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종류방치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578
  • 国内刊号: 42-12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7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焕朝 魏少忠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膀胱癌基底膜与肿瘤浸润分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韩韬;秦大山;段国兰;陈一戎;史庭恺;岳中瑾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的主要成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发现基底膜是否完整与膀胱癌分期有关(P<0.01),基底膜连续完整,膀胱癌浸润较浅,分期较低;而基底膜与膀胱癌分级无关(P>0.05).说明了基底膜是阻止肿瘤浸润的主要屏障,而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有助于判定肿瘤分期和发现早期肿瘤浸润.

  • 喉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研究

    作者:金顺钱;张伟;于振坤;刘毅;曲平;范尔钟;韩德民

    目的:研究原发喉癌及相应癌旁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探讨其作为喉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以PCR技术为基础的TRAP方法研究了39例原发喉癌和17例相应癌旁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在39例原发喉癌组织中,发现有35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9.7%,端粒酶表达与喉癌临床资料无相关性.在17例癌旁组织中有6例显示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35.3%.结论:端粒酶激活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有可能成为喉癌的临床肿瘤标志物.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对鼻咽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力的影响

    作者:张钦明;孙宁;陈小毅;莫梅英;唐泽立

    目的:研究EBV-LMP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体内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CNE1细胞为对照,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测定、流式细胞术、PCNA检测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体外细胞增殖,结果表明,A比值实验组高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P<0.01);实验组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P<0.01);FCM法测定细胞周期,实验组S期细胞比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增高,S期细胞达34.9%;PCNA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细胞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P<0.01).CNE1及转染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结果表明,LMP表达细胞系移植瘤潜伏期、体内倍增时间明显缩短(P<0.01),成瘤率、瘤重显著增高(P<0.01/0.05).结论:EBV-LMP对CNE1细胞体内外增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LMP在NPC细胞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研究

    作者:周一鸣;兰中芬;赵进昌

    本文用OKT单抗致敏血球花环法和MTT比色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胃癌(GC)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CAG患者CD3+亚群及CD4/CD8均较健康对照明显降低(P<0.01),NK细胞活性显著低下(P<0.01).胃癌患者术前CD3+、CD4+亚群及CD4/CD8较健康对照明显降低(P<0.01),CD8+亚群显著升高(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CAG患者比较,胃癌患者术前CD3+亚群及CD4/CD8明显降低(P<0.05),CD8+亚群显著升高(P<0.01),NK细胞活性显著低下(P<0.01).而术后两周,以上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说明CAG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已处于失调状态,而胃癌患者的免疫失调更为严重,但手术切除肿瘤后病人的免疫失调能迅速恢复,一般为两周左右.

  • P-糖蛋白在肝脏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宋述梅;毛永荣;周济兰;张先林

    本文应用组织抗原微波修复的S-P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了22例原发性肝癌(PHC)、10例肝内海棉状血管瘤、11例肝硬化及11例正常肝组织中P-糖蛋白(P-qP)的表达.22例PHC中有19例(86%)不同程度地表达了P-糖蛋白阳性.11例肝硬化中5例阳性,10例海棉状血管瘤全呈阴性,11例正常肝细胞呈低到中度阳性.肝内不同病变中P-qP的染色部位和强度有所不同:肝癌细胞的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上,混合性肝癌的腺腔内膜呈阳性,肝硬化组织以细胞浆染色为主,而正常肝细胞的染色位于细胞浆内,膜无明显着色.本文结果提示P-qP在肝脏病变中的表达不仅能从分子水平上客观判断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指导化疗用药而且P-qP表达的部位和强度可能与肝癌的恶性进程有关.

  • 结肠癌细胞株、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粘膜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的差异

    作者:解远峰;吴金生;要秀;鲁建国;王青

    本文采用Southern blot法鉴定了结肠癌细胞株、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在6株结肠癌细胞株中有5株(83.3%)P16基因CpG岛呈异常甲基化状态,在18例结肠癌组织中13例(72.2%)呈异常甲基化状态.与之相对,18例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仅5例(27.8%)表现为异常甲基化,提示在结肠癌中P16基因因异常甲基化而失活,这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目标.

