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종류방치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578
  • 国内刊号: 42-12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7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焕朝 魏少忠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肾上腺皮质肿瘤增殖活性检测及预后意义

    作者:阎晓初;柳风轩;贺光友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对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断价值和预后.方法:采用DNA含量测定、AgNOR和PCNA染色对正常肾上腺皮质、皮质增生、腺瘤和癌进行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正常肾上腺与皮质增生DNA含量、AgNOR计数、PCNA指数均值相接近(P>0.05),DNA倍体主要呈二倍体.腺瘤较增生组相比三种指标均值相差显著(P<0.01).结论:提示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对肾上腺皮质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参考价值.

  • 肝细胞癌患者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作者:黄定瑞;朱波;劳明;赵惠柳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检测12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GV),另外采用ELISA法检测本实验检出18例Anti-HGV+血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Anti-HCV).结果:Anti-HGV阳性率分别为12.5%(16/128)和3.6%(2/55),两者差异显著(P<0.001).18例Anti-HGV+血清中,HBsAg阳性率77.7%(14/18),Anti-HCV阳性率22.2%(4/18).表明HGV、HBV、与HCV有重叠感染现象.结论:提示广西地区HCC病毒致癌因素中,HGV感染可能是仅次于HBV及HCV的又一重要因素.

  • 食管癌P16基因突变

    作者:王克文;谢儒全;邓长生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原发性食管癌的关系,了解该基因突变在原发性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分析了22例原发性食管鳞状上皮癌P16基因第二外显子(exon2)的基因结构变化.结果:40.9%(9/22)原发性食管鳞状上皮癌P16基因exon2发生了突变,而对照组22例正常组织中无一例表现有突变,其中低分化癌的突变率高于高、中分化癌(P=0.038),临床Ⅳ期的突变率高于临床Ⅱ、Ⅲ期(P=0.042).结论:临床上检测原发性食管鳞状上皮癌有否P16基因exon 2突变,有助于识别恶性程度较高的食管癌,并可用于估计食管癌患者预后.

  • β-榄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运动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龙邦;臧静;王靖华;喻毅强;周晓军

    目的:探讨β-揽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电镜及划痕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了β-榄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与运动能力、间隙连接结构及其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20~40μg/ml的β-榄香烯可显著抑制B16细胞对纤维结合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两种基质的粘附,抑制B16细胞的运动,延迟吸管尖部所致细胞单层损伤的愈合.结论:提示β-榄香烯对B16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 胃癌组织中PCNA与MVQ的关系及其意义

    作者:张友元;周绍弼;刘绪堂;陈新皓;邢寿富;黄望珍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NCA)与微血管数(MVQ)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PCNA与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结果:PCNA阳性病例,MVQ高;PCNA阴性病例,MVQ低.两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活性可能有促进微血管形成的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与丁硫氨酸亚砜胺协同抗卵巢癌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娅;李进;沙金燕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不同浓度的丁硫氨酸亚砜胺(BSO)联合抗卵巢癌的作用.方法:用3AO、AO卵巢癌细胞株体外培养作为靶细胞,分别用TNF、BSO或联合作用于靶细胞,计算杀伤率.结果:单独应用TNF和BSO对3AO卵巢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用500 u/ml的TNF对AO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8.49%(P<0.05).用50 ug/ml BSO协同5000 u/ml TNF可杀伤3AO卵巢癌细胞45.9%(P<0.01).对AO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为75.9%(P<0.01).结论: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独应用.TNF与谷胱甘肽合成酶抑制剂BSO的联合应用为我们治疗卵巢癌开辟了一条联合非化疗药物的新途径.

  • SRRS方剂抑制消化道恶性肿瘤P53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爱光;杨金坤;孝作祥;唐莱娣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SRRS方剂治疗消化道癌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Lovo结肠腺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中药SRRS方剂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用PCR-SSCP银染色法研究SRRS方剂对Lovo移植瘤生长过程中P53基因突变的影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50%(5/10)发生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突变,SRRS方剂治疗组无(0/10)此现象(P<0.05).结论:提示SRRS方剂能抑制Lovo移植瘤生长过程中P53基因的突变,即SRRS方剂可对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基因水平有影响作用.

