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贵州省118所医院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调查分析

    作者:游灿青;李凌竹;查筑红;程永素;王敏;黄冰;王平;冷应蓉

    目的:对贵州省118所医院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贵州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与发生特点,指导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法采用调查表格形式,对118所医疗机构2014年1月1日-9月30日医院感染相关质控指标进行收集。结果共调查在院患者52531例,发生医院感染1175例,感染率2.24%;51441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预防用药、治疗用药平均使用率分别为39.24%、27.27%和72.73%,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37.54%;调查手术8119例,术后切口感染率2.50%,术后肺部感染率0.71%;调查78所开展重点部位目标监测医院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分别为2.54‰、7.62‰、1.12‰;将二、三级医院各指标进行比较,其中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掌握了贵州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发现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院感染特点和差异,为指导各级各类医院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新进展

    作者:白雪冬;毕丽岩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相继更新了HAP 诊治指南;本综述结合新指南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发现 HAP 的诊断尚缺乏金标准,提出对普通病房HAP 进行研究是未来的趋势,对相关致病原的动态监测是一项长久的任务。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羊飞龙;缪学建;宋志富;夏祥国;陈礼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原菌分布特征,为有效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9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63.1%,以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6株占3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占1.9%,全部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率和耐药率。

  • 2013-2014年贵州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韦小瑜;游旅;田克诚;唐光鹏;王定明

    目的:了解贵州省2013-2014年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贵州省2013-2014年腹泻病例中分离的78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型别的耐药性。结果78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高,为96.2%,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50.0%,对头孢噻吩的中介率达51.3%;贵阳地区检出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除对环丙沙星不耐药外,对其他9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桐梓地区则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明显;不同型别的菌株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除1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外,均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51.0%的菌株存在多药耐药。结论贵州省2013-2014年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多药耐药性严重,需加强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药敏的监测。

  •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汪盛;王成勇;薛胜;张家俊;陈志军;代昌远;刘建民;方习武;韩峰;李庆文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膀胱灌注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医院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86例膀胱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并对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灌注次数≥5次、年龄≥60岁、性别、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合并疾病、未使用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肿瘤部位多发为膀胱灌注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灌注次数≥5次、合并疾病、未使用抗菌药物、肿瘤部位多发为影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在治疗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膀胱灌注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后营养状态的效果评估

    作者:顾燕儿;蒋红娜;徐颖璐;邵燕;王青青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后营养状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静脉配置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淀粉酶及 C-反应蛋白等指标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其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2.5±3.2)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4±4.5)d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病死率为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9%,病死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其营养状态明显优于入院时(P<0.05),且试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改善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细菌感染性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晓阳;胡艳东;谢爱敏;史玲玲;薛艳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患儿血清 IL-6、PCT 和 CRP 等炎性因子变化,分析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的小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 IL-6、PCT 和 CRP 含量,并观察不同疾病程度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中 IL-6、PCT 和 CRP 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应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 IL-6、PCT 和 CRP 分别为(67.82±11.74)pg/ml 、(5.21±1.25)ng/ml 、(45.72±7.93)ng /ml ,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2.16±2.05)pg/ml 、(0.07±0.02)ng/ml 、(3.87±1.02)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患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血清 IL-6、PCT 和 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感染患儿,中度感染患儿血清 IL-6、PCT 和 CRP表达水平高于轻度感染患儿,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PCT 、CRP 均与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其血清 IL-6、PCT 和 CRP 均异常增加,且表达与患儿的病情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将 IL-6、PCT 和 CRP 作为诊断该病和判断疾病程度的重要指标。

  • 不同金双歧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作者:吴玉卓;翟玉峰;张怀宏;霍丽亚;张玉山

    目的:比较金双歧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效果差异,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金双歧、金双歧联合乳果糖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0 d 研究组的双歧杆菌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0 d 研究组的肠球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均显著升高,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0 d 对照组的双歧杆菌显著升高,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0 d 对照组的肠球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后10 d 相比,治疗后20 d 对照组的肠球菌、酵母菌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双歧杆菌显著降低。结论单用金双歧治疗方案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能降低患者内毒素水平,采用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方案对患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效果明显,但用药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 不同治疗方式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灿;江华;郭琪;郭伟胜;洪文静

    目的:探讨临床中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50例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合并感染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各25例;A 组给予引流管连接负压瓶引流处理,B 组给予纱布填塞引流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患者在皮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 B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 B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 A 组降低程度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乳腺癌术后积液合并感染的患者给予引流管连接负压瓶引流处理的效果优于纱布填塞引流,且缩短患者皮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时俊霞;毕勇志;李勇;王芳;杨素霞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程度,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死率、治疗前后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46.67%、(12.25±1.28)分、(11.67±1.20)d 及10.00%,均好于对照组的66.67%、(15.95±1.37)分、(18.25±1.45)d及26.67%,治疗后12、24、48 h 观察组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对于患者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 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体内血浆前白蛋白与载脂蛋白A1和血磷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永红;张驰;包艳;陈佩琦;张珠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体内血浆前白蛋白、载脂蛋白 A1和血磷水平的影响,积极预防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35例单纯性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相同时间段收治的30例糖尿病伴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观察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指数和血磷(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前白蛋白(PAB)、载脂蛋白 A1(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占4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7株占56.7%,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指数和血磷(P)含量明显升高,多个生理指标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临床应加强预防和治疗,积极预防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徐鹏;孙正令;傅祥;程素洁;秦辉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9月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骨科患者术后感染检出病原菌均为耐药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4.19%、25.58和17.44%;均使用利奈唑胺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治疗起效时间为3~10 d ;其中52例患者是直接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用药后48例患者的病原菌被清除,清除率为92.31%,另有34例患者在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后换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用药后有25例患者的病原菌被清除,清除率为73.53%;治疗过程中共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9%。结论临床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广吉;李巍;林冬;刘兵城;魏辉;王迎;刘凯奇;宫本法;魏述宁;刘云涛;弓晓媛;邱少伟;赵邢力;顾闰夏;苏东;秘营昌;王建祥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药敏特征、抗菌药物选择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227例 AL 患者血流感染的特点及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后转归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患者中无明确感染灶占8.1%,大多数伴有感染症状,包括肺部占31.4%;肛周占26.9%;胃肠道占17.5%;口腔占16.7%;上呼吸道占9.2%;皮肤软组织占7.8%;菌群分布:革兰阴性菌269株占74.7%、革兰阳性菌80株占22.2%、真菌11株占3.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敏感性70.0%~9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保持极高的敏感性;269例次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中,243例次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0.3%;80例次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中,76例次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5.0%;11例次真菌血流感染中,9例次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1.8%。结论 AL 患者血流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

