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无菌检测直接接种法的改进

    作者:蔡磊;尚明;曹晓莉;王俊平

    探讨应用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3D检测经环氧乙琓灭菌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灭菌是否彻底,灭菌后存放一定时间内有无再被细菌或真菌污染.

  • 血液与脑脊液同时分离出脑膜炎奈瑟球菌1例报道

    作者:陈玉兰;孙波;张慧

    1病例患者,男,63岁,家属代诉患者发热(37.8℃)、呕吐、嗜睡、反应迟钝、少语1 d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体温39.4℃,周身及四肢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常规:WBC6.5×109/L,Hb 139 g/L,PLT 68×109/L;随机血糖14.8 mmol/L,尿糖++++;头颅CT检查:右底节区腔梗;即按脑梗死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人神经内科住院部.

  • 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

    作者:李军

    我院自2000年11月正式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以来,通过严格的人员培训和不断的实践,保证了手术环境的无菌要求和灭菌效果.

  • 纳米光催化动态空气消毒器在消毒供应科的应用

    作者:张秀銮;车薇;王红

    健百乐纳米光催化动态空气消毒净化器在消毒供应科的应用,对保障无菌物品的优质供应、防止医院感染,杜绝医源性感染的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不同时间就诊的开放性损伤感染病原菌调查

    作者:王亚荣;武瑞艳;王春华

    开放件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其大危险是由于创面被污染,大量细菌侵入,并在局部迅速繁殖,导致损伤部位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 血液净化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王春华;王亚荣;武瑞艳

    感染是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管留置失败的原因之一,多数留置导管感染的患者与局布卫生条件差、留置导管的方式,导管保留的时间及护理不当等有关,对我科2003年12月-2007年12月共176例行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护理和跟踪随访,现报道如下.

  • 加强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

    作者:刘会玲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消毒技术规范>中,已明确地将其列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行列,为了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必须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 不同温度下除锈剂使用效果分析

    作者:戴红辉;罗金娥;张艳梅;傅美华;罗伟亮

    锈渍是我国医疗器械上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锈渍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效果,造成消毒与灭菌的失败.

  • 骨髓检出蜂房哈夫尼菌1例

    作者:丁汀;尹凤萍;严巧玲;宁锂;李旭;施晶;郑少银

    蜂房哈夫尼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该菌通常认为是非致病性,因此,在骨髓培养中检出蜂房哈夫尼菌较少见,故将本病例报道如下.

  • 新启用供应室质量监测

    作者:郑自娜

    我院新建供应室于2006年9月启用前进行的各项监测:(1)净化工程监测: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现场检测,温度、湿度、风速、照度、噪声、悬浮粒子、沉降菌、压差等10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监测报告备档,以后每年监测1次.

    关键词: 供应室 启用 监测
  • ICU护士医院内获得性水痘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韩智娟;徐凤琴;肖秀红;陈丽客

    水痘与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疾病,该病毒在疱疹病毒中是传染性强的一种.

  • 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作者:方筱妹

    为保证高压蒸汽灭菌器高效、安全运行,保证灭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我们对医院运行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了环节质量控制.

  • 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陈迎晓;李庆兴;王邦松;张慧芳;朱晓娜

    目的 了解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用VITEK-AMS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并采用体外扩散确证试验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 221株败血症病原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科和感染科;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1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其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24株(39.3%)、7株(26.9 0A);ESBLs阳性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株;分离出葡萄球菌属3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20株(62.5%);葡萄球菌属产β-内酰胺酶27株(84.4%);病原菌出现多药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敏感的药物分别是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结论 ICU、血液科和感染科是败血症的高发科室;败血症病原菌出现多药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产ESBLs是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应重视败血症的防治.常规开展产ESBLs菌株的检测,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 假丝酵母菌属对解脲脲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作者:农建宏

    解脲脲支原体(Uu)是一组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临床检测多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解脲脲支原体培养.原理是解脲脲支原体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尿素产碱,pH值上升,含有酚红的培养基由黄色变红色.