  • 食管癌高发区玉米中伏马菌素B1的检测

    作者:王海涛;魏慧娟;马吉林;罗贤懋

    目的:检测串珠镰刀菌主要代谢产物Fumonisin B1在华北食管癌高发区玉米中的含量并比较高发区和低发区的含量差别.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荧光法.结果:正常玉米FB1的阳性率为90.90%,平均含量为1.40±0.50 μg/g.霉变玉米的阳性率为100%,平均含量为88.91±13.07 μg/g.结论:高发区的串珠镰刀菌污染率和FB1含量比较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 绿茶素(TP-91)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永方;韩志红;徐国华;刘晓康;罗仁峰;朱秀华;陈琼霞

    目的:研究绿茶素对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我院从湖北绿茶提取的绿茶素(TP-91)进行了多项指标综合观察的抗肿瘤实验.瘤株为小鼠S-180,Hela细胞和EAC.结果:(1)TP-91具明显抗癌作用,对S-180的抑瘤率达43.6%,体外试验对Hela细胞和EAC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药物作用2小时后癌细胞死亡率分别为93%和45%;(2)给药后血液高凝状态缓解、cAMP升高、SOD活性增强,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上升、以及肿瘤间质肥大细胞数增多;(3)检出TP-91含有硒、锗等20种元素.结论:提示绿茶素(TP-91)在肿瘤一级预防和辅助治疗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 血清总唾液酸在食管癌早诊中的研究

    作者:李琰;段建平;孙玉敏;郭翠兰;乔翠云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对食管癌早诊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磁县1510例普查人群的血清总唾液酸(TSA)分析研究.结果:高发人群血清TSA含量随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加重逐渐增加.方差分析显示食管癌、近癌、重增Ⅱ与重增Ⅰ、轻增、正常人群血清TSA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食管各级病变血清TSA含量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表明:在食管上皮细胞重增Ⅱ时TSA含量与正常人群就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重增Ⅰ、轻增和正常人群TSA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提示血清TSA含量可作为一种食管癌早诊指标用于人群筛查工作.

  • 香烟对阻止黄曲霉素B1诱致小鼠肝脏癌前病变影响的bFGF表达

    作者:赵文新;杨映红;杨发端;黄旭;Daniel W.Nebert;Daniel W.Nebert

    目的:应用抗bFGF单克隆抗体研究小鼠肝脏癌前病变中bFGF的表达.方法:将津白2纯系小白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AFB1组,AFB1+香烟熏组和对照组.AFB1溶于DMSO,5ug/日,只量拌于饲料投食两实验组,熏烟组另以烟丝30g/日熏烟,经半年实验,取肝脏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使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检测bFGF表达强度.结果:三组小鼠肝bFGF表达强度呈AFB1组>熏烟组>对照组的趋势,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bFGF表达与DNA含量呈正相关.我们推测:AFB1诱导的小鼠肝脏癌前病变与bFGF表达上调所至细胞增殖有关.结论:本实验从另一侧面证实香烟具有阻止AFB1诱导小白鼠肝癌变的作用.

  •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波;张宏;朱善德;杜晓炬;蒲菲菲;康健;范剑非

    目的:探讨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ELISA技术测定肝癌与不同疾病患者血清中β-G活性,并对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G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β-G活性明显高于肺癌,胃癌,甲状腺癌;也明显高于肝血管瘤,肝硬化等肝脏良性病变,均为P<0.01;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及介入治疗后血清β-G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肝癌复发时β-G活性又有增高趋势.结论:作为一种体内酶标志,β-G对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术前血清CEA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探讨

    作者:欧阳涛;王天峰;张京泰

    用酶联法测定418例女性乳腺癌病人术前血清CEA值,将病人分为CEA正常组和异常组,根据临床分析选择术式和辅助化疗方案,全部病例均行随访.χ2检验证实CEA异常组病期较晚(P<0.005).SPSS Windows 6.0软件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病人生存率差异极为显著(P<0.001),Cox模型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腋窝淋巴状况及肿瘤大小均与长期生存相关,近似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5441、1.2520和2.1101.提示术前血清CEA水平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

