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唐山地区CHB患者HBV基因型与耐药种类和耐药位点的分析研究

    作者:张宝;李世龙;牛蕊;李纯平;吴丹;葛保民;秦莉

    目的 探讨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耐药种类分布和耐药位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46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通过使用毛细管电泳仪采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和耐药位点的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唐山地区CHB患者的467例样本中检测出HBV基因型445例,其中B基因型64例占14.38%,C基因型380例占85.39%,D基因型1例占0.22%;共检出耐药患者283例,其中对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160例占56.54%;对阿德福韦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A181V/T/S突变,其次是rtA181V/T/S和rtN236T同时突变,B基因型与C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位点突变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多药耐药的主要耐药位点是rtL180M和rtM204I/V/S同时突变,其次是单独rtM204I/V/S突变.结论 唐山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主要以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通过对耐药位点的分析,B基因型CHB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不易耐药,HBV基因型B型和C型的CHB患者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的多药耐药位点分布无差异.

  •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郎燕芳;俞志红;陆晓玲;吴亮;张海燕;陈继花

    目的 探讨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状态,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65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肺部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肺部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54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63例,感染率为24.92%;16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32株占66.6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 9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肺感染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危险因素.

  • 医院获得性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洋洋;杜明梅;刘运喜;吴珍;梁志欣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获得性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165例诊断为医院获得性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科室分布、基础疾病、感染来源和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医院获得性屎肠球菌血流性感染患者165例,其中内科病房69例占41.82%,外科病房49例占29.70%,重症监护室47例占28.48%,消化内科32例占19.39%,肝胆外科19例占11.52%;基础疾病以恶性实体肿瘤82例占49.70%多见;主要的感染来源为腹腔感染共63例占38.18%;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4.38%.结论 医院获得性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多见于重症监护室和消化内科,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 rhG-GSF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郑洁;杨素;石杨茹;潘益琳;潘疆疆;林晓骥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进行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联合rhG-GS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联合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中性粒细胞高于治疗前(P<0.05),PCT、CRP、IL-6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上指标水平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GSF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有助于快速改善炎症反应,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 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赵雪松;吕岩;张斌;任明;单微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病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检验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集老年患者临床样本分离MRSA菌株30株,分别进行药敏鉴定试验,建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并检测染色体7个管家基因,测序结果与MLST数据库网站已有序列比对,进行聚类分析,统计克隆系及ST菌株亲缘关系发育树,并分析MLST耐药性影响因素.结果 MRSA菌株分2大集群A和B,A群由USA100和USA800型组成,B群由USA300和USA700型菌株组成;所有分离菌株均为耐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株;10株耐药菌对万古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1μg/m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VL阳性与万古霉素MIC增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本研究数据表明老年患者MRSA分离株均为耐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针对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时,需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防控.

  • 患儿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蒲海波;杨乐;李海涛;薄延桥;徐东克

    目的 调查研究患儿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性及基因分型,为MRCNS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RCNS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儿科16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送检的164份临床标本,行菌株培养、表型筛选;采用标准琼脂倍比稀释法对MRCNS进行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确定耐药状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检测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各分型.结果 164份标本中共检出78株MRCNS,检出率为47.56%;其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 35株占44.87%,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RSH) 19株占24.36%,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MRSHo) 10株占12.82%;MRCNS对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均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80.00%,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耐药率为0;MRCNS的SCCmec基因分型Ⅰ~Ⅵ型有检出,Ⅶ~Ⅷ型未检出,其中Ⅲ型基因38株占48.72%,混合型19株占24.36%,7株Ⅳ型占8.97%.结论 患儿感染性疾病时MRCNS检出率较高,MRCNS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具有多药耐药性,MRCNS所携带的SCCmec基因型主要为Ⅲ型及混合型,以上基因可能与MRCNS耐药关系密切.