  • 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感染的检测分析

    作者:俞信忠;吴满武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82例健康体检妇女、118例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进行了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检测.结果 在382例健康体检妇女中,检测出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阳性标本2例、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标本1例,阳性率分别为0.52%、0.26%;在118例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中检测出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阳性标本8例、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标本3例,阳性率分别为6.78%、2.54%;健康体检妇女组与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组比较,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蔡力力;马毅;徐雅萍;刘洋;李冬梅;车薇;闫赋琴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与门诊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BacT/Alerr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阳性标本转种后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传统常规方法鉴定到种,然后用K-B法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送检的716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0.46%,革兰阴性杆菌占44.04%,真菌占5.5%;检出率高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而且对替考拉宁和磷霉素呈高度敏感:肠杆菌科未发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非发酵菌则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敏感性各不相同,及时了解血堵养的结果对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应芳;孟灵;徐雅萍;张润玲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感染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43例CP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82例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57.34%,共分离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3株,占85.9%,革兰阴性杆菌12株,占14.1%;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60.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9%)、肠球菌属(11.8%);CNS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较敏感.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感染以CNS为主,对CNS引起的CP,首选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选择敏感且对前列腺组织渗透性强的药物是慢性前列腺炎抗菌治疗的关键.

  • 普罗威登斯菌属β-内酰胺酶的分类检测

    作者:陈艳清;贾建;邝兆威

    目的 研究普罗威登斯菌属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头孢硝噻吩试验检测19株普罗威登斯菌属所产β-内酰胺酶,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AmpC酶检测法、碳青酶烯酶分类检测其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结果 19株普罗威登斯菌属头孢硝噻吩试验均为阳性,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为100.0%,其中单独产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碳青酶烯酶分别为8株占42.1%,8株占42.1%、3株占15.8%,持续高产AmpC酶1株,未检出持续高产AmpC酶+ESBLs复合产酶菌.结论 普罗威登斯菌属产β-内酰胺酶率很高,产3种酶,以广谱酶、ESBLs为主.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乐翔;李智山;杨燕;邓三季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仪将PAE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及统计耐药率.结果 2年中枪出325株PAE,其中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占总株数的14.8%;PAE分离率高的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0.9%;其次为老年病科,占19.4%;第3为呼吸内科,占16.9%;IRPA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药株,IRPA除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外,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 PAE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预防PAE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周宏;任玲;韩方正;茅一平;康海全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并对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351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351例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46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率较高,分别为36.0%和40.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2.1%;且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多药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均未出现耐药现象.结论 下呼吸道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与转座子、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

    作者:邹义春;汪宏良;罗卓跃;柯俊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β-内酰胺酶基因、孔膜蛋白oprD2基因及整合子和转座子介导的各种耐药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孔膜蛋白oprDz基因、Tn21/Tn501型转座子编码基因merA、Ⅰ类整合子编码基因qacE△l-sull;采用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进行阳性基因测序.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TEM、OXA-2群、OXA-10群、CARB 4种p.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质粒型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均为缺失型,Tn21/Tn501型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阳性7株(35.0%),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l-sull阳性10株(50.0%),2号株作OXA-2群阳性基因测序,与OXA-21型接近,但仍存在2个氨基酸序列差别,可确认为新亚型.结论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主要与TEM、OXA、CARB型耐药基因有关,整合子与转座子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药耐药,并发现1种铜绿假单胞菌OXA基因新亚型.

  •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作者:林宁;孙海平;金辉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ECO)分离株耐药基因谱与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ECO 34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 20株中TEM、SHV、CTX-M-1群、OXA-1群、aac(3)-Ⅱ、8ac(6')-Ⅰb、ant(3")-Ⅰ、rmtB、dfrA1、dfrA12、dfrA17、sull、catB和cml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55%、40%、10%、75%、40%、15%、5%、10%、5%、75%、90%、15%和35%,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TEM、SHV、CTX-M-1群、aac(3)-Ⅱ、aac(6')-Ⅰb、dfrA17,sull和cmlA基因检出率高,ECO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亲缘性
  •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整合子介导耐药及水平播散机制研究