    关键词: CEA 预后 乳腺癌
  • 食管癌中P16、PCNA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蔡瑞君;刘锟;王武军;王文亮

    目的:探讨P16、PCNA基因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4例食管鳞癌及10例正常食管组织分别检测P16蛋白、PCNA蛋白表达.结果:84例食管鳞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54.8%(47/84),P1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PCNA表达阳性率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显著性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并与术后生存期互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P16与PCNA表达呈反相关系(P<0.01).结论:表明P16在食管癌生长、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PCNA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Ⅲ期食管癌术后口服鲜山羊乳长期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曹福生;周文华;王立新;王书霞;孙俊娥

    目的:为了探讨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口服鲜山羊乳而获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29例均为中青年患者,术后除3例进行不规范的化疗外,余26例术后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术后早4周,迟85天始口服鲜山羊乳汁,每天服1次,每次服250~400ml,均长期服用.结果:29例患者均生存达10年以上,其中有4例生存达15年,均未发现癌转移和/或复发及再发癌征象.血清胆固醇含量均较术前增高.结论:鲜山羊乳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和促免疫的双重功能的重要医疗价值

  • 原发性气管癌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关长群;郭平;马长富;李爱娟

    目的:提高原发性气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进行8例原发性气管癌的X线、CT、MRI检查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8例影像学显示气管壁广基底菜花状或乳头状肿块影致管腔狭窄,肿块大小2~4.5cm,1例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理诊断:气管鳞癌4例,腺样囊性癌4例.结论:MRI多体位进行气管癌检查,在显示气管癌的形态、大小、气管壁浸润、纵膈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信息优于X线和CT,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原发性气管癌 X线 CT MRI
  •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作者:徐本义;李凤婉

    目的:寻求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本文通过对1981~1990年间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的分化型(乳头状、滤泡状)甲状腺癌314例进行分析.治疗性组136例,选择性组178例(均为包膜外型及腺外型).结果:选择性组淋巴转移率为68%(121/178),其中气管旁淋巴结阳性,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阴性4例,气管旁淋巴结阴性而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阳性者有98例,这些病例中转移淋巴结位于颈上、中者占91.8%(90/98).结论:位于甲状软骨旁者多发生上颈淋巴结转移,位于环状软骨旁者多发生中颈淋巴结转移,位于气管侧方者多发生下颈及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 根据肿瘤细胞药敏结果指导治疗急性白血病40例

    作者:王文金;曹慧萍;金风祥

    目的:了解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在治疗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外周血或骨髓2ML进行离心、冲洗干燥处理后进行计数.结果:治疗组40例,32例获完全缓解,其中19例一疗程完全缓解,13例2疗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0%.2例部分缓解.对照组35例中22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62.8%,6例部份缓解,二组完全缓解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结论:根据肿瘤细胞药敏结果指导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满意.

  • VIP方案对EP、CE方案化疗失败肺癌病人的补救治疗39例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柏长青;戚好文;米建新;常雁军;孙四仁

    目的:探讨EP、CE方案化疗失败肺癌病人的补救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由异环磷酰胺、顺铂、鬼臼已叉甙组成的VIP方案治疗了39例接受EP、CE方案化疗后无效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化疗3.1周期.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总有效率51.3%.进一步分析表明无效病例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复发病例,而进展率则明显低于复发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VIP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小细胞肺癌的补救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醛氢叶酸合并5-Fu、DD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80例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吴晖;黄雪珍;谢贤和

    目的:寻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鼻咽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用CF-FP和FP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的鼻咽癌各40例.结果:有效率分别为75%和52.5%,CR率分别为5%和0,CF-FP组中大剂量和中剂量CF各20例,有效率分别为80%和70%,既往FP治疗失败或复发者仍有57.89%的有效率,CF-FP组白细胞下降、呕吐、口腔溃疡略高于FP组,结论:中剂量CF-FP为治疗晚期复发、转移鼻咽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亦适用于FP方案治疗失败或复发者.

  • 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直肠癌疗效观察

    作者:郑曲彬;杨维竹;江娜;池畔;郑宇辉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直肠癌行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或/和骼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①CR 0%,PR35.4%,MR52.1%,有效率35.4%;②40例行2期手术,术中见病灶周围明显纤维化,术后病理证实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③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④并发症:2例发生完全肠梗阻,1例左半结肠坏死.结论:于直肠癌手术切除前先行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该方法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和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的潜在危险.