  • 肝癌组织中人白细胞共同抗原和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琳琅;郭颖;曹长安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抗原)和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0例肝癌组织中HLA-DR、Fas、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40例肝细胞癌中18例HLA-DR阳性,阳性率45%,癌旁肝细胞阴性.6例癌细胞Fas阳性,阳性率为15%,癌旁细胞20例阳性,阳性率50.0%.癌细胞bcl-2阳性6例,阳性率为15%,8例癌旁细胞阳性,阳性率为20%.癌细胞bax阳性8例,阳性率为20%,癌旁细胞25例阳性,阳性率为62.5%.结论:提示HLA-DR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变有关;Fas可能不是引起肝癌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bcl-2和bax的变化可能影响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38例乳腺癌组织中酸性同功铁蛋白与P53蛋白免疫组化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桂华;易先平

    目的:为了探讨酸性同功铁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P53表达的关系,明确酸性同功铁蛋白作为乳腺癌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采用抗人胎盘酸性同功铁蛋白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对38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腺病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73.7%(28/38例)的乳腺癌和6.7%(2/30例)的乳腺腺病患者AIF呈阳性表达,阳性细胞胞浆着色明显,阳性细胞主要是癌细胞和增生的导管上皮细胞;44.7%(17/38例)的乳腺癌和3.3%(1/30例)的乳腺腺病组织P53呈阳性表达,阳性着色位于核内,阳性细胞为癌细胞和非典型增生的导管上皮细胞;P53表达与AIF表达符合率为60.5%,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0.05<P<0.1).结论:酸性同功铁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 P53、P16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作者:韩素慧;陈德芬

    目的:探索抑癌基因P53、P16表达与卵巢上皮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7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蛋白,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卵巢上皮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44%.P16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阳性率为18.52%,P53及P16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53蛋白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16晚期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P53、P16基因表达的改变在卵巢上皮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 P53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茜;陈嘉骧;侯景辉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53和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发现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61%、60%.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P<0.01).nm23低表达与胃癌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明显关系(P<0.01).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检测P53蛋白及nm23基因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 胰腺癌中TGFβⅠ和TGFβⅡ受体的研究

    作者:张丽辉;黄带发;许凤芝

    目的:通过对TGFβⅠ和TGFβⅡ受体的基因表达分析,了解两种受体的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对12例正常胰腺组织和35例胰腺癌标本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0.05有意义.结果:TGFβⅠ和TGFβⅡ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8.6%(24/35)和60%(21/35)两者均阳性为51.4%(18/35);并发现两种受体的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分期有关(P<0.01),而TGFβⅡ受体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提示两种受体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且对此癌的诊断有意义.

  • 恶性肿瘤患者尿液RBP和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学农;陈樟树;曾金雄;戴西湖;陆志范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反映肾小管损伤的较新指标.β2-微球蛋白是证实肾脏损伤的经典指标.为了解肿瘤患者尿中RBP和β2-MG与恶性肿瘤患者肾损害的关系,分别采用ELISA和RIA技术检测208例恶性肿瘤患者尿RBP和β2-MG.结果其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BP和β2-M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5%和62.02%(P>0.05).研究还表明手术明显降低了患者β2-MG和RBP检测阳性率(P<0.05).而化疗则对患者肾功改善无太大帮助(P>0.05).这可能与损伤肾脏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RBP检测较少受肾外因素影响、在尿液中较β2-MG更稳定,检测方法更简便.RBP可优先作为肿瘤患者肾损害的一个监测指标.

