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与降钙素原检测在患儿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玲;黄华;朱芸;蒲元林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组44例和病毒组36例,并选取正常体检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儿童的 CRP 、PA 和 PCT 水平。结果感染组患儿的 CRP(t =12.39,P<0.01)、PCT (t =16.17,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PA(t =14.66,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组患儿的 CRP(t=11.05,P<0.01)、PCT(t=24.75,P<0.01)均显著高于病毒组,而 PA(t=18.29,P<0.01)显著低于病毒组。结论 CRP 、PA 、PCT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对感染尤其是细菌性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

  •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袁启明;张宏杰;张任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以及尿液培养对患者送检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9份,阳性率63.6%;尿液培养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7份,阳性率62.8%,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6.9%,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8%,两种方法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测定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的一致性很高,证明了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T n5细胞中单链抗体基因抗人重组质粒分子的表达分析

    作者:谌晓燕;张银辉;陈艳;王霓

    目的:研究 Tn5细胞中单抗抗人重组质粒(B7‐2)基因的表达及其活性。方法基于具备信号肽单抗抗人B7‐2构建,构建系统 Bac‐to‐Bac 并含单抗抗人 B7‐2杆状重组病毒 AcBacmid 单抗 B7‐2,对 Tn5细胞采用不同感染复数(MOI)实施感染,进行24、48、72 h 不同时点细胞蛋白活性的分泌表达,并分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受Raji 刺激呈增殖表达,予以单抗抑制的效果。结果应用不同 MOI 对 Tn5细胞感染,达72 h 后进行细胞收集,予以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SDS)分析,其 MOI 为1~10表达目的蛋白的量,确定佳 MOI 为5;M TT 法下自动酶标仪波长570 nm 位置吸光度,其吸光值的大小同细胞 PBMC 增殖可呈正相关;各组吸光值显示细胞Raji 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呈增殖表达,单抗抗人 B7‐2可以抑制 Raji 细胞刺激 PBMC 出现的增殖效应。结论单抗 B7‐2抗原抗体相结合的活性,以及对 PBMC 产生的抑制效应均存在,但未见单抗 B7‐2效应明显表达,有待进行更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旭;吴国栋;汤宪辉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87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参照 NCCLS 标准判定药敏结果,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87份标本经细菌培养阳性28份,阳性率为32.18%;检出革兰阳性球菌15株占53.58%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21.4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71%、肺炎链球菌占7.14%;革兰阴性杆菌9株占32.14%,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0.71%,铜绿假单胞菌占7.14%;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 G 、亚胺培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分别为90.91%、54.55%、54.55%,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性低,均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性高,分别达85.71%、85.71%、57.14%、42.86%;对头孢他啶耐药性低,为0。结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埃希菌是细菌性角膜炎较常见的致病菌,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广泛,临床用药时应正确选择。

  •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作者:谢晓;司剑炜;李好朝

    目的:研究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48例患者,采集切口感染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4925例患者有24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占5.03%,248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4株,革兰阴性菌检出125株,占53.42%,革兰阳性菌检出98株,占41.88%,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占4.7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20%、92.80%以及88.0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头孢拉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10.40%和9.6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极高,分别为97.96%及92.86%,对青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8.16%、7.14%。结论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后感染患者,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叶昶;刘小兵;祝存海;宋勇波;王进恩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的2401份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采用 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01份尿液标本检出病原菌638株,阳性检出率为26.6%;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52株占70.8%,革兰阳性菌159株占24.9%,真菌27株占4.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4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 G 、红霉素普遍耐药,耐药率均>65.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视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

  • 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隔离

    作者:马景翠;李洪福;马丽娟

    目的:了解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院结核病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预防及隔离状况,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对医院医务人员、检出 MDROs 感染的结核病住院患者相关知识及预防与隔离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并调查预防隔离措施实施前后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状况,对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护理人员及患者的 MDROs 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0%、75.0%、2.0%,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师手卫生正确率、依从率均高于护理人员,分别为85.00%、50.00%和60.0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隔离措施后与实施前在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医疗器械与用品管理的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结核病患者 MDROs 感染相关知识较缺乏,医护人员预防隔离措施的实施质量有待提高。

  • 感染科病房人苍白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郭玉香;朱以军;范顺富;徐叶进;吴平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人苍白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从感染科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26株人苍白杆菌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苍白杆菌标本分布以血液标本为主占84.6%;人苍白杆菌对β‐内酰胺类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但对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罗培南100.0%、米诺环素100.0%、左氧氟沙星96.2%、环丙沙星96.2%、亚胺培南92.3%、庆大霉素88.5%、妥布霉素84.6%。结论人苍白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治疗可首选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分析

    作者:龙涛;李智;白蓉蓉;黄磊;王雪

    目的:探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于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以判断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脓毒血症住院患者共62例,依据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22例、好转组40例,另外选取6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 送检,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其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准确的预后判断。结果脓毒血症患者 CD3+、CD3+ CD4+、CD19+、CD16+ CD56+比例以及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脓毒血症死亡组患者的 CD3+、CD3+ CD4+、CD19+、CD16+ CD56+比例及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好转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可判断其预后,预测其死亡的准确度,其中 CD3+和 CD4+对于预测死亡预后的准确度较高。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失败后不同补救治疗方案的评价

    作者:高东;魏顺英;宁玉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首治失败后不同补救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120例 Hp 感染首治失败患者,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克拉霉素+潘妥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观察组实施左氧氟沙星+潘妥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 Hp 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 Hp 根除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6,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8.33%、观察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4,P<0.05)。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作为 Hp 感染首治失败的补救方案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李婕;刘杰;杨明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96例肺癌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数据均应用 SPSS 21.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肺癌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07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63.55%,6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高的为伊曲康唑27.10%,影响肺癌患者罹患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75岁以上高龄、吸烟史、功能状态不佳、化疗后联合放疗、化疗周期2次以上及白细胞减少。结论肺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小的分别为氟胞嘧啶、两性霉素 B 等。

  • 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丁志兰;刘波;张黎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205例开腹手术术后检出病原菌阳性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多种 MDROs 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结果在送检的标本中共培养出205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39株占67.8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18.54%和13.66%;革兰阴性菌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及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MDROs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普遍较低,革兰阳性菌 MRSA 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开腹手术术后 MDROs 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超丹;朱明利;潘熠健;俞冠赟;张霞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为胆道感染、胆结石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218份胆汁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137例,阳性率为62.84%;分离培养病原菌1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占52.69%、革兰阳性菌65株占38.92%、真菌14株占8.39%,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27%、17.05%、27.27%、36.3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胆汁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肠球菌属、真菌的比例也较高,临床应加强病原菌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与脑脊液相关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民;赵雅宁;王袁

