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중화위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408
  • 国内刊号: 11-39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c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慧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DYNC2H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一例

    作者:沙恩波;姜久盛;刘彧;王丽旻;荆春丽

    本病例孕22周+2产前超声显示胎儿肱骨及股骨明显短小、腹部膨隆、胸廓狭小;患儿生后外观与产前超声影像一致.高通量测序技术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D YNC2H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畸,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通过本病例产前的影像学特点及产后基因检测结果,了解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的特点,为胎儿超声产前诊断及产后咨询提供相关信息.

  • 围产医学领域微生物组学研究方兴未艾

    作者:马京梅;杨慧霞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生物信息学、临床研究与微生物学的交叉合作,微生物组学研究在不同领域迅速推进,特别是在围产期,作为生命发育的关键可塑期,母、儿重要部位微生物构成及功能研究的系统深入,能够帮助进一步揭示病生理发生机制,提供动态监测的无创性生物标记物,以及新的干预治疗靶点.

  • 如何撰写结果(一):结果的全面性

    作者:周乙华

    论文的“结果”决定了其学术价值,是论文中重要的部分.国际上高质量的论文,通常是“结果”内容很详细,所占篇幅多.而我国的中文论文,往往结果内容较少,甚至有些4~5页的论文,结果部分的文字描述不足200字.文字描述过于简单时,读者很难理解论文的内容,更无法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以下将按结果的全面性、获得结果的背景和过程、图表制作、统计学问题和其他注意事项共5个部分详述.

    关键词:
  • 肠道菌群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诚;王伽略;赵扬玉

    肠道菌群在人体的代谢和免疫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肠道菌群失调,会造成肠黏膜屏障破坏及机体免疫调节异常,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过度及免疫耐受失衡,在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上述因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肠道菌群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揭示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菌群与新生儿疾病

    作者:余加林

    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新生儿菌群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了本课题组在菌群与新生儿疾病关系方面的初步探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以群体形式即生物膜形式致病;新生儿口咽部常寄居的链球菌通过自身诱导因子-2起辅助致病菌作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壁及粪便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与短链脂肪酸合成不足进而调节性T细胞分化不足有关;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时经验性使用抗生素1周可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易于损伤肠道自然防御屏障;剖宫产儿肠道拟杆菌属含量明显不足,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迟迟不能建立.

  • 不同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下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

    作者:刘誉;秦胜堂;马京梅;宋依临;冯烨;刘飞;杨慧霞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下婴儿生后6周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9月于我院妇产科出生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剖宫产组1 8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40例,混合喂养组20例.收集婴儿生后6周粪便标本,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针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DNA测序,将所测得的序列与SILVA数据库比对分析后,对物种分类信息进行注释,后利用QIIME软件对样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1)60例粪便标本中共发现8个菌门,146个菌属,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平均相对丰度前8位的属分别是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克雷伯杆菌属(Klebsi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志贺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韦荣菌属(Veillonella)、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2)在门水平上,剖宫产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阴道分娩组较明显升高(0.56±0.10与0.42±0.20,t=2.94),而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分别为0.04(0.01~0.11)与0.20(0.05~0.36),U=223;0.05 (0.01~0.23)与0.09 (0.02~0.29),U=315,P值均<0.05];纯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4个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在属水平上,剖宫产组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阴道分娩组明显降低[0.01(0.00~0.07)与0.19(0.02~0.36),U=210,P<0.01];同样,纯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8个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3)剖官产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中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婴儿[分别为5.48±1.19与4.26 (3.61~5.52),U=227;0.94(0.92~0.97)与0.86±0.08,U=194,P值均<0.05];而2组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和Chao1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纯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的OTU数目、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生命早期是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婴儿生后6周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喂养方式下的婴儿肠道菌群差异不显著.

  • 母乳微生态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彭文静;曹云

    母乳是婴儿公认的首选及佳食物.传统的培养技术证实母乳中存在多种共生菌,而应用二代基因测序等技术发现母乳中存在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母乳中微生物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其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母乳微生态与婴儿肠道微生态关系密切,是婴儿肠道菌群建立的重要来源,在抑菌、促进有益菌群生长、调节婴儿免疫系统及肠道营养代谢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其复杂的网络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及远期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微生物群
  • 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新生儿医学研究中的意义和进展

