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중화위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408
  • 国内刊号: 11-39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c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慧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双胎妊娠的结局分析

    作者:芮燕京;戴毅敏;宋文英;陈洁;周乙华;胡娅莉;王志群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共569例,其中32例妊娠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 e抗原阴性且肝功能正常,确诊HBV携带,作为HBsAg阳性组;另外537例孕妇HBsAg阴性,作为HBsAg阴性组。回顾性分析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2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结果 HBsAg阳性组孕妇发生肝功能损害(妊娠期丙氨酸转氨酶≥50 U/L)的比例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18.8%(6/32)与5.8%(31/537),χ2=6.367,P=0.012]。HBsAg阳性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HBsAg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7/32)与11.6%(62/537),χ2=2.132,P=0.144]。HBsAg阳性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胎儿脐带绕颈、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HBsAg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β=67.869,95%CI:0.494~135.244, P=0.048)、孕妇年龄(β=6.592,95%CI:2.020~11.880,P=0.006)和分娩孕周(β=164.069,95%CI:154.426~173.712,P<0.01)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影响;而孕妇HBsAg阳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β=78.864,95%CI:-16.950~174.678,P=0.107)。结论 HBV携带者双胎妊娠时易发生肝功能损害,但并不影响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风险。

  • 晚期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围产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莹;赫英东;陈倩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晚期早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分娩的258例晚期早产病例(晚期早产组),选择同期分娩的足月产308例(足月产组)作为对照。比较晚期早产组与足月产组孕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晚期早产组与足月产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性别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占活产儿的3.9%(258/6695),占早产儿的60.1%(258/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晚期早产组孕产妇以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足月产组:重度子痫前期[7.4%(19/258)与1.0%(3/308),χ2=15.35]、胎膜早破[42.6%(110/258)与15.3%(47/308),χ2=52.49]、宫颈机能不全[1.9%(5/258)与0.0%(0/308),Fisher精确概率法]、前置胎盘[3.5%(9/258)与0.6%(2/308),Fisher精确概率法]及胎盘早剥[2.7%(7/258)与0.3%(1/308), Fisher精确概率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子痫前期是导致晚期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OR=6.679,95%CI:1.444~30.891,P<0.05)。晚期早产儿以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足月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6%(30/258)与1.6%(5/308),χ2=24.22]、高胆红素血症[64.3%(166/258)与39.6%(122/308),χ2=34.36]、电解质紊乱[12.8%(33/258)与1.6(5/308),χ2=27.96]、低血糖[7.0%(18/258)与2.9%(9/308),χ2=5.08]、感染性肺炎[13.6%(35/258)与3.2%(10/308),χ2=20.43]、脑白质病变[3.1%(8/258)与0.3%(1/308),χ2=5.25]、低体温[18.6%(48/258)与3.6%(11/308),χ2=33.98]及新生儿窒息[6.2%(16/258)与1.0%(3/308),χ2=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晚期早产儿中,胎龄34~周组以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胎龄35~36+6周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4%(14/46)与7.5%(16/212),χ2=19.26]、高胆红素血症[91.3%(42/46)与58.5%(124/212),χ2=17.74]、电解质紊乱[21.7%(10/46)与10.8%(23/212),χ2=4.02]、颅内出血[8.7%(4/46)与1.9%(4/212),χ2=3.88]、脑白质病变[10.9%(5/46)与1.4%(3/212),χ2=8.32]以及新生儿窒息[15.2%(7/46)与4.2%(9/212),χ2=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是导致晚期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晚期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因母体因素需要终止妊娠时,尽量维持妊娠至35周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 射频消融减胎技术治疗34例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并发症的妊娠结局

