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扩展手卫生管理范围对降低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率的作用

    作者:滕月玲

    笔者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进行为期6个月的手卫生管理范围扩展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2012年1-6月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及保洁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并在取得他们的同意之后,监督实施.1.2洗手方法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后,取洗得宝牌手消毒凝胶(Ⅱ型)2 g于手掌心,按六步洗手法洗手≥1min.在实施过程中,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监督指导,质控护士对保洁员进行监督指导.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预防与处置

    作者:赵同民;么金平;解国成;董杰

    作为一种常见的无菌手术,应用人工合成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术后发生感染率约为1%,其出现和处置方法可直接影响到疝修补术的成败.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收治人工补片感染的17例患者,16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19~74岁,平均65岁.补片材质包括聚丙烯9例、膨化聚四氟乙烯8例;早期感染6例,其中造口疝2例、切口疝3例、腹股沟疝1例,余下病例皆为迟发感染患者,共计11例.

  • 预防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对策

    作者:宋树权

    目前,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加强心导管室感染制度的管理,可以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我院介入工作起始于2002年,近3年来心导管感染率控制在<0.7%,现将预防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对策总结如下.1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采用自学以及外出专业培训等形式,学习有关导管室感染的专业知识,在医院主管领导协调下,充分发挥医院和科室感染管理组织作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文件,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和增强感染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 感染 导管室 控制 对策
  • 器皿清洗架的改进

    作者:何东平;吕淑霞;周杏;徐晓耘;杨翠芳

    根据清洗机清洗的原理和喷水的力度和角度,设计了器皿清洗架,对清洗筐作了改进,已在实际工作中使用1年多,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1 改进前的问题改进前清洗器皿的多功能筐是一个筐形结构,由于底都不锈钢之间的间距与清洗器皿边缘的间距不匹配,所以无法将器皿有序的放置;即使用物件作为器皿的固定物,但进入清洗机清洗后因水的冲力,器皿发生倾覆,大量的清洗液积存在器皿中,导致清洗不到位、清洗液和污物的残留、漂洗不彻底,干燥也受影响,器皿的清洁度下降.

  • 供应科回收器械清洗质量的管理

    作者:杨立霞;曹力;郭海燕;姚波;曹军平;范丹萍;李海立

    供应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中回收清洗区是供应科重要的一个流程,主要对大量来自临床的器械包括血迹、锈迹、聚维酮碘痕迹等物品分类清洗,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回收区专业人员负责分类清洗,把握好清洗关十分重要,质量监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如下.1存在问题(1)操作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繁重,无时间进行标准清洗;清洗质量意识差,操作人员未按要求程序操作;只重视机械清洗,忽视人工清洗.

  • 采用中性酶与碱性酶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石冬姣

    目前,含酶清洁剂有中性酶与碱性酶,为寻找适合供应中心的酶清洁剂,通过清洗效果监测指示卡、ATP生物荧光监测法对比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性酶、碱性酶清洁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山东新华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320型1台(1号)、480型1台(2号);德国gke牌清洗效果监测指示物(L1、L2、L3、L4);BT-112D型生物荧光监测系统;某品牌传统型多酶(中性酶);特效型碱性含酶清洗剂(碱性酶,德国韦格博士公司DR.WEIGERT).清洗用水为纯水.gke清洗效果监测指示卡,测试污物符合IS0 15883-5要求,两个月中所用的gke清洗效果监测指示卡、ATP生物荧光试剂棒属同一批次.

  • 医院感染监控员的培训与管理

    作者:杨梅;曹识宇;刘美芳

    综合性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多,感染发生因素多,通过对科室感染监控员的培训管理,加强了督查环节,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1 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高风险的科室多,如手术室、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危重症患者多,侵人性诊疗操作多;实习、进修人员及新员工多,感染预防控制意识薄弱、知识缺乏.2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策2.1完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完善管理体系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我院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感染管理科在加强自身建设及发挥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加强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培训和管理,全院各科室均建立了由科室主任、护士长、1名监控医师和1名监控护士组成的感染监控小组,监控员选择工作责任心强的骨干担任,并明确了监控员职责.

  • PDCA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晋;鲁迪

    运用PDCA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顺序循环进行,实现了预防手术感染,及时发现感染苗头,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成功避免了多次手术感染发生,报道如下.1控制措施1.1制定手术室感染控制计划 在手术室常规感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中环节感控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制定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访视制度、报告制度、消毒灭菌等核心制度.计划每日对开展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从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患者血糖水平、风湿病史、潜在感染症状、术间净化时间、术间温湿度、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备皮方式和时间、术前用药和时间、手术皮肤消毒范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间人员数量进行监测.

    关键词: PDCA 手术室 管理
  • 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8在早期梅毒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瑞;曹鸿玮;郑晓红;杨俊亚;王菲菲

    目的 探究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早期梅毒表达及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104例早期梅毒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临床分型分为Ⅰ期梅毒组33例、Ⅱ期梅毒组36例、早期潜伏梅毒组35例,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5名为正常组,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血清IFN-γ及IL-18进行检测,对比4组人群的血清IFN-γ及IL-18指标.结果 3组患者IFN-γ与IL-18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中以Ⅰ期梅毒组高,分别为(231.6±19.7) ng/L及(86.4±7.1) ng/L,Ⅱ期梅毒组分别为(199.0±16.5) ng/L及(65.6±6.8) ng/L,两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IFN-γ及IL-18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IFN-γ与IL-18呈明显正相关(r=0.795,P<0.05).结论 IFN-γ与IL-18在早期梅毒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随着患者梅毒分期进展而降低,其免疫应答由Th1优势型转为Th2优势型,免疫水平不断降低,预后较差;检测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FN-γ与IL-18可作为确认其临床分型、指导用药、判断预后的有效手段.

  • 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朱胜;石兰珍;陈慧青;王莹;汪骅

    目的 了解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病毒变异情况,为丙型肝炎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荧光定量RT-PCR检测120名出入境人员抗-HCV阳性血清标本,并对其中HCV-RNA阳性的81份血清标本应用基因芯片法进行HCV基因分型,对1b型、2a型、3a型、6型各1株的5 '非编码区(5'NCR)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81份HCv-RNA阳性血清,其中lb型62例,2a型5例,3a型3例,3b型3例,1b/3a型的混合感染2例,1b/3b型3例,6型3例,分别占76.54%、6.17%、2.7%、2.700、2.47%、2.7%、2.7%;1b型的序列与GenBank J-4株的同源性为99.2%,2a型与GenBank J-6株的同源性为99.2%,3a型与GenBank k3a/650株的同源性为97.6%,6型与GenBank Th580株的同源性为96.8%.结论 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CV以1b型为主,3型和2a型次之,少量6型,同时存在HCV1b/3混合型.