    作者:宋东力;王来栓

    越来越多来自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祥和大脑,即肠道-微生物群-脑轴之间的有趣沟通和联系.微生物群与宿主早期建立共生关系,参与多种器官发育和生理过程,包括调节大脑发育和影响行为及神经功能.围产期多种因素会影响到新生儿肠道菌群定植,而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早产儿的常见临床表现.当微妙的协同性肠道-微生物群-脑部通信出现紊乱时,可能带来严重不良结局,包括脑发育异常和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 胎盘微生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秋明;武海英

    胎盘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重要器官.胎盘具有参与胎儿营养物质供应、气体交换、抵抗致病微生物入侵,以及合成与分泌激素、维持妊娠等重要作用.以往一直认为,胎儿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但是,近的研究表明,正常胎盘中含有多种非致病性微生物.并且有研究发现,胎盘微生物和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以及母体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等具有相关性.本综述总结了胎盘微生物的新研究进展.

  • 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个月内肠道菌群构成的动态变化

    作者:刘学敏;周平;马丽亚;柳国胜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个月内肠道菌群定植特征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5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后第1、7、14、28和1 80天(出院后)的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DNA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变化.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门水平:5个时间点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中位相对丰度第1天为0.598 5(0.122 3~0.942 6),1周后上升至0.893 2(0.478 1~0.987 0),14和28 d内维持在0.943 2~0.966 0,生后第180天回落至出生水平(P值均<0.05).放线菌门则出现相反的趋势,生后第1 80天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第1、7、14和28天(P值均< 0.05).(2)属水平:克雷伯菌属出生第1天相对丰度较低为0.003 1(0.000 8~0.026 0),7~28 d间(0.326 5~0.368 2)显著高于出生时水平(P值均< 0.05),第1 80天回落至较低水平[0.008 1(0.000 5~0.067 1)];埃希菌属丰度在生后1~14 d之间无显著差异,自28 d开始较前有显著上升(P值均<0.05),180d时显著高于住院期间其他各时间点(P值均< 0.05).双歧杆菌出生时有一定丰度[0.000 5 (0.000 1~0.004 2)],但1~28 d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至180 d达0.045 1(0.010 2~0.124 8),较前均有显著上升(P值均< 0.05).(3)生后第14、28 d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生后第1天和第180天(1.81±0.71和1.89±0.56与2.33±1.29和2.26±0.55,P值均<0.05). 结论 与出生时相比,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菌群多样性下降,变形菌门、克雷伯菌属成为优势菌;出院后菌群多样性恢复,双歧杆菌属、埃希菌属等常驻菌增加.NICU住院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微生态失衡的危险因素.

  • 围产期母儿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赛兰;吴丹;杨娜娜;孙丽洲

    肠道微生物种类高达人体基因库的10倍多,约有1014个微生物定植在肠道中,被广泛认为是“第二基因库”.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母体肠道菌群-胎盘微生物-胎儿肠道微生物”对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神经机制、免疫调节、代谢组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推进.本文对围产期母体、母体-胎儿、新生儿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 生后抗生素暴露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孙玄;专晨昱;肖均萍;姚恩风;陈玲

    目的 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动态监测早产儿使用抗生素前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生后即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9例,于生后1d内,以及生后第2或3周分别收集粪便标本各1次.根据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短期抗生素组(<3d) 10例和长期抗生素组(>7 d)9例.采用高通量测序仪Hiseq 2500对粪便样品进行测序,获得样本中细菌组成、物种丰度、系统进化、群落比较信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生素应用前的菌种组成以乳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杆菌属为主(分别占36.41%、23.40%和14.98%);应用后菌种组成以肠球菌属为主(16.73%),而乳球菌属与杆菌属的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1.73%和1.25%)(P值均<0.01).同时,葡萄球菌属、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比例上升.(3)应用抗生素后,短期和长期抗生素组的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应用前后分别为(2.34±0.84)与(1.06±0.96)和(2.64±1.04)与(0.35±0.36),P值均< 0.05],而Chao1指数、检测物种数指数和谱系多样性指数也显现相应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4)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在抗生素应用前,2组微生物群落聚集性较高;而2组组内抗生素应用后聚集性降低.(5) Anosim相似性分析发现,短期和长期抗生素组内在应用抗生素前后比较,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55和0.733,P值均=0.001);但应用抗生素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0,P=0.138). 结论 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改变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生后短期使用抗生素即可显著改变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这一影响可能随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而加重.提示临床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包括经验性短期使用抗生素.

