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温海琦;谌晓燕;张银辉;王霓;陈艳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菌群分布以及耐药特点,为肿瘤患者感染的控制提供临床研究资料。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4月肿瘤科96例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培养及药敏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住院患者共918例,其中9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0.5%;共检出12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7株占52.8%;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0%,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均较敏感。结论针对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胃癌变过程中凋亡基因生存素及Bcl-2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季涛;徐向明;谭洪武

    目的:研究胃癌变过程中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和 Bcl‐2基因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40例胃病患者送检胃黏膜组织标本,检测凋亡基因Survivin、Bcl‐2的表达以及Hp的感染情况,并就其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阳性率在不同疾病胃黏膜组织中存在差异,在病变恶性程度高的胃癌中,Hp的阳性率高,为69.70%;胃黏膜肠上皮生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H p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分别为63.64%、60.61%,随胃癌变发展过程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Hp感染、Survivin、Bcl‐2表达与胃癌变恶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指数(AI)在胃癌变发展过程中先升高后下降。结论凋亡基因 Bcl‐2和Survivin在胃癌变过程中有表达逐渐升高趋势,Hp感染能够诱导Survivin、Bcl‐2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受抑制。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诊断研究

    作者:曾明旋;胡斌;程知音;辛恺;洪玉婷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9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确诊VAP分为确诊组45例和未确诊组51例,监测入组当日和确诊VAP当日血清PCT和CRP浓度;对比临床各项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体温、氧合指数、白细胞数目、CPIS评分、PCT、CRP、入组前服用抗菌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和SOFA评分、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VAP的诊断阈值为0.7ng/ml、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64.0%;CRP对VAP的诊断阈值为54.0mg/L,敏感度为51.2%、特异度为64.7%。结论PCT、CRP和CPIS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CRP对VAP早期诊断无明显价值,PCT对VA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简化CPIS评分对VAP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TLR-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茂虎;朱晓应;苗芮;何蕾;贾宁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和TOLL样受体成员TLR‐5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相关性,为探讨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1月402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试验组,385例非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TLR‐5受体6个SNP位点检测,对各基因位点基因型频数、等位基因频数及单倍型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TLR‐5基因的两个SNPs(rs1341987和rs1640827),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其余4个SNPs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些 SNPs多态性和单倍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LR‐5基因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无关。

  • 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丁医峰;袁琼琼;侯一民;干安建

    目的:了解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性,为该疾病的诊治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者127例,所有病例均采集粪便标本,鉴定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例细菌性肠炎患者送检的标本中检出18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1株占77.05%;由3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8株,占24.24%;弗氏志贺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0%;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通过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其药敏特点,可确立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有利于细菌性肠炎的治疗。

  • 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黄支密;夏守慧;沈娟;周芸;杨海燕;邹玉秀;杨伟平;糜祖煌;朱健铭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08年11月-2009年7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 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两种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编码基因(gyrA、parC)和5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结果19株携带 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均阳性,1株(5.3%)aac(6′)‐Ⅰ b‐cr基因阳性,qnrA、qnrB、qnrS和qepA 基因均阴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株 gyrA和parC基因均发生突变,分别导致 gyrA 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出现两个位点错义突变,导致第83位丝氨酸(Ser)被异亮氨酸(Ile)取代、第87位天冬氨酸(Asp)被甘氨酸(Gly)取代,parC基因QRDR出现1个位点错义突变,导致第80位丝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结论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机制仍是临床分离的携带 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机制。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孙琳;潘秀霞;马京平;王晓东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及抗菌药物应用,以期降低抗菌药物耐药性,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和耐药性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深部真菌感染16例,共培养出真菌37株,其中肺部有15株占40.54%,胃肠道7株占18.92%,其他15株占40.54%;检出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酵母菌为主,占78.38%;所有真菌均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耐药性较低,在0~25.00%,新型隐球酵母菌对氟胞嘧啶、甲帕霉素耐药率较低,均为16.67%,光滑假丝酵母菌对球红霉素耐药率为12.50%,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50.00%~83.33%。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及重视预防可提高预后。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

    作者:雷镇海;麻乐乐;兰卫明;徐永胜;柳东杰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共检出不稳定性斑块18个,检出率为45.00%,非感染组检出不稳定性斑块10个,检出率为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感染组hs‐CRP水平相比非感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p感染可使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显著增高,并引起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性的增加。

  • 腹腔感染患者引流液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吾买尔江·买买提;木业色·艾尔肯江;段绍斌;于亮;张增峰

