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地区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黄芳;石伟先;崔淑娟;钱海坤;Yan Li;邓瑛

    目的 通过对北京地区2010年10月-2011年4月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北京市五家哨点医院接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样本425份,利用多重RT-PCR和PCR方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5份样本中检出255份呼吸道病毒阳性的标本,阳性率为60%(255/425).病毒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病毒检出阳性率的时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10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11月份为高峰期(93.75%),次年3月阳性率开始明显下降.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病毒不同.不同年龄组病毒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也不同:0~5岁年龄组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5~15岁年龄组以腺病毒为主;1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北京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不同月份呼吸道病毒流行有一定规律性,并且不同年龄组易感的病毒也不同.

  • 九种呼吸道病毒在北京市顺义地区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荆红波;张爽;王鹏;李颖;张彦春;史继新;张松建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PCR法和多重RT-PCR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间收集的573份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在573份样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27.05%,其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高(5.24%),其次为鼻病毒(4.36%)和呼吸道合胞病毒(3.14%).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14岁以下儿童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阳性率较高,14岁以上人群病例中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不同月份检出的优势呼吸道病毒也不同.结论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顺义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且不同病例类型、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的病毒谱不同.

  • 虫媒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章琪;李深伟;张子龙;田桢干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登革热等虫媒病毒性疾病,鼠疫等虫媒细菌性疾病,恙虫病等虫媒立克次体与埃立克体疾病和疟疾等虫媒寄生虫病等[1].常见的传播媒介生物有鼠、蚊、蜱、螨、蜚蠊、虱、蚤、蠓、蚋和白蛉等[2-3].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虫媒传染病约占5%-10%,但病死人数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2].我国虫媒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情况复杂,对虫媒传染病病原体进行早期、快速检测和鉴定对疾病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071 基于PCR技术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克勇;肖武生;常秀丽;吴庆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基本的方式,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为满足不同研究目的需求,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针对近年来基于PCR技术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为选择适合研究目的的检测方法提供帮助.

  • 055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雪兰;陈艳;刘秀梅;曹小红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 创伤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艳;付萍

    创伤弧菌是自然生存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的一种可能致命的病原菌,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保护人类健康极为重要.本文详细描述了用于创伤弧菌检测的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并对传统生化方法、免疫学方法和DNA探针、PCR等基因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 11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宫照龙;祝仁发;叶长芸;冉陆;许珂;王连秀;陈伟伟

    目的 了解中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对Lm的6个毒力基因(hly、prfA、plcB、inlA、actA、iap)分别设计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对hly、plcB、iap 3个基因的PCR方法进行了特异性试验.结果 对国内多个地区多种来源的118株Lm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除2株菌不含prfA基因外,其他菌株均包含6个毒力基因.PCR引物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hly、plcB、iap3个基因的PCR引物特异性良好,可用于Lm的鉴定.结论 Lm普遍具有毒力基因,具有潜在的爆发风险,应加强对其监测.

  • 我国某地首株O139霍乱弧菌某些特征的研究

    作者:朱勇;刘松青;李子怀;刘彩莲;刘延清

    我国某地1996年6月从一名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首例O139霍乱弧菌,并将该菌与国内外菌株形态,生化和遗传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此菌株与国内外O139流行菌株具有相似的表型特性(Phenotype),形态,生化特性与O1群相似,但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不被O1多价血清凝集;用已知的几种霍乱弧菌毒素基因探针与被测O139菌株DNA杂交,结果显示都具有ctx,zot,ace基因;PCR检测ctxA基因与O1群霍乱流行株具有相同的扩增产物;SDS-PAGE分析外膜蛋白所有O139菌株图谱相似;用16SrRNA基因探针与Bgl Ⅰ酶切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表明此菌株与中国及国外菌株分属于不同的核糖体基因型(Ribotype,RT),而且与当年的O1群流行菌株具有相似的RT型,推测该菌株可能是O1群的突变株,对新毒株O139的出现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王晓梅;李世华;宋秀萍;孙继民;王艳

    目的 调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抗体及菌血症情况.方法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调查314份家猫血清抗体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对血培养产物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 用ELISA法共检测314份标本,总的抗体阳性率为29.6%,<6月龄的幼猫阳性率较低(19.3%),>2岁的老猫抗体阳性率高(37.5%),雌性和雄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血培养共培养出42份可疑阳性,PCR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 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均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汉赛巴尔通体是家猫感染的主要菌种.