    作者:李劲松;钱菊娣;项领;张寿国;王垂桥;包其郁

    目的 研究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其与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探讨Ⅰ类整合子与临床耐药播散的关系.方法 运用K-B法检测临床株的耐药表型,纸片扩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CR扩增筛选含整合子的临床菌株,接合传递实验、套式PCR、质粒谱分析及DNA测序研究携带耐药基因的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播散的关系.结果 66.4%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阳性,未检测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片段大小从0.7~2.3 kb,编码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和氯霉素耐药的基因;整合子阳性组中ESBLs、多药耐药菌均明显高于阴性组;整合子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属闻水平传播.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广泛分布,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水平传播,在耐药基因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 温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研究

    作者:王金果;黄海霞;陈坚;王薇薇;李小龙;余方友

    目的 研究温州地区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方法 随机挑取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5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双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ESBLs阳性株进行TEM型、SHV型、CTX-M型、VEB型和PER型ESBLs基因检测,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同时采用PCR法检测整合酶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整合酶类别.结果 47株经双纸片扩散法确定为ESBLs阳性株中,经仪器法确定为阳性的为35株,仪器法的敏感性为73.4%;在17株经双纸片法确定为ESBLs阴性的菌株中,经仪器法确定为ESBLs阴性的有12株.仪器法的特异性为70.1%;TEM型、SHV型和CTX-M型阳性率分别为90.0%、86.7%和90.0%;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3.3%,经测序.所有TEM型为TEM-1 ESBLs;26株SHV型阳性的PCR产物经测序证实,SHV-12的有16株、SHV-11的有6株、SHV-2的有2株及SHV-Ⅰ型2株,在27株CTX-M型中,CTX-M-14型有18株、CTX-M-15型9株.结论 温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ESBLs基因主要为CTX-M型和SHV型,CTX-M-14和SHV-12是主要的基因型.

  • 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与oprD2基因相关的ERIC分型研究

    作者:曹阳;魏殿军;DIALLO MC;马全玲;刘扬

    目的 探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oprD2基因缺失在天津地区3所三甲医院内的分布以及该菌的克隆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0株IRPA的oprD2基因缺失情况,并以基于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对其中的54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60株IRPA中有38株oprD2基因缺失.且3所医院的oprD2基因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株IRPA用ERICPCR方法分为30型.结论 IRPA的oprD2基因缺失在天津地区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提示尚有其他原因造成亚胺堵南/西司他丁耐药株流行;个别科室内的IRPA存在克隆流行趋势,应注意监控IRPA在医院内的暴发流行.

  • 鲍氏不动杆菌老年患者分离株亲缘性分析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金辉;糜祖煌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老年患者分离株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ABA 33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 AmpC(染色体型)、TEM、PER阳性率为85%、55%、25%,其余基因均阴性;aac(3)-Ⅰ、ant(3")-Ⅰ、aac(3)-Ⅱ,aac(6')-Ⅰ b、armA阳性率为95%、95%、40%、15%、35%,其余基因均阴性;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阳性15株(75%);在ABA老年患者分离株中AmpC(染色体型)、TEM、PER、aac(3)-Ⅰ、ant(3")-Ⅰ、armA、qacE△1-sull阳性率高;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ABA老年患者分离株耐药表型与基因检测状况相符,ABA可导致医院感染.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作者:糜祖煌;秦玲

    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PDRPA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4株(42.4%);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阳性17株(51.5%)、aac(6')-Ⅰ b阳性14株(42.4%)、aac(6')-Ⅱ阳性19株(57.6%)、ant(3")-Ⅰ阳性1 6株(48.5%)、ant(2")·Ⅰ阳性21株(63.6%),共有32株查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株PDR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阴性者查出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基因,结论 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与产16S rRNA甲基化酶和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研究

    作者:赵书平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CTX-M9-群、CTX-M-1群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等18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4株MRPA(耐3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堵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7%、29.4%、61.8%、67.6%、70.6%、73.5%、76.5%、76.5%、79.4%、91.2%、94.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FOX、IMP、DHA和VI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3.5%、11.8%、11.8%和5.9%,24株(70.6%)外膜通道蛋白oprDz基因缺失,而其他基因均阴性,34株Ⅰ型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均阳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MRPA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2基因缺失率高,Ⅰ型整合酶基因广泛存在于MRPA.

