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00例小儿肺结核X线征象分析

    作者:邓宗华

    肺结核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笔者抽取1991年1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20年经X线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100例小儿结肺核的资料,分析X线表现特点、总结分类如下.1资料与方法100例中,男70例,女30例.其中,年龄l~5岁38例、6~10岁37例、11~16岁25例.1991年11月1日-2001年10月31日10年41例,2001年1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10年59例.症状与体征:发热70例次,咳嗽55例次,盗汗40例次,疲乏无力17例次,消瘦12例次,无症状与体征30例次.采用500 mAX线机摄取常规胸部平片,站立后前位或仰卧前后位,部分患者加摄左或右侧位片,X线诊断阳性上报登记存档.

  • ICU使用两种敷料换药对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璐

    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具备创伤小、易于维护等优点,在ICU被广泛应用,如何预防导管感染是目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对2011年9-12月在ICU中行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使用呋喃西林贴及透明贴和传统换药两种方法进行效果比较.

  • 口腔印模消毒方法与印模尺寸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慧宏

    本院从2011年5-12月用106件印模进行了取膜后清水冲洗后消毒,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电子数显标卡尺(成都成量工具有限公司,精确度0.0lmm)、藻酸盐印模材料(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施康1号溶液(含氯消毒剂,杭州施康消毒用品有限公司)、四环牌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不锈钢托盘、消毒玻璃试管(我院细菌室配置)、消毒液中和剂、一次性针筒、密封塑料袋.

  • 血透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

    作者:苏颖

    2008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了彻底的系统改造,从病区布局、规章制度、设备完善、消毒隔离等运行3年余,在控制医院感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总结如下.1血透患者感染分类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与透析管路有关的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与血液有关的感染以病毒为主;导管感染,一般分为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与透析管路无关的感染包括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肺部感染;与血液有关的感染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多见,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

  • 医院呼吸机管路集中管理流程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郑培英

    2009年开始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呼吸机管路的清点、清洗、消毒、干燥、包装、储存及发放,合理的工作流程是集中管理呼吸机管路消毒质量和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临床科室、ICU、租赁中心等使用呼吸机管路.1.2方法1.2.1运行过程选择管路清洗的专用程序,消毒清洗机自动按照预洗、酶洗、漂洗、消毒和干燥、冷却等过程运行,全程约需90 min.

  • 无菌棉签包装开启的改进及封口方法

    作者:邱菊;胡瑞萍

    无菌棉签包装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及责任人,有效期4h,以往我院医用棉签包装开启采用的方法是用剪刀剪开右上角即用,其弊端取用棉签不方便且易撕破棉签塑料包装,增加了棉签污染的概率,影响护理安全质量.于2011年5月我院开始将棉签包装开启进行改进,将包装开启处封闭,减少了安全隐患,收到良好效果.

  • 中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董凤英;柴娟

    为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分析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完成卫生部《医院感染检测规范》中的要求,我院对2011年10月13日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 病房氧气插孔细菌学调查及消毒方法探讨

    作者:刘维丽

    我院使用中心供氧装置为本院患者提供氧气治疗,由于位置固定,彻底消毒难,同时也容易被忽视,目前已成为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又一隐患.如何减少感染的发生已成为探讨的关键之一.2011年5-8月对病房的氧气捕孔进行细菌学调查,使用两种不同的消毒剂消毒后进行结果对比分析.

  • 286例髋关节置换术医院感染的预防

    作者:赵俊强;陈琼

    近10年我院共实施髋关节置换286例,仅3例发生术后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现报道如下.1重视术前准备工作1.1术前全身准备术前要求正确评估手术耐受能力,调整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化验结果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如抗炎、控制血糖,必要的营养支持等,做到各项指标达到手术的低要求方实施手术,对于可通过菌血症造成手术部位的感染,应于手术前治愈患者一切感染.

  • 多酶清洗液在妇科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作者:杨兴玉;田桂登;郑会;谭家琼

    妇科器械因重复使用,频繁接触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血液、体液,若妇科器械使用后清洁、灭菌不达标,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源件感染,因此,我科于2009年开始采用多酶清洗液对妇科器械先保湿再超声清洗的处理,效果很好.

  • 持续质量改进在供应室锐利器械包装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秀珍;陈美珍;曲玲

    2011年我们将持续质量改进用于供应室器械包装质量管理中,针对锐利器械在包装灭菌备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存在问题供应室锐利器械在清洗后,使用纸塑包装灭菌备用过程容易产生无菌屏障受损,以致无菌物品再次污染及器械尖端受损等现象.以往采用纱布包裹锐利部分或使用乳胶管等方法保护器械.但不理想,纱布包裹效果不佳,乳胶管套容易脱落或使用者看不清器械锐利部分形状,容易造成使用者受锐利伤、操作不便及无菌屏障被破坏的隐患.

  • 58例老年糖尿病医院肺部感染分析

    作者:李忠秀;刘敏;郑民洁;李文格;马军庄;王卉

    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58例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61~90岁,平均(73±7.S)岁;住院21~125 d;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报告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199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糖尿病(确诊)病史6个月~23年;空腹血糖>7.0mmol/L 3例,>11.1 mmol/L 18例(其中有16例>13.9mmol/L);58例患者均在感染后作了痰普通培养.

  • 医疗废物的管理

    作者:乔宏;卢丽岩;王姝

    为防止由医疗废物引起的再次感染,我院注重和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对社会及环境造成的危害和污染,保护了人们的身心健康.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充分认识到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成立了以主管院长为组长,感染科、护理部、总务科等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对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全程的督导和检查.

