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比阿培南联合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丁兆勇;孙丽霞;王新凤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联合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8月-2015年6月收治54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比阿培南,两组均联合替考拉宁,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70.3%,治疗组9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共培养出细菌83株,其中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0%;治疗组9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联合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好,使用安全,适用于重症吸入性肺炎初始经验治疗。

  • 广东地区新型隐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郭鹏豪;黄汉;刘秀丽;陈怡丽;廖康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临床分离新型隐球菌的基因型,分析主要型别的临床特点,为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地区临床分离25株新型隐球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新型隐球菌的7个管家基因CAP59、GPD1、IGS1、LAC1、PLB1、SOD1、URA5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至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同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主要型别菌株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等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株新型隐球菌共检出3个序列型,分别为ST5型22株,占88.0%,ST31型2株,占8.0%,ST106型1株,占4.0%;其中ST5和ST31属于新生隐球菌VNI型,ST106属于格特隐球菌VGI型。结论广东地区新型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ST5型为主。ST5型临床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40~50岁,可出现在部分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中,预后较好。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术前泌尿系带菌情况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高美玲;孙迎娟;侯桂英;孙晓玲;黄伟丽;徐桂强

    目的:监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液中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防手术后泌尿系感染。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泌尿外科所有住院患者共统计病例数1495例,共收集标本1455份做尿培养,其中符合要求标本1251份,并对尿培养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1251份合格尿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91株占31.25%;其中革兰阴性菌291株占74.42%,革兰阳性菌88株占22.50%,真菌12株占3.0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分别为48.40%和32.00%,粪肠球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菌株,屎肠球菌中VRE为9.09%。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培养筛查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 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预防肝性脑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感染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秋梅;赵庆;黄仕明;庹必光;徐靖宇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预防肝性脑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感染的疗效,为此类患者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68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肠外营养组)34例和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胃肠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A组17.65%,B组感染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A组23.53%,干预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胃肠激素指标MTL及VIP均低于A组,而血清SS则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肝性脑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感染的疗效明显好于肠外营养,因此本营养支持方式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程玲;张玲;邹慧青;梅俊;王玮玮;骆园园;杨艳;蓝惠华;陈涌泉;王厚照

    目的:筛查厦门部分医院鲍氏不动杆菌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基因,了解产NDM‐1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厦门部分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341株,采用 VIKET COMPACT 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改良Hodge实验、MBL E‐test法进行NDM‐1表型确认, PCR方法进行NDM‐1基因扩增,并将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结果筛选出5株产NDM‐1的鲍氏不动杆菌,表型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PCR扩增产物BLAST比对为99%以上同源性。结论厦门地区已出现产NDM‐1鲍氏不动杆菌,应加强携带blaNDM‐1菌株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 细菌与真菌感染对血小板的影响研究

    作者:袁胜男;赵俊暕;韩晓燕;石峻;崔秀凤;常玉荣;张林

    目的:探讨细菌、真菌感染对血小板的影响,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预防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为试验组,其中细菌感染123例、真菌感染3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目、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四项的变化,从而探讨细菌、真菌感染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均出现血小板数量减低、M PV增大、PCT减低、PDW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感染血小板以上参数变化更明显;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在血小板数目、PCT、MPV、PDW的相互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血小板数目与M PV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细菌、真菌感染会造成血小板数量减低、M PV增大、PCT 减低、PDW增大,血小板计数简便易操作,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出感染状态,可借助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检测来辅助判定感染类型,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参数。

    关键词: 细菌 真菌 血小板 MPV PDW
  • Toll样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脓毒症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人菁;朱璇;周原;顾珏;邓小明

    目的:分析及研究Toll样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脓毒症的关系,以为脓毒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55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2、TLR‐4、TLR‐7及TLR‐9)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然后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上述血液指标,同时采用 logistic分析Toll样受体及T 淋巴细胞亚群与脓毒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 TLR‐2、TLR‐4、TLR‐7及 TLR‐9水平分别为(39.89±3.59)%、(17.33±1.60)%、(18.85±1.79)%及(62.68±7.32)%,其均高于对照组(16.16±1.53)%、(8.20±0.71)%、(3.31±0.28)%及(41.51±5.20)%;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经 logistic分析,Toll样受体及T 淋巴细胞亚群均与脓毒症有密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呈现明显异常状态,且其严重程度对上述指标的表达影响较大,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改善。

  • 1033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感染分析

    作者:朱宏伟;刘希尧;谭国伟;王占祥

    目的:主要研究医院神经外科7年来择期手术相关感染率以及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008-2014年度1033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手术相关感染率、致病菌以及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33例病人共发生术后感染33例占3.19%,40例次的术后切口相关感染;20例次为切口感染占1.94%,20例次为颅内/椎管内感染占1.94%,其中15例为颅内感染,5例为椎管内感染;自2011年开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来,2011-2014年度手术相关感染率较2008-2010年度感染率下降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高的病种是颅骨修补占6.85%,其次为脊髓脊柱疾病占6.80%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占5.52%;常见的感染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占27.5%;异物植入、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以及脑脊液漏分别是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感染率;避免异物植入、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控制脑脊液漏发生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状态与炎性应激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书文;王彤兵;田玉恒;马原;陈翠翠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状态与炎性应激的影响情况,以了解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医院治疗4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h、24h及48h的呼吸状态与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2h、24h及48h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 M F及FVC水平分别为(2.24±0.18)L、(1.08±0.14)L/s、(2.68±0.21)L、(2.60±0.20)L、(1.24±0.16)L/s、(3.15±0.24)L 及(2.84±0.23)L、(1.55±0.19)L/s、(3.36±0.27)L ,其均好于对照组,其他呼吸相关指标也均好于对照组,血清炎性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状态与炎性应激程度,因此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乳酸菌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调节作用