  •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吴金英;李少君;徐新波;韩颖杰;杜江东;杨少虹;苏兆兰

    目的 调查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社区和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NCCLs)的推荐,用K-B法、Etest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ermB和mefE基因.结果 42株肺炎链球菌中25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65.0%),无对青霉素高度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索表现出极高的耐药率,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98.0 %和93.0%;42株肺炎链球菌中40株检测到ermB基因、1株检测剑mefE基因,其中9株菌同时检测到ermB和mefE基因.结论 烟台地区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检出率高;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近乎全部耐药,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改变是烟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HBV危险因素评估及分析

    作者:张兴华;徐凤霞;王沐荣;彭学叶;丁砚生;吕东晓

    目的 研究职业暴露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降低血液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通过1352人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对问卷中的43个问题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 71人职业暴露HBV,56人有针刺伤或锐器伤史;针刺伤或锐器伤、血溅皮肤黏膜、工作年限长是职业感染HBV的危险因素;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洗手、戴手套、戴护目镜是保护因素.结论 减少意外针刺伤或锐器伤、接种疫苗、使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对医务工作人员减少职业HBV暴露起着重要作用.

  • 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与对策

    作者:张磊;都鹏飞;马红秋;魏雪芳;童立慈

    目的 了解安徽省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的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217所医院的273人接受了有效调查,其中有46所一级医院、160所二级医院、11所三级医院;在人员结构中83.88%为女性,67.03%为护理人员,年龄在30~50岁的占79.84%,中级职称占72.53%,学历以大专及其以下为主,占79.86%.结论 安徽省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适应感染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状况更加完善,则需从人员结构、资源配备、科室职能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建设.

  • 套管针静脉输液预防感染的管理

    作者:师兰香;王栩轶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留置套管针静脉输液预防感染的管理.方法 对320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的方法、部位、时间与留置套管针发生静脉感染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 320例患者留置套管针均未发生静脉感染,仅有58例患者因静脉药物刺激导致静脉炎.结论 导致留置针感染原因包括穿刺部位、洗手、无菌技术、封管技术、敷贴更换、药物渗透压、留置时间、操作技术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正规操作、规范管理可以预防静脉感染的发生.

  • 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

    作者:冯笑峰;赵玲华

    目的 为加强手部卫生的管理.降低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和感染控制指南,了解医院手部卫生现状,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 医务人员手短暂沾染病原菌足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方式,护理人员的手病原菌检出率>8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9%、22.2%和14.8%.结论 提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掌握手部卫生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菌传播手段,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零缺陷"管理在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臣;车薇;尹利华;张元媛;谢景红;米婷婷;薛文成;康茂荣;王俊英

    目的 探索一种在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 针对目前呼吸机清洗消毒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建立呼吸机管理中心,制定科学的清洗消毒制度与流程,强化对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严把清洗消毒质量关.结果 有效避免了各学科问的盲区,杜绝了缺陷,使呼吸机消毒合格率达100.0%.结论 "零缺陷"管理实现了呼吸机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科学化及高效化,有效预防了患者的交叉感染,减少了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关键词: 零缺陷 呼吸机 消毒
  • 加强供应室的物资管理

    作者:李克霞;郅金凤

    日益增多的各种手术器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是现代供应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完整、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的调查

    作者:董宝坤;张晓伟;孟黎辉

    2004年5月9日在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过程中发现,自4月19日-5月9日重症监护病房(ICU)8例患者及在此期间曾入住ICU患者当前感染情况,其中有4例存在不同部位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时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病例.

  •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的防治

    作者:罗秀娟;黄秀霞;杨艳芳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切除的食管贲门癌624例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行胸腔闭式引流,9例放置上、下胸管,采用胸腔冲洗加闭式引流治疗、痊愈;2次开胸即重行吻合3例成功,1例转送七一级医院后死亡,1例因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不能再次手术而死亡.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改进吻合方法、改善吻合口周围血运,加强术后环节管理,口腔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预防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关键措施.