  • 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及感染因素研究

    作者:赵连珠;梁继新;薛韶华;李建启;吴瑞

    本文对郑州铁路中心医院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18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采用EIA、RIA、Dig-HBY-DNA及PCR技术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表明,181例患者,除23例各项指标全阴性外,能分型者158例,检出率为87.29%.158例中,急性肝炎155例,慢性肝炎2例,重型肝炎1例.感染单一型110例,混合感染48例.分型结果HA占37.85%、HB占46.73%、HC占14.49%,HD占0.47%、HE未检出;从15份HB尿液用Dig-HBY-DNA探针,检出1例阳性.半年内各型肝炎患者有注射史均在55.10%~63.63%,HB、HC分别占65.31%和52.94%.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 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PCR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张艳亭;徐丽;高源;杨慧芳;刘宝莲;芦晶;李海清

    目的 对自健康人群鼻咽拭子中分离的74株表型特征为不可分群的脑膜炎奈瑟菌,利用PER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用PER方法扩增脑膜炎奈瑟菌种属特异性基因crgA和A、B.C、W135Y、Z、X以及29E不同群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确定不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以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ER扩增,74株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中,66株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扩增阳性,检出率89.19%.66株菌株进行不同血清群的PER分群鉴定,40株菌株(60.61%)可检测为不同的血清群基因璎,B群27株,29E群7株,X、Y群各2株,C、W135各1株.结论 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PER基因分型研究对脑膜炎奈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2株与霍乱弧菌O139诊断血清发生凝集的麦氏弧菌鉴定

    作者:罗隆泽;刘红露;李燕春;杨小蓉;冯泽慧;徐耀方

    目的 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一步鉴定,以排除或确诊霍乱.方法 以试管凝集和交叉吸收实验复核玻片凝集结果 ,用生化实验和BIOFOSUN微牛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O139霍乱弧菌特异性脂多糖基因(LPS).结果 玻片凝集阳性,试管凝集1株菌可达原诊断血清效价的1/4,1株菌达1/2,交叉吸收后均证实为非特异性凝集;未检出LPS基因;系统生化鉴定判定为麦氏弧菌.结论 2株菌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 福建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原灵;詹銮峰;林震宇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福建省于2006年发生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并对引起该病例的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对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脑脊液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疑似菌株经生化鉴定和crgA基因及基因siaD(W135)PCR鉴定,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该病例脑脊液标本分离到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生化及PCR鉴定结果符合.该W135群菌株对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利福平等9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 福建省2006年发现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回顾性研究发现,是近年来中国报道较少的W135群流脑病例.

    关键词: 脑膜炎球菌 PCR 药敏
  • 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分离培养法筛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肖玉春;李可维;梁俊容;邱海燕;杨皓舒;景怀琦;王鑫

    目的 比较针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即ail基因联合fox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和分离培养法的差异.方法 从生猪咽拭子和回盲部肠内容物标本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保守基因foxA和粘附侵袭位点基因ail的PCR检测;菌株分离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将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定哪种更有优势.结果 700份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基因PCR检测阳性402份,阳性率57.4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阳性278份,阳性率39.71%.在PCR检测阳性的402份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71株,分离阳性率为67.41%;PCR检测阴性的298份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株,分离阳性率仅为2.35%.结论 本次实验证实,检测来源于生猪标本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采用foxA和ail基因联合的PCR检测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法(P<0.05).