    作者:孔林;隋龙;王玲君;邱晓晓

    目的:分析辅助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浙江台州市立医院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各100例,3种阴道炎患者均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阴道炎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每种阴道病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阴道 PH值和阴道菌群密集度分布情况。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H值>4.5者所占的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阴道菌群密集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能够改善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常规治疗后的阴道微生态,但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PH值和菌群密集度影响不大。

  •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聚类分析

    作者:马红映;汪丽;虞亦鸣;吕婉飞;邓在春;王翎

    目的:调查三家医院31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DR‐KPN)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并分析其亲缘关系。方法收集三家医院2013年1月-12月分离31株PDR‐K PN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对全部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31株PDR‐KPN每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 gyrA基因突变阳性率100%;31株blaK PC与ISK pn6均阳性,blaK PC‐ISK‐p n6连锁检测阳性率100.0%。样本聚类分析显示A、B、C三家医院的菌株分为三个簇群。B医院与C医院的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本组菌株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抗菌药物耐药。指标聚类分析提示菌株之间存在克隆传播。

  • 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及血清sICAM-1、IL-8、TNF-a的影响研究

    作者:许震;孙生安;刘帅峰;李朝辉;李文献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及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住院拟行手术治疗20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行阑尾切除术,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0.4g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A组术后0.2g/次、2次/d静脉滴注,B组术后0.4g/次/d静脉滴注,常规术用药3d ,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d时血清sICAM‐1、IL‐8、TNF‐a水平。结果术后 A 组出现18例切口感染,B组出现8例切口感染,感染率分别为18.00%、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CAM‐1、IL‐8、TNF‐a术后明显下降(P<0.05),B组较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法对术后切口及血清sICAM‐1、IL‐8、TNF‐a存在一定影响,术前30min单次联合术后0.4g/次/d静脉滴注相对于术前30min单次联合术后0.2g/次、2次/d用药在降低切口感染方面更有优势。

  • 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血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王会凤;谭君梅;苏明莉;林巧;汪孝玲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血炎症指标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单纯手足口病患者及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者共100例,分为继发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各50例,两组均在入院后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分析结果。结果继发感染组患儿血WBC、IL‐6、PCT 均高于无感染组(P<0.05),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感染组血WBC、CRP、IL‐6、PCT阳性率分别为86.00%、82.00%、84.00%、94.00%,高于无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WBC诊断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52.00%,CRP分别为82.00%、36.00%,IL‐6分别为84.00%、40.00%,PCT 分别为94.00%、98.00%。结论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时患儿血WBC、CRP、IL‐6、PCT 等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PC T相对于其他指标用于诊断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可用于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 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李美;刘宝;万珊;杨焕婕;费樱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及喹诺酮类耐药(qnr)基因在阴沟肠杆菌中的分布,分析耐药阴沟肠杆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为指导临床有效控制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非重复阴沟肠杆菌174株,采用PCR法对其ESBLs基因(TEM‐1、SHV‐12、CTX‐M‐3、SFO‐1、VEB‐3)、AmpC酶基因(ACT‐1、DHA‐1)和qnr基因(qnrA、qnrB、qnrS)进行扩增;应用肠杆菌科重复一致序列(ERIC)方法对71株耐药菌株进行DNA分子同源性检测。结果174株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57.47%,A mpC酶基因检出率22.41%,qnr基因检出率为27.01%;经χ2检验,环丙沙星耐药或敏感株对 qnr基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 AmpC酶基因均阴性株与ESBLs、AmpC酶、ESBLs+ AmpC酶基因均阳性株对qnr基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沟肠杆菌中同时存在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基因和 qnr基因,ESBLs耐药基因以 TEM‐1型为主;ESBLs或A mpC酶基因阳性株可同时携带qnr基因;阴沟肠杆菌在医院内存在部分克隆株散在传播情况。

  • 锥形套囊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研究

    作者:姜文彬;任常洁;周丹;林辉;孙晓燕;魏丽丽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8月-2015年9月入住 IC U 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186例,对照组为2014年8月-2015年2月的住院患者,共89例,采用传统柱形套囊气管导管;试验组为2015年3月-9月的住院患者,共97例,采用新型锥形套囊气管导管;观察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V A P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患者中12例发生VAP ,发生率13.48%,VAP发生、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分别为(4.33±0.45)d、(9.39±2.76)d及(12.05±4.01)d;试验组机械通气患者中4例发生V A P ,发生率为4.12%,V A P发生、机械通气及IC U住院时间分别为(8.75±0.48)d、(7.24±2.35)d及(10.36±3.84)d ,试验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 VAP发生的时间要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锥形套囊气管导管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延缓VAP的发生时间,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对VAP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Hp 感染与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MMP-9及内脂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晓旭;卢学锋;邱敬涛;甄艳华;李占宾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内脂素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132例H p感染检测阳性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48例 H p感染检测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9及内脂素。结果观察组患者IMT为(1.42±0.61)mm ,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40)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斑块形成94例(7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例(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软斑例数高,其次为混合斑,硬斑少;对照组硬斑例数高,其次为混合斑,软斑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斑块及无斑块患者MMP‐9及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斑块患者MMP‐9及内脂素水平均高于无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以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软斑关系更密切,且可以促进MMP‐9、内脂素水平升高,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老年患者无菌体液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治疗分析