  • ICU病房MRSA和CRAB的连续监测数据分析

    作者:孟明哲;卢明;刘璐;孙栋;赵童;高萌

    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连续5年相关数据监测情况,探讨ICU病房预防多药耐药菌(MDRO)的策略,以降低ICU病房MDRO感染率.方法 统计医院ICU病房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 899例患者情况、ICU病房常规MRSA、CRAB沉降菌监测情况、患者MRSA和CRAB定植/感染率、医护人员MRSA和CRAB定植/感染率、不同来源MRSA、CRAB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上述数据的变迁,探讨预防不同MDRO感染措施和策略.结果 2012年-2016年,医护人员MRSA和CRAB检出株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2015年、2016年MRSA和CRAB检出株数高于2012年,2016年高于2014年(P<0.05);随着时间推移,患者MRSA和CRAB定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2015年、2016年MRSA和CRAB感染率高于2012年,2016年高于2014年(P<0.05);从环境、医护人员分离得到的MRSA和CRAB对相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隔年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按照医院感染防控常规管理ICU病房的同时,应强化ICU病房环境控制管理,加强进入ICU病房的医护人员无菌意识及无菌操作规范的培训考核,确保ICU的MDRO感染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降低ICU病房MDRO感染率.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濮莉莉;陈春晖;李国民;傅新海;童熹;楼承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术后感染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等方面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医院口腔科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47例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均采取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治疗,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情况、感染部位、病原学特点,对引起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在847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患者中,有115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13.6%;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分布于创面、口腔黏膜和呼吸道;115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1株占79.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术后出血情况、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应根据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防控,降低感染率.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任占凤;班玛措;李静;林玲;何伍健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医院ICU收治的机械辅助性呼吸超过48 h的患者380例,诊断患者是否发生VAP,统计分析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影响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380例患者中,有159例患者发生VAP,占41.84%;159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6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9株占68.06%;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昏迷、机械通气时间>5 d、住院时间>14 d、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能够显著影响VAP的发生(P<0.05).结论 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针对相关因素加强管理,控制VAP发生率.

  • PCB77暴露致胚胎发育异常斑马鱼分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泽婵;杨娟;杨禹涵;陈超英;陈铖

    目的 本研究分析多氯联苯(PCB77)暴露致胚胎发育异常斑马鱼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课题组养殖的40条斑马鱼进行研究,20条进行PCB77暴露,20条作为对照组;对PCB77暴露致胚胎发育异常斑马鱼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感染部位及周围组织脓状样本获得培养物,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型,药敏纸片分析分离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分析感染斑马鱼体内斑马鱼otu基因(Z-OTU)及Culin4蛋白(CUL4)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蛋白的表达;以未暴露PCB77斑马鱼和PCB77暴露致胚胎发育异常但未感染病原菌斑马鱼为对照.结果 256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20株占46.9%,革兰阴性菌136株占53.1%;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但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诺氟沙星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但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多黏菌素较敏感;感染后体内胚胎发育相关蛋白Z-OTU和CUL4及SAA蛋白表达降低,且与对照组及未感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B77暴露致胚胎发育异常斑马鱼易受病原菌感染,且能引起胚胎发育相关蛋白Z-OTU和CUL4及SAA蛋白表达异常.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作者:连燕虹;周惠丹;方军;姜惠芳;解康杰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行颈-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全身麻醉下行颈-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23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各115例;统计分析两组单肺通气前后的通气侧及塌陷侧两肺支气管上皮内衬液(ELF),并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 在通气侧及非通气侧ELF内,单肺通气后,P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较单肺通气前均降低,而S组IL-6、IL-8较单肺通气前均升高(P<0.05);S组及P组白介素-10(IL-10)含量均高于单肺通气前(P<0.05);S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9%高于P组的6.1%(P<0.05).结论 与七氟烷相比,丙泊酚能够抑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炎症反应,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此类患者预后,在临床麻醉药物选择中应予以重视.

  • 头孢呋辛与他类抗菌药物在骨科手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效价评估

    作者:吴昊;石展英;李兵;胡居正;黄站珠;唐经励;韦盛旺

    目的 评估头孢呋辛与他类抗菌药物在骨科手术感染中的效果及效价.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头孢呋辛组和头孢他啶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和克林霉素组,每组50例,比较六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事件、成本-效果比(C/E).结果 头孢呋辛组、头孢他啶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94.00%、94.00%、96.00%、96.00%,均高于克林霉素组的74.00%,术后发热率14.00%、18.00%、16.00%、14.00%、14.00%和切口感染率6.00%、6.00%、4.00%、6.00%、6.00%,均低于克林霉素组术后发热率的32.00%、切口感染率的12.00% (P<0.05);头孢呋辛组、头孢他啶组、头孢唑林组、磺苄西林钠组、克林霉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头孢呋辛组的C/E低于头孢他啶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感染防控中,头孢呋辛与他类抗菌药物相比,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且更为经济,建议优先推广采用.