  • 不同环境微生物暴露对小鼠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

    作者:谢佳丽;金雯;陆李珺;朱兆奎;钱丽娟;蒋犁

    目的 探讨不同环境微生物暴露对生命早期小鼠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无特殊病原体6~8周BALB/c小鼠24只(雌16只,雄8只),雌雄2:1合笼,受孕后按子代不同时期(胎儿期、哺乳期、儿童期)的饲养环境分为4组.A组:胎儿期、哺乳期、儿童期均于清洁环境中饲养;B组:胎儿期、哺乳期于清洁环境中饲养,儿童期于普通环境中饲养;C组:胎儿期于清洁环境中饲养,哺乳期、儿童期于普通环境中饲养;D组:胎儿期、哺乳期、儿童期均于普通环境中饲养.采集小鼠生后3周末和5周末粪便样本,提取样本细菌总DNA,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仪对细菌的16S rDNA V4区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及Dunn-Bonferron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生后3周末:(1)物种组成分析:①门水平:4组间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A和B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低于C和D组[30.876(23.448~41.218)×10-2、3.317(1.116~4.641)×10-2与71.936(53.587~86.713)×10-2、79.105(56.305~82.736)×10-2],而疣微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C和D组[疣微菌门:17.249(9.748~35.106)×10-2、58.883(0.017~6.047)×10-2与0.152(0.066~1.890)×10-2、0.003(0.000~0.016)×10-2;变形菌门:12.640(0.336~15.070)×10-2、3.653(3.362~4.596)×10-2与0.219(0.134~0.325)×10-2、0.124(0.116~0.165)×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②属水平:4组间乳酸杆菌属、阿克曼菌属、拟杆菌属等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A和B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C和D组[19.283(8.618~31.541)×10-2、0.339(0.264~22.278)×10-2与58.414(34.874~71.942)×10-2、66.007(55.141~76.940)×10-2],而阿克曼菌属、拟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C和D组[阿克曼菌属:17.247 (9.748~35.106)×10-2、58.883(0.017~60.475)×10 2与0.152(0.066~1.890)×10-2、0.003(0.000~0.017)×10-2;拟杆菌属:3.978(0.683~25.171)×10-2、8.216(6.023~9.946)×10-2与0.141 (0.061~0.281)×10-2、0.568(0.149~1.455)×10-2;克雷伯杆菌属:0.209 (0.050~8.888)×10-2、1.402(0.865~1.692)×10-2与0.003(0.000~0.039)×101、0.000(0.000~0.001)×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2)α多样性分析:4组间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Chao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A和B组OTU数量低于D组[246 (221~348)和257 (209~280)与387 (324~478),P值分别为0.045和0.0082].2、生后5周末:(1)物种组成分析:①门水平:4组间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A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B、C和D组[13.765 (64.181~24.238)×10-2与48.912(37.280~59.466)×10-2、86.065(50.149~89.856)×10 1、53.847(31.946~72.936)×10-2],而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高于B、C和D组[58.089(22.459~61.285)×10-2与0.001 (0.000~0.005)×10-2、0.0000 (0.000~0.001)×10-2、0.003(0.000~0.006)×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②属水平:4组间乳酸杆菌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A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B、C和D组[1.755 (0.805~8.833)×10-2与26.391(17.550~37.265)×10-2、70.688 (45.713~77.953)×10-2、28.675(15.660~57.224)×10-2],而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高于B、C和D组[58.089(22.460~61.285)×10-2与0.000(0.000~0.006)×10-2、0.000(0.000~o.001)×101、0.003(0.000~0.006)×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2)α多样性分析:4组间OTU数量、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A组OTU数量低于B、C、D组[268 (241~410)与438 (380~516)、562 (533~588)、546(473~599)],B组OTU数量、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C和D组[OTU数量:438(380~516)与562 (533~588)、546 (473~599);Chao1指数:1 033 (883~1 181)与1 285 (1 220~1 338)、1 328 (1 155~1 516);Shannon指数:3.85 (3.25~4.50)与4.28 (3.30~5.11)、4.17(3.6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 结论 不同环境微生物暴露会影响生命早期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与结构;环境清洁度越高,肠道菌群多样性越低,菌群结构组成也有一定差异;哺乳期可能是肠道菌群定植的重要“时间窗”.

  • 生命早期人体微生物组与宿主的相互影响

    作者:秦胜堂;杨慧霞

    近年来,科学家对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愈发深入.研究发现体内微生物影响着宿主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转归.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结果,提示从妊娠早期到2岁是人类一生肠道菌群定植的关键时期,深入了解和探讨这段时间菌群定植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中华围产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