  • 57例宫颈腺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彭善友;黎辉;熊国胜;王则胜

    目的:57例宫颈腺癌的研究旨在分析宫颈腺癌的病理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57例宫颈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部分病例作了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其中33例进行了长期随访并分析了预后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与非癌性增生的区别要根据多标准综合分析.PAS、Vimentin免疫标记在鉴别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体子宫内膜腺癌方面有意义.结论:宫颈腺癌的5年生存率与宫颈腺癌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

  • LAK细胞/IL-2联合放射免疫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爱民;罗荣城;张军一;廖旺军;张鸣江;蒋丽群

    观察了72例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愈后及γ显像情况,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1例单独应用131I标记的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CL3(简称131I-CL3)局部多点注射治疗;第二组33例接受LAK细胞/IL-2静脉注射治疗;第三组18例接受LAK细胞/IL-2联合131I-CL3肿瘤局部多点注射治疗.发现:(1)LAK细胞/IL-2和131I-CL3联合应用组,肿瘤局部核素标记抗体浓聚大于131I-CL3组.(2)联合应用LAK细胞/IL-2及131I-CL3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50%)明显高于131I-CL3治疗组(23.8%)及LAK细胞/IL-2治疗组(12.1%).说明LAK细胞/IL-2联合应用后可增强放免显像及放免治疗的效果.

  • 卵巢癌组织中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跃兰;李琳;陈利馨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卵巢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结果:19例卵巢癌,P16检出率为63.2%,3例晚期卵巢癌表达阴性,4例Ic期以上低分化卵巢癌表达弱阳性,正常对照组,80%阳性表达,10%弱阳性表达.研究提示:P16的突变与缺失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 胃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门荣甫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技术对53例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胃癌组织自发性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5.76%.胃癌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高、中分化腺癌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1),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Ⅰ、Ⅱ期胃癌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Ⅲ、Ⅳ期胃癌(P<0.05).结论:提示胃癌组织自发性细胞凋亡与胃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凋亡异常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非何杰金淋巴瘤组织形态的转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仲伟霞

    1987~1994年间具有二次活检的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23例,其中6例发生组织形态的转变.二次活栓间隔时间12~54个月,平均33个月.临床上主要由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器官病变发展成全身淋巴结肿大并伴发热、皮疹或器官受累.临床分期由Ⅰ期发展为Ⅱ~Ⅳ期.组织形态的转变:3例滤泡型变为弥漫型;3例小裂细胞性变为裂一无裂细胞性;1例裂一无裂细胞性变为大无裂细胞性;1例B小淋巴细胞性变为免疫母细胞性.这说明淋巴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发生组织形态的转变,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发展.

  • 两种放疗方式治疗子宫颈癌

    作者:沈华;孙世良;周琦;段恒英

    我院自1984年2月~1992年2月采用体外配合腔内放疗及盒式四野外放疗两种方式治疗子宫颈癌,现已随访5年以上.目的是判明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体外配合腔内放疗先给盆腔前后大野外放疗46Gy,此后中间挡铅4cm外照射14~20Gy同时每周后装腔内放疗一次(当日不做外照射)A点18~24Gy.盒式四野外放疗采用盆腔前后野及两侧野共四野外放疗轮照总剂量60~65Gy,然后缩野外照射10~12Gy.结果:两组的5年生存率各为77%、51%;2年局部及盆腔病灶复发率各为12.5%、30%;2年远处转移率各为17.5%、37%;5年后的各种并发症百分率等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体外配合腔内放疗治疗子宫颈癌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显著优于盒式四野外放疗.

  • 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直肠癌疗效观察

    作者:郑曲彬;杨维竹;江娜;池畔;郑宇辉

    目的:探讨选择性运脉药物灌注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直肠癌行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或/和骼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①CR0%,PR35.4%,MR52.1%,有效率35.4%;②40例行2期手术,术中见病灶周围明显纤维化,术后病理证实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③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对心脏、肝脏、免疫系统也有一定影响.④并发症:2例发生完全肠梗阻,1例左半结肠坏死.结论:于直肠癌手术切除前先行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并刺激瘤周炎性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该方法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和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的潜在危险.

