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중화위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408
  • 国内刊号: 11-39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c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慧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自然流产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的探讨

    作者:漆洪波;龙晓悦;刘云;吴味辛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后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是否影响围产结局.方法对自然流产后12个月内再次妊娠的10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调查,两次妊娠间隔时间≤3个月者为28例(≤3月组),间隔时间>3月者74例(>3月组),比较两组围产结局.结果两组前置胎盘、早产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3.6%与4.0%,3.6%与10.8%,17.8%与14.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月组低体重儿、巨大儿和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分别为3.6%、10.7%和3.6%,与>3月组(5.4%、9.4%和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月组无一例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出生缺陷和死亡,而>3月组有6例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2例出生缺陷,1例新生儿死亡. 结论自然流产后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可能对围产结局没有影响.

  • 新生儿脐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军;叶毅桦;黄丽贞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地区新生儿脐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发生率.方法9676例活产新生儿生后即取脐血,采用定量法测定红细胞G6PD/6PGD的比值.低于1.0者为G-6-PD缺乏. 结果测得G-6-PD缺乏的患儿265例,总发生率为2.74%.其中男230例,发生率为4.07%;女35例,发生率为0.87%.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x2=90.75,P<0.001).结论脐血G-6-PD活性筛查,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出G-6-PD缺乏患儿,指导临床对其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避免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 SARS感染对妊娠结局及胎、婴儿的影响

    作者:王蕴慧;张睿;张建平;陈雷宁;谭剑平

    目的观察中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对妊娠结局及胎婴儿的影响.方法分析6例妊娠合并SARS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检测母儿SARS病毒抗体、RNA,随访婴儿情况.结果6例(双胎妊娠2例)SARS患者娩出新生儿7例,其中早产2例,胎儿窘迫3例;1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儿死亡,另一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均无窒息、SARS迹象.产妇冠状病毒抗体IgG均阳性,婴儿4例阳性、3例阴性;母儿IgM抗体、病毒RNA均阴性.早产儿(3例)体格智能发育稍落后,足月儿(4例)正常.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SARS对围产结局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未发现SARS病毒的垂直传播.

  • 21三体综合征并发先天性全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作者:李湛;于莎莎;张利萍;雷箴;唐小奈;桑翠琴

    患者,28岁,孕2产1,6年前足月顺产1男婴,现健存.非近亲结婚,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孕31周于我院产前检查发现胎儿畸形,B超见胎儿肝脾异常增大,心脏偏大,心包腔积液,羊水偏多.胎儿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扩大,三尖瓣关闭不全,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卵圆孔直径增大,心包积液.

  • 新生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作者:林勇;唐为红

    患儿男,12 d,因发热伴拒奶12 h入院.患儿于入院前发热39℃,伴阵发性哭闹,拒奶,无呕吐,无抽搐.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体检:体温39.5℃,脉搏160次/min,呼吸50次/min.急性面容,反应一般,易激惹,皮肤中度黄染未见瘀点、瘀斑,前囟2.0 cm×2.0 cm,稍饱满,颈无抵抗,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稍高.

  • 新生儿心包积气一例

    作者:苏卫东;黄育丹;李温慈;包曼华

    患儿男,2 h,第2胎第2产,孕35周,人工破膜、催产素引产而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7分,脐带绕颈1圈,经吸痰、吸氧、人工呼吸等抢救后5 min Apgar评分10分,但不久即出现青紫,呼吸急促.立即在吸氧下转送我院,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及羊水污染史,无产伤史.其母亲妊娠期体健.

