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女性生殖道491株解脲脲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张月红;陆建红;陈国军;董长林

    解脲脲支原体(Uu)寄居于人体泌尿生殖道,是对人类生殖道感染为常见的一种支原体.在女性感染可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等疾病,并可引起孕妇的异常围产结局.近年来其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对医院491株解脲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的女性生殖道标本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金属气管内套管清洗方法的探讨

    作者:汪俊兰;张晓秀;赵岚

    为了提高气管内套管的清洗灭菌质量,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的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全院气管内套管的处理,引进配有多个内套管型号的金属气管内套管,改进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纸塑单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收到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使用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多酶清洗液"84"消毒液,管道清洗刷,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纯水,自动清洗消毒机,高压蒸汽灭菌器.

  • 保护性包装灭菌物品在异地运输中的应用

    作者:唐俊丽

    保护性包装是防止无菌包内器械、敷料等物品二次污染的外包装,又分初步包装和附属包装.附属包装是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初步包装材料二次受潮湿、损坏而造成二次污染而进行的重复性包装.选择自制外包装,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 支气管镜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作者:张彩云

    支气管镜室作为一个特殊检查的场所,护士长期接触患者的痰液、体液、血液及化学消毒剂,职业暴露率高,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现将支气管镜室护士存在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安全防护措施.

  •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作者:叶高峰;孙荣丽;张莹;于静;冯六泉

    对医院普外科、妇产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12年1月1日-12月30日普外科行甲状腺肿物切除、乳腺肿物切除、腹股沟疝修补等Ⅰ类切口手术51例,其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12~85岁,平均41岁,住院时间2~28 d,平均14 d.妇产科行卵巢囊肿剥离、卵巢肿瘤切除、子宫肌瘤切除等Ⅰ类切口手术65例,年龄19~51岁,平均31岁,住院时间4~10 d,平均6d.

  • 理疗师做好患者与自身的双向防护探讨

    作者:李淑丽

    在医院感染的防护方面,理疗师是一个易被人忽略的群体,随着职业防护工作的不断完善,结合医院实际,就理疗师的感染危险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1 存在的问题在医院感染的培训多针对医护人员,而忽略了理疗师的培训.理疗师对医院感染缺乏认识,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对医院感染重要性和危险性认识不足.许多人员为了操作方便,既忽视自我防护,也不重视对患者的保护.

  • 加强急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王运平;张琼

    加强急诊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诊疗环境管理及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培训,合理流程,完善监控,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近6年来急诊未发生医源性感染,现总结如下.1 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1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急诊是面对全院24 h开放的医疗救治场所,每天进出人员多、流动性大、病种复杂,许多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较多,易导致空气混浊、细菌污染严重,实施各种诊疗措施后的医疗废物,如处置不当,不仅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还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 后装腔内放疗插管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作者:张小红;张海霞;尚友兰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生存质量,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医院自开展后装腔内放疗以来,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了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医院感染的发生,迄今已治疗<3800例次,无一例发生医院感染.

  • 16S rRNA基因在检测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中的应用

    作者:朱国民;王成军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建立快速诊断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通过对已知病原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和变异区的序列分析,设计通用引物,对实验室已知的8种病原菌、人类基因组DNA、巨细胞病毒、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空白对照进行PCR扩增,检测其特异性;采用倍比稀释法和与细菌培养法比较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 8种已知病原菌被扩增后均获得1032 bp的特异性产物,其与人类基因组DNA、巨细胞病毒、白色假丝酵母菌无交叉反应;通过稀释扩增,敏感性测试可达1 pg大肠埃希菌DNA;52份标本PCR扩增15份有阳性产物,阳性率为28.8%,传统的培养法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6%,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方法能快速、特异、敏感地检出自发性腹膜炎腹水中的病原菌.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亚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翟洪波;史金凤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亚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2月产科住院的6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6例足月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孕妇血清中MMP-9和C-RP浓度,研究组根据病理学有无绒毛膜羊膜炎将其分为羊膜炎亚组(24例)与非羊膜亚炎组(41例).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密切,研究组绒毛膜羊膜炎占36.90、对照组占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MMP-9分别为(465.21±101.38)和(296.72±90.14) ng/L,而两组中的C-RP分别为(8.54±0.49)和(4.45±0.52)mg/L,研究组MMP-9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膜炎亚组中MMP-9和C-RP的水平在入院时与非羊膜炎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中的MMP-9在破膜12、48 h及临产(或剖宫产)前分别为(302.48±87.54)和(254.77±90.23)ng/L、(396.72±88.32)和(304.72±82.48) ng/L及(497.47±92.64)和(402.25±87.37)ng/L,羊膜炎亚组均显著高于非羊膜炎亚组.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MMP-9浓度有助于诊断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远期并发症有一定价值;联合监测血清MMP-9和C-RP浓度可能在判定PPROM的终止妊娠时机上有很大意义.

  •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医院感染控制研究

    作者:裘莉佩;常燕子;竺军洋;魏泽庆;周华;俞云松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同源性及耐药机制,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 自2008年8月医院分离出第1株CRKP后,对随后所有分离CRKP实时监控;对前期分离的25株CRKP用接合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验证耐药性传递及分析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耐药基因型.结果 2008年8月-2010年12月分离CRKP 52株,其中2008年8月-2009年6月共分离出11株,分离率为21.0%,为散发状态;2009年7月-2009年12月检出35株,分离率为67.0%,出现局部流行;加强预防控制后2010年全年检出6株,分离率为12.0%,重呈散发状态;所有菌株均产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PFGE分型除2株菌外均为同一克隆.结论 检出携带KPC-2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该菌株以克隆播散造成局部流行,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能有效遏制菌株流行.

  • 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杨晓燕;张永标;梁彩倩;冯亚群;符永玫

    目的 了解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CRPAE)的药敏谱特征及其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低抑菌浓度(MIC),K-B纸片扩散法检测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比较CRPAE与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E)的耐药性差异;应用PCR方法扩增CRPAE的gyrA、gyrB、pa rC、pa rE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基因的突变.结果 256株无重复PAE中,CRPAE 65株,CSPAE 180株,CRPAE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CSPAE(P<0.05);65株CRPAE中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ACC→ ATC)错义突变49株占75.4%,pa rC基因第87位密码子(TCG→TTG)错义突变15株占23.1%,gyrB基因第467位密码子(TCC→TTC)和第468位密码子(CAG→CAT)错义突变各1株占3.1%,未发现parE基因错义突变株;gyrA+ gyrB、gyrA+ pa rC双突变株的环丙沙星MICs高于单纯gyrA突变株.结论 CRPAE多药耐药现象严重,gyrA基因第83位密码子(ACC→ATC)突变是CRPAE对环丙沙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同时存在gyrB或parC基因突变可进一步升高CRPAE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 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及耐药表型的研究

    作者:梁彩倩;张永标;杨晓燕;冯亚群;符永玫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型及其对氨基糖苷类(AGs)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TOB)、奈替米星(NTM)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应用PCR方法扩增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npmA,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结果 16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AMK、GEN、TOB、NTM的耐药率分别为17.3%、37.7%、26.5%、25.3%;armA、rmt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1.1%、6.2%,未检出rmtA、rmtC、rmtD、npmA基因;28株携带armA或rmtB基因菌株对AMK、GEN、TOB、NTM的MIC50均为256 μg/ml、MIC90均≥512 μg/ml.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ArmA型和RmtB型16S rRNA甲基化酶,并介导AMK、GEN、TOB、NTM的高水平耐药表型.

