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肿瘤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俊姝;王静;徐加杰

    目的:探讨肿瘤重症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肿瘤重症发生血流感染患者共121例,对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初步统计采用WHONET 5.0软件,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121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50.68%,革兰阳性菌51株占34.46%,真菌22株占14.86%;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高,均为100.00%;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肿瘤重症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抑郁症与强迫症合并肺结核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的变化研究

    作者:刘立滢;贾碎林;黄子夜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强迫症合并肺结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32例抑郁症合并肺结核患者(MD组)、32例强迫症合并肺结核患者(OCD组)为研究对象,选择健康人群56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BDNF、IL‐2、IL‐6水平。结果治疗前MD组、OCD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MD组、OCD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组血清IL‐6水平高于OC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D组和OCD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OCD组治疗后BDNF水平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D组和OCD组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D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血清BDNF与抑郁症病程、症状呈负相关,血清IL‐2、IL‐6与抑郁症症状呈正相关;血清BDNF与强迫症病程、症状呈负相关,血清IL‐2与强迫症症状呈正相关。结论 BDNF、IL‐2、IL‐6在抑郁症合并肺结核中存在异常表达,且与抑郁症合并肺结核的病情相关,治疗后可获得改善;BDNF、IL‐2在强迫症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与强迫症合并肺结核的病情相关,治疗后亦可获得改善。

  • 血细胞炎性因子在膀胱癌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水平研究

    作者:胡恩平;程伟松;潘正波;陶秀林

    目的:探讨血细胞炎性因子在膀胱癌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9月90例膀胱癌患者,按疾病分为膀胱癌感染组、膀胱癌非感染组、良性病变组,各30例;同期选择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膀胱癌感染组患者血清 TNF‐α、IL‐6分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血清IL‐2、IFN‐γ水平呈下降趋势,而血清TNF‐α、IL‐6水平呈上升趋势,且3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合并感染之间血清IL‐2、IFN‐γ、TNF‐α、IL‐6水平存在明显差异,3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2、IFN‐γ在膀胱癌合并感染中呈低表达,TNF‐α、IL‐6在膀胱癌合并感染中呈高表达,IL‐2、IFN‐γ、TNF‐α、IL‐6与膀胱癌合并感染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 肛肠科医院感染特点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

    作者:王世华;潘娟;刘桂花;祁芝花;张海云

    目的:探讨肛肠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多药耐药性,为预防和治疗肛肠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院的634例肛肠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医院感染类型、感染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分布。结果634例肛肠手术患者中9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46%;主要感染类型为手术切口、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60.20%,革兰阳性菌25株占25.51%,真菌12例占12.2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脆弱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具有多药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加替沙星耐药率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较高,>75.00%;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90.00%。结论肛肠科医院感染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 NICU 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寿良岳;陈欣;褚高峰;徐子奇;彭国平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 IC U )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N IC U 216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 K‐B纸片扩散法。结果216例重症患者中共8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38.43%;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9.40%,其次为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分别占25.30%和13.25%;共分离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1.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66株占69.48%,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9株占9.4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奈唑胺、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 N IC U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锦华;陈强;汪东良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3周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改良巴氏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测量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92.65%(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为(15.31±0.42)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为(61.77±1.1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率为7.3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TNF‐α、IL‐6和CRP浓度分别为(17.24±2.77)μg/L、(21.37±3.70)ng/L和(14.29±1.89)mg/L ,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姚洁;诸伟红;葛玉英;陈科威;王秋妹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特点,为减少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组,感染组32例、非感染组818例,对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对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患者临床特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3.76%;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55.00%,其次为血液、尿液,分别占30.32%、10.97%;共分离出病原菌620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分离出209株占33.71%,革兰阴性菌393株占63.39%,真菌18株占2.90%;感染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CRP水平显著性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贫血、透析龄、置管方式、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应根据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 建立16SrDNA 的 PCR-SBT 法细菌鉴定及在败血症中的应用

    作者:蔡莹;魏建波;鲍亚萍;施新萍;黄晶晶

    目的:建立16S rDNA PCR测序(PCR‐SBT)方法快速鉴定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菌种。方法对5株标准菌株及临床常见的20属27种细菌进行16S rDNA保守序列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16S rDNA序列,采用Clustal‐X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同时对124例败血症患者进行血培养并与PCR‐SBT 法比较,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所有细菌菌株通过PCR方法均获得约1500 bp的保守序列,经测序分析后5株标准菌株的序列与预期标准序列完全一致,27种临床分离株测序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124例败血症患者中84例PCR法阳性,阳性率67.7%,显著高于血培养的30.6%(P<0.01)。结论建立16S rDNA的PCR‐SBT法鉴定细菌快速可靠,诊断败血症优于传统的血培养法。