  • 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32例分析

    作者:张兴国;杨瑞森;李道堂;张百江;张为迪;王国范

    目的:寻找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的规律,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方法:总结3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的临床资料,包括组织学来源,病理组织分型、生物学特性、诊断、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分别进行讨论.结果: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的预后较食管鳞癌差,仅1例生存3年以上.结论:食管腺癌的综合治疗、主张以手术为主,不提倡常规术前放疗或化疗.

  • 顺铂、紫杉醇在复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孙君重;殷明君;胡玉兰

    目的:为了寻找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研究对21例对CAP、EP、NVB-P、VDS-P等方案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顺铂、紫杉醇治疗.经2~3个周期治疗,进行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结果:按照WHO标准,总有效率(CR+PR)为35.0%(7/20).7例有效者均为PR,主要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脱发、肌肉/关节疼痛,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并不多见,毒副作用可以耐受.结论:表明本方案对耐药性NSCLC仍然有效,可以作为二线方案应用.

  • 以榄香烯乳为耐药调变剂联合化疗耐药胃癌临床观察

    作者:田韧;杨劲松;张保国;李纲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有无逆转晚期胃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共选择4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单纯化疗组;2单纯榄香烯乳治疗组;3榄香烯乳联合化疗组.结果:单纯榄香烯乳治疗组有效率为9%,单纯化疗组为0%,榄香烯乳联合化疗组为28.6%.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化疗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逆转晚期胃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 CT与食管癌腔内照射的预后

    作者:祝淑钗;翟福山;万钧

    目的:探讨食管癌外侵程度与腔内照射关系,以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1993年10月~1994年3月,23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接受外照射加腔内治疗,先常规外照射3800cGy/19次,然后行Ir-192腔内照射.结果:13例生存1年以上,10例生存不满1年,这两组病人的病变长度、CT大外侵程度、管腔直径、生存期的平均值分别为6.2cm,11.5mm、6.3mm、15.7个月和8.0cm、19.8mm、8.3mm、7.6个月.结论:食管癌病变长度小于5.0cm,CT大外侵不超过15mm,管腔直径介于5~6mm之间,可能是腔内照射好适应症.

    关键词: 食管癌 腔内照射 CT
  • 醛氢叶酸、氟脲嘧啶配合放射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庆伟;刘宏;常萍;刘月欣

    目的:探讨醛氢叶酸,氟脲嘧啶配合放射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无法手术的直肠癌进行了放射治疗,其中18例同时给予醛氢叶酸(CF),氟脲嘧啶(5-Fu)的全身化疗(观察组),16例为单纯放疗(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中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尤其对会阴区下坠疼的改善明显(P<0.05),且转移症状亦有所缓解.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50%.有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22.2%、6.25%.结论:CF/5-Fu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患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 特素(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建华;周均田

    目的:分析特素治疗31例晚期恶性肿瘤效果.方法:患者接受以特素为主的联合化疗,并给患者标准的抗过敏反应用药.结果:特素治疗疗效为70.96%,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未发生任何因特素毒性过敏死亡病例.结论:特素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良好药物.

    关键词: 特素 疗效 毒性
  • 卡铂放射增敏治疗子宫颈癌68例临床报告

    作者:楼寒梅;楼洪坤

    目的:研究卡铂作为放射增敏剂在晚期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1990~1992年我院收治ⅡB期及ⅢB期子宫颈癌118例,非随机分组,研究组68例:鳞癌63例,腺癌5例,对照组50例:鳞癌47例,腺癌3例,两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均无显著差异,且放射治疗方法相同.研究组每次腔内治疗当天上午卡铂50 mg静滴,下午行后装治疗,总量400~500 mg.结果:5年生存率各为66.1%(45/68)及66%(33/50)(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探讨原因如下:1.每天一次给药,致血药浓度不能恒定;2.剂量太小;3.卡铂静滴与后装治疗间隔时间太长,另外理论上化疗加速残留肿瘤细胞增殖及克隆重组.临床有待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剂量而副作用可被接受;2.给药合适时间;3.如何序贯.

