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增强无菌理念防止内镜医院感染

    作者:王玉敏

    襄阳市中医医院于2008年设立独立的内镜室,拥有现代化的集成内镜洗消中心及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将消化道内镜集中清洗、消毒、储存,在硬件上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上作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工作人员无菌理念的培养做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手显外科开放性损伤处理原则

    作者:祁庆彬;王克荣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开放性手外伤,初期创伤处理是手外伤的主要环节,也是今后再次处理的基础.其处理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修复损伤的组织,大限度保留手的功能.

  • 门诊抽血室医院感染隐患与控制措施

    作者:于海燕

    医院抽血室频繁密切接触患者的血液标本,因此,加强质控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1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1.1空气污染 由于抽血患者多、病情各异、病种复杂,各类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流行病甚至传染患者均混在其中,易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

  •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高静;付小荣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伴随各种感染相继而来,因此,做好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所致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分析

    作者:夏静静;方向群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所致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CRAB所致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RAB所致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含有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药物组合治疗的患者,30 d存活率为94.44%,显著高于经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70.37%(P<0.05);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4.78±4.35)分,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18.32±6.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患者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有一定疗效,APACHEⅡ评分与老年患者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有关.

  •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杨挺;浦洁;毕鸣晔

    目的 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近3年来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及泌尿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0年12月Uu培养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42份标本培养阳性1366份,阳性率17.0%,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是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结论 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目前可作为无锡地区临床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

  • 2010年老年科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会英;王艳;张海燕;徐德兴

    目的 了解老年科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12月老年科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数据统计.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822株,革兰阳性球菌占7.4%,革兰阴性菌占76.7%,真菌占15.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9.0%、84.0%,无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9.1%;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7.8%、55.8%,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呈多药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达49.6%、68.3%.结论 2010年医院老年科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卫刚;徐亚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对2007-2009年,394例确诊HAP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痰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采用K-B纸片法,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HAP细菌学检出率为60.9%;检出的266株病原菌中,排在前4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占24.8%、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5.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1.2%和35.3%;MRSA检出率为72.7%.结论 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H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万古霉素是其较为理想的药物.

  • 133例不动杆菌属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谢军

    目的 了解不动杆菌属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对治疗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不动杆菌属133株,鲍氏不动杆菌118株占88.7%,鲁氏不动杆菌15株占11.3%;痰标本检出率高为91株,占68.4%,可见不动杆菌属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结论 不动杆菌属是住院患者高感染率和高耐药性的细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谭云昌;曾正莲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检测,阳性标本转种后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然后用K-B法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送检的2423份标本中,血培养阳性率10.73%,检出病原菌26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3.46%,革兰阴性杆菌占42.69%,真菌占3.85%,检出率高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阿米卡星呈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100.00%敏感.结论 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多发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作者:陈驾君;白祥军;李占飞;张锟;李仁杰

    目的 探讨近5年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1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1161份标本分离出834株病原菌,分析其种类、分布以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35株占64.1%,革兰阳性球菌281株占33.7%,真菌18株占2.2%;检出菌株前5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逐渐增加,碳青霉烯类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依据多发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合伤情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 长期气管插管老年患者痰的药敏分析

    作者:刘朝阳;高德伟;张麒;李文兵;卢文宁

    目的 分析老年长期气管插管患者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近6年老年病房长期气管插管328例患者,800份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痰培养以混合菌生长为主,>2种菌占58.5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87%,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为11.07%和4.06%;对主要革兰阴性菌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是阿米卡星,为75.84%、其次是亚胺培南为56.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是万古霉素,为96.43%.结论 长期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经验性治疗建议联合使用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等针对革兰阴性菌为主的药物.

  • 2008-2010年产气肠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进良;冯乐;吴良娟;何梅;王春新

    目的 分析2008-2010年产气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产气肠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内共分离出产气肠杆菌570株,主要来源于痰334株,占58.6%、尿液121株,占21.2%和血液32株,占5.6%,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220株,占38.6%、ICU174株,占30.5%和神经外科42株,占7.4%;药敏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酯及头孢呋辛钠耐药率均>5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产气肠杆菌多为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产气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 骨科感染患者病原菌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研究

    作者:季海生;朱德全

    目的 对骨科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褪色沙雷菌等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KPC)酶检测,为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骨科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10株、阴沟肠杆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145株、弗氏 柠檬酸杆菌5株、褪色沙雷菌3株等共278株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用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确认产KPC酶及基因分型.结果在278株病原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9株、阴沟肠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共35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株肺炎克雷伯菌PCR扩增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改良Hodge试验全部阴性.结论 该项研究除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他病原菌未发现产KPC酶的菌株.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耐药性调查

    作者:王顺;王永涛;贾征夫

    目的 了解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断按照CLSI折点评价;采用WHONET 5.4版本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9.3%、3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株检出率为12.0%.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控制力度.