  • 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根除效果分析

    作者:王冬英;周利民;童火木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对根除效果进行分析,以降低H p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78例,将其中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175例非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 H p感染及溃疡大小,并在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后对比 Hp根治率、治愈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患者及整体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0.5 cm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而>1.0 cm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 H p根治率及治愈率分别为47.57%、29.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14%、41.71%;治疗后观察组出现贫血、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高、溃疡面积大,在治疗后Hp根治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在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吴骁;杨光;赵枫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表达,以降低A M L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初诊A M L感染患者36例,设为A M L感染组,36例患者中12例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缓解组,将余下24例患者设为复发组,AM L感染组36例患者依据FAB分型标准,M26例、M317例、M47例、M56例;选择20例单纯初诊AML患者为AML组,另选择健康人群2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 L感染组CD4+CD25+ FOXP3+ Treg 及CD4+ FOXP3+ T 细胞比例高于 AML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L组CD4+CD25+ FOXP3+ Treg及CD4+ FOXP3+ 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CD4+CD25+ Treg及CD4+ FOXP3+ T细胞比例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AML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和CD4+ FOXP3+ T细胞比例呈现正相关(r=0.387, P=0.015)。结论初诊AML感染患者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单纯AML患者。

  • IL-1β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交互作用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兴热;陈凤羽;杨德兴;刘孝文;袁雕;资云菊;何祥;和润泞

    目的:观察IL‐1β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H p )感染在胃癌患者的分布或表达,探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胃癌发生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胃癌组,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IL‐1β基因多态性、H p感染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中Hp感染的阳性率为73.9%,对照组为3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基因型C/C在胃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别占10.0%和28.3%,C/T 在两组中的分别占53.8%和53.3%,T/T在两组中的分布为36.2%和18.4%,3种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种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为8.8%、51.3%、39.9%与26.7%、56.7%、16.6%,3种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L‐1 B的基因多态性在胃癌患者与健康者中的分布不同,T/T基因型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而C/C基因型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低,此外 H p感染与IL‐lB的基因多态性间的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

  • 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患者炎性指标与应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云洁;周宓;项捷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患者炎性指标、应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40例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择同期40例无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为未感染组,检测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缺血修饰蛋白(I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各指标与年龄、感染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CRP、IL‐6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IL‐2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 TNF‐α、IMA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SOD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CRP、IL‐6、IMA、TNF‐α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IL‐2、SOD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PCT、CRP、IL‐6、IMA、TNF‐α的表达与IL‐2、SOD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发生感染患者炎性指标和应激指标可出现异常表达,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预测和监测血液透析发生感染的发病及病情。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方文宾;王文标;梁亚非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定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执行。结果共送检359份标本,阳性标本281份,阳性率为78.27%;共分离病原菌3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4株占70.86%,革兰阴性菌76株占25.17%,真菌12株占3.97%;链球菌属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有较强耐药,耐药率分别为51.85%、65.74%和94.44%;金黄色葡萄球菌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有较强耐药,耐药率分别为50.00%、51.92%和92.31%;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为52.7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庆大霉素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为52.38%。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其对克拉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 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

    作者:范伟女;姜雅芬;俞虎;严旺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300例脑梗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其病原菌分布,并实施耐药性检测。结果30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5株占74.6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0株占14.2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7株占11.1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等耐药率较低,为4.76%~27.78%,亚胺培南耐药率均<6.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其中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结论脑梗死下呼吸道感染率高,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菌种,同时耐药性复杂,临床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性监测。

  • 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对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建清;黄小敬;袁健东;林垂聪;陈雷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应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68例开放性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38例,选择同期25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术后1、4、10 d 3组受试者降钙素原指标、C‐反应蛋白指标,并评价两种指标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 d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7.225、61.147,P<0.01),术后1 d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0 d感染组PCT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5.032,P<0.01),术后4、10 d感染组CRP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4、9.532,P<0.01);PCT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2%、88.6%,均明显高于CRP。结论 PCT诊断骨折术后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RP ,两者联合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

  •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淑敏;孙兆印;王伟;冯博;陈琳琳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该类患者的诊疗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脑卒中患者共137例,其中脑梗死77例设为脑梗死组,脑出血60例设为脑出血组,同期纳入具有可比性的健康体检者共1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SIL‐2R浓度水平,对比分析3组检测对象SIL‐2R水平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患者的血清SIL‐2R浓度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血清SIL‐2R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L‐2R浓度水平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忠明;夏平达;周琴

    目的:探讨并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以降低CHD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C HD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诊治的CHD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法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 Hp阳性率;测定血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家族史、吸烟史、吸烟量、饮酒史、合并慢性病及体质量指数(BMI)等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 TG、TC、HDL和LD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RP为(57.13±2.27)mg/L ,高于对照组的(31.45±2.41)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4 C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为67.24%,对照组为6.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上消化道出血是由多因素综合所致,Hp感染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治疗CHD应减少患者 Hp感染,以改善患者预后。

  • 品管圈对预防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石秀菊;陈德花;马芳芳;步利;帅媛媛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预防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降低消化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内科住院患者218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消化内科住院患者2432例为试验组;2013年1月1日起对所有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2180例患者共68例发生医院感染,试验组2432例患者共25例发生医院感染,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洗手次数和正确洗手次数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实施后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降低消化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护理管理模式预防精神病患者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探究