  •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37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红斌

    自1977年7月至1989年10月共收治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病人3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手术组(S)和手术+放疗组(S+R).两组的3、5、7、10、15年生存率各为:S组86.4%、86.4%、63.6%、54.5%、4.5%及S+R组100%、93.3%、80%、60%、33.3%,两组生存率比较,仅15年生存率有意义(P<0.05).不论是首次治疗还是复发后再治疗,S+R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均优于S组(P<0.01).肿瘤大径<7cm预后较好.本病治疗主张作扩大肿块切除,术后提倡放疗.

  • 234例乳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李祥;李红兵

    本文对1982~1987年收治的234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Ⅰ期4例,Ⅱ期132例,Ⅲ期86例,Ⅳ期12例,各期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8.5%、26.7%、0%.病理组织学分类:非浸润性癌21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86例,浸润性特殊型癌25例,10年生存率各为66.7%、43.0%、52.1%.病理类型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并显示浸润性非特殊型预后不良.纯手术组38例,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108例,术前化疗+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88例,术前化疗+根治术+术后化疗、放疗组10年生存率与其它两个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正确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 高剂量与常规剂量表阿霉素治疗NSCLC疗效比较

    作者:王慧敏;廖美琳;陈玉蓉;金波

    目的:比较高剂量与常规剂量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并观察两组的毒性反应.方法:30例Ⅱ-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个病人,一组为高剂量表阿霉素组(EPI:100mg/M2),一组为常规剂量表阿霉素组(EPI:75mg/M2).两组均采用MEP方案(MMC+EPI+DDP)治疗2周期.结果:显示高剂量、常规剂量表阿霉素组有效率(RR)分别为40.0%和20.0%.从有效率来看高剂量表阿霉素组(HD EPI组)要高于常规剂量表阿霉素组(CD EPI组),虽然两组疗效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HD EPI组发生口腔粘膜炎较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毒性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静脉炎、脱发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的心脏毒性.结论:从实际值看HD EPI组疗效优于CD EPI且,而主要毒性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嗣星;张孝斌;王玲珑;吴荣扬;张杰;刘运初;刘修恒;钱辉军

    羟基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我们自1992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腔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68例,经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所采用的噻哐替哌、丝裂霉素和卡介苗,并且副作用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药物.

  • 25例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卫平;杨捷生;陈玉泉;陈于平;杨熙鸿;翁鸿锐

    目的: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评价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975年3月~1997年1月手术治疗老年人早期食管癌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并发症率4.0%,无手术死亡.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80.0%(8/10)和71.4%(5/7).结论:在门诊工作中重视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对早期食管癌应提倡积极的手术治疗.

  • 动脉灌注顺铂放射增敏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乔乃安;吕惠兰;王庆伟;朱旭东

    本文对26例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进行近期临床观察.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26例病人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和对照组,其中11例病人行动脉灌注顺铂放射增敏,15例行单纯放射治疗.对增敏组11例患者共行24次动脉灌注顺铂加栓塞治疗.所有病人皆接受根治性放疗.结果显示:放射增敏组的放疗半量、全量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放疗达PR、CR时的顺铂增敏比分别为1.34和1.18,同时也可看到较轻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

  • 腹腔灌注免疫调节剂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亚男;刘训钰

    目的:检测3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免疫生物制剂的作用.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术后患者CD3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比术前下降,术后应用免疫生物制剂的患者CD3和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高于术前及对照组.结论:腹腔灌注免疫调节剂有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宫颈癌根治术时保留卵巢并移位101例报告

    作者:陈鲁;张巧玲

    部分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补充放疗.为提高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于1990年1月至1997年6月对宫颈癌手术作了一些改进.对101例年轻早期宫颈癌施行根治术时将一侧或两侧的卵巢保留并移位至同侧的侧腹膜.该点距常规盆腔放射照野边缘有5cm的安全距离.经放射线剂量测定,证实卵巢总受量为中心点肿瘤量的1.77%.随访观察无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各种症状出现.对年轻早期浸润性宫颈癌避免术后补充放疗而破坏卵巢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陆光生;窦科峰;李开宗;付由池