  • 2007-2010年住院患者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姚彬;张委;柳爱青;汪涓

    目的 调查近4年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ABA)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7月—2010年12月痰标本分离的651株鲍氏不动杆菌,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51株ABA对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其他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亦不敏感,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9%~18.3%,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9%~16.1%,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剑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分离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分析,探讨IE病原菌的分布及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IE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统计的IE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占81.3%,其中酿脓链球菌55株占84.6%;革兰阴性杆菌11株占13.8%,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株;真菌4株占5.0%,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感染菌株中革兰阳性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0%,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性较低,而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酿脓链球菌仍然是IE的主要病原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为IE主要革兰阳性菌,其对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低;及时掌握其动态变化,做好抗菌药物的宏观管理,对遏制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 桂西山区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梁林慧;李皇;王学荣;黎海舰

    目的 掌握桂西山区医院肺炎克雷伯菌(KPN)引起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487株KPN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统计分析了医院感染和非医院感染KPN的耐药性.结果 医院感染KPN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ICU占30.33%、呼吸内科占22.00%和新生儿科占14.67%;临床标本以呼吸道标本占37.67%和尿液标本占24.33%为主;除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苄西林外,医院感染KPN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KPN产ESBLs阳性率为31.67%,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2.33%~98.00%.结论 桂西山区的KPN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

  • 对女性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的研究

    作者:丁友法;刘五高;王艳;郑海雅

    目的 了解丽水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感染状况.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门诊就诊的126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做Uu、Ct和NG检测.结果 Uu、Ct和N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11.8%和3.1%,共检出阳性病例913例,阳性率达71.9%,混合感染147例,占16.1%,各年龄段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丽水地区女性明显呈高感染状况,Uu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宣传预防.

  • 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菌监测的探讨

    作者:杨硕

    目的 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的构成,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等,为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 对186例住院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培养出病原菌120株,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4株占28.33%、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10.83%、褪色沙雷菌13株占10.8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11.67%;其中分离出产ESBLs 21株占17.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5.00%,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占1.67%,耐亚胺培南病原菌1株0.83 %,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 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对耐药菌株应严密监测与控制.

  • 肿瘤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崔巍;毛彩萍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肿瘤患者并发菌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4软件对肿瘤专科医院2007-2010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28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44株,阳性率7.4%;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占20.5%;革兰阴性菌183株占75.0%;真菌11株占4.5%;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常见的血培养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28.3%;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褪色沙雷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极高.结论肿瘤患者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范围较广,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应检测病原菌变化、加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这对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尿液分离株检出gyrA基因新亚型

    作者:陈刚;糜祖煌;翁幸鐾;孙定河

    目的 了解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学背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65种耐药相关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及可移动的遗传元件(整合子、转座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结果 该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检出blaTEM,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检出aph(3’)-Ⅰ,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检出gyrA,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检出intⅠ 1,转座子遗传标记检出tnp513,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检出trbC;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检出qacE△1-sul1,gyrA基因是新亚型(GenBank登录号:JN232083),83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TCG→TTC,导致氨基酸从丝氨酸(S)→苯丙氨酸(F);87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GAC→GCC,导致氨基酸从天冬氨酸(D)→丙氨酸(A).结论 携带多药耐药基因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是这株肺炎克雷伯菌呈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 质粒介导产ESBLs与AmpCβ-内酰胺酶基因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研究

    作者:陈坚;余方友

    目的 研究一株同时产ESBLs和AmpC β-内酰胺酶弗氏柠檬酸杆菌(CFR)的耐药机制.方法 2008年1月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出多药耐药弗氏柠檬酸杆菌1株,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产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test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产ESBss和AmpC酶基因,DNA测序决定基因型;接合试验测定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临床分离出一株同时产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的多药耐药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MIC分别为96、96、256、192、>256、>32 μg/ml,PCR扩增及测序临床分离株携带blaCTX-M-3和blaCMY-2,接合试验显示含blaCTX-M-3和blaCMY-2基因耐药质粒可以通过接合转移至受体菌大肠埃希菌J53.结论 CFR同时携带有ESBLs和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ESBLs基因和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由质粒介导.

  • 临床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韩辉;韩琳琳;王少燕;刘宇;王书会;董辉

    目的 检测分析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BD Phoenixl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推测法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PCR技术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parC和gyrA的耐药相关基因;对药敏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均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青岛地区和莒县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检出率分别为42.9%和5.4%,par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2.9%和25.0%,青岛地区和莒县地区肺炎克雷伯菌gyrA检出率20.0%和17.6%、parC检出率40.0%和47.1%、鲍氏不动杆菌gyrA检出率10.3%和11.1%、parC检出率10.3%和22.2%,分离株中两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耐药基因parC和gyrA的检出率,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30.0%和14.0%、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50.0%和28.6%,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为25.0%和10.0%、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38.9%和11.1%,两个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分离的3种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且表现为多药耐药性;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是其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此外可能尚有其他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存在.

  • 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20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oprD2基因研究

    作者:胡锡浩;许小敏;冯伟云;范友芬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结果 32株PAE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9.4%、56.3%、46.8%、62.5%、32.0%、43.7%、68.8%、59.4%;oprD2基因缺失32株,阳性率为100.0%;β-内酰胺酶基因TEM阳性32株,阳性率为100.0%,OXA-10群阳性9株,阳性率为28.1%,VEB阳性8株,阳性率为25.0%,IMP阳性8株,阳性率为25.0%,VIM阳性3株,阳性率为9.4%,β-内酰胺酶基因总阳性率为100.0%.结论 烧伤科分离的PAE为多药耐药菌,oprD2基因完全缺失,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高,主要有TEM、OXA-10群、VEB、IMP、VIM基因.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类型研究