    作者:赵金云;许文芳;金法祥;许鹏

    目的:回顾性探讨医院60岁老年患者无菌体液感染常见真菌的种类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临床老年患者无菌体液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医院老年患者无菌体液共分离真菌151株,以来自血液和引流液居多,分别为44株,占29.14%和32株,占21.19%;分离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91株占60.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27株占17.88%;分离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均为10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有较高耐药率;近五年总治疗有效率为70.86%,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与201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菌体液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具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及时检测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作者:朱丽芳;孙永法;左富凤;胡姬婷;高佩琦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患儿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10d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送检,观察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及免疫因子CD3+、CD4+、CD8+变化,于治疗10d后评定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10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8.2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10 d各项炎性因子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3、10 d各项免疫因子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可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对CD11b、CD64、PAF、PAF-AH和IL-8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李娉娉;茹渤;郝丽霞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b、CD64、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AF乙酰水解酶(PAF‐AH)和白细胞介素‐8(L‐8)表达的影响,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医院住院50例细菌性感染新生儿(感染组)和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非感染组),检测静脉血CD11b、CD64、和IL‐8,动脉血PAF、PAF‐AH。结果感染组CD11b、CD64、PAF和IL‐8为(305.30±140.29)M FI、(23.10±14.56)M FI、(8.06±5.33)μg/L、(172.39±31.85)ng/L ,高于对照组(231.21±84.68)M FI、(8.12±3.05)MFI、(4.27±2.31)μg/L、(40.21±16.92)ng/L ,PAF‐AH为(6.22±2.34)μmol/L/min低于对照组(9.74±2.13)μmol/L/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CD11b、CD64、PAF和IL‐8高于局部感染组,PAF‐AH低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7 d时CD11b、CD64、PAF和IL‐8低于治疗前,PAF‐AH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时可引起血CD11b、CD64、PAF和IL‐8的表达升高,PAF‐AH活性下降,以上指标表达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 2011-2013年上海西区哨点医院成人急性腹泻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沈思兰;李颖;史慧晶;刘岩红;张万菊;何静;朱绍琴;胡芸文;钱方兴

    目的:了解上海市西区哨点医院成人急性腹泻病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性腹泻病的预防控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上海西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急性腹泻患者2091例,采集粪标本进行培养并分离常见肠道致病细菌(副溶血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和志贺氏菌属),由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医院分离的阳性菌株进行复核并保存。结果671例患者粪便培养阳性,阳性率达32.1%,培养出病原菌671株,居前是副溶血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3.8%、22.1%、21.5%和10.3%;其中,大肠埃希菌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 T EC ),占74.3%(110/148);沙门菌属以肠炎沙门氏菌为常见,占44.4%(64/144);志贺氏菌属以宋氏志贺菌为主,占84.1%(58/69);21~30岁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高,达(29.5%);各季节病原菌检出以7~9月份多,占68.70%(461/671)。结论上海市西区成人急性腹泻患者有明显的季节性,青年为主,大肠埃希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主动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腹泻病预防控制工作。

  • CRP、PCT、ESR及WBC监测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会含;王永堂;卢良杰;李凤新

    目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拟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患者154例,分为感染组40例与非感染组114例,观察两组患者感染部位,术前术后不同时间WBC、ESR、CRP、PCT水平变化,以及迟发性感染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感染组术后3、5、7 d各项指标均高于同组术前、术后1 d及非感染组同期(P<0.05),两组术后1 d观察指标CRP高于同组术前(P<0.05);感染组不同感染部位术后1d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切口浅部感染患者术后3、5、7 d各项指标(WBC除外)高于术后1 d(P<0.05),低于切口深部及其他部位感染术后同期(P<0.05);所有感染患者酌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两组迟发性感染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感染组总有效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监测血清感染指标水平可作为预测早期感染依据,特别是 ESR、CRP、PCT 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早期感染意义重大。

  • 2014年度急诊科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兰亚明;田国红;曾垂万;胡烈献;唐榕

    目的:探究医院2014年度急诊科脑梗死患者感染发生率、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2月急诊科救治的脑梗死患者257例,按规定采集患者尿液、粪便、血液、痰液分泌物标本并按照相关方法进行感染致病菌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2014年急诊脑梗死患者共257例,其中发生感染患者为34例,感染率为13.23%,以呼吸道感染多见,为19例,占55.89%;急诊脑梗死感染病例中,细菌培养34例,共培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58.82%,革兰阳性菌17株,占33.33%,真菌4株,占7.84%;真菌感染敏感性酮康唑或氟康唑高,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左氧氟沙星以及头孢噻肟敏感性高。结论医院急诊科脑梗死患者感染以呼吸道细菌感染为主,细茵感染首选头孢噻肟或左氧氟沙星,真菌性感染治疗首选酮康唑或氟康唑。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成分与内脂素变化及意义的研究