    目的:调查分析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肝胆外科腹腔感染患者送检标本阳性80例,阳性率为80.0%;共检出10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2株占58.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3%、79.0%、64.5%和69.4%。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引流液细菌学检验阳性率较高,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用的抗菌药物。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郭宏杰;李庆洁;宋娜;赵登峰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3年8月住院的140例COPD呼吸衰竭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15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9株占69.9%,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非发酵条件致病菌为感染主要病原菌,且耐药率较高;患者年龄>70岁、入住IC U、住院时间>2周、激素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等为导致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多药耐药性;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感染危险因素,积极慎重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控制医院感染。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患者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迟岩;怀丽梅;钱阔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 T )检测在患者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准确诊断肺部感染。方法选取门诊68例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同期选取68名健康体检者为非感染组,对比两组PC T浓度,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患者 PCT 浓度感染组为(4.67±1.59) ng/ml、非感染组为(0.03 ± 0.01) ng/ml ,感染组患者PCT浓度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检测 PCT 阳性率感染组为83.82%、非感染组为8.82%,感染组患者PC T 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的检测可以诊断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因此PCT的检测能够帮助临床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一睿;甘文思;夏优秀;周铁丽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分离的846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结果,分析其耐药率及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为11.0%;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日趋严重,其中增长较显著的有美洛西林、左氧氟沙星及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由2009年的23.8%、31.3%及23.6%上升至2013年的72.6%、46.7%及64.8%;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长、入住IC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菌的变化

    作者:何牧卿;朱宝玲;何牧群;林晓骥;郭文坚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菌监测结果,指导预防和治疗感染的相关方案,以改善医疗质量及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214例恶性血液病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对其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14例恶性血液病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共114例占53.27%;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93株占43.46%,革兰阴性菌104株占48.60%,真菌17株占7.94%;人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0%及90.91%,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为43.40%,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高,分别为36.84%及83.33%。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感染率较高,而且部分感染病原菌有多药耐药性。

  • 重症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夏迎春;黄笑夏;郑志勇;黄曦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480例重症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腹水、尿液、血液以及痰液等分别分离并培养,并对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480例重症肝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8例,感染率为24.5%,共分离出152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5株占69.1%,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曲松等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4%、43.6%,对于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10.9%、9.1%。结论重症肝病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且其耐药性也比较高。

  •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于风叶;付洪杰;郭光红;陈贞敏;李敬霞;吴莹

    目的:研究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结果80例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患者送检尿液标本共检出1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3株占61.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3.5%、14.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5.0%、100.0%、100.0%;粪肠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未发现严重耐药。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海;何佳;鄢利梅;杨学荣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特点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分析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15000例女性患者外阴阴道送检分泌物标本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属,鉴定所得标本的菌种属性,分析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00份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出1980份有假丝酵母菌属的感染,检出率为13.2%,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415株占71.5%;耐药率高的是伊曲康唑,耐药率达28.88%,氟康唑为10.44%、伏立康唑为11.52%,但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氟胞嘧啶几乎全部敏感。结论女性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且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程度,因此要加强临床对于假丝酵母菌属的检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准确及时的治疗。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彭敬红;侯彦强;郑蓉;谢多双;彭公琼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规范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31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使用K‐B法进行,细菌耐药性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共270株占85.4%;316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医院各病区,主要是住院患者,共312株占98.7%;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的10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耐药率24.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其中41~50岁的患者多,共检出66株占20.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燕;吐尔洪·艾莎;王艳;孙刚

    目的:探讨IC U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IC U 500例患者中选择120例下呼吸道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鉴定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共分离出4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97株占63.46%、革兰阳性菌102株占21.80%、真菌69株占14.7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达13.16%~100.00%。结论 IC 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上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流行病学监测,以减少耐药现象。

  • 胆结石患者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林宗梅;綦怀纲;余丹;蔡妙国;章佃

    目的:分析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对患者利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检查,抽取胆汁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敏分析,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胆汁标本培养阳性的为78例,检出率为95.1%,共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69.4%,革兰阳性菌18株占21.2%,真菌8株占9.4%;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等,耐药率均<3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其次为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耐药率均<15.0%。结论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其主要病原菌,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胆汁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 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艳;马英初;刘伟

    目的: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感染与其他常见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诊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妇科检查的85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其他常见病原体,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4.6%;细菌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34.4%;滴虫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9.3%;其他病原体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43.4%;细菌感染与其他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均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生殖道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对于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项利娟;朱新建;黄德富;孟兰兰;王立英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培养结果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9月因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中获取的胃黏膜组织对其分离并培养,并将所得Hp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991例,Hp培养阳性1184例,阳性率为39.59%;H p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硝唑97.89%、左氧氟沙星17.91%、克拉霉素15.20%、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痢特灵均为0。结论 Hp培养阳性率与性别、年龄、上消化道疾病相关,对甲硝唑几乎全耐药,随着年龄增大,耐药性也升高。

  • 胸外科分离大肠埃希菌qnr基因检测与ISCR间的关系

    作者:黄建芳;陈增强;余方友;陈素菜;林云双;周望展

    目的:调查医院胸外科分离大肠埃希菌 qnr基因的携带及其与 ISCR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 ISCR及qnr基因在大肠埃希菌的传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分离出120株非重复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采用 PCR法检测 qnrA、B、C、D、S基因及 ISCR基因,并对阳性菌株进行ISCR与qnr基因的连锁检测,通过DNA直接测序及质粒接合试验确定qnr及 ISCR基因的传播性。结果120株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中对左氧氟沙星耐药78株、对环丙沙星耐药95株,其中有 qnrA 基因阳性菌株53株,经测序确认均为qnrA1基因,均表现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连锁检测发现,仅43株 ISCR‐qnrA 1连锁检测阳性;43菌株的 qnrA1基因可通过接合传播,同时伴随着 ISCR1‐qnrA 1的共同传播。结论胸外科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严重,主要存在 qnr基因传播,并与 ISCR1基因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可通过质粒接合方式进行 ISCR1‐qnrA1水平连锁传播。

