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B-D试验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宋艳丽

    B-D试验是测试灭菌柜室内有无冷空气残留的一种检测方法,是判断灭菌效果的重要检测手段.B-D测试纸变色不均匀或呈灰色即表明B-D试验失败.在排除了测试纸的质量问题(将测试纸直接暴露在132℃,1、2、3 min后变色均彻底完全)和灭菌器的故障后,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B-D测试纸变色差的原因:试验包内的布巾折叠不整齐、测试包厚度和密度不均、测试纸染料面直接接触湿的布、测试包捆扎太紧等均导致测试纸变色不均;若为冬季,室内有空调、空气较干燥时,会导致测试纸变色不均.

  • 提高复用诊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郑培英;庄水华;林惠卿;林巧玲

    复用诊疗器械的清洗彻底是消毒灭菌的保证,我院自2009年起成立集中消毒供应中心.使用GETINGE46系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和迈尔超声清洗设备,使用鲁沃夫器械润滑油.经过几年不断摸索,改进清洗方法,清洗质量不断提升:(1)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使每个人都意识到清洗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并且彻底有效地清洗可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医院综合成本,避免医院交叉感染.

  • 自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盒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作者:高延玲;杨英;贾蕾

    自2003年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废物管理》以来,各医疗机构加强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如何按照《医疗废物的分类目录》处理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落实规范化收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科自制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盒,通过临床工作中实践,有效地实现医疗废物从源头分类收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消毒供应中心对止血带实行集中管理的效果

    作者:刘承军;林静;林惠卿

    长期以来,医院临床科室使用止血带多为分散式管理,由临床科护士每日完成治疗将其浸泡含氯消毒剂30 Min后,常水冲洗,在室内自然晾干备用.由于各科室处理程序不规范、管理力度不同,因此,止血带的质量难以保障,存在着医院感染的隐患.我院于2009年4月起,按规范要求,对止血带进行集中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 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灭菌质量管理探讨

    作者:陈春丽;沈开翠;侯秋华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由供应中心专业人员清洗、包装和灭菌,从而减少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1管理流程1.1 器械接收时管理建立外来手术器械接收登记本.外来手术器械必须在灭菌前1h送达消毒供应中心,由器械公司业务员与去污区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无误后登记签名.

  • 血透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措施

    作者:尚永霞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高危险性的工作区之一,如何做好护士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血透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措施总结如下.1影响因素1.1化学因素血透室常用的化学剂有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甲醛、戊二醛等.长期接触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 肺外结核手术的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毕迎月

    2009-2010年结核病手术911例,约占每年手术例数的20%.做好肺外结核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消毒与隔离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1术前管理1.1手术间的设置 肺外结核类手术按感染类手术管理,将其安排在结核专用手术间,远离无菌手术间,室外设立醒目标识.手术器械包专科专用配备专用物品处置间.

  •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作者:李红

    门诊输液室患儿流动量大、病情复杂,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输液室医院感染监测,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利于患儿身体健康.1医院感染隐患1.1控制意识差 由于患儿及家长年龄、文化程度不同,卫生观念参差不齐,少数护理人员不遵守严格的手消毒制度.1.2空气污染治疗室由于人员出入频繁,空气中细菌不断增加,不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众多呼吸道患儿同处一室易造成空气污染,引发医院交叉感染.

  • 一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与对策

    作者:谢玉云;苏琰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4月1日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执行情况报道如下.1管理现状1.1消毒供应管理15所医院重复使用的灭菌物品、器械均为分散式管理,口腔科、手术室、产房器械均为手术人员自行清洗打包后送灭菌,只有门诊或病区使用的换药包、缝合包等小手术包归消毒供应人员清洗,由于清洗流程简化,器械锈蚀、管腔污垢严重.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存在问题与对策

    作者:林惠卿;刘承军;庄水华

    我院自2009年6月起实行密闭式下收下送,医院临床科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全部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统一清点、分类、清洗.两年来,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对策,取得较满意效果.

    关键词: 回收 问题 对策
  •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管理措施

    作者:代俊;周华;刘继萍

    为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内镜中心通过分析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健全各种感染管理制度及落实消毒技术规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了患者在院期间医疗安全.

  • 老年病房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龚美亮;周玉;李玉茹;白洁;蔡力力;徐雅萍;李晓霞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老年病房2010年6月-2011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290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7.7%,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4.3%;真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为呼吸科;检出真菌标本痰液占78.6%,尿液标本占10.1%;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分别为99.0%和98.4%.结论 老年病房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感染率较高,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绍兴地区胆石症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茅国峰;孙桂芹

    目的 了解绍兴地区胆石症患者胆汁中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胆石症患者胆汁标本中分离的287株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 分离到的28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64%,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7.18%和11.50%;革兰阳性球菌占28.57%,以肠球菌属为主,占全部病原菌的25.78%,其中粪肠球菌占8.71%,屎肠球菌占5.92%;真菌占2.79%;肠杆菌属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率;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绍兴地区胆石症患者胆汁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多;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意义.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现状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丁玲桃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试剂盒对标本进行支原体属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支原体属阳性检出率为42.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Hh)、Uu和H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4.4%、5.0%、20.5%;支原体属对抗菌药物敏感率>70.0%的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大观霉素,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普遍降低,均<30.0%.结论 不同种类的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

  • 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现状分析

    作者:刘建华;武芳;帅金凤;李兰凤;李春芳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8年2月-2011年1月PICU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PICU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细菌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678株,占67.3%;分离率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1.4%、鲍氏不动杆菌占29.8%、肺炎克雷伯菌占11.3%、大肠埃希菌占10.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4.6%,以上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P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多为多药耐药菌,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 自制装载架装载纸塑单包装物品降低灭菌后湿包率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侯秋华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颁布,集中管理集中供应逐步得到落实,来自各临床及手术室的纸塑单包装物品日益增多,如剪刀、内套管、各类穿刺针、扩张器、开口器、压舌板等,在灭菌装载时往往是相互堆积放在不锈钢篮筐中,导致灭菌后潮湿,延长干燥时间.灭菌包潮湿使包裹内外形成一个连续液体通道,使灭菌包屏障性能受到破坏.