    作者:孙路明;周奋翮;邹刚;杨颖俊;周艳;孙琦;段涛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减胎技术治疗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并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接受射频消融减胎技术治疗并已分娩的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孕妇共34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孕周、手术所需的循环数、母儿并发症及分娩孕周等情况,并随访保留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保留胎儿出生后28 d仍存活计为存活儿,存活率=(存活儿例数/保留胎儿例数)×100%。分析影响保留胎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平均手术孕周(20.7±3.1)周(16+1~27+6周),穿刺成功率100%(34/34),手术循环数1~6次。(2)保留胎儿存活率:34例保留胎儿中,2例因妊娠28周前胎膜早破流产或引产,3例因严重贫血胎死宫内或引产,2例不明原因胎死宫内,共7例保留胎儿死亡。活产27例,平均分娩孕周(36.4±4.1)周(26+4~40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913±978) g(1080~4600 g)。27例保留胎儿出生后28 d仍存活,存活率79%(27/34),随访至3月~1.5岁,均未发现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3)影响保留胎儿结局的因素:妊娠16+1~、20~和24~27+6周行射频消融减胎术的3组比较,保留胎儿严重贫血或胎死宫内发生率(2/15、2/13与1/6)、妊娠28周前胎膜早破发生率(1/15、4/13与1/6)及保留胎儿出生后28 d存活率(13/15、10/13与4/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指征为严重的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50%,17/34)、单绒毛膜性双胎合并一胎结构异常(24%,8/34)、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18%,6/34)和双绒毛膜性三羊膜囊三胎(9%,3/34),不同手术指征组保留胎儿严重贫血或胎死宫内发生率(3/17、2/8、0/6与0/3)、妊娠28周前胎膜早破发生率(3/17、0/8、2/6与1/3)及保留胎儿出生后28 d存活率(12/17、6/8、6/6与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所需循环次数<3次与≥3次2组比较,保留胎儿严重贫血或胎死宫内发生率(10%与2/5)、妊娠28周前胎膜早破发生率(17%与2/5)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循环次数≥3次组保留胎儿出生后28 d的存活率低于循环次数<3次组(2/5与86%,P<0.05)。结论目前有限的资料提示,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减胎治疗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安全有效。

  •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时春艳;赵扬玉;范玲;杨磊;杨慧霞;孙丽颖;曲首辉;邹丽颖;李诗兰;吴秉铨;姚晨

    目的探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选择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产前保健的妊娠35~37周孕妇,取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及实时PCR方法进行GBS检测。采用基因测序作为矫正方法,分析实时PCR方法检测G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3家医院共收集1395份标本,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40例(2.9%),实时PCR方法检测GBS阳性114例(8.2%)。(2)仅实时PCR方法检测GBS阳性者77例,采用事先设计好的第2对引物扩增后进行测序,检测鉴定为GBS序列的共66例,11例为非GBS。(3)以细菌培养法加测序法校正作为金标准,实时PCR方法检测GBS的敏感性为97.2%(103/106),特异性为99.1%(1278/1289)。常规细菌培养法漏诊率62.3%(66/106)。(4)细菌培养法加测序法校正3家医院孕妇妊娠晚期GBS携带率为7.6%(106/1395)。结论实时PCR方法检测GB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妊娠晚期常规检测GBS的方法。

  •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作者:曹杨;刘俊涛;高劲松

    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11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阴道宫颈环扎术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5例次。将具有典型病史或满足非妊娠期检查8号Hegar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的患者作为预防性环扎组(69例次),妊娠期检查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紧急环扎组(16例次)。分析2组患者的既往晚期自然流产或早产次数、宫颈环扎手术孕周、术后感染率、分娩孕周及其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妊娠13+3~26+6周之间行宫颈环扎术,术中无胎膜破裂、胎盘早剥或膀胱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预防性环扎组患者中位手术孕周明显早于紧急环扎组[16.6周(15.4~18.3)周与22.7周(19.5~24.6)周,Z=-5.140,P<0.05]。9例患者术后失访。76例未失访患者中,环扎术后感染率为18.4%(14/76),流产率为17.1%(13/76),活产率为82.9%(63/76)。紧急环扎组活产率低于预防性环扎组[9/15与88.5%(54/6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紧急环扎组术后感染率高于预防性环扎组[6/15与13.1%(8/6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子宫形态异常、环扎术后感染及术前隐性感染是与宫颈环扎术后流产及早期早产相关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宫颈环扎术对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的疗效优于紧急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及环扎术后应加强感染监测及治疗。对于存在子宫形态异常的患者应慎行宫颈环扎术。