    作者:陈弘;郑昌华;王爱萍;江金彪;吴福根;秦涛;林应荣;茹彩旺;王玲

    目的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了解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对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表型确证试验,采用多重PCR对标准菌株和ESBLs表型阳性的临床菌株进行CTX-M扩增,扩增产物经DHPLC分析,通过与标准菌株色谱峰比对进行临床菌株基因分型.结果 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有142株临床菌株ESBLs表型阳性,经多重PCR扩增142株肠杆菌科109株携带CTX-M基因,52株为CTX-M-1产物,57株为CTX-M-9产物,检出率达79.80%,其中大肠埃希菌携带CTX-M基因比例高,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109株临床菌株PCR产物经DHPLC分析检测出4种CTX-M基因型,33株携带CTX-M-3、19株携带CTX-M-15、5株携带CTX-M-9、52株携带CTX-M-14.结论 运用DHPLC技术检测出CTX-M型ESBLs菌株有4种基因型,其中CTX-M-14型是CTX-M型ESBLs主要型别;该地区细菌携带CTX-M型ESBLs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多见.

  •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及耐药分析

    作者:安军;蔡挺;张顺;李巧云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 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6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统计分析16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36株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有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Hodge试验通过36株病原菌筛选,阳性菌株共3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阳性率为37.5%,肺炎克雷伯菌26株,阳性率为92.8%;只发现1株肺炎克雷伯菌金属酶阳性,A方法对金属酶的检测优于B方法.结论 在ICU和呼吸科产碳青霉烯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 1143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属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欧萌萌;李琴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生殖道感染者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H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09-2010年无锡地区就诊的1143份,男女性生殖道感染者病灶拭子标本,应用套叠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进行Uu、Mh、MG和MP 4种支原体核酸检测.结果 1143例生殖道感染者Uu、Mh、MG和MP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7.5%、17.0%、4.7%和4.5%,支原体属总阳性率达46.2%;其中女性Uu、Mh两种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无锡地区男女性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属感染率高,且已构成流行.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分析及应用

    作者:陈建伟;张晓霞;夏晴晴;崔云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9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男性不育患者(患者组)和16例健康生育男性(对照组)同时进行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CD)、与精液常规参数检测;在患者组随机选取32例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用SCD试验检测治疗前后的精子DNA损伤情怳.结果 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35.7±14.7)%,对照组精子DFI为(11.2±5.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患者治疗前的精子DFI为(35.3±14.2)%,抗菌药物治疗后的精子DFI为(19.6±9.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后的精子密度、活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的精子畸形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DNA损伤,明显高于健康生育男性,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感染造成的精子DNA损伤,精子DNA完整性分析在支原体感染不育男性诊疗中,比精液常规参数检测更有价值.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姜如金;朱健铭;吴康乐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中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MDRAB共3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5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5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结果 30株MDRAB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4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其他19种基因均未检出.结论 MDRAB耐多种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与细菌产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AdeABC外排泵相关.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蔡挺;李巧云;张顺;张春秀;常燕子

    目的 设计一种耐药基因检测芯片,可并行检测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较常见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70株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根据已知耐药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针,制备耐药基因检测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结果 耐药基因检测芯片除未检到IMP耐药基因外,其他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该研究设计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芯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作者:杨梅

    目的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能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输血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作者:黄海东;郭建军;李婉红;梁军兵

    由于输血科医务人员每天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是获得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易感人群.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笔者对输血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加以有效防范,减少被感染的危险性.

  •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外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作者:何惠燕;徐凤琴;李丽娇;古小玲;黄凤玉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理外来医疗器械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识别、评估CSSD在处理外来医疗器械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运用风险管理,加强各级人员对相关风险隐患及预防措施的学习,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流程,通过对岗位人员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对薄弱环节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 外来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0%;手术室护士与医师使用满意度均为100.0%.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CSSD处理外来医疗器械,能达到工作质量的零缺陷,杜绝因器械作为媒介导致的医院感染.

  • 社区医院口腔科感染控制措施

    作者:曹红

    口腔科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接触传染,感染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信誉.因此,控制社区医院口腔科的感染,特别是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管理,对降低社区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医院感染监测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前景

    作者: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赵霞;赵会杰

    目的 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实现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以及相关信息的预警及信息反馈.方法 整合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IMS)、手术室管理系统(ORIMS)、供应室管理系统(SRIMS)等信息资源,将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和利用.结果 利用医院感染监测平台进行感染信息实时监控和追踪、进行前瞻性监测,评价医院感染状况,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漏报率,预警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结论 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的建立,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的应用,将医院感染监测的关口前移,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综合信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加强科室合作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杨归兰;郑映娜

    目的 加强军队医院医疗合作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对军队医院合作科室感染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感染控制意识,严格质量监控,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医疗合作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应做到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 大规模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标准化管理的实践

    作者:孙建荷;张金凤

    目的 确保大规模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方法 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规范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管理过程,建立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管理系统.结果 大规模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与洁净度均保持恒定.结论 建立四位一体的科学管理系统是管理组织架构保障;对关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是空气洁净度控制的核心;探索降低运行成本是洁净手术窒管理的重要课题.

  • 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任莲花

    医院感染与医疗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加强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使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都是在预定标准下执行,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促进患者康复,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控制医院感染打下良好的基础.

  • 进修人员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与管理

    作者:张丽华;龚珊;刘佳佳;董薪

    目的 调查进修人员外科手消毒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进而提高外科手消毒达标率,降低医源性感染率.方法 选取刚到院进修外科医师100名,对其外科手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有10名进修外科医师手部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结论 完善进修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进修医师的外科手消毒培训,规范外科手消毒流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提高外科手消毒达标率,防止手消毒不达标而引发手术部位感染.