  • 糖尿病患者血源性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周圣明;鲁小红;阳焕军;易香莲;孙志兵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血源性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和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5月因发热入院并且血培养呈阳性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为脓毒血症分为脓毒症组42例和非脓毒症组10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共42例发生脓毒血症,发生率为28.00%;共检出192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77株占40.1%;脓毒血症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非脓毒血症组( 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原发感染部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血源性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属为常见,糖尿病并发脓毒症以肺炎克雷伯菌常见,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治时应引起重视。

  • 超声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作者:沈小平;管惠华;沈惠英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点,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水平。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临床症状,统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符合情况,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点。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为主,共161例占81.3%;入选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病例176例,诊断符合率为88.9%;漏诊和误诊22例,占11.1%;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腹水型、腹膜和肠壁增厚型、团块型和淋巴结肿大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徐雪梅;柴萍;李志玲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V A P患者9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45例,普通组实施常规吸痰处理,治疗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远期生活质量,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CPI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同期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普通组治疗有效率为62.22%,治疗组有效率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O2为(81.44 ± 0.84)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2.28 ± 0.92)mm Hg、SaO2为(91.88 ± 1.34)%、pH为(7.38 ± 0.06),几项指标改善均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对VAP患者感染可以有效控制,对远期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仲略;周刚;沈慧琳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萎缩组,选取同期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非萎缩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危险因素;将萎缩组50例 H 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年龄、胆汁反流、胃癌家族史、H 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对照组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以叶酸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效果好。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赵晋;同俏静;袁玉华;李炅昊;周志慧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改进现患率调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月2日住院的12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与2008年现患率调查进行比较,对调查方法进行质量改进分析。结果全院实查1204例,实查率98.37%,其中发生医院感染95例,现患率7.89%,较200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6.24%有所上升;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8年的53.35%降低至2012年的38.21%,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49.04%升高至72.02%,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比较分析2008年与2012年现患率调查结果及方法,提出对2013年现患率调查的改进方法。

  • 预防CCU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护理研究

    作者:王素倩;翟建芬;贾金广;徐彦立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 CC U )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感染的预防方法,分析使用多方位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得出预防感染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3年1-12月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基本护理加多方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优劣,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参考指标的统计调查和比较,发现治愈率等各项指标参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感染率比对照组更低。结论经过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使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多方位护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 血液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封蔚莹;洪攀;傅佳萍;罗洪强;钟永根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措施减少血液病房患者带状疱疹的发生。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6月血液科6118例住院患者,对其医院感染及发生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并以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带状疱疹的高危因素,探讨控制措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18例血液病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109例,感染率18.1%,其中发生带状疱疹57例,发生率0.9%,发生率逐年升高;年龄≥60岁、化疗、合并糖尿病、疾病未缓解、粒细胞缺乏是血液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化疗是血液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血液病患者带状疱疹的发生。

  • 老年心力衰竭感染患者血钠、B型钠尿肽、尿酸的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云;付永平;沙振球

    目的:探讨血钠(Na)、B型钠尿肽(BNP)、尿酸(UA)在老年心力衰竭感染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的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50例老年心力衰竭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同期选择50例老年心力衰竭无感染患者为疾病非感染组,选择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Na、BNP、UA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血BNP、UA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感染组患者血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者血BNP、UA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者血NA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BNP、UA在老年心力衰竭感染中呈高表达,而血Na在老年心力衰竭感染中呈下降趋势,血Na、BNP、UA与老年心力衰竭感染病情及进展密切相关。

  •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

    作者:江培兰;蔡照红;吴兰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为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1-12月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8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观察组为(25.57±10.38)d ,对照组为(33.32±14.4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感染率为3.70%,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感染率为16.67%,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检出病原菌13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8株占61.54%。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指南及概念转化为了具体的临床实践,将其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显著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和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 肝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文先;潘越峻;郭家伟;刘元勋

    目的:探讨住院肝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早期发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指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9例住院肝病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肝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有19例治疗无效,无效率为38.8%;多因素分析显示,多肺叶或双肺病变、PSI评分Ⅳ‐Ⅴ级、合并胆道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或腹膜炎,初始经验性治疗失败及需要机械通气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要予以重视,并早期预防或纠正,从而减少住院肝病患者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 淋巴结核患者的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李玉平;王红春;葛玲;郑永财;邢俊蓬

    目的:了解淋巴结核患者颈部淋巴结核病灶的分布区域及构成比,分析颈部淋巴结核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淋巴结核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的64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颈部淋巴结核病灶分布及构成比,以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4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中57例为单侧分布占89.1%,包括左颈28例和右颈29例;7例为双侧分布占10.9%;病灶分布于颌下区71个、锁骨上区39个和双侧乳突下28个,超声声像图显示病灶为散在、串珠样或融合成团,无规则,主要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内血流信号减少。结论淋巴结核不同病理时期,其超声声像图随之改变,应对声像图特点、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准确运用超声声像特征对颈部淋巴结核进行正确诊断。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忠慧;沈玥;刘运德