    作者:苗健美;刘华平;陈冰;景洪江;朱峥旭;王金凤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 )患者孕期体成分、内脂素的变化及意义,以有效降低GDM 发生率,改善围产期母婴结局。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月-9月于空军总医院建档并足月分娩的单胎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GDM 30例为试验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及生物电阻抗技术,检测孕妇内脂素水平(母血、脐血、胎盘)及孕期体成分(去脂体重、瘦体重、总体水、体脂含量等)。结果 GDM组母血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胎盘内脂素而言,母血内脂素水平与脐血有较强的相关性(r=0.92,P<0.05);GDM 组在孕11~14周、孕17~20周、孕24~28周各体成分指标(除细胞内水)及孕32~36周总体水、体脂百分比、细胞外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体成分、内脂素变化可能与GDM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孕期体脂变化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的变化研究

    作者:翟小琳;徐晓燕;袁毅;吕涛;张鹏远

    目的:研究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的变化,为该病的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35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为A组,35例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B组,35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然后将3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相关血清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并比较A组中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 A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及GMP-140分别为(5.51±0.42)%、(3.31±0.32)%、(27.81±2.45)%及(14.51±1.46)%,均高于B组(3.45±0.23)%、(3.31±0.32)%、(27.81±2.45)%、(14.51±1.46)%及C组(1.65±0.15)%、(1.82±0.20)%、(16.22±1.70)%、(8.23±0.77)%,A组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相关血清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A组中真菌感染患者检测结果则差于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表达相对异常,且其检测对于感染情况的鉴别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肺部感染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hs-CRP、TNF-ɑ、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作者:赵珂;姬富才;李冬梅;武甲龙;杜泽华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介入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ɑ(T N F‐ɑ)、白细胞介素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住院且均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UAP患者21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PCI方法治疗,术后7 d内46例患者发生感染定为感染组,170例未感染患者定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hs‐CRP、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测定结果。结果感染组患者 PaO2、CK‐MB、cTnI低于未感染组,PaCO2、hs‐CRP、TNF‐ɑ、IL‐6、IL‐10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P介入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可增加hs‐CRP、白细胞介素等相关炎症因子及蛋白含量,降低肺功能,加重心肌细胞损害。

  • 综合医院6种多药耐药菌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黄娟;黎燕宁;郭世辉;覃金爱;黄小红;张云;韦巧灵;张影华;李兰兰;胡绮萍

    目的:了解常见多药耐药菌(MDRO )在综合医院的流行特征,为临床提供预防控制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1070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DRO感染率及科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1-12月监测的6种MDRO及感染病例634例,感染率为0.59%,6种MDRO检出例数及其构成比分别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氏不动杆菌(CR‐AB)326例(51.42%)、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 )115例(18.14%)、M RSA 161例(25.39%)、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CR‐E .coli)9例(1.42%)、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7例(1.10%)、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XDR‐ENT )16例(2.52%);CR‐AB、CR‐PA和MRSA在烧伤整形外科分布多,其次是ICU和中医科病区;CR‐E .coli、CR‐KP和XDR‐ENT散在分布于少数科室;分离出的MDRO中,医院感染例数占总例数的49.68%,CR‐AB、XDR‐ENT、CR‐PA、CR‐E .coli、CR‐KP和 MRSA 医院感染病例的构成比分别为57.56%、56.25%、46.96%、44.44%、42.86%和36.65%。结论综合医院MDRO的感染率比较低;CR‐AB是常见的MDRO ,其次是MRSA和CR‐PA ;烧伤整形外科病房、ICU和中医科病房是MDRO管理的重点科室;MDRO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均应重视。

  • 肝移植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广;郭海明;卜慧莲;郭文治;韩雪萍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对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肝移植术中通气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住院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LPVS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LPVS组术中给与LPVS模式下机械通气,对照组术中常规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术前、术后3 d时用力通气量(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大通气量(MVV)、动脉氧分压(Pa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后3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1.25%,LPVS组患者感染率30.00%低于对照组52.50%(P<0.05);肺部感染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为63.64%,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9株,分别占62.50%、37.5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8株、肺炎链球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分别占33.33%、20.83%、16.67%、12.50%;两组术后FVC、FEV1、MVV、PaO2、SOD均较术前下降,MDA较术前升高,术后FVC、FEV1、MVV、PaO2、SOD水平LPVS组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LPVS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保护肺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 脓毒血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雷;杨初尉;刘宇飞;崔明;王翠翠;隋韶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脓毒血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脓毒血症患者136例,其中47例伴发急性心力衰竭,比较不同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差异,并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E/e'等指标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单纯脓毒血症患者相比,伴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更高(1.84±0.45mg/Lvs 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C的水平与年龄、LVEF、LVDd、E/e'等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血清胱抑素C浓度≥1.58 mg/L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是浓度<1.58 mg/L者的1.68倍,而且发生LVEF≤40%、LVDd≥60 mm、E/e'≥17发生的风险也增高。结论伴发心力衰竭的脓毒血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增高,且升高的比例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异常心脏功能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胱抑素C可作为临床早期识别脓毒血症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指标。