  • 优质服务在医院保障体系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建立与实施

    作者:任爱芝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医疗保障体系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方法 采取科室文化的创建,工作质量的管理,服务流程的优化,特色服务的提升以及专科技能的培训等方式为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结果 服务实施后工作缺陷下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达标,临床满意度上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能够让患者、政府、社会、护士满意,需要进一步推广.

  • 贵州省12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监控调查

    作者:徐艳;陈京;牟霞;王萍;杨怀;杨锦玲;石春怀

    目的 调查贵州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促进贵州省医疗机构有效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调查贵州省12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执行情况.结果 对71所医院对待灭菌包清洗质量进行检查,89所医院对消毒后物品细菌学监测;92所医院具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55所医院每日做B.-D试验,77所医院每锅物理监测,84所医院每包化学监测,1所医院每日生物监测,33所医院每周生物监测,对消毒后物品细菌学监测、监测频次等未达到行业标准要求.结论 贵州省各医疗机构对清洗消毒及灭菌物品的监测力度不够,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应规范培训,加强管理.

  • 水的组成成分对器械清洗的影响

    作者:孙兰

    清洗是无菌供应流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水则是清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供水公司保证接人房间内的水至少达到饮用水标准,饮用水含有盐类和其他成分,这些成分对于器械清洗时,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影响.笔者拟对水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清洗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成分 器械清洗 影响
  • 手工清洗消毒条件下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消毒效果以及耐用性比较

    作者:马久红;汤胜男;刘林林;龚琳

    目前消化内镜的手工清洗消毒仍是国内多数医院的主要方法.对消化内镜的高水平消毒,国内多使用戊二醛,欧美广泛使用的是邻苯二甲醛(OPA).本研究对手工清洗消毒条件下OPA与戊二醛的消毒效果和耐用性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选用该两种消毒剂提供参考.

  • 病房呼吸道治疗器具消毒效果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孙建红;姚小红;黄秀良

    目的 加强病房呼吸道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管理.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监测技术和结果判断标准,对2007年1-12月临床各科室使用消毒后的呼吸道治疗器具,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437份,合格396份,合格率90.6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结论 加强病房呼吸道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预防控制医院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

  • 两种除锈剂使用效果比较试验

    作者:何东平;保建芳;徐晓耘

    目的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除锈剂进行器械除锈效果、除锈后返锈及除锈剂对器械影响的试验,为实际工作中器械的除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将130把生锈报废的器械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新器械及使用后仍光亮如新的器械160把,随机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把A、B两种除锈剂(主要成分分别为磷酸、草酸)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溶液的配置,将试验1组、对照1组浸泡于A除锈剂中;试验2组、对照2组浸泡于B除锈溶液中,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A、B除锈剂对试验组器械除锈效果及经除锈后用纯水彻底冲洗擦干,放置不同的时间器械返锈情况;A、B两种除锈剂对未生锈器械表面的影响.结果 A除锈剂除锈效果可靠,无返锈现象,对未生锈器械表面无肉眼可见的损伤;B除锈剂除锈速度较A快,但对生锈及未生锈器械的表面损伤较大,且除锈后器械的返锈率高.结论 器械除锈需选择性能可靠、对器械表面损伤小的A类除锈剂,日常工作中加强器械的维护及保养,才是节资降耗、省工、节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 阿德福韦酯对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伟红;钟水清

    目的 探讨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分析2种治疗方法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9个月及12个月HBV-DNA转阴率为63.33%、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53.33%,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TNF-α的下降值为(62.38±8.6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4±7.06)ng/L.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有效调节血清中TNF-α的含量,从机体微环境角度调节治疗.

  • 利奈唑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金东;胡马洪;陈扬波;季春莲;张庚

    目的 回顾性研究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MRSA感染导致的VAP患者28例,给予利奈唑胺治疗7~15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同时监测患者胸片、肝肾功能、血小板水平变化,对其治疗MRS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作相关分析及评价.结果 28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5例,临床有效率达75.0%;治疗后患者胸片高密度斑片样渗出病灶面积明显缩小,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水平分别为(10.1±5.0)109/L、(64.3±12.5)mg/L、(1.4±1.3)pg/ml,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SOFA、APACHEⅡ及CPIS评分值分别为5.8±3.2、17.9±7.9、5.4±3.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血小板浓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对MRSA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知调查及干预

    作者:吴怀英

    目的 探讨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知调查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139名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包括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预防应用、治疗应用、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抗菌药物的应用,病原微生物送检、医院耐药菌分布等进行了认知调查,通过采取强化培训、制度落实、质控检查等干预措施后,再次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知调查.结果 干预后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明显提高,其中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由75.0%提高至96.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由79.0%提高至99.0%、预防性应用的原则由68.0%提高至94.0%、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应用的原则由61.0%提高至94.0%,是否要进行病原微生物送检由25.0%提高至98.0%,对医院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知晓率由40.0%提高至100.0%;经统计分析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同临床科室、细菌检验室,加强医师的培训、检查及制度的落实,促进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及其他不良社会危害,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依从性.