    目的:分析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10月8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类型、各型肺部感染的血常规特点、对症治疗时间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及吸入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其次为支原体肺炎,其他类型肺炎较为少见;细菌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肺炎组患者(F=16.6134,P=0.0012),同时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性肺炎治疗时间长,其次为细菌性肺炎,其他类型肺部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及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2岁、白蛋白<40 g/L、血钾<3.5 mmol/L及NIHSS>35分为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并发肺部感染类型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注意对症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年龄、营养摄入、血钾程度及NIHSS评分对肺内感染发生的影响。

  • 纤维支气管镜对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作者:杨勋;陈贝贝;张明华;赵苏;莫冰泉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灌洗吸痰,观察组则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对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肺部感染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 h和4 h后气道峰压(PIP)、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 )及呼吸功(WOB)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治疗3、5、7 d的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痊愈29例占72.5%,显效9例占22.5%,对照组痊愈16例占40.0%,显效18例占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感染症状和呼吸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改变与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东;鲁丽利;张剑丰;孙骆峰;王良

    目的:研究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为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2例医院肺部感染,观察患者肺部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学变化及治疗后免疫学指标的改善。结果糖尿病肺部感染率为24.81%;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 R)、G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4)显著高于对照组,膜性白介素‐2受体(MIL‐2 R)、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的SIL‐2 R、NK活性显著高于未感染组,C4、CH50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医院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肺部感染均得到控制11例占34.38%,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 SIL‐2R水平下降,MIL‐2R、NK 活性、CD4+/CD8+ 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肺部医院感染后免疫功能降低,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够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

  •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作者:赵红霞;轩凯;周文静;宋俊英;田春梅

    目的:评价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对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为VAP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综合IC U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V A P发生率、感染率、病原菌检出率等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 2244例住院患者中使用呼吸机1484例,呼吸机使用率66.13%,发生V A P136例,发生率9.16%;经趋势χ2检验,呼吸机使用率从护理干预前的60.24%上升至干预后2012年的71.36%,逐年上升(χ2=20.041,P<0.001),V A P发生率从护理干预前的14.86%下降至干预后的5.14%,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检出的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构成比亦呈下降趋势。结论在病区布局合理的基础上,改进口腔护理、气道管路护理措施可控制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VAP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风险。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

    作者:许俊;彭红英;冯志鹏;马燕;滕绍桦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钙(Ca)、磷(P)代谢、皮肤瘙痒及免疫功能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受试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检测血Ca、P、IgG、IgM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及感染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Ca水平显著升高、血P水平显著下降,皮肤瘙痒评分明显降低,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感染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gG、IgM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有效纠正Ca、P代谢紊乱,改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不增加感染风险。

  • 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曾晓辉;徐冰凌;林澜溪;刘大钺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总结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2年12月心血管内科7654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对照研究2008-2010年(干预前)与2011-2012年(干预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对比。结果心血管内科76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8例、184例次,感染率2.3%、例次感染率2.4%、日感染率为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高占78.8%;1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91例,培养阳性率62.8%,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4株占70.3%;经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率及日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8%和3.0‰下降至干预后的1.8%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

    作者:刘莉;王海明;陈松宽

    目的:探讨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实施中心静脉导管患者616例,28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27例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临床指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率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1);试验组患者短期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导管堵管率为3.06%、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45%、置管天数(13.36 ± 0.82)d、住院天数(12.71 ± 0.77)d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不良拔管发生率,利于治疗恢复。

  • 肾内科住院患者医护一体化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姚美英;娄玉萍;王宪华;李秀珍;王鸿泰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的2579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将2012年1-12月1349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1230例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措施,即传统的医师和护士工作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实施新型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即全面优化医师和护士之间协作沟通的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观察医护一体化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作用,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住院48 h后发生感染共53例,感染率为3.93%;对照组发生感染86例,感染率为6.99%,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感染部位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肾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了肾内科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何宏;纪晓军;韩春华

    目的:分析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620例纳入研究,均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肺部感染、分析病原菌种类,调查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肺部感染80例,感染率12.9%;检出病原菌1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4株占68.9%;年龄、糖尿病史、血清白蛋白、气管切开时间、抗菌药物使用、长期吸烟史、卧床时间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群,高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时间过长、滥用抗菌药物、吸烟史以及长时间卧床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需加以重视和预防。

  • 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措施

    作者:潘丽杰;孟建斌;董颖;周文莉

    目的:探讨IC 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710例ICU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对导致ICU老年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71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共73例,感染率为10.28%;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80岁)、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IC 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P<0.05);其中,≥80岁与<80岁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5.41%与5.80%;1种与≥2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74%与15.71%;有与无侵入性操作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4.71%与5.54%;多因素 logistic回归统计提示,患者年龄>80岁、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均为IC 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 P<0.05)。结论患者年龄≥80岁、≥2种基础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等是引发IC 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根据上述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 不同输尿管支架对尿路感染患者的影响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张杰;王强;曹彩琴

