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使用小包装敷料袋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高淑平;马忠惠;郭丽

    我院神经外科于2005年1月改进了敷料贮存装置,使用小包装敷料袋盛纱布、棉球进行灭菌,能优化操作程序.

  • 医院感染在外科手术中的管理与控制

    作者:曹利荣

    医院感染在外科手术中的管理与控制,就是医疗质量的控制,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外科手术的医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延长了住院时间,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压力和肉体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易导致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结合本院手术科室的情况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

    作者:刘学宁;蔡航;孙淑清;赵永刚;陈馥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定了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1)加强检验科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

  • 术必泰消毒液对气管内套管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陈彩片;封志英

    临床大多数仍采用煮沸法消毒内套管,为了寻找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采用术必泰消毒液与煮沸法进行比较.

  • 规范化管理中的碘伏容器使用

    作者:肖琴

    碘伏杯作为盛装临床常用消毒剂容器,其使用频繁,容易污染,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其进行每周两次灭菌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碘伏容器的灭菌管理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流程,加强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 再造流程在供应室下收下送的作用

    作者:刘慧

    我科自2005年以来将再造流程用于供应室的下收下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成人水痘医源性传播2例

    作者:张玉云;范小莉;闫博

    1 病例1.1病例 1 患者女,21岁,护士,因发热、咽痛、乏力、全身关节痛,于2007年7月24日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2℃,脉搏9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80 mmHg,精神佳,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淤斑,面部见数个红色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 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31 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海兵;冯容妹;朱英娥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犯人大脑脑膜和(或)血管所产生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现将2001-2005年以精神障碍入院确诊为神经梅毒患者31例报道如下.

  • 一种避免锐器伤的方法

    作者:罗彩霞;高余兰

    锐器伤是护士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医务人员的皮肤被锐器刺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防护

    作者:周玉琴

    血液透析中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十分关键.我院血透室近几年来通过颈内静脉利用单针双腔导管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由于采取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得当,与以往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股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相比,感染率降到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对策

    作者:杨孔菊;王烨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菌,收集管理不到位易引起疾病传播.笔者在医疗废物的管理中,就感染性废物存在问题采取对策,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在市县检查中获得好评.

  • 医院传染病报告卡污染的环节及控制措施

    作者:张瑞芳;杜凤芹

    加强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消毒措施,提高预防感染意识,切断传染病报告卡污染的环节和途径,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 新生儿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查分析

    作者:吴秀芳;王金娥;吴金刚

    我院新生儿病房于2006年7月10-20日相继出现3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其中1例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 消毒 隔离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诺卡菌属1例

    作者:张三玲

    1 病例患者,女,21岁,孕足月,先兆临产入院.因胎位不正于当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

  •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谢明水;晏文强;熊建华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送检的1890份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189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756例,阳性率40.0%,其中21~4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培养阳性率高;11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四环素类敏感性高,大环内酯类敏感性次之;4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 2001-2006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

    作者:于亮;王梅;袁军;王薇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与医院感染科管理提供资料.方法 系统分析2001-2006年ICU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变迁.结果 2001-2004年ICU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高;2006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超过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逐年增加,耐亚胺培南菌株增加快.结论 目前ICU中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分离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和传播.

  • 3170株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谱与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晓兵;龚雅利;刘智勇;袁红英;府伟灵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谱与耐药机制,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的病原菌用API和Microscan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3170株病原菌中前5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24.3%、10.9%、10.4%、8.9%、8.0%;在Gˉ杆菌中,美罗培南耐药率低(19.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26.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49.1%和33.5%;G+球菌中,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分别为54.2%和82.3%.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产ESBLs和耐苯唑西林比率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药耐药菌的扩散.