  • 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脑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金卫东;刘艳宾;陈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ⅠL-6)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研究组)及门诊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BNP、IL-6及TNF-α变化.结果 BNP、IL-6及TNF-α研究组为(427.24±38.96)、(31.16±6.25)、(35.15±11.35)ng/L,对照组为(26.13±5.57)、(3.21±0.37)、(11.56±2.4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IL-6及TNF-a浓度为(36.41±7.48)、(5.16±1.15)、(16.13±3.16)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BNP、IL-6及TNF-α浓度明显不同,随着分级升高浓度明显呈现增高趋势,不同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en相关性分析,显示之间具有正相关(r=0.78,r=0.65,r=0.59,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BNP、TNF-α、IL-6会明显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具有正相关,检测BNP、TNF-α、IL-6变化有助于病情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衣原体属与支原体属感染及细胞因子水平和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燕婕;周慧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男性不育病因.方法 按WHO标准对生育组和不育组患者进行精液常规、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支原体属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精浆IL-2、IL-6、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不育症各组精液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生育组,感染率少精组、弱精组、无精组Ct分别为27.78%、28.2o%、26.83%,Uu分别为41.67%、43.59%、46.34%,生育组Ct、Uu分别为5.7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症组中Ct、Uu感染患者IL-2、IL-6、IL-8、TNF-α水平较未感染者显著增高(P<0.05);与生育组比较,少精组、无精组精浆中IL-2、IL-6、IL-8、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弱精组中精浆IL-2、TNF-α水平与生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浆IL-6、IL-8水平与生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生殖道Ct、Uu感染与男性不育有密切的关系,由感染所致的男性不育可能与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有关.

  •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相关基因研究的荟萃分析

    作者:明德松;邓勇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相关耐药基因分布,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16个省市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16个省市中1140株CRPA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陷在华中和东北地区检出率高,分别为87.0%和100.0%;编码金属酶基因VIM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检出率高,分别为20.0%和11.5%;IMP在东北地区检出率高,为40.0%,其他基因型在各个地方呈散在分布;oprD2基因缺陷、编码金属酶基因IMP、编码金属酶基因VIM、编码丝氨酸酶基因OXA、主动外排系统基因MEX等5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5.0%、15.4%、9.4%、3.2%、11.4%,oprD2基因缺陷检出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基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国CRPA耐碳青霉烯类相关基因变化以oprD2基因缺陷为主,其次是编码金属酶基因IMP、VIM及编码丝氨酸酶基因OXA的异常表达,主动外排系统基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学指标的观察

    作者:赵建;郑丽丽

    目的 探讨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52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D3+ CD4+ (409.6±167.2)细胞/μl及CD3+ CD8+ (323.3±146.5)细胞/μl,对照组分别为(659.6±198.4)细胞/μl及(413.3±175.5)细胞/μ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小板计数(172.6±2.2)×109/L、白细胞计数(4.3±0.5)×109/L,对照组分别为(213.7±2.4)×109/L、(5.5±0.7)×l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嗜中性粒细胞(56.6±9.2)%、补体C3(1.1±0.2) g/L、C4(0.3±0.1)g/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7±7.4)%、(0.9±0.3)g/L、(0.2±0.1)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常有多种免疫学指标的改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严密观察该类指标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 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

    作者:李玲;吴雪斌;李凌;柯桂珠

    目的 了解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及年龄分布,并对HPV感染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9月医院妇产科门诊患者2312例进行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 2312例患者HPV感染1093例,总感染率为47.3%,21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感染率高的亚型16,其他常见亚型感染顺位为52、58、18、11、33、53、CP8304、68、6、31;高危亚型感染773例,感染率89.0%,低危亚型感染率19.8%,单一感染800例,感染率73.2%,多重感染293例,感染率26.8%,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202例占68.9%;HPV感染总感染率及高危亚型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升高,低危亚型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HPV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调查女性HPV感染基因亚型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但有一定区域性,HPV高危亚型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36岁.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作者:陈洁;李淑君;李燕妮;秦建;翟智超;董海蛟;王聪

    目的 探索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CSSD质量管理,保证无菌物品供应零缺陷.方法 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责任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设定质控重点,制定PDCA循环改进方案,将2011年11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PDCA组,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每组各96份资料,对两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临床科室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监测、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呼吸管路清洗消毒、除锈、灭菌物品合格率分别为99.0%、95.5%、98.0%、97.5%、97.0%、l00.0%,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全面质量持续改进,CSSD人员整体素质、服务品质、无菌物品供应质量大幅提高.

  •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爱华;卢晓强;朱猛

    重症监护病房(ICU)既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一旦出现问题,将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采取了以下的感染管理措施并加以持续改进,确保了ICU的医疗安全.1 ICU现状分析ICU是各种急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的集中区域,无明确的病种分区,病区布局不合理,病区流程有待改善;ICU作为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因其环境特殊,治疗对象往往病种繁多、病情危重、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免疫力低下以及多药耐药菌的产生,均可导致医院感染;同时经常接受有创性检查等多种因素,所以ICU是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区域.

  •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与实践

    作者:孙明洁;李健;张付华

    目的 运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紧密结合.,改变传统医院感染管理模式,观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方法 应用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比应用监控系统前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能.结果 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后,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电子信息存储取代了纸质储存,2011年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投入应用前平均漏报率为41.2%,实施后平均漏报率为5.3%,信息收集、传递速率快,保证了感染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识别医院感染病例的自动化程度和监控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能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基本解决了医院感染漏报问题,实现了全程监控,提升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 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海英;周爱萍;陈利玲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监测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以便更好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确保物品消毒质量.方法 将2012年7-12月12 50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为研究组,2012年1-6月12 70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清洗灭菌效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新型和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监护与预防医院感染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灭菌材料的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灭菌物品清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2‰、2.0‰;灭菌物品不合格率分别为1.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3、5.22;P<0.05);采用新制度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大增.结论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监护,灭菌材料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并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 医院门诊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

    作者:刘小红;胡毅敏;李月婵;李亦农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防感染措施,以降低门诊感染发生.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5月3036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门诊的感染状况,将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门诊患者3036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334例,感染率为11.0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31.14%;其次为胃肠道感染20.96%和泌尿系统感染16.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β=0.95,OR=2.64)、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β=1.82,OR=5.48)、糖尿病史(β=2.11,OR=6.97)、吞咽困难(β=1.90,OR=5.82)、侵入性操作(β=3.78,OR=28.04)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医院需实施加强处方审查、规范侵入性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制定卫生管理及消毒制度、建立并完善感染报告制度等管理措施,以减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

  • 层流净化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凌希莲;李玉萍

    目的 探讨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行骨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120例于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180例于层流净化手术室行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手术室平均菌落数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0.56%,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室空气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23.6±11.8)CFU/m3、(47.2±5.0) CFU/m3,观察组手术室平均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预防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及手术室菌落数,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对体检器械的消毒效果评价

    作者:王燕;蔡玲;杨菊兰;张俭;张浩军

    目的 探讨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对听诊器、B超探头、乳腺红外线诊断仪探头等健康体检器械的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前对健康体检中使用的上述器械进行采样,其后分别用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浓度为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擦拭,于擦拭后即刻、使用5、10、20、30人次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消毒前样本带菌率100.00%,消毒后即刻采样,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的杀菌率均>99.78%;使用5、10、20、30人次后采样,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与500 mg/L含氯消毒剂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75.00%乙醇相比,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优于乙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与500 mg/L含氯消毒剂对受检的体检器械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使用方便,与含氯消毒剂相比,对器械无损害,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 三氯异氰尿酸用于口腔模型制备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杨丽俊;郭玲;李靖;程莉

    目的 探讨三氯异氰尿酸用于口腔模型制备消毒效果,为口腔科实际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血清标本污染标准口腔印模,以水和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模型灌制,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模具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光密度值/临界值;同时通过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评价三氯异氰尿酸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杀灭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密度值/临界值分别为1.288±0.137,0.712±0.065;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密度值/临界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前后模具精度及硬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氯异氰尿酸用于口腔模型制备消毒可显著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且对于细菌、真菌亦具有良好杀灭效果.