  • C-反应蛋白水平与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余丰;梁飞立;何艳英;郑培衡;方鹏;宋开星;吴继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抗病毒治疗3个月预后不良的关系,为临床判断抗病毒治疗早期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152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非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CRP水平;按CRP水平分成CRP升高组及CRP正常组,比较两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CRP为6.59(0.12~36.12)mg/L,非预后不良组CRP为0.90(0.00~5.90)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正常组预后不良17例占14.4%,CRP升高组预后不良15例占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CRP越高,预后不良的危险度越高(OR=1.025,95%CI:1.006~1.044).结论 CRP升高的HIV/AIDS易出现预后不良,CRP水平是抗病毒治疗HIV/AIDS 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医院手术室供应部对外来器械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作者:董薪;于秀荣;武伟

    目的 实施医院外来器械的流程质量控制,探讨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效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施行严格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化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外来器械的质量控制措施,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确保了手术室外来器械的质量,提高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各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确保外表器械质量管理.

  •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

    作者:鲁菊英;徐建辉;徐旭娟

    目的 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并采取修订切实可行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大了对手卫生培训力度、不断完善手卫生设备、加强手卫生督查考核力度等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全体医护员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持续的医疗护理操作前后、进入特殊病房前后手卫生依从性从19.83%提高至70.46%.结论 院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重视,创造手卫生的氛围,重视手卫生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可降低因手部接触而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率.

  • 血站与输血科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王芳;冯海艳

    目的 调查中心血站与医院输血科目前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和亟待改进的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血站和输血科引发的医院感染.方法 调查血站与医院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结果 血站与输血科在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滞后;工作区域布局欠科学;污染分区不规范;洗手依从性不达标;医疗废弃物管理缺乏力度等.结论 血站与输血科必须建立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和执行力,切实杜绝血源性医院感染,才能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诊疗包管理系统的应用

    作者:徐世琴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定要求:清洗、消毒、灭菌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为符合国家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自2010年10月份开始在全军卫生医疗系统首家引进"消毒供应中心手术诊疗包管理系统",实现了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使用等多环节全封闭、可追溯的智能化管理目标.规范了工作流程,方便了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手术诊疗包质量追溯的管理要求.

  • 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

    作者:厉挺;强明珠;陶爱女;陈月红;朱婷婷

    目的 探讨引起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控制对策,有效预防与控制由消化内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方法 通过对消化内镜诊疗环节及清洗消毒过程的现场检查,对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内镜中心工作人员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管理.结果 有效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消毒质量,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内壁和外壁的消毒合格率均达到100.0%.结论 控制消化内镜诊疗和消毒环节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出入境体检中心血源性感染防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作者:徐惠芳;朱红;张寿清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心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做好血源性感染防护管理工作,预防感染的发生.方法 建立血液防护管理体系,增强血液感染防护意识,规范医务人员操作流程.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完善和加强了中心血源性感染防护的管理,避免和减少体检中心血源性感染的发生,保障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结论 提高职业接触防护意识、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是做好血源性防护管理的关键.

  • 两种皮肤消毒剂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作用的荟萃分析

    作者:蒋雪松;秦元梅;崔丹

    目的 比较术前氯己定和聚维酮碘皮肤消毒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选择消毒剂,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3月前发表的关于氯己定与聚维酮碘消毒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影响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选取相对危险度(RR值)及其95%CI表示.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563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聚维酮碘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9.29%,氯己定组为6.95%,氯己定消毒可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RR=0.75,95%CI=0.63~0.89).结论 术前氯己定消毒比聚维酮碘消毒能更好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

  • 常用消毒剂对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杀灭效果观察

    作者:邹义春;李艳;汪宏良

    目的 了解常用消毒剂对临床分离出非发酵菌的杀灭效果观察,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寻求适宜的消毒剂.方法 采用API 20NE鉴定系统或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5-2008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液、脓液、尿液、血液、环境等临床样本分离并保存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对临床分离非酵菌进行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分离出主要非发酵菌包括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各菌种间耐药率有一定差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显示,各菌种之间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消毒剂杀灭率为92.6%~99.6%,均未达到100.0%杀灭率,作用时间延长杀菌率增高.结论 非发酵菌耐药性普遍较高,常用消毒剂对各菌种的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合理使用消毒剂并增加作用时间,以有效控制非发酵菌的医院感染.

  • 2009-2011年嘉兴市6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作者:谢亮;周哲华;王恒辉;吴水斌;丁正贵;洪霞;谢文芳;罗建勇

    目的 了解嘉兴市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加强消毒质量管理,规范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行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对6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 嘉兴市6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连续3年共采样105份,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平均总合格率为91.2%,2009-2011年合格率依次为79.4%、94.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内腔消毒质量合格率为77.3%、7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内镜内腔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中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均合格.结论 嘉兴市6所医院内镜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消毒质量明显好转,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些管理环节有待改进.

    关键词: 消毒质量 医院 监测
  • ICU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育华;周碧云;吴国才;俸绪美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2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8株占72.2%,革兰阳性菌627株占27.8%;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2.0%、12.8%、10.3%、9.5%、8.9%;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0.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9%和26.0%;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50.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0%和3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89.7%和82.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但粪肠球菌和类粪肠球菌中分别有3.6%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非发酵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是ICU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且病原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

  •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卢乙众;刘建军;刘小红

    目的 对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进行总结,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应用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感染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结果 共分离出耐药菌426株,前10位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9.62%、6.81%、6.34%、6.10%、4.93%;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为73.17%,其次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71.4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2.0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61.11%、61.54%,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26.83%、31.03%、47.62%.结论 临床上要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尽量避免其发生,同时注意监测其细菌耐药特点,重视药敏检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多药耐药菌的发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彬斐;郑昌华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9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VAP患者共分离出1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0株占61.95%,革兰阳性杆菌27株占23.89%,真菌感染16株占14.16%;检出前3位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真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15.93%、14.16%、12.39%;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均100.00%耐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86%、85.71%,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100.00%、100.00%、91.67%,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VAP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较高,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治疗VAP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2008-2011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李琦;张逸彪;雷敏

    目的 了解金华地区4年间结核病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月12月2391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培养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8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391例痰标本分离到821株结核分枝杆菌(MTU),阳性率为34.3%;821株MTU对8种药物中至少耐1种药物的有568株,总耐药率为69.2%,其中单耐药241株,占29.4%,多耐药234株,占28.5%,耐多药93株,占11.3%;4年间耐多药率有逐年递减的趋势(P<0.05),而单耐药率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链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而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下降更加显著(P<0.01).结论 金华地区总体的结核病耐药性相当严峻,继续严格实施DOTS策略,限制非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使用.