  • 湖北地区1999-2004年儿童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方红;李秀云;王宏伟;孙自镛;杜鹏超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儿科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状况,分析1999-2004年病原菌谱的变迁和2004年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收集6年问湖北地区15所三级医院儿科临床分离菌,用K-B方法 药敏试验的抑菌圈直径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2年标准判定耐药性.结果 革兰阳性菌检出构成比高于革兰阴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年间逐年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逐年下降,大肠埃希菌感染近两年位居第2位,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的耐药率>94.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50.0%;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0%,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6.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1%,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5.1%、98.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均敏感.结论 儿科检出菌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关键词: 病原菌 儿童 耐药性
  • 胆道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作者:张雪青;余方友;陈增强

    目的 了解医院近6年来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变迁,为临床经验性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年1-2006年12月问收治的371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的359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03年、2004-2006年2个时间段140、231份胆汁标本中各有84、188份病原菌培养阳性,分别检出病原菌105、254株;所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个时间段分别占60.0%、50.8%,革兰阳性菌分别占34.3%、40.2%,真菌分别占5.7%、9.0%,大肠埃希菌仍占大比例,2个时间段分别为36.2%、31.1%,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显著增加(34.2%、60.8%,P<0.05).结论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为主,2001-2003年、2004-2006年2个时间段相比较,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真菌明显增多;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发生明显的变迁,对药物耐药性普遍增高,胆道手术需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合理进行预防性用药,有效控制胆道感染的发生.

  •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郭普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所有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共分离出4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89株,占59.22%;革兰阳性菌95株,占19.47%,真菌104株,占21.31%;真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这3种菌的分离率逐年上升;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药耐药率80.33%.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导,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而且呈多药耐药趋势,应引起重视;临床应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重视病原菌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龚雅利;张晓兵;府伟灵

    目的 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结果 177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病区多(47株,26.6%),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38株,21.5%);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78.1%);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率均>60.0%,而且耐药率逐年增高;发现10株泛耐药菌株.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 426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波;张晓兵;龚雅莉;府伟灵

    目的 了解426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06年1-12月间临床住院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进行MRSA、ESBLs的检测.结果 在10 573份标本中共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菌4262株,其中Gˉ菌2475株,占58.1%,G+菌695株,占16.3%,真菌1092株,占25.6%;3170株病原菌中,位列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4.3%)、鲍氏不动杆菌(10.9%)、肺炎克雷伯菌(10.4%)、大肠埃希菌(8.9 %)、金黄色葡萄球菌(8.0%);病原菌分离阳性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ICU、肝胆外科、老年病科;病原菌耐药结果 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的敏感度较高;Gˉ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30.0%~60.0%.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上升较快,病原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因此,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张晓兵;龚雅利;刘智勇;府伟灵

    目的 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PI细菌鉴定试条鉴定到种),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2004-2006年检出率分别为2.5%、3.8%、10.9%,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位居第2位;标本主要来源于痰(78.0%),病房集中于中心ICU(29.2%)、呼吸内科(19.3%)、急诊病房(10.9%);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呈多药耐药,敏感度高的是碳青酶烯类,约8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广,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控制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的定值与播散.

  • 2005-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汪广杰;张晓兵;罗阳;府伟灵

    目的 了解2005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及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及VITEK2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7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约3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仍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 结核分枝杆菌高特异性MB-PCR体系优化及荧光检测研究

    作者:陈庆海;边志衡;张雪;匡红;敖琳;府伟灵

    目的 设计结核分枝杆菌高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及优化TB-MB-PCR体系,尝试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反应后的荧光信号.方法 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分子信标探针,优化TB-MB-PCR反应体系各组份浓度,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反应后的荧光信号.结果 优化后的MgC12、引物、dNTP以及MB在PCR反应体系中的佳终浓度分别为4 mmol/L、0.04μmol/L、0.2 mmol/L以及0.04~0.05/μmol/L;3种稀释标本TB-MB-PCR阳性产物、TB-MB-PCR阴性产物;TB-PCR阴性产物(空白对照)的荧光信号差异明显.结论 高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设计较理想、优化后的TB-MB-PCR反应体系灵敏性、特异性好;荧光分光光度仪可直接检测反应产物,有简单、灵敏、准确等优点.