  • 产科负压吸引器治疗新生儿颅骨凹陷骨折一例

    作者:余雷

    患儿男,3 d,足月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600 g,2012年11月3日由外院转入武汉市儿童医院。生后即发现左顶骨凹陷。入院体检:精神反应好,哭声响亮,左顶骨可见5 cm×5 cm×1 cm凹陷,局部头皮无红肿压痛(图1)。患儿无呕吐、拒奶,也无抽搐、嗜睡、精神不振或烦吵不安等表现,前囟张力不高,无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显示左顶骨局限性凹陷,范围5 cm×5 cm,深处为0.89 cm,骨皮质尚连续,小脑天幕出血,中线结构无移位(图2)。血常规及凝血检查正常。剃去头发后,将患儿平卧位,置于硬板床上,头偏向一侧,使患侧向上。骨折局部头皮用0.5%碘伏消毒2次,干燥后,将产科负压吸引器头罩置于颅骨凹陷处,50 ml注射器连接负压吸引器橡皮管,抽吸150 ml空气,使头罩内形成负压,并维持。操作者在床边密切观察患儿反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儿心率、氧饱和度,床旁备吸痰器及给氧设施。治疗期间,患儿除大声哭吵外,未出现其他异常反应。

  • 妊娠期臀先露矫正方法的循证证据

    作者:彭金;高倩;刘兴会

    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占足月妊娠分娩总数的3%~4%,围产儿病死率高,是枕先露的3~8倍[1]。臀先露的剖宫产率达80%~90%,居剖宫产指征构成的第2、3位[2-3]。减少臀先露分娩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妊娠30周以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若妊娠30周以后仍为臀先露应予矫正[1]。目前的矫正方法很多,但效果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争议。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以指导临床实践。

  • 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大面积脑梗死一例

    作者:张娟;康喆;郭金珍;李占魁

    患儿男,2 d,因“皮肤黄染1 d”于2012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1周,经阴道自然分娩。Apgar评分1 min 9分,5和10 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3900 g,羊水清亮,脐带、胎盘无异常。生后第2天出现皮肤黄染,进展快,入院前测经皮胆红素:311.2μmol/L,并伴有发热,高体温38℃。其母患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因胎膜早破23 h入院后送检阴道分泌物培养,与患儿血培养同一天报告为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对利奈唑胺、青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钠敏感,其母分娩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入院查体:体温37.7℃、心率130次/min、呼吸42次/min,体重3750 g,右顶部血肿5 cm×5 cm×2 cm。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腹部软,四肢肌张力无异常,原始反射可引出。入院后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6%、血红蛋白162 g/L、血小板计数102×109/L、C-反应蛋白119.7 mg/L、总胆红素310.1μmol/L。胸片未见异常。头颅超声:双侧脉络丛出血。脑脊液检查:淡黄色、透明,潘氏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1460×106/L,白细胞计数986×106/L,其中单核细胞百分比10%、分叶核细胞百分比90%,蛋白1.2 g/L,氯化物116.5 mmol/L,糖1.5 mmol/L。入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

  • 中国新生儿死亡原因变迁

    作者:王雪莲;陈超

    新生儿死亡原因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围产保健状况、产科技术水平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重要指标。深入分析不同时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变化及变化规律,可以为产科和新生儿科医师选择医疗策略,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医疗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改善新生儿预后。自建国以来,我国新生儿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新生儿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在下降,非感染性疾病在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早产逐渐成为主要死亡原因。现对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迁做一综述。