  • 国际放射肿瘤学大会(ICRO'97)论文综述(基础部分)

    作者:袁峰;周福祥;周云峰

    国际放射肿瘤学会(ICRO)创建于1981年,在1994年成为独立学会以前系挂靠在国际放射学会(ISR)下活动.自1981年以来,虽然先后在布鲁塞尔、洪都拉斯、巴黎和大坂举行过世界级大会,但学会独立举行国际性大会则应是1997年的北京大会,因此,这次大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她不仅是我国放射肿瘤学界的光荣,同时也是全世界同道们值得自豪和纪念的日子.

  • 肿瘤浸润、转移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必成;熊永炎;林宜先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两大主要特点,是肿瘤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1].此项研究无疑有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近几年来,人们在探索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促进或抑制肿瘤转移的有关基因,同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下面我们将从肿瘤浸润转移过程及其有关基因调控方面来综述肿瘤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 恶性淋巴瘤合并白塞氏综合症1例

    作者:张永义

    某女,53岁.因咳嗽,胸闷,右锁骨上肿块10天来诊.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口腔及大小阴唇痛性溃疡,伴不规则低热,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继之出现畏光,视力膜糊.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白塞氏综合症.虽经多方治疗病情仍迁延不愈.体格检查:神清,慢性病容,右锁骨上淋巴结1枚如蚕豆大小.两眼稍充血,两瞳孔不等圆.心率94次/分,律齐,无杂音.肺部:右上中肺可闻及湿罗音,左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妇检:大小阴唇数处溃疡,部分疤痕形成.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44?mm/N,类风湿因子(+),心电图正常,胸部CT:纵隔内多发结节(恶性淋巴瘤可能)伴右中上肺炎性变.右锁骨上淋巴结活切,病理报告:弥慢型恶性淋巴瘤,B系,小裂细胞性.临床诊断:恶性淋巴瘤合并白塞氏综合症.

  • 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北平;袁宏银;蒋宇;李卓群;梁南南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黑白超声图像上表现典型时其鉴别点已较明确.而彩色多普勒对其诊断尚未形成共识.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对64例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了检查,其中良性病变30例,乳腺癌34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用Diasonic VST彩超仪,探头频率10MHz.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内血管纤细,血流量少,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低≤0.69(除2例伴上皮不典型增生RI=0.84).而乳癌灶内及周边可见少1支,多3支的较宽血流环绕瘤体并伸入其内分支形成多种形态:弯曲短棒状;花环状;火球状及丫形等.血流大宽度为20mm,部分呈极亮闪烁状五彩缤纷色.其中11个癌灶内出现湍流频谱(37%).88%的癌灶内均可见动静脉血流.RI高0.97,平均0.78.34个乳癌中33个RI均高于0.77(97%).病检结果.良性30例中纤维腺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孔腺瘤样病变18例;恶性34例中浸润性导管癌30例,粘液腺癌2例,髓性癌2例.

  • 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再手术6例报告

    作者:张泉河;尹慧;梁圣勇

    我院于1987~1996年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并存结肠癌17例,其中6例漏诊,报告如下:

  • 一家4人同患原发性肝癌

    作者:张明强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一月伴消瘦于1982年9月就诊.B超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AFP(+).放弃治疗,同年12月死亡.

  • 口服足叶乙甙和三苯氧胺治疗晚期肝癌

    作者:刘宝瑞

    目前对于已丧失手术机会的进展期肝癌,多首先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该疗法可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甚至获得二次手术的机会.但对于晚期(far-advanced)的肝癌患者,栓塞化疗可能会因其明显的毒副作用而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对这一部分肿瘤,至今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近,作者采用口服小剂量足叶乙甙和三苯氧胺治疗了一例晚期原发性肝癌,初步观察效果肯定.