    目的:检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一氧化氮(NO)含量,为颅内感染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医院行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开颅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 CRP 及 PCT 含量,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 NSE 、TNF‐a 及 NO水平,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项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 NSE 、CRP 、PCT 、TNF‐a 及 NO 含量均显著增高,其中 NSE 分别为(12.43±5.21)μg/ml 与(2.43±1.29)μg/ml ;CRP 分别为(42.63±5.21)mg /L 与(3.41±2.07)mg/L ;PCT 分别为(5.21±5.36)μg/L 与(0.19±0.04)μg/L ,两组患者脑脊液各项指标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测定 NSE 、CRP 、PCT 、TNF‐a 及 NO 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及脑损害严重程度的判断。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丽莉;栗振;刘业霞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6月80例患者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感染因素。结果耐药率低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占25.00%;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58.75%、头孢哌酮/舒巴坦48.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8.75%、左氧氟沙星36.25%、头孢他啶32.50%;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患者药物治疗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多,其中亚胺培南占65.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占50.00%,氨基糖苷类占40.00%,且有20.00%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联合治疗效果相比单药治疗较好;感染因素主要为机械通气、静脉插管、机械通气联合静脉插管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结论对确诊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以提高疗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刚;武俊平;张立;张丽霞;冯爽

    目的:了解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406例 COPD 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 VITEK‐2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9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2株占72.7%,铜绿假单胞菌72株居首位,占24.7%,革兰阳性球菌36株占12.3%,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4株占15.0%,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5.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 、氨苄西林100.0%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菌株,假丝酵母菌属对两性霉素 B 、伊曲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1%、18.2%、13.6%、27.3%、0。结论 COPD 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已出现泛耐药菌株,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保持零耐药,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率。

  • 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析

    作者:牛勇爱;潘邑水;刘锦峰;王会兵;郝彦平

    目的:探讨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为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导致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0例脑梗死卧床患者中7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24.3%;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2.8%、革兰阳性菌11株占18.7%、真菌5株占8.5%;年龄≥65岁、存在意识障碍、行气管插管、合并糖尿病、使用呼吸机、卧床时间长、有留置鼻饲管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气管插管、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卧床时间、留置鼻饲管是导致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气管插管、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卧床时间、留置鼻饲管是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根据病原菌的特点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

  • (1,3)-β-D-葡聚糖对普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分析

    作者:王毅;朱冠保;饶尚锐;王中林;何杰;黄节

    目的: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对普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普外科患者深部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普外科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84例及40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传统真菌培养结果比较;采用 ROC 曲线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1,3)‐β‐D‐葡聚糖法检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阳性43例,阳性率为23.37%,传统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32例,阳性率为17.40%,(P=0.03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 系数 K =0.617(P<0.001);(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8.82%;当以(1,3)‐β‐D‐葡聚糖=16.59 pd/ml 为临界值时,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达到大,灵敏度为92.03%、特异度为83.17%。结论(1,3)‐β‐D‐葡聚糖可作为普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效率,可为其诊治赢得宝贵时间。

  • 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毕晓东;宋明爱;翟磊

    目的:了解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创面脓液或分泌物送检的727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菌鉴定,回顾性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 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727份标本检出35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8.1%;革兰阳性球菌238株占68.0%,革兰阴性杆菌105株占30.0%,真菌7株占2.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3.5%、64.9%和57.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1%,MRSA 对氨苄西林、利福平、环丙沙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 MSSA (P <0.05);MRCNS 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 MSCNS(P<0.05)。结论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彩萍;周茂亮;胡晓燕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的708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 ATB New 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0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1%,大肠埃希菌居所有病原菌的首位,占31.5%;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产 ESBLs 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仍保持敏感,耐药率均<4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90.0%,对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夫西地酸、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2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呈现多样性且耐药性较高,加强对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强;曹明杰;陈玲;王金丽;马筱玲

    目的: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126株 SAU 的分布及耐药性,分离的菌株采用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配套的 PC33检测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株 SAU 主要来自于痰液和分泌物,分别占34.1%和50.8%;科室分布以 ICU 、骨科和儿科为主,分别占14.3%、20.6%和11.9%;126株 SAU 中有4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3.3%;SAU 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排在前4位的是氨苄西林占97.6%、青霉素占95.2%、红霉素占75.4%及环丙沙星占44.4%;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医院分离的 SAU 耐药严重,尤其是 MRSA 多药耐药严重,微生物室应加强对 MRSA 耐药性的监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元英;佘久宁;周习武;马志强;朱敏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216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观察组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5,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2,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率观察组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医三联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更好,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消化内科长期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熊愫兵;郑晓春;杨蓉;周蓉;李少芳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长期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7月消化内科长期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监测41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82例,发生率19.67%;检出病原菌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占62.64%,革兰阳性菌21株占23.08%,真菌13株占14.28%,主要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其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低,为18.75%~11.11%,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较高88.89%~25.00%,主要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其对青霉素 G 耐药率10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仍多为敏感。结论消化内科长期住院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存在耐药性较高的状况,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肿瘤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玲玲;李广起;孙艳峰;赵靓;赵伟珠

    目的:探讨癌症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与其耐药性,为癌症患者的感染防治与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86例癌症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各种标本送检,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部分药敏试验采用 K‐B 琼脂扩散法,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癌症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咽拭子及血液,分别占30.2%、16.3%、14.0%及11.6%;8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58.1%、革兰阳性菌19株占22.1%、真菌17株占19.8%,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20.9%、11.6%和1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耐药率较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癌症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需加强对癌症患者的病原菌和耐药性检测,以指导合理用药。

    关键词: 癌症 病原菌 感染 耐药
  • 尿路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述雄;罗湘容;石华;李凯;储铸钢;王元林;孙兆林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患者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724例尿路结石并尿路感染患者行中段尿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PhoeniX 100进行细菌药敏分析。结果724份标本共检出5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91株占68.9%;革兰阳性菌128株占22.5%,真菌49株占8.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9%、99.6%、97.7%,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30.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复方制剂、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等较敏感,≥93.7%;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高,为59.4%~10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了14.1%。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尿路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二者的耐药性明显不同,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血浆脂多糖检测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研究