  • 236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杜昆;周名;刘学政;张家均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病毒CoxA16和EV71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6年4月236例确诊为手足口病且CoxA16或/和EV71阳性患儿资料,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确诊手足口病患儿236例,EV‐71单独阳性154例,CoxA16单独阳性61例,两者皆阳性21例。不同性别、春季、夏季和冬季、<1岁和2~5岁婴幼儿两种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71是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关键词: 儿童 手足口病 分析
  • 2015年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伟;冯诚怿;江淑芳;李雪梅;张玲;刘惕;戴玉芳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N IS )对2015年10月14日0点-24点的所有在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共调查住院患者2414人,现患率与现患例次率分别为3.11%和3.77%;调查共涉及34个临床科室,其中现患率高的为重症IC U (38.46%);感染部位分布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呼吸机相关与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率达到98.90%,前三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64%;Logistic回归显示,住院天数过长、曾经入住IC 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导尿管及机械通气,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不断加强对于危险因素的干预,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暴发流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张海峰;姚静;杜兴冉;张扬;高天明;翁晓芹;冯旰珠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时间分布规律、耐药机制及菌株同源性,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2011年1月分离出第1株CRKP后,对随后分离的所有CRKP实时监控;检测各分离株的主要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突变及插入序列 ISKpn6表达状况;对暴发流行期间分离的22株CRKP分别用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探讨其菌株同源性。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分离38株CRKP ,其中2011年分离率为13.2%;2012年上半年分离率为57.9%,呈暴发流行;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全年分离率分别为18.4%及10.5%。38株菌株皆产K PC‐2酶,T EM‐1、S H V的携带率及插入序列ISKpn6阳性率均为100%;DHA‐1及LAP‐2阳性率分别为47.4%及50%;膜孔蛋白编码基因 OmpK35及OmpK36的突变率分别为94.7%及100%。PFGE显示,暴发流行期间22株 CRKP分属 A1~E 7个克隆,其同源性达75%以上;MLST显示,22株菌株的优势型为ST11及ST258,各占31.8%。结论本次暴发流行CRKP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以S T 11及S T 258型为主,加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遏制该菌株传播流行。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侵袭性真菌病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邵英起;于伟;葛美丽;李星鑫;聂能;张静;黄振东;黄金波;施均;郑以州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 A )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 )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接受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133例疑似A A合并IF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及微生物学标准评价其疗效,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33例疑似A A合并IFD患者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21例、拟诊70例,分别占3.0%、15.8%及52.6%;129例患者呈单一部位感染,另有4例呈多部位感染;病原学检查共检出真菌46株,其中假丝酵母菌属38株,曲霉菌属8株;所有患者均具备2项以上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具备≥3项高危因素者占94.7%;卡泊芬净中位疗程11(1~84)天,总有效率72.4%,治疗有效者中位退热时间5(1-20)天,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未确定患者有效率依次为50%、61.9%、77.2%及91.7%;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结论卡泊芬净抗真菌谱广泛,其疗效佳,药物相互作用少,兼具良好耐受性,尤其为治疗A A合并IFD的理想药物。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杨慧宁;冀超;张娜;申凤兰;谢秀彦;张莹莹;杨海宁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以提高对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重视。方法利用信息化监控系统对某院2014年-2015年94673例全院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老年住院患者25924例。结果两年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57%;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具有相关性;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菌血症,与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略有不同;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前三位是外科IC U、综合IC U、干三科;2014年老年住院患者器械相关(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管)感染率分别为20.96‰、5.60‰、5.33‰;2015年分别为27.63‰、2.16‰、6.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加强对其监控,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控制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 肝脏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及其临床分析

    作者:侯继野;姜杨;董延龙;赵宪;张晶岩;张铁汉;葛明;薛雷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3月医院介入科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78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大小、个数、位置、抗菌药物应用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对有严重感染表现的患者行CT 增强扫描,明确局部感染病灶之后,采用置管引流,并对引流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敏测试,以调整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结果78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957次,术后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3.66%;发生严重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肝区疼痛、腹部疼痛;经C T增强证实病灶并引流培养后,检查分离细菌39株,高危因素为既往胆吻合术、多发性肝脏肿瘤、肿瘤比邻肠道和开腹射频消融术,所有患者经更换抗菌药物或加强抗感染治疗后感染均得以控制。结论肝脏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有效,但可能会并发肝脓肿、切口感染、胆汁瘤等感染相关并发症,CT增强扫描及细菌培养有助于明确感染相关并发症的诊断及其治疗。

  • 白细胞介素-17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陈贵艳;周大鹏;张鹏飞;郎丽萍;程瑞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住院7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0例)、严重脓毒症组(24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8例),患者入院24小时及治疗后7天分别应用ELISA检测白介素‐17、降钙素原及白三烯B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IL‐17检测结果分别是:21.58±4.89,23.95±7.10,43.84±13.28,75.31±23.04,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687,P<0.05);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血IL‐17治疗前、后的水平分别是:(38.64±11.65)VS(21.25±5.64),(t=4.2667,P<0.05);(44.65±12.89)VS(26.45±6.87),(t=3.5204,P<0.05);(76.32±22.53)VS(34.54±13.46),(t=2.801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7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子。

  • 神经内镜联合不同抗菌药物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甘晓;张东波;刘向业;傅刘鹏;白新学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对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对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探入内镜,将脑室段分流管拔出,术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万古霉素,试验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术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脊液WBC、蛋白含量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5),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ESR 、PCT及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脑脊液WBC、蛋白含量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ESR 、PCT及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颅内感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炎症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集束化治疗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