  • 胃癌患者不同根治术后感染与创伤应激指标变化分析

    作者:闫永芳;冯新献;徐志霞;张良玉;陈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感染率和创伤应激指标的临床影响,为胃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血清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为11.90%,对照组感染率为30.9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水平分别为(127.34±19.34)min 、(6.34±1.23)cm 、(212.34±48.34)ml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34±16.34)min 、(19.34±2.35)cm 、(364.55±66.43)ml ;研究组患者β-ep 、TNF-α、IL-6分别为(123.44±14.34)pg/ml 、(140.32±35.43)pg/ml 和(321.23±85.43)pg /m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43±12.03)pg/ml 、(166.54±34.09)pg/ml 和(408.32±98.43)pg/ml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感染控制效果更好,患者的创伤应激程度更低,临床恢复效果更佳。

  • 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的研究

    作者:孙建东;朱秀堂;张海静;蒋延伟;张学娜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的诊断评估,为妊娠期病原体感染异常胎儿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产前常规 TORCH 筛查的孕妇9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 法对孕妇进行 TORCH-IgM 检测,对 TORCH-IgM 阳性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统计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920例孕妇中发生病原体感染286例,感染率为31.09%;对其中180例 TORCH-IgM 阳性感染者进行超声检查,发现41例感染者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胎儿发育异常,异常率为22.78%;妊娠结局统计发现,正常分娩者中的 TORCH 感染率为11.94%;妊娠结局不佳者中的 TORCH 感染率为54.43%,与正常分娩者中的 TORCH 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前超声能显示出病原体感染孕妇的胎儿异常,参考孕妇血清检测结果,能为临床孕妇的胎儿异常诊断提供依据。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核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世琴;王小明;邓树忠;黄林;刘爱军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中核因子 NF-кB 表达的影响,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 Hp 感染情况,分为 Hp 阳性组和 Hp 阴性组,各52例,对两组患者的 NF-кB p65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 阳性组患者的 NF-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8.98±18.34)%,显著高于 H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炎症等级为1、2、3级的 Hp 阳性患者的NF-кB p65表达水平分别为(28.34±8.34)%、(41.38±9.44)%和(64.34±12.03)%,显著高于 H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活动性等级为0、1、2级的 Hp 阳性患者的 NF-кB p65表达水平分别为(32.91±11.45)%、(46.08±9.34)%和(64.32±12.30)%,显著高于 H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萎缩等级为0、1、2级的 Hp 阳性患者的 NF-кB p65表达水平分别为(40.56±19.34)%、(44.34±15.93)%和(54.32±15.03)%,显著高于 Hp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核因子 NF-кB 表达水平升高,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 NF-кB 表达水平也呈现出升高趋势,NF-кB参与疾病的致病过程。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启刚;谢建;李中福;吴帅;白錬;简斌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4月-2015年7月采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胶引流,观察组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分别在刚引流时、引流7 d 后检测两组患者引流液中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引流前、引流后24、48、72 h 检查两组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日引流量、总置管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变清后拔管时间。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感染率为7.04%,引流7 d 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8.89%、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引流后24、48、72 h ,两组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引流前(P<0.05),同时观察组引流72 h 后血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日引流量高于对照组,总置管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变清后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治疗腹腔感染,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感染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敬锋;许礼旭;陈磊;余玮;简国庆;李文茂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并发感染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控制的影响,为直肠癌感染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为提高直肠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免疫球蛋白 IgA 、IgG 、IgM 在 T0、T1、T2、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后的 IL-6和 TNF-α明显高于麻醉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 T 细胞亚群中 CD3、CD4明显低于麻醉前,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免疫能力,降低术后感染率。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miR、Th指标变化及双黄连注射液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李徽;王春彤;赵占秋;郭晓红;高春明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 miR 、Th 指标变化情况及双黄连注射液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组)21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周的血清 miR 、Th2及 Th17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 miR 、Th2及 Th17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1周及3周观察组的血清 miR-146b 及 miR-155分别为1.60±0.15、1.71±0.19及1.32±0.13、1.30±0.14,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血清 miR-1及 miR-133分别为2.84±0.24、2.95±0.25、3.25±0.27、3.82±0.30,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Th17相关指标也均好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 miR 、Th 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明显,且双黄连注射液对其影响作用相对突出,因此双黄连注射液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头孢米诺钠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宇宁;吕星;郑浩;梁洁;马晓云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钠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80例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头孢噻肟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头孢米诺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细菌清除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头孢米诺钠治疗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ICU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施建中;郭远瑜;翁金龙;姜雅珍;毛燕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 )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 ICU 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类标本并对其中的非发酵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非发酵菌253株,其中,痰液和引流液中的非发酵菌构成比高,分别占47.4%和12.3%;在分离出的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构成比高,分别占38.7%、28.1%和22.9%;分离出的主要非发酵菌对于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25.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较敏感,耐药率<43.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28.0%。结论 ICU 住院患者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师应准确识别,及时监控其变化趋势,选取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 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秀清;韩波;袁晓英;刘舒扬;肖彦革;陈喜翠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细菌性肠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均采取肘静脉血检查,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变化,同时观察患儿体温、大便性状、不良反应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 T 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 T 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白细胞介素-8(IL-8)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 CD19+及 IFN-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CD4+/CD8+比值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的88.75%(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显著,且可对患儿 T 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免疫因子具有调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代谢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乔月芹;李俊英;匡湧;刘婧星;王青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的代谢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代谢异常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脂代谢情况进行分组,探讨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脂肪肝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越大,肝脏弹性值(LSM )越高,各项肝酶、总胆红素(TB)亦随 HOMA-IR 增大而有所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差,LSM 高,各项肝酶、TB 亦随 HOMA-β降低而有所升高;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糖代谢功能越差,其 LSM 、ALP 及 GGT 就越高,患者出现脂肪肝的可能性就越大,检测的 LSM 的 F值为4.563,P 值为0.031,ALP 的 F值为9.387,P 值为0.008,GGT 的 F值为12.672,P 值为0.01,患者体内的其他肝酶和 TB 也会因糖代谢的恶化而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糖脂代谢状态的恶化可促进肝纤维化的进程。

  • 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诊断分析

    作者:郑新成;赵志新;金莉莉;张家辉;虞辛强

    目的:探讨 CT 影像学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价值,给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4月医院接受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真菌感染患者的 CT 影像学结果和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并与 X 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曲球菌型31例占32.29%、实变型17例占17.71%、结节型8例占8.33%、弥漫型40例占41.67%;CT 影像学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81例,阳性率为84.38%,X 射线检查呈阳性的患者56例,阳性率为58.3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阳性96例,阳性率为100.00%,其中曲霉菌属39株占40.62%、白色假丝酵母菌34株占35.42%、光滑假丝酵母菌12株占12.50%、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占8.33%、其他3株占3.13%。结论 CT 影像学结果结合患者的基本病情,能初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置管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感染的分析

