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중화위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408
  • 国内刊号: 11-39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c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慧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新生儿脑梗死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

    作者:黄春玲;汤泽中;周丛乐;侯新琳;王红梅

    目的 总结新生儿脑梗死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经影像学检查共确诊新生儿脑梗死44例,通过神经系统临床表现、Gesell评分、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视听诱发电位等神经系统检查综合评判患儿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脑梗死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随访到38例患儿,随访率为86%,其中5例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病死率为13%(5/38).3例因随访年龄<6个月尚无法判断后遗症情况,其余30例患儿有后遗症者15例,无后遗症者1 5例,后遗症的发生率为50%(15/30).1 5例遗留后遗症者均有运动障碍,合并癫痫8例,合并认知障碍8例,合并视觉障碍5例.有后遗症的新生儿脑梗死患儿脑损伤范围较大(梗死范围包括至少一个脑叶)、影像学结局差(治疗后至少1个月影像学显示脑梗死病灶扩大或持续存在)、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比例分别为14/15、13/15和8/15,高于无后遗症组(分别为4/15、5/15和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889、8.889和7.778,J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损伤范围大与新生儿脑梗死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密切相关(OR=38.500,95%CI:3.749~395.407,P=0.002),而影像学结局差(OR=8.563,95%CI:0.909~80.683,P=0.061)和存在严重合并症(OR=18.024,95%CI:0.516~630.163,P=0.111)与遗留后遗症无关.损伤大脑中动脉主干者遗留运动障碍的可能性较大(OR=6.000,95%CI:1.172~3.725,P=0.025);损伤范围大者遗留癫痫的可能性较大(x2=7.273,P=0.010);遗留认知障碍者脑损伤范围大的比例为8/8,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者(46%,10/22),脑损伤范围与遗留认知障碍有关(x2=7.273,P=0.010). 结论 新生儿脑梗死患儿存在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运动障碍常见.新生儿脑梗死患儿脑损伤范围较大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大.

  • 新诊断标准应用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及一日门诊效果的初步评估

    作者:孙笑;苏世萍;孙伟杰;张莉;周应芳;杨慧霞

    目的 评价应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诊断标准后患者的母儿结局及一日门诊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分娩的GDM孕妇(GDM组)841例和糖代谢正常孕妇3 043例(糖代谢正常组)的临床资料,探讨GDM孕妇参加一日门诊(研究组605例)和未参加一日门诊(对照组236例)的母儿结局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或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GDM组孕妇平均年龄(31.5±4.2)岁,稍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的(30.0±3.7)岁(t=9.13,P<0.01).研究组的平均年龄为(31.7±4.2)岁,与对照组平均年龄[(31.7±4.9)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2,P>0.05).研究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空腹血糖水平为(5.2±0.5) mmol/L,稍低于对照组的(5.3±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2组OGTT服糖后l和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 GDM组和糖代谢正常组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5%(55/841)和5.9%(182/3 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GDM组孕妇早产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10.1%(83/841)与7.4%(225/3 043),x2=5.56;P<0.05],妊娠期高血压和轻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4.2% (35/841)与2.6%(82/3 043),x2=4.85;轻度子痫前期:1.7%(14/841)与0.9%(26/3 043),x2=4.24;P值均<0.05],而2组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4%(20/841)与1.6%(49/3 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P>0.05).(3)GDM组孕妇妊娠期胰岛素使用率为9.3%(78/841).其中研究组胰岛素使用率为7.9%(48/605),对照组为11.9%(28/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4,P>0.05).2组巨大儿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相似[巨大儿:6.9%(42/605)与5.3%(13/236),x2=0.5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4%(45/605)与9.9%(24/236),x2=1.68;尸值均>0.05].研究组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 (44/605)与16.0%(38/236),x2=15.04,P<0.05].研究组足月分娩561例中,分娩巨大儿42例.分娩巨大儿与非巨大儿孕妇的平均年龄、妊娠前体重指数、妊娠期体重增长和参加一日门诊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年龄:(31.4±3.9)岁与(31.7±4.2)岁,t=4.27;妊娠前体重指数:(23.5±3.9)与(22.6±3.2),t=1.58;妊娠期体重增长:(16.1±5.6) kg与(15.7±11.4)kg,t=0.22;参加一日门诊的孕周:(27.5±4.3)周与(28.1±2.8)周,t=0.86;P值均>0.05].分娩巨大儿者妊娠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分娩非巨大儿者[(5.6±0.4)%与(5.4±0.4)%,t=2.13,P<0.05]. 结论 通过一日门诊综合管理可以降低GDM孕妇的早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一日门诊是目前应对医疗资源不足的一种群体式管理模式,尚需改进和完善.

