陈燕新;钱大钧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内科接受治疗的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设为研究组;选取9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2组参与研究人员入院与出院时的血浆B型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患者BNP为(558±114) pg/ml,LVEF为(37±4)%,LVEDD为(63±9)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BNP为(376±108) pg/ml,LVEF为(41±4)%,LVEDD为(60±9)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后相比,研究组几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患者BNP为(452±36) pg/ml,LVEF为(47±5)%,LVEDD为(59±9)mm.Ⅳ级患者BNP为(750±56) pg/ml,LVEF为(38±6)%,LVEDD为(69±1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心脏疾病时,血浆BNP能够有效地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并与心功能分级有着密切关系.

  • 高原地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酶谱分析

    作者:柴多;何秀英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反复上感组和普通上感组.分别在患病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检测心肌酶谱.同时统计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 反复上感组与普通上感组患者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在病程第1,2周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一样(P<0.05),其中反复上感组的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上感组血清心肌酶谱在病程第1、2周高于普通上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患病第3周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病程有明确关系.反复上感组和普通上感组在病程1~2周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反复上感组高于普通上感组.高原地区反复上感组心肌酶谱变化不同于平原地区生理病理改变特点,研究高原地区上感后心肌酶谱变化,避免漏诊,及时干预和治疗,为进一步探讨防治高原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素云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方案应用于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抗凝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200例实施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抗凝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不使用其他抗凝剂和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持续5d,对比2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下肢周径、血流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5d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别为(2.67 ±0.73) g/L、(0.62±0.18) μg/ml,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7,P=0.019;t =3.967,P=0.029);观察组术后3d、术后5dPT分别为(13.75±3.93)s、(13.85±3.14)s,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1,P=0.042;t=3.553,P=0.034);观察组下肢周径、血流速度分别为(20.23±3.52)cm、(0.94±0.18)m/s,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412,P=0.021;t=4.724,P=0.01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与对照组1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58,P=0.004).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方案应用于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局部用药在老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丹军;余烟兰

    目的 对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局部用药应用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120例老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71颗),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60例(64颗),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牙周袋内放2%盐酸米诺缓释剂软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PLI)与菌斑指数(SBI)值.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共治疗64颗牙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60例患者共治疗71颗牙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D、PLI、SB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69,t=12.227,t=14.3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PD、PLI、SB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03,t=13.067,t=28.166,P<0.05).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与菌斑指数治疗改善程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9.499,t=4.647,t=10.476,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卡泊芬净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伟民;毕来喜

    目的 探讨抗真菌药卡泊芬净在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2010年12月-2014年8月血液科收治的63名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于化疗期间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确诊或拟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醋酸卡泊芬净组及两性霉素B组2组,醋酸卡泊芬净组采用醋酸卡泊芬净(首次剂量为70 mg,维持剂量为50 mg,每天1次,2周为1疗程)抗真菌,两性霉素B组采用两性霉素B(首次剂量为0.2 mg/kg,每天1次,隔天加倍,终剂量为1 mg/kg,2周为1疗程)抗真菌,采用x2检验对2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安全性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接受1疗程的治疗后,醋酸卡泊芬净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组的55.17% (P =0.012);而通过对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发现两性霉素B在肾脏毒性、胃肠道症状及神经毒性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醋酸卡泊芬净组,而醋酸卡泊芬净组的患者仅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卡泊芬净治疗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总体有效率高达85%以上,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有效.

  • 基于医生可信行为的患者就医选择博弈分析

    作者:董恩宏;鲍勇;秦逸

    目的 通过分析医生是否做出可信行为来研究患者就医应对策略问题,从而达到优市场类型的协调.方法 构建医生和患者间信号博弈模型,研究患者根据医生是否值得可信从而采取就医策略的动态过程,分析实现医患双方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优解的市场条件.结果 市场部分成功的混同均衡的条件是:当r1>c1-w1时,医患双方策略组合和判断为[(m2,m2);(a1,a1);(~p左,~p右)];其中~p左=(~p,1-~p),0≤~p≤1;~p右=(~p,1-~p),c2/c2+v≤~p=α≤1;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的条件是:当r1>c1-w>0,医患双方策略组合和判断为[(m2,m1);(a1,a2);(~p左,~p右)],其中~p=(~p,1-~p,~p右=0;~p=(~p,1-~p),~p=1;市场完全失败的混同均衡的条件是:当r1≥c1,医患双方策略组合和判断为[(m2,m2);(a2,a2);(~p,~p右)];其中~p左=(~p,1-~p),0≤~p<1;~p右=(~p,1-~p),0≤~p=α<c2/c2+v.结论 医生可信行为成功反映医生真实类型的精炼贝叶斯均衡在于参数w、1和c1之间的关系,在混同均衡中患者对于医生的类型的信念α,也满足与参数c2、v的一定关系.并且市场效率随着伪装成本的降低、诊疗收入逐渐增大和不可信行为造成的损失的增加而降低.当只有存在足够高的伪装成本、控制诊疗收入和减少不可信行为产生的损失三个前提下,信任信号才可能发挥真实作用,才能实现优市场类型的协调.政府可通过加大医疗监管力度,提高伪装成本,控制诊疗收入以及构建医生声誉奖惩机制等规范医生行为政策,来实现医患关系改善.