    作者:高薇;汤琪春;朱海霞;孙静;卢玉仙

    目的:探讨传统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早期相关性感染的差异,旨在寻找具应用价值的置管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 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术后感染情况、并发症等,采用 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以及总体成功率分别为66.67%、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局部感染、血流感染以及隧道感染等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以及药物渗漏等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的成功率更高,并且术后化疗早期感染率显著下降;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较传统 PICC 置管更具有应用价值。

  • 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NK细胞亚群及NKT细胞表达特点分析

    作者:郎香花;章敏;陈心怡;杨斌俊;林永胜

    目的:探讨 HBV 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与 NK 细胞亚群及 NKT 细胞表达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30例 HBV 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30例不伴有 HBV 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表面 PD-1 NK 细胞亚群比例及 NKT 细胞的表达特点。结果观察组 CD8+/CD3高于对照组,CD4+ 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PD-1+/CD8+ CD3、PD-1+/CD4+ CD3水平(3.02±0.56,4.20±1.03)均低于对照组(3.69±0.78,7.04±2.18)(P <0.05);观察组 NKT [0.827(0.285,2.312)]低于对照组[1.296(0.024,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HBV 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NK 细胞亚群以及 NKT 细胞变化的检测,可为患者抗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 胸心外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希燕;李晓峰;张荣泽;张海燕;袁彩欣

    目的:分析胸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制定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胸心外科 ICU 治疗的200例 V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 VAP 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33株,检出率为66.5%,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94.7%,革兰阳性菌4株占3.0%,真菌3株占2.3%;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检出15株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为26.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检出7株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为25.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为75.0%。结论胸心外科 ICU VAP 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师应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和准确的辨别,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病毒与细菌感染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变化的分析

    作者:程德君;张桂艳;王娟;孙臻;冯砚国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病毒与细菌感染后患儿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5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病毒与细菌感染情况、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 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病毒感染率23.08%、细菌感染率28.85%、总感染率51.92%;研究组患儿的 IL-1、IL-6、IL-8和 TNF-α等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128.34±65.93)pg/ml 、(318.23±183.04)pg/ml 、(87.53±32.04)pg/ml 和(187.34±38.98)pg/ml ,高于对照组的(8.91±1.53)pg/ml 、(7.82±4.32)pg/ml 、(1.53±0.34)pg/ml 和(12.98±3.21)pg/ml ;研究组的CD4+水平为(34.09±4.32)%低于对照组的(40.92±2.83)%,研究组的 CD8+水平为(36.98±2.94)%高于对照组的(30.28±6.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病毒与细菌感染水平较高,患儿血清 IL-6和 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会出现异常。

  • 伏立康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晓艳;李蕾芳;张国香;杨万里;范莎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治疗,试验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氟康唑治疗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用伏立康唑治疗效果理想,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降阶梯方案用于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丁浩;朱莉;王剑

    目的:探讨降阶梯方案用于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阶梯方案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治疗有效37例,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有效28例,有效率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感染控制时间为(7.36±2.55)d ,对照组为(12.74±3.73)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降阶梯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治疗方案针对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脑梗死患者继发褥疮感染的病原菌调查

    作者:孙燕;陈璇;葛风;顾芳;沈彦佳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褥疮感染的病原学及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9月脑梗死合并褥疮感染的患者156例,搜集其感染部位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2 Compact 型细菌鉴定及药敏性分析仪进行鉴定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其预防策略,进行针对性治疗,并辅以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脑梗死合并褥疮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51.35%,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0株占40.5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2株占8.1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较敏感;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但对替考拉宁较敏感。结论脑梗死合并褥疮感染的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中应以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为依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形成,对褥疮感染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金黄色葡萄球菌sasX基因的检测及其分子流行特征

    作者:钟一鸣;丁健生;刘文恩;李虹玲;晏群;刘清霞

    目的:调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 sasX 基因的携带情况并探究其分子流行特征,为揭示该基因在本地区的流行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8株,采用 PCR 检测 sasX 基因,对该基因阳性的菌株采用多重 PCR 检测 SCCmec 分型、PCR 扩增 pvl 毒素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和葡萄球菌 A 蛋白序列分析。结果1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测出2株 sasX 基因阳性菌株,检出率为1.6%,经头孢西丁鉴定这2株菌株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CCmec Ⅲ分型均为 SCCmec Ⅲ型,pv l 基因均阴性,MLST 分型为 ST239,spa 分型为 t037型。结论首次在湖南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发现存在 sasX 基因,sasX 基因可能是导致医院持续感染的毒力因素之一,应密切关注其流行发展趋势。

  • 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改变的分析

    作者:陈晓;贾奎;王海玲;王昊;任涛

    目的:分析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改变,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设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设为未感染组,另选80例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三组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95例感染组患者腹腔积液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1株占76.41%,革兰阳性菌23株占21.70%,真菌2株占1.89%;感染组患者外周血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 NT-pro-BNP 中位数(992.1 pg /ml)为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 NT-pro-BNP 低水平(≤992.1 pg/ml)与高水平(>992.1 pg/ml),采用 K-M 生存曲线分析发现高水平患者累积病死率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55% vs 18.75%;Log-rank χ2=7.853,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1005.0 pg/ml 为截点值,NT-pro-BNP 预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82.76%,特异性为90.91%,曲线下面积为0.92。结论急腹症感染性休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可导致患者外周血 NT-pro-BNP 水平显著升高,且该指标可对预后有一定判断价值。

  • 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分析

    作者:卢正波;何兴川;魏毅;田松;雷沛鸿;熊海波;陈春;毛光明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以及五水头孢唑林钠的临床应用效果,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9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研究组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林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治疗疗效率、治疗前后的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感染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感染患者的 CRP 、IL-6、IL-8、TNF-α分别为(40.87±5.34)mg/L 、(337.24±23.45)pg/ml 、(540.83±46.93)pg/ml 、(95.83±8.82)pg/ml ,高于非感染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 CRP 、IL-6、IL-8、TNF-α分别为(8.34±1.03)mg/L 、(175.34±35.03)pg/ml 、(335.98±35.03)pg/ml 、(41.76±3.03)pg/ml ,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会显著升高,给予患者术后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 2010-2014年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多药耐药菌分析