    关键词: 医疗废物 管理
  • 介入治疗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晓华

    介入治疗是一种直接侵入体内血液、心脏的微创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笔者在介入治疗中心几年来,针对医院感染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严格管理及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 10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分析

    作者:翟红岩;白玉红;郭闻涛;左大鹏;刘艳风;王强

    目的 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血液感染的特点和易感因素,为临床采取正确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10月10例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血症患者的基本资料、诱发因素、用药情况和细菌耐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和初步分析.结果 10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于肿瘤相关科室,其中5例来自淋巴肿瘤科,占50.0%;并有9例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其中6例为中心静脉置管,占60.0%;1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的9种耐药率达到≥50.0%,但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为0.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治疗用药,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对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强调手卫生;加强对感染患者隔离管理,避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多药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 ICU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原菌耐药性调查

    作者:林建军

    目的 探讨ICU患者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1.5%、肺炎克雷伯菌占20.8%、鲍氏不动杆菌占18.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1.1%、大肠埃希菌占9.1%;主要革兰阴性均显示多药耐药性,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2.9%、16.7%.结论 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与控制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

  • 2001-2011年医院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作者:赵睿;韩世权;武晶;苏晓蕾;房开宇

    目的 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1年7月-2011年7月1CU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 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26株占23.5%、肺炎克雷伯菌484株占21.7%、鲍氏不动杆菌245株占11.0%、大肠埃希菌205株占9.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95株占4.2%;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177株占7.9%;真菌中常见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03株,占4.6%;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敏感率高的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8.7%、62.0%,产ESBLs菌株检出率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9.6%,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所监测抗菌药物均显示高耐药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耀军;邓格娟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7株ECO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送检的尿液、分泌物、痰液和血液标本分离出的ECO占全部标本93.0%,其中尿液标本分离出的菌株数多,占35.0%;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47.1%,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CO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4.7%.结论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医院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 痰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间与病原菌生长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玉梅;靳桂明;张帆;周凤玲

    目的 探讨痰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间与病原菌生长的相关性.方法 按晨痰、漱口、咳深部痰或吸痰要求,专职人员床边指导收集患者痰标本,立即对合格痰标本分别在10 min、1、2、3、4h的时间点接种标本,观察病原菌生长情况.结果 对不同时间点接种的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进行比较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呈下降趋势,平均比值从10 min接种时的1.91下降至4h的0.61,与10 min接种的培养结果相比,1h和2h接种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h和4h接种时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留取2h后接种,真菌生长量增加明显.结论 合格痰标本在采集后随送检时间的延长,革兰阳性球菌量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生长量增加;为保证痰培养的检测质量,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接种,好1h内接种完毕,长<2 h.

    关键词: 痰标本 送检 病原菌
  • 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赵德军;胡昭宇;付维婵;武静;曹雁;吴大贵;田维涛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75例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结果 75例患者中年龄≥65岁59例,存在基础疾病的71例,使用抗菌药物56例,住院时间≥20 d的31例;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呲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阴沟肠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6.7%.结论 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与高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亚胺培南可作为阴沟肠杆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 2010年某中医院病原菌耐药监测及分析

    作者:宋清

    目的 了解2010年某中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谱,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9年标准判断,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601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2.67%,革兰阴性菌占51.59%,真菌占25.74%;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73.93%和58.43%;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在0~18.00%;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结论 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药耐药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 肺部疾病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杜友谊;吕祝庆;孙德彬;周家峰;熊雪芳

    目的 分析肺部疾病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性,进而更好地防治相关感染.方法 对医院呼吸科2009-2010年患者送检的标本用ATB条进行常规细菌鉴定,筛选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标本,统计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标本与病种分布;并按CLSI标准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1020份标本中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165株,检出率为16.2%,标本来源于痰液占57.6%、血液占 21.8%、分泌物占11.5%、尿液占4.9%、其他占4.2%,其中,痰标本同其他标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鲍氏不动杆菌病种分布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癌、肺结核多见,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氨曲南及哌拉西林敏感,其余均耐药,其中,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52.7%、38.8%,同其他抗菌药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在痰标本中检出率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多见,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临床应综合考虑,根据药敏试验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 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

    作者:孙永芳;李静;丁燕;张进;陈荣久;冯登福;喻华;乔宁;王勇

    目的 监测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菌构成及体外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内及院外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从中分离出的病原菌,按照社区感染诊断标准,确定为社区获得并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8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5株,革兰阴性杆菌107株,革兰阴性球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前2位是肺炎链球菌33株占44.0%、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32.o%;革兰阴性杆菌前2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45株占41.3%、大肠埃希菌25株占22.9%;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高的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82.5%,低的是万古霉素为0;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高的是氨苄西林为97.3%,低的是厄他培南为0;嗜血菌属耐药率高的是头孢克洛为84.6%,低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为0.结论 社区感染病原菌构成复杂,耐药率不同,病原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是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

  •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作者:杜鹏飞;王长江;马晓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40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840例患者中6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28例,占43.8%,其次为泌尿道21例,占32.8%;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为75.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需预防与控制高危因素降低感染率,并针对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临床调查与药敏分析

    作者:佟青;张一兵;刘阳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提高预防感染水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7月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 IMS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30株,其中多药耐药菌129株,检出率为56.1%;革兰阳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0,9%,屎肠球菌占3.9%;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6,9%、肺炎克雷伯菌占13.0%.结论 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菌分布与卫生部公布的主要多药耐药目标菌有一定差异,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离株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马政辉;黄秀娜;王露霞;石玉玲

    目的 探讨医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850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支原体属检测总阳性率为57.5%,其中90.0%为单纯Uu感染,女性单纯Uu感染阳性率为60.2%与男性的2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Uu、Mh感染及混合感染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交沙霉素等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强,敏感率均>65.0%;单纯Uu感染与Uu、Mh混合感染相比,前者对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2.0%、66.6%,明显强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者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则明显强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以Uu感染为主,女性单纯Uu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治疗Uu、Mh及二者合并感染时应首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交沙霉素,对单纯Uu感染还可考虑使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吕宁;单万水;詹能勇;吴少琴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860株病原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铜绿假单胞菌占14.7%、鲍氏不动杆菌占13.0%、大肠埃希菌占8.7%;革兰阳性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9.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均<25.0%,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均<5.0%.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国内临床分离阿萨希毛孢子菌3个新基因型分析

    作者:夏志宽;王文岭;杨蓉娅

    目的 通过对IGS1区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国内临床分离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的基因型,为T.asahii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患者临床分离的8株T.asahii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克隆IGS1区,寻找基因突变位点,构建系统发生树,明确国内T.asahii的基因型.结果 IGSI区长度均为643 bp,部分菌株碱基发生突变;8株T.asahii共发现5个基因型,其中3株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基因型,分别命名为基因型10(BZ702)、11(BZ704)、12(BZ901),3株为基因型I(BZ701、BZ705、BZ706),2株为基因型4(BZ703、BZ902).结论 中国的T.asahii菌株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多种基因型,种内多样性更丰富,这可能与中国地域广阔有关,为T.asahii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 结直肠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双;董良鹏;王雷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7年6月- 2011年3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5例,同时收集50名健康人群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病理组织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蛋白;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分化组21例、中分化组25例和高分化组29例;根据患者临床dukes分期分为A期27例、B期31例、C+D期17例,分别比较3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感染阳性者51例,阳性率为68.0%;健康人群阳性例数6例,阳性率为1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阳性率分别为66.7%、68.0%、65.5%,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期、B期、C+D期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5.6%、70.9%、82.3%,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和临床分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染密切相关,但是其恶性程度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显著相关.