  •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尹小南;宋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约占15% ~ 20%、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约占20%~25%、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约占12%~21%,其发病率约为8‰~10‰[1].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早期发现诊断并且进行相应治疗[2].既往治疗此类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开胸修补,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但是也有术后残留瘢痕、恢复时间长等缺点,因此促进了介入治疗的发展.

  • 磁共振及功能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朱芸;张俊祥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癌症,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65% [1-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习惯、社会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诊断困难,转移率及术后复发率较高.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复杂多样,现主要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随着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应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磁共振检查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手术方式的选择、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价及与病理的结合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 内质网应激相关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林浩;郭君宾;刘泰然;苏美云;山顺林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和信号传导的重要细胞器,一旦内质网稳态破坏,蛋白质就无法进行正确折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累积在内质网,终导致内质网应激产生.内质网应激是细胞通过一系列途径对内质网紊乱调节,从而适应环境,使细胞继续存活,然而如果细胞没有适应环境则启动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则通过适应途径适应内质网稳态破坏,逃避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生存和生长.相关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利用多种方式改变内质网应激并扰乱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下面将对内质网应激反应及其相关途径,以及针对这些途径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杭州市余杭区老年H型高血压伴衰弱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涛;陈旭娇;李维郑

    目的 调查杭州市余杭区老年H型高血压伴衰弱的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opkins/Fried衰弱量表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衰弱患病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衰弱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中衰弱患者47例,患病率为23.5%.男性患病率29.27%,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4,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非衰弱H型高血压患者的性别、病程、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系统治疗、合并症及衰弱家族史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024,6.975,5.362,18.754,4.973,12.314,8.346,7.931,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衰弱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病程长及文化程度低.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伴衰弱的患病率在杭州市余杭区较高,男性、病程长及文化程度低是H型高血压患者衰弱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疾病患病率,临床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 肾功能不全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徐琼;刘进军;宣玲

    目的 探讨肾功能不全(renal dysfunction)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搜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8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的资料,将入院首次测得血肌酐值代入改良的MDRD方程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c-aGFR),据其值将患者分为4组,GFR≥90 ml/(min·1.73 m2)为A组,60 ml/(min· 1.73 m2)≤GFR≤89 ml/(min· 1.73 m2)为B组,30 ml/(min· 1.73 m2)≤GFR≤59 ml/(min·1.73 m2)为C组,GFR≤29 ml/(min·1.73 m2)为D组,随访期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观察各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在随访期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为45例,包括15例心绞痛、15例心力衰竭、8例再次心肌梗死、7例心源性死亡,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组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FR值对评估AMI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GFR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预后较差.

  • 胃肠激素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婷;褚江洪;丁萍英

    目的 通过考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胃肠激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确定胃肠激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胃肠动力障碍扮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患者按照DN分期分为DN Ⅰ期组(24例)、DNⅡ期组(26例)、DNⅢ期组(23例)和DNⅣ期组(25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促胃液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在病程、年龄、FBS、PBS和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 Ⅰ期组、DNⅡ期组、DNⅢ期组和DNⅣ期组促胃液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 Ⅰ期组、DNⅡ期组、DNⅢ期组和DNⅣ期组胃动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 Ⅰ期组、DNⅡ期组、DNⅢ期组和DNⅣ期组胰高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促胃液素、胃动素、胰高血糖均和UAE正相关(P<0.05).结论 促胃液素、胃动素和胰高血糖与DN发病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中可通过检测DN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来确定胃肠动力障碍病变程度.