    作者:胡晓峰;孙淑红;凌宗欣;朱德全;陈维忠

    目的:分析医院2010-2014年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多药耐药菌的检出情况,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同时对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进行统计。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75.0%,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下降;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相比,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较高;门诊患者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高于住院患者(P <0.05);呼吸内科患者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低于其他非呼吸科室(P <0.05);多药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9.0%,泛耐药黏液型铜绿检出率0.9%,均低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逐年递增;治疗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应注意其生物膜影响,可联合用药,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以减缓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师宁;高晓嵘;高亚军;刘峰;薛艺东;解建国;周璇;屈文英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外周血细胞因子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11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纳入80例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脑脊液行病原菌鉴定分型,分析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的细胞因子水平及与病死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价值。结果115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53.91%,革兰阳性菌43株占37.39%,白色念珠菌5株占4.35%,结核分枝杆菌5株占4.35%;感染组患者外周血 S100B 蛋白(S100B)、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病死率为15.7%,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420.90 U /ml 为截点值,S100B 预测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94.44%,特异性为94.85%,曲线下面积为0.96,优于 MMP-9及 TNF-α。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且 S100B 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中晚期肝癌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与康艾注射液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作者:屈中玉;魏光敏;万里新;王启船;王文廉;盛晶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康艾注射液在中晚期肝癌伴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治疗中的效果,为中晚期肝癌伴 HBV 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晚期肝癌伴 HBV 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艾注射液和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凝血功能情况、HBV-DNA 和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水平。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V-DNA 和 AFP 治疗后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观察组肝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伴 HBV 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 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下肢微循环及愈合的影响分析

    作者:吴坚;罗兴良;马树云;金良;于宁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对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及愈合的影响,为下肢骨折创面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46例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骨折创面感染治疗)和观察组(VSD 治疗),两组各23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5 d 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及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采用 SAS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1、3、5 d 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他甲襞微循环指标也均好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 治疗对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及愈合的影响更为积极,更适用于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

  •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分析

    作者:方慧英;周均华;张连丰;毛立英;孟利青;寿小群

    目的:观察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变化,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治疗的37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的37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并比较观察组轻、重症与急性期、恢复期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细胞免疫指标 CD3+、CD4+及 CD4/CD8水平分别为(52.12±4.03)%、(31.22±3.15)%和1.24±0.11,均低于对照组的(59.63±4.55)%、(37.86±3.59)%、1.24±0.11;CD8+水平为(21.01±2.23)%,高于对照组的(21.01±2.23)%,其他细胞免疫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重症患儿低于轻症患儿,急性期患儿低于恢复期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体液与细胞免疫呈现明显的异常,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疾病不同阶段期对于免疫状态的影响均较大,应加强对该类患儿免疫状态的调控。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对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作者:范晓丽;俞星火;侯冬敏;薛国静;朱雪;张静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等肠源性感染指标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液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肠源性感染率15.0%,明显高于开腹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5 d 血浆 DAO 活性分别为(1.88±0.28) U/ml 、(1.38±0.18)U/ml ,明显高于开腹组的(1.40±0.22) U/ml 、(0.90±0.19) 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5 d血浆 ET 水平分别为(0.38±0.10) EU/L 、(0.27±0.09) EU/L ,高于开腹组的(0.20±0.09) EU/L 、(0.16±0.09) E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5 d 血浆 TNF-α水平分别为(2.32±0.38)pg/ml 、(1.88±0.28)pg/ml ,高于开腹组的(1.60±0.23)pg/ml 、(1.49±0.25)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但增加了肠源性感染的风险,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 黏菌素联用不同药物对老年患者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体外联合药敏研究

    作者:周玉;曲芬;龚美亮;徐雅萍;李晓霞;丛玉隆

    目的:对老年患者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4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联合方案共3种: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多黏菌素 E(PE)、多黏菌素 E +美罗培南(MEM )、米诺环素(M H)+多黏菌素 E ,计算抑菌浓度(FIC)指数判断联用效果。结果 SCF 和 PE 联合,94.7%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以相加为主;PE 和 MEM 联合,99.1%表现为协同或相加,其中约40.0%为协同;PE 和 MH联合,99.1%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以协同作用为主,所有组合均无拮抗作用。结论 PE 与 SCF 、MEM 、MH体外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联用能有效降低单药低抑菌浓度(MIC)值。

  • HBV与HCV感染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参数变化研究

    作者:杨之丽;冯丹;何位忠;毛跃红;袁能华;彭笳宸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参数的变化,为该类患者治疗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 HBV感染患者为 A 组,同期手术治疗的30例 HCV 感染患者为 B 组,30例无 HBV 及 HCV 感染手术患者为C组,将3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 d 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参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 A 组与 B 组的红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TER)水平分别为(45.21±4.68)%、(33.46±3.57)%、(43.22±3.87)%、(1.05±0.15)%及(45.40±4.72)%、(33.38±3.46)%、(43.21±3.90)%、(1.10±0.14)%,均差于C组的(55.45±5.20)%、(27.21±2.56)%、(56.56±4.83)%、(1.78±0.20)%,A 组及 B 组红细胞参数均高于C组,术后1 d A 组及 B 组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参数指标也均差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患者 HBV 及HCV 感染的红细胞免疫红细胞参数变化明显,且术前及术后均差异明显,故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 产妇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与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莹;王青;黄梦然;郭清普;孙晖

    目的:探讨产妇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医院宫内感染产妇分娩的早产儿45例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医院宫内无感染的产妇分娩早产儿45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血清细胞因子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感染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62.22%,高于非感染组的37.78%,感染组早产儿的 IL-1β、IL-6、TNF-α水平分别为(4.85±1.24)μg/L 、(5.84±2.93)μg/L 、(4.73±1.45)μg/L ,高于非感染组的(1.63±0.42)μg/L 、(1.97±0.56)μg/L 、(2.34±0.31)μg /L ,感染组早产儿的 IL-10水平为(1.62±0.40)μg/L ,低于非感染组的(1.32±0.21)μg/L ,感染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为(14.92±2.93)d ,长于非感染组的(4.39±1.27)d ,住院费用(11283.76±111.92)元高于非感染组的(4182.34±89.0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宫内感染可导致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升高,相关细胞因子会出现异常,增加了临床治疗成本。