  • 2007-2010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姚彬;虞雪梅;张委;柳爱青;汪涓

    目的 调查近4年住院患者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ABA)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同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7月-2010年12月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3719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651株;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同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结果 ABA几乎对所有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具有较高水平的耐药性,对其他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亦不敏感;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9%~18.3%,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9%~16.1%,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或)阿米卡星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张玉阳;陈小燕;帅茨霞;郑飞云

    目的 探讨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RVVC)的致病菌种,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138例RVVC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方法处理后,接种于萨布罗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在37℃恒温箱中培养2~3 d,纯化后采用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VITEK-2鉴定,采用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对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进行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及特比萘芬敏感性试验.结果 RVVC组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79株,VVC组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79株;2组分离出菌株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各占68.35%和78.48%,RVVC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株与VVC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滑假丝酵母菌株占20.25%,与VVC组比较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对制霉菌素敏感率为93.67%,VVC组为96.20%.结论 RVVC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但RVVC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比例高,药敏试验2组均对制霉菌素较敏感.

  • 131例角膜炎感染病原菌谱分析

    作者:徐红云;刘春林;袁文丽;李红;蒋云海;杨忠昆;刘海

    目的 研究感染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提供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标本,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31例培养阳性检出率为54.2%,其中丝状真菌检出率71.8%,以镰刀菌属为主,占36.6%,其次是曲霉菌属,23.9%;细菌检出率为28.2%,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8.3%、革兰阴性杆菌占9.9%.结论 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为主,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并以镰刀菌属的感染为主.

  • 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钱列民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使临床能够对开放骨折感染有效的控制.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5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5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伤口清创前和清创后8h分别取分泌物进行培养,将两组检出的细菌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清创前检出大肠埃希菌1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1株、铜绿假单胞菌96株、克雷伯菌属84株、不动杆菌属72株;清创后检出大肠埃希菌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克雷伯菌属13株、不动杆菌属31株,清创前后均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培养出的细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性明显低于其他抗菌药物;清创前的菌株数明显多于清创后,革兰阴性菌的频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科开放伤口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骨折开放伤口应该予以及时有效的清创,积极预防感染.

  • 妇女泌尿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作者:孙远南

    目的 调查分析妇科患者泌尿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患者中段尿标本938份,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并予以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38份中段尿标本,分离出346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6.9%,共检出6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451株,占65.9%,革兰阳性菌为165株,占24.1%,真菌68株,占9.9%;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56株,占3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株,占15.1%,变形菌属92株,占13.5%,白色假丝酵母菌68株,占9.9%,肺炎克雷伯菌53株,占7.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以及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奈替米星、亚胺培南以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以及加替沙星耐药率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低.结论 临床医师要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属感染的探讨

    作者:李琴;肖琛月;李一龙;乔伟振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及人支原体(Mh)在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英国“立明”衣原体属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对64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640例NGU患者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36.25%;解脲脲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人支原体阳性率5.94%,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4.06%;沙眼衣原体感染,男>女(x2=20.8429,P<0.01);解脲脲支原体感染(x2 =27.0899,P<0.01)、人支原体感染(x2=6.0430,P<0.05)女多高于男.结论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有必要研究其感染特点,为临床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 337株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张齐武;黄晓文;牛淼;刘登科;王延伟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37株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资料.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敏感率高,达86.4%;美罗培南敏感率23.1%,占第2位;亚胺培南敏感率22.3%,排第3位;四环素中介率高,为14.2%;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为6.5%;其他抗菌药耐药率波动在71.2%~84.9%.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革兰阴性杆菌在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剑;曹志新;曹玉龙;宋健梅;张黎明

    目的 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ABA)、铜绿假单胞菌(PAE)或肺炎克雷伯菌(KPN)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的病例,根据临床资料诊断是否医院获得性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分析不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发生率及其预后;分析同期3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当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时,其中 53.8%~57.4%的患者可诊断肺炎,42.6%~46.2%的患者不符合肺炎诊断标准,不同菌种间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A肺炎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于KPN肺炎组(P<0.05),AB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AE和KPN(P<0.05).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时,约半数可能为定植菌,ABA耐药率高,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较差.

  • 社区获得性败血症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移军

    目的 对社区获得性败血症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43例败血症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两年共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0.2%、肺炎克雷伯菌占18.6%、表皮葡萄球菌占11.6%;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均达84.1%,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69.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培氟沙星、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为0,耐药率高为氨苄西林,达100.0%;表皮葡萄球菌对20种抗菌药物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为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奇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均为80.0%;对比两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与2010年相比,社区获得性败血病的发病率、主要致病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2009年与2010年社区获得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构成、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发病率无明显变化.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曹利君;王春萍

    目的 探讨分析多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5月检测出的98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敏感组)48例和观察组(多药耐药组)50例,对两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率、伴有肺部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等进行统计及比较,并对观察组的科室分布及MIC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60.25±5.66)岁,大于对照组的(53.14±6.13)岁;平均住院时间(35.28±6.89)d,长于对照组的(26.52±6.37)d;机械通气率50.0%高于对照组的25.0%;伴有肺部疾病者占28.0%高于对照组的12.5%;APACHEⅡ评分(20.5±3.1)分高于对照组的(15.4±2.9)分;而分布科室以ICU及神经内科所占比例高,分别为24.0%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药物敏感性有其特点,在临床应引起重视.