  •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对早产鼠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B mRN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江莲;李凡;张文婷;张会芬;李梅;刘翠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对早产鼠肺组织中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 mRN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地塞米松2剂组(分别于妊娠第17和18天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地塞米松1剂组(妊娠第18天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盐酸氨溴索组(分别于妊娠第16、17和18天腹腔注射盐酸氨溴索100 mg/kg)、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16、17和18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组孕鼠均于妊娠第19天剖宫产取出胎鼠制成早产鼠模型,每组早产鼠中随机选择20只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肺重与体重的比值,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发育,并计算肺泡腔表面积与肺泡间隔表面积的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TF-1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P-B mRNA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1)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重与体重的比值分别为(6.5±0.6)、(7.9±0.8)、(9.5±0.8)与(9.5±0.9) mg/g,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69,P<0.01);地塞米松2剂组和1剂组均低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7.143和9.143,P值均<0.01)及盐酸氨溴索组(q值分别为17.143和9.143,P值均<0.01);地塞米松2剂组低于1剂组(q=8.000,P<0.01)。(2)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泡腔表面积与肺泡间隔表面积的比值分别为2.19±0.15、1.70±0.18、1.67±0.13与1.08±0.1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85,P<0.01);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和盐酸氨溴索组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33.639、18.788和17.879,P值均<0.01);地塞米松2剂组高于1剂组(q=14.848,P<0.01)。(3)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组织TTF-1蛋白表达分别为0.311±0.018、0.224±0.019、0.196±0.013与0.191±0.01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69,P<0.01);地塞米松2剂组和1剂组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30.000和8.250,P值均<0.01)和盐酸氨溴索组(q值分别为28.750和7.000,P<0.01)。地塞米松2剂组高于地塞米松1剂组(q=21.750,P<0.01)。(4)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组织SP-B mRNA表达分别为1.25±0.13、1.15±0.12、1.10±0.10与1.01±0.1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8,P<0.01);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和盐酸氨溴索组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9.231、5.385和3.462,P值均<0.01);地塞米松2剂组高于盐酸氨溴索组(q=5.769,P<0.01)和地塞米松1剂组(q=3.846, P<0.01)。(5)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对照组的TTF-1表达和SP-B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2、0.597、0.449,P值均<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肺组织发育成熟的作用,且对肺重与体重的比值无明显影响,有可能替代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纯氧和空气复苏对新生猪心脏血流和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胡雪峰;黄丽萍;贲晓明;张宝贤;刘江勤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猪全身缺氧模型,观察空气或氧气复苏对新生猪心脏泵血功能和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32只体重1.6~2.5 kg新生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无缺氧损伤,机械通气下给予空气;空气组12只,机械通气下给予120 min全身性缺氧后,空气复苏240 min;氧气组12只,机械通气下给予120 min全身性缺氧后,给予纯氧复苏30 min,然后改为空气复苏210 min。记录缺氧120 min末(复苏0 min)和复苏10、30、60、120、180及240 min时的血气、血压和血流变化。复苏240 min时结束实验,冻存左心室标本,采用酶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氧造成动物显著的酸中毒、低血压和低氧血症。(1)动脉氧分压:复苏10和30 min时,对照组、空气组与氧气组3组间动脉氧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 min:(67±4)、(78±12)与(409±42) mmHg(1 mmHg=0.133 kPa),F=580.19;30 min:(68±3)、(79±15)与(342±62) mmHg,F=173.67;P均<0.01]。氧气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和空气组(10 min:q值分别为42.51和39.28;30 min:q值分别为23.17和21.67,P值均<0.05),但空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心输出量:复苏240 min时,对照组、空气组与氧气组3组间心输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6±33.8)、(150.9±70.1)与(103.6±53.6) dl/(min·kg),F=4.82, P<0.05]。氧气组心输出量低于对照组(q=4.25,P<0.05),氧气组与空气组、空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动脉氧含量:复苏10和30 min时,对照组、空气组与氧气组3组间动脉氧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 min:(87.0±16.1)、(76.9±13.2)与(102.2±15.9) ml O2/dl,F=8.64;30 min:(87.5±14.9)、(79.9±11.3)与(100.1±16.7) ml O2/dl, F=5.98;P值均<0.01]。复苏10 min时,氧气组CaO2高于对照组和空气组(q值分别为3.14和5.85, P值均<0.05);复苏30 min时,氧气组高于空气组(q=4.8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71,P>0.05)。(4)氧运输:复苏10、30、60、120、180及240 min时,对照组、空气组与氧气组3组间氧运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 min:(16.5±3.3)、(15.7±9.9)与(16.9±4.2)L O2/(kg·min),F=0.10;30 min:(16.2±4.1)、(15.1±5.5)与(14.5±3.3)L O2/(kg·min), F=0.38;60 min:(16.1±4.2)、(14.9±4.0)与(13.3±3.8) L O2/(kg·min),F=1.28;120 min:(15.5±3.7)、(15.6±6.1)与(13.4±4.6) L O2/(kg·min),F=0.66;180 min:(15.4±3.1)、(15.3±9.3)与(11.9±5.0) L O2/(kg·min),F=0.97;240 min:(14.7±3.4)、(13.4±6.7)与(9.3±5.2) L O2/(kg·min),F=2.84;P值均>0.05]。(5)左心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复苏240 min时,对照组(n=6)、空气组(n=8)与氧气组(n=8)左心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107)、(210±75)与(142±61)U/mg protein,F=5.75,P<0.05],氧气组低于对照组(q=4.79,P<0.01);空气组与对照组比较、氧气组与空气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58和2.39,P值均>0.05)。结论尽管给予纯氧复苏新生猪的动脉氧分压显著高于空气复苏,但并不加快代谢性酸中毒的恢复。对比空气复苏,氧气复苏可显著减少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给予30 min的纯氧并不增加循环的氧运输,相反可能削弱心肌的抗氧化屏障。