  • 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申桂娟;王李华;张伟文;孙平平;陆军;胡金兰;郑佩君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ICU2007年3-8月发生血流感染24例进行调查,对ICU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和护理进行跟踪督查.结果 感染主要发牛在置管7 d内,15例占6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是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ICU患者基础疾病重;多处血管内置管操作及操作时不恰当的无菌屏障是导致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严格掌握中心静脉置管适应证与留置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后输液严格的无菌技术等是预防血流感染的主要措施.

  • 建立人工气道时限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妍;顾勤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3月入住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分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7例患者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收集痰液标本258份,检出病原菌384株,其中G-菌293株,G+菌63株,真菌28株;感染居前4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鲍氏不动杆菌;分类比较显示建立人工气道第2周内检出多药耐药(MDR)病原菌高于第1周,且前者MDR G-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后者.结论 气道开放患者MDR病原菌感染率高,延长人工气道滞留时间增加MDR病原菌感染率.

  • 开胸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

    作者:倪斌;马海涛;秦涌;何靖康;宋心雨;李畅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经验.方法 加强对开胸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对存在深部真菌感染危险性因素的患者,在有可疑的临床表现出现时,及时并密切追踪检查并早期经验性用药.结果 38例开胸患者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6例占68.42%,热带假丝酵母菌6例占15.79%,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占5.26%.曲霉菌属2例占5.26%.隐球酵母菌属1例占2.63%,酵母菌属1例占2.63%,33例痊愈,5例死亡,死亡率13.16%.结论 加强对开胸术后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经验性用药是防治深部真菌感染并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 性病门诊孕妇梅毒的感染分析

    作者:王颖;魏虹娟;李素英;赵秀英

    现今,由于婚前性行为的增多及对婚前检查不重视,而且梅毒多数无临床症状,这些原因造成妊娠期合并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女性患者在孕期检查时才发现自己患有梅毒,进而寻求治疗.

  • 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对策

    作者:李革红;李玉红;侯典举;乌丽

    目的 针对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情况,采取合理治疗对策及选择佳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3年9月-2007年6月整形外科并发病原菌感染患者,对不同感染时期进行脓液或创口分泌物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后,依照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结果 在监测252例中共检出53株铜绿假单胞菌,经治疗后,53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中治愈24例(45.3%)、好转25例(47.2%)、无效3例(5.7%)、死亡1例(1.9%).结论 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是保证手术效果的佳对策.

  • 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卓婕;陈东宁;董云秋

    目的 探讨呼吸蕈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将2005年1月-2007年6月RICU接治的3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分为FVAP组和非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FVAP)组,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分析FVAP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FVAP组全身激素应用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显著大于NFVAP组(P<0.05);FVAP的例数以插管后第7~14天多;FVAP组痰标本共培养出真菌12株,其中假丝酵母菌属10株,占83.3%(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占50.0%;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占16.7%;克柔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各1株,各占8.3%);烟曲霉菌2株,占16.7%.结论 为避免FVAP的发生应减少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确感染菌株及其敏感药物,对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朱萍儿;黄晓明;蒋桂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2006年1-12月26 424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261例,感染率4.77%,感染例次1380例,例次感染发生率5.22%.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年龄大、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密切关系,要加强此类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控,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稳定性过氧乙酸杀菌效果试验观察

    作者:钟昱文;王冰姝;黄美卿;张里君;柯昌文

    目的 了解过氧乙酸稳定性改善及影响杀菌效果.方法 对过氧乙酸含量的下降速率进行测定分析,同时采用实验室和模拟现场的试验手段观察其对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效果;空气消毒效果以密闭房间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微粒子气溶胶喷雾,观察其对空气自然菌的杀菌效果.结果 该一元型过氧乙酸稳定性好,于(25±1)℃的恒温箱内储存12个月,其过氧乙酸含量的下降率≤10%,经模拟现场试验,试验组以1000 mg/L过氧乙酸对污染在止血钳齿部的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3.00;1500 mg/L过氧乙酸作用30 min达到完全杀灭;以1000 mg/L过氧乙酸、按10 ml/m3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作用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90.0%.结论 该过氧乙酸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而不影响其杀菌效果.