    作者:陈鹏龙;王毅;平永美

    目的:探讨利用血浆脂多糖检测的方法判定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行性与感染菌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6例疑似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根据确诊分为感染组71例与非感染组35例,应用动态比浊法回顾性分析其血浆中脂多糖的含量,并将患者痰液、血液收集物做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结果与血浆脂多糖检测结果做比较。结果106例疑似患者中脂多糖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达65.1%,细菌培养法检测的阳性患者56例,阳性率达52.8%;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检测到的血浆脂多糖含量为(147.84±79.37)pg/ml ,而非感染组脂多糖含量仅为(9.38±4.69)pg/ml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浆脂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标准,血浆脂多糖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50.94%、78.26%。结论用血浆脂多糖法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培养法,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具有早期快速特异性诊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何国强;张和平;党元娜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 )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分析,旨在提高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诊断能力。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医院接收救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50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50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浓度,将收集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CT 浓度感染组为(18.31±22.13)ng /ml 、对照组为(0.29±0.15)ng/ml ,感染组PCT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者 PCT <0.5 ng/ml 有4例、0.5~2.0 ng/ml 10例、2.0~10.0 ng/ml 20例、>10.0 ng/ml 16例,检测呈阳性患者46例,阳性率92.0%,对照组患者 PCT <0.5 ng/ml 48例、0.5~2.0 ng/ml 2例、PCT 检测呈阳性患者2例,阳性率4.0%,感染组 PCT 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 可作为早期识别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实验室指标,PCT 检测对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金晶;吴伟平;林菲菲;林德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糖尿病发生感染患者送检标本,采用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数据用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送检标本以尿液为主占56.5%,共检出37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3%;其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80.0%和100.0%,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4.9%,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发生。

  • 胃癌患者癌旁黏膜炎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吴艳林;蔡政;王文廉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胃癌患者癌旁黏膜炎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胃癌患者182例,分析比较患者 Hp 感染、类型、组织学类型、肿瘤生长部位、癌旁黏膜炎症等,所有数据采用 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型胃癌患者与弥漫型胃癌患者性别、生长部位及 Hp 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分型、组织病理分型胃癌患者间 Hp 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 感染率贲门癌为42.59%、胃窦及胃体癌为6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间 Hp 感染率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萎缩型胃炎、肠上皮化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常发生于非贲门癌患者,Hp 感染阳性慢性胃炎是发生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的基础病变。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后路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汉文;高书明;李民;李书奎

    目的:探讨患者腰椎后路清除病灶以及减压引流手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3年5月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42例,研究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以及诊断要点,其中行保守治疗的19例为保守组,行后路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后路组,将治疗的相关结果进行记录总结,疗效分析指标以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绝对卧床时间、临床症状减轻及住院时间和 X 线片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等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47.6 d ,绝对卧床时间为122.7 d ,治疗后腰痛症状减轻较慢,15~18 d 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81.1 d ,且 X 线片显示椎间隙平均融合时间为257.9 d ;而经后路组内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15.4 d ,平均卧床时间为47.6 d ,住院时间平均为27.5 d ,X 线片显示患者的椎间隙平均融合时间为164.5 d ,且手术后腰痛症状减缓速度较快,6~9 d症状消失,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调查

    作者:余果;王尔松;姚慧斌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防治经验,为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提供试验数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09-2013年住院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21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查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 K‐B 法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结果21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61例,发生率74.5%;痰培养出54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98株占73.7%,其中大肠埃希菌146株,占27.0%,肺炎克雷伯菌78株,占14.4%,铜绿假单胞菌52株占9.6%,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较高;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42株占26.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占11.5%,MASA 检出率为53.2%。结论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是外源性,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及时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低临床感染发生率。

  • 开放性骨折清创术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展宝明;吕秀红;谢学升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术中发生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诊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诊7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实施清创固定术且创口出现感染,分别于术中、感染后实施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对比分析。结果3例患者在清创术中感染后病原菌培养检测出相同的病原菌,一致率为4.17%,且1例患者清创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低,感染后耐药率高,清创术中、感染后耐药无相关性,清创术中表现为较敏感病原菌感染后多表现为耐药性较高;清创术中检出病原菌无多药耐药性存在,感染后有45株存在多药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2.50%、52.50%,其余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40.00%,其余达100.00%;阴沟肠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均较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术中清创的病原菌培养结果、耐药性与感染后无直接关系;革兰阴性菌是感染主要病原菌,且多药耐药性发生率较高。

  • 过氧化氢深漱口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作者:沈黎红;赵斌江;关雷;冯枫

    目的:分析普外科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发生肺部感染情况,术前采用过氧化氢深漱口,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将普外科2013年1-12月择期手术全麻的患者共2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44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其口腔不给予任何预防措施,试验组患者均给予1.5%过氧化氢深漱口,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一周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44例患者术后一周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15.3%,试验组150例患者术后一周发生肺部感染6例,感染率4.0%,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深漱口前后的患者口腔菌落数发生明显变化,而且气管导管的前端菌落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送检痰液标本培养出病原菌共42株,试验组检出9株,占21.4%,对照组检出33株占78.6%,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真菌等。结论过氧化氢口腔深漱口可以降低患者口腔中的病原菌含量,也可以明显降低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的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介入对囊实性肿物手术感染影响的研究

    作者:程荣;黎静;纪莉;朱莉敏

    目的:研究联合超声引导介入对各种囊实性肿物手术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2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手术,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手术感染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囊肿清除率;术后常规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卵巢囊肿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75.00%;手术感染率试验组1.67%、对照组23.33%;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7.7±10.5) min 、术中出血量为(5.7±2.8)ml 、住院时间为(3.5±1.4)d ,对照组分别为(36.2±9.3)min 、(43.9±6.6)ml 、(4.4±1.8)d ;试验组单次手术囊肿清除率为95.00%、对照组为71.67%;1年内囊肿复发率试验组为3.33%、对照组为3.33%。结论联合超声引导治疗各种囊实性肿物,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与单次手术囊肿清除率。

  • 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类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树环;李秀华;秦晔