  • 门诊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锐;杨文航;张力;齐宏;蔡晶;张秋红;张丽民;唐凤强;徐英春

    目的 分析门诊泌尿系感染( UTI)患者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门诊尿常规阳性的UTI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引起门诊UTI感染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74.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为69.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24.7%,未检测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菌株.结论 了解门诊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至关重要,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治疗UTI的病原学依据.

  • 2007-2010年引起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张有江;李心雨;罗燕萍;叶丽艳;王磊利;郭玲;杨继勇

    目的 了解2007-2010年引起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患者静脉血经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后,阳性标本转种至血平板和中国蓝琼脂平板,菌种分纯后使用生化试验或VITEK-2 GN鉴定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4年自血液标本中共检出614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34株占54.4%、肺炎克雷伯菌170株占27.7%、阴沟肠杆菌47株占7.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1%;肠杆菌科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尤以老年人为多见;药物敏感率高的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96.0%,其次是阿米卡星为81.3%~93.5%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61.3%~84.6%;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ESBLs阴性菌株.结论 致血流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无论是否产ESBLs,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具有很高的敏感率,可作为临床用药的良好选择.

  • 汉坦病毒感染人胚肾细胞诱导凋亡的研究

    作者:高巍;王晓燕;刘伟;康鹏

    目的 探讨汉坦病毒在人胚肾细胞(HEK-293)内的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K-293内汉坦病毒抗原,用westen blot方法测定汉坦病毒作用后bcl-2、bax、Cyt-c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汉坦病毒感染细胞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在感染的HEK-293胞浆内检测出汉坦病毒抗原;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汉坦病毒浓度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上调,Cyt-c蛋白及caspase-3酶原活化片段表达升高.结论 汉坦病毒可感染HEK-293细胞并在其体内增殖,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K-293细胞发生凋亡.

  • 产气肠杆菌中首次发现碳青霉烯酶KPC-2型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目的 调查1株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1株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先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活性,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A、B、C、D4类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改良三维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分别检出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KPC-2型(GenBank登录号:JF434018)和TEM-1型,其他基因均未检出.结论 该株产气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与细菌产这2种β-内酰胺基因相关,在产气肠杆菌中查出KPC-2型基因为国内外首次.

  • 舟山海洋生物对创伤弧菌等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全忠;童国忠;石亚素

    目的 筛选海洋生物对创伤弧菌等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方法 制备8种海洋生物的水提液、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用琼脂平板孔穴法(K-B法)初筛抑菌活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8种海洋生物的各种提取液除对鼠伤寒沙门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创伤弧菌及其他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抑菌活性尤为明显;孔石莼的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均为15.6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和宋内氏志贺菌的MIC均为125 mg/ml,泥螺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2.5 mg/ml,条斑紫菜醇提液对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结论 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基因及外排泵基因研究

    作者:陈贤君;张亚琼;郑蓓佳;张春玲;李招云

    目的 全面了解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A类β-内酰胺酶基因TEM-1、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30、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三者阳性率均为100.0%;B类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为100.0%,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为100.0%.结论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1、ADC-30、OXA-23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和获得adeABC外排泵3种耐药的机制相关.

  • 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作者:张建明;万长标;钱玮和;程建平;金跃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12月患者标本中分离的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42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以及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并对上述检测结果做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 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及CTX-M-55,检出率为80.0%、50.0%,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aac(3)-Ⅱ、aac(6’)-Ⅰb、ant(3")-Ⅰ、aadA5、aph(3’)-Ⅰ,检出率分别为45.0%、5.0%、10.0%、45.0%、5.0%,可移动遗传元件检出intⅠ 1、tnp513、IS26、ISEcp1、traA、trbC,检出率分别为55.0%、25.0%、90.0%、65.0%、80.0%、75.0%;其他39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细菌产2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样本聚类分析提示,该组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尚无克隆传播.

  • 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邵笑红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1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1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2组人员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CD3+ (61.57±3.42)%、CD4+ (22.49±2.93)%、CD4 +/CD8+ (1.95±0.21)%及IgA( 1356.58±124.21) mg/L、IgM( 1547.20±120.80)mg/L、IgG(10.96±3.19)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2±2.42)%、(45.86±2.58)%、(1.21±0.18)%、(2187.23±122.30)mg/L、(1825.23±119.87)mg/L、(14.12±3.25)g/L,CD8+(28.6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22.69±2.80)%,且复发患者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初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幅度较大,有其自身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发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phA1基因新的变异型

    作者:许亚丰;王春新;陈国千;耿先龙;赵琪;周丽珍;糜祖煌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临床分离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3-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 2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20株PDRAB均检出aac(6’)-Ⅰ b、ant(2")-Ⅰ、ant(3")-Ⅰ和aphA1,其余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鲍氏不动杆菌WA2859磷酸转移酶aphA1基因经测序为新的变异型.结论 20株PDRAB耐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细菌产aac(6’)-Ⅰb、ant(2")-Ⅰ、ant(3")-Ⅰ和aphA1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发现磷酸转移酶aphA1新的变异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 宫颈病变中凋亡调控基因TRAIL及Caspase-3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万钧;曹学全;甘梅富;张亚斌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TRAIL及Caspase-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正常宫颈组织(NE) 20例,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低度(CIN-L)25例,上皮肉瘤样病变-高度(CIN-H)2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CC) 30例,采用免疫组化对各宫颈组织石蜡标本进行TRAIL及Caspase-3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I6/18感染情况.结果 TRAIL、Caspage-3在NE组、CIN-L组、CIN-H组和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呈逐渐递减趋势,TRAIL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H组和SCC组中Caspage-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NE组和CIN-L组(P<0.01),HPV16/18在NE组、CIN-L组、CIN-H组和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呈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IL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Caspase-3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与HPV16/18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与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TRAIL和Caspase-3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且TRAIL和Caspase-3的低表达和HPV16/18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ABC外排泵基因Rv1747c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表达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作者:裴豪;张时良;刘君;戴亚新;黄飚;王旭;胡敏涛;蒯守刚;王柯

    目的 研究临床结核分枝杆菌中ABC外排泵基因Rv1747c的表达及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探讨临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BC外排泵基因Rv1747c在临床结核分枝杆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Rv1747c基因在临床耐药菌株的表达水平(1.30±1.02)高于敏感菌株的(0.70士0.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1747c基因在敏感株中无高表达,在耐药组中发生7株菌的高表达占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菌株中均出现Rv1747c基因的高表达.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与ABC外排泵基因Rv1747c的高表达相关;ABC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可以使药物外排能力增加,从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同时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生成.