  • 基于HRP-DAB信号放大系统的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微阵列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的研究

    作者:夏涵;黄君富;姚春艳;王丰;陈鸣;黄庆;府伟灵

    目的 在已构建的压电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检测系统中引入HRP-DAB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并基于该系统建立一种表皮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上固定针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将掺入生物素(biotin)-dUTP的表皮葡萄球菌靶DNA与之进行杂交反应,加入HRP-链亲和素(streptavidin)、DAB工作液,观察反应频率变化;对35份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传统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该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微阵列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84.6%,正确诊断指数为0.801,检出限为2×102CFU/ml,与血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RP-DAB信号放大系统的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微阵列,有效的提高了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可用于临床病原菌感染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适配子压电石英芯片再生性能研究

    作者:齐永志;姚春艳;罗阳;府伟灵

    目的 探索适配子压电石英芯片佳再生试剂,对固定好的适配子型芯片保存性能进行检测.方法 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针对人IgE的适配子探针固定在压电传感器的金膜表面,分别用HCl、NaOH、EDTA、尿素、甲酰胺5种试剂对适配子芯片进行再生实验,选取较好再生试剂;将固定好的适配子芯片保存在PBS缓冲液(0.1%叠氮钠)中,对芯片的保存时间进行测定.结果 用EDTA对适配子芯片进行再生效果好,重复检测5次后芯片响应信号仍在第1次检测的>90%,此外HCl也可对适配子芯片重复利用3次;固定好的适配子芯片在加入防腐剂的结合缓冲液中可长期保存,保存21 d后信号响应无明显下降.结论 与抗体压电传感器相比较,适配子压电传感器有一定优势,适配子芯片成本更低,再生能力强,固定好的芯片保存时间长,体现出适配子检测的优越性.

  • 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渝徽;陈鸣;黄庆;姚春艳;闫慧慧;匡红;府伟灵

    目的 研究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α)进行检测的方法 和反应条件.方法 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设计特异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寡核苷酸探针并利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固定在石英晶体上,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的"质量效应"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靶基因进行杂交检测,并探讨不同pH值和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对检测的影响.结果 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成功检测出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pH7.6的缓冲液和0.64 mol/L的NaCl溶液适合于检测.结论 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有望对临床上开展毒素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 印迹基因H19在早孕绒毛组织中印迹状态的研究

    作者:赵丹;俞丽丽;李力;熊仁平;周元国

    目的 检测早孕绒毛组织中印迹基因H19印迹的状态,探讨其印迹状态与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之间的联系.方法 PCR-RFLP方法 检测93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H19的印迹状态.结果 在93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有42例为杂合子,杂合子基因型中有11例为双等位基因的表达,其中所有双等位基因表达均在孕5~9周,而孕10~12周未发现有双等位基因的表达.结论 在早孕期间,H19基因在绒毛组织中存在双等位基因的表达,主要集中在孕10周前,提示H19基因在滋养细胞中可能存在有动态变化,并与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云霞;陈鸣;姚春艳;丁毅;施建峰;曹亮;刘俊康;徐启旺;府伟灵

    目的 构建双通道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方法 以人乳头状瘤病毒为检测对象,传感器检测系统运用相位、频率及延迟线3种检测方法 对其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传感器裸金表面、固定巯基化探针以及核酸杂交后的金膜表面结构的微观变化.结果 相位和频率两种检测方法 较好;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裸金膜表面金原子排列有序;探针分子分布密度增加;杂交后寡核酸分子密度更为密集.结论 成功构建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运用多种检测方法 ;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形象直观地对传感器金膜表面、核酸杂交进行直接观察,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论 的正确性.