  • 3种方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艳芳;王霞;周红哲;刘霞

    目的 比较目测、镜测、试纸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0--12月手术操作中应用的320个手术器械作为研究标本,进行常规手术器械清洗后,分别采用目测、镜测、试纸法检测清洗效果,比较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对器械的有机污染物,目测、镜测、试纸法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7%、88.1%、79.1%,镜测、试纸法明显低于目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器械的无机污染物,试纸法无法检测,而目测、镜测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4%、82.2%,镜测法明显低于目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测、试纸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更佳,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可以使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 改良式体位结合氯己定口腔清洁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效果

    作者:李荣琴;黄开霞;邬超群;王震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口腔清洁对于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有所裨益.方法 选择600例ICU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00例行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溶液口腔清洁为试验组,300例行生理盐水口腔清洁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疾病转归、口腔炎症发生率、肺部感染评分及脱机成功率.结果 经过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后,试验组口腔炎症64例,发生率21.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发生率7.00%,机械通气时间(5.4±1.6)d,住ICU时间(6.3±1.9)d,死亡5例,病死率1.67%;对照组口腔炎症124例,发生率41.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0例,发生率为26.67%,机械通气时间(6.7±1.9)d,住ICU时间(8.9±1.6)d,死亡32例,病死率10.67%,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肺部感染评分及脱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体位结合氯己定口腔清洁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

  • 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复发率的研究分析

    作者:郑海雁;马群;张惠

    目的 探讨不同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CA复发率的关系,以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月在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尖锐湿疣的48例初发病例为研究对象,用基因芯片检测病毒亚型分组,按常规激光祛除疣体方法治疗后,分组进行临床复发观察,时段在1、3、6、12月份进行复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低危组28例,占58.4%,其中以HPV6/11为主,占47.9%,高危组有16例占33.3%,以HPV16/18为主占16.7%,混合型组4例,占8.3%,低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7.8% (P<0.05);复发率低危组为33.3%、高危组为72.2%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与补体C3、C4的水平无差异.结论 HPV6/11型复发率低,HPV16/18型复发率高,与病毒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内有关,HPV16/18型为易复发型,并且潜伏周期长,随时间推移,复发率有所增加,值得临床注意.

  • 针刺伤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陈艳;段红伟;张桂芹

    目的 研究针刺伤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调查105名护士过去两年内发生针刺伤率、危险因素、处理方式、上报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05名护士中有80例有针刺伤史,占76.2%,其中因工作忙碌及拔针时被刺伤占90.0%;所有针刺伤者均及时上报,上报率达100.0%;发生针刺伤后,95.0%的护士及时进行正确处理,但仍有5.0%的护士未进行完全正确的处理.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与针刺伤诱发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对策,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 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宁;马英凤;吴明惠;张可利;王海芳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原因、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5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住院年份分成两组,2010年1月-2011年6月2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病例为对照组,2011年7月-2012年12月3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病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的多药耐药菌细菌感染率为5.6%,观察组为7.3%,且两组多药耐药菌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切口感染为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常见,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广泛;年龄>70岁、≥2种并发症、住院时间>30 d、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均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监测多药耐药菌感染并予以对症处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薛春丽;万琼;郭欣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59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113例及非感染组479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影响感染组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 5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13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19.1%;一般资料分析中,其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23、存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50 min及抗菌药物使用>3 d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23、存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50min及抗菌药物使用>3 d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行术前营养支持、稳定血糖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实施围术期保暖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洪斌;全新付;汪青

    目的 分析急性前列腺炎患者肺部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列腺炎患者152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31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82%;年龄>60岁、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原发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吸烟、住院时间≥7d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7.3%、34.6%、31.2%、32.0%、24.4%、47.6%;年龄>60岁(OR=1.673,95%CI=1.215~2.303)、糖尿病史(OR=2.896,95%CI=1.416~5.922)、心脏病史(OR=1.819,95% CI=1.127~2.935)、原发呼吸系统慢性疾病(OR=1.315,95%CI=1.102~1.569)、吸烟(OR=1.674,95%CI=1.216~2.304)、住院时间≥7 d(OR=l.562,95%CI=1.118~2.182)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应尽早入院治疗,积极治疗其慢性病和并发症,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作者:张小菊;王家鹭;陈玉娇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以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5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平均住院日观察组(15.6±1.4)d、对照组(27.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7.42±6.29)%、对照组为(80.32±5.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0例,感染率为6.67%,其中下呼吸道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2例、胃肠道感染1例,观察组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日.

  • 益气活血生肌方配合耳穴压豆法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作者:廖宝珊;李丽花;饶晓珍;洪芬妹;张惠娟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生肌方配合耳穴压豆法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以益气活血生肌方配合耳穴压豆法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160例行剖官产术的住院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头孢唑林对孕妇进行预防感染,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生肌方配合耳穴压豆法对剖宫产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术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37.2±1.3)min与对照组(38.1±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3.1±1.1)ml与对照组(144.2±1.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官颈、盆腔、泌尿系感染以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热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患者感染2例,感染率2.50%,对照组感染8例,感染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生肌方配合耳穴压豆法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西医用药.

  •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玉梅;张中彦;李禾禾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患者有无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分为A组和B组,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3.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有意识障碍(OR=9.590)、吞咽困难(OR=7.253)、咳嗽无力(OR=5.046)和侵入性操作(OR=8.604)是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张威;诸景辉;董松波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确诊的56例CVC-R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56例未发生CVC-R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菌群分布与细菌耐药性及引起CVC-RI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6例患者共分离出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43.55%,革兰阴性菌22株占35.48%,真菌13株占20.97%;革兰阴性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92.5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77.2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及Glasgow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住院时间、导管放置时间、APACHEⅡ及Glasgow评分为CVC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越大、住院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Glasgow评分低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其CVC-RI的发生;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按照已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高俊红;刘猛;马欢

    目的 分析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临床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行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颅内感染可能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之后进一步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对照组为(3.2±0.8)h、观察组为(4.7±1.0)h;对照组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及手术次数分别15、7、1例及(1.3±0.3)次;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6、21、6例及(1.5±0.4)次、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证实,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脑脊液外漏及后颅窝手术是行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长、脑室外引流、脑脊液外漏及行后颅窝手术易诱发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医师应当注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无菌操作及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以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风险.