  •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季胺化合物外排泵基因研究

    作者:曾贤铭;孙长贵;陈坚;于婷婷;叶慧;杨露森;韦文君;杨继勇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季胺化合物外排泵基因存在情况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种季胺化合物外排泵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结果 131株ECO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20.0%~90.0%;qacEΔ1基因与qacG基因携带率分别为77.1%与37.4%,qacF基因与qacE基因未检出,qacH基因阳性仅3株.结论 ECO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季胺化合物外排泵基因中qacEΔ1基因与qacG基因携带率高;qacF基因与qacE基因未检出;出现qacH基因,但携带率低;ECO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与qacEΔ1基因、qacG基因携带率相关.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析研究

    作者:张强;陆炜方;朱晓珏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张家港市第一医院2008年3-11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20株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aph(3’)-Ⅰ,其余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结论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主要与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其中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 4种基因已在MDRAB中流行.

  •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与整合子基因相关性分析

    作者:沈瀚;宁明哲;张之烽;戴蕾;陈亮;张葵

    目的 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整合子流行现状,探讨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常规方法收集肺炎克雷伯菌,用K-B法测定其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扩增肺炎克雷伯菌整合子基因,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判断整合子基因与敏感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11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整合子49株,检出率42.6%;整合子阳性的菌株耐药性较高,特别是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左氧氟沙星等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为明显.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与整合子基因密切相关,整合子对细菌的耐药起着重要作用.

  • 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熊英

    目的 分析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方法 设计统一表格,对19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病死率、住院时间、侵人性操作、免疫抑制剂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21.3%,医院感染死亡率为55.3%,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占46.3%,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1.6%;从血、痰、尿、粪及腹水取样细菌学培养检查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9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3.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8.0%;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呈正相关.结论 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是重型肝炎患者易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 肝胆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何培生;袁云峰;苟剑林;何天时

    目的 针对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08年5月-2011年3月肝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利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肝胆手术患者共312例,手术部位感染37例,感染率11.86%;其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25例,占67.57%;出院后发生感染12例,占32.43%;发生部位浅部切口24例,深部切H9例,脏器腔隙4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肝胆手术部位感染存在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和降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措施.

  • 输尿管结石梗阻继发急性上尿路重度感染的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陈挺

    目的 探索输尿管结石梗阻继发急性上尿路重度感染较为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45例并发急性上尿路感染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单盲随机将其中31例分为观察组,另14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d、1周后有效率为67.7%、93.5%,著高于对照组的35.7%、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4.5±1.5)d、症状消失时间(5.3±1.2)d、住院时间(10.5±2.5)d及住院费(9918.5±702.3)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碎石术中建立良好的膨胀液的回流通道,可降低灌注压,减少肾盂逆流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比较

    作者:张欣;高强;韩素玲

    目的 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细菌性肺炎、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名(对照组)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13.52±4.01)mg/L和(2.04±1.13)mg/L,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8.25±2.48)mg/L和(1.96±1.05) mg/L,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6±0.7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恢复期血清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sCRP水平检测不仅有利于肺炎中细菌和支原体属感染的鉴别诊断,并且动态监测还可以判断小儿肺炎的进展与转归,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两种膀胱冲洗方法对预防脊柱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效果的探讨

    作者:赵琪珩;姜连英;张妍;裴艳玲

    目的 将生理性膀胱冲洗与被动性膀胱冲洗对脊柱损伤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骨科2010年3-12月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共83例,将主动增加饮水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生理性膀胱冲洗),未增加饮水量者作为对照组(被动性膀胱冲洗),对各组尿路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63.0%,观察组感染率为32.4%,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饮水量2000ml组,感染率为61.5%,2500ml组为28.6%,3000ml组为10.0%,结果 显示,每日保持饮水>2000ml对预防尿路感染有重要意义.结论 对于住院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积极地增加每日饮水量,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比被动性膀胱冲洗法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好.

  • 新生儿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新生儿采血技术探讨

    作者:张琼丽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标本对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采血技术.方法 检测前标本已发生溶血者42例,列入溶血组;80例标本正常,列入未溶血组;分别对两组血样进行溶血前和溶血后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LDH)、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6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采血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未溶血B组与溶血组各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未溶血A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头皮采集的血标本溶血率为23.44%,明显低于足内踝、手背和颈部采血的33.33%、58.82%、75.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后的血液标本影响到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改进采血的技术手段、加强培训和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 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变化分析

    作者:王军会;蒋优君;徐元红;王新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2例全麻术后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IL-2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CD3(57.45±5.09)%、CD4(31.88±4.48)%、CD4/CD8(1.20±0.14)%、CD19 (7.78±3.75)%、IgM(0.92±0.19) g/L、IL-2(100.35±21.3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CD3(65.21±5,24)%、CD4(36.12±4.25)%、CD4/CD8(1.51±0.13)%、CD19 (9.45±3.15)%、IgM(1.38±0.22)g/l、IL-2(150.36±21.86)pg/ml,CD8(1.20±0.14)%、IgA(1.85±0.19)g/L、IgG(12.33±1.18)g/L,高于对照组的CD8 (27.13±3.32)%、IgA(0.96±0.14)g/L、IgG(9.23± 1.20)g/L,且随病情加重变化幅度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呈现较为低下的水平,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 急性髓性白血病合并镰刀菌感染1例临床观察