  • 新型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涵;黄君富;姚春艳;王丰;陈鸣;黄庆;蔡国儒;府伟灵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探讨纳米金界面上进行寡核苷酸探针固定的佳条件.方法 构建纳米金颗粒修饰的石英晶振生物反应界面,进行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探针的固定,对纳米金自组装pH值条件、探针固定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将构建的传感器和未经纳米金颗粒修饰的传感器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比较两种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进一步对该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的再生进行研究.结果 纳米金自组装的佳pH值为6.0,探针佳固定浓度为3.0 μmol/L.纳米金颗粒修饰的石英晶振的响应性能大于未经修饰的石英晶振,可以重复使用5次.结论 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具有不需标记、操作简单、能实时在线检测、频率响应性能高、无污染和能重复使用等优点,在临床实验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 适配子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人免疫球蛋白E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春艳;齐永志;府伟灵

    目的 研制适配子型压电子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与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 进行比较,以评价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以AT切型、基频10MHz的镀金石英晶体作为换能器,将抗人免疫球蛋白E适配子固定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用2×5检测池阵列构建新型适配子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分别进行标准品及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研究了检测灵敏度,特异性等检测指标.结果 该传感器可快速完成检测且无非特异性反应,在检测范围内传感器的响应特性良好,压电晶体频率偏移值与免疫球蛋白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此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标本的测定,结果 与化学发光法符合(r值=0.9924).结论 研制的传感器阵列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通量高,无需标记,操作简便,能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实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印迹基因H19对人绒毛膜上皮癌细胞JEG-3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俞丽丽;李力;陈鸣;张伟;卢林杉;赵丹;陈星云;李平;周元国

    目的 探讨印迹基因H19对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阐明滋养细胞侵袭行为的调控机制.方法 含人全长H19 c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滋养细胞株JEG-3,观察其H19 mRNA表达和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质粒转染JEG-3细胞的转染效率>50%,转染目的 基因H19后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转染目的 基因后JEG-3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结论 H19基因过表达可抑制JEG-3的侵袭能力,为H19调控滋养细胞侵袭行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 同源基因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优化

    作者:王珏;黄庆;彭佳;府伟灵

    目的 探讨同源基因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佳反应条件.方法 用两种PCR仪分别扩增正常人位于唐氏综合征致病关键区域的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L)和人肌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M).结果 两种PCR仪的佳退火温度分别是64℃和60℃,且只有在此反应条件下PFKL和PFKM的电泳条带光密度值具有一致性.结论 不同的PCR仪器检测唐氏综合征扩增条件也不同.

  • 应用压电生物传感器检测HBV感染相关SNP位点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丰;夏涵;陈鸣;府伟灵

    目的 建立压电生物传感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SNP位点ESRI T29C,期望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SNP检测方法 .方法 以合成DNA序列target-A和target-G为检测靶序列,建立压电传感器检测SNP的模式实验,并确定低检测灵敏度;收集临床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经测序方法 鉴定SNP位点基因型,对不同基因型样本ESRI T29C位点所在片段进行PCR扩增后,应用压电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靶序列为target-A时,频率下降(416.0±21.5)Hz;检测靶序列为target-G时,频率下降(9.4±5.0)Hz,两者频率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低可检测到2×10-11mol/L,以基因组DNA PCR扩增产物为检测靶序列时,基因型TT频率下降(109.4±13.4)Hz;TC型频率下降(52.0±11.4)Hz;CC型频率下降(7.2±4.5)Hz,3者频率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 能够特异、灵敏地检出临床标本中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

  • 大中型医院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作者:张雪;罗阳;张波;黄君富;府伟灵

    目的 分析大中型医院医技科室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管理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 对医技科室在医院感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国内外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在体制、措施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比较.结果 目前医技科室中对于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论 改进与完善医技科室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对于各级医院都具有重要意义.