  • 棓丙酯对细菌抗菌效应分析

    作者:蔡燕;彭乙华;黄义山;蒋红;杨明辉

    目的 探讨棓丙酯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H平板转种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棓丙酯处理后几种细菌的生长情况,肉眼判断低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细菌的吸光度值(OD值),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棓丙酯对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棓丙酯处理后细菌的OD值与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棓丙酯能影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128~256 μg/ml、MBC为256~512 μg/m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为512 μg/ml、MBC为1024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56μg/ml、MBC为512 μg/m;经统计分析低浓度棓丙酯处理后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OD值与阳性对照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的棓丙酯作用后细菌OD值明显减少,与阳性对照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棓丙酯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潜在抗菌药物用于临床上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

  • 焦磷酸测序与PCR产物直接测序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中的敏感性比较

    作者:孙树梅;周浩;周彬

    目的 通过与PCR产物直接测序比较,评价焦磷酸测序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巢式PCR焦磷酸测序法与巢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拉米夫定相关耐药位点rtl80变异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焦磷酸测序与PCR产物直接测序均能准确的检测出优势病毒株(占总群>90%),焦磷酸测序中rt180M所占比例在90%~50%时,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出率下降至76.92%及50.00%;焦磷酸测序样本中rtl80M所占比例为50%~10%,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耐药基因的检出率降至15.38%~10.00%;准种(占总群<10%)焦磷酸测序可以测出,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无法检测出.结论 焦磷酸测序的方法监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相比,有更好的灵敏性,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能够检测HBV准种及种群漂移,对于研究抗病毒疗效及耐药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肾移植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研究

    作者:雷金娥;刘军辉;田普训;答嵘;沈燕芳;辜依海;曾晓艳;李宝珍

    目的 研究医院肾移植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确定病房内是否存在MRSA流行.方法 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用双重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emA,mecA基因,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肾移植病房一段时间内临床患者感染部位及环境和医务人员分离的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有5例感染MRSA;从57份医护人员鼻腔、手部、环境分离出1株MRSA;5株患者MRSA的RAPD分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医护人员分离的MRSA与患者分型结果无同源性.结论我们医院肾移植病房存在严重的MRSA局部流行,应及时检测MRSA,防止医院感染菌株的播散.

  • 一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基因结构分析

    作者:陈茶;黄彬;曾洲榆;林冬玲;肖倩;张妮;陈树林;鄂顺梅;屈平华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72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整合子分布情况,并对其中一株vim2基因阳性菌株整合子结构及定位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以PCR扩增多药耐药PAE的vim2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电泳胶回收DNA片段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以Pubmed在线软件BLAST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72株非重复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intI基因阳性率高达99.0%,在一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PAE vim2)中检测到双整合酶,两整合酶及其相连的不同基因盒均位于细菌染色体上.其中一个结构为int Ⅰ -sul1,位于Tn21样转座子中,另一个为Tn402样的Ⅰ类整合子,后者携带vim2等基因盒.结论 多药耐药PAE整合子的携带率高,且在一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双整合酶耐药结构,可能是引起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遗传物质基础.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

    作者:丁志平;邢玉斌;徐雅萍;董喆;闫中强;龚美亮;刘运喜

    目的 揭示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鲍氏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的主要特征.方法 筛选2009-2011年老年COPD患者中分离的57株鲍氏不动杆菌为试验菌株;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其药敏结果;应用基于序列分型的多重PCR方法鉴定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谱系;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对试验菌株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应用PCR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并命名相应的耐药基因谱.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除了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8.8%外,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为70.2%~98.2%;主要克隆谱系以RGP1序列型为主,所占的比例高达59.6%;在87.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大致分为18种PFGE图谱,其中主要型别为A型;共发现存在有15种耐药基因谱,其中多药耐药谱RGP1所占的比例高达52.63%.结论 在老年COPD患者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的流行克降谱系与欧洲克隆谱系Ⅱ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鲍氏不动杆菌中存在有水平转移.

  • 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SCCmec分型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魏军;贾伟;赵志军;杨宝忠;师志云;李刚;张楠;纵帅

    目的 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SCCmec分型及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技术,2009年3-4月对烧伤科、ICU、呼吸内科、急诊科、血液内科、儿童急救科和儿童呼吸科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的MRSA,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同源性分析,并检测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结果 从1352份标本中分离出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株占50.0%,主要分离于烧伤科42株占77.8%;分离的临床菌株总体耐药率较高,除万古霉索外耐药率均>50.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CCmec分型结果显示,54株MRSA以Ⅲ型为主占68.5%,pvl基因均为阴性;进行spa分型研究的23株MRSA中,22株为t030,1株为t2270,呈现高度的克隆一致性.结论 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研究

    作者:汪一萍;陈国忠;鲁勇;应建飞;俞燕红;安敏飞;周成杰;贺明阳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存在情况.方法 用PCR检测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9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intF、intD、intE、intR、intQ、flu、intS、intZ、intA)和两种细菌细胞分裂基因(dicB、kilR),并进行BIOCYC基因数据库检索.结果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测到intD、intE、intR、intQ、intS等5种噬菌体原遗传标记,两种dicB、kilR基因均有检出;intF、flu、intZ、intA4种遗传标记均未检出;有14株检出>1种与细菌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2号株intR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CP002516.1序列相同(截止日为2011年3月9日);8号株intQ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相同AP010960.1序列99%相同.结论 噬菌体原遗传标记或许是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高度耐药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但其作用机制及相关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毕宝亮;柳桂玉;胡延良

    目的 通过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的相对含量及CD4+/CD8+的比值,探讨其与慢性胃炎之问的关系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98例慢性胃炎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人群CD3+、CD4+、CD5+的相对含量,快速尿素酶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 与i常对照组相比,慢性胃炎患者CD3+、CD4+、CD8+含量和CD4+/CD8+比值均呈显著性降低;与Hp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仅CD3+的含量存在统计学降低;与轻度慢性胃炎组相比,CD3+的含量的中度组和重度组均存在显著性降低,重度组CD4+含量和CD4+/CD5+比值均显著性降低;与中度组相比较,轻度组仅CD3+的含量有显著升高,而重度组的CD3+、CD4+含量和CD4 +/CD8+比值存在显著性降低.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存在一定的T淋巴细胞紊乱,其可能参与慢性胃炎的免疫应答过程.