    目的:观察与分析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和感染相关因素,以预防控制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细菌学检验要求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分析,通过 logistic 线性回归分析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年中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计2123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61例,感染率为7.58%,分离出病原菌161株,其中比例较高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19%、铜绿假单胞菌占26.71%和大肠埃希菌占24.84%;年龄偏大、体质量偏重、Ⅱ类和Ⅲ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5个变量均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需针对医院外科感染病原菌进行密切检测,针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

  • 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

    作者:刘郁;于亮;耿加敏;段绍斌

    目的:探讨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7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86例,试验组患者在阑尾切除手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浸泡5 min ,对照组不经该项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感染率,同时对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88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75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2.79%,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试验组分离出5株,均为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分离出的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41.54%,革兰阴性菌38株占58.46%;所有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1.5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0%。结论在阑尾切除术入腹腔前阑尾区注入聚维酮碘,能杀灭多种导致切口感染致病菌,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值得在临床实施阑尾切除术中推广。

  • 放射性核素与影像学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假体松动及感染诊断分析

    作者:胡斌;黄诚;王锦锋;曹晓征;成莉霞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影像学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感染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2例疑似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髋关节置换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诊断,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3种方法检查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相关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术中所见共诊断24例假体松动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22例假体松动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385,P=0.028;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诊断感染患者21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20例,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390,P=0.027;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检查共发现24例假体松动患者,与术中所见结果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667,P<0.01;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检查共发现22例感染患者,与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诊断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646,P<0.01。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影像学手段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感染,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 术前访视及术中切口保护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作者:应秀环;孙艳斌;孙铭霞;张红娟;杨宝英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及术中切口保护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于普外科及肿瘤外科住院择期手术的5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优质干预组250例和常规对照组250例,对优质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术中切口保护等干预方案,对常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干预手段,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状况,医护人员的干预及手术操作技能水平等因素,探究术前访视及术中切口保护对接受开腹式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常规对照组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护相关理论知识及术中操作技能掌握的合格率分别为74.0%、70.8%,显著低于优质干预组98.0%和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干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8.4%低于常规对照组27.6%(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及术中切口保护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

  • 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胜铭;吴费凯;温晓红;王彬辉;刘燕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12月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32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术后并发症、感染病原菌等,处理方法为双腔起搏者电极分别固定于患者的右室心尖部与右心耳,单腔起搏电极固定于患者右室心尖部。结果在医院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589例中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5.43%,其中,单腔起搏器植入患者8例占25.00%,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24例占75.00%;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泌尿系统、切口及囊袋,分别占65.63%、18.75%、9.73%及6.25%;32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5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57%、31.43%、2.86%;32例患者中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结论老年性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抗菌药物全身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临床分析与预防对策

    作者:许敏;石焱;任晓明;杭灵燕;沈佳俐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及其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创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患者创口感染率及其病原菌分布,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数据统计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录入分析。结果共166例发生创口感染,感染率为13.8%;不同 Gustilo 分型骨折患者Ⅰ型感染率为2.1%、Ⅱ型感染率为12.9%、Ⅲ型感染率为18.4%,创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58,P<0.01);上肢骨折感染率为9.4%、下肢骨折感染率为17.3%、颈肩骨折感染率为10.9%、腰髋骨折感染率为13.4%,不同骨折部位患者创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2,P<0.05);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占40.0%,革兰阴性菌69株占55.2%,真菌6株占4.8%。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创口感染与骨折 Gustilo 分型和骨折部位明显相关,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外科医院感染两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薛菊兰;高祖梅;詹嘉琪;王向荣;宋红

    目的:了解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控制现状,为持续质量改进和建立目标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7月25日和2013年8月28日0∶00-24∶00调查在外科11个病区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汇总、比较外科两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年外科住院患者共945例,发生医院感染25例现患率为2.65%,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5%,较2012年的3.7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28.00%、上呼吸道感染占24.00%、手术切口感染占16.0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6.67%,真菌感染次之占23.81%;两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62.22%,其中预防性用药占53.40%高于治疗性用药的31.29%,以一联用药为主,占75.85%。结论外科应以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目标,开展监测和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努力降低和控制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外科手术治疗质量和效果。

  •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刘兆成;王九现;隋玲玲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状况,并分析其预防及治疗策略,促使患者早恢复关节功能。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5例204个关节,采用回顾调查分析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185例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和假体周围感染7例,感染发生率为3.78%;肺部感染4例,感染率为2.16%,泌尿系统2例,感染率为1.08%;术后感染时间4~30 d ,平均(11.27±3.18)d ;治疗后6个月Harris 评分为(84.51±3.96)分,高于治疗后1个月为(73.48±4.10)分,治疗后 Harri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的(57.16±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010-2013年创伤科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类型较多,及时对术后切口和假体周围急性感染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一期翻修手术或清创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能促进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 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路径预防效果

    作者:单慧娟;张晓黎;王晓娜;杨军;焦纯杰;刘佃温

    目的:探究对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路径预防效果,以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2月于普外科与肛肠外科接受开腹式手术的10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干预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感染干预路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干预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术后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等,分析围术期感染干预路径对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预防感染知识掌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咳嗽程度以及排痰难度等呼吸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38例,感染率为7.6%,干预组术后医院感染患者12例,感染率为2.4%,感染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采用感染干预路径,有利于开腹手术患者更好的掌握预防感染的知识,对术后肺部感染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 食管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龚光明;徐俊炜;孙丽;周红芳;吴晓燕

    目的:了解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 SSI 发生。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食管癌手术患者填写统一表格,并通过现场查看手术切口、病原学检查、调阅相关病历、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 SSI 发生情况。结果2013年1-12月共监测食管癌手术患者318例,发生 SSI 9例,感染率为2.83%;手术危险指数(NNIS)主要集中在0分与1分,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19%、4.54%;主刀医师甲、乙、丙、丁、戊经过 NNIS 校正后,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9.38%、41.70%、19.68%、0、0(χ2=51.88,P<0.01);感染部位以器官腔隙为主,占66.67%;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100.0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9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越临近手术开始时间感染率越低,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感染率高于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者,延长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时间并不能减少 SSI 的发生。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 SSI 的发生率。