  • 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保温措施的预防效果评价

    作者:许淑平;张余芳;陈碧珠;吴小芳;陈辉云

    目的 分析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为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评价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各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7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从75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实施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 750例患者共实施手术772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4例、38例次,感染率为4.5%、例次感染率为4.9%;38例次手术部位感染中,位于表浅切口部位的较高为28例次占73.7%;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烧伤科、泌尿外科和骨科;对照组术中平均体温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5.8%.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发生于表浅切口,常见于烧伤科,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减少患者的病痛,建议临床上在围手术期采用合理的保温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 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预后分析

    作者:郭姝馨;苏晓萍;张燕美;施美珍;蔡翠珊

    目的 调查分析121例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多种耐药菌耐药性情况,以期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及感染的后期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489例,对其中121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取其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术后感染多种耐药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489例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患者中12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4.74%;传统开放性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率高,感染率为40.32%;121例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12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4株占73.44%;128株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72株,占56.2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 为减少肾盂及输尿管取石术后切口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 头孢西丁预防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何莹;金纯;诸葛林敏;傅凌雪;王奕英;赵蔚蔚

    目的 观察头孢西丁预防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方法 选择201 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肛肠外科手术临床路径于围术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试验组在对照组预防切口措施基础上,再于术前、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一个月切口愈合、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试验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67%,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4例,感染率6.67%,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构成比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头孢西丁能有效预防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且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肛肠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琼;赖永金;李斌;胡福军;何福根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颅内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943例;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4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47例,感染率4.98%;47例感染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占59.42%,革兰阴性菌28株占40.55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底重建、脑脊液鼻漏、颅底手术史、术前应用抗菌药物为术后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按照病原学类型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措施,且有效监测存在的感染因素,降低感染率.

  • 消化系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陈旭;季建红;沈云斌;周玉梅;向永庆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7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引发消化系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医院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介质因子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876例消化科手术患者中感染患者54例,感染率为6.16%;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消化系统为主,共21例占38.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操作、手术时间、手术危险等级是消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2(IL-12)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非感染患者(P<0.05).结论 消化系统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对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危险等级较高、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给予积极地早期抗感染干预,以降低临床感染率.

  • 手术麻醉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余育斌;方韬;叶志坚;邵大清;林丽

    目的 对手术麻醉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引起手术麻醉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护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医院收集的采用麻醉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麻醉方式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引起手术麻醉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280例手术麻醉患者中,37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感染率13.2%;麻醉导致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应的疾病类型中,神经中枢系统疾病16例占43.2%,胸外科疾病8例占21.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麻醉方式、麻醉路径和抗菌药物使用是导致手术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与手术麻醉有密切的关系,强化对高龄、全身麻醉、插管麻醉等手术患者的监测,强化麻醉器材的消毒处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降低麻醉相关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 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与抗感染分析

    作者:刘学佳;丁保峰;杨春晓;李季;邢小明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与抗感染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9月于医院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老年患者42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时间将感染患者分为序贯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进行抗感染治疗,序贯组给予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进行序贯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抗感染疗效进行分析;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其病原菌构成.结果 428例行全麻插管的老年患者中有67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5.65%;感染患者的痰液样本中共分离出8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5株占80.25%;序贯组抗感染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43%、91.43%,均高于对照组的78.13%、71.88% (P<0.05);且序贯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序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结论 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目标性、预见性干预和治疗,能有效降低相关感染情况的发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序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 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作者:贾曼;金文姬;李娜;吕畅;王谊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于医院骨科收治行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的患者2 668例,对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 668例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植入物感染51例,感染率为1.91%;51例手术植入物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3株,检出率为84.31%,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0.47%,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室条件、手术时机、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科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为常见病原菌,临床治疗时应重点关注危险因素.