  • 分离输液针头导致针刺伤原因分析与预防

    作者:金小慧;俞继芳;石娜

    针刺伤是常发生于临床护理人员中的意外伤害,导致皮肤深部刺伤出血,被病原菌污染的血液接种到受伤者的体内.为降低输液完毕后在输液针头分离中针刺伤的危险,我科对导致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后,护士分离输液针头扎伤,护理员、清洁工整理输液皮管中针刺伤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 针刺伤 原因 预防
  •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

    作者:丁国英;封子秀;刘思新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提高医护质量.方法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正确选择器械清洗保养方法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 实行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医护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 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郑洪;陈佳宁;禹玺;蒋萍;杨文杰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5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108例老年吸人性肺炎患者病例,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痰细菌培养结果 .结果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临床表现不典型,共检出病原菌177株,革兰阴性杆菌96株(54.2%),革兰阳性球菌41株(23.2%),假丝酵母菌属40株(22.6%);混合感染45例,占41.7%;二重感染19例,占17.6%.结论 提高对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诊断率,根据其病原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老年患者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 诺罗病毒引起医院感染性腹泻的调查与控制

    作者:武迎宏;李冬梅;高燕;王守军;陈新民

    目的 调查某院诺罗病毒引起的1次腹泻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发生腹泻的两个病区15例患者在2006年11月12-15日期间发生的腹泻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有7例为散发病例,8例为同一病原菌腹泻,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能及时监测到疫情,并有效控制腹泻流行,同时通过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平台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各医院有所借鉴,避免了全市范围内的医院感染腹泻的流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结论 社会因素、老年患者体弱、自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是引起诺罗病毒性腹泻感染流行的主要原因;提示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络可以及时、敏感地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而有针对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的信息交流是防止感染蔓延的主要手段,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的建设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 儿童患者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胡兴文;周小勤

    目的 了解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在住院患者感染及引起的临床症状.方法 从2004年10月-2006年4月,对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取咽拭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咽拭中EB病毒-DNA.结果 总共检测了3429例,有738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1.5%;EB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在≤3、4~7、8~11、12~15岁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8.8%、26.5%、29.0%、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B病毒感染的病例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1.2%)、肺炎(15.3%)、支气管炎(12.6%)等.结论 EB病毒是儿科住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主要感染病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比例越大.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环境因素监测分析

    作者:姚小红;黄秀良;徐明初;林建;廖淑荧

    目的 了解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环境因素.方法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后或使用中进行采样生物监测,空气采样用平板暴露法,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用棉拭子法.结果 本组共采样监测标本289份,合格182份,合格率62.98%;空气、物体表面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混合污染条件致病菌的载体.结论 通过加强对ICU医院感染环境因素的监测分析,采取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从而控制了ICU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降低了感染率.

  • 2000-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张申;沈波;荣菊芬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的调查方法 ,对医院2000-2006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8%,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高为16.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5.65%、真菌占31.9%、革兰阳性菌占20.58%;肠球菌属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邓三季;文秀莲;李智山;刘亮宝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方法 对30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43例、61例次数,感染率为14.20%,感染例次率为20.20%;感染43例中死亡19例,死亡率为44.19%,非感染259例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9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医院感染率高;医院感染可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下降、年龄大均是医院感染的易发因素.

  • 鲁沃夫全效型多酶清洗剂在胃镜室的应用

    作者:陈建莉;王艳;王一鸣

    对内镜多酶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管理.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 美国公司生产的鲁沃夫全效型多酶清洗剂(试验组)、北京健之素医药公司的健之素多酶制(对照组),Olympus q260 型胃镜及其附件,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由实验室提供.

  •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宇;林玲;徐燕;张流波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方法 从2004-2006年采用现场抽取样品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监测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结果 3年中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低,胃镜、紫外线辐照强度合格率较低,口腔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近两年均>80%,无菌器械连续3年合格率均>90%.结论 建议改善消毒环境、增加消毒设备或医疗器械、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137 Cs γ射线辐照对手工分血小板制品细胞因子灭活的研究

    作者:黎儒青;蒋天伦;胡建;林武存

    目的 探讨137 Cs γ射线辐照对手工分血小板制品中细胞因子的灭活作用,明确手工分血小板制品辐照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手工分离血小板后,用25Gy的137Cs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0、1、3、5、d检测血小板制品中IL-β、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并分别于贮存的第0、5天分别进行pH值测定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对照组和照射组的细胞因子含量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但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更为明显;而在同一保存时间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高于照射组(P<0.05);保存过程中,辐照组血小板计数及pH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7Cs γ射线辐照可以显著降低手工分血小板制品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 过氧化氢与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空气消毒临床观察