  •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作者:王小芳;徐文芳;祝春红;杨雀

    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CRRT)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管理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2010年12月一2012年12月196例行CRRT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行CRRT的196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率为17.3%;单因素x2检验显示,年龄>30岁,住院时间>4d,静脉置管时间>3 d的CRRT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P<0.05);感染组中侵入性操作为(4.14±1.62)次,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62±1.0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静脉置管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是医院ICU行CRRT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 伊曲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元冬;谢红梅;郭元春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CV)的临床疗效,为CV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妇科门诊收治的初发CV患者126例,CV患者随机分为双唑泰栓局部治疗63例为A组,伊曲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63例为B组,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5%和85.7%,B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5.9%、B组为1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A组为23.8%、B组为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而且患者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肠瘘患者腹腔感染的病原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潘海燕;贾英斌;李月婵

    目的 研究分析肠瘘病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主要病原菌分布、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对2002年1-11月在医院就诊的肠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119例,留取患者的腹腔引流脓液等标本做培养,应用ABBott(MS-2 System)系统做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分析腹腔感染的细菌及其引起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对抗菌药物耐药特点.结果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02%、7.19%、7.19%、7.19%、6.48%、6.84%、6.84%,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63%,革兰阳性菌占41.37%;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阳性率为46.01%,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与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并且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显示了较强的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的耐药率<30.00%;鲍氏不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3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8.18%、头孢哌酮为36.36%;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整体高于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整体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的链球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无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ESBLs检出阳性率达46.0%;检出病原菌均呈现多药耐药性,因此对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在更改引流方式等手术治疗外,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妇产科会阴切开产妇感染预防对策

    作者:王中君;李敏香;莫丽萦

    目的 探讨预防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的方法,并总结其护理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妇产科接受分娩会阴切开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感染情况,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部切开感染2例感染率为4.76%、对照组感染7例感染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P<0.05);观察组中2例出现感染,其中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照组中7例出现感染,其中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各2例.结论 对会阴切开产妇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

  •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梁玉芝;赵辉;沈志方;常国栋

    目的 探讨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以制定干预对策,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死亡的相关因素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04例住院患者中死亡25例,病死率24.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热、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营养、心功能为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脾肿大在诸多指标中影响大(OR=18.7),其余依次为肝肿大(OR=14.5)、心功能分级(OR=5.0)、营养不良(OR=4.1)、发热(OR=2.9)、血尿素氮高(0R=2.2)、性别(OR=2.0)、谷丙转氨酶(OR=1.8).结论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早期死亡率高,且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应注意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锦红;李敏;魏琳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肺部感染临床预防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食管癌手术切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每组各25例,分别术后给予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和鼻肠管滴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排气时间、体重下降等.结果 肠外营养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0%0,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分别为(35.5±6.1) g/L、(90.2±10.4) g/L、(63.7±8.8) U/L、(73.3±13.7)U/L,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的(39.7±7.5) g/L、(99.6±13.8) g/L、(37.1±6.2) U/L、(36.4±7.4) 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体重下降指标分别为(67.2±5.0)h、(1.9±0.5) kg,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的(90.8±7.5)h、(2.6±1.0) k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水平,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前臂开放性创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金松;唐建军;吕艳欣

    目的 探讨前臂开放性创伤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中合理地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120例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感染的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的分析.结果 通过细菌的培养鉴定,共分离出142株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分别占22.5%、12.7%、7.0%、25.4%、17.0%、7.7%、7.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类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0.6%、94.4%、9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6.1%、87.5%、81.8%、81.8%;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革兰阴性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结论 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患者发生感染比较常见,而且病原菌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对病原菌耐药性有效地监测,能正确地指导患者用药.

  • 门诊注射治疗中的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干预

    作者:许玉冰;聂英娟;王娜

    目的 分析门诊注射治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加强风险因素的控制与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对两所医院门诊注射室2012年3月-2013年3月44 541例各种注射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结果 44 541例患者中有8154例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新药特药不断增多、知识缺乏;药品价格昂贵、溶解及注射方法特殊;患者格外关注注射过程,要求高;护士工作繁忙、新护士多、操作欠娴熟;与患者交流沟通不到位等.结论 门诊注射治疗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要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教育、质量控制、培训和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及时掌握新药特药知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是注射治疗中风险因素干预管理的有效措施.

  • 沿海地区某医院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李福平;王兵;常丽;赵克开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9月7日0:00-24:00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共530例,调查率100.00%,发生医院感染13例、15例次,现患率为2.45%、例次感染率为2.8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6.67%,上呼吸道次之,占26.66%;使用抗菌药物17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64%;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为66.67%,革兰阴性菌占检出菌株的90.48%.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全面真实地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率.

  • 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俊梅;任辉

    目的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2782例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共3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3%、上呼吸道感染占20.00%、胃肠道占14.29%、泌尿道占8.57%和口腔感染占5.71%;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占19.51%、革兰阴性菌23株占56.10%、真菌10株占24.39%.结论 掌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部位及其病原菌分布以及易感因素,提出针对性地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王坚英;张丽英;沈彩燕;张珺;周河雷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93例使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9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8.7%;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期(29.5±6.3)周、出生体重(2778±617)g、机械通气时间(123.3±21.4)h、插管次数(3.1±1.9)次、吸痰次数(19.4±7.1)次、平卧率50.0%、静脉置管率41.5%;对照组:孕期(34.7±6.8)周、出生体重(3046±609)g、机械通气时间(93.6±17.8)h、插管次数(1.8±0.9)次、吸痰次数(10.8±8.2)次、平卧率24.2%、静脉置管率42.4%.结论 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儿自身状态和临床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相关,针对患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朱秀静;吴盈盈;金秀英

    目的 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2699例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间安排、急诊/择期、手术次数、术中抗菌药物应用,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结果 2699例患者中2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9%;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间安排、急诊/择期、手术次数、术中抗菌药物应用等与感染相关;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基础疾病、未使用抗菌药物、急诊手术间、急诊手术为危险因素.结论 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应提高手术室环境洁净度、手术人员的手的无菌程度、熟练程度、手术质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武玉兵;张京楠;孙毅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疾病诊治和术后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选择性别、年龄、吸烟等1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3.2%,其中切口、肺部、胸腔感染率分别占41.5%、46.3%、3.7%;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发热、术后白细胞、肿瘤部位和肺部疾病7个变量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手术方式、术后发热和肺部疾病4个变量是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发病率较高,吸烟、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发热、术后白细胞、肿瘤部位和肺部疾病等与术后感染有关,针对以上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 胸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璐;冯光强;储勤军

    目的 分析剖胸术后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剖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2年10月行剖胸术的1124例患者资料,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66例患者为感染组,随机抽取该时间段接受剖胸术但未发生感染66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涉及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慢性基础疾病等.结果 1124例患者剖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66例,感染率为5.87%,其中表浅切口、深部切口感染率分别占65.32%和32.18%,器官腔隙感染占2.5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引流管个数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术后手术感染成正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可能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引流管个数、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临床在抗感染的过程中对此应特别注意.