  • 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森懋;李善平;卢菊芳;张华;陆海燕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控制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手术治疗的9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并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0例,感染率20.41%,共检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株占38.46%,革兰阴性菌15株占57.69%,真菌1株占3.85%;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术前抗菌药使用时间>3 d 、伴有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150 min 、开腹手术为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规范操作,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感染预防,积极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及体质量,从而有效预防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 糖尿病足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丽华;琚枫;陈显英;王毅;符茂雄;吴智明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感染多药耐药菌(MDRMs)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90例,培养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的细菌,分析 MDRNs 感染率,并对 MDRNs 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培养结果,并应用 Logistics 回归分析糖尿病足MDRMs 的危险因素。结果130例患者检测出 MDRMs ,MDRMs 阳性率为44.8%,共分离出159株 MDRMs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唑林耐药率高达1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吩、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达100.0%, logistics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使用抗菌药物、因同一伤口住院超过2次/年、合并骨髓炎、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神经缺血性伤口是导致糖尿病足 MDRMs 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 MDRMs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既往使用抗菌药物、因同一伤口住院超过2次/年、合并骨髓炎、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神经缺血性伤口是导致糖尿病足 MDRMs 感染的危险因素。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肝功能及血炎性因子与脂氧素A4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世琴;贾安奎;李冰;范杰斐;郭建政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ACHBLF)肝功能、血炎性因子与脂氧素 A4变化及相关性,分析其在 ACHBLF 发病中可能所起的作用,为 ACHBLF 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 ACHBLF(ACHBLF 组)与慢性乙型肝炎(CHB 组)患者各5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氧素 A4(LXA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红素(TBil)。结果 ACHBLF 组 ALT 、AST 、TBil 、IL-6、TNF-α水平为(241.73±83.65)U/L 、(200.51±75.13)U/L 、(323.64±84.52)μmol/L 、(50.77±8.32)pg/ml 、(17.60±1.50)pg/ml ,均高于 CHB 组,LXA4为(8.95±2.31)μg/L 低于 CH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BLF 组重度患者 ALT 、AST 、TBil 、IL-6、TNF-α水平为(287.93±85.88)U/L 、(246.97±80.51)U/L 、(385.34±83.43)μmol/L 、(67.84±6.53)pg/ml 、(24.55±2.22)pg/ml ,均高于轻中度患者,LXA4为(7.12±2.03)μg/L 低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BLF 组患者 ALT 、AST 、TBil 、IL-6、TNF-α水平均与 LXA4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ACHBLF 患者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病情的发生及发展,肝功能、炎性因子与 LXA4水平呈现负相关,检测以上指标变化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血清MMPs的变化研究

    作者:何国强;张和平;姚康康;刘黎明;张健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诊治的单纯慢性心力衰竭(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观察组)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 MMP-2、MMP-9、MMP-10水平进行检测,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MMP-2、MMP-9、MMP-10水平分别为(144.78±35.67)μg/ml 、(165.73±46.90)μg/ml 、(50.28±9.77)pg/ml ,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 MMP-2、MMP-9、MMP-10水平Ⅳ级高于Ⅱ、Ⅲ级,Ⅲ级高于Ⅱ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MMP-2、MMP-9、MMP-10水平观察组中Ⅱ、Ⅲ、Ⅳ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Ⅱ、Ⅲ、Ⅳ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 MMP-2、MMP-9、MMP-10水平表达上调,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加重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恶化。

  •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PCT与CRP水平特异性分析

    作者:吴育红;赵燕;徐雁;龚礼慧;赵建莉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CT )与 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指标特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关节置换术后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PCT 及 CRP 的浓度,分析两组患者 PCT 以及CRP 等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PCT 阳性率为95.0%,CRP 为100.0%,对两组患者进行 PCT 检测显示,观察组患者 PCT 浓度<0.5 ng/ml 的2例,0.5~2 ng/ml 的22例,>2~10 ng/ml 的13例,>10 ng/ml 的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天的PCT 水平以及第1天和第4天的 CRP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第1天和第9天的PCT 水平以及第9天的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 浓度可作为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理想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 CRP 检测有助于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感染的诊断治疗。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感染 PCT CRP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损伤中胃黏液sIgA的变化研究

    作者:樊巧;冯红军;周环宇;张璇涛;巴金甫

    目的:对胃黏液 sIgA 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中的变化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入院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黏液 sIgA 水平,分析两组患者胃黏液 sIgA 的变化。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胃黏液 sIg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胃黏液 sIgA 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ALT 、PTA 水平也呈现下降趋势,TBIL 水平出现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慢性 HBV 感染患者中胃黏膜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较高,且肝损伤越严重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越高,胃黏液 sIgA 可能参与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病变,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 血清PCT与Hs2CRP和SAA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清;张雪岷;惠平;宋娟;庄金龙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 )、超敏 C-反应蛋白(Hs2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 )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临床治疗治的9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48例设为观察组,余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 PCT 、Hs2CRP 和 SAA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PCT (3.35±0.03)ng /ml 、Hs2CRP(64.75±19.03)mg/L 和 SAA (85.47±13.52)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 PCT 、Hs2CRP 和 SAA 水平分别为(0.28±0.04)ng/ml 、(14.35±3.06)mg/L 、(12.86±2.95)mg/L ,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 PCT 、Hs2CRP 及 SAA 水平检测也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采用血清PCT 、Hs2CRP 及 SAA 水平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

    作者:郝彬;赵红果;周璐;王晓鸣;王飞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神经外科颅脑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 S100B 蛋白(S100B)等神经功能指标和颈内静脉血乳酸(JVL)、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A-vDD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等脑氧代谢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的 NSE 、MBP 和 S100B 分别为(22.34±2.14)ng/L 、(1.74±0.19)ng /ml 和(1.98±0.31)ng/L ,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者的 JVL 、SjvO2、A-vDD2和 CERO2分别为(3.88±0.33)mmol/L 、(53.23±6.43)%、(70.34±11.24)ml/L 和(48.32±6.83)%,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手术部位感染可导致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的高浓度表达和脑氧代谢指标的改变,针对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指标和脑氧代谢指标的监测可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与同源性分析

    作者:杨燕;曹蕊;王蓉;李智山;邹玖明;裴娇

    目的:研究襄阳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的检出率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 mec(SCC-mec)基因型与同源性特征。方法采用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筛选法、mecA 基因单一 PCR 扩增对2013年4-10月间湖北省襄阳地区4所三级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 MRSA 筛选和确认;用多重 PCR 扩增(m-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 SCCmec 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并用单一 PCR 扩增法进行 PVL 基因的检测。结果从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分离出 MRSA 43株;多重 PCR 分型结果显示,39株为 SCCmec Ⅲ型,4株为 SCCmec Ⅳ a型;单一 PCR 法获得8株 PVL 阳性菌株,占18.6%,其中 SCCmec Ⅲ型4株,SCCmec Ⅳ a型4株;PFGE 检测结果显示,43株 MRSA 中有 A 、B 、C 、D 、E 5种类型,其中以 A 型为主,A 型中又分为 A1、A2、A33种亚型。结论襄阳地区 MRSA 以 SCCmec Ⅲ型和 A 型克隆株为主,PVL 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应加强感染控制,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 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感染及免疫状态变化观察