    目的:分析近年来肝外胆管癌病因及临床特点,并进行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探讨.方法:收集92年及97年间42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经手术探查.胆道良性疾患手术的术中漏诊率19%,术前确诊率83.3%,总切除率54.8%.结论:应联合应用多种检查以获得早期诊断,对确诊者力争根治性切除,无法切除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

  • 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

    作者:赵向前;赵霖;冯玉泉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在哺乳动物,DNA甲基化发生在二核苷酸胞嘧啶(CpG)的第5位碳原子上,即5-甲基胞嘧啶(5-mc)[1].人类的CpG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于DNA中,另一种是CpG结构高度聚集的CpG岛.在正常组织里,70%~90%的散在的CpG是被甲基修饰的,而CpG岛则是非甲基化的[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异常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 P16基因及其抑癌机理

    作者:魏少忠;胡礼泉;郑新民;张克亮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现已肯定地认为,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变,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正常机体癌变的主要机理.新近发现的P16基因在膀胱癌等多种人类肿瘤中有缺失或突变,并已证实它是一个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现成为肿瘤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16基因及其抑癌机理作以下综述.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结构及表达调节

    作者:刘都户;张学庸;黄裕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个对热、酸稳定的分子,由两个相同分子量(23KD)亚基以二硫键连接的糖蛋白二聚体,由同一独特的N端氨基酸序列而其它区域有些差异的两条多肽链组成.人VEGF的两个受体flt-1和KDR已被克隆成功[1,2],相应的KDR在小鼠和大鼠分别为flk-1和TKrC[3].近年来,VEGF及VEGFR在肿瘤中的研究为肿瘤的诊治开辟了新领域.本文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结构及表达调节进行文献综述.

  • 下咽部恶性肌上皮瘤1例报告

    作者:李惠珍;张晓彦;邵俊;王慧君

    患者男,9岁.因吞咽异物感进行性加重1月,发现颈部左侧包块1周,于1993年3月12日以"下咽部肿瘤性质待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可,下咽左侧有核桃大小,呈淡紫色的新生物,表面欠光滑,附有坏死的伪膜,与其四周咽壁无粘连.左侧甲状软骨上角处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1.5cm×1.5cm的圆形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差.MRI提示颈部左侧包块与下咽部新生物连为一体,诊断为"左侧会厌部良性肿瘤".3月30日在全麻下行下咽部新生物摘除术加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廓清术.

  •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报告

    作者:陈海霞;武培敬

    患者16岁,发现下腹部肿物2月余,因肿物生长快伴阵发性腹疼而入院.体检:身体发育正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触及右下腹包块如小儿头大,边界不清、实性、活动度小、压疼.

  • 蝾螈瘤1例报告

    作者:范灿厚;尹宜发;顾昱;屈荣根

    病人、男性、41岁、于1979年8月份在洗澡时无意发现右腋下一个1.0×1.5cm的皮下结节,不痛不痒,局部皮肤亦无红肿,观察两个月,原结节有增大趋势,遂到医院检查,临床诊断为神经纤维瘤.于10月20日在局麻下行结节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深筋膜下,胸大肌及背阔肌之间,中等硬度,有完整包膜,呈串珠状,4×2.5cm大小,上方有腋动脉及静脉,包膜上有丰富的滋养血管,完整切除包块,并送病检.切口一周痊愈.病检:镜下见主要为恶性神经鞘瘤,另有腺泡性横纹肌肉瘤样结构、核分裂相多见.病理诊断、蝾螈瘤.后进行局部放射治疗:200CGy/30F/6W.DT:60Gy,放疗结束之后出院.