  • 鼻咽癌患者放疗与放化疗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吴庆珍;李素芳;潘志格;杜江

    目的:对鼻咽癌单纯放疗与放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治疗防治鼻咽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3年412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中150例鼻咽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式,其中单纯放疗40例、同期放化疗82例、诱导化疗28例,对比发生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布。结果放化疗患者的感染率为53.66%,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的10.00%及诱导化疗的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患者的感染率亦高于单纯放疗患者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部位在口腔、咽部黏膜占82.67%,显著高于(支)气管、肺部、泌尿系以及肠道等部位的8.00%、6.00%、2.00%、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5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53株病原菌,其中真菌所占比例高,为43.79%,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分布亦较高,分别占20.91%、19.61%及12.42%。结论鼻咽癌患者行单纯放疗及联合放化疗时,应积极关注其感染,及时送检分泌物标本,根据所得结果合理用药。

  • 复杂性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世华;潘娟;刘桂花;王晓青;刘月珍

    目的:探讨复杂性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0例复杂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0例复杂性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5.17%;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手术切口11例占35.5%,其次为呼吸系统8例占25.8%;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46.8%,革兰阴性菌19株占40.4%,真菌6株占12.8%;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则对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呈现较强的耐药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卧床时间>5 d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复杂性骨折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采取措施控制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玉兵;王耿泽;张海洋;王建锋;刘波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10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 ATB 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结果10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152例,感染率为15.20%,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食管、直肠,分别占30.26%、21.71%、17.76%、13.16%;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5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43株占28.67%,真菌2株占1.33%,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4.67%、17.33%;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分别占12.67%、10.00%;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切口等级、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对应措施,以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 肾结石患者尿路真菌感染的临床防治研究

    作者:栾志敏;刘伟光;刘晓麟

    目的:研究肾结石患者尿路真菌感染诱因以及真菌分布特点,以降低感染率。方法将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643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根据是否并发感染将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611例,对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采集中段尿进行真菌药敏试验,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43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发生真菌尿路感染32例,感染率4.98%,送检标本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23株占71.88%,隐球酵母菌属9株占28.12%;32例真菌尿路感染患者均有反复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病史;术后复杂性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3.75%,疗效明显,术后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未出现大出血和真菌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易并发真菌感染,应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缩短患者术后留置导管的时间,对于复杂性结石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 MPCNL 治疗,其疗效明显,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关键词: 肾结石 真菌 感染 防治
  • 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珍;邱爱燕;魏国敏;孙艳;石天亭

    目的:探讨留置深静脉导管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2月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0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共有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1.0%;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64.6%,革兰阴性菌22株占27.8%,真菌6株占7.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7 d 、住院时间>2周、卧床时间>14 d 、广谱抗菌药使用时间>7 d 、合并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感染率显著上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7 d 、广谱抗菌药使用、合并基础疾病是导致深静脉导管留置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留置深静脉导管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临床上需要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晓辉;马聪敏;韩月珍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院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4年3月住院的9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87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其脑脊液标本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A 、Ig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IgA 、IgG 阳性率,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对照组男性、女性 IgG 阳性率分别为48.78%、52.17%,对照组男性、女性 IgA 阳性率分别为21.95%、17.39%,两组患者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IgA 阳性率64.21%显著高于对照组 IgA 阳性率26.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IgG 阳性率6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IgG 阳性率3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男性、女性IgA 阳性率分别为60.47%、6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男性、女性 IgG 阳性率分别为67.44%、6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发生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肺炎衣原体指标 IgA 、IgG 有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卢蓉;刘俊峰;金威;周国勇;刘颖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达到早期预防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63例尿毒症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治疗的50例无肺部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清肌酐含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感染严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酐迅速上升,住院时间较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也随之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减弱、营养状况不良和住院时间过长等,是引起尿毒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早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 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尚秀娟;史素丽;程爱斌;穆树敏;李素新

    目的:了解与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后,从2013年8月8日0∶00-24∶00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再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当日全院住院患者798例,实查798例,实查率为100.00%;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8%,社区感染227例,现患率为28.45%;感染部位居前3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血液及泌尿道感染,分别占68.42%、15.79%及10.53%;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为神经重症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外科,分别占25.00%、20.83%及8.3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35%,其中治疗用药占67.08%、预防用药占21.74%、治疗加预防用药占11.18%,治疗用药送检率74.54%。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趋于规范,今后应加大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专项监控,力争降低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率。

  • 冠心病肺部感染患者双源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朱丙烟;付风魁;朱荣广;尹洪花;陈斐

    目的:探讨双源 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e ,CTA )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1月 CHD 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 CHD 且均在双源 CT 行冠状动脉的 CTA 扫描,分析冠状动脉 CTA 的图像质量和血管的病变。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CTA 图像质量达到1级的46例占70.8%、2级的有11例占16.9%、3级7例占10.8%、4级1例占1.5%;148支主要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其中轻度狭窄的有8例占12.3%,21例呈中度狭窄占32.3%,36例呈重度狭窄占55.4%;26例以钙化斑块为主占40.0%,12例以脂斑为主占18.5%,27例以混合斑块为主占41.5%;24例以右心冠状动脉状动脉作为主病变血管占36.9%,39例以前降支作为主病变血管的占60.0%,2例以左回旋支作为主病变血管占3.1%。结论肺部感染可加重 CHD 的症状,双源 CTA 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对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影响。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

    作者:张海光;邓克勤;陈玮;王明

    目的:探讨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其与传统机械通气疗效的区别,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入的4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医疗指标,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有创通气时间,远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者2例行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10.0%,1例死亡,病死率10.0%,对照组患者6例行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30.0%,5例死亡,病死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6.27,P<0.05)。结论重症肺炎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对序贯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耐受性好,可减少总机械创通气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降低了患者再次插管与死亡的概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原学特征研究

    作者:宋艳玲;麦华德;顾申红;李丽娟;昌宏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原学特征与生存状况,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年龄>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感染性内膜炎老年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的病变位置左心82例占82.0%、右心5例占5.0%、左右心均出现病变的患者7例占7.0%,不明确病变位置的6例占6.0%;100例患者中伴有心脏基础疾病41例占41.0%;动脉血培养呈阳性47例占47.0%,检出病原菌47株,以酿脓链球菌为主24株占51.0%;医院感染、血红蛋白<90 g /L 是影响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生存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酿脓链球菌,应预防控制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保护性因素。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急性肺栓塞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