  •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作者:吴洪霞;赵君静;李欣欣;王光敏;李梅

    目的 研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住院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住院骨折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两组,于2013年6月-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87例住院骨折患者为常规组,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81例住院骨折患者为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干预方法,试验组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为患者建立集束化干预策略;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结果 常规组感染19例感染率为21.83%,高于试验组感染9例感染率为11.11%(P<0.05);28例感染患者分离出16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1株占83.93%;试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规范程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所做出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科学决策制定较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医护人员治疗操作规范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终达到降低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的目的.

  • 开胸术后合并胸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董淑敏;邵仲凡;戴建华;陈光辉;孙海军

    目的 分析开胸术后合并胸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6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者术后胸腔感染的发生率,对发生胸腔感染患者的引流液体或胸水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与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16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发生术后胸腔感染,感染率为13.0%,在感染患者的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2株占65.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前肺功能、术后创口污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开胸手术合并胸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生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和密切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选取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减少病原菌耐药的目的.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余建英;张明晓;王充;邵亮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期间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分析两组在术前与苏醒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与苏醒期的HR、MAP、SpO2、SBP、DBP指标水平有差异(P<0.05),且试验组苏醒期的HR、MAP、Sp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苏醒期,试验组躁动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术后试验组的TNF-α、CRP与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率为8.23%,低于对照组的23.33%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率及改善脉搏指标水平,同时可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并改善预后,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研究

    作者:张德文;任大为;史燎原;李红;史尔东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14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74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B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快于A组(P<0.05);拔管后,A组SpO2较麻醉前降低,而MAP和HR较麻醉前增加(P<0.05);拔管后,B组SpO2高于A组,而MAP和HR低于A组(P<0.05);A组术后1d和术后3 d 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B组MMSE评分术后1d和3d高于A组(P<0.05);B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2.70%低于A组的13.51% (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效果优于全身麻醉,且术后肺部感染少于全身麻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感染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方玉红;崔晓明;徐拥军;麻列波;陆晓萍;严慧

    目的 探讨感染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42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等掌握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发病情况、检查及治疗、预后等,均采集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气、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查;根据患儿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胃肠炎的表现,病初呕吐可轻可重,轻度腹泻,腹泻多以每日3次以内为主占61.90%,体温正常27例、低热(38℃内)11例;9例伴发热者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正常,42例患儿均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查19例阳性;急性发作时经单一止惊药均能达到止惊效果,未予以长期抗癫痫治疗;全部患儿出院后进行1~5年的随访,有2例再次出现惊厥,但复查脑电图均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3~24个月,多发病于秋冬季节;惊厥表现以单次为主,预后较好,无需长期采用抗癫痫治疗.

  • 急诊感染患者凝血障碍与脓毒血症的关系及参考评价

    作者:俞聪波;叶映月;华双益;冯雪芳;张铁营;范锦娣;李芸

    目的 探讨急诊感染患者凝血障碍与脓毒血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感染组46例、脓毒血症组50例、重度脓毒血症组32例,并分别对三组急诊感染患者的死亡情况、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抗凝指标变化情况、炎症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单纯感染组病死率6.52%、脓毒血症组病死率10.00%比较,重度脓毒血症组的病死率上升为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比较,重度脓毒血症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比较,重度脓毒血症组的抗凝血酶Ⅲ抗体(AT-Ⅲ)、活化蛋白C(AP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感染组、脓毒血症组比较,重度脓毒血症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感染患者凝血障碍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凝血功能的检测必将为准确判断患者脓毒血症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芝;李小萍;淮丽;金小青;赵宇;胡越;王丽芳;姚招男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应用抗菌药物、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等情况予以全面深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28例,感染率为18.67%;28例妇科肿瘤手术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4株占70.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应用抗菌药物及留置导尿管是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50%.结论 应注意引起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分布为主,临床上应根据具体耐药情况科学使用抗菌药物.