    作者:李丽红;肖泽兰;莫培晖;邓森灵;张彩玩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免疫系统的影响,为降低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 GDM 组,另选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定期产检,统计并记录感染情况,分娩前外周静脉取血,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取脐静脉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 IgA 、IgG 、IgM 、IgG 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T 细胞亚群、NK 细胞水平。结果 GDM 组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褥期及总感染率分别为12.5%、20.0%、15.0%、10.0%、57.5%;对照组分别为0、5.0%、2.5%、2.5%、10.0%;GDM 组孕妇孕中期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 组患者孕妇外周血 CD8+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0.05),CD4+、CD4+/CD8+、CD16+ CD56+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CD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 组患者脐静脉血 CD3+、CD4+、CD4+/CD8+、CD16+ CD56+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GDM 组患者孕妇外周血补体3、补体4、IgE 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IgG 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IgA 、IgM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 组患者脐静脉血 IgE 、IgM 、IgG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感染发生率升高,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出现失衡,新生儿出生时细胞免疫功能即受到损伤。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2b 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郑仕君;肖飞霞;张吉宏;林斐;张爱丽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2 b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 CHB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4例,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2 b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值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复常率、HBV-DNA 阴转率、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 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2 b 联合治疗 CHB 比单独使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机体的免疫能力。

  •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关指标的变化

    作者:赵宝帅;张文超;徐占义;张明哲;孙昭胜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医院术后肺部感染的45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观察组,45例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 MMP 及 IGF 相关指标,采用 SAS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 MMP-1、MMP-3及MM P-9水平分别为(6.12±0.46)ng/ml 、(24.64±2.78)ng/ml 、(161.33±15.96)μg /L ,均高于对照组的(3.84±0.25) ng/ml 、(13.53±1.45)ng/ml 、(128.84±11.33)μg /L ,血清 TIMP 及 IGF 相关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肺部感染较重者明显高于肺部感染较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MMP 及 IGF 相关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肺部感染对其表达影响较大,因此应控制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祝旭清;王国祥;王建文;缪杨德;王宏刚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液细胞因子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诊疗的70例 Hp 感染伴PU 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5例体检发现 Hp 感染但未 PU 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对 PU 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CagA 27.81±8.25 U /ml 与 CRP 9.32±2.13 mg/L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86±6.53 U /ml 、4.98±1.55 mg /L ,但 IL-978.31±21.63 ng/L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5.31±23.71 ng/L ,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 CagA 水平与 CRP(r=0.697,P<0.01)正相关,而与 IL-9(r =-0.718,P<0.01)负相关;ROC 曲线分析显示,以19.98 U /ml 为截点值,CagA 诊断 Hp 感染者合并 PU 的敏感性为91.43%,特异性为87.27%,曲线下面积为0.93。结论 Hp 感染者 CagA 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 PU 的原因之一,此外 CagA 还具有一定鉴别 Hp 感染者是否合并 PU 的临床价值。

  • 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张蕾;王勇;李华龙;宫照欣;张丁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感染部位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进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感染率29.17%;84例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感染部位标本培养检出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52.63%;革兰阳性菌11株,占28.95%;真菌7株,占18.42%;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占30.9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腹水、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胃镜套扎止血等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积极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加强疾病发展各阶段的对症治疗,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 PCT与CRP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影响

    作者:马江帆;赵明利;陈瑛;李艳;王明霞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中的价值及对预后影响,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微创术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8例定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3 d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炎性指标(PCT 、CRP 及 WBC)变化,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 d 内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预防性抗感染3 d CRP 、PCT 高于术后当天(P<0.05),术后及术后预防性抗感染3 d WB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术后6 d 确诊合并肺部感染,两组术后5 d CRP 、PCT 及 WB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15 d CRP 、PCT 及 WBC 均高于术后5 d 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0 d 内死亡8例,病死率为11.76%,死亡患者 CRP 、PCT 高于生存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检测 PCT 、CRP 水平变化可指导抗感染治疗,且可预测治疗结局。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对CRP、IL-2和TNF-α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作者:邢林卿;武永娟;田明波;马利阁;张保龙;尹万乐;李达;尤笑迎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对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肺部感染对 CRP 、IL-2及 TNF-α的影响,随访1年分析肺部感染对骨折预后的影响。结果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00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20.0%;感染患者 CRP 水平为(14.46±2.27) mg/L 、IL-2水平为(3.41±0.80)pg/L 、TNF-α水平为(18.48±3.45) pg/ml ,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7.04±2.78) mg/L 、(2.51±0.68)pg/L 、(12.51±2.63) pg /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感染组骨折愈合率为60.0%,明显低于非感染患者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可增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 CRP 、IL-2及 TNF-α水平,影响胸腰段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的预后,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三红;胡海燕;刘飞;殷琰;程升保

    目的:探讨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10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以及腹泻总疗程。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为(3.11±0.76)d ,治疗总疗程为(4.11±1.53)d ;对照组患儿止泻时间为(4.53±1.25)d ,治疗总疗程为(6.39±1.57)d ;两组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在临床疗效、腹泻总疗程以及止泻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患儿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对于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腹泻病程,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RICU多药耐药菌定植与感染中采用支气管镜黏膜活检及灌洗的临床鉴定分析

    作者:朱晓菡;杨兵;张雪灵;吕保良;吕新全

    目的:研究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应用支气管镜黏膜活检、灌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鉴定多药耐药病原菌的定植和感染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医院RICU 接受治疗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感染将患者分成感染组和定植组,其中感染组患者62例,定植组患者142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支气管镜黏膜活检,以及取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感染组、定植组中炎症患者与非炎症患者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2.17±0.48、1.51±0.85、0.82±0.12,VAP 发生率分别为33.87%、30.00%、9.82%;感染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 RICU 时间长于定植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定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活检、定量培养、两者合用的特异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支气管镜黏膜活检、灌洗应用于 RICU 患者中多药耐药菌的定植和感染监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表达分析

    作者:李晓品;李艳红;赵倩;许凤勤;陈梦丽;史云苗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38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实验室检查,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IL-6、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血清白介素在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中的应用。结果试验组 IL-1β、IL-6、IL-12以及 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症和重症 IL-1β、IL-6、IL-12及 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症和重症 IL-1β、IL-6、IL-12及 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P <0.05);粪便 RV 转阴组IL-1β、IL-6、IL-12以及 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未转阴组(P<0.05)。结论 IL-1β、IL-6、IL-12以及 TNF-α均在轮状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强血清白介素检查,提高临床治愈率。

  • 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酶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