  • 妊娠早期游离甲状腺素正常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甲状腺疾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周佳任;赵岩;金镇;尚涛;黄东辉;滕卫平;单忠艳;王薇薇;于晓会;王森李建新;李佳;陈彦彦;朱琳;周瑾;范晨玲;王红;张红梅

    组[21.9%(14/64)与6.5%(32/495),RR=4.2,95%CI:2.1~8.3,χ2=17.82,P<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18.8%(12/64)与4.9%(24/495),RR=4.6,95%CI:2.2~9.8,χ2=18.18,P<0.01]。TPOAb阳性组中有18例TPOAb≥500 U/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为38.9%(7/18),明显高于TPOAb阳性但<500 U/L者[10.9%(5/46)](RR=4.4,95%CI:1.1~17.0,χ2=4.73,P<0.05)。TPOAb阳性组孕妇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10.9%(7/64)与2.2%(11/495),RR=5.5,95%CI:2.1~14.8,χ2=13.81,P<0.01]。结论妊娠早期TPOAb阳性对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妊娠早期应重视TPOAb的筛查。

  •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物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赵运转;史从宁;张国军;康熙雄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检出率的因素。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妊娠35~37周的孕妇共1537例,回顾性分析孕妇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检出情况对GBS培养阳性率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孕妇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率为3.45%(53/1537),其他微生物的检出率依次为真菌[6.96%(107/1537)]、细菌性阴道病[2.86%(44/1537)]和滴虫[0.39%(6/1537)]。滴虫阳性与阴性孕妇GBS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与3.46%(53/1531),χ2=0.00,P>0.05]。真菌阳性孕妇GBS培养阳性率高于真菌阴性孕妇[10.28%(11/107)与2.94%(42/1430),χ2=13.99,P<0.05]。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孕妇GBS培养阳性率高于阴性孕妇[13.64%(6/44)与3.15%(47/1493),χ2=11.15,P<0.05]。阴道清洁度Ⅲ~Ⅳ度的孕妇GBS培养阳性率为5.99%(29/484),高于清洁度Ⅰ度[0.00%(0/201),χ2=12.58,P<0.017)]和Ⅱ度孕妇[2.82%(24/852),χ2=8.17,P<0.017]。结论没有条件对所有孕妇进行GBS筛查的情况下,可以对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孕妇以及阴道真菌或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孕妇进行重点GBS筛查。