    作者:窦琳;王宏飞;路玲;李寅;张坚磊;王勇强;高红梅

    目的:对集束化治疗实施前后医院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进行监测,观察其CLABSI发生率的变化及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趋势。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住IC U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研究,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为集束化应用前(第一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静脉集束化治疗后(第二阶段)。比较两个阶段CLABSI的发生率以及病原菌分布的变化。结果纳入患者4801例,共243例发生CLABSI ,总发生率5.06%,其中第一阶段120例患者发生CLABSI ,发生率7.21%,第二阶段123例患者发生CLABSI ,发生率4.39%,不同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治疗可以降低CLABSI的发生率,在5年观察期间导致CLABSI的不同致病菌的构成比发生了变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观察

    作者:王亚丽;马凤巧;赵岩;黄金珠;张辉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为该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月2月医院收治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为A组,同时期33例血液透析无乙型肝炎者为B组,33名健康同龄者为C组,将3组受试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并比较 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上述血液指标。结果 A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1.23±3.41)ug/ml ,明显高于B组(21.25±2.63)ug/ml及C组(1.15±0.20)ug/ml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也均高于B组及C组,B组上述指标则高于C组,A组中重度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高于轻度及中度乙肝患者,中度乙肝患者则高于轻度乙肝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肝炎严重程度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应注意对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改善。

  • 105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作者:金丹婷;茆海丰;刘洪书;赵勇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105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作回顾性分析,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性的变化进行分析,耐药分析采用 WHONET5.6软件。结果1056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痰液标本,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的检出率高,达27.0%,其次是IC U占20.0%和神经外科占16.0%。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达85.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甚至出现泛耐药及全耐药现象,应引起特别关注。

  • 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燕飞;施美华;王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 )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4048名,孕周35~37周,根据GBS感染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GBS阳性者363例为实验组,GBS阴性者368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0%,宫内感染率8.54%,产后出血发生率7.16%,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5.42%、新生儿肺炎8.82%、新生儿黄疸发生率19.28%,产褥感染率14.32%,新生儿感染率28.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较高, GBS感染会增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临床必需重视生殖道GBS的防治。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思敏;林萍萍;程华莉;殷鹏飞

    目的:剖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413株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统计菌株的耐药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248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60.0%;其中老年患者(≥60岁)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60岁);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集中在普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标本来源则以中段尿、痰、创面和阴道分泌物为主;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的是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对碳青霉烯类则高度敏感。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较严重的耐药情况,应加大监管力度,削减耐药株的发生。

  • 脊髓损伤后行无菌间歇性导尿术防治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美芬;刘良乐;林丹;王俊诚;汤呈宣;何少奇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后行间歇性导尿术与膀胱冲洗法防治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行膀胱冲洗法,治疗组44例采用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及30天两个时间点的尿路感染率、细菌培养及菌种差异。结果治疗30 d后,无菌间歇性导尿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膀胱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518,P<0.001);外源性感染约占46%,与膀胱冲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P=0.026)。结论无菌间歇导尿对降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更加有效,对比膀胱冲洗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对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研究

    作者:王军;曹斌校;李绍刚;林寒冰;王东海;陈桂东;唐龙欢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二氧化碳气腹对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为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患儿88例,根据患者手术治疗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切口感染率、腹腔脓肿发生率、白细胞总数(WBC )、中性粒细胞(N )、淋巴细胞(L)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率和腹腔脓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2.27%,低于对照组9.09%和18.18%;术后研究组患儿 CRP和 TNF‐α水平分别为(23.98±17.34)mg/l和(1.11±0.34)ng/ml ,低于对照组(39.07±19.35)mg/l和(1.54±0.64)ng/ml;术后研究组患儿WBC、N和L水平分别为(10.76±1.35)×109/L、(7.67±1.64)×109/L、(1.86±0.65)×109/L ,低于对照组的(15.43±2.91)×109/L、(12.98±3.21)×109/L、(2.36±1.34)×109/L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腹内感染的实践过程中,与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控制患儿术后感染,改善患儿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是临床手术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 不同术前免疫状态脊椎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研究

    作者:冯利君;王红;辛宏伟;林有志;张允帅;赵金廷

    目的:观察不同术前免疫状态脊椎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为该类患者诊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96例脊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CD3+水平的不同分成3个组,A组32例患者CD3+>60%、B组32例患者CD3+为50%~60%、C组32例患者CD3+为<50%,然后将3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 d、3 d炎症介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C组患者为15.63%,其高于A组0及B组6.25%,B组的发生率则高于A组,术前及术后1 d、3 d炎症介质水平C组患者均高于A组及B组,B组则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前免疫状态脊椎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炎症介质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应注意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及改善。

  • 抗菌肽LL-37序列分析与结构研究

    作者:杨浩;罗鹏程;付靖瑜;胡芳;汪宏良

    目的:分析抗菌肽L L‐37的序列和结构特征,模拟其与棕榈酰转移酶Pag P三维结构的结合,为后续研究抗菌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从PDB数据库获得抗菌肽L L‐37、棕榈酰转移酶 Pag P的序列和结构信息,使用SWISS‐MODEL、NCBI在线工具和ANT HEPROT6.6.6、AutoDock4.2等软件对抗菌肽LL‐37进行序列和结构分析。结果抗菌肽L L‐37序列全长为37个氨基酸,含有75.7%α螺旋和24.3%无规则卷曲,抗菌肽LL‐37片段与棕榈酰转移酶PagP形成8种对接模式,其配体效率在-2.2389~-1.6100 Kcal/mol之间。结论对抗菌肽L L‐37的序列和结构研究,为后续针对特异靶点设计多肽药物,开展结构与活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 2013-2015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作者:曾慧;孟庆兰;李莉;刘畅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医院2013年9月23日-27日、2014年8月18日-22日、2015年10月21日-27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例6458例,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98%、3.14%、1.8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C U感染率高22.58%,其次是神经外科9.03%;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32%;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9.71%、24.98%、24.64%,连续三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反映医院感染现状,针对监测存在的问题,主动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高渗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尹洪花;朱丙烟;卢艳霞;丁永燕;李静静