    作者:荆泳玮;刘新;胡访溪;阎琦;王东月

    目的:通过 Carba NP 试验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进行快速检测,了解临床产碳青霉烯酶的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并验证 CarbaNP 试验准确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检出1135株革兰阴性菌,利用 Carba NP 比色法对其中90株多耐药菌产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并通过改良 Hodge 试验,亚胺培南-EDTA(乙二胺四乙酸)双纸片协同实验等方法验证其准确性、特异性。结果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共693株,占61.06%,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及烧伤创面脓汁,共425株,占37.44%,1135株革兰阴性菌筛选出多耐药菌为90株,占7.93%,将90株多耐药的菌株经 Carba NP 法检测出产碳青霉烯酶株22株。结论 Carba NP 试验用于检测碳青霉烯酶操作简单、快速、灵敏、费用低廉、特异性强,可有助于提高产碳青霉烯酶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 睑缘炎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越峰;陈菊仙;屠叔丹;黄明灿;赵越筑

    目的:分析睑缘炎患者患眼的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前睑缘炎和后睑缘炎的患者各50例,另选同期眼科门诊体检无眼部疾病的正常人群50名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结膜囊和睑板腺分泌物,送实验室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睑缘炎组患者结膜囊与睑板腺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72.0%和85.0%,后睑缘炎组为73.0%、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前睑缘炎组和后睑缘炎组(P<0.05);病原菌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为主;药敏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及妥布霉素较敏感,棒状杆菌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高,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差。结论在睑缘炎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感染病原菌选择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孙远南;陆明荣;倪慧

    目的:分析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7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予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 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的后4 d 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后病情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炎性因子 IL-4和 IFN-γ的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感染后出现的咳嗽联合应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和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HPV16E6及E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春华;张宁;康凌;宋元梓;李小华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6及 E7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引起宫颈癌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手术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各60例,采用免疫组化 Envision 二步法对病变标本组织中 HPV16 E6、E7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织中 E6、E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00%、88.33%,明显高于 CIN 组的68.33%、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鳞癌、分期Ⅲ-Ⅳ期患者宫颈癌组织中 E6、E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62%、97.62%、100.00%、83.87%,明显高于腺癌、分期Ⅰ-Ⅱ期的72.22%、66.67%、79.31%、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6、E7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Ⅲ期患者 CIN 组织中 E6、E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96%、86.96%,明显高于Ⅰ-Ⅱ级的56.76%、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V16 E6及E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宫颈癌前病变明显增高,并与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检测 HPV16 E6及 E7蛋白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转归的指标。

  • 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兰戴天;李茂德;安崇贵;赵晓晨;安详

    目的:探讨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60例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临床耐药性分析。结果60例肝胆胰外科感染患者分离出90株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胆汁、痰液、尿液、血液、腹腔引流液、伤口分泌物以及胸腔引流液等方面,分别占28.9%、26.7%、13.3%、8.8%、7.8%、7.8%、6.7%;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8%、96.7%、92.2%、91.1%;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分别为8.9%、3.3%、2.2%。结论肝胆胰外科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相对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胆汁、痰液、尿液、血液和腹腔引流液等部位;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中常见的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中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 老年患者胃黏膜不同病理形态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新超;秦旭;张德洋;贾万奇;王金海;张欣;潘云清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胃黏膜不同形态病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19例胃黏膜活检老年患者,采用不同染色方法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患者胃黏膜形态病理学变化及相关性;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9例老年胃黏膜活检患者中,124例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6.62%;其中,92例病理呈现螺旋状伴球形幽门螺杆菌、32例单纯球形幽门螺杆菌;单因素显示与炎症程度、间质淋巴数量以及异性增生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 logistic 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患者性别、炎症程度、间质淋巴数量以及异性增生关系密切(P <0.05)。结论球形幽门螺杆菌与螺旋状幽门螺杆菌均能诱发胃黏膜感染,且螺旋状幽门螺杆菌致病性强于球形幽门螺杆菌,应加强检测,提高临床治愈率。

  •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忠义;于宁;李晓芳;韩超;周仁义;冀希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和观察组(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感染率及术前、术后3、7 d 的促炎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术后3 d 及7 d 观察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 IL-6、IFN-γ、TNF-α及 IL-8水平分别为(11.01±1.38)pg/ml 、(22.32±2.53)pg/ml 、(3.53±0.52)ng/ml 、(13.82±1.55) pg/ml 及(8.24±1.19)pg/ml 、(16.86±1.71)pg/ml 、(2.24±0.35)ng/ml 、(10.25±1.37)pg/ml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也相对更好,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免疫功能及手术时间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评价

    作者:王世芳;杨先智;赵旋;母永亚;郑迪红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免疫功能及手术时间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为预防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外科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术前行免疫功能检测,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14.00%,切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32例,阳性率76.19%,培养出病原菌34株,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44.12%、20.59%、17.65%;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29.17%,高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11.11%,免疫低下患者在急诊、Ⅲ类切口、恶性病变手术时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6.67%、20.83%、18.75%,高于免疫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 h 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86%,低于手术时间≥2 h 患者22.78%,手术时间<2 h 患者Ⅲ类切口、恶性病变手术时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7.24%、6.33%,低于手术时间≥2 h 患者15.19%、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下及手术时间长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会增高,同时为急诊、Ⅲ类切口及恶性病变时更容易出现术后切口感染。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评分与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锋;张楚明;王晨;罗建华;李俏俏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临床意义及感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 VAP 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同时将接受机械通气未并发 VAP 的150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医院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分型,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住院期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累积病死率。结果感染组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52.5%、革兰阳性菌31株占38.75%,真菌7株占8.75%;感染组患者 FEV1、FVC 、FEV1/FVC 及 FEV1%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 PaO2及 IL-10水平显著降低,而 IL-6及 PaCO2水平显著升高,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病死率(31.2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死亡患者 CPIS 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感染可导致 VAP 患者肺功能下降,病死率显著增加,CPIS 分值高提示此类患者预后不良。

  • 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魏然;臧金萍;朱婉凌;王红军;刘艳红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症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控制MP感染、降低BA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确诊为BA急性发作期150例患者,为BA急性发作期组,同期选择BA缓解期150例患者,为BA缓解期组;比较两组患者MP感染率,测定两组患者中MP阳性者和MP阴性者间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急性发作期组患者MP感染64例,感染率42.67%,而BA缓解期组患者感染31例,感染率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阳性患者ACT评分和FEV1均明显低于MP阴性患者,痰液EOS和IgE明显高于MP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感染率与MP阳性患者ACT评分、FEV1呈负相关性(r=-0.768、-0.742;P=0.041、0.038),与痰液EOS、IgE呈正相关性(r=0.825、0.838;P=0.026、0.031)。结论MP感染与BA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气道炎症和哮喘控制密切相关,尤其在BA急性发作期影响较大。