  • 2007-2011年住院患者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分析

    作者:汪涓;柳爱青;姚彬;张委

    目的 调查2007-2011年住院患者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变化,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痰标本的分离与药敏试验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结果 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5284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801株、鲍氏不动杆菌890株、肺炎克雷伯菌713株,分离率分别为34.0%、16.8%、13.5%;5年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6.9%、17.9%、15.9%、13.9%、15.3%;对阿米卡星耐药率2007-2010年为4.1%~18.3%,2011年升至51.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2007-2010年为4.9%~16.1%,2011年降至1.3%,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其余抗假单胞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阿米卡星耐药率已>50.0%,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可用,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董林;朱成宾

    目的 研究医院2011年不同科室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鉴定以及真菌药敏试验,VITEK-60细菌分析仪进行革兰阳性菌药敏以及革兰阴性菌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检测.结果 32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198株,占61.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5.6%,革兰阴性杆菌111株,占34.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8.1%、5.0%、2.2%,真菌11株,占3.4%;肠球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敏感率均为1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及呋喃妥因敏感性也较好,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全部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范围比较广,耐药性差异较大,对血培养分离菌株进行早期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新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控制细菌耐药的增加.

  • 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长娴;孔庆芳;陈建明;叶南圆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谱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尿标本阳性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真菌培养鉴定采用真菌显色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ATB-真菌药敏试验试剂条.结果 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病原菌476株,大肠埃希菌多占27.1%;其他病原菌依次为真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3.7%、15.3%、6.9%、6.1%、3.8%、3.2%;119株大肠埃希菌中70.6%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头孢替坦耐药率<6.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均>5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84.4%,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仅为3.6%;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80.0%;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耐药性与大肠埃希菌相似;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10.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分别为29.4%、58.8%;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率二者有所不同,粪肠球菌耐药率为76.5%、屎肠球菌为9.1%.结论 引起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喹诺酮类耐药严重,应引起注意,提供系统、全面的病原菌耐药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截瘫患者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李少侠;莫基浩;任伟宏

    目的 了解截瘫患者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截瘫患者中段尿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率;标本的接种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用BD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8株、革兰阳性菌20株、真菌8株,分别占88.5%、8.2%、3.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1.0%、克雷伯菌属占19.5%、铜绿假单胞菌占11.0%、阴沟肠杆菌占8.1%、不动杆菌属占4.1%;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占7.8%,两者均呈多耐药性;与同期所有类型的标本分离的相同病原菌药敏相比,耐药性增加明显.结论 截瘫患者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比例高;所检出的病原菌耐药性非常严重,加强细菌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截瘫患者尿路感染非常重要.

  • 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季旭清;张能华;彭草云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出的112株非重复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共检出非重复鲍氏不动杆菌112株,来自痰液74株占66.07%;临床科室以ICU分布多占58.93%;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64.29%和77.6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4.71%.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的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保持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有效控制其在医院内的定植和传播.

  • 西安地区2011年度病原菌耐药监测分析

    作者:徐修礼;陈潇;郝晓柯;张利侠;雷金娥;耿燕;朱建伟;晋新;孙明德

    目的 总结西安市2011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医药管理部门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度共分离出病原菌12 5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133株占64.9%,需氧革兰阳性球菌3499株占27.9%,真菌748株占6.0%;临床分离占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7.1%、14.0%、12.4%、10.7%、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70.0%,其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1%和0.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和3.4%,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2%和1.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4.2%;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达72.0%,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60.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已达70.0%,其耐药性总体上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MRSA、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广泛耐药非发酵菌越来越严峻,耐药监测工作任重道远.

  • 自身免疫病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包东武;归改霞

    目的 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病患者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更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病患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仪鉴定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鉴定,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16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并发细菌感染181例,感染率为43.51%;共分离出病原菌273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4株,占30.7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62.83%和63.33%;药敏试验显示,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0、0、15.38%、23.08%、23.08%;MRCN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0、0、10.53%、26.32%、21.05%,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自身免疫病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其耐药率较高,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细菌谱及耐药性监测对控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药敏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四清;花勤亮;石艳;徐连广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送检的样本,做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0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6.6%,革兰阳性球菌占17.9%,真菌占25.5%;革兰阴性杆菌中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9.9%、15.2%和7.7%,革兰阳性球菌前3位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3%、2.5%、1.5%,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多数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年龄>45岁、病程>2年、病灶>6肺野、抗菌药物使用2种>2周及住院时间>30 d是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肺结核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且细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郭爱霞;李红林;王兵;陈晶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46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Uu检测,同时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1462例标本中Uu的检出阳性率为54.58%;各年龄组间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978,P<0.05),其中21~40岁年龄段Uu阳性率高占75.81%;女性感染的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高,分别为97.87%、96.37%,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强,分别为63.53%、51.88%.结论 应重点预防控制21~40岁年龄段女性的Uu感染,对已感染患者进行经验用药时,首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

  • 糖尿病足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莹;陈杏春;农生洲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108例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感染者创面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培养细菌,使用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感染呈上升趋势,病原菌检出率由22.7%升至46.1%,Wagner病变分级≥3级者多伴混合感染;检出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6株占46.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常见,分别占31.9%、7.8%、5.7%,革兰阴性菌61株占43.3%,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常见,分别占15.6%、12.8%、5.7%,真菌14株占9.9%,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4%;革兰阴性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12株占19.7%,大肠埃希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形菌各1株,检出率分别为16.4%、1.6%、1.6%;多数肠球菌属呈多药耐药且耐药率高,均≥5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低≤11.1%.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多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剂的抗菌活性较好,加强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监测,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可延缓病情发展并提高治愈率.

  •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姜兰斌;杨波;张巍

    目的 调查医院老年患者349株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4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分纯和菌类鉴定遵循卫生部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规定的K-B法进行试验和读取数据.结果 349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布高,占60.7%;其耐药率<15.0%的药物有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已表现出很高的抗药性,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高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水平,延缓细菌耐药性增长的不良趋势.

  • 烧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调查及药敏分析

    作者:刘珠凤;刘玲;翟永丽

    目的 对烧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调查,探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以期降低烧伤科患者感染风险.方法 对烧伤科医护人员动态手指菌、清创室及病区的设施设备、清创室及病区空气等取样进行病原菌培养检测,并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探讨烧伤科降低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措施.结果 烧伤科、清创室空气、关键设备器械表面、医护人员手指菌、病区空气等共取样126份,均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出15种689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45株占21.0%、铜绿假单胞菌112株占16.3%、鲍氏不动杆菌103株占14.9%、真菌78株占11.3%,其他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等;医护人员手指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为56.3%,其次为空气中微生物超标率为41.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和亚胺培南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差,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等对亚胺培南均具有较好的药敏性.结论 加强烧伤科医护人员无菌意识的培养、采取措施提高清创室及病区空气质量是降低烧伤科病原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应引起烧伤科医护人员的重视.