  • 截瘫妇女生殖功能及妊娠的相关问题

    作者:李胜平;唐小丽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截瘫妇女妊娠越来越多.截瘫后女性生殖功能的变化及截瘫妇女妊娠与分娩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缺乏对照研究的资料,对截瘫孕妇的处理难以提供可靠的建议.有关截瘫孕妇分娩发动、妊娠结局、贫血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尿路感染的风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自主性反射亢进的处理等都是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现就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胎儿窘迫致胎儿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彦慧;刘振宅

    胎儿窘迫是围产期威胁胎儿安全的重要并发症.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分娩期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其中1‰出现明显的脑损伤症状[1].新生儿窒息约2/3是胎儿窘迫的延续,而缺氧缺血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儿童时期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 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石文静;陈超;周国民;肖虹蕾

    目的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择7日龄新生小鼠54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7只,在氧浓度为75%的密闭容器中生长5 d,然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对照组27只,吸室内空气.观察两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以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切片经常规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以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鼠在高氧中生长5 d后,视网膜血管明显收缩、阻塞,视网膜大片区域无灌注;回到正常空气中2 d后,新生血管开始形成;回到空气中5 d后(生后第17天),新生血管形成达到高峰.实验组小鼠生后第17天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达44个,而对照组不足2个,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结论该动物模型视网膜病变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似,制备过程简便,可重复性高,并可进行定量研究,是研究ROP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较合适的模型.

  • 30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对照分析

    作者:朴梅花;常艳美;涂绘玲;刘丽娟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围产医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宣传和推广,全国新生儿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为了解30年来不同阶段新生儿窒息及其多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总结了1999~2003年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窒息183例,并与1973~1984年及1988~1993年两个阶段新生儿窒息的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

  • 生物蛋白胶宫颈内封堵治疗孕30周前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式景;陈永芹;王晓黎;刘永平;姜秀平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其发生率约是分娩总数的2.7%~17%[1],胎膜早破可诱发早产,而早产仍然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和常见的原因,是产科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于2001年6月开始应用生物蛋白胶宫颈内封堵治疗孕30周前胎膜早破7例,延长了孕周,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其培训存在问题和防治对策

    作者:虞人杰

    2000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1080万,其中<28 d新生儿390万.42个发展中国家占全球<5岁死亡数的90%,33%(29%~36%)为新生儿,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中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第一位原因,占29%[1].

  • 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专家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第一次会议由卫生部基妇司、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强生儿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专家会议"于2003年7月24日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基妇司张德英处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叶鸿瑁、强生儿科研究院的负责人Joy Marini,以及来自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Errol Alden和William J.Keenan教授和来自国内的产科、新生儿科专家教授共12人参加了会议.

  • 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十年回顾

    作者:Clark RB;赵时敏;盖铭英

    一、新生儿窒息在中国每年约2000万新生儿出生的中国,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都受到家庭及社会的高度关注[1].1991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50.2‰,1998年降至33.3‰,地区性差别很大,贫困地区高可达56‰,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低至7.5‰[2,3].

  • 首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习班

    作者:

  • 围产儿宫内窘迫的临床病理分析(附210例尸检资料)

    作者:邹继珍;胡岚;吴莎;蔡玲玲;陈岚;林久治

    目的明确围产儿宫内窘迫死亡的主要致病因素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等对预后的影响,为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围产儿宫内窘迫的210例尸检资料进行全面复查,主要观察肺和脑病变,并结合临床重点分析了宫内窘迫的主要致病因素、并发症等.结果在宫内窘迫的致病因素中以综合因素为多见;若以单一因素统计,脐带因素居首位,其次为胎盘和母体因素.形态学上计有:胎粪吸入综合征170例(81.0%),羊水吸入36例(17.1%),缺氧综合征仅4例(1.9%).210例中59例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48例,羊水吸入性肺炎11例).在宫内窘迫致死的患儿中,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弥漫性肺出血及致死性畸形等.结论宫内窘迫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弥漫性肺出血、肺部感染和致死性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 一氧化氮吸入对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琳;黄国英;林其珊;邵肖梅;孙波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吸入对于新生猪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9只新生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8)、窒息对照组(n=11)和窒息NO组(n=10).窒息对照组与窒息NO组中,通过夹闭气管导管10 min建成新生猪窒息模型.心肺复苏后,窒息对照组予以35%氧(O2)吸入,窒息NO组予以NO 10×10-6+35%O2吸入.连续监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复苏后6 h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T(cTnT)含量;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A比值(ME/A)、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A比值(TE/A)、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a比值(Me/a)、三尖瓣环运动速度e/a比值(Te/a);假手术组在相应时间点作了测定.实验结束后进行心肌损伤病理组织学评分. 结果复苏后1~6 h,窒息NO组mPAP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4±6)~(12±4)mm Hg],显著低于窒息对照组[(23±5)~(19±3)mm Hg,P<0.01];复苏后6 h,窒息NO组CK-MB和cTnT含量分别为(275±85)IU/L和(0.38±0.28)μg/L,明显低于窒息对照组[(423±1 56)IU/L和(0.85±0.64)μg/L,P<0.05];窒息NO组RVEF、TE/A、Me/a和Te/a分别为(67.1±7.1)%、1.04±0.15、1.00±0.23和0.98±0.19,均高于窒息对照组[(60.2土7.1)%、0.79±0.21、0.77±0.12和0.78±0.19,P<0.05];窒息NO组心肌损伤病理学评分为(1.30±0.95)分,低于窒息对照组[(2.82±0.98)分,P<0.01].结论新生猪窒息后NO 10×10-6持续吸入6 h,不仅能缓解窒息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并可减轻急性低氧性心肌损害.