  •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观察

    作者:林梅瑟;徐玉燕;叶帆;张贻雯;张胜靖

    目的 总结伏立康唑治疗光滑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1年4月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光滑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伏立康唑治疗光滑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5.9%,真菌清除率65.5%,死亡7例;预后分析显示APACHEⅡ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患者光滑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 比阿培南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

    作者:宋应健;王立新;洪永青;孟自力;高新怀

    目的 评估比阿培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PAE)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8例下呼吸道PAE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疗程均为10~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细菌清除率为90.9%,均高于对照组的70.5%、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比阿培南治疗PAE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可靠且安全.

  • 区分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耐药菌监测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作者:潘虹霞;顾玲;蔡波;姚国平;刘卫红

    目的 了解社区感染菌与医院感染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在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中的影响差异,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方法 2010年对微生物室分离菌株感染性质进行区分,比较两类菌的耐药性差异.并以耐药率>75.0%作为合理用药的高预警机制,比较社区感染菌株与医院感染菌株差异.结果 两类感染株排前5位的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但排名顺序不同,且两类感染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5.0%,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均<75.0%;以上5种分离菌中除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均存在差异.结论 耐药菌监测及治疗过程中应区分不同的感染性质,能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6种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郑金鼎;徐艳;杨怀;罗湘蓉;袁军;陈京

    目的 了解临床多药耐药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方法 对2010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日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常见6种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全年检出病原菌共13 261株,其中,多药耐药菌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属,分别占该菌种的49.5%、40.0%、16.9%、6.0%、21.9%、2.4%;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多药耐药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 凯妮汀阴道片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章雯莉;王文敏;顾荣华

    目的 探讨凯妮汀阴道片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16例,治疗组60例,给予凯妮汀阴道片;对照组56例,给予制霉菌素栓,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9.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痊愈率为83.3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观察组复发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凯妮汀阴道片治疗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能够明显提高痊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而且用药次数少,易于被孕妇所接受,相比制霉菌素栓,更安全、方便、有效.

  • 去甲万古霉素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MRSA的治疗作用

    作者:鲍滨

    目的 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份VAP的病历资料,采用VITEK-32系统鉴定病原菌种类,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感染MRSA的患者用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 共分离出2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77株,占75.32%,革兰阳性菌53株,占22.55%,真菌5株,占2.13%;分布多的3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0.21%、22.13%和21.70%;MRSA 43株,检出率为84.31%,43株MRSA患者去甲万古霉素治疗23例,万古霉素治疗20例,去甲万古霉素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21.74%,总有效率为60.87%,万古霉素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死亡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学疗效显示,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组的清除率分别为88.89%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MRSA感染率较高,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春明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主要的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常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多药耐药性是导致其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或钝化酶、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外膜通透性下降、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形成生物膜及外源耐药基因的获得,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笔者对铜绿假单胞菌5种耐药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AmpCβ-内酰胺酶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作者:何昕;多丽波

    随着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产AmpC酶的耐药菌株.近几年质粒介导的AmpC酶相继在世界各地被发现[1,2],在康复中心、养老院、社区等院外感染产AmpC酶耐药菌株的病例也不断被报道[3,4],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AmpC酶的耐药菌株的危害性.因此,实验室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具有重大意义[5].目前快速有效的检测AmpC酶仍是一个普遍难题[6].笔者对各地实验室不同检测AmpC酶的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比较

    作者:肖征;张有江;胡雪莉

    目的 比较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不同快速检测方法的现场检测效果,以寻找一种可以用于野外现场检测的简便方法.方法 对商品销售的3种代表性试剂盒进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操作简便性的比较.结果 试剂A及C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 ∶ H7的灵敏度分别为约8.64×105 CFU/ml和约8.64×104 CFU/ml,且操作简便,检测过程<30 min;试剂B约为4.32×101 CFU/ml,但阳性时间为72 h.结论 试剂A、试剂C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急性腹泻的现场检测;试剂B的检测周期长,不适合现场检测,对急性腹泻的快速检测需要研究更加敏感、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

  • 血培养阳性时间在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凯飞;陈荣;沈定霞;叶丽艳;王磊利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血培养的阳性时间(TTP)在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82例假丝酵母菌血培养阳性患者的TTP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将30 d内死亡的分为死亡组,未死亡的为生存组,并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热带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短,为(17.0±4.9)h,光滑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长,为(43.6±18.8)h,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TTP平均值居中,分别为(26.6±14.3)h和(33.7±7.8)h;假丝酵母菌属血培养阳性患者临床参数中:78.0%的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35.5%的患者为腹部手术后;各类疾病中,肿瘤比例高占20.7%;35.4%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生存组与死亡组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例进行多次血培养的患者中,TTP呈递增趋势患者30 d内死亡比例为16.7%,TTP呈递减趋势患者为66.7%.结论 对长期应用抗菌药物、腹部手术、肿瘤、肺部感染患者应提高假丝酵母菌属血流感染的关注度,发现血培养TTP变化趋势和患者预后相关.

  • 心悦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作者:白林;刘屏;高翠萍

    目的 建立心悦片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 2010年版规定,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5株阳性对照菌的试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结果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黑曲霉菌采用常规法同收率均>70.0%,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70.0%,心悦片具有抑菌活性,培养基稀释法能有效地去除其抑菌活性.结论 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以达到检测目的.