  • 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群;张浩;陈燕;杨柳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集的血液、尿液、大便、各类分泌物等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培养并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6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9株占26.1%,革兰阴性菌153株占58.0%,真菌42株占15.9%;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19.3%、12.1%,铜绿假单胞菌对克林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92.2%、92.2%;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1.6%、93.8%、79.7%、82.8%;其中革兰阴性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第一、二代等头孢菌素天然耐药并具有多药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高度耐药.结论 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蔓延.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真菌感染种类及耐药性

    作者:罗利飞;章灵芝;汪官富;韩子华;徐颖鹤;张雪斐

    目的 讨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真菌种类及耐药性,并对其分布趋势及耐药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及耐药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确诊为AECOPD的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能自行咳嗽者经3%H2O2溶液漱口后深咳出深部痰液,不能自行咳痰者用无菌痰液收集器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为痰标本,萨布罗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参考NCCLS标准.结果 221例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且有不同程度使用糖皮激素老年患者有118例痰培养出真菌118株,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占83.1%;其中又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高占42.4%;分离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两性霉素B 94.07%、氟胞嘧啶93.22%、伊曲康唑72.03%、咪康唑70.34%、氟康唑33.51%、酮康唑28.81%.结论 院内真菌感染AECOPD合并真菌感染比率呈上升趋势,且以假丝酵母菌属多见,作为条件致病菌的真菌感染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之一,特别是老年AECOPD患者肺部合并各类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有相当一部份成为致死性终末感染.

  • 烧伤病房不同病种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研究

    作者:倪俊;顾海峰;许献荣;陈瑞彩;张杏梅

    目的 分析烧伤病房不同病种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烧伤病房收治患者288份创面标本进行分析,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05株,检出率71.18%,包括革兰阳性菌91株占44.39%,革兰阴性菌113株占55.12%,真菌1株占0.49%;常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烧伤难愈性创面多见,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在非烧伤难愈性创面多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70.0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60.00%,3类创面的病原菌耐药率也有差异.结论 不同病种创面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有差异,临床工作中需根据不同的创面采取不同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 2011年ICU与非ICU病原菌耐药监测

    作者:王晶;肖晓光;韩丽霞;万献尧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常见病原菌分布,对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为不同病区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Microscan96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CU排在前4位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4%、19.4%、17.4%、11.2%;非ICU排在前4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1.0%、17.6%、13.6%、13.3%;ICU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ICU.结论 ICU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程度明显高于非ICU,非ICU的菌种分布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对不同病房应该单独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干预效果现状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华;赵庆华;张莉萍;张为华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处于潜伏期而在出院后才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随着国内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增加新的痛苦,影响疾病的康复,更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医院感染,减少高危患者的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重点就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各种干预效果加以综述.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其变迁研究进展

    作者:刘德华

    铜绿假单胞菌(PAE)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假单包菌属的代表菌种,为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抵抗力低下患者的机会感染,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及正常人体的皮肤、肠道、呼吸道中或存在于医疗器械上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天然耐药性,并可通过各种机制产生多药耐药(MDR),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我国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2010年度报道显示,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量占第1位(45.4%)[1].

  • 女性盆腔结核性包块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苏莉

    盆腔结核性包块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因盆腔的急性炎症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未得到根治,转变为慢性炎症后形成的包裹性积液和积脓,在临床上又称之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1].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很容易与盆腔肿瘤相混淆,造成误诊的可能性大[2],另外,目前对于其治疗方法仍无特异性的方案,本研究是总结盆腔结核性包块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以便更好的为盆腔结核性包块诊治提供充分的依据.

  • 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烟曲霉菌与黑曲霉菌的临床应用

    作者:毛晓露;卢忠心;石小燕;张文静

    目的 建立检测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的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快速准确地鉴定侵袭性曲霉菌寻求新的检测技术.方法 设计可扩增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18s RNA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选取45例临床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患者和20例阴性健康对照者的全血,应用本方法对以上两种真菌进行DNA检测;结果与常规鉴定方法比较,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对于纯化后的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DNA,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拷贝,特异性达到100%,批内和批间试验均显示了较好的重复性;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应用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同时检测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与常规鉴定方法结果相符,有利于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实现对进展期感染者的动态监测.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宫颈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杨云成;赵淑云;胡灵;彭静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宫颈癌在临床检测中的作用,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方法 2012年6-12月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对69例宫颈癌、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41例宫颈炎高危型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 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9.4%,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的7.3%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率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肿瘤≥4cm者高危型HPV-DNA阳性率为90.3%,明显高于<4 cm者的25.5% (P<0.05),FIGO分期Ⅲ~Ⅳ期者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4 cmⅠ~Ⅱ期者(P<0.05);高危型HPV-D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高危型HPV-DNA的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患者及家属对抗菌药物应用认知度的调查

    作者:王述蓉;黄毅岚;刘玲

    目的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抗菌药物适应证、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认知度,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查对象对抗菌药物适应证、使用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总体认识的认知率分别为15.7%、26.3%、37.3%和17.7%,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文化程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总体认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及家属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知普遍较差,呼吁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共同加大对普通民众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医患矛盾,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邱剑波;李治美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氧氟沙星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氧氟沙星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起效时间、听力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等.结果 对照组与氧氟沙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97.3%;氧氟沙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氟沙星组患者病菌清除率、起效时间及听力改善程度分别为96.7%、(6.4±1.1)d、(7.7±2.2)dB,对照组分别为78.0%、(9.2±2.4)d、(3.2±0.8)d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氧氟沙星组患者耳部刺痛发生率分别为4.0%、0.7%;耳部瘙痒发生率分别为8.0%、4.7%;氧氟沙星组患者耳部刺痛及耳部瘙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氯霉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彻底清除病原菌,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合阿奇霉素在术后感染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张淑珍;李鼎恒;喻琴艳;桑霞

    目的 探讨比较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合阿奇霉素在术后感染所致急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盆腔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8例术后感染所致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患者临床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患者的盆腔包块面积治疗组为(5.12±0.45)cm2、对照组为(9.56±0.49)c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术后感染所致急性盆腔炎的过程中,与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临床上针对术后感染所致急性盆腔炎实施治疗的有效选择.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张强;刘萍;郝淑娴;梁立双;王建峰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镇痛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RS、VAS评分,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患者临床镇痛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4.0%、对照组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声音嘶哑及局部血肿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16.0%及12.0%,对照组分别为9.3%及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分别为6.7%、5.3%,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预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盆腔炎产妇抗菌药物短程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分析

    作者:戴森戈;詹丽飞

    目的 探讨盆腔炎产妇应用抗菌药物短程(<24 h)和长程(>48 h)预防策略对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需行剖宫产分娩的162例盆腔炎产妇,利用不同的预防策略进行非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80例患者,采取短程抗菌药物预防策略(<24 h);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长程抗菌药物预防策略(>48 h),对比两组产妇手术部位感染、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产褥病发生率、血像变化、抗菌药使用频度(DDDs)和费用、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感染.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产前临床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产褥病发生率及术后血像升高发生率分别为8.8%与7.3%、7.5%与6.1%、60.0%与5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9.87±0.55)分与(9.96±0.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手术部位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5.81±10.33)元与(115.86±49.75)元,DDDs分别为1.40±0.62与9.23±3.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产妇,实施短程抗菌药物预防策略的临床效益更加明显,不仅能与长程预防策略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更能减少住院期间的经济费用.