    目的:探讨不同输尿管支架对患者尿路感染率的影响,并分析尿路感染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8月286例术后输尿管实施留置支架导管的患者,按照输尿管类型分为进口聚亚胺酯复合材料双J管(进口双J组)102例、国产高分子双J管(国产双J组)98例、普通直导管(普通组)86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6例术后输尿管实施留置支架导管的患者发生感染106例,术后1周普通组患者感染率44.19%,明显高于进口双J组的26.47%与国产双J组的41.8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分离出12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8株占76.56%;革兰阴性菌对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可达10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很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其中对万古霉素无耐药菌检出。结论尿路感染率低为进口聚亚胺酯复合材料双J管,临床根据病情及留置时间选择佳输尿管支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类型,临床需根据病原学特点针对性用药。

  • 老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

    作者:高鸿兴;方郁丹;李景琦

    目的:探讨老年颈髓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颈髓损伤患者3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2例患者中有61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8.94%;肺部感染患者性别、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以及完全损伤者为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老年颈髓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中对于高危患者应做好预防工作,而通过早期呼吸系统康复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肌、肺通气功能,降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崔乃荣;贾珍;王建民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麻醉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实施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630例,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53.97%;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且>3 h为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共分离出79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63株占58.61%。结论引发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引起注意,针对性预防,降低感染率。

  • 压疮感染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分析及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索仲;李克芳;张卫芬;方香香;王晓云

    目的:探讨压疮感染患者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及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47例压疮感染患者标本,分析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将4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统聚维酮碘联合光照,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7例感染患者中分离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52.54%,革兰阴性菌28株占47.46%;革兰阳性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80.00%,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75.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95.83%、对照组为86.96,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压疮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水胶体敷料能够提高疗效,促进创面愈合,且安全性高。

  •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学峰;伏鸿博;张可明;曹文;董强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在医院行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10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并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共有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6%;感染部位主要以手术切口为主,共15例占41.7%;共培养出5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4株占7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使用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使用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髋关节感染继发骨关节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崔金雷;李军伟;宋文超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髋关节感染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0年1月72例采用T H A治疗后发生髋关节感染继发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保守治疗、32例行切开引流治疗;与治疗后3、6个月、1年及之后每2年随访1次,观察患者行走步态、双下肢是否等长、T rendelenburg 征,采用 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组及非手术组Harris评分均高手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 T HA治疗髋关节感染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满意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 甲泼尼龙治疗肾移植患者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孟凡航;黄间开;郭雪坤;陈志勇;赖永通;黄先恩;林民专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肾移植患者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为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行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肺部CT表现及发病特点使用治疗细菌、病毒、卡氏肺囊虫或真菌的综合方案进行,得到病原菌及病毒检测结果后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对照组延续口服醋酸泼尼松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2±1.3)d、动脉血气恢复正常时间为(9.5±2.1)d、肌酐为(97.5±14.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5.3±3.8)d、(16.8±3.6)d、(119.6±21.2)μmol/L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可有效改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

    作者:郝晓璐;侯豹可;姚毅;杨继勇

    目的:了解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医院就诊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征,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1例,感染率为20.0%,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例,感染率为40.0%,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感染率为20.0%;对照组5例患者中均未检测出病毒;利用PCR技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液检测可明确致病病毒。结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玻璃体液标本,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有助于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

  •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於建鹏;李旭初;唐菲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的7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相关性因素,并探讨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感染42例,感染率为5.77%;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穿刺次数、给药方式和医师经验是硬膜外麻醉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穿刺点皮肤感染是硬膜外麻醉术后主要相关性感染,临床应加强相关感染因素预防,降低感染率。

  • 骨感染性病变诊断中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杰;陈勇;张祖峰;王冬梅;龚崟

    目的:探讨骨感染性病变CT 平扫及三维重建成像的特点,为提高CT 在骨感染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1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证实为骨感染性病变患者30例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CT平扫和三维重建图像的特点,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扫定位像。结果30例骨感染性病变患者中有13例为急性感染,占43.3%;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别为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布鲁氏杆菌,分别占53.4%、40.0%、3.3%、3.3%;30例骨感染性病变患者C T表现阳性有病骨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脓肿、骨质呈溶骨性破坏、病灶内出现明显死骨、边缘出现硬化、有明显骨膜反应、病灶内出现积气及V R成像后骨质出现明显缺损,阳性率分别为10.0%、60.0%、96.7%、70.0%、46.7%、36.7%、30.0%及43.3%。结论骨感染性的病变的C T典型表现为边界不清楚溶骨性的骨质破坏、可见明显死骨形成,不同致病菌所致的骨感染CT变现各具特点,各种类型骨感染性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病原学和病理学。