  • 2016年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群特点及构成分析

    作者:尹光昕;曹子晶;舒东娇;张丽娜;王颖;刘莉莉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群构成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哈尔滨市12家三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2016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细菌的送检标本5 620份;送检标本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分析四个季度的差异性.结果 2016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6 8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 961株占74.4%,革兰阳性菌6 190株占23.1%,真菌673株占2.5%;其中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5);全年共检出多药耐药菌4 009株,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 414株占35.27%、分离率55.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11株占20.23%、分离率25.86%.结论 2016年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季度,全年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高.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卫星;韩飞;陈亮;刘骏;李战春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VS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56.7%与有效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6.7%;治疗组创伤面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治疗方法相比,VSD治疗效果更佳,应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得到推广.

  • 2013年-2016年头孢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作者:戴丽;施国农;夏立义;丁坚明;李玉兰

    目的 探讨医院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现状和趋势,旨在为头孢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医院药学部药品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13年6月-2016年5月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构成比以及用药频度(DDDs)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各年度头孢类抗菌药物中常用药品销售金额中首位为头孢硫脒注射液,三个年度头孢硫脒注射液销售金额分别为4287394.4、6917626.9、4584950.4万元,其分别占35.1%、45.4%和31.6%;头孢硫脒注射液销售数量以及比例均处于首位,头孢硫脒、头孢唑林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排序均靠前;2013年6月-2016年5月各年度中头孢硫脒注射液B/A(销售金额排序序号B/DDDs排序序号A)均为1(1/1,1/1,1/1),2014年5月-2016年5月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B/A比值接近1(6/6,4/3)、(2/2,3/2).结论 医院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和规范化,然而个别品种依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便促进临床用药有效、经济和合理.

  • Hp感染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IFN-γ、IL-4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周婵萍;张普;孔丽敏;周伶俐;林立本;罗晓智;李向阳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Hp感染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胃病患者104例,统计分析不同类型胃病患者的Hp感染率、上皮细胞凋亡率及IFN-γ、IL-4蛋白表达情况,按照是否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凋亡率、IFN-γ、IL-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炎患者Hp阳性率高为92.86%,胃溃疡患者为75.76%,胃癌患者低为82.76% (P <0.05);胃炎、胃癌患者的IFN-γ蛋白表达高于胃溃疡患者,胃癌患者高于胃炎患者(P<0.05);胃溃疡患者的IL-4蛋白表达高于胃炎和胃癌患者,胃炎患者高于胃癌患者(P<0.05);Hp阳性组患者上皮细胞凋亡率、IFN-γ蛋白表达高于阴性组,IL-4蛋白表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Hp感染增加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胃肿瘤的发生提供了细胞增殖、凋亡异常的基础,其凋亡与促进IFN-γ蛋白表达和抑制IL-4蛋白表达相关.

  • 血清降钙素原、炎症细胞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鹏;王永才;张喜报;关小川;刘亮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炎症细胞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收治的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55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放射治疗后同时间段但未发生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hs-CRP的含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清PCT、hs-CRP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hs-CRP和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对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T、炎症细胞因子及hs-CRP能够提高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切开挂线联合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志鹏;宋寿安;姜叶舟;潘雷;王智

    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病原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感染患者7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联合切开挂线治疗,观察分析病原菌、血浆内毒素、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病原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 (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11.43% (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感染患者,切开挂线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改善肛周病原菌数量,防止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 痰热清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波;黄建伟;孙式妍;杨欣;徐亚男

    目的 综合分析痰热清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采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9.25%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21% (P<0.05);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7.25±2.12)m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21±4.5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等特点.

  • IL-6在PROM孕妇中的表达及与破膜时间和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赵文龙;吴崧;楼颖素;楼云霞;张晓青

    目的 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胎膜早破(PROM)孕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破膜时间和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妇产科检查并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PROM孕妇140例为实验组,足月未胎膜早破的正常分娩孕妇6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包括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孕妇70例和足月胎膜早破(TPROM)孕妇7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清WBC、CRP和IL-6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内感染率29.3%,高于对照组宫内感染率1.7%(P<0.05);实验组中合并宫内感染者血清WBC、CRP和IL-6表达均高于无宫内感染者(P<0.05);TPROM合并宫内感染者血清WBC和CRP表达高于无宫内感染者(P<0.05);PPROM合并宫内感染者血清WBC、CRP和IL-6表达高于无宫内感染者(P<0.05);与破膜时间<24h的孕妇比较,宫内感染发生率、血清CRP和IL-6表达在破膜时间>24h的孕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血清IL-6水平与PROM孕妇宫内感染、破膜时间长短密切相关.