  • 妊娠中期初血游离脂肪酸、血脂水平和子宫动脉切迹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作者:李凤秋;杨孜;张爱青;王伽略;孙晓乐;孟然

    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初母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血脂和子宫动脉切迹在子痫前期的异质性变化.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妊娠期建档,并规律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妇女4 000例,妊娠14~18周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同时留取血样检测FFA和血脂,妊娠22~24周时行B超探查.其中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者101例纳入有切迹组;无切迹但具有子痫前期高风险因素者172例纳入无切迹组,另外按1:5随机选取无切迹且未发现子痫前期高风险因素者205例纳入无切迹组,无切迹组共377例.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有切迹组子痫前期病史和首诊高血压前期的比例高于无切迹组[3.9%(4/101)与0.8% (3/377),x2=5.52; 42.2% (43/101)与25.7% (97/377),x2=10.91;P值均<0.05].有切迹组中24例(23.8%)发生子痫前期,无切迹组为8例(2.1%)(x2=59.72,P<0.05).有切迹组血FFA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及健康孕妇亚组间呈逐渐降低趋势[分别为(0.68±0.27)、(0.58±0.21)、(0.57±0.21)和(0.49±0.19) mmol/L,F=2.7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子痫前期病史(OR=6.77,95%CI:1.03~44.56)和首诊高血压前期(OR=3.34,95%CI:1.59~7.01)是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包括血FFA(OR=135.68,95%CI:3.78~4 873.00)和子痫前期病史(OR=123.25,95%CI:9.27~1 638.00);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为首诊高血压前期(OR=4.82,95%CI:1.99~11.65);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首诊高血压前期(OR=4.69,95%CI:2.08~10.58)和妊娠前体重指数24~28 (OR=3.69,95%CI:1.26~10.83).血压正常伴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FFA水平升高(OR=9.08,95%CI:2.49~33.01)和妊娠前BMI≥28(OR=5.08,95%CI:2.16~11.92).结论 妊娠中期初血FFA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子痫前期,尤其是早发型子痫前期存在相关性;妊娠中期有或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都有子痫前期发生可能性,存在切迹者更易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并且甘油三酯水平存在差异及与血FFA存在相关性,血脂的改变早于切迹.

  • 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伴血管前置一例

    作者:杨昆霖;范丽欣;杨慧霞;孙伟杰;时春艳;刘喆;胡君;张阳阳;徐海燕

    患者30岁,停经31+3周,孕3产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胎盘植入伴血管前置5d”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核对孕周无误,停经16+5周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1∶20).停经21+2周羊水穿刺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未见异常.停经23+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内妊娠活胎,胎盘下缘覆盖宫颈内口,子宫下段与膀胱交界处胎盘与肌层界限欠清,肌壁间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待除外.停经26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常规门诊保健,无阴道出血.

    关键词:
  • 超声影像学在双胎输血综合征的预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霞;卢瑾文;张元珍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双胎妊娠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发生于单卵双胎中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中罕见[1].单卵双胎的发生率占双胎妊娠的1/3,MCDA占单卵双胎的3/4,而TTTS发生率占MCDA的8%~10%[2-4].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使单卵双胎的发生率升高2~12倍.IVF形成的MCDA也会发生TTTS[5].如果不予治疗,TTTS的胎儿死亡率可达80%~100%[6-7],存活儿致残率为15%~50%,神经系统损伤率为10%~30%[8].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TTTS有助于早期治疗.现就超声影像学在TTTS的预测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前置血管的诊治进展

    作者:刘希婧;白一;周容

    前置血管(亦称血管前置,vasa previa)指走行于胎膜间、无华通胶及胎盘保护的脐血管,该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下方.前置血管破裂可导致胎儿急性失血性休克及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关键词:
  • 十溴联苯醚母源性暴露影响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作者:杜培丽;张慧丽;周燕媚;孙雯;肖雪;何玉甜;孙斌;余艳红;陈敦金