    作者:郑胜丽;林珊珊;徐跃慧;刘立滢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改善精神病患者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00精神病患者,其中2013年1-6月为护理干预前,根据上报医院感染及出院病历资料,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测,并于2013年6月开始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有120例发生率1.64%,护理干预后(2013年7月-2014年1月)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有64例发生率0.88%;与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等相比,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感染率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120例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中,88例患者具有不洁食物史、发热、恶心、呕吐、腹泻,12例患者伴随肠胀气、肠麻痹、肠梗阻、水与电解质紊乱,20例患者在1年内腹泻>5次;与护理干预前医院感染性腹泻发生率1.64%相比,护理干预后医院感染性腹泻发生率为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感染性腹泻发生率虽然较高,但采取合理护理干预后,可显著降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

  • 全程信息化管理在妇科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丽莉;高静;高华;李冬艳;霍营营

    目的:分析全程信息化管理在妇科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降低妇科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医院妇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后)收治的患者940例为观察组,2007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前)收治的患者82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上报资料正确率、医院感染高危风险统计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上报资料正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χ2=4.986,P=0.028);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9%(χ2=4.795,P=0.035);观察组医院感染高危风险统计时间为(5.15±1.25)min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30±15.65)min(t=13.296,P<0.01);观察组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可降低妇科高危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上报资料正确率,促进医师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完善妇科高危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消化内镜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蔡晓美;任艳蕊;左绪艳;杨柳;芦芬;杜芳芳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预防措施,以降低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834例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医院感染类型、感染病原菌及预防措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4例患者中9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75%;感染部位以消化系统、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0.82%、18.37%、17.35%及11.22%;共分离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50.00%,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株占43.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6株占6.1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实施干预措施后,胃镜和肠镜内镜、水槽、消毒液、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消化内镜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感染预防措施研究,可有效降低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丽;杜永亮;徐永红;陈宁;荣兴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35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50例COPD患者中共有12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6.6%;其中轻度感染21例、中度感染84例、重度感染23例;医院感染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89例占69.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1例占16.4%;12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16.5%,革兰阴性菌116株占70.7%,真菌21株占12.8%;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7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较长、使用多种抗菌药、留置导管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姚美华;潘雅明;叶志弘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指导PICC置管。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PICC置管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PICC置管的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 PICC 置管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7.14%;共分离出病原菌9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各1株;穿刺次数、护理人员操作经验、刺激性药物使用、白细胞数偏低、静脉炎以及导管留置时间与PICC置管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引发PICC置管感染的因素较多,导致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出现率居高不下,掌握PICC置管患者感染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感染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叶白如;谷禾;杨午红;金领微;黄蔷薇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0%,感染部位以导管感染为主,占30.95%,其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分别占26.19%、23.81%、9.52%;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疗程(13.6±4.2)d ,统计各感染部位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伴有糖尿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中心静脉置管等因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及规范操作,加强治疗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以降低血液透析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 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CT 多平面重组技术价值评估

    作者:陈淑君;邵峰;邵国良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诊断肿瘤患者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以期早期诊断,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95例肿瘤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薄层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作各个方向的图像重建,观察在影像学上的形态表现,同时和横断位上进行比较。结果在经CT 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的各层面和常规横断位进行比较,横断位显示支气管征13例占13.68%、深分叶征43例占45.26%、胸膜凹陷征57例占60.00%、磨玻璃5例占5.26%、大片实变15例占15.79%、片状阴影18例占18.95%、空气半月征5例占5.26%,C T多平面重组技术处理后结果支气管征38例占40.00%、深分叶征56例占58.95%、胸膜凹陷征46例占48.42%、磨玻璃38例占40.00%、大片实变37例占38.95%、片状阴影39例占41.05%、空气半月征49例占51.58%,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短毛刺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多平面重组技术能早期诊断出肿瘤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有助于临床诊治。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郑宏;温燕;郭琳;李小美;吴叶荣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6月-2014年10月240例机械通气V A P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并每天进行脱机试验判断;A组患者仅实施基础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C组在B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排痰机振动排痰;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定期进行血常规、动脉血气和胸片检查,统计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对比3组患者的疗效;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两两之间的A‐PACHE Ⅱ评分、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均得以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显著优于 A组(P<0.05),C组患者显著优于B组( P<0.05);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B组的82.5%和A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在VAP患者中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氨溴索治疗。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仁飞;秦杰;张胜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 )监测下不同呼气末正压水平对严重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将48例患者根据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高低分为<12 ml/kg组(低ELWI组)和≥12 ml/kg组(高ELWI组)各24例;再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各12例,分别予以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10 cm H2 O、≥10 cm H2 O治疗,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和D组患者的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指标在治疗后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PO2/FiO2)指标治疗后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升高值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的升高值与A组基本相同;ELWI与PVPI呈正相关(P=0.0067),ELWI与 PO2/FiO2呈负相关(P=0.0001)。结论患者的ELWI≥12 ml/kg时,高水平PEEP可更有效地纠正严重感染所致ARDS缺氧症状,改善患者氧合状况;ELWI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朱小芳;赵霞;郑润菊;郭改平;吴艳芳