    作者:谭俊峰;钱申贤;高大泉;陈况;刘利蓉;黄细莲;谢亚萍;施鹏飞

    目的 提高对免疫低下患者镰刀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镰刀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结果 患者女,54岁,化疗后出现发热,全身红色丘疹,组织培养见大量菌丝,涂片见大量孢子,经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病情一度稳定,但终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镰刀菌感染是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后少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对异常皮肤损害应尽快进行组织涂片及培养,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

  • 烧伤科同期存在铜绿假单胞菌两种流行株传播

    作者:胡锡浩;许小敏;冯伟云;范友芬

    目的 了解烧伤科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同期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烧伤科分离的32株PAE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44种耐药基因,Average法进行耐药基因聚类分析以确定菌株亲缘性.结果 32株PAE中,基因阳性率分别为TEM 100.0%、OXA-10 28.1%、VEB 25.0%、IMP25.0%、VIM 9.4%、oprD缺失100.0%、aac(6')-Ⅰ b 9.4%、aac(6’)-Ⅱ3.1%、ant(3")-1 28.1%、ant(2")-Ⅰ25.0%、rmtB1 3.1%、qacE△1-sul1 50.0%、tnp513 9.4%、tnpA 6.2%、merA 34.4%和intⅠ1 40.6%,其他基因均阴性;根据耐药基因聚类分析32株PAE分为2群,为烧伤科该时期存在的主要流行株.结论 烧伤科分离的32株PAE,检测到16种耐药基因,主要有2种流行株传播,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存在暴发流行的趋势.

  • 进展期胃癌93例手术联合术中化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石相如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6-2009年施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93例临床资料,31例Ⅱ期胃癌行D2术,35例Ⅲa期行D3术,其中23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Roux-en-Y术(PR),17例Ⅲb行D3+联合胰体、胰尾、脾脏切除术;术中应用静脉化疗和腹腔内温热化疗(IHCP).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随访1~5年,Ⅱ、Ⅲ期胃癌行D2,D3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68.2%、43.6%和81.8%、61.7%、26.5%.结论 进展期胃癌实施胃癌根治术并术中应用化疗,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

  • 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建军;应荣彪;姚俊;魏志平;翟瑾洁;王海涛

    目的 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2年11月-2010年10月46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466例病例中,6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4%,2组间在平均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术前住院时间,麻醉ASA分级、使用呼吸机、术后留置尿管以及激素的应用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术前住院时间、麻醉ASA分级、呼吸机和激素的使用以及侵入性操作,因此针对危险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该类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 普通外科术后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阿民布和;杨宏伟;张能维

    目的 调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留置针置入后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其独立的危险因素,以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0年5-11月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留置针置入后发生静脉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术前及术后住院天数、麻醉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手术时间、术后放置引流管数量、留置针保留时间、药物类别、穿刺点位置、每日输液量,穿刺护士年资,采用SPSS12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方法统计.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30 min、ASA分级≥Ⅲ级、术后住院≥15 d、留置时间≥70 h、穿刺护士年资≥4.2年、每日输液量≥1060 ml与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的相关.结论 结果中的7个因素均是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应对高危人群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减少感染的发生.

  • CCU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

    作者:甄莉莉;涂国红;许秀丽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危重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老年CCU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CCU收治的37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7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4.8%;其中呼吸道感染13例,占72.2%,其次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占16.7%,胃肠道感染2例占11.1%.结论 建立完善的病室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探视等,是降低老年C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

    作者:孟庆菊

    目的 研究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5例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ICU发生医院感染135例,医院感染率为23.5%,显著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的3.3%;≥60岁老年患者居多,占74.1%;医院感染部位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5%,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51例,占呼吸道感染的48.1%;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率高,分别为48.9%、35.6%、30.4%.结论 ICU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ICU管理,遵守无菌原则及手卫生规范,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治对策.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潘永杰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以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的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健康者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急性期、恢复期CD4+分别为(36.25±5.10)%、(35.97±5.42)%,明显降低,CD8+分别为(30.91±1.14)%、(30.98±1.20)%,明显增高,CD4+/CD8+分别为(1.41±0.42)%、(1.40±0.39)%,也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CD4+/CD8+也明显下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能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信息.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研究

    作者:陈法余;张俭;林乐清;王斌;赵易;张秀丽;章华丽;吕钽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影响研究

    作者:张盛燕;金丽桂;陈青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ICP合并HBV感染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组,102例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ICP孕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明显提高,达到3.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时间明显提前,且分娩时间明显提前,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的比率均明显提高,分别可达到64.6%、87.5%和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采取相应治疗阻滞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外,对孕妇进行密切的监测,以防止早产的发生,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血浆采集与治疗回顾分析

    作者:桑列勇;庄培芬;方放

    目的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间抗体血浆采集和治疗工作的回顾性分析,了解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使用抗体滴度分析和阳性率,对55例抗体血浆捐献者进行评价,以及分析4例危重患者抗体血浆使用后的疗效,对甲型H1N1抗体血浆采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 甲型H1N1抗体血浆志愿捐献者不同来源和不同年龄段的抗体阳性率与几何抗体滴度(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危重患者经抗体血浆治疗后1例死亡,3例好转.结论 抗体血浆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血浆来源广泛,治疗方便的特点,适合于流行病区治疗,使用过程中在抗体血浆捐献志愿者的选择上,应该谨慎和尽量选择年轻免疫力强者.

  • 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阮菊意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原因与有效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309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的研究组进行对比.结果 309例手术患者中共有1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5%,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2.3%、1.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处理,应遵从入院指导、及时沟通、培养围手术期良好的卫生营养习惯、规范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进行综合护理方式.