  •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艳琴;童红莉;高志英;闫志风;谢潇潇;王月凤;毛仑;卢彦平

    目的:探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带菌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前检查的妊娠35~37周孕妇312例,采用实时PCR和细菌培养方法进行GBS检测(其中12例仅行细菌培养检测)。任意一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判定为GBS阳性。对2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者进行基因测序验证。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结果单纯行细菌培养者12例,检测结果均为GBS阴性,另外300例孕妇同时行细菌培养和实时PCR检测。细菌培养法阳性率为1.3%(4/300),明显低于实时PCR的阳性率[7.7%(23/300)](χ2=12.57,P<0.05)。共有25例孕妇GBS阳性,其中21例实时PCR阳性而培养阴性,2例实时PCR和培养均阳性,2例培养阳性而实时PCR阴性。总体阳性率为8.0%(25/312)。以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实时PCR检测的灵敏性为2/4,特异性为92.9%(275/296),阳性预测值为8.7%(2/23),阴性预测值为99.3%(275/277)。结论实时PCR技术可提高GBS的检出率。

  • 上海地区孕前保健实施情况的现况调查

    作者:谢菲;李笑天;杨瑜麟;丁焱

    目的:评估上海地区孕前保健服务的实施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孕前保健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2012年7月至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首次进行产前登记的孕妇,获取知情同意后,根据其有无参加孕前保健服务发放不同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计划妊娠情况、孕前保健概念和相关政策知晓情况、参加或未参加孕前保健服务的原因、孕前保健具体实施情况和客观效果等内容。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7440例孕妇参与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23%(7310/7440)。7310例纳入研究对象中,95.35%(6970/7310)知晓孕前保健概念,50.04%(3658/7310)知晓免费孕前检查政策,计划妊娠率为82.31%(6017/7310),孕前检查参加率为38.10%(2785/7310)。计划妊娠(OR=8.68,95%CI:7.06~10.67,P<0.01)、知晓免费孕前检查政策(OR=1.56,95%CI:1.40~1.72, P<0.01)、年龄(OR=1.10,95%CI:1.08~1.11,P<0.01)、非沪籍但在沪居住≥1年(OR=1.34,95%CI:1.20~1.50,P<0.01)、硕士及以上学历(OR=1.28,95%CI:1.10~1.49,P<0.01)和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1.31,95%CI:1.17~1.46,P<0.01)的妇女更倾向于参加孕前保健。12.21%(340/2785)参加孕前保健的妇女(参加组)通过孕前检查筛查出异常,其中52.35%(178/340)的孕妇疾病在孕前得到治愈或控制。参加组妇女孕前叶酸补充率[56.91%(1585/2785)]、微量元素摄入[77.16%(2149/2785)]、运动[92.46%(2575/2785)]、戒酒[10.92%(304/2785)]、停药[14.76%(411/2785)]和孕前风疹疫苗接种率[1.01%(28/2785)]均好于未参加组[分别为27.98%(1266/4525)、73.24%(3314/4525)、89.61%(4055/4525)、9.39%(425/4525)、11.09%(502/4525)和0.33%(15/4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7.80、14.10、16.60、10.30、26.90和13.39,P值均<0.01);86.54%(2410/2785)的参加组妇女对孕前保健服务表示满意或较满意,46.86%(1305/2785)的妇女在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接受孕前保健服务,满意率高于其他级别孕前保健服务机构(χ2=37.12,P<0.01)。结论上海地区育龄妇女广泛知晓孕前保健概念,孕前检查参加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孕前保健干预效果较明显,孕妇对孕前保健服务总体满意率较高。