  • 腹腔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细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作者:徐学新;韩海心;徐一方;杨旭;张金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细菌感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为临床该类患者预防感染发生提供可靠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入治疗的112例腹腔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18例)和未感染组(9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围术期输血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腹腔肿瘤患者患者中,术后细菌感染的有18例,感染率为16.1%;单因素分析显示,围术期输血患者术后感染16例,无输血患者仅感染2例;感染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3.2±82.7)min,无感染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5.6±56.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血红蛋白、白细胞、血清白蛋白、术中失血量、手术部位、肿瘤分期等指标在有无感染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校正后发现,输血与未输血患者发生术后细菌感染的OR值为1.246(95%CI:1.147~1.354,P<0.05).结论 围术期输血是术后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腹腔肿瘤患者术中应减少术中出血,以降低患者感染概率.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吴新军;王雷;秦玉刚;王煜霞;金建云;闫争强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防治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其中合并胰腺感染42例,设为观察组,未合并胰腺感染4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淀粉酶、血钙、糖尿病史、低氧血症、机械通气、胃肠功能障碍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指标进行单变量分析,进而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淀粉酶、血钙、糖尿病史率、低氧血症率、机械通气率及合并MODS种数对照组分别为(8.8±1.5)分、(3.0±0.8)分、(1009.4±223.7)苏氏单位、(1.96±0.44)mmol/L、35.4%、29.2%、45.8%、(1.04±0.29)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2.4±2.7)分、(5.8±1.3)分、(1137.4±241.7)苏氏单位、(1.83±0.39) mmol/L、11.9%、73.8%、76.2%、(2.85±0.7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胰腺感染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史、低氧血症及合并MODS等均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史、低氧血症及合并MODS等均易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临床医师应当警惕入院患者是否有易感因素存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继发胰腺感染风险.

  • 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敏;仝麟龙;张俊杰;仝现州

    目的 分析200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预防胆结石术后医院感染.方法 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100例胆结石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感染致病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引起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胆结石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0例,感染率为50.0%;共分离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42.0%、革兰阳性菌50株占50.0%,真菌8株占8.0%;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分类、住院时间、放置引流管根数、胆汁培养及胆红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胆汁培养及胆红素为引起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切口分类、胆汁培养及胆红素为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注意加强对其进行监测,从而为预防胆结石术后感染提供一定的依据.

  • 重症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相关性感染的调查

    作者:李东峰;马进显;郭春燕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118例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PICC,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其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8例行PICC患者中有3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0.5%;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有糖尿病史29例占80.6%,使用抗菌药物27例占75.0%,导管留置时间(10.2±1.2)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与糖尿病史、导管的留置时间的延长、穿刺局部感染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 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光泽;乔晓春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收治的387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后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有79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1~50岁、骨科患者、手术时间>5h、术中发生失血、手术切口长度>10 cm、Ⅲ类手术切口、住院时间>10 d、肥胖患者、留置引流管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占75.51%,革兰阳性菌24株占24.49%;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显著低于2011年感染的发生率2.04%(x2=14.312,P<0.05).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性.

  • 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琪梅;易小英;刘越峰

    目的 探讨分析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有效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腹部肿瘤手术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导致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11例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0例,感染率为39.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前放化疗、介入性导管留置、手术时间这5个因素在感染和未感染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8、5.722、6.298、4.479、4.46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665,OR=5.033)、术前并发症(β=1.925,OR=6.402)、术前放化疗(β=1.809,0R=5.733)、介入性导管留置(β=1.721,OR=5.287)、手术时间(β=0.743,OR=2.099)是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较多,应对易导致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有效降低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腰椎后路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作者:赵猛;马超;韩猛;赵凤朝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等,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与制定预防治疗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低(OR=1.769,95% cI:1.420~2.115)、患者身体健康状态差(OR=6.447,95% CI:1.826~22.769)等是感染的主要病因;以细菌培养作为术后感染的金标准,血沉(OR=1.863,95% CI:1.709~2.051)、C反应蛋白(OR=1.53995% CI:1.042~2.635)是诊断术后感染的敏感化指标;敏感抗菌药物(OR=0.640,95% CI:0.169~0.956)+病灶清创灌洗引流(OR=0.130,95% CI:0.069~0.913)等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结论 对于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作为细菌培养之前的诊断因素,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低为相关的危险因素,所以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以检测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其次加强患者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其次减少患者手术暴露时间,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已感染的患者,应予以敏感抗菌药物、病灶清创灌洗引流以提高治愈率.

  •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龙秋瑚;阳慧敏;罗燕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为临床降低和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皮缘坏死及感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32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加强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32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1例切口皮缘坏死,发生率为3.1%;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并且通过有效的治疗均已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7±2.5)d.结论 临床中加强跟骨骨折术后的预防和护理,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加快其局部血液的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永荣;生钦钢;管学云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5月就诊的100例医院感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感染组进行分析,选择同期未感染的360例作为非感染组和其进行对比,找到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共分离出136株病原菌,检出革兰阴性菌69株占50.74%,革兰阳性菌占55株占40.44%,真菌12株占8.82%;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在首位50株占36.76%,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1株占22.79%和肠杆菌科26株占19.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年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其他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和多壁心肌梗死等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危险因素的优势比分别为3.90、2.14、2.03、1.90、1.58、1.5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4~8.70、1.69~2.71、1.09~3.81、1.18~3.04、1.18~2.13、1.15~2.15.结论 心功能、年龄、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和多壁心肌梗死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研究

    作者:刘丽红;岳秋菊;张蓉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中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基础、切口和营养支持护理等方面.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法实施,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均已经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5±1.6)d.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加强患者病史的了解,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和切口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小儿急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英;冶娟;马新春

    目的 研究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小儿急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80例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小儿急性外耳道炎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高于对照组的77.5%,治疗后患儿体温观察组为37.1℃,对照组为37.75℃,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3d,观察组退热率为85.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小儿急性外耳道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作者:刘晟;张海涛;蔡海荣;燕东亮

    目的 总结由于留置导尿管而引起的尿路感染(UTI)病因分析以及治疗策略.方法 将80例UT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口服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UTI患者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较为常见,分别占33.80%、14.0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l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的菌群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口服氧氟沙星胶囊的方法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对治疗UTI有一定疗效.

  • 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林尤恩;罗海龙;洪晓涛;邢佳鹏

    目的 分析肿瘤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加强医院肿瘤介入治疗感染的防治.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集病例,共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的肿瘤介入治疗患者502例,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纳入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住院时间、放化疗治疗、基础疾病数量、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和白细胞数.结果 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住院时间、放化疗治疗、基础疾病数,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白细胞数是肿瘤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部位(OR>8.65),住院周数(OR>7.23)、放化疗治疗(OR>6.96)、基础疾病数(OR>5.26)、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5.12)是介入治疗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能有效降低肿瘤介入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

  • 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分析

    作者:朱思亮;陆琦;潘学威;郑建乐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CP)感染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eptidaseq,MMP-9)含量变化,以探讨CP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7月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每组各76例;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MMP-9.结果 两组在临床资料、基础疾病和吸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阳性43例,阳性率为56.58%,对照组CP-DNA阳性16例,阳性率为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3,P<0.05);脑梗死组MMP-9质量浓度为(651±89)ng/ml,对照组为(555±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1);血清CP-DNA阳性脑梗死患者的MMP-9质量浓度为(470±98)ng/ml,高于CP-DNA阴性脑梗死患者的(305±6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8,P<0.01).结论 CP慢性感染与脑梗死发病有关,CP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在脑梗死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史文光;蔡波;刘炜;李毅;张红梅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78例泌尿外科住院伴有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感染的部位和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7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感染部位主要有泌尿道、呼吸道和切口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41.0%、33.3%、19.3%、6.4%;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6.2%、16.7%、15.4%、12.8%及8.9%;其中年龄大、侵入性操作、伴基础疾病、留置尿管及长时间住院等是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伴医院感染应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并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的留置导尿管,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道麟;董平栓;杜来景;刑适颖;李转珍;尚喜燕;范喜梅