    关键词: 妇产科 感染 处理
  •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胡娅;唐曦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29例NSCLC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对免疫功能和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 214例完成该研究,Ⅲ、Ⅳ级白细胞减少45例占21.03%,血小板减少18例占8.41%,贫血12例占5.61%,医院感染23例占10.75%;化疗后CD4+、CD8+和CD4 +/CD8+明显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感染组各指标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2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9株占73.08%、革兰阳性菌4株占15.38%和真菌3株占11.54%分布较多的为大肠埃希菌占26.92%和铜绿假单胞菌占19.23%.结论 化疗药物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降低免疫功能,并加重医院感染的发生.

  • 血站工作人员3种手卫生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作者:李向饶;徐君辉;洪智林

    血站工作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加强手卫生是阻断感染,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本血站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有效摸索,选用了3种血站工作人员手卫生方法,报道如下.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邓秀睿;郑靖阳;瞿尔力;陈清;黄育丹

    目的 为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70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Ⅰ组23例,给予铁元素及维生素E治疗,Ⅱ组47例,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回顾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照分析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值、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比及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后网织红细胞值、红细胞压积比和血红蛋白值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治疗期间感染率为21.7%,Ⅱ组患儿,治疗期间感染率为2.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抢救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琳;张爱红;李雪松

    目的 为提高临床治愈率,了解糖皮质激素在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 51例接受抢救的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单盲随机将其中的32例分为试验组,余者分为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患者休克治愈率为68.8%,升压药停用率为73.7%,休克治愈率和升压药停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升压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及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患者,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提高休克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郝丽君;唐文君;郑荣娟

    目的 探讨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IFN-γ、IL-4、IL-8的变化.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IL-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IFN-γ、IL-8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胺酰胺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8,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之一.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行动干预式研究

    作者:张连波;韩光;常颖

    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行动干预措施.方法 制定规范行动干预的内容并准确实施,通过6790例手术的安全核查的具体内容进行行动干预,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具体项目实施,到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术毕离开手术室时,准确掌握《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的相关因素,形成行动干预模式.结果 手术团队、麻醉团队、手术室护士团队在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过程中,责任心明显增强,形成紧密合作,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意外,使每一例手术患者均按照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具体计划实施干预措施,保证了手术安全核查表正确运行.结论 正确的行动干预措施能使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有效地落实到手术患者,从而有效提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核查的准确性,有效地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 健康教育对骨科高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作者:赖家盈;王莺;张丽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骨科高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月医院42例骨科高龄并发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案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抑郁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积极性及生活质量( QOL)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16.9±3.8)d短于对照组的(22.5±4.6)d,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积极性均好于对照组,QOL评分(78.2±12.8)分高于对照组的(67.8±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骨科高龄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可以综合改善患者的多个评估项目.

  •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李素贞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1-12月C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1-12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后C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明显降低CCU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发生率.

  • 呼吸机管路集中清洗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李晓莉;王俊霞;黄秀珍

    本院自2010年7月以来,对呼吸机管路实行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主要作法1.1设立管道组 设立管道组岗位,实行弹性排班.专人负责呼吸机管路的分类、标记、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1.2制定岗位职责 制定管道组工作时间安排和职责范围,并明确每一环节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 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陈琳;李正英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应用,提高管理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制定一系列措施,结合医院实际渗透到质量、安全、效率、人员素质等各个层面.结果 通过3年多的实践,去污区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清洗物品抽检合格率较前提高80.0%,保证了灭菌质量,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流程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顺应了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需求.

  • 从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处置谈感染管理科职能作用

    作者:李晓予;沈利群;曹小勇;朱勤;文嘉;张秀娟

    目的 探索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感染管理人员在处置一起百余人食物中毒事件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感染管理科在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发挥的职能.结果 感染管理人员主动参与,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预警报告、患者分类救治到流行病学调查及紧急应对等环节得到妥善处置.结论 感染管理科应成为医院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能科室,同时感染管理人员应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程序和有关法规,全程参与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是医院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

  • 加强过程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朱秋侠;张荣林;陆爱勤;祁虹;朱芸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过程管理,提高感染管理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在全院各重点部门及病区建立感染管理沟通指导记录本,专职人员有计划每天主动去临床沟通指导.结果 专职人员观念转变;全员敏感性增强,及时发现了两起疑似感染暴发事件和两起感染暴发事件;手卫生依从性由2009年的30.0%逐步提高至2010年的65.0%;医院感染率由3.9%降至3.1%.结论 新方法调动了专职人员及监控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监测与干预兼顾,使感染管理由过去的结果管理转向过程和环节管理.

  • 大学教学医院举办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的探讨

    作者:乔甫;尹维佳;谢轶;蒲丹;徐世兰;庄红娣;饶莉;张卫东;谭成;宗志勇

    目的 为进一步宣传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提高其感染控制技能.方法 规划了以“华西感控,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主题内容包括手卫生、职业安全、合理用药和正确的标本送检,通过6场讲座、3套展墙、34 000张折页、知识、技能竞赛、舞台剧等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并于活动后随机抽取参加人员的10.0%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 共计4907人次参加了现场活动,3720人次参加了各种游戏活动;活动后的问卷调查显示,93.2%的医务人员认为感染控制宣传周对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帮助,使71.3%的人认识到感染控制的重要性,84.8%的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增加了手卫生次数,88.0%的人员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是宣传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有效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感控周活动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王学凤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身体各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病原菌的侵袭,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医院感染,避免暴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我院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建立手卫生长效机制

    作者:潘晓芬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为改善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医院自2008年以来加大手卫生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在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每个病区的护理站、医师办公室和门诊诊室,均配置有洗手池和速干手消毒液,张贴了六步洗手法示意图,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几次突击抽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30%.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笔者探讨了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加强人文关怀,改进管理策略,建立手卫生长效机制.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

    作者:孔金艳;唐平;邢玉斌;王盈盈;张修礼;杨云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方法,确保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和有效追溯.方法 使用后的消化内镜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干燥、储存,对其全过程进行相关记录,实施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结果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实施120 906例次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经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每季度对消毒后消化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的抽查,均消毒合格,记录具有可追溯性.结论 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全程进行质量追溯管理的方法,有效地确保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并对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举证的重要依据.