  • 妊娠晚期HPV感染孕产妇阴道炎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廖燕;张淑珍;赵红艳;毛雪梅;武丽红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晚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孕产妇阴道炎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医院接诊的妊娠晚期HPV感染孕产妇12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HPV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正常孕妇120名为对照组,孕周28~32周,取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追踪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试验组孕产妇PH值>4.5、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60.83%、40.00%,高于对照组33.33%、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产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脐血、羊水、胎盘、咽部或外阴分泌物中HP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晚期孕产妇HPV感染风险高,与阴道内酸性环境破坏有关,易导致细菌性阴道炎发生,妊娠合并HPV感染对妊娠结局、新生儿影响并不大,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HPV感染无明显差异,但仍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避免新生儿感染,改善母婴预后.

  •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秀英;张军;刘磊;冀蓁;陈玥

    目的 回顾性研究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耐药率、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送检标本1 316份,收集分离的各类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信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率的变化.结果 1 316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6株,以痰液标本为主,共495株占58.5%;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89株占57.8%;革兰阴性菌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呈下降趋势,真菌波动不明显;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较高的敏感;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率升高,尤其是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逐年升高,甚至超过90.00%.结论 医院分离自NICU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逐年升高趋势;病原菌的耐药率变化依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帮助有效及时地控制感染.

  • 湿性抑菌水凝胶敷料的性能与应用

    作者:刘川生;陆佳俊;凌建群;余海;顾卓敏;赵玲;张谷音

    目的 采用抗菌肽(GBB)替代传统抗菌剂,制备新型湿性抑菌水凝胶敷料.方法 将聚丙烯酸钠固定于无纺布上作为抑菌敷料的基底,并用涂抹方式在基底表面吸附上0.004 mg/cm2~1.00 mg/cm2不同浓度的抗菌肽.参照标准YY/T0471.1-2004中的方法测定敷料的吸水率、含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率;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952黏附力测定第一法,测定初粘力表征材料理化性能;同时采用接触法及抑菌圈法检测敷料抑菌性,评价抑菌敷料抑菌作用大小,并与商业化含银敷料抑菌率进行比较;用噻唑蓝(MTT)法评估检测材料有无明显细胞毒性.结果 敷料吸水率平均值可达404.59%,含水率平均值可达80.09%,水蒸气透过率平均值可达1476.67 g/m2/24 h,能黏附大钢球质量10.10 g,敷料表面GBB含0.20 mg/cm2,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率为100%,MTT法检测材料无明显毒性.结论 材料基本满足湿性抑菌水凝胶敷料要求,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故有望作为抗感染的创面敷料.

  • 清肺抑毒汤加减在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肺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作者:陈序庚;杨晓红;王娜;张丽娜;洪海州

    目的 观察清肺抑毒汤加减在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肺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诊治的60例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毒感染性肺炎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肺抑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试验组的退热、止咳、肺啰音消失及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肺抑毒汤加减在病毒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对肺损伤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在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姜黎;周珂晶;刘惠娇;林彬;李小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青光眼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眼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为开角型青光眼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为闭角型青光眼组、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量幽门螺杆菌浓度,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斑点渗滤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采用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测定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 开角型青光眼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88.33%高于闭角型青光眼组35.00%和对照组31.67%(P<0.05);开角型青光眼组血清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85.00%高于闭角型青光眼组33.33%和对照组28.33% (P<0.05);开角型青光眼组和闭角型青光眼组大视盘、中视盘、小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开角型青光眼组大视盘、中视盘、小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低于闭角型青光眼组(P<0.05);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幽门螺杆菌浓度与青光眼患者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可能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有关.