    目的:探讨高渗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6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渗盐敷料换药,观察组给予高渗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并分析其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切口面积愈合率(92.45±3.51)%明显高于对照组(86.16±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为(2.45±0.51)次,愈合时间为(6.16±1.27)d ,住院时间为(7.38±1.78)d ,明显少于对照组(5.59±0.64)次,(7.34±1.78)d ,(9.40±1.6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敷料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G试验对AECOPD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

    作者:王蕾;毛毅敏;张剑青;孙瑜霞;张英民;戴路明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COPD)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IF)患者诊断及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AECOPD患者11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检测为阳性患者定为IPFI组,给予单纯抗真菌治疗;其余患者定为非IPIF组,给予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5 d疗效。结果110例患者经真菌培养检验,共确诊IPFI患者64例,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高于血清G试验(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阳性患者含量高于血清G试验(P<0.05);经15 d治疗,IPFI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非IPFI组92.31%(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对COPD合并IPFI早期具有诊断价值,具有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高特点,依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治疗疗效满意等特点,但应注重侵入性操作肺部真菌定植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暴发流行的药敏特点与同源性分析

    作者:梁慧;赵树龙;张薇;王玉飞;刘佳;胡红焱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年10-11月产K 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暴发流行的药敏特点及其与同源性的关系,为进行有效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方法收集2014年10-11月分离自临床和医院感染监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20株,通过PCR测定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微量肉汤法测定小抑菌浓度,对于感染有K PC型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研究。结果分离鉴定出产K PC肺炎克雷伯菌外科IC U 11株、内科IC U 2株、其他科室7株;分为 A型和B型,其中A型共17株,B型3株;A型菌株除对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B型菌株对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次产K PC型肺炎克雷伯菌暴发,存在克隆传播的可能,不同的克隆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对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临床科室应积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再次产K PC型肺炎克雷伯菌暴发流行。

  • 炎琥宁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及血沉的影响观察

    作者:左富凤;孙永法;朱丽芳;高佩琦;胡姬婷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儿治疗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IE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药敏试验敏感药物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PCT、hs‐CRP、ESR测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观察治疗7 d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CT、hs‐CRP、ESR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7 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可有效改善IE患儿CRP、PCT及ESR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低下。

  •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冯军花;何京;杨青;崔淑英;张金艳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常见药物的耐药程度,探讨碳青霉烯类抑制法用于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8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分析,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碳青霉烯类抑制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2015年医院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66.28%;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于IC U ,占74.3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类抑制法能够特异、敏感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中的耐药率不同,临床抗菌治疗应综合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利用碳青霉烯类抑制法可有效发现产酶菌株,在医院感染监控中有重要价值。

  • 六西格玛管理对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的影响

    作者:申海艳;周霏;王惠平;童德军;刘卫红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对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的影响。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操作是否规范及消毒效果进行定义与测量;对外科手消毒操作规范率偏低、消毒后手部ATP生物荧光监测合格率偏低进行原因调查,发现影响外科手消毒的主要原因为手部皮肤舒适度差、培训及检查监督不到位、洗手设备用物便利性不足等;针对外科手消毒操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外科手消毒操作从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实施理论操作培训及考核、对洗手设备及用物、操作流程图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率由70.14%提高至93.17%;手术人员外科手消毒后1min ATP生物荧光监测RLU值及手术结束后RLU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术人员手消毒后1min及手术结束后外科手消毒合格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提高外科手消毒规范率及消毒效果。

  • 日本两所综合性医院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作者:郭丽萍;曹彬;徐潜;郎琳娜;王颖;王卫华;赵学军;郝秀萍;张璟;邬巧玲;赵霞;魏栋;刘聪;丁晶宏

    目的:本研究以赴日培训为契机,评价和分析两所日本综合性医院管理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感染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在现场考察和专访记录的基础上,以两所医院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为切入点,整理的数据部分来自培训资料,部分收集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医院的宣传出版物。结果不同耐药类型的革兰阴性杆菌对隔离预防的效果不一样,与非发酵菌相比,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持续升高;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项目管理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执行,并未能持续降低住院患者 ESBLs的阳性检出率;产ESBL的埃希氏菌医院感染的暴露负担和感染负担均比肺炎克雷伯菌更严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项目和标准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必须双管齐下;评估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时须进行感染风险系数调整;分子流行病学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的转化性应用和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

    作者:石敏;宋瑾;张翔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方面的成效。方法开展以“提高骨科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标准化等品管10大步骤进行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骨科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从87.8%提高至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骨科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科室成员个人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脑力开发、团队精神及QCC手法运用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四川省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易隽;温贤秀;闵丽华;彭玉娇;万绍平;武文博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四川省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1月,以四川省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中流行地区、低流行地区1150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应用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医务人员得分低的为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及随访、艾滋病治疗药物、艾滋病实验室诊断指标、艾滋病病毒灭活处理、国家政策及医院规章制度等5方面;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科室、岗位、文化程度、既往是否接受培训、诊疗态度。结论四川省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及院感部门应加强艾滋病应对能力薄弱板块的培训并加强宣传,建立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职业防护机制,以全面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