  •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病生基础

    作者:荆彦平;高峥嵘;骆宾;张俊;徐新峰;李景刚;郭影;张焱;程敬亮

    目的 探讨DCE-MRI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病生基础,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性病变38例,术前接受了乳腺MRI动态增强检查,分析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38例病变,恶性25例,环形强化或边缘强化18例,占72%;64%(16/25)边缘见毛刺,28% (7/25)形态不规则;早期增强率为(89.5±26.7)%;时间-信号强度曲线72%(18/25)为流出型,24%(6/25)为平台型.良性13例,38.5% (5/13)见分叶,46.2% (6/13)光滑;早期增强率为(51.5±22.3)%,76.9%(10/13)为流入型,15.4% (2/13)为平台型;良恶性病变增强形态、早期增强率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02、9.41、19.52,P值均<0.01);三者对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0%(23/25)、84.6%(11/13);88.0% (22/25)、53.8% (7/13);96.0% (24/25)、76.9%(10/13).结论 环形或边缘强化、毛刺状形态和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强烈提示恶性;边缘光滑和流入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强烈提示良性;早期增强率诊断的特异性较差.

  •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

    作者:涂灿;汪建华;邓生德;王玉涛;于志海;于亮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6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观察其MSC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4例血浆乳酸脱氢酶升高.共9个病灶,其中3例单侧,3例双侧.肿瘤大径3 ~ 12 cm,平均(5.9±3.0)cm.病灶呈椭圆形8个,结节融合状1个,长轴与肾上腺方向一致.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4个,轻度不均匀5个,增强后病灶均呈延迟轻中度强化.结论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CT发现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均质或稍不均质肿块,增强后呈延迟轻中度强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尤其是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或)血浆乳酸脱氢酶升高时,应考虑到肾上腺原发性淋巴瘤的可能.

  • 动脉期CT能谱在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郑昊;王安武;陈盈;谢继承;陈真婧;樊树峰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动脉单期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共10例,设为观察组;由3名阅片医生用简单随机法抽取肺癌27例,为对照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结核组、肺癌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水含量,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计算其能谱曲线的斜率,采用(-x±s)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的绘制.结果 结核组与肺癌组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2.48±3.34)和(17.94±4.25) mg/ml、(8.36±0.18)和(8.66±0.22)、(0.56±0.15)和(0.85 ±0.2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能谱曲线斜率鉴别不典型结核与肺癌曲线下面积为0.91,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性,当曲线斜率阈值设定为0.69时,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0%.结论 动脉单期能谱扫描多参数定量分析对鉴别不典型结核与肺癌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多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价

    作者:潘昌远;叶小青;梅淼华;张华;徐慧林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用于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和胃十二指肠镜诊断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共有118个十二指肠憩室.其中,有37个(31.36%)憩室直径小于1.0 cm,有45个(38.14%)憩室直径介于1.0 ~2.0 cm之间,其余36个(30.51%)憩室直径大于2.0 cm.有17个(14.41%)憩室在十二指肠的球后段,有19个(16.10%)憩室在十二指肠的水平段,其余82个(69.49%)憩室在十二指肠的乳头旁.有52个(44.07%)憩室的MSCT表现为液性囊状,有5个(4.24%)憩室表现为气性囊状,其余61个(51.69%)憩室表现为液性与气性混合囊状.106例患者中有71.70%的患者并发有胆总管扩张,有73.58%的患者并发有胆囊病变.有胆胰类并发症与无相应并发症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憩室的大直径相差不大,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很好地诊断十二指肠憩室,能及时发现相关的胆胰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特征分析

    作者:王雪;黄雅南;朱欢乐;白光辉;周璐;周盼盼;叶信健;陈裕;严志汉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13例,Ⅰ期子宫内膜癌19例,对其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和ADC伪彩图、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例子宫内膜息肉在T2WI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在DWI呈低或稍高信号,ADC伪彩图以绿色为主,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在T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在DWI呈高信号,ADC伪彩图以蓝色为主,强化方式为快迸慢出型.13例内膜息肉ADC值[(1.45±0.25)×10-3mm2/s]高于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74±0.0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内纤维核、囊变、出血、窄基底、肿块带蒂及完整结合带在子宫内膜息肉(9/13、10/13、7/13、8/13、3/13、13/13)中出现的概率均高于子宫内膜癌(3/19、3/19、0/19、2/19、0/19、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 肾集合管癌的CT影像学特征