    目的 探讨母鼠妊娠期及哺乳期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妊娠第1天的10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B组:精炼花生油灌胃5 ml/(kg·d);C组、D组及E组分别予1、5、10 mg/ (kg·d)十溴联苯醚灌胃(溶于等量精炼花生油).B组、C组、D组及E组母鼠自妊娠第1天至仔鼠断乳(分娩后28d)每日按上述剂量灌胃.灌胃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0只仔鼠(雌雄各半),用Morris水迷宫对其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束后,每组上述仔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丝切蛋白-1(Cofilin-1)及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析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f检验、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A组比较,D组及E组仔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P<0.05);与A组(1.000±0.000)比较,C组、D组及E组仔鼠海马组织Cofilin-1 mRNA的相对定量值[(0.888±0.045)、(0.787±0.041)及(0.610±0.021)]均下降(f值分别为-2.904、-4.555及-3.131,P值均<0.05);与A组(1.000±0.000)比较,C组、D组及E组仔鼠海马组织Vimentin mRNA的相对定量值[(0.634±0.031)、(0.428±0.022)及(0.291±0.034)]均下降(t值分别为-20.168、-45.852及-36.457,P值均<0.01);与A组(1.60±0.37)比较,D组及E组仔鼠海马组织Cofilin-1蛋白表达水平[(0.88±0.14)及(0.37±0.13)]均下降(f值分别为3.152及5.432,P值均<0.05);与A组(1.52±0.20)比较,D组及E组仔鼠海马组织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0.51±0.22)及(0.22±0.18)]均下降(f值分别为5.884及8.368,P值均<0.01). 结论 妊娠期及哺乳期母鼠十溴联苯醚暴露导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Cofilin-1及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文琦;邹艳芬;孙丽洲;张媛媛;左青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基因在人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HTR-8/SVneo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1)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5例为子痫前期组,1 5例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2)体外培养的HTR-8/SVneo细胞分别转染SOCS-3小分子干扰RNA(实验组)和无意义的阴性对照小分子干扰RNA(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技术分别检测胎盘组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组数据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 结果 (1)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3和0.21±0.05,均低于正常妊娠组(0.71±0.08和0.75±0.12)(f值分别为15.94和14.29,P值均<0.05).(2)小分子干扰RNA转染24 h后,实验组SOCS-3 mRN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0.39±0.02与1.00±0.04,t=27.58,P<0.05),蛋白水平也较低(0.003 7±0.001 4与1.514 9±0.035 7,t=73.35,P<0.05).转染后,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转染后48、72和96 h增殖能力分别为0.23±0.01、0.32±0.02和0.37±0.02,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39±0.02、0.55±0.04和0.86±0.04)(f值分别为2.60、6.64和42.44,P值均<0.05).转染10d时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个数也低于阴性对照组[(116±15)个与(312±24)个,t=9.96,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G1/G0期细胞比例为(55.75±2.21)%,高于阴性对照组[(47.88±1.87)%](t=45.43,P<0.05);S期细胞比例为(31.59±0.83)%,低于阴性对照组[(37.38±1.34)%](t=20.06,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为(93±11)个,低于阴性对照组[(167±17)个](t=21.36,P<0.05). 结论 SOCS-3表达水平下降可能通过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 碘适宜地区健康女性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

    作者:查金顺;明德松;黄春玲;蒋婷吟;蒋艳;陈彩虹;林如茵;苏维娜

    目的 探讨沿海碘适宜地区健康女性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方法 在尿碘含量适宜水平地区横断面调查孕妇及非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状态,通过严格筛查选出该地区490例妊娠4~39周妇女和51例非妊娠妇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建立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同采用双侧限值(P25~P975)表示,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FT3、FT4以均值计算、TSH以中位数(M)计算. 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和非妊娠妇女血清FT3、FT4及TSH的总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93.580、66.918和114.920,P值均<0.05),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分别为FT3;(4.69±0.71)、(4.09±0.42)、(3.86±0.33)和(4.69±0.39) pmol/L; FT4:(18.34±2.87)、(16.47±1.96)、(15.71±2.01)和(16.29±2.32) pmol/L; TSH:1.08(0.00~4.01)、2.13(1.02~4.73)、2.39(0.50~7.76)和1.68(0.60~3.79) mU/L;随妊娠进展,血清FT3和FT4水平均逐渐降低,TSH水平则逐渐升高.妊娠早期与中期、早期与晚期、中期与晚期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非妊娠妇女各激素浓度,FT3与妊娠早期相当(d=0.008,P=0.927),但明显高于妊娠中、晚期(d=9.789和13.310,P值均<0.01);FT4明显低于妊娠早期(d=-4.905,P<0.01),与妊娠中、晚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509和1.581,P值分别为0.609、0.115);TSH低于妊娠中、晚期(d=-3.409、-5.546,P值均<0.05),高于妊娠早期(d=4.234,P<0.01).妊娠早、中、晚期P2.5和P97.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FT3:3.75~7.23、3.31~4.93和3.16~4.48 pmol/L; FT4:12.85~25.30、12.03~20.14和11.02~19.43 pmol/L; TSH:0.01~3.79、1.09~4.17和1.08~5.95 mU/L. 结论 妊娠期不同阶段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各异,且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浓度与非妊娠状态不同.