  • 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

    作者:黎海东;姚真荣;李仲庭

    目的 分析研究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结果,为其正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的873例呼吸道感染且痰标本培养葡萄球菌属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同葡萄球菌种类构成进行分析,并将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873例患者中共检出葡萄球菌属89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622株占69.81%,表皮葡萄球菌135株占15.15%,溶血葡萄球菌95株占10.66%,其他葡萄球菌39株占4.38%,耐药性中以红霉素、庆大霉素及氨苄西林等耐药率高,分别为95.96%,80.92%和73.74%,均高于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葡萄球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主,且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应引起重视.

  • 头孢吡肟对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辉;杨启文;孙宏莉;王贺;王瑶;谢秀丽;原英;窦红涛;宋红梅

    目的 了解和评价头孢吡肟与其他抗菌药物对血流、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6所教学医院2009年1-12月临床连续分离的感染病原菌共925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确定头孢吡肟和其余药物对925株菌的低抑菌浓度,数据录入WHONET5.6软件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在925株菌中,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74.7%、46.8%、65.7%和0.结论 头孢吡肟相比其他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肠球菌属除外)均有较好地抗菌活性,特别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敏感率.

  •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叶顾萍;吴景芳;应庆茹

    目的 了解干预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影响,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1年7-12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72例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调查,建立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政策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干预前89.29%、干预后75.68%;尤其是甲状腺手术,预防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00%降至干预后的41.54%,无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发生;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 h的使用率从干预前27.20%升至36.65%.结论 通过干预措施,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预防用药疗程缩短,能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

  • 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张新华;姬广福;朱淑敏;张宁宁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例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脑脊液检查均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措施;B组患者给予应用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6.7%、B组为66.7%,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时间A组(11.6±1.2)d、B组(23.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A组患者体温(37.3±0.5)℃、脑脊液白细胞(35.1±7.5)×106/L,B组分别为(38.2±0.6)℃、(36.1±8.6)×106/L,治疗后7dA组患者体温(37.1±0.4)℃、脑脊液白细胞(9.2±1.4)×106/L;B组分别为(37.6±0.5)℃、(16.6±3.3)×106/L,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体温及CSF白细胞下降更明显,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加庆大霉素冲洗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体温,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食管憩室伴发食管炎患者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陆艳;邓同美;张国强

    目的 观察食管憩室伴发食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比较高舒达与口服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9月医院就诊的43例食管憩室伴发食管炎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用l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组采用高舒达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舒达治疗食管憩室伴发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单彩云;尚美玲;吕素芹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为临床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预防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105例和未感染组455例,对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组平均年龄(72.4±9.7)岁,高于未感染组(67.2±8.3)岁;肺部感染组高脂血症病史62例,高于未感染组;肺部感染组意识障碍和住院天数分别为58例和(33.36±12.17)d,未感染组为98例和(25.71±10.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发热、血白细胞升高、呼吸衰竭、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分别为68、65、60、23和29例,与肺部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减少的脑卒中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和量表评分分别为(43.94±16.73)、(54.48±15.80)分和(2.94±1.17)分,与肺部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病死率40.95%,未感染组为10.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综合所致,肺部感染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预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率.

  • 宫颈电环切术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林素云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相应对策.方法 将2010年9月-2012年9月行妇科宫颈电环切术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部位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应对策;研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2例患者中有17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6.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OR=1.72;95%CI=1.33~2.23)、手术时间≥5 min(OR=3.10;95%CI=1.81~5.33)、出血量≥10ml(OR=6.33;95%CI=1.20~33.27)并伴有慢性疾病(OR=1.90;95%CI=1.73~2.08)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伴有慢性疾病,均为宫颈电环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综合分析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措施,术前清洁准备充分,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并不增加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真菌培养阳性与持续型喘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明丽;陈慧琳;王玉忠;黄茂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真菌培养阳性与并发持续型喘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内科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100例,并根据患者是否有持续型的喘息症状,将所有患者分为喘息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痰培养检出病原菌喘息组61株、对照组37株,曲霉菌属的检出率喘息组患者为9.84%、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患者的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率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痰培养结果中,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的真菌感染,尤其是曲霉菌属的感染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型喘息的原因之一.

  • 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

    作者:高珊珊;崔正慧;牛小岑;金美媛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外阴和冲洗阴道,共治疗6个月经周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3和6个月的症状体征评分、阴道分泌物的带菌和炎症指标水平(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停药6个月内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97.92%、29.17%,对照组分别为85.42%、10.4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的带菌率分别为54.17%、8.33%,均低于对照组的75.00%、22.92%(P<0.05),停药后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75%、4.1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较好,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降低带菌及炎症指标,并改善症状体征,安全性好且可耐受.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陈泽;龚仁国

    目的 探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15±0.75)×109/L,(2.49±0.34)×109/L,与治疗前白细胞计数相比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可有效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志安;戈才华;方虎;杨博元

    目的 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感染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292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分为非感染组280例与早期感染组12例,比较两组随访结果,将12例早期感染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3例)采用切开引流+伤口换药+对症支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四联疗法,B组(5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清创缝合五联疗法,C组(4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抗菌药物伤口持续灌洗六联疗法,针对12例早期感染患者进行感染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分析.结果 疗效优良率早期感染组为91.67%,非感染组为94.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2 h、年龄>55岁、伴慢性基础疾病、术前有开放性伤口为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症状恢复时间(14.5±1.6)d、体征消失时间(16±1.2)d及临床检验值恢复正常时间(18.5±1.4)d六联疗法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早期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分别占66.7%和16.7%.结论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六联疗法能够及时控制并消除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

  •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华英;任跃忠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是否并发尿路感染分为感染(观察组)与未感染(对照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其他疾病、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1.9%;年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9.6±14.7)岁与(55.1±13.6)岁,病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2.8±4.6)年与(6.5±4.1)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3±1.2)%与(6.7±1.0)%,合并其他疾病、留置尿管、抗菌药物使用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2.7%与6.6%、9.9%与4.1%、31.9%与20.1%,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5±5.2)d与(10.6±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其他疾病、留置导尿、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患者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的调查

    作者:鲁晓梅;王文军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患者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的出血情况,旨在为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产妇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0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产妇124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住院的健康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13例,出血率为13.48%;对照组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15例,出血率为5.00%;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及感染患者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置管的出血率高于未携带或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产妇.