  • 老年患者泌尿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分析及基因型研究

    作者:聂庆东;马萍;宁永忠;刘志远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分布、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基因分型.方法 对731份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筛选产ESBLs菌株并用PCR的方法鉴定基因型.结果 培养出细菌共19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2.5%;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及呋喃妥因较敏感,其中有54.8%的菌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高;而且ESBLs基因型多以CTX-M- 14和CTX-M-1为主,且40.3%的菌株存在>2种的基因型.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且机制复杂,应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变化与病情及感染的关系

    作者:张道培;闫福岭;徐海清;朱奕昕;袁宝玉;尹琰;卢航青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病情和感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的发病后<24 h入住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2周的感染并发症及病情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并记录不同时间点NIHSS、APACHEⅡ和GCS评分;设立同期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中的头晕患者(均经头颅MRI排除急性脑卒中)作为对照组.结果 入选急性脑卒中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39例,在观察的第1、2、4、6、14天,单核细胞HLA-DR表达,卒中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卒中组和出血性卒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第1、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4、6、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死亡患者HLA-DR表达进行性下降,第2、4天HLA-DR表达值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LA-DR表达值与相应时间的GCS、APACHEⅡ评分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即存在单核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其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单核细胞免疫抑制对卒中后感染的发生有促发作用,单核细胞免疫功能持续下降的患者预后不佳.

  • 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易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丽霞;汪国香;陶凡;孙静

    目的 探讨β防御素1(HBDI)基因第一外显子5′非编码区(-52A/G、-44C/G、-20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易感性和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130例术后并发VAP的患者,设为VAP组;80例术后未并发VA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基因组DNA提取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片段及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HBD1基因第一外显子5′非编码区(-52A/G、一44C/G、-20A/G)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 5′非编码区一52A/G、-44C/G、-20A/G位点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VAP组患者HBD1基因-44C/G位点C和G等位基因的携带频率分别为81.5%和18.5%,而在对照组分别为90.6%和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中,死亡组-44C/G位点C和G等位基因的携带频率,分别为60.0%、40.0%,而在存活组分别为84.1%、1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VAP组、对照组及死亡组、存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D1基因-44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VAP的易感性和转归相关,G等位基因为VAP易感和死亡的预警指标.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张俊清;马秀华;曹雅娜;宋风丽;史伟;李雅琴

    目的 探讨引起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皮肤感染的20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胎膜早破与无胎膜早破病史者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分别为4.19%、2.09%;产程延长者与产程正常者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分别为6.46%、2.09%;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者与阴道分娩者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分别为2.99%、0.69%;羊水性质正常与异常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分别为1.73%、6.72%;有窒息与无窒息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分别为11.11%、2.2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单、双、3、5人病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0%、1.24%、2.05%、3.55%,单人病室与双人病室、双人病室与3人病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人病室与单人、双人、3人病室,单人病室与3人病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受到分娩方式、产程、是否存在围产期合并症以及病室人数的影响.

  • 手术干预治疗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高亮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炎通过手术干预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65例化脓性角膜炎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包括保存角膜联合植床带周边后板层大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AMT)以及结膜瓣遮盖术;对所有患者的视力进行随访,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随访6~9个月的视力改善为:视力<0.02者由术前的78.46%降至术后的15.38%;视力>0.3者由术前的1.54%升高至术后的23.08%,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化脓性角膜炎治愈率为75.38%,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 通过手术干预治疗化脓性角膜炎是有效的,有时甚至是必需的,但是应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及时处理.

  •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周燕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200例,问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尤其是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0例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9例,发生率为13.25%;感染172例次,其中感染1次116例,感染2次25例,感染3次2例;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约为13.25%,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率高,达21.13%,其次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感染率为17.97%,其余依次为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8.72%,其次是血液型感染占15.70%;年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化疗药物以及是否进行侵入性治疗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有关,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使用化疗药物及进行侵入性治疗者感染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感染概率.

  • 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作者:张新玲;向大伟;程谋涛;李菊莲;王剑峰;刘延彤

    目的 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期同9个ICU 共有住院患者5269例,发生医院感染224例、254例次,感染率为4.25%、例次感染率为4.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3.35分;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13.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8.50‰,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使用率为29.9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为1.17‰,留置导尿管的平均使用率为45.89%,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1.83‰;9个ICU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4.26%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3.47%,以VAP感染率下降为明显,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15.80‰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5.3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67.72%,其次是泌尿道、血流,分别占9.45%、6.69%;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居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80%、18.81%.结论 实施多种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ICU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VAP感染率仍较NHSN、北京市三级医院ICU的数据为高,还需重点加强VAP干预措施的制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细菌感染的特性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洪光;赖伟文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细菌感染的特性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医院确诊并有完整病原学资料的260例COPD住院患者进行痰标本采集,对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细菌21种195株,总阳性率为75.0%,革兰阴性菌127株,占65.1%,革兰阳性菌68株,占34.9%;铜绿假单胞菌对加替沙星、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55.9%、47.5%、47.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强,分别为75.6%、84.4%;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强,均87.0%;金黄色葡糖球菌和肠球菌属对除万古霉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结论 COPD患者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明显,临床医师应注意气道细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利于尽早控制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目的 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医院儿科血液组 2005年1月-2011年8月住院治疗的374例初发ALL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多用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74例初发ALL患儿发生医院感染161例,感染率为43.0%,多因素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体重、病房床位数、血红蛋白量、中性粒细胞数.结论 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期因化疗及住院时间较长,易于发生医院感染,床位数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体重、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

    作者:恽常军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的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组中行保留假体清创术共6例,对失败的4例患者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5例,3例行一期翻修术;患者术后随访率100.0%,随访时间2~45个月,平均时间24.6个月,未见感染征象;12例患者均获一期愈合,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50.6±6.42、68.2±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期翻修术患者间隔时间为2.1~4.6个月,平均间隔时间2.2个月;采取二期翻修术患者随访未见感染征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临床治疗较复杂,针对术后感染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进行二期翻修术,临床效果较好.