    作者:韩芳;安学东;张伟东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急性肺栓塞的病原学及临床治疗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2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急性肺栓塞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诊治与患者预后。结果23例患者入院时 X 线片均有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痰液标本共分离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75.86%,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真菌1株占3.45%;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均为0,对头孢哌酮、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6.36%、95.45%;革兰阳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低,均为0,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3.33%、83.33%、100.00%;经积极治疗后,两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较良好。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应根据病原学检验结果及早采取抗菌治疗方案,同时进行溶栓、抗凝为主的治疗。

  • 糖尿病肾病患者感染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张旭环;方辉;王辉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因感染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资料,以保护肾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4月医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肾病伴 AKI 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糖尿病肾病,病程3~17年;对其发生感染、病因、预后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83例 AKI 患者中有51例为感染患者,占61.4%,均为肾前性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 AKI 1、2、3期分别占14.5%、44.6%、41.0%;59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 ,占71.7%;67例患者24 h 尿白蛋白定量>150 mg/24 h ,占80.7%;接受透析治疗27例,占32.5%;住院期间死亡16例,病死率19.3%;出院后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占27.7%。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 AKI 的首要因素,药物也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 AKI 的重要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伴有感染及使用高危药物前,应充分评估肾脏功能,及时采取对策。

  • 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与感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相关性研究

    作者:禹康;张韬;彭小萍;张跃新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与感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3例干细胞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复发转移的时间分为早期复发组38例和非早期复发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肝炎状态、术中肿瘤进行记录,采取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抗‐HBc 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因素和肿瘤因素,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抗‐HBc 的阴阳性情况。结果早期复发组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肝硬化以及 ALT 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肝硬化程度为阳性的患者占81.58%,明显多于非早期复发组肝硬化程度为阳性患者的54.29%,ALT ≥80 U /L 的早期复发组患者占47.37%,显著多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17.14%;早期复发组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微血管侵犯以及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肿瘤直径≥5 cm 的早期复发组占81.58%,明显高于非早期复发组的34.29%,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早期复发组占34.21%,显著高于非早期复发组的5.71%。结论肝细胞性肝癌早期复发转移危险因素有多种不同样,尤其是 HBc 作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为此需要在术后对患者保持密切的随访,提高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 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红玲;瞿婷婷;李世波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 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急诊ICU感染性休克脉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志伟;石瑞春;尹文

    目的:研究急诊 ICU 内难治性感染休克患者脉压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提高对感染休克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水平。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6月急诊 ICU 收治的80例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4周内患者的死亡情况将8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死亡组2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APACHE Ⅲ评分的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4.83±6.58)与(62.26±6.01)mmHg ,存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 Ⅲ评分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分别为(54.36±6.12)、(98.47±9.06)分,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平均动脉压随着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死亡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则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死亡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 APACHE Ⅲ评分之间呈负相关。结论通过脉压变化能及时反应患者的预后,并且准确性高、简单方便。

  • 胰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介入治疗与生存率分析

    作者:肖金成;李靖;陈呈世;黎海亮;郭晨阳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胰腺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介入治疗,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Ⅳ(sTNFR‐Ⅳ)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结果患者治疗疗效率观察组为78.72%、对照组为4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AP 和 sTNFR‐IV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5、10个月后两组患者的 HBV‐DNA 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6个月的生存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腺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行介入治疗之后其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生存率。

  •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王丽丽;季桂喜;赵方;赵丽香

    目的:调查一定时期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病原菌检出及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与病历管理 his 系统、微生物 Lis 系统等联网,对2012年8月14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各病区医院感染兼职医师负责该病区患者调查,调查的住院患者逐一在信息系统填写个案调查表,再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审核,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1450例,实际调查1450例,实查率为100.0%;医院感染40例、43例次,现患率2.8%、例次感染率为3.0%;感染率高的科室为儿科,占6.5%;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51.2%、18.6%、16.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治疗性用药送检率为40.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1%,其中治疗性用药占59.7%,预防性用药占32.0%,治疗加预防性用药占8.2%。结论现患率调查真实地发现了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和人群,应针对性加强目标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应合理。

  • 妇产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欣慰;崔华英;陈贤梅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等,便于加强监测和预防,减少甚至避免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58例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分别占46.55%、22.41%及18.97%;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32%、16.13%、11.29%、14.52%。结论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和长期使用是引起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是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 呼吸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赵华;陈华;袁小平;黄晓英;ZHAI Hong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2-2013年呼吸科住院诊治的2576例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统计其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离鉴定的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儿感染部位、病原菌变迁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2例,医院感染率为3.96%;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占53.92%,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18.63%;共检出病原菌1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67.80%,革兰阳性菌22株占18.64%,真菌16株占13.56%;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由2012年的9.43%上升至2013年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呈多药耐药性。结论要及时监测呼吸科住院患儿病原菌变迁及药物敏感性,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医院感染免疫功能监测的应用

    作者:张红芳;王金强;马景翠

    目的:监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其在预防发生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重症组及43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为普通组的临床资料,同期对比50名健康同龄儿童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组儿童 T 、B 细胞亚型及 NK细胞,联合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 B 细胞、CD19+均显著升高,总 T 细胞、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P <0.05);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 B 细胞、总 T 细胞 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而 CD19+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 IgG 、IgM 、C3、C4均显著升高(P<0.05),IgA 与 IgE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 IgM 、C3、C4、IgA 与 IgE 均显著下降,而 IgG 显著升高(P<0.05);重症组患儿总感染率16.07%显著高于普通组2.33%(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其医院感染发病率较普通组患儿高,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

  • 不同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刘芳;黄荣华;王淑莲

    目的:分析应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方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 A 组40例以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治疗和 B 组40例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学参数。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A 组为97.5%、B组为85.0%,A 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儿咳嗽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 B 组,治疗后 A 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发病天数明显低于 B 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儿的 IgG 提高程度显著高于 B 组,A 组患儿 CD4+及 CD4+/C8+比值升高水平及CD8+下降程度与 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宫颈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变化

    作者:胡国志;武英蕾;肖颖;杨宏;李华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阳性率变化,以及对引发宫颈鳞癌的主要高危型 HPV 亚型的探讨。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8例患者按照数学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取94例进行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前后10个月,采集宫颈内脱落细胞并检测计算其高危型 HPV的阳性率;在入院时已确诊为高危型 HPV DNA 阳性患者中随机抽选68例进行检测,分析其 HPV 亚型。结果94例患者中治疗前 HPV‐DNA 阳性90例,其中高危型高达86例,阳性率为91.5%;在治疗后10个月的94例患者复查中,4例阴性患者无改变仍为阴性,而86例高危型 HPV‐DNA 阳性患者中有71例转阴,余15例仍为阳性且为高危型,经过治疗后高危型 HPV‐DNA 阳性率仅为16.0%;在68例高危型 HPV‐DNA 阳性患者的检查中发现 HPV16和 HPV18较高,分别占72.0%和13.2%。结论经过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高危型 HPV‐DNA 阳性率明显降低,HPV16是引发宫颈鳞癌的主要高危型 HPV 亚型。