  • 布地奈德与舒利迭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骆健峰;朱丹;陈慧;陈卫松;王临英

    目的 观察在使用抗菌药物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改进该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用药1周后对患者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1秒用力呼气容积值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值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使用抗菌药物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COPD发作合并感染,可迅速控制感染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重度开放性下肢骨折感染的治疗

    作者:占允中;叶舟;占蓓雷

    目的 探讨重度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的多阶段治疗措施及其结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重度开放性骨折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整理2007年5月-2011年10月医院收治的44例重度开放性骨折的创口感染患者特点、分阶段治疗及预后,利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44例重度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患者检出的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36.7%、26.8%和22.5%;经清创术和感染控制治疗后,4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皮瓣移植,终38例患者骨骼愈合、6例患者出现骨不连,骨骼愈合率>80.0%.结论 严格清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后创面闭合的多阶段处理方式是治疗已感染的重度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手段.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作者:史相钦;马虎;孙彦鹏;王艳芬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近3年收治的5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后路手术组31例和联合组(前后路联合)28例,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 后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为(14.8±9.8)°,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3±10.7)°,其治疗后的血沉为(20.6±6.9)m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1.3±7.8)mm/l;联合组治疗后的Cobb角为(15.2±10.6)°,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3.1±11.2)°,其治疗后的血沉为(20.2±7.4) mm/h,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0.9±8.9)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在Cobb角、ASIA分级及血沉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和前后路联合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取得明显疗效,但后路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贵琴;胡彩会;丁丽英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总结护理管理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观察组中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00%;对照组中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及护理管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 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研究

    作者:李丹;徐丽丽;王国权;马慧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方法 310例接受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试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冰水含漱、测量口腔唾液pH值、pH纠正液含漱、口腔黏膜炎分级护理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30例次发生口腔黏膜炎,发病率为19.35%,对照组为54.8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黏膜炎各级别发病率依次为9.03%、5.81%、3.23%、1.29%,对照组分别为12.26%、20.00%、14.84%、7.74%;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化疗后,试验组102例患者口腔pH值为6.6~7.1,构成比占6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化疗患者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意识,明显降低了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

  •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张文玲;赵晓华;尹亚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现患率调查要求,采用床旁调查与个案调查相结合,对2012年5月29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由专职人员将调查数据采用手工统计和计算机统计汇总、分析.结果 全院应查患者916例,实查903例,实查率98.58%,发生感染3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8.6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37%;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1.38%.结论 应不断加强各科医师医院感染诊断水平,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标本送检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关节腔灌洗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感染的疗效

    作者:亓会涛;亓洪德;桑锡光

    目的 通过分析骨折内固定手术后膝关节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联合关节腔灌洗方法治疗术后膝关节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椎管髓外膜内肿瘤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联合关节腔灌洗方法治疗与常规静脉给药治疗,探讨试验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治疗方法抗感染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联合关节腔灌洗治疗后,各类骨折与切口均成功愈合,无复发性感染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切口感染与关节内感染以及关节囊分裂等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治疗成功率达95.0%,对照组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联合关节腔灌洗方法治疗骨折内固定手术后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患者,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性高、患者痛苦少、负担轻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勐;王晖;张晓丽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11年1-12月神经外科所有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2166例患者,其中5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63%,日感染率为1.28‰,感染5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68%,日例次感染率为1.30‰;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发生率高,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为68.97%,例次感染率为1.85%,上呼吸道感染率为17.24%,例次感染率为0.46%;病原菌分布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均占30.23%.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应根据医院感染的特点,加强对患者的前瞻性目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分析

    作者:余雪;钮林霞;吴明柯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其对策,有效降低感染率.方法 将2010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1280例行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并提出预防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对策.结果 发现手术切口感染患者81例,感染率6.3%;经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发现革兰阴性菌60株,占74.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值=0.667)、腹部手术史(OR值=0.557)、肿瘤类型(OR值=0.334)、术后白蛋白水平(OR值=0.222)、切口(OR值=0.466)和手术类型(OR值=0.661)、手术(OR值=0.432)和住院时间(OR值=0.432)以及切口长度(OR值=0.633)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肠手术常伴有切口感染,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率,使老年患者尽早康复.

  • 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聂祥智;周文祥;陈菁

    目的 分析研究尿毒症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2例尿毒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分布进行分析,然后将不同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并发基础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302例尿毒症患者中共6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87%,其中呼吸道感染高,占36.67%,其次为泌尿道及消化道感染,分别占26.67%及23.33%;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27.34%,<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14.37%,住院时间≥30 d患者的感染率为26.52%,<30 d患者的感染率为8.33%,并发基础疾病≥2种患者感染率为32.89%,<2种患者感染率为15.49%,各种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60岁、住院时间较长及并发基础疾病种类较多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 盐酸氨溴索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欧;黄光伟;干诚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为减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100例伴有上呼吸感染全身麻醉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前给予气管内注入盐酸氨溴索,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麻醉后30、60 min和术毕的心率对照组分别为(123.5±11.7)次/min、(126.8±11.8)次/min和(113.8±11.4)次/min,观察组分别为(113.6±10.6)次/min、(114.6±11.5)次/min、(104.6±11.6)次/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肺部呼吸音清晰的阳性率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6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呛咳发生率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为3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在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全身麻醉中应用,能明显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刘彦;王舒;赵晓民

    目的 分析应用麻醉机全身麻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选取因各种疾病行手术治疗,采用麻醉机全身麻醉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和含氯消毒液浸泡对各自的麻醉机及其组件进行消毒,对比两种消毒方式消毒后,麻醉机及其组件的细菌学检测结果以及两组患者使用麻醉机全身麻醉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2.3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感染率1.54%;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的合格率为86.15%,明显低于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合格率98.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肺部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麻醉机及其组件是患者发生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麻醉机及其组件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同时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创伤,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对减少麻醉机全身麻醉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作者:陈碧乐;赵秘胜;郭瑞德

    目的 了解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输入同种异体血与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加强感染监控,防止由于输血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所致的感染发生.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12年1-6月外科围手术期输血患者502例临床资料,术后伤口感染依据外科切口感染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502例围手术期输血患者细菌培养阳性76例感染率为15.14%;26例发生切口感染占34.21%,12例发生血流感染占15.79%;18例发生术后腹、盆腔深部组织感染占23.69%;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占7.89%;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占7.89%,5例发生泌尿道感染占6.58%;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占39.33%,革兰阴性菌39株占43.82%,真菌15株占16.85%.结论 围手术期输血是导致术后感染率增高,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

  • 胸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凤娟;李慧娟;楚盼盼;孙芳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以期为预防及控制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453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引起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3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者76例,感染率为16.78%,其中肺炎39例、支气管炎14例、肺不张15例、其他8例,分别占51.32%、18.42%、19.74%、10.53%;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气管侵入性操作与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密切相关(P<0.05),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高龄、肺癌、食管癌、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及气管有侵入性操作患者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相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刘辉;陈贵月;王鑫;程真;申霞;柴旭峰;刘芳芳