    目的:了解特定时间的医院感染率,真实反映医院感染状况,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14年7月11日医院882例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电子病历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调查表,对结果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882例,实际调查882例,实查率100.00%;发生医院感染29例、30例次,感染率3.29%、例次感染率3.40%;抗菌药物使用率30.50%,微生物送检率49.8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1.0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7.50%;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各占18.20%;882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269例,抗菌药物使用率30.50%,其中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用药分别占66.54%、22.30%、11.15%,一联、二联、三联用药分别占81.04%、18.59%、0.37%,送检率49.80%。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准确反映医院感染状况和发展趋势,指导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易患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目标性监测,从而降低感染率,预防医院感染暴发。

  • 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洁;刘运喜;索继江;高岩;贾宁;邢玉斌;任世旺;杜明梅;谢丽君;李长兴

    目的:探索肾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肾病科113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病科1138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4例、391例次,感染率3.02%、例次感染率3.4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3.99%;共检出病原菌309株,革兰阴性菌136株占44.02%,革兰阳性菌84株占27.18%,真菌89株占28.80%;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较低、介入史、年龄偏高、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总住院天数、入住ICU、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及留置尿管等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较低、入住IC U、住院时间长、患有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及留置尿管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征与预防措施

    作者:单慧娟;金先红;周喜梅;马彩霞;张晓黎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入的200例乙型肝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预防措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7株占78.50%、革兰阳性菌31株占15.50%、真菌12株占6.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1.50%,其次为胃肠、黏膜及胆道感染,分别占29.50%、12.50%及12.0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发生感染多,82例占41.00%,住院<10 d的患者发生感染少,15例占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乙型肝炎发生感染患者肝组织分级主要为 G0~G151例占25.50%、G272例占36.00%、G363例占31.50%,纤维化分期主要为S172例占36.00%、S242例占21.00%、S442例占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临床、组织学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对预防和减少乙型肝炎患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培荣;马列清;刘静;李德新;王凡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选取1998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肝病患者67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分布及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4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62.69%,其中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移植肾失功、多囊肾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57.50%、66.67%、100.00%、0;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61.82%、66.67%、77.7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00%,其次为肺部感染和肠道感染,分别占38.10%和7.14%;感染患者以51~60岁多,占52.38%,其次为61~70岁和41~50岁,分别占21.43%和14.29%;透析时间越长、肝功能越差,感染率越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肝脏疾病患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规范操作流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作者:顾群;沈鸣华;钱铭净;孙如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预防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分析相关感染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卒中评分、卧床时间、住院天数、高血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与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糖、COPD病史、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是多因素所导致,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 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低 T3综合征对病情与预后的评价

    作者:麦华德;宋艳玲;顾申红;刘畅;韩忠

    目的:研究低T3综合征与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糖尿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A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组)和B组(糖尿病合并普通肺炎组)各5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无肺部感染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C组(对照组),将A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死亡的归为死亡组,存活的为存活组,比较各组患者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游离 T3(FT3)、T3、甲状腺素(T4)含量明显较B、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高于B、C组,氧合指数(PaO2/FiO2)的含量低于B组,B组患者的hs‐CRP含量高于C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 T3、FT3含量与hs‐CRP、HbAlC成负相关,与PaO2/FiO2成正相关;死亡组患者的TSH、T3、T4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 T3综合征可以反映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对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综合性 ICU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娇;陈梦燕;黄静

    目的:了解医院IC 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规范》,监测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IC 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日感染率、3种导管相关感染率、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监测的65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82例次,医院感染率11.90%、例次感染率12.52%、日感染率13.84‰、例次日感染率14.55‰;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0.56‰、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1.1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78.43‰;下呼吸道感染率为80.25%、血流感染率为7.41%、泌尿道感染率3.70%;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高,占42.74%。结论IC U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导管相关性感染为高风险性因素,应对病房管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腰椎滑脱患者术后感染因素临床研究

    作者:杨林;苏庆军;杨晋才;鲁世保;康南;关立;孟祥龙;刘玉增;周立金;原威;臧磊;海涌

    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研究,分析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正确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骨科的21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7%,其中手术切口浅部感染5例,占62.5%,另外3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占37.5%;共检出病原菌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占75.0%,革兰阴性菌2株占25.0%;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患者年龄高、伴随疾病重、病因类型复杂、外力负荷大及病程长,发生感染风险越高,感染程度也越重。结论积极治疗患者伴随慢性疾病,明确腰椎滑脱病因,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密切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腰椎滑脱术后感染的发生。