  • 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1及HBV-DNA检测分析

    作者:叶燕;胡志刚;倪芳颖;周颖;俞蕾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PreS1及HBV-DNA检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114份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HBV-PreS1抗原.结果 11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69例,总检出率为60.5%,PreSl抗原阳性77例,总检出率为67.5%,HBV-DNA与PreSl抗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BV-PreS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复制拷贝数从<103~>107拷贝/ml,HBV-PreS1抗原检出率随HBV-DNA含量的增加逐渐上升.结论 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Pre-S1抗原检测可以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 鲍氏不动杆菌所致ICU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作者:祝炳方;孙维敏;赵琪;周丽珍

    目的 对一起由鲍氏不动杆菌所致ICU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8例患者痰细菌鉴定鲍氏不动 杆菌,且耐药性高度相似,对ICU展开全面的环境监测,包括病房空气、吸引管开关、吸引连接管接头、微泵表面、呼吸机面板、EDA表面、手提电脑鼠标、监护器面板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吸引连接管接头、呼吸机面板检出鲍氏不动杆菌;该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5.0%,中介率为75.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 这起由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ICU感染,主要通过工作人员的手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接触传播,在呼吸机使用中引起患者感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消毒可减少医院感染.

  •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防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作者:朱仲群;夏永生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损伤原因及护士对职业损伤防护现状,为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湖州市4所三级以上医院的手术室工作>1年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常见职业损伤原因及防护知识知晓率>87.8%,但对防护措施落实相对较弱,职业损伤后及时处理、咨询、上报和随访比较差.结论 职业损伤发生率与防护措施落实率有关,建立有效支持系统,倡导宽松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正确认识和缓解工作压力,完善职业损伤报告制度,是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重要措施.

  • 儿童重症感染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

    作者:闫岩;石慧文;姜锦

    目的 探讨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机制、易感因素、耐药率及产生“超级细菌”的关系.方法 报道医院近期确诊的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间合并重症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中泛耐药菌感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于存在肿瘤、化疗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泛耐药菌感染严重,一旦发生预后不良,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结论 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建立并严格执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参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依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长期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控制泛耐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 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艳霞;杨波;郝明;梁军

    目的 观察宫颈癌根治术不同术式对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3月-2011年3月医院施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Ⅱ型手术组、Ⅲ型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Ⅱ型手术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10 d 148例,Ⅱ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66例,Ⅲ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79例,Ⅲ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Ⅱ型手术组明显升高(x2=23.16,P<0.01);Ⅱ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比率为69.1%,Ⅲ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为50.3%,Ⅱ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较Ⅲ型手术组患者高(x2=14.19,P<0.01).结论 采用Ⅲ型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较Ⅱ型手术患者更长,发生泌尿系感染机会更多,且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较差.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作者:田云粉

    目的 对8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总结分析,研究RRI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 以81例RRI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CD3+、CD4+、CD8+,计算CD4 +/CD8+比值;测定IgA、IgG、IgM;并与72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CD3+、CD4 +/CD8+比值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显著高于健康儿童,补体C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无显性变化.结论 患儿RRI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 糖尿病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伤口感染的分析

    作者:司马军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的45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伤口感染52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糖尿病患者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吸烟史、阑尾炎种类、术前和术中的血糖水平(P<0.01或<0.05).结论 严格检测控制术前、术中的血糖水平,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

  •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意义

    作者:郝丽君;唐文君;李海英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 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非抗凝治疗组各28例,非抗凝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惠迪(美莎拉嗪)每日2.0g口服,惠迪2.0 g+生理盐水50ml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四联活菌片500 mg 3次/d,口服;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两组治疗总疗程均为6周,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的D-D、APTT及FIB水平,同时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结果 治疗前,D-D、APTT及FIB水平UC组分别为(360.6±105.7)μg/L、(25.4±6.4)s、(4.1±1.1)g/L,对照组分别为(150.8±66.6)μg/L、(29.8±5.6)s、(2.3±0.5)g/L,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凝治疗组D-D、APTT及FIB水平组分别为(212.6±62.0)μg/L、(27.2±3.4)s、(2.2±1.0)g/L,非抗凝治疗组分别为(288.5±102.6)μg/L、(26.2±4.0)s、(3.2±1.4)g/L,D-D及FI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P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D-D及FIB水平.

  • 二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黄晓琴;沈益;潘忠卫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危险因素和横断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9月28日0:00-24:00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边与病例调查相结合,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实查住院患者585例,实查率100.00%,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患率3.08%,例次感染19例,例次感染率3.25%;呼吸科占9.25%,肿瘤科占7.50%,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63.16%;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治疗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低.结论 应加强对感染高危科室的感染监控和下呼吸道感染的下预,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低医院感染率.

  • 2005-2009年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张瑞琴;王凤芝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心血管内科临床分离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WHONET 5.4和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968株,革兰阴性菌1216株占61.79%,革兰阳性菌256株占13.01%,真菌496株占25.20%;呼吸道分离病原菌1520株占77.23%,泌尿道分离病原菌160株占8.13%,伤口分泌物分离病原菌36株占1.83%;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排列前5位的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24株占16.46%、肺炎克雷伯菌276株占14.02%、大肠埃希菌178株占9.04%、铜绿假单胞菌156株占7.93%、鲍氏不动杆菌137株占6.96%;5年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有所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明显上升.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易发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医院感染,且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需加强心血管内科病原菌监测,以便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出现.