  • 产妇围产期医院感染临床特征与病原菌监测分析

    作者:袁琦文;庄圆;陈勇;洪婷;姜芳芳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围产期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性,为控制医院围产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分娩的1800例产妇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采用 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800例产妇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1.8%;医院感染主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8例占25.0%,手术切口6例占18.8%,会阴伤口5例占15.6%,泌尿道5例占15.6%;阴道手术产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P<0.05);32例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7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38.0%、革兰阴性菌41株占57.8%、真菌3株占4.2%;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结论妊娠期孕妇产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了解产妇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率,并制定预防措施降低产妇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产妇及新生儿预后。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病变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鹏;宋亮;程琳瑛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患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35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并纳入25名细胞学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组织活检的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 HPV16/18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 HPV16/18感染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 HPV16/18‐DNA 阳性率为3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宫颈鳞癌患者的 HPV16/18‐DNA 阳性率高为54.5%,均高于 CINⅠ、Ⅱ及 CIN Ⅲ患者的18.2%及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病变与 HPV16/18感染有显著性相关性,HPV16/18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 预冲式导管冲洗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高静;褚丽敏;邓永敏;王立娜;李云;伊亚敏;王静

    目的:探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4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 BD 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堵管率和感染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0例感染患儿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57.1%,革兰阳性菌10株占35.7%,真菌2株占7.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 d 和传统冲、封管方法是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以有效预防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安强;杨炳;林振江;王明阳;向加林;黎兵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500例妇科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6.00%;检出3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57%,革兰阳性菌占24.32%,真菌占8.11%;铜绿假胞菌对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均为11.11%,对头孢他啶及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78%和88.8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较敏感,耐药率均为0;假丝酵母菌属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 B 、酮康唑以及制霉菌素耐药率均为0,对氟康唑耐药率为100.00%。结论妇科癌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蓝莹;曾小燕;蒋晓梅;宋敏;姜琳;陈洋;蔡小芳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医院感染率、病原菌特征;探讨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9%;其中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58.4%、25.0%、8.3%及8.3%;共分离出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8.9%,革兰阳性菌15株占38.5%,真菌感染1株占2.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机械通气时间>5 d 、抗菌药物使用>7次、心脏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30 d 患儿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性菌;年龄、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验证研究

    作者:胥树萍;陈芳芳;周璞;汪惠书;罗萍;袁翠兰

    目的:研究创建一套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空气排除效果监测解决方案,为灭菌器的高质量运行提供较可靠的保证。方法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台压力蒸汽灭菌器为试验设备,分别采用 B‐D 试验+灭菌温度对比试验486次、B‐D 试验+漏气测试19次和灭菌温度对比试验+漏气测试+ B‐D 试验26次,3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B‐D 试验+灭菌温度对比试验的阴性结果吻合率为96.09%;B‐D 试验+漏气测试的阳性结果吻合率为73.68%;灭菌温度对比试验+漏气测试+ B‐D 试验的阳性结果吻合率为100.00%。结论将灭菌温度对比试验、漏气测试和 B‐D 试验这3种监测方法联合使用,形成一套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空气排除效果监测解决方案,可较准确动态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过程中的空气排除效果,有效消除单一使用 B‐D 试验的监测质量隐患,有利于保证医疗器材的灭菌质量。

  • 3种消毒干燥法对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时效期的评价

    作者:杨淑革;袁景茹;郭凤仙;罗冬平;姜志红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的3种呼吸机螺纹管的清洗消毒方法对其消毒干燥后保存时效期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究有效方法,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重复使用的不同类型相同长度呼吸机螺纹管分3组:A 组95%乙醇浸泡消毒冲洗自然干燥法、B 组烘干箱烘干法、C 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干燥法,保存5、10、15、20、25、30 d ,每个时间段各105根螺纹管,分别进行螺纹管内采样细菌学检测,选取阳性率和合格率作为分析标准。结果重复使用的吸机螺纹管消毒后 A 组保存6个时间段样本均有细菌生长,B 组20、25、30 d 出现阳性,C 组仅30d 为阳性;5、10、15、20、25、30 d 检测合格率,A 组分别为94.29%、83.81%、75.24%、60.00%、43.81%、31.43%;B 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5.23%、91.43%、83.81%;C 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8.10%。结论95%乙醇冲洗干燥法保存的呼吸机螺纹管时效期<5 d ,烘干箱烘干法保存时间为>15 d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干燥法保存的呼吸机螺纹管时效期可以达到25 d ,且长期保存效果优于95%乙醇浸泡消毒冲洗自然干燥法和烘干箱烘干法。

  • 加强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效果评价

    作者:张裕;黎珍妹;丁芳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中加强环节管理,以提高无菌物品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于2012年在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各环节管理,随机调查2011-2013年实施环节管理前后的消毒灭菌包各10000例,对器械包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成立质控小组、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器械合格率提高到98.45%,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0.17%。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各环节管理,能发挥潜能,改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手术室空气净化消毒方法的选择

    作者:唐葶婷;雷凤琼;卞红强;罗万军;朱小宁

    目的:比较手术室空气净化消毒方法的效果,选择出佳手术室空气净化消毒方式,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不同手术室进行手术的3000例患者流行病学及感染情况,按照手术室消毒方法的不同分成3组进行比较,分别为单纯紫外线消毒组、空气净化机消毒组及层流组,每组各1000例患者。结果层流手术组感染率低0.9%,其次空气净化消毒机组为3.4%,紫外线消毒组感染率高9.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均为层流手术室组,分别为0、5.4%;紫外线消毒组感染率高,分别为6.3%、6.1%;在控制诸多因素情况下,手术室消毒净化方式仍然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层流手术室净化以及空气净化机消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室室内空气净化消毒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 品管圈在落实ICU多药耐药菌感染隔离措施中的应用