  • 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马亚红;王昊;陈蕾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脑外伤术后患者279例临床资料,分析可能造成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9例脑外伤患者术后共发生感染61例,感染率为21.9%;手术次数≥2次、手术时间≥4 h、术后血清白蛋白<25 g/L和发生切口脑脊液漏是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与多个因素相关,临床上应针对高危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颅内感染发生,提高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白内障患者手术时机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荣;王太霞;鞠建丽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性研究,为减少白内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白内障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早期手术组33例、中期手术组30例,成熟期手术组34例,分别收集患者的血液及眼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分别有2、4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6.06%、13.33%和26.47%,早期手术组显著低于中期和成熟期,中期显著低于成熟期,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患者其视功能指数问卷分值为63.44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的68.38分和7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熟期患者 V F问卷评分79.72分显著优于中期手术者68.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不同时机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有显著的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视力及患者要求及时手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余静;许贤智;韩继红;吴淑珍

    目的:探讨普外科无菌手术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及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116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8 例,感染率为50.0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季节、病房条件、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经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BMI高、手术时间长、多人病房、操作者资历低、切口类型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术前调整患者体质量指数、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改善病房条件、提高手术操作者业务水平,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无菌手术术后感染风险。

  • 直肠癌患者术后继发盆腔脓肿经CT引导下穿刺引流疗效分析

    作者:郑家平;罗君;邵国良;陈玉堂;阮燕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直肠癌术后继发盆腔脓肿的可行性、疗效和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3年8月37例直肠癌术后发生盆腔脓肿,内科保守治疗失败后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引导下盆腔脓肿穿刺引流技术临床成功率为100.00%;穿刺置管采用斜路径4例占10.81%、前路径7例占18.92%和后路径26例占70.27%,穿刺置管时间20~90 min、导管留置时间0~45 d、引流液0~2500 ml;病原菌培养阳性31例,阳性率83.78%,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共30株,占96.78%;临床失败共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与不同型号的导管( P<0.001)和是否存在吻合口瘘( P=0.001)有关;轻微并发症4例,发生率10.81%。结论设计合理的穿刺路径,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直肠癌术后继发盆腔脓肿安全、有效,采用≥8 F的留置导管、无吻合口瘘临床疗效好。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辉;王伟高;谢波

    目的:探讨顺行与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发生感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118例输尿管结石发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MPCNL)组59例和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URL)组59例;MPCNL组采用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URL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共分离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占72.03%,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革兰阳性菌33株占27.97%,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PCNL组手术时间(39.57±14.26)min、住院时间(5.26±1.84)d ,URL组分别为(52.14±12.64)min、(7.24±1 .97)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机体全身影响低于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早期皮瓣修复对患者鼻整形术后感染致鼻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刘益民;阮春岚;李大伟

    目的:探讨早期皮瓣修复(Early flap ,EF)对鼻整形(Rhinoplasty ,RP)术后感染致鼻组织缺损(Nasal tissue defects ,NTD)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7月医院治疗的51例鼻整形患者,其中14例术后感染患者行早期皮瓣修复,观察修复后早期出现的鼻部结构改变及手术效果维持情况,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7.45%;14例皮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27个月,鼻外观恢复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匹配良好;2例鼻尖出现结构不对称,行皮下注射填充后解剖结构恢复。结论依照鼻整形手术亚单位原则,术后早期根据损伤性质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方式,可对损伤做到良好的修复,预后较佳,治疗效果满意,恢复患者社会生活交流能力。

  • 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王积东;童建明;应佑华

    目的:探讨分析普外科手术感染相关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手术后预防控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2010年2月-2014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患者38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探讨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1%;共检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例占61.3%、革兰阳性菌9例占29.0%、真菌3例占9.7%;胰腺手术感染率高为20.0%,其余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多约为3.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切口长度≥10 cm及手术时间≥2 h ,其中以手术时间相关。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相关因素复杂,在围手术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小利;李艳(综述);李猛;高春记(审校)

    侵袭性真菌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病率及相关病死率仍较高,随着移植类型、预处理治疗、真菌预防治疗的应用等因素的变化,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也发生了变化;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合理选择方案,能够降低移植后真菌相关病死率;该综述简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的流行病学概况、抗真菌药物种类的发展及治疗策略的更新,同时指出了目前真菌治疗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预测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妊娠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生殖道感染的疗效与早产关系研究

    作者:沈正泽;蔡晓丽;陈庆;杨柳;秧茂盛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生殖道感染的疗效以及与其早产之间的关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150例孕早期生殖道感染孕妇根据是否同意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孕妇92例,对照组孕妇58例,干预组根据生殖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对比两组孕妇生殖道感染的治愈率、早产率和分娩后3个月的产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治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9%;干预组孕妇的早产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分娩后3个月干预组产妇的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妇20孕周之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生殖道感染治疗效果好,有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孕妇的生活质量。