  • 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柳佩珍;陈建亮

    目的 调查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10月住院的38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就其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3896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24例,医院感染率为0.62%,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为主,剖宫产感染率为0.85%,高于平产的0.34%,胎膜早破者感染率为5.43%,高于无胎膜早破者的0.33%,合并≥2种基础疾病者发生率为6.76%,高于其他患者,瘢痕子宫发生率为6.76%,高于无瘢痕子宫的0.50%,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为2.99%,高于无合并子宫肌瘤的0.49%,产前行≥3次阴道检查者发生率为3.65%,高于≤2次者的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危急值报告在血流感染诊断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作者:张虎;何晓锋;焦力群;吴镝;马文杰;刘芳

    目的 评估危急值报告在血流感染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4月微生物实验室危急值回报登记本记录的血培养阳性患者共161例.结果 电话回报危急值的平均时间为20.5 h;34例血培养阳性病例符合污染判断标准被认为是污染所致;80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在危急值回报后临床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结论 危急值报告能有效加快临床科室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感染控制,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况玉琴;万正敏;赵海波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法,提高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质.方法 对NICU病床使用率发生变化时的环境,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空气、手、湿化槽、保温箱采样,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 对照组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173份,合格130份,合格率为75.1%;观察组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173份,合格168份,合格率为9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合格率与病床使用率成反比,医院NICU布局流程符合要求,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均在环境卫生监测标准之内.结论 按照NICU设置的床位数和病情收住患儿、环境物品规范消毒、工作人员出入NICU认真落实更衣和洗手制度,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各环节.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作者:何培生;贾尚琼;袁云峰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以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2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调查的病例中手术根治性切除患者共46例,占57.5%;姑息性切除患者18例,占22.5%;内、外胆管引流患者16例,占2o.0%回访患者65例,其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46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30.4%、15.2%;姑息性手术切除患者18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6.2%;内、外胆管引流患者16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0%、12.5%;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3年生存率均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后发生胆瘘5例、肝功不全3例、应激性溃疡2例,腹腔感染及腹腔出血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结论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可能较差,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的佳生存时间.

  • 加强护理对控制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白艳玲;史皆然;白燕妮;李武平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措施在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集中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手卫生、戴口罩,加强陪护管理,健康宣教等措施,对照组采取血液科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收集病例126例,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为19.0%,对照组157例,发生感染50例,感染率为3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后白血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加强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减少感染发生及保证预后有显著效果.

  • 4022例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臧传义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预防和减少骨折术后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8月30日对医院骨折手术4022例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在所调查的4022例骨科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38例,占0.9%;其中开放式骨折29例,占76.3%,截肢术后4例,占10.5%,闭合式骨折5例,占13.2%;38例医院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比例高为25例,占65.8%;不同手术部位中,下肢感染病例较为多见共27例,占71.1%,尤以下肢、足踝多见;上肢感染病例为11例,占28.9%;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是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骨折类型等.结论骨折术后感染是多因素所致,工作中不仅要掌握一般临床手术基本技术,还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其疾病治疗基础理论和护理经验;预防骨折术后感染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安全措施,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率.

  • 42例老年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晓艳;刘睿;杨照环;邱林

    目的 分析老年晚期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性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2006年6月-2010年12月42例老年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感染病原菌种类、药敏状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痰培养出真菌42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4株占57.1%,光滑假丝酵母菌9株占21.4%,热带假丝酵母菌4株占9.5%,克柔假丝酵母菌4株占9.5%,曲霉菌属1株占2.4%;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敏感,仅2株对酮康唑耐药,所有菌株均对伊曲康唑敏感;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对症治疗后39例好转,再次痰培养结果显示阴性,死亡3例,系合并低蛋白血症、糠尿病及严重贫血,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肺部易有细菌定植,由于疾病进展或者化疗后,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化疗期间应增加免疫力并密切观察,发现感染,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 护理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管理策略

    作者:李薇薇

    目的 评价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护理的认知调查后,分析原因,开展预防VAP循证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护理部对ICU的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结果 护理部实施干预后,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措施成为机械通气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项目,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能强化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 2009-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苗勤;白泽梅;王海刚;李转芬;陈敏;王文爱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并开展有效的目标性监测.方法 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对2009、2010年某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资料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两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122例,实查率分别为99.48%.99.28%;现患率分别为5.96%和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2.27%,其次为泌尿道占16.44%、术后伤口占13.70%;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为ICU占26.67%、泌尿外科占15.00%、心胸外科占14.2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73.17%;2009、2010年抗菌药物日使用率分别为41.58%、48,19%.结论 连续进行现患率调查,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通过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对发现问题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武汉市公务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程志玲;程甜甜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公务员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并探讨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湖北省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武汉地区公务员2975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14C呼吸试验检测该人群Hp感染率,其检查值>100为阳性,<100为阴性,并调查分析Hp感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地区公务员Hp感染率平均为42.38%,46~59岁组女性高,为46.05%;>75岁老年组男性低,为38.38%;31~45岁组偏高,>75岁组偏低;46~59岁组、60~74岁组接近平均水平,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及个人生活习惯与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生食蔬菜、水果未洗等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p感染与胃病史及治疗的关系发现,有胃病无治疗组的Hp感染率高于无胃病组,而有胃病已治疗组的Hp感染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地区公务员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我国平均的Hp感染率,H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生活和饮食习惯及胃病史为影响其感染的主要因素;健康体检人群中Hp感染较为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体检人群进行Hp感染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 急性卒中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照研究

    作者:郝俊杰;张新志;唐春雷;刘振;张磊;梁宇杰;刘振彩;赵国强

    目的 探讨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寻找可控因素,以利于预防急性卒中后感染.方法 筛选出可能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对2009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基线调查,先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后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发现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为18.5%,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占12.3%及泌尿系统占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出血性卒中、卧床、卒中后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15分、基线Barthel指数(BI)<50分等7项因素,为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重视危险因素、尤其是可控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高感染风险卒中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王芳;赵静雅;涂显春;刘军;赵江丽;赵晓晓;王亮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布、影响因素、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 前瞻性监测医院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血流感染,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 共监测住院患者35 708例,发生医院血流感染242例,医院血流感染率为0.7%,每千住院日的感染率为0.4‰;所有医院血流感染中,26.9%发生在ICU,68.6%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58.4%为革兰阳性球菌,30.7%为革兰阴性杆菌,10.9%为真菌,有9.9%的血流感染由>2种病原菌引起.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主要发生在ICU、血液科、肾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这些科室是开展目标性监测的重点部门.