  • 窒息新生儿脐血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意义

    作者:胡电;古航;金志军;刘彦;熊英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有新生儿窒息孕妇(窒息组)及33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静脉血及脐血中NPY含量. 结果(1)窒息组脐血中NPY含量为(187.47±46.63)ng/L,对照组为(115.33±29.4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13,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t=2.001,P<0.05).(2)窒息组母血浆NPY含量为(78.94±19.52)ng/L,对照组为(85.73±22.95)ng/L,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1.721,P>0.05),且轻、重度窒息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t=1.512,P>0.05).(3)窒息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为(7.0±0.1),PO2为(1.2±0.3)kPa,PCO2为(8.9±0.8)kPa;NPY水平与脐血pH及PO2显著负相关(r=-0.451及-0.492,P<0.01),与PCO2显著正相关(r=0.438,P<0.01).两组母血NPY水平无差异.结论NPY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变化过程,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作者:江莲;陈健;邝刚;孟繁妔;武秀华;戎小平;金江;刁玉巧

    目的建立单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对HIBD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建立HIBD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BD组、HIBD后0.2 mg/kg人基因重组IGF-1干预组(RH-IGF-1组)、0.066mg/kg人基因重组IGF-1干预组(SRH-IGF-1组)及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各组按观察时段进一步分为24、48、72 h组,每组8只.各组于规定时刻观测脑形态学改变、谷氨酸(Glu)含量、凋亡细胞计数、Bcl-2蛋白表达. 结果(1)HIBD 48 h组Glu(1162.2±108.1)mg/kg,较假手术组(750.9±53.4)mg/kg明显升高(P<0.05);HIBD组凋亡细胞计数[24 h:(7.6±1.9)%,48 h(12.6±1.2)%,72 h:(1 3.8±0.9)%],较假手术组[24 h(2.0±0.2)%,48 h(2.0±0.3)%,72 h(2.0±0.2)%]明显增加(P均<0.05).(2)与对照组相比,RH-IGF-1组脑组织病变减轻;干预48 h组Glu[SRH-IGF-1组(781.4±54.2)mg/kg,RH-IGF-1组(740.5±46.6)mg/kg],较对照组(1126.6±48.0)mg/kg明显降低(P均<0.05);RH-IGF-1组凋亡细胞计数[24 h:(3.6±0.9)%,48 h(8.2±2.2)%,72 h(9.4±1.4)%],较对照组[24 h(7.6±1.9)%,48 h(12.6±1.6)%,72 h(13.9±0.4)%]明显降低(P均<0.05),RH IGF-1 48 h、72 h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71.4%,较对照组14.2%,14.2%明显升高(P均<0.05). 结论(1)IGF 1可明显降低损伤脑中Glu含量,阻断Glu的脑损伤途径.(2)IGF-1通过降低细胞凋亡、提高保护性Bcl-2蛋白表达以避免和改善HIBD,并呈剂量依赖效应.