  • 品管圈对降低供应室器械湿包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倩;王小琼;林翠柳;苏抱治;周璞

    目的:研究品管圈(QCC )活动对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改进质量、减少感染、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方法医院于2015年6-10月在消毒供应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统计出2015年1-5月消毒供应室灭菌包湿包数,运用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湿包的现状进行分析、整改和总结,统计经过品管圈活动后的湿包数;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月-5月消毒供应室灭菌包湿包数1652包,经过品管圈活动后的湿包数下降至312包,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湿包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62%降低至0.54%,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09,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推动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的持续改进,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 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采用追溯系统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顾菁华;张继英;徐虹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采用追溯系统集中管理,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口腔科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共计36000件器械,其中2013年17800件,2014年18200件。2013年1月-12月作为基线期,2014年1月-12月作为干预期,基线期器械大部分由口腔科工作人员自行手工清洗,部分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运用集中纸塑包装灭菌;干预组器械均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单个纸塑包装灭菌,且用追溯系统进行质量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采用追溯系统集中管理后,提高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包装合格率由92.5%提升到100.0%,灭菌合格率由90.6%提升至100.0%,降低了ATP监测阳性率和器械的损耗率,分别由原来70.7%和12.2%降低到现在3.5%和1.9%,四个关键问题比较均为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诊疗器械采用追溯系统集中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刘仙玲;程桂娥;胡祖圣;张林;邹琼;吴金凤;许颖芳;汪文怡

    目的:通过对重症医学科(IC U )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了解IC 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薄弱环节,为制定IC U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12月在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2015年重症医学科共监测患者606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共3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95%,例次感染率6.43%,患者日医院感染率为5.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10.21‰,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0.8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48‰;呼吸机使用率为46.62%,尿道插管使用率为91.87%,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为83.14%;共检出35株医院感染病原菌,排名前两位的是鲍氏/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发现重症医学科感染率较高,主要为3种导管相关的感染,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较高,应针对相关的感染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IC 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梁玉春;泽仁拉姆;唐冠男;林潋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今后的调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翻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对医院2012-2014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0.22%、1.15%、1.41%,社区感染率分别为3.74%、19.27%、17.27%,治疗用药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39.00%、16.28%、12.05%;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7.82%、12.68%、6.67%。结论县级医院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率较低,社区感染率较高,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很重要,现患率调查在县级以上医院实施意义大于县级以下医院。

  • 床旁支气管镜不同预处理效果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黄佩佳;孙莹;刘运喜

    目的:探讨生物膜特效清洁巾对术后支气管镜表面微生物的清除效果。方法60条术后支气管镜随机分成A、B组,A组立即表面擦拭,B组24小时后表面擦拭,A、B各随机分组(A1、A2、B1、B2),A1、B1组去生物膜清洁巾擦拭,A2、B2组湿沙布擦拭,通过菌落计数法和A T P荧光法检测处理后内镜表面微生物残留。结果菌落计数法显示术后立即使用去生物膜清洁巾和湿沙布处理的微生物残留率分别为4.80%和14.48%( P<0.01), A T P荧光法显示残留率分别为和7.55%和24.00%( P<0.01);菌落计数法显示术后24小时使用去生物膜清洁巾和湿沙布处理的微生物残留率分别为6.00%和37.12%( P<0.01),A T P荧光法显示残留率分别为7.92%和28.37%( P<0.01)。结论术后支气管镜用去生物膜清洁巾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湿沙布擦拭。

  •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治新进展

    作者:邢永国;孟伟英;张淑祥;门树乐;田晓静;闫东明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初当抗菌药用于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时,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过程,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增加,近年来其发生率又呈现上升的趋势;本综述简述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病原菌、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并提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及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 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耐药基因可移动元件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慧;蔡培泉;郁震;曹娟;糜祖煌;姜秀峰

    肺炎克雷伯菌(KPN )是医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且发病率和耐药率逐年增高;细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可携带耐药基因在同种或不同种菌株间转移、传播,加速KPN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及耐药菌的播散,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本文简述了KPN携带耐药基因MGE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KPN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这三大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关键词: KPN MGE 耐药机制
  • 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瑶;丁磊;冯莉莉;陈旭岩

    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OPAT),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许多感染患者长期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标准模式。其具有安全、有效、实用以及经济实惠节省资源等特点。该综述介绍了目前OPAT 相关指南及国际和国内的应用现状,为更好的加快我国OPAT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参考。

  •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作者:李正康;刘素玲;张鑫强;黄爱伟;侯铁英

    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CDI)率不断上升,CDI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我国仍没有关于艰难梭菌感染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不同人群CDI的流行情况及其引起的疾病负担。分析表明不同人群CDI流行情况有差异,65岁以上人群是主要的感染人群,而抗菌药物滥用是CDI感染主要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CDI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以及医疗负担加重。因此,早期认识和监测CDI流行病学变化情况对临床诊疗和减轻疾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洗必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新;刘建;余峰;徐昉;刘琼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的感染;它与ICU死亡率、住院成本、住院时间的增加密切相关;近年来,集束化管理是预防 VAP的有效方式,其中包括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本文简述了VAP的发病机制、洗必泰的作用机制、洗必泰在VAP预防中的实施方法和剂型与浓度的选择,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