  • 拉萨市藏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边巴卓玛;普布卓玛;康轶君

    目的:了解拉萨市藏族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胎龄≥28周的单胎活产新生儿的出生体重,采用χ2检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872例单胎活产藏族产妇的新生儿纳入研究。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0±4.8)岁(16~49岁)。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34±484) g(1000~4550 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0.5%(302/2872),巨大儿发生率为2.4%(69/287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年龄越大(β=0.06, t=2.85)、文化水平越高(β=0.010,t=3.63)、分娩孕周越大(β=0.40,t=19.30)、居住在城镇(β=-0.07,t=-2.57)、男性(β=-0.09,t=-4.34)新生儿体重较高(P值均<0.05)。结论拉萨市藏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可能与地处高原有关。

  • 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唾液酸水平分析

    作者:华春珍;孙鹂;阮莉莉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唾液酸水平及其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时龄均在3 h以内的新生儿,采集标本时均无辅助通气治疗。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组(n=136)和足月儿组(n=86)。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检测血清唾液酸水平。统计学方法为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新生儿共222例,其中男婴138例,女婴84例;剖宫产146例,自然分娩76例;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8~10分175例,1~7分(新生儿窒息)43例,4例Apgar评分不详;低出生体重儿88例,正常出生体重儿128例,巨大儿6例。早产儿组出生体重低于足月儿组[(2370±524)与(3120±628)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P<0.01)。(2)血清唾液酸水平:男婴与女婴分别为(27.1±8.1)与(29.1±8.7)mg/dl,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娩出新生儿分别为(27.7±8.0)与(27.9±8.6) mg/dl,Apgar评分8~10分组与1~7分组分别为(27.8±8.9)与(28.4±6.1) mg/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0.19和0.40,P值均>0.05)。早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低于足月儿[(26.6±7.5)与(29.8±9.3)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分别为(26.9±7.9)、(27.7±7.9)与(44.2±8.9) mg/d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P<0.01)。(3)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和0.275,P值均<0.01)。结论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唾液酸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正相关。

  • 读者?作者?编者

    作者:

    关键词:
  • “亚太地区母胎医学共识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王晨;冯慧;杨慧霞

    “亚太地区母胎医学共识研讨会暨第九届亚太地区母胎医学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来自4个国家的7位教授担任主席,其中包括我国的杨慧霞教授和段涛教授。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及中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百余场,杨慧霞教授也在此次会议上对中国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现状和诊断标准以及世界糖尿病基金会(World Diabetes Foundation,WDF)中国多中心合作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做了专题报告。

  • 国外医学动态

    作者:李醒

    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于2013年10月发表了重新修订的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的指南。该指南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中的相关证据,提出预防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产时处理措施。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胎膜早破的处理。

  • 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作者: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名单

    作者: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本刊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作者投稿说明

    作者:

    关键词: 稿件管理系统
  • 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围产医学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定于2014年12月5日至7日在天津市召开“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围产医学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将围绕“新生儿复苏和胎儿医学”等围产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新进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会形式有专题报告、大会发言以及热点问题讨论等。将邀请国内外围产学术界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加本次会议可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

  • 本刊再次获准加入WHO西太区医学索引

    作者:

    WHO 西太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WPRIM)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第五次评审会议于2013年7月18日在北京举办。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根据WPRI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评审标准,同时综合考虑多种学术评价指标,经评审委员会评议,同意向WHO西太区期刊评审委员会推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入选WPRIM。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成立及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

    作者:叶鸿瑁

    为推进我国的新生儿复苏工作,在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和努力下,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以下简称学组)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5月2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首先由中华医学会组织部胡俊宣读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名单并颁发聘书,然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慧霞教授和候任主任委员朱建幸教授先后致辞,他们代表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向学组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学组把我国的新生儿复苏工作做好,为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做出贡献。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李醒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4年5月2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成员100余人参加会议。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兼总编辑出席本次会议。

  • “第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刘菲;高雪莲

    2014年5月22日至25日,第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在泉城济南顺利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主办、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协办。《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谢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会议共设置专题讲座36个,收到自由投稿200余篇,遴选其中20余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本届峰会参会代表达1300余人,创历届峰会新高。为改善参会代表的听课条件,本届峰会还为无法进入大会主会场的参会代表提供实况转播。现总结峰会的主要内容,与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共享。

中华围产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