  • 集束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作者:胡艳;王海燕;袁映红;刘宁川;任玉秀;彭涛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医院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24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5.0%,对照组发生感染19例感染率15.8%,研究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2%,对照组为30.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术后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减少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生肌玉红膏联合硝硼散防治肛肠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文静;谢雅;杨关根;裘建明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与硝硼散联合应用在防治肛肠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以降低伤口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行肛肠手术的患者386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给予硝硼散、生肌玉红膏和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硝硼散组分别为65.6%和92.8%,生肌玉红膏组为67.7%和93.7%,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为77.6%和98.5%,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硝硼散组和生肌玉红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硼散组与生肌玉红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的总感染率为6.7%,硝硼散组为15.2%,生肌玉红膏组为14.2%,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总感染率低于硝硼散组和生肌玉红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硼散组与生肌玉红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种类之间比较,肛周脓肿、肛瘘以及混合痔的感染率较高。结论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能显著提高肛肠术后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性降低术后感染率。

  • 聚维酮碘稀释液预防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韦国祥;岑荣飞;刘义宽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稀释液在预防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感染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93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试验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聚维酮碘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对比分析两组腹腔及切口感染情况;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2.13%,对照组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整齐,甲级愈合率为68.08%,对照组患者甲级愈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859,P<0.05);患者术后体温上升,但体温恢复时间相差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恢复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在预防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中疗效较好,患者术后感染率较低,切口愈合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 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红;倪宏星;方旭琴

    目的:探讨手术室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125例实施关节置换术患者,检测病原学特点,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4例,感染率11.20%;共分离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占36.36%,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4株占63.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3 h、手术室流动人员≥5人是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较高,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

  • 不同手术方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医院感染影响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玉兵;王耿泽;邢文英;张海洋;王建锋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临床降低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脾损伤病理分级划分为保脾治疗组435例、全脾切除组384例和脾移植组181例,对保脾治疗组采取保脾手术方案,对全脾切除组采取全脾切除手术方案,对脾移植组采取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对比3组患者术后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全脾切除组和脾移植组的患者腹腔内出血,医院感染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和死亡的状况均比保脾治疗组严重(P<0.05);而全脾切除组与脾移植组相比较,全脾切除组患者的腹腔内出血水平较高(P<0.05);保脾治疗组患者总感染率为2.53%,明显低于全脾切除组和脾移植组的总感染率(P<0.05);对比3组患者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结果,保脾治疗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低于全脾治疗组和脾移植组(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与不同手术方案密切相关,尽可能采取保脾手术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 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付葵;夏建国;项尽一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全身麻醉患者325例,对其发生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使用统计软件 SPSS 21.0进行分析,对麻醉相关因素实施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25例全身麻醉患者发生感染28例,感染率8.62%;麻醉时间≥3 h、复用式过滤器、普通喉镜消毒方式、非每日更换钠石灰是全麻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麻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率。

  • 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韬;晏新;扶世杰;曾胜强;龙彦

    目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院的20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感染类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7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50%;主要感染类型:骨髓炎25例占35.71%、血气胸伴创伤性肺部感染16例占22.86%、颌面部创伤后颅内感染14例占22.86%、腹部创伤后腹膜炎11例占15.71%;开放性骨折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1例占58.57%、革兰阳性菌25例占35.72%、真菌4例占5.71%;住院时间、病程、骨折部位、骨折损伤程度是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骨折后医院感染进行临床特点和感染因素分析,为开放性骨折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滕晓平;谢凯刚;任旋磊;王志炎;洪晓明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学特点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366例结肠癌实施手术患者,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对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6例结肠癌实施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为10.93%;共分离出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6.88%,革兰阳性菌占53.1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出血量、肠内容外溢是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耐药机制复杂,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肠内容外溢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做好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

  • 麻醉气管插管及喉罩对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绍荣;祝胜美;孙建良

    目的:探讨患儿术中麻醉喉罩及气管插管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患儿,均需实施全麻开腹手术,按照麻醉管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观察组使用ProSeal喉罩,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节点心率、术后1 d感染率及感染症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术中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时观察组心率分别为(113.59±6.31)、(114.42±8.14)/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感染率为18.00%,明显高于观察组6.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发热、肺部啰音、咳痰液、喘鸣、低氧血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开腹术中使用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对于患儿刺激性小,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术后感染率低,感染症状轻,利于术后恢复。

  • 恶性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裴俊烽;张前进;陈柏庆;金冬春

    目的:对恶性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恶性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3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8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980例患者中共有76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8%;共分离出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占41.5%,革兰阴性菌32株占39.0%,真菌16株占1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病情严重程度(GCS )评分、免疫功能、用药天数及住院天数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GCS评分≥7分、免疫功能低下和住院天数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与高龄、GCS评分≥7分、免疫功能低下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医院应该提升管理质量,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分布与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郑佳;莫小花;吕丽华;刘敏妃