  • 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原因观察与分析

    作者:罗素霞;姚燕华;卢红琼;陈汝芳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国内外医院对复用医疗器械首选的灭菌方法,湿包是压力蒸汽灭菌常见的灭菌失败现象之一.发生这一现象的因素复杂多样,成为长期困扰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的痼疾,也是消毒供应室工作的一大难题.凡发现湿包均视为灭菌失败,必须重新包装灭菌,造成时间、材料、资源的浪费,为分析湿包形成的原因,探索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我们消毒供应室于2011年3月-2011年5月对出现的湿包现象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并针对性采取多项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多酶清洗剂泡沫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作者:罗敏;张应先

    目的 评价有与无泡沫的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术后器械400件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无泡沫多酶清洗剂,对照组采用有泡沫多酶清洗剂,清洗后的器械采用了5倍放大镜和白纱布擦拭检测清洁率;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清洗效果.结果 无泡沫多酶清洗剂的清洁合格率为97.5%,明显高于有泡沫多酶清洗剂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泡沫多酶清洗剂清洁效果低于无泡沫多酶消毒剂,且易对清洗机及手工清洗人员造成损伤,因此手术器械清洗应采用无泡沫多酶清洗剂.

  • 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对呼吸机管路生物膜的清除效率评价

    作者:黄佩佳;刘岩;丁志平

    目的 评价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对呼吸机管路生物膜的清除效率.方法 建立呼吸机管路生物膜模型,使用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和含酶清洗剂,按照推荐使用浓度完成清洗步骤,用生物膜活菌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法评价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的清洗效果.结果 使用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对呼吸机管路生物膜细菌清除效率达100.00%,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TP降低率为99.19%;含酶清洗剂对细菌清除效率为98.08%,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TP减少率为90.47%.结论 生物膜特效清洗剂MatrixTM比酶清洗剂更能有效去除呼吸管路内生物膜.

  • 润滑剂影响器械清洗效果的探讨

    作者:于凤玲;王华

    如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及清洗消毒规范中的标准,对润滑剂质量、性能进行鉴定,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器械在清洗后使用润滑剂润滑,润滑剂质量会直接影响器械清洗效果,导致清洗后二次污染.因此,探讨和完善如何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对润滑剂质量进行鉴别的方法,提高润滑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空气排除与蒸汽渗透测试方法

    作者:胡昌明;黄秀莲;吕连生

    目的 介绍对蒸汽灭菌器进行空气排除和蒸汽渗透测试的方法,验证所使用的蒸汽灭菌器具备达到规定无菌水平的能力.方法 分析并比较相关国际、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按负载类型测试方法分为BD类测试和空腔负载测试,对测试方法所使用的化学指示物等进行详细阐述.结果 BD类测试和空腔负载测试共同构成了较为全面的空气排除和蒸汽渗透性能测试,对预真空蒸汽灭菌器的性能作出合理评价,保证了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结论 这些测试方法可用于指导灭菌处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控制医院感染.

  •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魏小娟;林金贵;石炳光

    目的 调查和评价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0年1-12月出院的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03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药物使用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一、二代头孢菌素占43.33%、头霉素类占30.83%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占10.00%;103例患者中,63.11%的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用药档次过高占59.22%、用药时间过长占54.37%、用法、用量不正确占28.16%、预防给药时机不当占26.21%、更换药物无依据占12,62%等.结论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规范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多药耐药菌传播

    作者:侯晓娜;刘姗;唐莉;郑欣;曹丹;刘晋廷;王瑾;何咏梅

    目的 加强合理用药、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的实施,降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与传播.方法 根据规范要求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流程,运用选择式目标管理,要求多药耐药菌隔离率≥85.0%;手消毒剂使用合格率≥80.0%;手术预防用药时机达标率≥80.0%.结果 经多药耐药菌隔离、手卫生、手术预防用药的目标管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感染分别由2006年的55.4%、50.7%、81.6%和83.0%下降至2010年的26.5%、43.8%、65.9%和62.4%.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是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 莫西沙星治疗恶性肿瘤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华;郑逸华;周爱新;林雪梅;毛娟华;李振华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恶性肿瘤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恶性肿瘤合并HAP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0.8%和58.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32.0%,两组共分离出细菌121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3%和58.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和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恶性肿瘤合并HAP患者临床疗效较好,细菌清除率高、优于左氧氟沙星,临床使用安全.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作者:姚孟英;徐岷;张伟宏;张庆宪;邢丽华;许爱国;赵伟

    目的 观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ABA)重症肺炎疗效.方法 选取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重症肺炎患者82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疗效,并对228株致病菌株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14d痊愈28例,占34.1%,显效31例占37.8%,进步16例占19.5%,无效7例占8.5%,其中死亡2例占2.4%,总有效率72.0%,228株耐碳青霉烯ABA全部呈多药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7.9%,敏感率和中敏率为47.8%和44.3%,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0%.结论 耐碳青霉烯ABA重症肺炎患者老龄化,合并基础疾病多,耐药种类多,耐药率高,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葡萄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滕宁燕;陈海强;金家飞

    目的 了解医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确认及ATB细菌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44株占7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9株占29.1%;临床科室分布,ICU金黄色葡萄球菌71株占35.0%,CNS 30株占14.8%,呼吸内科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占25.6%,CNS 23株占11.3%,皮肤科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10.3%,CNS 6株占3.0%等.结论 监测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状况,准确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尤其是MRSA,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隔离治疗感染者,预防MRS医院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可靠性评价

    作者:许丽琴

    目的 观察评价头孢呋辛预防剖官产手术感染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8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用药预防手术感染,观察组64例采用头孢呋辛预防手术感染,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高体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60±9.20)h、(4.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95±9.70)h、(6.0±1.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观察组患者无任何感染病例出现,安全性可靠.结论 头孢呋辛预防剖官产手术感染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可靠,利于剖官产手术患者的康复.