  • 肺炎衣原体感染及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杨海燕;毛静飞;吴常裕;俞晓军;俞怡;沈凯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断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心绞痛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以及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以及IgG水平的差异,分析IL-6、CRP、Fg与心绞痛危险评分的关系,分析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与IL-6、CRP、Fg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IL-6、CRP及Fg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患者随着危险分数的升高,IL-6、CRP及Fg水平也呈上升的趋势(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肺炎衣原体特异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IgG阳性患者IL-6及CRP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与IL-6、CRP及Fg呈正相关关系(r=0.441,0.472,0.39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并且IgG与炎性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推断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

    作者:鲁为凤;彭洁;曹勍;刘昕昱;李福宣;白晓霞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并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其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1 900例(2 458眼)作为对照组,选择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所患基础疾病等因素,统计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另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 051例(1 518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眼内炎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1.16%,研究组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1h以及术中玻璃体溢出是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年龄≥70岁、手术时间>1h以及术中出现玻璃体溢出为眼内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有明显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 个性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李亢;姜燕;田大为;刘娜;王长波

    目的 探究采用医用CT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重建个性股骨假体并进行置换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感染部位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股骨假体置换术的患者202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个性化分析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经无菌操作,对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经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性.结果 股骨假体置换术的202例患者中有36例感染患者,感染率为17.82%;36例股骨假体置换术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46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31株占67.39%;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引流时间、是否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个性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

  •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陈文健;林邦长;徐陆亚运;王新刚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62例,调查烧伤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是否气管切开、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由医院相关烧伤科人员调查和统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烧伤患者中有54例患者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为3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吸入性损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创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研究

    作者:赵玲;楼波;金华;崔伟娟;孟祥君

    目的 调查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对患者的病原菌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并掌握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医院临床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844例,统计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导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同时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84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有11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74%;116例糖尿病住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2株占72.62%、革兰阳性菌37株占22.02%、真菌9株占5.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病程、空腹血糖、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操作是导致糖尿病住院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患者的补体C3、C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等指标高于非感染患者,感染患者的CD3+ CD4+和CD3+ CD8+低于非感染患者(P<0.05).结论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感染后的相关临床因子会发生异常改变.

  •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Stat3活性及IL-17表达意义研究

    作者:钱飚;鲁洪丰;励超;葛启栋;孙龙;董学君

    目的 探讨终末期乳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意义,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6例乳腺癌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患者的肿瘤大小、年龄等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乳腺癌中的Stat3活性的表达和IL-17的表达.结果 156例乳腺癌中Stat3的活化状态即p-Stat3有强阳性(2+--3+)表达的127例;阳性(+)表达的为28例,表达阴性(-)的有1例,对156例乳腺癌中HPV与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行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089,P=0.091,说明乳腺癌中HPV感染与的p-Stat3表达量不相关;156例有78例强阳性(2+--3+)表达,有59例阳性(+)表达,有19例IL-17表达为阴性(-)的;对156例乳腺癌中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进行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169,P=0.001,说明乳腺癌中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HPV感染与的p-Stat3表达量无相关性,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量之间有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IL-17的表达量判断HPV感染.

  • 银离子抗菌敷料对感染性压疮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王丽;周晓玲;林陶玉

    目的 通过对银离子抗菌敷料对感染性压疮患者临床治疗研究,分析其效果,以期为寻找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压疮患者68例,并根据治疗所用敷料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接受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方案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传统纱布敷料护理方案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压疮伤口感染控制时间,分别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第二天和末次治疗第二天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伤口控制时间为(14.02±1.95)d,短于对照组的(25.31±2.43)d(P<0.05);试验组患者在末次治疗后第二天PUSH评分为(5.03±1.21)分,低于对照组的(10.56±3.69)分(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压疮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比例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结论 与传统纱布敷料相比,银离子抗菌敷料可更快地控制伤口感染情况,更好地改善伤口愈合情况,且换药次数少,临床疗效好.