  • 运用根源分析法调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暴发事件

    作者:王豪;刘丁;陈萍;方清永;黄庆宁;王政;南玲;成瑶

    目的 分析一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暴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有效减少血流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根源分析法(RCA)对该起血流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并持续改进.结果 在确认近端原因后,对其进行了随机病例对照研究(RCT),患者免疫力低下的OR值为0.12,95%CI为1.59~4.77,未选择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的OR值为0.94,95%CI为6.78~12.31,留置时间>7 d的OR值为1.23,95%CI为3.76~10.52,使用肝素进行封管的OR值为2.33,95%CI为5.17~9.29;封管液的污染是导致此次暴发的根本原因.结论 实施联动措施能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使用RCA能有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特别能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脂蛋白在肺部感染致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中的变化

    作者:杨长春;高敏;赵海滨;夏娴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在肺部感染导致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E)患者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肺部感染导致MODSE患者100例,正常对照40例,常规临床检查,痰培养,应用胶乳凝集比浊法测定其血清Lp(a)变化.结果 多种病原菌可导致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MODSE;对照组患者血清Lp(a)水平为(103.51±76.04)mg/L,老年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总体Lp(a)水平为(382.16±260.36)mg/L,在心、肾、消化、泌尿、呼吸、脑功能不全组分别为(351.11±288.78)、(286.28±177.35)、(299.53±189.74)、(370.13±280.13)、(254.26±239.85)、(370.13±280.13)mg/L,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Lp(a)异常比例为5.0%,在心、肾、消化、泌尿、呼吸、脑功能不全组分别为61.7%、53.3%、48.5%、60.0%、31.0%、35.3%,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维蛋白原、前蛋白水平与MODSE有关.结论脂蛋白(a)参与老年肺部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病理过程,其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机制之一.

  • 肿瘤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少俊;张海兵;茹利新;纪鹏天;许建伟

    目的 分析探讨肿瘤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0月入院的64例肿瘤介入治疗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x2=12.4)、癌症部位(x2=23.9)、住院时间(x2=16.3)、放化疗治疗(x2=13.8)、使用多种抗菌药物(x2=21.8)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癌症部位(OR=9.29,x2=16.37)、住院时问(OR=6.82,x2=11.32)、放化疗治疗(OR=5.27,x2=10.31)、使用多种抗菌药物(OR=4.89,x2=8.84)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可以预防肿瘤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广安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新发脑梗死患者56例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者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p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及脑梗死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Hp特异性抗体IgG、IgA和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CRP、TCH、TG、TNF-α及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又一危险因素,且脑梗死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发生显著变化,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引发成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庆宁;刘丁;陈萍;王豪;成瑶;方清永;南玲;王政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下呼吸道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成年患者.结果 共调查6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08±17.7)岁,检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28 d的死亡率为41.67%;感染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史[(44.8±62.85)d]和使用抗菌药物史(76.67%);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在人住ICU时间、气管切开、中央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有无近期手术、有无糖尿病6个因素中28 d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插管、血液透析、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及有糖尿病4个因素是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60株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耐药性均较高,仅对环丙沙星等少数药物敏感.结论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日益严重,研究证明感染该菌的患者预后不良,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手卫生,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席芳;李亚军;杨巧芳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VC)在临床广泛应用,由此引发的并发症也随之上升,而常见的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 BSI).为了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临床推广使用无针接头,导管接头被认为是污染导管内面的起始部位,从而导致输液内通路污染,致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我科2010年9月-2011年6月对1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别采用Q-SyteTM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Becton Dickinson美国)和美国ICU公司生产的CLC2000可来福接头,对其发生CRBSI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严重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佳时机的研究

    作者:产年芳;郑瑞强;林华;陈齐红;邵俊;於江泉

    目的 研究RIFLE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从而找出急性肾损伤患者合适的治疗时机.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21例严重感染导致的AK1患者,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RIFLE诊断标准分为Ⅰ、Ⅱ、Ⅲ期组;比较3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肾功能恢复率,同时比较不同组患者CRRT治疗前和治疗48 h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需要血管活性药物例数、降钙素原(PCT)、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结果 AKI Ⅰ、Ⅱ、Ⅲ期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1.4%、25.6%和47.5%,Ⅲ期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比Ⅰ、Ⅱ期高;AKIⅠ、Ⅱ、Ⅲ期患者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76.2%、53.8%和22.5%,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肾功能恢复率明显比Ⅲ期高,CVVH治疗48 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PCT在AKI Ⅰ期和Ⅱ期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K1Ⅲ期患者中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RRT是治疗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手段,CRRT在RILFE标准早期(AKIⅠ、Ⅱ期)可明显改善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而在RIFLE标准晚期(AKIⅢ期)行CRRT则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故临床上必须重视CRRT时机的选择.

  • 血乳酸清除率及降钙素原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晓玉;张川;曾薇

    目的 研究血乳酸清除率与降钙素原(PCT)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 对医院2010年6月一2011年6月ICU收治的1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与降钙素原与预后相关性进行研究,观察患者入院后第1、2、4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的降钙素原变化和血乳酸清除率,按预后分组,转出ICU的112例患者为生存组,70例死亡患者为死亡组.结果 患者进入ICU第1天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第2天起,生存组PCT检测结果开始明显下降,直至转出前均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组自第2天开始PCT检测结果较之前明显升高,而且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血乳酸清除率为(27.82±4.9)%;死亡组为(9.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血乳酸清除率是氧代谢和全身灌注的重要指标,血乳酸的升高可直接反映低灌注情况下无氧代谢的增加,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主要指标.

  • 某大型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与预测研究

    作者:陈立兵;刘运喜;邢玉斌;杜明梅;索继江;曹圣山

    目的 了解2010-2011年医院感染日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对2012年医院感染日现患率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收集某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日现患率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两年的数据,利用加权平均法和BP网络模型对2012年1月1日-4月30日的日现患率进行预测,并将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分析预测效果.结果 某院2010、2011年平均现患率分别为5.26%、5.53%;两年日现患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月13-19日过节期间现患率高,两年均值分别为l0.19%、13.53%,其次为10月1-7日过节期间两年均值分别为7.51%、6.98%;加权平均法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假期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高于平时,加权平均法和BP网络模型均能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但基于两年的数据加权平均法优于BP网络模型.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海鹰;王宁夫;于忠;许轶洲;杨俊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2例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112人作为健康组,对两组免疫功能进行比较;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CD3+为(45.66±6.67)%;CD4+为(35.42±6.17)%;CD8+为(23.56±5.14)%;CD4 +/CD8+比值为1.43±0.23较健康组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组经治疗后,CD3+为(61.33±6.69)%;CD4+为(47.16±6.38)%;CD8+为(28.71±5.67)%;CD4+/CD8+比值为1.79±0.31,较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显著上升;病毒性心肌炎组经治疗后,TNF和sIL-2R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医师应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程文琴;章复湘;张如

    目的 研发医院传染病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及管理,对全院传染病疫情实行实时监控,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实时管理,实现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化.方法 采用Powerbuilder 9为前台开发工具,使用Oracle为后台数据库管理,采用TCP/IP协议通讯,构建传染病报告监控网络系统;临床医师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疫情信息采集上报,感染控制科医师则可实现疫情信息浏览、审核、查重、漏报监控、数据分析、导出等一系列功能.结果 该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报告的及时率、准确率及报告卡填写质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疫情信息.结论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完全实现对医院传染病疫情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效率.