    作者:李欣影;钟慧婷;严彩丽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落实 ICU 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隔离措施的作用,以控制 ICU患者 MDROs 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于2013年6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共有圈员8名,确立活动主题,分析原因,设立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 医务人员对 MDROs 感染的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率由活动前的24.30%下降至8.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1);每一名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协调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和谐度各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提高 ICU医务人员落实 MDROs 感染隔离措施的依从性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圈员参与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工具。

  • 医院感染传播媒介监测与分析研究

    作者:杨莎;何柳;杨竹兰;刘志勇;马祥宇;吴昊

    目的:研究现代医院感染传播媒介的特征,提出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链的策略,以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方法采集2014年3、10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物体表面微生物,比较菌落数,分析多药耐药菌种类,比较各科室物体表面多药耐药菌的阳性率。结果共采集标本814份,菌落数合格率72.6%,多药耐药菌检出阳性率9.21%;各科室菌落数合格率比较,中心 ICU 合格率49.0%低,各科室耐药菌检出阳性率比较,中心 ICU 检出率29.0%高,各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比较,输液泵合格率50.0%低,多药耐药菌检出阳性率比较,输液泵检出阳性率36.11%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院病床床栏、输液泵、键盘、鼠标、电话、监护仪、暖箱均是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尤其是输液泵,鲍氏不动杆菌广泛定植于 ICU 、烧伤等病房的以上物体表面,应针对传播媒介特点制定并落实科学的医院感染预防机制。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应用分析

    作者:吴健谊;彭爱民;杨克举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结果活动前22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8例,发生率为36.3%,其中菌血症3例、隧道感染2例、导管出口感染3例;而活动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发生率为9.0%,其中导管隧道感染和出口感染各1例,可见活动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有明显的改善,均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得到了控制。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品管圈活动使参与者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 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邵晓红;韩德辉;栾颖;许桂红;刘颖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2012-2013年医院感染特点和高危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医院2012-2013年医院感染的易感科室、人群、部位等相关因素,进行连续性监测,寻找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措施;比较采取相应医院管理控制措施前(2012年)后(2013年)的医院感染率的变化,采用 SPSS16.0软件统计数据。结果2012-2013年监测住院患者27598例,其中2012年13564例、2013年14034例,发生医院感染共879例,感染率为3.19%,其中2012年感染率为3.82%、2013年感染率为2.57%,2013年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 ICU 为28.7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检出多,占81.55%。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时筛查高危感染人群,及早有效干预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作者:吴素华;李芹;吴艳芳;刘敏;孙景仙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患者医院感染率对照组为9.00%、试验组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洗手率为58.20%及正确洗手率为62.89%,明显低于试验组护理人员95.20%及96.43%,两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持续性质量改进对肝癌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作者:李秀丽;陈秀芳;齐丽贞;邱花叶;刘百百

    目的: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肝癌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关感染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243例住院治疗并行颈内静脉置管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医院管理持续性改进的时间分为对照组145例(改进前)和干预组98例(改进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98例患者中6例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6.12%,其中导管细菌定植3例、导管局部感染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1.38%,其中导管细菌定植14例、导管局部感染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干预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可以明显降低肝癌患者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 外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许建新;殷大云;李国平;郑才国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外科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2010年7-12月2508份出院病历作为干预前组,2011年7-12月2890份出院病历作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结果干预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9%、干预后为7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5);围术期抗菌药物规范执行率干预前为96.2%、干预后为9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干预前为81.5%、干预后为6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P <0.05)。结论采取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外科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执行率,降低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

  • 磷霉素联合4种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体外活性研究

    作者:温汉春;陈一强;黄宏;孔晋亮;晏奎;闵利;梁宏洁;李萌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与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临床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 XDRAB 50株,采用微量肉汤法和棋盘法测定 FOS 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4种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药物单用和联用时细菌形态变化。结果4种抗菌药物与 FOS 联合使用在体外对 XDRAB 抗菌活性较单用增强,FOS 联用美罗培南 FIC 值显示协同与相加作用分别占32%和46%;FOS 联用左氧氟沙星(LVX)占58%和26%;FOS 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CFS)占32%和54%;FOS 联用阿米卡星(AMK)则占44%和38%;FIC 值显示 FOS 与4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协同与相加作用约占80%;扫描电镜观察到1/4MIC 浓度的 FOS 单用时,细菌肿胀变形,而与其他4种抗菌药物1/4MIC 联用时,细菌变形坏死。结论联合使用 FOS 能增强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4种抗菌药物对 XDRAB 的抗菌活性。

  • 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宇曦;张军伟;程爱斌;习瑾昆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ICU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为治疗 MRSA 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3年9月 ICU 收治的73例 MRSA 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患者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采用 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病原菌清除率为91.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病原菌清除率为72.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均可有效治疗 ICU 患者 MRSA 肺部感染,但替考拉宁的疗效更佳,清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 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应晓波;王丹民;吕国浦;盛玲慧

    目的:对比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时期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寻找乙型肝炎治疗的更优方案,提高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慢性乙型肝炎分期标准分为免疫清除期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免疫耐受期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干扰素‐α法、恩替卡韦法及联合治疗3种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采用3种方法治疗后肝功能、HBV‐DNA 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等指标,对比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采用 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方法治疗后24、48周观察组患者血清 HBV‐DNA 水平、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肝功复常率及 HBV‐DNA 、HBeAg 转阴率均优于两种单独的治疗方案(P<0.05)。结论免疫清除期是接受治疗的重要时期,药物恩替卡韦和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一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同时可以避免出现耐药性,因此选择免疫清除期采用联合给药方法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眼部感染病原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郭晓文;吴坤林;姜蕾

    目的:对眼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220例眼部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培养的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 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20例眼部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68株,检出阳性率为76.36%;其中真菌17株占10.12%、革兰阳性菌89株占52.98%、革兰阴性菌62株占36.90%,革兰阳性菌显著高于革兰阴性菌和真菌(P<0.05);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妥布霉素敏感率,分别为53.85%、100.00%,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6.96%、100.00%、88.24%。结论眼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在所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妥布霉素抗菌活性强,庆大霉素抗菌活性弱,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尽可能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评价

    作者:张贤春;陈鼎;陈海明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25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A 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B 组)和对照组(C 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 组87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B 组82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 组85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A 组与 B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 C 组,A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 C 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 C组,B 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 C 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 A 组为4.6%、B 组为3.7%、C 组为4.7%,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抗菌药物在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好。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