    目的 预防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其感染率.方法 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1198例,对其医院感染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8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为1.59%;>71岁年龄组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为8.77%;发生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42.11%,其次为泌尿系及胃肠道,分别占15.79%及10.53%;女性医院感染率为2.22%,男性为1.31%.结论 呼吸道感染与患者年龄、原发病的轻重、医疗因素有密切关系,胃肠道感染与饮食卫生、个人卫生有密切的关系,加强感染知识学习、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及基础护理、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病室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 眼科手术室相关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控制

    作者:朱海芹;陈彩芬;曹敏;陈芳

    目的 调查分析眼科手术室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探讨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于2011年1-12月对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眼科实习医师、器械清洗人员及护工分别进行锐器伤的回顾性调查,对锐器伤发生原因、锐器种类及操作环节等进行分析;针对调查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采用防护性的显微手术刀,规范锐器的使用、回收及清洗流程,对不同岗位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等.结果 眼科手术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器械清洗人员100.0%、工作年限<3年的手术室护士46.2%、实习医师28.6%;致伤物依次为显微手术刀、头端尖锐的显微器械、注射器针头及缝针.结论 眼科手术室因使用器械精细、手术周转快、医护人员接触尖锐器械多,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科室,而眼科器械清洗人员是高危人群,通过针对性地预防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 肺癌氩氦刀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瑞君;梅家转;刘桂举

    目的 分析使用氩氦刀技术治疗肺癌发生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通过氩氦刀进行肺癌治疗的患者8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以及机体状况等,分析总结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中感染7例,感染率8.3%;其中男性、年龄≥60岁、病程≥2年、术前肺功能Fev1<1.5 L、吸烟≥400支/年、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15 d的肺癌患者在经过氩氦刀治疗后并发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氩氦刀术后并发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积极预防,对于年龄较大、自身状况较差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感染,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口腔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规范化防护策略

    作者:许莹;梁睿贞;吴红梅;陈晓萍;杨建荣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为制定口腔医务人员锐器伤规范化防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各科室相关人群的30.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参加培训、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以及锐器伤后报告等.结果 共发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98.8%;培训参加率医师高,为85.7%;锐器伤发生率护士高,达77.3%;>50.0%的污染锐器伤暴露源不明;锐器伤后有77.3%能够正确局部处理;锐器伤上报率23.6%,漏报原因中认为没有必要、不知晓报告流程约占50.0%.结论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上报率较低,大多数污染锐器伤暴露源不明,感染控制科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规范化防护策略.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冯红英;李有敏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有效预防其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措施,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110例,同时选取同期定期行产检并终分娩的健康孕妇110名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测以及阴道毛滴虫、支原体属、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检测,并对比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发生生殖道感染率为23.6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55% (P<0.05);其中常见的是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占53.84%,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炎和支原体属感染,各占23.08%;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水平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越高、餐前尿糖阳性结果越强,其并发生殖道感染的概率越高(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血糖水平过高和生殖道感染呈明显正相关,通过饮食调节、积极控制血糖、孕期卫生以及适量锻炼,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 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冷飞燕

    目的 通过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为预防与控制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5月50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13项变量同术后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以及四格表检验作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5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70例,感染率为14.0%;感染主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占50.00%,其次为胃肠道口咽部、泌尿道及胃肠道等;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x2=4.020,P<0.05)、吸烟(x2=5.229,P<0.01)、身体发热(x2=3.828,P<0.05)、手术方式(x2=12.382,P<0.01)以及术后白细胞数量(x2=5.339,P<0.05)等因素与术后感染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终筛选出吸烟、手术方式、身体发热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为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护理后7.1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烟、手术方式、身体发热以及呼吸系统疾病4个因素为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积极地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作者:牟凤群;陈通;杨鹏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探寻有效治疗老年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2007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疗程为10d,用药3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治疗疗效及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湿哕音体征改善时间分别为(3.42±1.52)、(4.66±1.32)、(5.76±1.49)、(5.93±1.56)d,明显短于对照组(5.11±1.67)、(5.98±1.73)、(6.71±1.87)、(7.13±1.9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生活质量SGQR评价标准,观察组治疗后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得分为(6.23±1.28)分,对照组为(10.34±1.96)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加以应用.

  • 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李永红;马俊英;黄娟;王彩霞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剖宫产术的288例产妇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8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共发生切口感染27例,切口感染率为9.4%;检出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40.7%和25.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肠杆菌,分别占14.8%和11.1%;切口感染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检查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检查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利于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孟晓彬;王佐荣;王彦贞;胡希勇

    目的 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该类患者的预后进行探讨,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60例发生急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应用回归分析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其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16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4例,感染率为15.0%;感染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合并肺部感染率分别为62.5%、58.3%、62.5%、58.3%、58.3%、62.5、58.3%,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36.8%、36.8%、36.0%、33.8%、33.8%、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长期卧床、存在吞咽困难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结果显示,未感染组患者NIHSS评分(3.2±0.7)分明显低于感染组患者(5.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长期卧床、存在吞咽困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作者:赵晶;陈秀娟

    目的 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1月885例在手术室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研究手术室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85例手术患者中共感染8例,感染率为0.9%,而在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4株占50.0%,其余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25.0%,假单胞菌属、幽门螺杆菌各1株,各占1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病原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外伤及基础疾病、手术时间>4 h、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急诊手术间、急诊手术、住院时间>15 d、侵入性操作(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卫生较差危险性大(P=0.016).结论 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如采用微创操作、选用高标准手术间等,从而有效控制感染率.

  • 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红军;宋美娟;王艳芬

    目的 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33例因颅脑相关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33例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27例,感染率为11.59%;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16例占59.26%,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3例占11.11%;年龄<14岁或>60岁、有脑出血、住院天数越长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医院感染,有接受侵入性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相应措施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以及侵入性的诊疗措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其住院天数、侵入性的诊疗措施以及规范日常医疗行为,有助于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李清;蔡丽梅;潘慧玲;李丽;方蘅英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2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可能导致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结果 2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15.9%,且以呼吸系统为主占56.7%;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高龄(>70岁)、住院天数长(>30 d)、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20 d)、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的危险性高(OR=4.25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较高、侵入性操作较多等关系密切,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祝志娟;陈蓉;郭叶情

    目的 了解会阴侧切术(LE)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LE的775例产妇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内容包括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产程、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愈后等资料,切口感染率差异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年共有2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5%;其中2010、2011年的感染率分别为3.9%、3.1%(x2=1.05,P>0.05);27例感染产妇均有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全部均有切口分泌物,其中25例为脓性分泌物,体温38~39.2℃,切口部位红、肿、热、痛明显,分泌物细菌培养有26例检出病原菌;产前有生殖道感染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产程时间≥10 h、住院时间≥4d、阴道操作次数≥4次、会阴侧切缝合技术欠熟练等是LE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掌握LE适应证,对产妇原有疾病应积极治疗,减少阴道检查操作次数,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和术后护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LE切口感染发生率.

  • 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张欣;苏迎燕;江洪

    目的 研究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1589例住院高危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断,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1589例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为3.84%;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1.15%;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大肠埃希菌13株占21.31%;妊娠并发症、住院时间>7d、阴道助产及剖宫产、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3种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于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依瑞;刘蕾;王玉英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4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寻找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为8.9%;单因素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明显相关(P<0.05),而与性别、卧床时间、吞咽困难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39、6.317、9.367,P<0.05).结论 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预防措施,力争将医院感染率降到低.