  •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燕;张志军;梁文通;姚雪芹;肖雪莲;邹婷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3000例女性,根据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 TBS 诊断系统,将细胞学异常患者1088例设为观察组,无异常者1912例设为对照组;根据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组中慢性炎症患者568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3例、CIN Ⅱ205例、CIN Ⅲ8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23例;通过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 H PV 基因分型检测,分析 HPV 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结果3000例女性中,HPV 感染724例,感染率24.13%;HPV 多重感染281例,占9.37%,其中双重感染168例,占59.79%,六重感染仅5例,占1.78%;对照组发生 HPV 多重感染10例,占0.52%,两组 HPV 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慢性炎症患者 HPV 多重感染59例,占10.39%,CIN Ⅰ患者58例,占28.57%,CIN Ⅱ患者88例,占42.93%,CIN Ⅲ患者57例,占64.04%,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9例,占39.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重 HPV 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加强对多重HPV 感染的控制有利于宫颈癌的防治。

  • 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对 IL-6与降钙素原及瘦素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文海;梁艳平;杨建;姜龙;冯洪亮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中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 )及瘦素(LP)的变化,以期为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5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冠心病患者8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院时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炎性因子 IL-6、LP 、PCT ;治疗1疗程血气指标与治疗1周后临床效果与炎性因子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观察组 PaCO2(60.24±12.24)mmHg 高于对照组(40.12±7.03)mmHg ,PaO2(61.53±8.64)mmHg 、SaO2(5.51±3.08)%低于对照组(75.62±6.84)mmHg 、(95.6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PaCO2低于入院时,PaO2及 SaO2高于入院时( P <0.05);炎性因子 IL-6(10.48±1.72)pg/ml 、LP (11.56±3.42)ng/ml 、PCT (11.52±2.03)μg/ml 高于对照组(9.68±1.76)pg/ml 、(8.73±3.61) ng/ml 、(1.54±0.37)μ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入院时(P<0.0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检测 IL-6、LP 、PCT 水平,判断抗感染治疗效果,且可预测疾病转归。

  • 急性白血病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白峰岩;房佰俊;王刚;夏天;郑丽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感染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为 AL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 AL 患者100例,其中发生感染54例,发生 DIC 23例,检测 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 、IgG 、IgM 水平。结果感染患者 CRP 、D-D 为(64.02±11.54)mg/L 、(0.68±0.25)μg /L ,高于未感染患者;IL-17为(243.94±110.71)pg/ml 低于未感染患者;发生 DIC 患者 CRP 、D-D 为(97.71±19.40)mg /L 、(3.72±1.32)μg/L高于未发生 DIC 患者;IL-17(178.14±115.32)pg /ml 低于未发生 DIC 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患者 IgA 、IgG 、IgM 低于未感染患者,发生 DIC 患者 IgA 、IgG 、IgM 高于未发生 DIC 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 感染及 DIC 患者可表现为血清 CRP 、D-D 的升高,IL-17及免疫功能的下降。

  • 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检出关系探讨

    作者:陈璐;李凌竹;刘宝;王清青;冷应蓉;查筑红;刘伟;王平;江银辉;游灿青

    目的:以医院患者感染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为对象,检测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 甲基化酶和磺胺耐药酶共15个耐药基因,探讨耐药性与携带耐药基因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 扩增技术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集的119株 CR-AB 菌株进行检测,检测是否携带 OXA-23、TEM 、SHV 、V EB 、CARB 、DHA 、V IM 、IMP、PER 、aac(3)-Ⅰ、aac(6′)-Ib 、aph(3′)-Ⅰ、armA 、sul1、sul2基因。结果119株CR-AB 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基因检出率:TEM 100.0%、OXA-2395.8%、armA 92.4%、aac (6′)-Ib 19.3%、aac(3)-I 24.37%、aph(3′)-Ⅰ73.11%、sul127.73%、sul260.50%、S HV 2.52%,V EB 、CA RB 、D HA 、IM P、V IM 、PER 未检出。结论本地 CR-AB 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机制可能与 TEM 酶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受舒巴坦抑制;S HV 、V EB 、CA RB 、D HA 、IM P、V IM 、PER 酶可能在本地 CR-AB 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机制中的作用不大;armA 、aph(3′)-Ⅰ可能是本地 CR-AB 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重要元件,耐药是多基因联合作用的结果。

  • 不同抗感染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炎性状态影响及疗效研究

    作者:郑莹;李志刚;洪波;任红芸;尹小花;尤莉

    目的:探讨不同抗感染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及对炎性状态影响,以期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寻找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60例,随机分为 A 、B 、C 3组,各120例,A 组给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抗感染治疗,B 组给予头孢地嗪钠抗感染治疗,C 组给予头孢美唑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3组治疗1疗程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3、5 d 炎性状态情况、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 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阴影吸收>50%时间均低于 B 、C 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3、5 d 炎性状态下降明显,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A 组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 B 、C 组(P<0.05);B 组与 C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均有胃肠道反应发生,3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 B 、C 组的90.00%、91.67%( P <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应重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厄他培南抗感染治疗方案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炎性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罗桂华;袁普卫;李孟;尤建军;徐鹏飞

    目的:了解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探讨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老年骨科住院患者4176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采用 Excel 进行数据录入和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76例老年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6例,感染率4.2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骨牵引眼为主,分别占71.02%、13.64%、13.07%;医院感染发生率以第一季度高,显著高于其他季度;共分离出病原菌142株,革兰阴性菌96株占67.61%,革兰阳性菌31株占23.81%,真菌15株占1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尿管插管次数、骨牵引、骨折、冠心病、骨质疏松症、脑萎缩及基础疾病病种数等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牵引与否、尿管插管次数、冠心病、骨质疏松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降钙素原对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珍;赵苏;杨炯;王丽慧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CALP)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评估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诊断为 CALP 的患者41例,将患者分为临床转归良好组27例,临床转归不良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 PCT 水平、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PSI 、CURB65及 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观察入院2周血清 PCT 水平动态变化和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分析血清 PCT 对 CALP 临床转归评估的能力。结果临床转归不良组入院时血清PCT 水平(7.67±0.68)ng/ml ,明显高于转归良好组(0.37±0.05)ng/ml(P<0.01),呼吸喹诺酮类治疗有效的患者多在5 d 内出现血清 PCT 下降折点;与 CURB-65评分及 PSI 评分相比,血清 PCT 水平对 CALP 临床转归不良的评估有更高的判断价值(AUC 值0.960,P=0.026)。入院时血清 PCT 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CURB-65评分和 PSI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 PCT 水平可作为 CALP 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评估的可靠敏感指标。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