  • 伏立康唑治疗28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洁;贾艳红;赵微;王慧霜

    目的 调查与分析肺曲霉菌病患者在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伏立康唑治疗肺曲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除2例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死亡外,其他26例均治愈或明显好转出院,在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在用药第5天出现、过性视物模糊,未做处理,其后症状消失,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伏立康唑作为肺曲霉菌病的首选药物,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严密的观察和细致护理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袭艳华;张艳秋;于靖波;衣兰云;于睿淼

    小儿肺炎是婴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占<5岁小儿死亡总数的1/3~1/4,早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降低肺炎患儿病死率的主要手段,笔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舒巴坦作对照研究,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芳;葛林阜;方圆;解琳娜;孔凡盛;余喆

    目的 评价经验型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完成的60例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经验性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初始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2.5g,1次/8 h,疗程10~24 d,平均15 d.结果 经验型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总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效果良好,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特点.

  • 伏立康唑治疗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景华;周凡;张晓琳;李敏燕;刘彦琴;王吉刚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在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比较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真菌表面抗原等的改变.结果 氟达拉滨为基础方案化疗两个疗程后,出现侵袭性真菌性肺炎,其病程呈延缓性,在发病1个月后开始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3d后临床症状改善,1周后血气分析改善,约2周真菌表面抗原滴度降低,约5周肺部炎性病变大部吸收.结论 伏立康唑在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性肺炎中的疗效是确切的.

  •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作者:姚岚;马琳;惠艳

    自1961年英国发现第1例医院内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以来,MRSA迅即播散至世界各地,且临床分离率不断上升[1].MRSA多药耐药性导致了临床治疗的极度困难,尤其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2]出现使得抗菌药物的选择越需谨慎.尽管如此,MRSA多数表现为医院相关性,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等国家先后报道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病例.

  • pH值及盐度对副溶血弧菌与霍乱弧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兴娟;沈飚;张文斌

    目的 研究增菌液pH值及盐度对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生长的影响,找出副溶血弧菌与霍乱弧菌的佳生长pH和盐度.方法 应用阳性菌株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参照国际和国内增菌液的要求,控制增菌液pH值和盐度条件,采用弧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生长数.结果 增菌液pH值7.2、盐度3.2%时适副溶血弧菌生长,增菌液pH值7.1、盐度1.2%时适霍乱弧菌生长.结论 增菌液pH值和盐度对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生长有一定影响.

  • 磁珠法检测抗酸杆菌的方法建立与临床应用

    作者:刘君;裴豪;陈燕燕;蒯守刚;陈丽艳;王旭

    目的 运用磁珠法检测痰液标本中的抗酸杆菌,探讨该技术在抗酸杆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磁珠法检测102份痰液标本中的抗酸杆菌,并与离心沉淀法平行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同一份标本经磁珠法处理后镜下视野更清晰,抗酸杆菌和背景对比更鲜明,102份痰液标本中离心沉淀法检测的阳性率为47.1%,磁珠法检测的阳性率为51.0%,54份离心沉淀法检测阴性的标本用磁珠法检测有4份阳性,平行检测同一份标本,磁珠法检测出的阳性等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珠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其阳性率高,浓缩效果明显,适合结核病检测实验室的推广.

  •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长林;陈国军;陆建红;陈孟春;徐凤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官颈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荧光杂交法(xMAP)技术对1870例可疑宫颈病变妇女行HPV分型检测,其中473例同期行病理组织学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组,正常组81例、宫颈炎组162例、宫颈上皮肉瘤变(CIN)Ⅰ组93例、CINⅡ组65例、CINⅢ组42例、宫颈癌组30例.结果 1870份标本中HPV阳性511份占27.3%,23种HPV亚型均被检测出,前5位依次为HPV16、58、52、33和53;宫颈癌组依次为HPV16、18、58、52和33;HPV检出率随着官颈病变加重逐渐升高,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MAP法检测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69.4%,阳性预测值为16.6%,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 HPV分型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对官颈癌筛查及防治具有重要价值;xMAP技术敏感度高,操作方便,价格低廉,适于临床筛查及大范围的流行学调查.

  • 定量检测HBV-DNA结果不确定度报告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沈伟锋;谢新生;邵平扬;吴建明;李红胜;丁韧烨;杨清萍;王宇军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HBV-DNA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模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以国家标准物质作为“正确性质控物”,参考NATA颁布的“化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报告导则”,对A、B两个不同实验室HBV-DNA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将测定结果溯源至国家标准物质;建立HBV-DNA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模型,HBV-DNA测定结果(x±U0.95)lg(kIU/L)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不确定度对HBV-D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HBV-DNA测定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报告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或临床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B两个实验室测定HBV-DNA国家标准品所得的均值(x)不同,实验室A的检测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室B的检测偏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室B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实验室A的HBV-DNA不确定度报告:(x±0.31)lg(kIU/L);实验室B的HBV-DNA不确定度报告:(x校正±0.41)lg(kIU/L);当前后两次HBV-DNA结果均来自实验室A,则两次结果差值>0.45时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前后两次HBV-DNA结果均来自实验室B,则两次结果差值>0.57时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前后两次HBV-DNA结果分别来自实验室A和B,则两次结果差值>0.51时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实验室内或不同实验室间HBV-DNA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与互认时,引入“不确定度报告”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时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进行结果比较以及精确评价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和临床抗病毒治疗疗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