    作者:王玉涛;白延军;王海涛;张建;杨剑;李振伟;刘亭;邓生德;汪建华

    目的 通过分析肾集合管癌(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总结该病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证实的5例CD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从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强化程度、病灶周围结构及浸润、转移等征象分析CDC的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发病部位,本组5例中,CDC位于右肾2例,左肾3例,除1例左肾CDC并发右肾透明细胞癌,余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形态方面,4例呈分叶状,境界不清楚,1例类圆形,境界较清楚,形成"假包膜".肿瘤大小2.5 cm ×2.0 cm~8.0 cm×5.0 cm.内部结构,3例肿瘤呈实质性,2例呈囊实性.CDC实性部分平扫CT值略高于肾皮质、髓质(34.63±3.50比32.83±6.70,32.75±5.15,均P>0.05),多期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进行性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髓质(均P<0.05).5例均侵犯肾皮质,其中2例同时侵犯肾盂、肾盏.1例患侧肾静脉受侵犯;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余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 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 T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曹礼荣;王玉云;金笛;曾蓉

    目的 分析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在高职高专《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开展TBL教学法的意义,并完善教学实施方案,为提高《外科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 以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2个自然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60人,且经检验2组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2组教学内容和进度保持一致.学期末利用自编期末考试试卷和《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对2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效果问卷中的七个维度进行比较,方法选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81.86±5.60)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76.10±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 <0.05).学习效果调查中学习积极性、环境与氛围、团队意识、思维能力、学习效率、综合应用能力和对教学模式的认可七个维度,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外科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提升.

  • 全科医学教育背景下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作者:王华杭;呼军明;王雪莉;隋翠翠;闫俊英

    目的 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含全科医生)对中医药知识的应用和需求情况,以及该人群对《中医学》课程设置的意见与建议,为《中医学》课程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的调查表对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420名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收回的405份问卷中,303人曾应用过中医药,但仅有20人应用过汤剂,203人应用过中成药,256人认为中医药效果确切,369人看好中医药的推广前景.②有关《中医学》的开设学期,372人认为应该在第3或第4学期开设该课程;关于该课程的授课学时,337人选择了96学时或64学时,占83.2%,其余选择了32学时、128学时等;关于感兴趣的授课内容,342人选择了"常见病证"或"针灸推拿",有46人在选择上述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了"中基、中诊"或"中药、方剂".结论 ①基层卫生人员应用中医药较为普遍,但系统的专业知识匮乏,难以做到辨证用药.②该人群对中医药知识需求旺盛,但存在急功近利心理,所以科学设置《中医学》课程,使其接受较为系统的学习很有必要.

  • 针刺治疗脑梗死肌张力异常对Brunnstrom分期影响的优选

    作者:孙玉珠;苗芬;徐洁;韩桂兰

    目的 为临床在内科及康复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提供指导方案.方法 选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患者90例,以Brunnstrom分期为观察指标,在内科、康复等标准化治疗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取A针刺时机(1~10d、11 ~20 d、20~ 30 d),B选穴配伍(头穴+阴经穴、头穴+阳经穴、头穴+阴经与阳经穴交替),C电针使用(不加电针、电针断续波、电针疏密波);D疗程(2周、4周、6周)之四因素三水平不同搭配组合方案,观察治疗前后对Brurmstrom分期的影响,从而确定佳搭配方案.结果 选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别对积分的前后差值进行直观分析、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直观分析RA大,RB、RC、RD略小,可知A、B、C、D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合各因素K值可知佳搭配为A1B3C3D3.方差分析可知因素A、B、C、D为显著因素(P<0.05),多重比较可知选择A1优于A2、A3,选择B3优于B2、B1,C3优于C1、C2,D3优于D2(P <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梗死肌张力异常对Brunnstrom分期影响的优选方案为:在内科、康复等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脑梗死病程1~10 d内;头穴+阴经与阳经穴交替针刺,电针疏密波,疗程6周对Brunnstrom分期起相对佳改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提供帮助.

  • 中医药体质干预治疗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石亚杰;柴秀娟;楼雅芳;朱黎红;傅骞;丁旭春

    目的 探讨中医药对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体质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中医院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间门诊哮喘缓解期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抗炎解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体质加用中医药联合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7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各阶段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均呈减少趋势,且治疗6周、9周及12周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在治疗各阶段ACT评分均呈增加趋势,且治疗12周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肺功能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12周后2组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哮喘缓解期运用中医药干预体质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能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

  • 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缪佳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SS好发于50~60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9,我国的患病率为0.3%,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大多学者认为其发病与感染、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当与SS发病相关的基因(如HLA-DRB1、DQA1)接触环境中某些病毒,如EB病毒、CMV、HCV等抗原,导致初始免疫IFN信号活化,腺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自身抗原如α-Fodrin、SSA/SSB、M3受体蛋白暴露,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促使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浆细胞分化,唾液腺及泪腺中可见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出现口、眼干燥及全身多脏器损害.

    关键词:
中华全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