  • 血清降钙素原与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诊断应用的评价

    作者:徐燕平;侯韬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 )、血清降钙素原(PCT )对儿童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评价关系,为临床检查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的81例医院感染患儿进行观察,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00名体检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CRP、PA、PCT ,以及感染患儿治疗前后变化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患儿治疗前CRP与PC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感染组CRP与PCT浓度大幅降低,PA浓度显著升高,治疗前、后CRP、PA、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toff值CRP为0.81 mg/L、PA为9.20 mg/L、PCT为0.14μg/L ;联合应用检测敏感度提高至97.4%,特异性提高至98.5%。结论CRP、PA、PCT检测对儿童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联合动态检测不仅能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而且还能反映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红儿;饶慧;马美芬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局部应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宫颈hr‐HPV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保妇康栓、干扰素栓局部应用,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宫颈液基细胞学(TCT )、经杂交捕获二代技术(HCⅡ)检测结果,宫颈炎指标积分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宫颈炎积分及 HPV‐DNA相对光化学值/临界值(RLU/CO)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且观察组宫颈炎积分及RLU/CO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 HPV感染及宫颈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及90.0%,均优于对照组的75.0%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宫颈hr‐HPV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清除了hr‐HPV ,消除或改善了宫颈炎症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干扰素局部治疗效果。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妇科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评价

    作者:杨云;赵春梅;白立洁

    目的:分析并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对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诊治的112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疾病组,对全部患者进行CRP和WBC检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单一CRP检测、单一WBC检测及CRP与WBC两者联合诊断的确诊和检出阳性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RP及WBC均值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RP检测总阳性率为91.96%,远高于WBC检测总阳性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对卵巢炎、月经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附件炎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WB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检测和WBC计数联合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2012-2013年儿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曹旭英;楼文倩;柳锡永;徐兰飞;杨耀峰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3年儿科住院患儿3219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156例,感染率为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54例占34.6%;共分离出病原菌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5株占51.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均>8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73.9%。结论儿科医院感染患儿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临床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永芹;聂军华;葛丽燕;王家声

    目的:研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控制预防措施,指导临床控制和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新生儿共868例,详细记录新生儿的各项资料,观察和记录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研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868例新生儿,发生感染82例,感染率为9.45%;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共35例占42.68%;82例感染的新生儿共培养出病原菌8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2株占59.0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产妇、剖宫产新生儿、住IC U及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时间长、新生儿置暖箱、反复吸痰、安置导尿管、早产、羊水污染、未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率高,临床应依据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产科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红波;谢少云;贾春美;张庆玲;李红

    目的:探讨产科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分娩的2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临床资料,记录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种类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并分析影响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例产妇共有7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65%;共分离出6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3株占54.1%;革兰阳性菌除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外,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妊娠并发症、每日探视>10人是引起产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是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时间长、妊娠并发症、每日探视人数多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感染播散性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护理

    作者:潘世平;张璇;肖洋;刘晓娟;孟祥菊;刘安娜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播散性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预防和防护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2年1月1例7岁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效果。结果该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移植前长期应用激素、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后第7天,患儿处于粒细胞缺乏期,出现高热、感染性休克症状,4次血培养均见阿萨希毛孢子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诊断阿萨希毛孢子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经过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联合抗真菌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体温正常,血像、骨髓像逐渐恢复。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并发播散性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成功的关键。

  • 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的临床诊治

    作者:谢英华;郭晓红;李秀玲;沈靖;张云平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化疗后淋巴囊肿发生感染的临床诊治,为其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112例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C E 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与静脉注射常规抗菌药物;分析患者淋巴囊肿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感染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淋巴囊肿发生感染的概率随着患者血红蛋白(Hb)和中性粒细胞(ANC )的降低及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4.64%和4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化疗后淋巴囊肿并发感染的概率与贫血和中性粒细胞(ANC)的降低以及年龄相关,抗菌药物辅以G‐CSF治疗,可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化疗后淋巴囊肿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应用与评价

    作者:韩雷;朗爽;马瑞;李丞;修燕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使用前后对工作效率、漏报率、感染率的影响,利用感染信息控制系统,转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式,实现有效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2012年1-6月使用既往方式对部分科室病例监测,调查病例7626份,2013年1-6月利用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监测相同科室,调查病例7682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系统上线前后医院感染科工作效率、漏报率、感染率的变化,调查2013年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信息系统控制后,医院感染科员工病例监测工作效率提升约13倍,2012年抽查病例中,感染344例,上报237例,漏报107例,漏报率31.11%;2013年抽查对应科室,感染369例,上报345例,漏报24例,漏报率6.50%,经对比发现,漏报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3年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略有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略有升高。结论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显著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医师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医院漏报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及标本送检率。

  • 酸性氧化电位水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春秀;魏大琼;谢燕;郑康霞;何莉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外科2014年1-10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切口,对照组用传统方法5%聚维酮碘消毒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切口不良反应,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67%,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3.33%;观察组的刺激灼痛、红肿热痛发生率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分离5株病原菌,其中3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结论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切口换药清洗消毒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和减轻切口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

    作者:陈建伟;韩立海;孙吉花;张霞;邱会芬;张洁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科室及操作环节,并探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险因素的防护策略。方法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调查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所上报61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在上报的61名职业暴露人员中,以护士和护生人数多,占80.33%;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为普通病房、手术室和急诊室,分别占54.1%、19.67%和9.84%;发生较多的操作环节为输液完毕拔针及各种注射、穿刺、抽血拔针,手术缝合和集中分离针头,分别占39.34%及13.11%,11.48%和9.48%;暴露者未戴手套操作占86.89%,以接触不明源患者或病原体的后续预防为棘手,暴露源中以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多,占54.10%。结论血源性职业暴露多发生于护士和护生,病房、手术室和急诊室是主要场所,某些不规范的临床操作为高发因素,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态度、使用安全锐器或针具进行安全操作、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主动上报,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佳防护策略。