    作者:马兰荣;王丽姿;杨又力

    目的 了解过氧化氢与过氧乙酸消毒剂气溶胶喷雾用于临床空气消毒的效果及对人体的危害性.方法 将新建病区98间普通病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为对照组,对两种的空气消毒效果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种气溶胶喷雾消毒后30 min进行平板暴露法采样,细菌菌落总数均达到Ⅲ类环境合格标准,无致病菌检出;过氧化氢对人体无明显黏膜刺激和过敏反应,过氧乙酸对人体均有黏膜刺激和过敏反应.结论 气溶胶喷雾在新建病区、改扩建病区或出现特殊感染病例时,在室内无人情况下,仍是一种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 ;目前,某些不良反应强、污染环境的化学消毒方法 ,如过氧乙酸,因其对人体的刺激性、毒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而限制了应用;而通风、除尘、净化、紫外线照射、在有人状态下可以开机使用的动态空气消毒机等方法 已成为空气消毒新的理念.

  • 医院中心供氧装置终端细菌污染与使用MX-1型灭菌消毒器消毒效果的研究

    作者:薛欣;王镇山;安晓红;杨春梅;顾俊明

    目的 研究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终端细菌污染的情况与使用MX-1型灭菌消毒器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24 h供氧过程中对供氧终端装置(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吸氧导管等)的定时多点采样进行细菌定量培养.结果 5个的定时多点采样研究证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病房中心供氧管道输送的氧气及在供氧过程中经严格消毒后的终端装置均无细菌污染现象,如终端装置未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则可出现严重的细菌污染;试验结果 发现,氧气流量表湿化瓶瓶盖、砂石是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若在终端连接MX-1型灭菌消毒器可以消除细菌污染.结论 进行氧疗时,供氧装置倘若消毒不严格,会造成严重细菌污染;而在终端连接MX-1型灭菌消毒器可有效消除供氧装置终端细菌污染,保证氧气清洁与安全.

  • 肽核酸探针在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云霞;陈鸣;丁毅;施建峰;曹亮;府伟灵

    利用生物传感器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是生物活性材料(如酶、蛋白质、DNA、抗原、抗体、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中新型检测装置,其原理是利用生物识别和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被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且信号的强度与靶标物的浓度成正比比例[1].

  • 外科危重患者泛耐药病原菌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王小文;陈秀凯;赵松;宋阳

    目的 调查近两年泛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其产生的特定环境及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泛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及高危因素.结果 泛耐药病原菌分布集中在2005年1月-2006年1月间11例,采用综合的抗感染治疗后2006年1月-2007年1月仅1例感染泛耐药病原菌.结论 建立耐药监控体系,采用综合的抗菌药物治疗控制病原菌耐药;对于高危患者提早有效的隔离,并限制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泛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及发展.

  • 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对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的联合药敏研究

    作者:童卫杭;李朝霞;柴栋;王睿

    目的 评价头孢吡肟与舒巴坦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24株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病原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指数(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 头孢吡肟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后,其MIC50.明显降低,FIC指数≤0.5占33.3%,0.5<FIC≤1,占62.5%,1<FIC≤2占4.2%,FIC>2为0.结论 头孢吡肟与舒巴坦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不动杆菌属体外联合抗菌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 Ⅰ、Ⅱ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炜清;应庆茹;陈忆伟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Ⅰ、Ⅱ类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 抽查2006年4-6月、8-10月各科Ⅰ、Ⅱ类手术出院病历472份,统计、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程、联合用药率、标本送检率、经验用药率及术后感染率.结果 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相关标本送检率低,抗菌药物选用主要以经验为主,针对性不强,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术后平均感染率高.结论 加强医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

  • 左氧氟沙星预防与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昶;翟博;王东;许军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LVX)和头孢曲松(CRO)预防与治疗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方法 ,对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使用LVX和CRO预防与治疗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总体敏感性,LVX与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LVX预防与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