    目的:了解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真菌谱检测及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7月-2014年6月对114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外耳道痂块、苔皮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给予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确诊真菌感染114例、148耳,其中病变位于左耳41例、右耳39例、双耳34例;常见的病史为耵聍潴留占39.86%、耳道解剖异常占27.70%和外耳道异物占20.27%;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156株真菌,以曲霉菌属为主占70.51%;曲霉菌属、假丝酵母菌属对氟康唑、氟胞嘧啶均无耐药菌株检出;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较低;治疗两个疗程后治愈96耳,治愈率64.86%,总有效率为95.27%。结论在外耳道真菌的治疗中,应根据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真菌药物,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脊柱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长成;杨国志;李振武;李雷;裴飞舟;尹锐峰;李志安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行脊柱外科手术的497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497例脊柱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5.03%,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泌尿道、切口感染为主;25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53.7%,革兰阳性菌15株占36.6%,真菌4株占9.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是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医院感染保护因素。结论脊柱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是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医院感染保护因素。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俞章平;余晗俏;梁亚非;郑慷

    目的:研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5例和非感染组33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数据和实验室指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25例,感染率为6.98%;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次数和时间过长、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和手术室环境不合格等因素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次数和时间过长、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和手术室环境不合格等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源性感染、糖尿病、肥胖和血肿等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的重要诱因,感染后移除起搏器是治疗术后感染的可靠方法。

  • 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研究

    作者:李慧芬;田静;姜连英;刘文慧;马利平

    目的:探讨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骨科对15例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上重点做好负压封闭引流护理、患肢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结果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患者精心的治疗与护理,避免了因护理操作不当引起的再次感染,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负压封闭引流5~7d后,揭除敷料时,有13例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呈阴性,无坏死组织残留,肉芽组织生长较好,行植皮术后愈合良好,2例患者更换二次负压封闭引流后,经过5~7d后,创面细菌培养呈阴性,无大量渗液集聚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行植皮术后患者痊愈;15例患者无1例发生深部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以保证有效引流,防止引流管道堵塞的发生,同时做好患肢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为二期植皮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提高护理满意度。

  • 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张伟;张玲霞;杨璐;张志刚;李忠民

    目的:对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为减少垂体腺瘤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3例垂体腺瘤患者,对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3例垂体腺瘤患者,53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18%;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脑脊液漏、侵入性操作、激素治疗是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抗菌药物是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保护因素;感染患者进行防治干预后,感染率下降为2.74%,生活质量升高。结论术后脑脊液漏、侵入性操作、激素治疗是垂体腺瘤术后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毕堃;陆斌;尹文伟;陈思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6例和未感染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致病因素的差异;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38.3%,其中单一感染25例,混合感染11例;94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305份,检出病原菌198株,检出率高达64.9%,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占68.2%,革兰阳性菌47株占23.7%,真菌16株占8.1%;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70.0%;年龄大、昏迷时间长、脱水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GCS评分及侵入性操作等为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积极治疗脑外伤,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 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的影响

    作者:何剑颖;徐青青;杨新光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80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尿路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5%、2.5%,低于对照组的15.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减轻应激反应,且可降低感染率。

  • 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术后感染预防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涌亮;管四炎;王国庆;胡顺才;余斌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影响,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66例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渗液消失时间、皮肤愈合时间及感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同时对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渗液消失时间、皮肤愈合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1、IL‐6、TNF‐α、WBC 5项感染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感染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骨折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不仅能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率,且能加快骨折愈合时间。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易晓辉;孟丹丹;卢少平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10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患者进行相关干预治疗,比较感染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体温、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总数以及降钙素原(PCT )值;分析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体温、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总数以及PCT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麻醉时间、插管途径、插管部位、插管深度以及拔管时间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麻醉时间、插管途径、插管部位、插管深度以及拔管时间是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均会增加下呼吸道感染风险,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该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降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 SHEL 事故分析模型对预防小儿术后医院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周叶青;王慧聪;何佳;骆燕燕

    目的:探讨S H EL事故分析模型对预防手术患儿医院感染的效果,为寻找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S H EL事故分析模型对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S H EL事故分析模型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率为2.60%、对照组为5.40%,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原因主要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占48.15%,观察组占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房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是手术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通过S H EL事故分析模型能够及时发现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和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病房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是减少手术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 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预防控制

    作者:蔡林芳;李春香;何叶

    目的:了解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临床护理和预防控制策略,为降低产妇产褥期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产科产褥期感染产妇7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产褥期感染产妇160例,为对照组;统计感染产妇产褥期感染部位分布,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产褥期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例产褥期感染产妇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分别占29.17%、26.39%、25.00%、13.89%、5.55%;剖宫产、经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生殖道炎症、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与产妇产褥期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破膜时间、产程及卧床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因素多,临床应加强产褥期的预防控制及护理,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

  •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

    作者:段丽芳;张振英;孟庆娟;杜莹;吕滢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以降低剖宫产感染率。方法分别选择2013、2014年在医院就诊的行剖宫产术产妇4000例,将2013年20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00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研究组产妇则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后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观察住院期间两组产妇的感染情况。结果产妇术后感染率研究组为1.65%,对照组为2.80%,研究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医护人员的干预业务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的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同时还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加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初产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研究