  •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陶华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医院2009年12月开始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统计实施规范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的无菌检验合格率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综合评价采用规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实施规范质量管理后无菌检验合格率为99.8%,较实施前的93.4%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医院感染为478例次,例次感染为4.32%,实施后医院感染10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质量管理有效截断了细菌传播的途径,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医务人员锐器伤监测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郑洁芳;姜建新;贾骏;陈丽峰;王梦辰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状况,探讨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对医院2011年8-9月1141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照医院近9个月的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锐器伤73人次,人群分布以实习生和护士为主,发生率为8.33%和7.88%;科室分布以普通病房、手术室和补液室为主,分别占38.36%、19.18%和16.44%;补液配置和一次性注射器引起的锐器伤概率大;9个月的上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中护士上报多,科室类型中手术室上报多.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正确认识,增强防护措施,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 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医院感染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

    作者:黄荔红;吴鲤霞;王佳;刘玉光;游荔君

    目的 探索一种科学、客观、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 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一套医院感染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对应用医院感染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送检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消耗量进行比效.结果 在应用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病原送检率分别为91.30%、34.87%;应用后分别为97.80%、47.98%,洗手液和手消毒剂消耗量明显提高;医院感染发病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应用前分别为3.78%、58.93%,应用后分别为2.20%、4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医院感染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管理效能.

  • 医院感染暴发实时监测预警的实现及临床应用

    作者:杜明梅;刘运喜;索继江;霍瑞;陈春平;邢玉斌

    目的 研发医院感染暴发实时监测系统,对感染暴发进行及时灵敏的预警.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和科室感染日常监测数据,制定出科室感染暴发阈值,提出医院感染暴发的筛查策略和预警展示条件.结果 系统能实时监控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因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有效暴发预警效果;感染暴发不仅包含确诊的感染病例,也进行住院病例临床症状的暴发监测,实现暴发预警进一步“关口前移”;应用监测系统近两年时间,预警疑似暴发>10起,并进行临床调查及采取相应措施,成功地避免多次医院感染的暴发.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系统实现了感染暴发的有效预警,具有实时、高效、灵敏的特点.

  • 新建洁净手术部的监测

    作者:蹇蔚红;杨惠;梁贯洲;张乐研;王闽丽

    目的 确保新建洁净手术部顺利启用和手术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2年3月启用的新建洁净手术部进行了启用前、启用时静态监测和启用后动态监测.结果 新建洁净手术部启用前后空气沉降菌浓度均合格;手术间物体表面启用前采样未检出细菌,启用时采样有两问无影灯表面细菌数超标;2012年3月18日-5月10日新手术部启用后开展手术56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 新建手术室启用前后的环境监测不同于日常监测,必须制定采样计划,改进传统方法,分阶段采样,严格无菌操作,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保证新手术室能按时启用,患者能安全手术,还为以后的日常监测提供参照数据.

  • 压力蒸汽灭菌的B-D测试

    作者:雷清

    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目前医疗机构应用广泛、安全有效的灭菌方法.而预真空压力蒸汽器因灭菌时间短、效率高、对物品损坏轻、节约能源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B-D测试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蒸汽穿透、漏气和不可冷凝气体的存在,从而迅速准确地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真空系统的有效性.

  • 酸性氧化电位水楼宇消毒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用探析

    作者:李丁川;蒋知新;王韶辉

    目的 探析酸性氧化电位水楼宇消毒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用.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和目标的需要,开发建造氧化电位水楼宇消毒系统,并对系统设备实时监控,特别是对消毒关键指标进行自动实时监控.结果 系统应用3年医院年消毒防护成本下降了70.0%,医院感染率从2008年的3.55%下降至2010年的2.17%.结论 氧化电位水楼宇消毒系统能降低医疗成本及医院感染风险,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 臭氧消毒机对呼吸科床单位真菌消毒效果研究

    作者:李春梅;祝洪珍;刘洋;张志艳

    真菌是医院呼吸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床单位是住院患者频繁接触的物品,极易成为真菌传播的媒介.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自2010年起对医院呼吸科床单位(包括被、褥、床垫等)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并进行了消毒前后床单位真菌菌量的检测,以及2009年(消毒前)和2010年(消毒后)住院患者发生真菌医院感染情况的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 医用器械消毒液对纤维鼻咽喉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作者:陈晓婷;金文平;孙建斌

    目的 观察医用器械消毒液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纤维鼻咽喉镜消毒效果,探索临床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现配的2000 mg/L有效氯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清洗后的纤维鼻咽喉镜反复冲洗后随机浸泡消毒5、10min,采用现场随机抽样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纤维鼻咽喉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浸泡消毒5、10min,消毒后鼻咽喉镜内腔平均细菌数分别为10、9 CFU/件,鼻咽喉镜外表平均细菌数均为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0%,均未检出致病菌;对稀释后消毒液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消毒液可使用1周.结论 该医用器械消毒液对纤维鼻咽喉镜浸泡消毒5、10 min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性能稳定、无腐蚀,易被医务人员接受.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评价与分析

    作者:罗文基;黄丽娟;洪一兰

    目的 比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变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以抗菌药物应用指标、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冠脉介入诊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及细菌学检查等为观察指标,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整治活动6个月后,住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患者使用强度分别由63.37%、23.67%、65.10 DDDs/(100人·d)下降至44.99%和14.90%、53.89 DDDs/(100人·d);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合理率及用药时间符合率均明显改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冠脉介入诊断不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提高.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能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但仍未完全达到卫生部的要求,需加大力度进一步整治.