    目的 调查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检查、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上资料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10.28%;其中肺部感染30例,占83.33%;痰液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各8株,分别各占26.67n;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5.34±14.55)%、非感染组为(55.01±16.63)%,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组为(16.11±7.31)h、非感染组为(11.32±6.56)h,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2例、胸骨哆开10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18、20、21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

  • 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作者:赵伟峰;周焯家;李波;彭智;简月奎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30例患者,采取多次清创开放引流和闭式灌洗引流以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以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30例患者通过实施相关的治疗方法处理,均获得了较好的恢复,无1例死亡,住院时间为(24.3±2.3)d;术后至少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均痊愈,且伤口愈合较好,治愈率达100.0%.结论 临床中对于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给予多次清创开放引流和闭式灌洗引流以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杨海丽;吴承菊;尹俊燕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患者资料,按是否感染VAP分为VAP组21例和非VAP 40例组,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分析影响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21例,发病率为35.1%;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菌高43株占70.0%,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0%;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长期使用制酸剂、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20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30 d)、侵人性操作、APACHEⅡ评分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的危险性大(OR=8.672),其余依次为使用制酸剂(OR=7.973)、机械通气时间(OR=7.047)、高龄(OR=5.428)、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5.176)、COPD(OR=4.720)、APACHEⅡ评分(OR=4.038).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从而有效控制感染率.

  • 唇裂患儿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苟红兵;潘调茹;何颖;李雅洁;杨珊

    目的 探讨唇裂患儿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唇裂手术的患儿131例,选用经过岗前培训的专门调查人员对唇裂患儿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131例被调查唇裂患儿中手术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8例,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率为44.27%,与术前上呼吸道未感染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相比,术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58例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医院相关因素中,环境改变造成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率高,为48.28%,其次为饮食变化的因素,为29.31%;在影响58例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因素中,免疫力低下造成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率高,为51.72%,其次为患儿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因素,为31.03%.结论 加强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提高患儿住院环境质量,增强患儿饮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均有利于患儿术前上呼吸道感染的降低,促进患儿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 起搏器置入术后胆囊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慧颖;李帅

    目的 分析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胆囊感染的临床资料,以期掌握胆囊感染的临床特点,根据高危因素加强预防,并为提高临床对胆囊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1149例,回顾性分析其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胆囊血肿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以及导管室的环境等因素进行统计处理,探讨胆囊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发生胆囊感染的患者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 1149例起搏器置入患者共发生胆囊感染22例,感染率为1.91%,合并糖尿病、手术次数>2次、手术持续时间>3h、有胆囊血肿、切口脂肪液化等患者在术后发生胆囊感染概率明显高于不存在这些危险因素者(P<0.05);且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危险因素均为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胆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2例发生胆囊感染的患者中13例发生于术后1~6个月占59.09%,4例发生于术后6~24个月占18.18%,其余5例患者发生于术后>2年占22.73%;共检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41%,革兰阳性菌占24.14%,真菌占3.45%.结论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胆囊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术后严格监测;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给予相应治疗.

  • 手术室内备皮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作者:吴雪琼;陈丽;邬利萍;马德江

    目的 探讨患者在进人手术室内备皮与在病房手术前ld备皮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 调查2010年10月在普外科和妇产科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试验组在手术室的半限制区内建立备皮间,由科室人员对手术室的备皮人员进行备皮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人员职责、操作规范等进行专项培训,然后将同期于术前ld在病房备皮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患者备皮后消毒前进行采样,并对琼脂平板细菌的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能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皮肤消毒前,细菌培养阳性率试验组为56.0%、对照组为70.0%;菌落数1~10 CFU/cm2试验组25例、对照组30例,菌落数20~30 CFU/cm2试验组31例、对照组40例,两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试验组为2.0%、对照组为4.0%,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备皮距离手术时间<2 h,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优于术前ld在病房常规备皮,值得推广应用.

  • 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

    作者:潘乐门;黄景勇;倪海真;虞冠锋

    目的 比较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隐静脉剥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3.8±4.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4±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2±4.3) min、(7.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1±5.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8 ±6.6)ml(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47.73%、无效率为4.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2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30% (P<0.05).结论 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效果,优于传统的大隐静脉剥脱治疗,值得推广.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巧庆;迟春昕

    目的 分析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分布,为防治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9月-2012年9月新生儿科住院的148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分布.结果 共有89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血液系统及消化道,分别占34.8%、21.3%、14.6%;孕周<37周、出生体重<3.0 kg、有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孕周≥37周、出生体重≥3.0kg、非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7 d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住院时间≥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占58.4%,革兰阳性菌28株占36.4%,真菌4株占5.2%.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等,加强新生儿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

  •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中临床研究

    作者:魏谋;唐娟;林惠梅;罗晓玲;周伟

    目的 探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中通过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观察,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截取2012年1--12月共129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1组44例、试验2组35例、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间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1组、试验2组均较对照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短、使用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停留时间短、NICU总费用少,试验1组与试验2组病情加重率、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82%与22.86%、11.36%与14.29%,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与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停药以PCT检测值0.25 ng/ml作为指导,可减少抗菌药物疗程及治疗总量,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负担.

  • 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文蓉;修春梅;林瑞莲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47例于医院收治的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等因素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并分析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结果 在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60岁、手术时间>3 h、住院天数>3 d、合并糖尿病以及Ⅱ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更易于获得术后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中以腹部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感染为主,共10例,占71.4%;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50.0%.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发生术后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等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王忠安;黎开谷;刘金辉;樊静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临床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102例(感染组),并选择同期未发生感染的130例(非感染组),采用x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术前GCS评分、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以及是否发生切口脑脊液漏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其中是否发生切口脑脊液漏危险性高(OR=5.768),其余依次为手术次数、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及高龄(OR>1).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颅内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对策,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分析

    作者:林雪;赵华;张小丽

    目的 分析医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后,对医院感染率及对定期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的影响,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选取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患者各1837例和2382例,主要措施包括专业培训、规范操作、职业防护,比较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01%和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前后医务人员洗手七步法、洗手的指征、手是重要传染媒介及对日常洗手自我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积极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呼吸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张素文;杨文艳;马露娜;董超;赵新;张莉

    目的 分析呼吸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37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易感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2种并发症、住院天数>20 d、使用抗菌药物>20 d、糖皮质激素使用>20d、有侵入性操作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危险性高(OR=6.768),其余依次为有侵入性操作(OR=5.439)、住院天数长(OR=5.018)、有多种并发症(OR=4.620)、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814)、高龄(OR=2.932).结论 呼吸科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脓毒血症患儿血清胆碱酯酶与前白蛋白含量的预警价值

    作者:高伟;焦宏斌;程芳;冯桂青

    目的 通过观察胆碱酯酶(CHE)以及前白蛋白(PA)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脓毒血症病情进展中的预警价值,以期早期干预.方法 将脓毒症患儿依据病情转归分为治愈组23例、死亡组16例,全部于入院即刻及治疗3d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含量,并随机选取25名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死亡组入组当天血清胆碱酯酶(3157.7±652.14)U/L、前白蛋白(104.76±43.23) mg/L较治愈组当天血清胆碱酯酶(3235.53±741.56)U/L、前白蛋白(162.87±74.34)mg/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死亡组血清胆碱酯酶(2178.63±724.02)U/L、前白蛋白(84.65±26.58)mg/L进一步降低(P<0.01),治愈组胆碱酯酶(3987.14±826.43)U/L、前白蛋白值(172.89±52.13)mg/L较入院时均有所上升;两组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对判断脓毒血症患儿疗效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有利于对病情进行早期干预.