  •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报告

    作者:黄迪炎;马静玉;常健

    1 病例报告例1,女,61岁.右侧上颌部都肿痛5年,曾在县医院多次就诊,考虑为牙周炎,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拔除.拔牙后症状未缓解,故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颌骨肿瘤"收住院.颌面外科情况:右侧上颌部膨隆,牙龄缺,残根.X线片示右上颌窦及右鼻腔密度增高,上颌窦内模糊不清;断层片示右鼻腔密度增高,右上颌窦腔增大,内外壁均示骨质破坏征象,考虑为右上颌窦癌侵入右鼻腔.临床初步诊断上颌窦癌.全麻下行上颌窦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内翻性乳头状瘤.

  • 胎盘部位滋养层细胞肿瘤1例报告

    作者:巢云鹏;王维娜;陶红;汤寅

    胎盘部位的滋养层细胞肿瘤(PSTT)是子宫少见的一种滋养细胞疾病,曾称为不典型绒癌,合体细胞瘤,滋养细胞假瘤等,临床病理较为特殊,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 香菇多糖对肿瘤患者血细胞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周振英;张军妮;朱月清;吴晓柳;郭仁宏

    香菇多糖是一种人体免疫调节剂,它能增加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和增强免疫细胞功能.但它对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动力学影响如何,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对4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或化疗加免疗(香菇多糖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水平的变化.肿瘤患者中,肺癌14例、乳腺癌11例、NHL9例、食管贲门癌6例、大肠癌4例、NPC1例.其中单纯化疗者27例,另18例除用相同化疗方案外,还加用香菇多糖治疗.

  • 睾丸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作者:张帆;郝大海;王振亚

    患者,男,3岁.右侧睾丸逐渐增大两年,且有触痛,无发热及外伤病史.体查:患儿发育正常,心肺及肝脾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侧睾丸约6cm×5cm×4cm大小,质中活动有压痛,右侧睾丸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大小正常,阴囊及阴茎无异常,AFP8.6mg/ml.于1998年3月17日行经腹股沟切口作右侧睾丸切除术.

  • 珠海地区淋巴瘤特点初探

    作者:张莹

    淋巴瘤在中国、欧美或中国不同的地区其发病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采用1994年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 Group ILSG)拟定的新分类法,对珠海地区1980~1996年17年间报告的47例淋巴瘤(包括13例何杰金氏病和3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重新分类,得出结论显示:1.低发的淋巴瘤(0.21%);2.低发的何杰金氏病(0.06%);3.低发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0.15%);4.低比例的T淋巴瘤(8.8%);5.高比例的B细胞性淋巴瘤(91.2%);6.低比例的低度恶性淋巴瘤(5.8%).珠海地区据此与国内外淋巴瘤不同的区别特点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关键词: 淋巴瘤 发病 分类
  • 绒癌患者化疗后MPV及PDW水平变化

    作者:朱根海;宁国媛;杨舒盈

    本文应用Cell-DYN3500仪对绒癌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参数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报告如下.

  • 胃癌术后和早期再发者与晚期再发者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分析

    作者:程慧敏;王少卿;申耀宗;王鹏程;王旭波;田兆伦;唐采白;沈桂清

    关于胃癌术后早期再发者与晚期再发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两者的差异报告甚少,本文对此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 青少年鼻咽癌放射治疗分析

    作者:卜祥兆;赵保民

    鼻咽癌为常见恶性肿瘤,我院放疗科自1980年~1992年共收治236例鼻咽癌,30岁以下患者47例,现报告如下:

  • 国产恩丹西酮在化疗中止吐作用研究

    作者:徐晓安;冯钊;李从喜;程冬英;龚皓;徐涛;孙忠义;罗良浩

    近年来,恩丹西酮(Ondan setron)控制化疗所致呕吐的应用研究国内已有报告.预防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好.本组研究恩丹西酮在癌症化疗中随机分组,与胃复安对比,结果显示恩丹西酮组止吐作用优于胃复安组,现报告如下:

  • 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发生探讨

    作者:张荣春;黄英杰;徐佩芳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唾腺肿瘤的50%,80%的涎腺肿瘤位于腮腺,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4例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测定,采用S-P法,应用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和S-100蛋白进行测定,试剂由迈新公司提供.

肿瘤防治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