  • 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杨闻强

    目的 探讨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80例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感染患者共10例,感染率为1.47%;均在术后3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停用后5~8 d出现感染,平均发生时间6.2 d;10例患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克林霉素;术后应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肟;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科细菌;经过对患者严格消毒、换药,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均痊愈.结论 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手术患者应根据病原菌特点、易感因素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 肛肠疾病外科手术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作者:张贵阳

    目的 分析肛肠疾病外科术后抗菌药应用状况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入医院肛肠科治疗的29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各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所占比例、给药途径、排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使用的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44.4%、青霉素类占17.8%、喹诺酮类占11.1%、大环内酯类占8.4%、β-内酰胺酶类占9.8%是常用的抗菌药物;术后有73.7%的患者使用了≥2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其中二联占45.8%,有效率为94.8%,三联占18.2%,有效率为90.7%,≥四联占9.7%,有效率为86.2%,但抗菌药物使用方式及预后与单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当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外科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

  • 170例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吴明;王芳;李佳佳;黄彬彬;卢旺;高磊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8-12月170例甲状腺、乳腺、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4.71%;应用多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占38.18%,其次为头孢呋辛,占34.55%;给药时机:术中给药占47.27%,术后给药占24.55%,而术前30 min~2h给药的只有28.18%;抗菌药物使用疗程:<48h停用的占36.36%,连续使用>3d的占26.37%;使用中存在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的现象.结论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占比例偏高;抗菌药物选择起点较高;使用疗程过长;抗菌药物应用时机不够合理.

  •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作者:吴镝;崔霞;何晓锋;刘芳;张虎;马文杰;曹晋桂

    目的 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1-4月医院呼吸内科315例出院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用药频率(DDDs)和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4月AUD分别为120.4、163.2、132.7、100.9 DDD;送检率均>70.0%,DDDs排序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肟.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强度与卫生部要求力争<40 DDD相差较大;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

  •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陆敏秋;白砚霞;李真;左杏果;吴梦青;石磊;褚彬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在老年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12月的50例老年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确诊4例,临床诊断20例,拟诊26例;14例患者为初始治疗,36例患者为挽救治疗;总有效率为74.0%,确诊组4例均有效,临床诊断组有效率70.0%,拟诊组有效率73.1%;初始治疗有效率85.7%,挽救治疗有效率69.4%;经过静脉注射的患者有效率76.3%,单纯口服治疗有效率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患者曲霉菌属感染,6例有效,曲霉菌属清除;粒细胞缺乏影响伏立康唑疗效,粒细胞缺乏组有效率58.4%,低于无粒细胞缺乏组的88.5%(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视觉障碍、幻觉,停药后可消失,未观察到肾毒性及心脏毒性. 结论 伏立康唑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姜海毅;丁红光;田晓卫;李德辉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抗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1年7月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36例,术中常规行腹腔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围手术期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甲硝唑联合抗感染.结果 所有患者皆临床治愈;住院时间5~25 d,平均13.5 d:88.9%的病原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所有病例无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中安全、有效.

  •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作者:吴燕;王忠云

    目的 调查分析和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抽取2010年出院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住院病历132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32例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用药时间3~16 d,平均7 d;用药时机:术前30 min使用率97.7%,术中追加使用率96.7%.结论 13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用药存在用药疗程长,预防用药档次高,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用药时机不当等,亟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 2005-2012年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研究

    作者:张群;刘轶永;周全;殷瑾;陆燕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2005-2012年的每年4月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行持续基础干预与综合干预前后的使用进行比较,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将2005-2010年的每年4月份(基础干预)及2011-2012年的每年4月份(综合干预)两个阶段干预后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5-2010年每年4月份实施基础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疗程逐渐合理,从干预前的6.7d下降至干预后的4.7 d;2011-2012年的 每年4月份实施重点综合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明显进步,使用时机、介入手术零预防用药率100.0%合理,使用率从基础干预后的90.0%下降到综合干预后的57.9%,使用疗程从4.5d下降至2.1d,联合用药从47.0%下降至2.3%,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比例从1.9%上升至50.0%,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采取重点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对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敏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S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SAP患者的病历,调查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包括用药目的、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给药途径、联用情况、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引起感染的菌群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引发的感染为多见,分别占29.5%、18.0%、16.4%;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类占28.9%、硝基咪唑类占17.3%、喹诺酮类占11.8%及青霉素类占8.2%;在用药目的中,预防用药多,占44.8%,给药时间4~18 d,平均给药(8.4±3.3)d.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达到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

  • 综合干预对规范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作用

    作者:郝少君;王洪道;李献玉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规范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选定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结果 术前30 min~2 h给药干预前为55.6%、干预后为95.5%;术后用药干预前平均6.8d、干预后2.7d;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由于预前43.98%提升至干预后的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干预对规范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作用且效果满意,但机制方法仍需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 降钙素原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彭宝玲;朱翠平;万根平

    降钙素原(PCT)作为新型的感染指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PCT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评估病情、指导用药,是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理想的生物指标.笔者就其在儿科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提高患儿的救治率提供帮助.感染性疾病是小儿常见性疾病,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实验室检查尚未出结果病情就发生恶化,丧失治疗的佳时机.研究发现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监测病情以及评估预后,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儿童
  • 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自坤;熊国亮;李俊明;罗清;王娜

    目的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MODS)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U),评价其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64份肺结核临床疑似患者的痰标本和20份非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分别采用抗酸染色法、罗氏培养基(L-J)培养法和MODS技术进行MTU检测,观察3种方法对痰标本中MTU的检出情况;对抗酸染色法和L-J培养法检测均为阴性的肺结核临床疑似患者进行为期90 d的临床随访,由专科医师在此基础上作出临床诊断,再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性能,评价MODS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种方法检测20份非结核病患者痰标本结果均阴性;在264份肺结核临床疑似患者的痰标本中,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和MODS技术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8%、36.0%、42.8%,其中在102份抗酸染色和(或)L-J培养阳性的痰标本中,MODS检出97份(95.1%),在162份抗酸染色和L-J培养均为阴性的标本中,MODS阳性16份;若以临床诊断为标准,MODS、L-J培养法及抗酸染色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4%和97.8%、54.3%和100.0%、43.3%和100.0%,三者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的阳性检出中位时间为10d,明显短于L-J培养的25 d.结论 MODS技术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敏感性好、检出时间短的优势,适用于结核病的临床快速诊断.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