  • 血液净化中心隔离区执行JCI标准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

    作者:杨文君;周梅;何帆;刘招娣;张丽

    目的 探讨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对血液净化中心阳性区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降低医院感染,提高血液净化中心阳性区感控管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的3个透析治疗室为研究资料,其中,医院自2014年1月起开始对透析室实施JCI标准进行感染控制,对实施JCI感染措施前、后血液净化中心医务人员的手、物表、空气、透析用水等环境样本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对检查合格率进行分析和对比;观察比较实施JCI感染措施前、后深静脉置管和内瘘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指标.结果 JCI标准感控上作的措施实施后科室物表、手、空气、反渗水.透析液入口、透析液出口细菌采样合格率分别为98.1%、97.5%、98.0%、95.8%、97.2%、95.8%,高于实施前的84.0%、88.9%、88.0%、83.3%、87.5%、83.3%(P<0.05);内瘘、深静脉置管感染率分别为0.0%、3.3%,低于实施前的15.0%、22.2%(P<0.05);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指标有改善.结论 应用JCI标准进行感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血液净化中心隔离区院感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应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钟奕;张军花;卜文君;郑莉丽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同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58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14年9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84例,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为试验组301例;对照组手术时手术室辅助人员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手术时手术室辅助人员使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不同手术时间段手术室中细菌数、两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辅助人员洗手的执行率为93.56%,高于对照组手术时辅助人员的洗手执行率68.91% (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室空气中菌落数均比对照组低(P<).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率为1.33%、平均住院日(7.42±2.36)d,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率6.34%、平均住院日(8.94±2.98)d.结论 应用微信公众号管理手术室辅助人员手卫生,可以增加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减少手术室细菌数,从而降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

  •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家属探视模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臧舒婷;芦良花;韩涵;王亚昌;张扬;胡明南

    目的 研究家属探视模式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为找到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做支撑,从而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弹性探视制度;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组采取限制性探视制度;记录并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对ICU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空气中病原菌菌株分布,研究限制性探视模式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有3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7.69%,对照组34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6.5%;研究组3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10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0.59%,对照组3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99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2.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每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人数能够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每天仪器表面消毒剂擦拭次数及每天动态空气消毒次数则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和弹性探视制度相比,限制性探视制度未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为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

  • 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郭瑞萍;秦红英;黄米娜;杨瑞;李璇;吕东东

    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为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2月期间医院2间面积、层流分级等条件相同的层流手术室,其中1间手术室内所行手术的330例患者设定为干预组,共行手术330台,另外1间手术室所行手术的341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共行手术341台,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室质量及术后感染防控管理,干预组采取感染控制策略对手术室质量及术后感染进行防控,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在每一台手术开始前5 min、手术结束后5 min对手术室内菌落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干预组术后感染率为2.12%,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的5.57%(P<0.05);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91%,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的3.52%(P<0.05);术后5 min,两组术后手术室含菌量均高于术前,术后干预组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为(10.94±3.10) CFU/cm3,低于对照组的(15.37±3.51)CFU/cm3 (P<0.05).结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有效预防及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研究

    作者:张贵;袁泉良;邵静;赵静;代密

    目的 探讨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手术室行耳鼻喉手术的423例患者,根据强化消毒隔离实施前后分组,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施前组共205例、2016年7月-2016年12月为实施后组共218例,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消毒措施,实施后组实施前后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观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手术室内病原菌菌落数量、感染病原菌的种类.结果 实施前组感染率为18.05%,实施后组感染率为9.63%(P<0.05);两组患者均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实施前组术前、手术开始10 min、手术结束时病原菌菌落数均高于实施后组(P<0.05);实施前组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5株,实施后组检出病原菌16株.结论 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可降低手术室内细菌数量,有助于降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将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实施,以降低各科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

    作者:郭秀婷;王笑青;张爱鸣;林怡梦;诸安蓉

    目的 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医院收治的98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3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糖尿病足的感染进行预防及控制;对比分析干预后两组风险优先数(RPN)、患者感染糖尿病足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的隔离认识薄弱;未按规定对患者足部检查;隔离措施不及时;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家属发现患者皮肤破损或溃疡时未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诊治环境消毒不彻底;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力度不足等共八项,分别针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RPN评分,并制定相应措施.经干预后八项风险因素的RPN评分均低于行动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感染率2.64%小于对照组的4.46%(P<0.05);试验组的治愈率100.00%大于对照组的95.45%(P<0.05).结论 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防控效果优于普通治疗.

  • 安全注射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杨小叶;李福玮;车建焕;黄卫东;刘玉锦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因不安全注射导致的感染问题一直存在,不安全注射行为可以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注射后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可导致环境安全存在隐患;本综述旨在分析不安全注射产生的相关因素,从安全注射认知水平、注射器材生产安全、消毒安全、注射方式安全及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使用后处理安全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指出安全注射应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