    作者:张庆玲;张文娟;牛春红;陈雪玲;张效民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生产的初产妇738例,根据产妇在住院期间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接受医护患关注护理系统干预,干预1个月后,统计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部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呼吸系统、手术切口、会阴部以及总体感染率分别为0.81%、0.27%、0.27%和1.90%,对照组分别为2.98%、1.63%、2.17%和8.67%,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颈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发生率分别为0.54%、0、0,对照组分别为2.44%、1.08%、1.08%,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皮疹、静脉炎以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81%、1.08%、1.08%、2.98%,对照组分别为2.71%、4.34%、6.50%、13.5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关注的护理系统应用于初产妇产褥感染的预防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以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剖宫产术后产妇医院感染调查与控制

    作者:姚成莲;梁琤;焦丽娟;黄凯;刘雪萍

    目的:探讨产妇行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2-2014年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9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等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产妇医院感染140例,感染率为7.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产妇中,以生殖道感染多,占44.3%;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的年龄、妊娠并发症、住院时间、试产时间、放置导尿管、急诊手术、医务人员手术熟练程度及抗菌药物应用时机等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妊娠并发症、放置导尿管、手术技术不熟练、术后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剖宫产产妇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师根据产妇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早产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菊敏;鲁芹;亓立红;李艳玲;平玲;苏文凤

    目的:对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医院出生的2035例早产儿,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5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25例,感染率为11.06%;主要感染类型为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分别占43.11%和38.22%;共分离病原菌2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1株占58.22%、革兰阳性菌61株占27.11%、真菌33株占14.6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85.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73.0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率较高,对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围产期生殖道感染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风芹;赵青;孙青丽;肖庆军;李桂青

    目的:探析围产期生殖道感染病原菌构成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围产期生殖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2040份,对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统计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4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90株,阳性检出率为4.4%,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41.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53株占58.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 RS A检出6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高,为70.8%,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呋喃妥因、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5.0%,链球菌属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为88.9%,对美罗培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53株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为30.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对围产期生殖道感染患者予以病原学检测,了解其耐药趋势及病原菌构成,对降低围产期生殖道感染率、降低耐药菌株产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医源性流行及感染暴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彭凌;孙涛;赵赢;王秋菊;邓瑶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宫腔镜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1月医院89037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对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89037例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88例,感染率为0.10%,感染类型以子宫内膜炎为主,占69.32%,其次为子宫肌内膜炎和盆腔炎,分别占15.91%和7.95%;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分别占30.67%、22.00%、16.67%、14.00%;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手术等级、子宫大小、术前炎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为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P<0.05)。结论导致宫腔镜手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患者伴有合并症、术前存在炎症、手术等级高及子宫肌壁的损伤严重均提高了宫腔镜手术后医院感染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加强器械消毒,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便预防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作者:袁洪斌;吕俊;易平枝;范植全;陶玉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为减少患儿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32例发生医院感染,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防治措施。结果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29.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6.88%和18.75%;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病程、侵入性操作、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时间长、病程长、侵入性操作、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婴幼儿复杂泌尿系统感染影像学特点临床分析

    作者:郭永强;李恒岩;李搏

    目的:探讨婴幼儿复杂泌尿系统感染(cU T I)的影像学特点,为婴幼儿cU T 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52例泌尿系统感染(U T 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cU T I组32例与非cU T I组20例;采集患儿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采用泌尿系超声检查(USG)、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以及99锝‐二巯基丁二钠肾静脉显像(DMSA)对患儿进行检查,比较几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cUTI及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结果婴幼儿cUTI病原菌构成比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7.68%、20.30%和13.04%;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为0,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为敏感,耐药率为0;MCU为诊断VUR的首选,DMSA对cUTI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USG则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筛查。结论诊断婴幼儿cUTI时应合理选择影像学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进行药物选择。

  • 综合控制对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李世红;王苏荣;孟琴;刘天凤;李彦华

    目的:探究综合控制方案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以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妇科治疗后出院的2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术后感染患者的特征,并以此制定综合控制方案,随后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采取综合控制方案,并选取其中2200例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综合控制方案实施前后妇科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合格率及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结果患者年龄、感染部位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综合控制方案后,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以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对比综合控制方案前后患者感染情况,对照组术后医院感染率为9.86%、观察组为1.95%,实施综合控制方案后,患者感染率有显著地下降(P<0.01)。结论综合控制方案有利于提高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区域分配合理水平,促进医师对手术不同环节的层层把关,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无菌意识,有效降低患者接受妇科术后医院感染的概率。

    关键词: 综合控制 妇科 感染
  •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作者:陈爱华;陶静;杜宗琪;邓群;佐满珍;郑文菲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妇产科的1862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800名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并行药敏试验。结果对照组1862例患者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有715例,阳性率为38.4%,其中单纯U U阳性检出多,且支原体属感染患者年龄集中在25~40岁;与对照组相比,不孕不育女性单纯Uu感染率、单纯Mh感染率和Uu+Mh混合感染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耐药性低,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高,且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在Uu+Mh混合感染中耐药率显著上升。结论不孕不育女性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率较高,且大多数为育龄期妇女,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敏感度高,可作为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药物。