  • 无菌容器开启次数对吸痰管污染的影响

    作者:高琦

    目的 研究灭菌吸痰管的无菌有效性与24 h内开启次数的关系.方法 将放置灭菌吸痰管的无菌容器分为4组;第1组每隔30 min开启1次,第2组每隔1h开启1次,第3组每隔2h开启1次,前3组分别每隔2h取样进行无菌检验,第4组每隔6h开启并取样进行无菌检验.结果 24 h内间隔30 min、1、2、6h开启无菌容器污染率分别为7.80%、2.78%、1.16%、0;24 h内间隔30 min开启无菌容器与间隔1、2、6h开启无菌容器,灭菌吸痰管的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内每间隔1h开启与间隔2h开启无菌容器,两者灭菌吸痰管污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灭菌吸痰管的无菌有效性与容器开启次数及开启后保留时间密切相关,24 h内开启9次或开启保留9h较为安全.

  • 2005-2010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魏建波;王伟;奚伟星;鲍亚萍;俞禾涛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血液科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为51.0%,例次感染率为65.1%;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占44.3%.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化疗以及住院时间有关.

  • 实习护士针刺伤防护教育调查分析

    作者:提文萍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上岗后的职业安全、针刺伤的防护、教育现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根据针刺伤的发生方式和自身防护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全市18所医院的82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自身防护意识差,有10.73%的实习护士对防护知识一无所知,护理操作中针刺伤发生率为62.93%,回套针帽引发的针刺伤占12.46%;接触患者前后洗手的比例为32.56%;有潜在血液接触中戴手套占23.05%,516名发生针刺伤,上报率仅25.39%.结论 只有强化实习护士岗前针刺伤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其对针刺伤的认知,降低针刺伤的风险,避免血源性疾病感染,确保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与术后感染分析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建龙;吴纯西;刘俊;何海波;李玉红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啶辅以小剂量异丙酚麻醉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和肝肾功能的影响,分析术后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措施.方法 择期LC 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啶加异丙酚(DP)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异丙酚(P)组以丙泊酚TCI靶控输注;于麻醉前、插管后1 min、术后5 min采集静脉血测定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浓度;术后复查肝肾功能;记录麻醉诱导、插管及腹腔充气的心血管反应;记录术中麻醉药,辅助用药的剂量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结果 2组患者血浆皮质醇在气管插管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DP组血浆去甲肾上腺在气管插管后降低,术后恢复,P组血浆肾上腺素在气管插管后降低,术后升高;2组间比较各时点的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血糖明显升高、而尿素氮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未见血压明显变化;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与手术时机选择、胆囊病变类型和术中胆囊是否破裂等因素相关.结论 右美托咪啶合用小剂量异丙酚,在LC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时,能有效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药量,而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 血管外科复合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高静;宋秀棉;董薪

    目的 探讨血管外科复合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血管外科2009年3月-2010年12月行复合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6例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患者均无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环境,严格无菌操作,医护密切协作是减少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 股动脉穿刺血管径路并发血肿应用腹舒粘敷贴效果观察

    作者:李海燕;李晓霞;陈洪艳;董丽杰;胡明

    目的 观察股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路径并发血肿,使用腹舒粘敷贴消肿及止痛效果.方法 对入选股动脉穿刺路径并发血肿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腹舒粘敷贴贴附于血肿处,对照组以局部温热敷后,涂抹喜疗妥软膏,连续7d,记录2种治疗方法后,血肿部位止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及消肿情况.结果 试验组止痛起效平均时间(30±6.2)min、对照组(48.5±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 h后,试验组95.0%的患者有轻、中度疼痛,无重度疼痛;对照组50.0%的患者有重度疼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2 h后2组消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于股动脉穿刺伤口血管并发血肿消肿、止痛效果好,操作简单,可减轻患者痛苦.

  • 普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及预防对策

    作者:楼晓莉

    目的 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t检验及x2单因素检验,然后将单因素检验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10例占6.96%;单因素分析9个因素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构成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营养不良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3、3.05、2.83、2.65.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针对相关因素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

  • 急诊外科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海华;张泽民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急诊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12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8株占64.5%、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6%、真菌6株占5.0%;分布多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1.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2.4%;标本分布以痰液(68.7%)和手术切口(16.5%)为主;115例医院感染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留置尿管68例为59.1%、留置胃管63例为54.8%、气管插管60例为52.2%、深静脉置管41例为35.7%、胸穿33例为28.7%和腹穿26例为22.6%.结论 急诊外科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降低侵入性操作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高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作者:许秀丽;唐文捷;甄莉莉;邵如宏

    目的 探讨高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 对146例>80岁的高龄永久起搏器患者,采取术前1d至术后5d使用抗菌药物、术中使用电刀止血、庆大霉素冲洗囊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为高龄患者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术后及时换药等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 146例高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并发症.结论 对高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可以达到控制术后感染发生的目的.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丽珺;姜宏宁;耿亚辉;王烨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便于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调查23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将61例并发医院感染病例设为试验组,122例未并发医院感染病例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87)、住院天数(OR=1.254)、体力状况评分(OR=11.379)、侵入性诊疗操作(OR=12.04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5.993),对老年上消化道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监控,可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 4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王鲜平;杨慧宁;高敏;吕岩;吕晓丽

    目的 调查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医院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病例,逐项填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8例来自发热门诊,23例来自11个病区,其中急诊科8例;2例死亡患者均为青壮年,伴有心肌病或高血压病;2例患者在住院第6、8天复查甲型H1N1病毒核酸仍呈弱阳性.结论 综合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科是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房临时隔离管控相结合,是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住院病区流行的有效措施.