  • 外科手消毒规范化培训长效机制的研究

    作者:唐佳;盛孝敏;甘秀妮

    目的:探讨构建手术室外科手消毒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临床价值,为手术室手消毒环节控制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开展手术室外科手消毒规范化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各68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使其在各方面均有可比性;通过细化指标对两组医护人员手消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于手术不同时间采样进行手细菌培养,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医护人员手术开始1、2、3 h时手细菌培养菌落数分别为(0.402 ± 0.016)CFU/cm2、(0.425 ± 0.019)CFU/cm2和(0.485 ± 0.021)CFU/cm2,对照组分别为(0.581 ± 0.017)CFU/cm2、(0.622 ± 0.016)CFU/cm2和(0.796 ± 0.020)CFU/cm2,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细化指标执行达标率平均达到93.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外科手消毒细化指标执行达标率,并有利于在手术全过程中均保持较低的手细菌菌落数。

  • 医院感染预警控制模型对控制ICU医院感染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积平;刘学工;刘艳萍;慈惠敏

    目的:探讨预警控制系统对控制重症监护病房(IC U )医院感染的可行性,为预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IC U的3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前瞻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IC U 的3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感染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12.81%;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控制模型诊断58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57%,经Kappa分析,预警控制模型诊断与临床实际诊断存在一致性( P<0.05);预警控制模型诊断的灵敏度为76.47%、特异性为94.52%。结论预警控制模型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可以对IC U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提前预测,并对可能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从而使IC U医院感染由被动预防转变为针对性预防,有助于降低IC U医院感染率。

  • 曲安奈德联合卡介素多糖核酸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余剑锋;章姍姍;方芳;黄海燕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卡介素多糖核酸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分析其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104例OLP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曲安奈德联合卡介素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为(4.96 ± 0.35)分,低于对照组的(7.34 ± 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和3.85%,低于对照组9.62%和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卡介素多糖核酸对OLP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肺部感染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研究

    作者:妥建军;蒋群宁;邵忠华

    目的:对肺部感染的防治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展开分析,实现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达到抗菌药物正确运用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200例肺部感染患者,通过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分离病原菌阳性标本103例,阳性率为51.5%;共分离出13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8株占65.2%;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四环素、呋喃妥因等耐药率约达100.0%。结论肺部感染中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务人员要结合病原菌高耐药率、高分离阳性率的特征,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健;郭英辉;陈金金;杨斌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其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6例、观察组144例,对照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头孢唑林预防性治疗,对两组患者体温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及其切口感染、介入靶器官感染进行调查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热、中性粒细胞增加分别为40例占29.41%、8例占5.88%,对照组分别为46例占31.94%、10例占6.94%,两组患者均无C‐反应蛋白升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6 ± 0.81)d ,对照组为(7.50 ± 0.72)d ,上述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不会降低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的感染概率,反而会增加患者费用,因此认为血管介入治疗无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2008-2013年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赵强;王磊利;张有江;罗燕萍

    目的:分析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泌尿外科门诊送检的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3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数据,采用WHO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均有很高的敏感性,敏感率>90.0%;2008-2013年解脲脲支原体对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均有下降趋势,敏感率降低13.0%~68.1%,且女性患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解脲脲支原体对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则随着年龄增长药物敏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解脲脲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有很高的敏感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解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率差异较大,经验用药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播散。

  • 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医院感染患者的研究

    作者:才真;韩鹦赢;沈鹏;王巍巍;蒋昊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患者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的准确性和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调整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的准确性和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调整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10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7株占87.0%;感染部位的病原菌分布以下呼吸道为主,共48例占48.0%;100例患者初始治疗均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与药敏试验后调整用药的符合率为48.0%,不同感染部位的抗菌药物经验性与药敏试验后调整用药的符合率差异较大;抗菌药物经验性与药敏试验后调整用药符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不符合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初始抗菌药物的准确使用对医院感染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马伯恩;刘洪杰;刘超

    目的:探讨静脉高剂量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0.5g、每日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0.2g 、每日2次,治疗1~2周后观察将两组患者疗效、胸部X线摄片阴影好转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3%;观察组胸部X线摄片阴影的消失率为76.19%,高于对照组的39.68%;痰菌培养清除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0.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94%,低于对照组的33.33%,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高剂量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且在可耐受范围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研究

    作者:史金英;宋宁;柴书坤;李艳肖;赵从会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机械通气患者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病原菌清除的效果,为积极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医院呼吸科IC U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5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资料及治愈率,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患者痰液由脓性黏稠转变为稀薄,胸片示斑片状影较治疗前明显吸收,体温、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氧合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清除率为80.0%,临床治愈率为66.67%;15例患者中出现腹胀3例、腹泻2例,均未停止治疗,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疗效肯定,发生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选择。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