  • 食管和气管原发重复癌1例报告

    作者:韩克起;张风祥;赵水喜;陈培端

    曲×,男,52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于97年3月22日入院.入院后行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7 cm处粘膜紊乱,长约3 cm,病理诊断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97年3月30日行食道癌切除术,食道弓上吻合,术中见病灶位于主动脉弓上4 cm处,长约 3 cm,无明显外侵,术后四周行全纵隔放疗40 Gy,吞咽困难症状消失.尔后分别行BPF方案化疗两周期,BLM 15 mg iv d3、6、10、13;5-Fu 1.0 vp d1~5;DDP 100 mg iv d1;复查胃镜吻合口未见复发征象.97年8月出现刺激性呛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主气管内侧壁有一桑椹样赘生物,大小约0.8 cm,质脆,触之易出血,活检病理为:鳞状细胞癌(高分化).行X-刀分割治疗五次,一个等中心,6 Gy/次,DT 30 Gy ,治疗后第12天咳嗽加重,咯出大块坏死物,行病理检查证实为高分化鳞癌,咳嗽明显减轻 .X-刀术后半年复查纤支镜,局部粘膜光整,无肿瘤复发征象.

  •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2例报告

    作者:戴鑫琦;谭德银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十分少见,我科遇见两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68岁、教师,于1987年9月出现食后右上腹胀满、隐痛,时而恶心呕吐、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入我院外科治疗.查体,剑突下3 cm处有压痛.上消化道钡透检查,十二指肠狭窄,有约3×3.5 cm大小肿瘤.手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有4×3 cm大小肿块,与胰头, 结肠系膜粘连.临床诊断、十二指肠肿块性质待查.

  • 内镜下针吸活检对胃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鲍兵

    胃癌确诊常需内镜检查病理学证实,常规活检阳性率文献报告为70%~80%,细胞刷检阳性率70%~90%,(1)为了提高内镜下胃癌诊断率,我们采用内镜下细针抽吸活检(FNAC)结合活检及刷检获得了较高阳性率,现总结介绍如下.

  • 内镜下食管癌的化学硬化治疗

    作者:金建军;单世民;王素玲;魏晓红;孙晓敏

    内镜下癌肿内联合注射抗癌药和硬化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达到缩小肿块,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国内报道较少.近三年来我们用此法治疗食管癌12例,并和局部注射抗癌药水溶液进行了疗效对比.

  • 福建消化道肿瘤患者氮-乙酰化酶多态性调查

    作者:陈华;张祥福;许东坡;张一帆;孙昌盛;王志红

    为探讨N-乙酰化酶(NAT)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检测了7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胃癌34例、大肠癌28例、肝癌8例)和107例非肿瘤对照的N-乙酰化酶多态表型.结果显示7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7例为慢型(38.57%);107例对照20例为慢型(18.69%),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OR值为2.67(95% CI 1.28~5.61),提示N-乙酰化酶表型慢型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增加1.67倍.本调研为深入探讨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学并加强预防提供了新的线索.

  • 40例肺癌唾液癌胚抗原临床意义观察

    作者:苏震雄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自1965年Gold首先应用以来在临床已广泛应用20多年,是一有极大诊断意义的肿瘤标志物.作者从90~95年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0例肺癌病人,19例非肿瘤病人及15例正常对照唾液CEA,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定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来宝;马力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对41例胃癌活检标本进行PCNA的表达定量检测,并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 维吾尔族食管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作者:谭德银;戴鑫琦;赵红艳;王燕燕

    选自新疆喀什地区1012例维吾尔族(简称维族)食管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EGFR在喉癌、癌旁组织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

    作者:戴嵩;王晓倩;方艳玲;孙悦;桑月红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信号传导系统的一部分,其过度表达能促进正常的细胞分化增殖和恶性肿瘤的转移.本文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了36例原发性喉癌,癌旁1.0cm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探讨了EGFR在喉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 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景尚华;施惠晶;郭明

    本文采用国际癌症研究学者所倡导的计算机临床应用技术,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111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喉鳞癌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以喉癌的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的变性坏死、间质反应、胶质反应有无、血管内有无瘤栓、部分喉切除拟或全喉切除、有无术后追加放、化疗、颈淋巴结清扫以及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分析等因素为变量,进行预后分析,并回代检测预测,与实际随访结果对比,当F=1时符合率77.8%,不符合率22.2%(18例),而不符合中5例死于非喉癌因素.

肿瘤防治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