  • 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作者:周红艳;陈爱民;张海青

    目的 了解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达到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找出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制定与之相应的对策及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充分认识到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存在的各种职业安全危害,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大限度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 加强各项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介入手术室各项防护措施,重视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每一个因素,是保证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对策.

  • 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易感因素及防治分析

    作者:石帅;罗于海;文光瑞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肺部感染(PTPI)的相关易感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PTPI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胸外科60例PTPI患者的一般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术前肺内感染病灶及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总结有效的感染防治措施.结果 181例胸外科行各种开胸手术患者中,有60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15%;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大通气量<70%、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60%、术前肺内有感染病灶者PTPI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占44.44%、41.56%、43.08%、43.06%及80.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食管手术较低位食管癌手术PTPI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53.33%、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者较单纯肺叶切除术PTPI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47.27%、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肺功能差、吸烟、术前合并肺内感染病灶、手术方式复杂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为PTPI的易感因素,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PTPI发生率.

  •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丽平;骆美良;刘连升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探讨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月482例行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2例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49例,发生率为10.2%;共分离出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占58.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革兰阴性杆菌22株,占41.5%,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留置时间、基础疾病、插管部位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插管次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留置时间、基础疾病、插管部位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 妊娠妇女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阮淑萍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120例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产妇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健康的360例孕妇作为非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引起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感染组患者中段尿培养出大肠埃希菌81株占67.5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0%和肺炎克雷伯菌占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贫血(OR=9.68,95 %CI:2.81~33.27)、高血糖(OR=8.41,95 %CI:2.35~30.08)、妊娠中晚期(OR=7.85,95%CI:2.37~25.94)、妊娠左侧卧位(OR=0.23,95%CI:0.08~0.66)与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贫血、高血糖、妊娠中晚期、妊娠体位是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刘桂玲;鲁俊晶;胡伟;孙建梅;章红梅;吴青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诊断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61例颅脑损伤尿路感染的患者调查和分析,包括相关因素及感染临床症状、尿液特点和培养病原菌种类.结果 61例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有平均住院时间22 d、留置尿管时间>21 d、占59.00%、病情危重、GCS评分<8分45例,占73.80%;发热患者48例占78.69%,尿路刺激症状5例占8.20%;尿液常规检查结果异常33例占54.10%,尿培养阳性23例占37.71%;抗菌治疗有效率为100.00%;尿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与真菌感染为主,分别占43.48%、56.52%.结论 降低危险因素、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尿液检察结果尽早诊断尿路感染、及时采取抗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 房颤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

    作者:李荣华;李霞;马秋华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临床治疗提出合理的方法,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150例心房颤动患者,通过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其中出现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病例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共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13例,感染率为8.7%;低蛋白血症、IgM、IgG和CRP升高、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左心房和主动脉内径异常均是造成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年龄、性别、感染和房颤类型以及血肌酐等无关;而低蛋白血症、IgM、IgG和CRP升高以及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是高危险因素(P=0.021、0.028、0.023、0.048).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定期监测心房颤动有助于防止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生.

  •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感染率的调查

    作者:杜晓马;兰景良;沈昕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160例AMI患者按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分组统计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160例AMI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22.5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尿路、胃肠道、分别占58.33%、11.11%、13.89%;梗死部位在多壁的患者22例,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6.36%,梗死部位在前壁患者95例,2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达24.21%;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均是AMI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AMI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金雪光;朱洁;费玉娥

    目的 研究分析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152例阿尔茨海默病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未感染的152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52例阿尔茨海默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6株占20.0%、革兰阴性菌78株占60.0%、真菌26株占20.0%;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0岁)、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4周)、有瘫痪卧床等;而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合并糖尿病的危险性大(OR=3.681),其余依次为高龄(>70岁)、住院时间长(>4周)、有瘫痪卧床.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注意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措施,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 人类微小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董奕裕;陆建良

    目的 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80名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阳性率,B19感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血沉、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IgG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阳性率41.7%明显高于对照组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关节肿胀、压痛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阳性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64.3%、血沉(93.8±7.4)mm/h、C-反应蛋白(65.4±4.7)mg/ml及IgG水平(19.6±2.4)均明显高于感染阴性患者,但血红蛋白水平(45.8±6.9)g/L明显低于感染阴性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并参与到疾病进展过程中,介导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及炎性介质释放.

  • 菌血症患者与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相关性分析

    作者:翟红岩;宋世平;郭闻涛;冯其梅;左大鹏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与菌血症的关系,针对不同细菌来源采取的不同感染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162例血培养阳性的菌血症患者和3例血培养阴性但导管培养阳性患者,是否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培养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7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仅20例进行了导管培养,占25.97%,有17例导管培养呈阳性,分离细菌21株,17例导管培养阳性的病例中,4例诊断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论 临床诊疗活动中,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视不足,缺乏对中心静脉置管发热患者及时进行导管培养、血培养的意识,未执行导管插管和培养规范化流程操作.

  • 胸部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易淑明;成建初

    目的 探讨胸部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地防治对策,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发生率,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72例胸部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39.54%;单因素分析显示,胸部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x2 =42.64,P=0.000)、吸烟(x2=12.30,P=0.000)、糖尿病(x2=9.85,P=0.002)、慢性炎性肺疾病(x2=27.31,P=0.000)、损伤程度(x2=37.49,P=0.000)、有创治疗操作(x2=48.80,P=0.000)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部损伤程度(OR=7.821,P=0.000)、糖尿病(OR=3.763,P=0.039)、有创治疗操作(OR=3.392,P=0.013)、慢性炎性肺疾病(OR=3.322,P=0.041)、年龄(OR=2.954,P=0.026)、吸烟(OR=0.382,P=0.035)是继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胸部损伤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胸部损伤程度、糖尿病、有创治疗操作、慢性炎性肺疾病、年龄、吸烟是胸部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加以预防治疗.

  • 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心肌酶谱的变化分析

    作者:孙熙璇;管健;杨海涛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的变化,为临床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3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59名作为研究对象,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分别分析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53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54例发生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其发生率为10.05%,患儿均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占22.22%,窦性心动过缓占27.78%,ST-T改变占24.07%,房性心律失常占5.56%,室性心律失常占9.26%,传导阻滞占11.11%;心肌损伤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较非心肌损伤和正常组明显增高,而非心肌损伤组患儿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酶、同工酶等指标水平较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均表现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

  •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作者:刘阳;张影;魏大力

    目的 了解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源性肺炎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肺部感染616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按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登记.结果 调查全麻气管插管患者61 6例,发生获得性肺炎152例,发生率24.68%;插管时间<24 h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6.44%,>24 h者发生率为42.09%;痰病原菌培养出革兰阴性菌98株占71.01%,革兰阳性菌26株占18.84%,真菌14株占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机械通气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严格消毒灭菌隔离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