  •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程苏云;罗芸;叶菊莲;杨婷婷

    目的 以检测toxR基因作为副溶血性弧菌种水平上的特异性基因鉴定,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副溶血性弧菌(VP)筛选方法.方法 根据toxR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扩增被检VP所含的相应基因.分别用标准株及地方株做对照,同时与常规鉴定方法比较.结果 对浙江省2005年收集的286株来自临床病人和海产品的可疑VP鉴定,用常规方法鉴定出VP占总数的62.24%;用toxR基因检测,鉴定率占所有菌株的61.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对40份海产品增菌液直接检测toxR基因与常规增菌分离鉴定法,均有37份标本检出VP,检出率为92.5%.结论 该检测方法快捷、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作为VP快速筛选方法.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志英;贺春艳;薛红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3份临床血清标本采取ELISA 法进行定性检测,并依据乙肝两对半定性结果进行分组,再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 定量阳性率为95.52%,PCR定量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阳模式中阳性率为54.79%,拷贝数为(2.45±2.23)×105/ml;HBsAg(+)、HBcAb(+)模式中阳性率为35.71%,拷贝数为(6.74±1.18)×104/ml;HBsAg(-)、HBeAg(-)模式中阳性率为5.13%,拷贝数为(2.14±1.11)×104/ml.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 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及病毒载量情况,且检测快速准确.

  • 2007和2008年10-12月腹泻患儿诺如病毒分子的检测

    作者:李克蓉;曹虹;汪艳;周锦妍;杨娟;马雁;黄永坤

    目的:分析2007年和2008年10~12月昆明地区部分婴幼儿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0~12月及2008年10~12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96份,其中2007年有46份,2008年有50份.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诺如病毒核酸,并随机挑选2007年和2008年各一份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应用DNAassist、Clustal-w和MEGA 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96份标本共12份检出No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5%,其中2007年有7份No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5.2%,2008年有5份No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用DNAassist、Clustal-w和MEGA 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该两株病毒的组内核苷酸同源性为97.3%,与GenBank上GⅠ组:Norwalk68,SouthamptonVirus,BS5,WUG1,Chiba Virus的同源相似性在82.5-95.7%之间,而与GⅡ组Farmington Hills,B4S5,MD145 Maryand virus,Lordsdale Virus,Mc37,Saitama U1,Hawaii,Snow MountainVirus,SaitamaU4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在51.9-62.5%之间.结论:2007年和2008年10~12月昆明地区部分婴幼儿腹泻散发病例中均存在诺如病毒的感染,且所检测的两份标本为同一型,同属于GⅠ型.

  • 海洋放线菌乙酰CoA连接酶的克隆

    作者:马艳玲;李海贤;翁萍;刘泽璇;许小庆;曾荣

    克隆稀有海洋放线乙酰CoA连接酶合成基因的基因片段.根据Salinispora arenicola CNS-205的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两对乙酰CoA连接酶特异性引物,以其总DNA为模板,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包含乙酰CoA连接酶的完整的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成功插入到克隆载体pUC-18中.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验证并在检测机构中验证测序结果正确,成功地获得了稀有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的乙酰CoA连接酶合成基因的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PCR及其改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皓

    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测的整个过程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并且其操作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可以准确检测出不安全食品。为了更好的达到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需要对已有的PCR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如定时定量PCR技术、多重PCR技术、PCR-DGGE技术,但是在这些改进技术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本文介绍了传统PCR技术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 乙肝小三阳与HBV~DNA的关系分析

    作者:阳仕荣

    目的:分析乙肝小三阳患者(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与HBV~DNA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所接收的30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和50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研究,对其血清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的检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肝五项,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HBV~DNA,分析比较乙肝小三阳患者(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与HBV~DNA的关系.结果:乙肝小三阳患者(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的检出率是77.1%,HBV~DNA的检出率是62.6%,其中两组数据进行比较(x2=11.1511,P=0.0008),即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BeAg呈阴性情况,可能也有病毒复制的情况,HBV~DNA和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对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讲其可以有效的指导乙肝疾病的诊断、诊断及临床疗效,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情况的判断.

1885 条记录 1/95 页 « 12345678...949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