  • 医院感染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制度化监测有效性研究

    作者:杨怀;杨锦玲;刘玮;李琦;徐艳

    目的 探索医院感染(NI)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制度化监测在NI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医院对卫生部NI相关规范的执行情况.方法 回顾2004-2006年共12个季度现场采样监测结果,统计处理.观察采取多项措施持续改进后的状况.结果 各类高压灭菌锅、灭菌包、灭菌级内镜附件、透析水(液)、2%戊二醛染菌等监测共1647份样,2004-2006年合格率均为100.00%;空气、物体表面、手等细菌学监测共3411份样、使用中各种消毒液化学监测共1284份样,分别将该4项年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I1~27.37,P<0.05).结论 NI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制度化监测与NI管理密切相关,是NI管理的有效手段;各科室医务人员NI意识逐年增强,对卫生部NI相关规范及采取多项措施执行有力.

  • 铜绿假单胞菌对5种消毒剂抗性的研究

    作者:王玉月;史伟峰;朱永华;顾建文;季云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碘伏、戊二醛、氯己定、氯氧三嗪(三氯异氰尿酸)和苯扎溴铵5种消毒剂的抗性.方法 采用PhoenixTM-100系统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和药敏试验,用液体稀释法检测碘伏、戊二醛、氯己定、氯氧三嗪和苯扎溴铵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9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均>98.0%,几乎已失去对该菌的杀菌能力;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仅为15.3%和6.8%,5种消毒剂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戊二醛和氯氧三嗪的抗性强,MIC50分别为32 μg/ml和64μg/ml;而对氯己定、苯扎溴铵的抗性弱,MIcso分别为1μg/ml和2.4 μg/ml;氯己定在1 MIC作用10 min,仍能产生快速而强烈的杀菌作用.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碘伏、戊二醛、氯己定、氯氧三嗪和苯扎溴铵5种消毒剂的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合理使用消毒剂,以降低耐药菌扩散及医院感染发生.

  • 空心钻在外科手术使用后的清洗与保养

    作者:王淑艳;杜艳;张述平

    空心钻在临床手术中被运用越来越多,其结构复杂、价格非常昂贵,又因为空心钻清洗困难造成空心钻的使用寿命缩短、清洗不洁净、灭菌失败而存在交叉感染的极大危险.

    关键词: 空心钻 清洗 保养 效果
  • 病房传呼器手柄污染调查及消毒模式

    作者:薛菊兰;王俐;付春林;张玲;高祖梅;任道琼;吴爱华

    病房传呼系统在省市级各医院已被广泛应用,有调查表明,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并检出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可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监测测试包的使用观察与分析

    作者:姜华;屈芸娜;艾芬;任国栋;杨建秋

    目的 观察对比高压蒸汽灭菌化学临测测试包内两种化学指示卡的应用结果,为高压蒸汽灭菌每炉物品安全放行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避免判读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方法 化学临测测试包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制作,包内放置3M 1 250、1243移动化学指示卡及1292生物指示剂,观察灭菌后测试包内两种化学指示卡变化及牛物指示剂培养结果.结果 化学监测测试包内的生物指示剂均合格,1250化学指示卡判读合格率为70%,1243移动化学指示卡判读合格率为100%.结论 在每炉末进行牛物指示剂监测的前提下,高压蒸汽火菌每炉物品安全放行的化学临测测试包应选择1243移动化学指示卡,它不受水份和任何物品接触的影响,易判读,可避免判读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