  • 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葛延瑱;王晓霞;曹振霞;师玉晶;马方方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257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 T B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7例白血病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感染率为30.3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0.77%,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分别占25.27%和14.29%;共分离病原菌113株,排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柠檬酸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1.24%、15.93%、10.62%、9.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WBC、NEU、PLT、Hb、IgG、IgM、IgA 与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IgG、IgM、IgA、WBC、NEU、PLT是白血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常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与葡萄球菌属;骨髓抑制及继发性免疫缺陷是白血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率。

  • 宫颈癌患者近距离放疗局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建红;汪军坚;方静;俞华;屠晔强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近距离放疗后局部感染情况,分析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局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并实施近距离放疗的35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患者放疗后局部感染情况、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356例患者中68例发生局部感染,感染率为19.1%;共分离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66.7%,以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29.3%,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3株占4.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2.5%~93.8%;奇异变形菌对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7%和55.6%;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G、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为53.8%~92.3%;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耐药率为66.7%~100.0%。结论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合并局部感染率较高,临床应加强感染病原菌检测,掌握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急性白血病患儿肺部感染诊断中薄层 CT 应用的评价

    作者:徐海东;张玉琴;董海波;朱海东;王洁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肺部感染的薄层CT表现,提高薄层CT在诊断肺部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2014年在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且住院期间患过肺炎的患儿12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肺部薄层C T 的表现,总结急性白血病肺部感染的C T表现特点。结果77例真菌性肺炎患儿以肺部结节或团块影为主要C T表现,占66.2%,其中有74.5%的结节或团块内出现了“新月征”,56.9%结节或团块边缘出现了晕征;24例病毒性肺炎中,79.2%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改变,约50.0%病变呈现磨玻璃样改变;19例细菌性肺炎中有14例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大片高密度影,63.5%合并支气管充气征。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肺部感染的C T表现多种多样,真菌性肺炎是常见的类型,CT表现为合并“新月征”和“磨玻璃晕征”的结节或团块影。

  • PDCA 循环法对妇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立蓉;向孟刚;祝青;周汉娥;陈丽容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妇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影响,以降低妇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2013年7月起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妇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环境监测相关指标的抽检结果、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PDC A循环法实施后,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循环法实施后医院感染各项预防措施执行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DC A循环法实施后,干预人员的呼吸道感染和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0和14.8%,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和侵入性操作发生率分别为1.9%和9.1%,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的实施有效增强了妇科干预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实施力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医院感染病原菌中药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

    作者:顾卓珺;顾维凤;吴飞跃;陈怀远;方琼艳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现状及中药与抗菌药物对耐药细菌感染疗效,以期为耐药细菌的控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将58例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仅用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抗菌药物基础上配合使用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结果300例患者共分离出4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2株占44.7%,革兰阳性菌178株占35.8%,真菌97株占19.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9.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中药联合抗菌药物能够显著提高耐药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 含呋喃唑酮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研究

    作者:钟燕敏;赵秋枫;戴蕾;刘海燕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Hp根除效果,以降低 Hp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 H 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不含呋喃唑酮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 p根除率、临床缓解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 p根除率89.88%,高于对照组的7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呋喃唑酮方案可以提高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 Hp根除率,增强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疗效评价

    作者:朱旭东;隆新霞;张茂臣;巩瑞红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恶性肿瘤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为81.25%、对照组为56.25%,研究组患者抗真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为1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采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氟康唑预防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真菌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钟风芳;冯月娟;陈三峰

    目的:探讨氟康唑预防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以降低重度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重度COP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预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率、治疗前与治疗后体液免疫功能。结果预防治疗后观察组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防治疗后观察组>60岁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60岁患者真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治疗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预防治疗老年重度COPD肺部真菌感染,可有效提高患者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波;龙敏;程伟;李荣;刘东方;杨刚毅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98例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和常规对症治疗,并采用抗菌药物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溴己新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2%、对照组为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能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陶琳;梁军;申红梅;冯绪强;陈华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切开皮肤或黏膜之前30 min(诱导麻醉时)和术后6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头孢西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替安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感染的疗效、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里;王素萍;陈倞倞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6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A组)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B组),各118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 B组的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细菌清除率为91.2%,明显高于B组的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8%和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较轻微,经进一步治疗后即可痊愈。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见效快,且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就医成本。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与预后观察

    作者:黄遵仁;吴金灿;张清奇;陈海君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 )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和分析其预后,以改善肝功能。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6、12个月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HBV‐DNA数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 HBV‐DNA 阴转率、HBeAg 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66.67%、72.31%和79.37%,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 HBV‐DNA数量、ALT和TBIL结果分别为(0.78±0.19)×103 copies/ml、(40.36±5.13)U/L和(37.41±4.46)μmol/L ,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HBV病毒量显著降低,肝功能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