  • 住院产妇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周宣秀;祝明池

    目的 探讨住院产妇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为母婴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84例住院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产妇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感染与非感染产妇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统计感染部位分布和生产方式对感染的影响.结果 41例产妇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占43.90%和26.83%,剖宫产产妇感染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生产和阴道手术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与非感染产妇的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29.27%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是产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产妇感染可能会直接导致新生儿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手术切口,应针对性的加强预防工作.

  • 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预防对策

    作者:孙晶波;孙玲;冯春玲;高莹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状况.方法 收集2005年6月-2012年6月120例行化疗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率、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构成、耐药性及护理预防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肺癌患者发生感染58例,感染率为48.33%;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口咽部、泌尿道及胃肠道等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29例占50.00%;共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72.41%,革兰阳性菌12株与真菌4株,分别占20.69%与6.90%;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林可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护理预防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肺癌患者的痰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

  • 预防霍乱疑似患者感染管理

    作者:宗贝

    目的 研究霍乱疑似患者预防感染对策,以更好完善霍乱的诊治工作.方法 将疑似霍乱的18~40岁患者分为两组,2009年12月-2012年12月125例为研究组,给予新型预防霍乱感染的方法及护理措施;2007年12月-2009年11月127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预防霍乱感染方法及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后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确诊霍乱分别为15、25例,死亡分别为0和3例;护理后霍乱菌株培养阳性分别为0、3例;低钾血症分别为2例和14例;肾功能衰竭分别为1例和5例;肺水肿分别为1例和7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确诊霍乱病死率、护理后霍乱菌株培养阳性、低钾血症、肾衰竭、肺水肿例数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霍乱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好,相对于传统方法,能更好地对疑似霍乱患者进行管理.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策略

    作者:窦逾常;孙然;刘明晖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发病因素,以及使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进行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和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联合组,两组分别为21例和24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给予随访,观察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情况,两组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联合组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对照组发生率为l00.00%,联合组发生率为50.00%,HBV-DNA定量值>103拷贝/ml的患者,比较HBeAg和HBV-DNA阴性患者获得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风险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前HBeAg阳性、HBV-DNA阳性且定量值>103拷贝/ml是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重要因素,而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和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索瑞君

    目的 分析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产科顺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3070例,其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1214例,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行会阴侧切术的1214例产妇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和分娩次数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检查次数、助产率、产程分别为(28.8±4.3)、(3.2±1.4)次、45.2%、(13.6±3.4)h,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24.6±3.8)、(1.8±0.9)次、16.35%和(11.2±3.2)h,而切口感染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102.7±12.1)g/L和54.8%,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116.4±12.8)g/L和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BMI、血红蛋白水平、检查次数、助产率和产程是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海宁;李敏香;黄李芸

    目的 探讨实行健康教育对门诊生殖道感染(RTI)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7月就诊并被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127例患者,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63例和教育组64例,对教育组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普及有关生殖道感染的知识,对照组不接受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的相关知识知晓、态度正确、相关行为的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生殖器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和宫颈衣原体感染的好转率分别为80.00%、77.78%、57.14%85.7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相关认知,改善相关行为,提高自我防护.

  • 莱芜地区骨科手术室植入物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亓英国;谷增泉;展宝明;刘长鹏;谢学升

    目的 探讨莱芜地区骨科手术室植入物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对应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莱芜地区1769例在手术室行植入物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在手术室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5例出现植入物感染,感染率为0.85%;手术时间>4 h、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急诊手术间、有外伤和基础疾病、急诊手术、住院时间>15 d、侵入性操作是危险因素(P<0.05);感染以切口感染为主占53.3%,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的直接原因是手卫生不达标;其中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卫生不达标是手术室植入物感染的高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室骨科植入物要进一步提高环境洁净度,强化无菌操作,重视手术时的配合,加强植入物的管理,以提高术后的临床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作者:刘悦新;尹仲娇;李绮薇;刘运霞;刘大钺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措施,为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母婴同室共20 02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217例,感染率为1.08%,感染率由2006年的1.63%下降至2011年的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7,P<0.01);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皮肤感染为主占90.78%,其次为上呼吸道、脐部、眼睛、口腔和胃肠道分别占4.15%、2.31%、1.38%、0.92%、0.46%.结论 制定切实有效地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 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程伯溪;叶毅杰;龚恩来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于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3月612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纳入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为肿瘤、切口分类、手术时间、失血量、聚维酮碘切口消毒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时间>6 h、年龄<8岁与>60岁、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类型、手术出血量≥800ml、未用聚维酮碘消毒切口、患者肿瘤及切口分类等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633)、切口分类(OR>1.255)、术中出血量(OR>0.884)、手术时间(OR>0.962)及是否用聚维酮碘清洗伤口(OR>1.569).结论 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多,手术过程中的侵入性感染和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意识不强等均是外科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

  • EICU医院获得性感染调查

    作者:朱礼鑫;赵招凤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病房(E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EICU获得性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入住EICU患者共2224例,发生医院感染132例、157例次,医院感染率5.94%、例次感染率7.06%;132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168份,分培养出病原菌67株,检出阳性率39.88%,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2.69%,革兰阳性菌24株占35.82%,真菌1株占1.49%;检出病原菌标本来源前3位为痰液、血液、尿液,分别占53.73%、20.90%、10.45%;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达100.00%,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呋喃西林的耐药率100.00%,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 E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对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

  • 手术室护工手卫生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陈秀芳;朱燕平;陈玉燕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工手卫生现状,提高护工手卫生意识,以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方法 将仙居县4所县级医院的23名护工作为研究对像,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标准,对其手进行采样,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手术室护工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工手菌落数洗手前为(11.25±6.58)CFU/cm2;洗手后为(10.35±6.67)CFU/cm2,洗手前手术室护工手上的菌落数多于洗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室护工手卫生的合格率洗手前为43.5%,洗手后为47.8%,手术室护工手卫生接触患者后及接触无菌物品后执行率分别为47.8%及52.2%.结论 手术室护工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手卫生执行率低,洗手依从性差.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工 手卫生
  • 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风俊;贾东佩;吴红举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98例脑卒中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从98例脑卒中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06株,8例患者发现两种病原菌同时感染,占8.2%,未见≥3种病原菌同时感染者,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7%,其他依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5.5%、真菌占19.8%;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是主要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34.9%、12.3%和11.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70.0%,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30.0%,未发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菌株;肠球菌属对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青霉素的耐药率>70.0%,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在40.0%~5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制霉菌素耐药率仅为4.8%,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耐药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脑卒中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常见,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避免真菌耐药现象的出现.