  • 组织多普勒成像在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评价中的意义

    作者:郭敏;朱琦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在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 1年3月1日至6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11例常规胎儿系统超声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的孕妇进行胎儿TDI检测,记录心房收缩期(atrial contraction,Aa)起点至心室等容收缩期(isovolumic contraction,IV)起点的时间间隔(Aa-IV)及Aa起点至心室收缩射血期(ventricular systole,Sa)起点的时间间隔(Aa-Sa),作为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直线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抽取20例受检者,进行重复性测量,计算2次测量差异的95%可信区间(95%CI),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2次测量的相关性.结果 (1)妊娠20~、25~、30~和35~42周组胎儿Aa-IV分别为(68.68±2.45)ms、(71.95±5.06) ms、(78.01±3.87) ms和(81.82±5.71)ms(F=39.998,P<0.01);Aa Sa分别为(108.80±5.08) ms、(111.74±6.27) ms、(122.02±8.54) ms和(123.39±5.96) ms(F=29.367,P<0.01).各孕周组间Aa-I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a-Sa各孕周组间除妊娠20~周组与25~周组间和30~周组与35~周组间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胎心率<140、140~、150~次/min组胎儿Aa-IV分别为(80.92±4.98)ms、(72.78±4.27)ms和(69.91±4.46) ms (F=56.265,P<0.01);Aa-Sa分别为(121.93±7.55)ms、(114.52±8.70)ms和(111.44±7.40) ms (F=16.455,P<0.01).各组间Aa-I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间Aa-Sa比较,除140~次/min组与150~次/min组间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Aa-IV=1.02GA+45.09(R2=0.56,P<0.01):Aa Sa=1.25GA+79.67(R2=0.44,P<0.01)(其中GA为孕周);Aa IV=-0.50HR+146.08 (R2=0.47,P<0.01);Aa-Sa=-0.49HR+186.45 (R2=0.24,P<0.01)(其中HR为胎心率).(3)Aa IV、Aa-Sa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重复测量差异的95%CI均<±4 ms;组内相关系数均>0.75.结论 TDI能较为准确地对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进行测量,可重复性好.本研究结果可为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限制会阴切开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孙丽洲;徐玉红

    阴道分娩时会阴切开在较长时间内一直被推广,甚至常规会阴切开.传统的观念认为,会阴切开能增大胎儿娩出空间,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肩损伤等并发症,其切口较撕裂伤口整齐,易于修复,预后较好.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在引入该手术时并没有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会阴切开的有效性,而是在应用多年后,才有学者相继评估其有效性及合理性.针对目前会阴切开率较高的现状,从循证医学角度对会阴切开的利与弊展开初步探讨,以期为降低会阴切开率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
  •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管理规范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指导价值

    作者:刘铭;刘丹;李婷;王伟琳;单震丽;盛丽丽;苏秀娟;周健;裘佳敏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和成功推行VBAC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3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 002例孕妇的资料,对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前后试行VBAC的116例有1次剖宫产史的单胎孕妇进行比较,规范实施后的95例为研究组,规范实施前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f或x2检验比较2组孕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入住新生儿病房等母儿结局. 结果 自2012年1月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后,VBAC试产率从1.8%(21/1 147)增加至11.1% (95/855),VBAC成功率达97.9%(93/95),仅2例因产时胎儿窘迫和活跃期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研究组孕妇产时出血[(246±127)ml]低于对照组[(260±35) ml](t=0.50,P>0.05);产褥病率1例(1.0%),高于对照组[0(0.0%)](P>0.05);产后住院(2.1±0.8)d,短于对照组[(2.1±0.5)d](t=0.22,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290±632)g,显著高于对照组[(2 837±1 057)g](t=2.59,P<0.05);新生儿l min Apgar评分8~l0分88例(92.6%),4~7分7例(7.4%),对照组21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为8~l0分(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P>0.05);研究组1 7例(1 7.9%)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33.1%)](x2=4.15,P<0,05).2组均无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或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VBAC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VBAC和提高VBAC成功率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保障母儿安全和降低VBAC失败带来的严重不良预后.