  • 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丁学勤;张美玉;吴明昌;郑秀华;闫宗荣;孙金萍;胡建山;马海侠;吕淑兰

    目的分析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200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88例中,选择诊断为宫内缺氧所致HIE 30例进行分析.其诊断符合以下条件:(1)有宫内缺氧史,出生Apgar评分8~10分;(2)生后早期出现神经症状;(3)排除感染、遗传代谢及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4)头颅B超或CT有HIE特征性改变.结果本组病例生后第1天起均表现有轻度抑制症状,其中22例间歇出现兴奋症状.临床症状属轻度者17例(57%),中度13例(43%),无一例重度,与出生时有窒息的58例HI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有不足40%病例有血尿素氮(BUN)增高,低钠、低钙、低糖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与出生有窒息的HIE比较也基本一致.分别分析了单纯急性及慢性缺氧病例的B超改变,发现两者有所不同.本组随访28例,出院后平均(11.7±3.8)个月,除一例脑瘫外,余体格、智能发育正常.B超复查20例,出生时侧脑室扩大4例、第3脑室扩大1例均恢复正常;出生时脑室不大,随访中出现脑室扩大者6例,其中1例为脑瘫,余者均恢复正常.结论胎儿有宫内缺氧史,新生儿出生时虽无窒息,但仍可发生HIE,头颅B超可见有胎儿期脑损害,个别病例可发生脑瘫.因此对生后无窒息但有宫内缺氧的患儿应加强监护,防止宫内缺氧,以减少HIE的发生.

  • 循环因素对重度窒息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

    作者:封志纯;王斌;朱翠萍;钱淑鸯;杨军;钟春霞

    目的分析循环系统脏器功能衰竭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38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显效与否分组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上机1 h时不显效率为24.1%(足月儿为19.4%,早产儿为34.5%);不显效组窒息程度显著重于显效组,足月儿不显效组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DIC、心力衰竭患病率分别为84.3%、51.0%、80.4%、49.0%、54.9%,早产儿不显效组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DIC和心力衰竭患病率分别为65.9%、68.3%、75.6%、58.5%,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显效组;在加用针对循环衰竭病症的处置措施使病情稳定后,不显效组94.1%的足月儿、92.7%的早产儿的血气指标纠正到正常范围,出院痊愈率和显效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循环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是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效果不显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纠正循环衰竭病症的病理生理改变能有效地改善血气和预后.

  • 第2例--窒息后气促、面色及皮肤苍白、心音低钝及循环不良

    作者:曹绪梅;虞人杰

    病例介绍患儿女,0.5 h,因重度窒息5 min,呼吸困难半小时入院.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因其母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前急性大失血(约1500ml),伴晕厥1次急诊入院而剖宫产娩出.产前胎心60~70次/min,羊水清,脐带未见异常.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治疗HELLP综合征改善孕妇的预后

    作者:张岱;杨慧霞

    HELLP(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 count,HELLP)综合征是妊高征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下降.在过去的20年中,田纳西和密西西比大学开展了关于HELLP综合征两项较大规模的系列研究.从1994年开始,高剂量静脉皮质激素疗法成为治疗HELLP综合征的常规疗法.

  • 第17届国际妇产科联盟大会(FIGO)围产医学方面内容简介

    作者:杨慧霞;樊尚荣

    第17届国际妇产科联盟大会(Intem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于2003年11月2日~7日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中国大陆代表参加产科交流的文章共10篇,内容涉及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妊高征病因研究;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妊娠糖尿病对母儿结局影响,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血糖管理,妊娠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研究和早产等方面.现将大会产科部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 对1998~2003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的栏目、稿源及引文等的分析

    作者:娄钦;罗志宏;王芹

    围产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新兴学科,<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围产医学杂志,已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于2003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的创办与不断提高的刊物质量,对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评价期刊质量的有关标准[1,2]及认为有助分析期刊质量的项目对<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从1998年5月~2003年5月发表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希望有助刊物能更上一层楼.

中华围产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