  • 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探讨

    作者:谢志强;彭文清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调查、收集外科手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无菌方式采集外科手术感染性标本立即送检;病原菌分离培养依据卫生部规定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条例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操作与判断结果;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4-5.5版本;试验全过程在室内质量控制合格的状态下进行.结果 331株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占65.0%,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8.4%,真菌占6.6%;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8%、18.4%、15.7%、11.8%和10.3%;除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病原菌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为45.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0.4%,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1.1%、15.4%.结论 外科手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病原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 E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秀林;熊敏;袁军;田荷岚;彭春红

    目的 针对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以及合理控制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8年12月-2012年12月EICU发生医院感染的350例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0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20株占49.52%,革兰阳性球菌436株占41.52%,真菌94株占8.95%;革兰阴性杆菌对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物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EICU的病原菌分布应随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此减少新耐药株的形成,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杨家宏

    目的 调查了解基层医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引起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控制医院感染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病例的选择、录入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感染细菌的标本采集、细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卫生部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采用WHO和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所有数据的处理采用WHONET5.3-5.5软件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年龄>70岁,占85.2%;283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占50.6%、泌尿道占19.4%、皮肤黏膜感染占12.0%;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15.0%的抗菌药物是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概率很高,而且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增强,检验科应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加强监控措施,提高病原学检测水平,预防与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 2009-2011年医院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文;杨伟华;刘厚荣;黎事伦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耐药变迁,为进一步控制细菌耐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5软件.结果 3年内临床分离菌株共806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较多,分别占72.4%、72.8%、82.5%,检出细菌连续3年占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2091、1571株;连续3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57.7%、59.1%、56.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2.7%、41.9%、34.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6.0%;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3年临床分离菌中不动杆菌属分别为112、172、378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对头孢类耐药率均>50.0%;连续3年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为57.4%、57.8%、55.7%,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85.0%、83.7%、82.6%;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有较好的敏感性,屎肠球菌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较敏感.结论 3年除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外,其他细菌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个别还有下降的趋势,对于鲍氏不动杆菌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加强监控,遏制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进一步上升,防止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出现.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探讨

    作者:李红;鲁爱华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程度,为预防治疗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岁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及鉴定依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制定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药敏试验结果判断依据CLSI指定的K-B法及折点;试验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2037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为9.6%,例次感染率11.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占55.5%,其次是泌尿道占24.6%,第3位是皮肤黏膜感染占7.9%;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占70.9%,革兰阳性球菌占16.4%,真菌占12.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达100.0%,但大多数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7.6%,MRSA、MRCNS、产ESBLs细菌检出率分别为42.2%、40.4%、45.4%.结论 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群体,其感染病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医院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积极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侯飞;王玲;崔伟锋;马芳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以降低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医院分离的572株PAE,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其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性.结果 PAE标本在痰液、血液、排泄物及伤口分泌物中较多,分别占60.8%、7.9%、11.5%、4.7%;在医院各病区中分离率较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占38.3%,其次是呼吸疗区、干保科、烧伤疗区,分别占21.9%、20.1%、13.4%;年龄>60岁老年患者、住院时间>30 d、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机械通气时间>2 d尤其>5 d的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呋喃妥因、四环素的耐药率达100.0%,其次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也高达97.6%,耐药率<3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结论 规范化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防止PAE耐药菌株的扩散.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作者:王玲;侯飞;崔伟锋

    目的 研究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的病原菌的分布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对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临床手术患者的病例进行调查,筛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并对病原菌培养,观察其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4.0%,其余各类感染均约10.0%;对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两者均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100.0%、88.0%;对于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利奈唑胺则各异.结论 通过对于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可有效地控制临床外科手术感染,并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长生;曹静;赵连山;杨晓玲;闫智涛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5月-2012年6月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送检不同来源的标本检测,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318例老年患者感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50.70%,革兰阳性菌26株占36.62%,真菌9株占12.68%;不同耐药菌的耐药性呈现高耐药率;多数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在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时较未加酶抑制剂抗菌药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高,真菌感染所占比重较高,为了控制耐药率,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降钙素原及血培养阳性时间对严重败血症早期预后的价值

    作者:叶晓涛;习慧明;张旭;许瑞环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PCT)及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对严重败血症患者早期预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77例血培养阳性严重败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和细菌分布;比较PCT和TTP的ROC曲线特性.结果 严重败血症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4.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6.3%;死亡组与生存组PCT的中位数分别为20.04 ng/ml和5.15 ng/ml,死亡组与生存组TTP的中位数分别为10.50 h和12.91 h,PCT和TTP在死亡组与生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对应生存组PCT和TTP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0和0.727,95%置信区间为0.790~0.950和0.598~0.856,优截断点为5.25 ng/ml和9.1h,灵敏度为88.5%和65.4%,特异度为76.5%和74.5%.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败血症主要病原菌;PCT早期预测严重败血症患者死亡危险性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且优于TTP;血浆PCT检测联合TTP评估严重败血症患者预后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作者:郑春华;王立;金燕;饶先林;翁卫东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求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腔积液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差异性.结果 90例患者中共计诊断出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率62.2%,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为34例,占37.8%;观察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2.5%、84.8%、89.6%,明显高于对照组56.4%、62.3%、64.5%;两组结核性胸腔积液阴阳性预测值和阴阳性似然比以及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同工酶、腺苷脱氨酶同工酶/腺苷脱氨酶、γ干扰素、白介素12等浓度指标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敏感性高,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是临床上有效诊断试验之一.

  • 国内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荟萃分析

    作者:王超

    目的 对国内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为美罗培南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到2012年11月28日;收集国内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4.2软件;设置两个组,美罗培南组(研究组)和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以优势比OR值和95%CI表示.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799例患者,包括研究组387例和对照组41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与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0%与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P<0.05,OR=2.16,95%CI 1.17~3.96).结论 美罗培南的细菌学疗效要高于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其临床疗效却与其他抗菌药物相当,可能纳入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性并不高.

  • 抗菌药物在剖宫产孕妇围手术期抗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朱秀霞;杨英捷;施慧菁;朱筑霞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在剖宫产孕妇围手术期抗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5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均95例,所有产妇均预防性接受静脉滴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或头孢呋辛钠进行围手术期的抗感染治疗,其中A组于胎儿娩出后断脐给药,术后6h再给药1次;B组于胎儿娩出后断脐给药,术后连续用药2 d;C组术前不给药,术后连续用药5d,对比分析3组产妇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术后病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A、B、C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切口感染率略高于A、B两组;A、B组术后病率分别为1.1%、1.1%,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2.4±27.3)h、(41.8±25.8)h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7±1.0)d、(4.8±0.8)d,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上述指标要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低感染风险产妇,胎儿娩出后即刻和术后6h分别使用静滴抗菌药物一次,能降低术后的病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病原菌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于勇;蒋伟;朱静;蔺静;王海滨;冷金昌;刘小乡

    目的 研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病原菌耐药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10个病区2011年31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以及这些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及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环丙沙星使用强度与3种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头孢克洛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负相关.结论 环丙沙星的使用强度与病原菌耐药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降低该药的使用强度有可能降低病原菌的耐药率;头孢克洛使用强度与病原菌耐药率之间的关系有待通过后续研究证实.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国忠;方华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在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的124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药敏试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有高度敏感性,分别为76.6%和100.0%,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性强,均为100.0%;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6%,细菌清除率35.5%,患者中14例出现轻微的恶心、腹胀等,加用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根据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