  •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管理

    作者:刘铭;段涛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日益增高,造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剖宫产率升高的可能原因众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重复剖宫产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积极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成为产科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累积,国际产科学界对VBAC的观念亦不断发生变迁,20世纪80年代认为VBAC安全、适宜,推荐有1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者试行VBAC[1];20世纪90年代有关VBAC并发症报道日益增多,尤其是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及输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2倍[2],对VBAC的观念又趋于保守[3-4].因此美国VBAC试产率有所下降,2010年的报道显示稳定于10%左右[5].

    关键词:
  • 产程图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军;杨祖菁;霍晓娜

    近年来,全球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已经引起了产科学界及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与担忧[1-2].产程延长和停滞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但又缺乏统一定义.因此,如何正确观测和判断产程的正常与异常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儿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 阴道分娩相关问题的循证证据(第一部分):已证明有益的临床操作

    作者:樊尚荣;彭燕婷;黎婷

    全球每年有超过一亿三千万新生儿出生,阴道分娩处理是临床常见问题,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阴道分娩干预措施正不断地取得新进展.现简要介绍已经证明有益的阴道分娩相关临床操作的循证证据和推荐,以期提高临床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降低母胎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关键词:
  • 阴道分娩相关问题的循证证据(第二部分):证明无益或尚需研究的临床操作

    作者:樊尚荣;彭燕婷;黎婷

    前文阐述了已经证明有益的阴道分娩相关处理,现对近年来已经证明无益和缺乏一致证据的临床操作的循证证据进行总结.一、证明无益的临床处理1.灌肠:灌肠曾作为足月分娩的常规处理,但对来自4项研究的1 917例产妇综合分析显示,灌肠并未降低母儿各种感染性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脐带感染、新生儿生后第4天感染、产后1个月内新生儿感染、泪囊炎或结膜炎(第1个月)、皮肤感染(第1个月)、第1个月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生后1个月需要全身用抗生素、肠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生后1或5 min Apgar评分<7分、会阴裂伤、产褥期感染、会阴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盆腔炎、产后全身抗生素治疗的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由于灌肠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显著益处,故不主张分娩过程常规灌肠[1-3].

    关键词:
  • 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洁;孙凤英;赵霞;朱振华;王志群;胡娅莉

    目的 探讨对臀位单胎妊娠孕妇实施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外倒转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以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204例孕妇纳入研究,均为单胎妊娠、妊娠32~37+6周经超声证实为臀位、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其中101例孕妇不愿接受外倒转术(期待组),嘱膝胸卧位2次/d;103例孕妇自愿接受外倒转术(外倒转术组),于妊娠32~37+6周实施外倒转术.比较2组孕妇分娩时转为头位的比例、剖宫产率以及胎膜早破、早产、脐带绕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外倒转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校正x2检验. 结果 (1)外倒转术组分娩时转为头位的比例高于期待组[68.9%(71/103)与29.7% (30/101),x2=31.39],剖宫产率低于期待组[49.5%(51/103)与78.2%(79/101),x2=18.18],臀位为剖宫产第一指征的比例也低于期待组[62.7% (32/51)与89.9% (71/79),x2=13.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单臀位、完全臀位与不完全臀位的外倒转术成功率分别为77.1%(37/48)、72.7%(24/33)与45.5%(10/2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5),单臀位成功率高于不完全臀位(x2=6.84,P<0.017).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67.7%(63/93)与8/10]、前壁胎盘与非前壁胎盘[61.0%(25/41)与74.2% (46/62)]、妊娠32~35+6周与36~37+6周[70.5%(62/88)与9/15]实施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9、2.01和0.65,P值均>0.05).(3)外倒转术组与期待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7.8%(8/103)与6.9%(7/101)]、早产率[2.9%(3/103)与2.0% (2/101)]、脐带绕颈发生率[17.5%(18/103)与21.8% (22/1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05、0.19和0.60,P值均>0.05). 结论 对臀位单胎妊娠孕妇实施外倒转术,可有效矫正胎位,降低剖宫产率.妊娠32周后行外倒转术并不增加胎膜早破和早产的风险.

中华围产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