  • 不同方法清洗牙周科刮治器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建;王华;章原;辛媛;李晓红;孟焕新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清洗牙周科刮治器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临床使用后的刮治器分为4组,A组:碱性清洁剂(预泡液)+酶清洗剂+超声;B组:刷洗+酶清洗剂+超声;C组:酶清洗剂+超声;D组:预泡液+酶清洗剂+刷洗.结果 A组(82.3%)、B组(86.5%)和D组(83.7%)的清洗效率明显高于C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泡液+酶清洗剂+超声的清洗方法更适合于结构复杂、缝隙沟槽多且污染严重的器械,同时又能减少刷洗过程给护士带来的风险,是一种高效、安全而且省力的方法,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 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作者:徐进;赵振萍;李三中;刘艳丽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预防真菌医院感染、合理用药、探讨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AP120C AUX系统鉴定到种,黑马生物BACT-IST鉴定药物选择测试卡按照CLSI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真菌依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60.05%)、热带假丝酵母菌(22.22%);真菌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69.03%);真菌感染来源的主要病区依次是呼吸内科(38.30%)、重症监护病房(31.91%),老干部病房(16.55%);抗假丝酵母菌属药物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是5-氟胞嘧啶(97.39%)、两性霉素B(95.27%);抗真菌敏感药物治疗有效率91.00%,耐药性药物治疗有效率44.00%,检出真菌无临床症状率为10.63%.结论 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应依据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果及药物敏感性相结合;真菌感染的预防同样重要.

  •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栗方;曹彬;杜小玲;刘颖梅;黎斌斌;王珊珊;杨春霞;曲寿山;王清涛

    目的 对医院两年来住院患者深部分离的真菌进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了解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患者血液、无菌体液培养经ESP-256血培养仪培养,分离出的菌株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 20C AUX进行鉴定;对丝状真菌用棉蓝染色直接镜检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在5400份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真菌117株,阳性率2.17%;真菌构成比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1.03%、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8.80%、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7.09%、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8.55%、检出前3位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42.74%、肝胆外科占22.22%、介入科占18.80%;分离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氟康唑86.95%、两件霉素B 100.0%、伊曲康唑93.04%、5-氟胞嘧啶93.91%.结论 血液和无菌体液中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多见,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逐年增高,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加.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庆;陆红;刘媚娜;朱丽青;刘庆中;周铁丽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病原菌耐药现状,指导神经内科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5年7月-2007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7株病原菌中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4株(32.7%)、肠球菌属63株(22.0%)、葡萄球菌属47株(16.4%)、真菌38株(13.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8.3%,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物呈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76.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0%,只有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是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肠球菌属、真菌的比例有所增加;并且病原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药耐药;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边雪梅;于杭英

    目的 了解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及其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2月-2007年5月58例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占84.5%,痰液标本培养均检出病原菌,共检出病原菌139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06株占76.3%,革兰阳性(G+)菌26株占18.7%,真菌7株占5%,其中29例患者痰培养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居首位,占病原菌总数的20.7%,G-杆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多药耐药.结论 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2002-2005年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莉明;郭天康;张浩军;张俭

    目的 了解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性,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5年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604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765株占45.8%、革兰阳性菌1350株占22.3%、真菌1926株占31.9%;真菌由2002年的18.4%上升到2005年的36.4%;位于前3位的革兰阴件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与2002年相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菌显著增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碳青酶烯类仍是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的一类抗菌药物.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敏结果.严格用药指征,延缓病原菌耐药.

  • 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诊断急性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施新颜;沈强;阮森林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在诊断急性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8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样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综合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等各项指标,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NDW数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且部分急性感染患者白细胞总数<11.0×109/L,中性粒细胞<85.0%,但NDW数值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当NDW>23.0时,可见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不等、胞浆内出现中毒颗粒等.结论 NDW可以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感染比较敏感特异的一个新指标.

  • PCR法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葡萄球菌属

    作者:周义正;李向阳;邱小燕;付千均;杨锦红

    目的 建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阳性血培养瓶中检测葡萄球菌属的方法.方法 以493例阳性血培养瓶中的细菌为检测对象,采用盐酸胍-苯甲醇法提取细菌DNA,然后以PCR扩增16S rRNA、ssa和mecA基因鉴定葡萄球菌属及其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结果 PCR法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葡萄球菌属的时间约为4 h,其较传统方法的24~48 h明显缩短;以传统方法为金标准,其检测葡萄球菌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98.6%和100.0%,此外PCR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较传统方法也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方便快速,适合从阳性血培养瓶中检测葡萄球菌属.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