  • 2007-2009年肿瘤科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作者:焦学兰;杨志彩;耿素梅

    目的 了解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2261例患者进行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8.9%,感染例次率10.9%;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35.63%、上呼吸道感染占31.18%及口腔感染占12.55%;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71,P<0.01);医院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54.24%.结论 肿瘤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脑室镜引起手术后颅内感染暴发的监测与控制

    作者:杜明梅;邢玉斌;索继江;刘运喜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暴发,找出传染源、传播途径,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10年8月神经外科共开展颅内手术165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4例(开颅手术9例,脑室镜辅助手术5例),感染率为8.5%,超出本科室月平均感染率3.0%~5.0%;某主刀医师当月完成颅内手术15例,6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40.0%;其中脑室镜手术共9例,5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55.6%.结论 脑室镜损坏导致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可能是造成此次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流行的重要原因,更换新脑室镜、严格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有效控制此次医院感染暴发.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并腹腔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童晓春;李幼林;窦巩昊;孙跃胜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并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6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2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246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0%,贫血(P=0.029)、低蛋白血症(P=0.017)、肿瘤分期(P=0.000)以及手术方式(P=0.000)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并感染的影响因素;有8例(61.5%)引流量<300ml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予以拔除引流管并缝合引流管口;其余5例(38.5%)采用肠外营养(TPN),以及奥曲肽治疗后腹腔引流液减少至<300ml后,予以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并感染与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有关,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是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 1839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叶慧玲;彭妙官;毕肖红;黄君瑶;李美婷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870例医院感染患者,≥60岁的为老年组共1839例、<60岁的为非老年组共2031例,对2组医院感染发病性别、发病部位以及感染病原菌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结果 老年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非老年组的1.51倍,男性高于女性;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前3位依次为呼吸道占66.10%、胃肠道占14.72%、泌尿道占9.60%;老年组医院感染病死率13.81%,是非老年组的8.52倍;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0.19%;分离病原菌构成比前3位是真菌占20.81%、铜绿假单胞菌占15.80%、大肠埃希菌占13.34%.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病死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真菌是主要致病菌,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肺真菌病的CT表现

    作者:吴伟本;俞同福

    目的 探讨肺真菌病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痰培养、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真菌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49例平扫,7例增强.结果 CT显示,空洞伴结节的“空气新月征”8例占11.8%,不规则多发空洞病灶7例占12.5%,不规则空洞伴斑片影5例占8.9%,单发肺结节11例占19.6%,多发肺结节12例占21.4%,结节伴斑片状影7例占12.5%,6例呈实变样表现占10.7% ;56例经痰培养证实15例,纤维支气管镜证实9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26例,手术病理证实6例.结论 CT对于典型的肺真菌病可作出诊断,对于肺部难以确诊的肺真菌病例,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 真菌病 CT扫描
  • 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在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王琳;李雪松;张爱红

    目的 为提高临床诊断率,了解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在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收住的60例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的23例分为Ⅱ组,无并发重症脓毒血症者分为Ⅰ组.结果 Ⅱ组患者,确诊>24 h ACR阳性率为78.3%,确诊>48 h ACR阳性率为82.6%,确诊24 h和48 h后ACR阳性率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确诊>24 hACR值平均为(25.3±5.5)mg/mmol,确诊>48 h ACR值平均为(27.5±8.2)mg/mmol,确诊24 h和48 h后ACR值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持续升高提示有严重感染发生,微量清蛋白尿检测可作为预测ICU重症患者并发重症脓毒血症的一个指标.

  • 综合医院暴发疥疮感染的流行病调查与分析

    作者:谢丽君;索继江;祈丽晔;邢玉斌;刘运喜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疥疮感染暴发的特点,为综合医院预防控制疥疮暴发及预防提供警示.方法 对综合性医院疥疮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疥疮感染16例患者,属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保洁员是主要的传播者.结论 保洁人员防护意识差、医务人员疥疮防治知识匮乏,误诊是暴发疥疮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的值班室是造成间接传播的重要场所.

  • 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作者:刘志梅;黎映芹;张春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305例设为试验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CVC-RI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CVC-RI发生率为10.46%,平均住院(6.88±0.89)d,ICU总住院费用(32 015±1306.57)元;试验组CVC-RI发生率为6.91%,平均住院(4.76±0.91)d,ICU总住院费用(22 386±1236.48)元.结论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是预防和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能降低ICU患者CVC-RI的发生率、缩短在ICU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何耀琴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方法 于2010年9月8日0:00-24:00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调查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996例,发生医院感染28例,现患率为2.81%,30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0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例数为53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占感染部位的50.00%,其次为手术部位感染,占21.42%;共检出病原菌18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9株占50.00%,肺炎克雷伯菌4株占22.22%,铜绿假单胞菌2株占11.1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各1株,各占5.56%.结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将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重要环节的监测,对常见的医院感染采取干预措施.

  • 医院感染真菌性阴道炎的调查

    作者:刘淑芹;王君秀;于兵;张淑杰;张鸿岩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大量开展,致使真菌感染日益增加,这也是医院感染真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总结我院近两年来日益增多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情况,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真菌性阴道炎的原因,制定预防与控制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