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중화위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408
  • 国内刊号: 11-39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cyx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慧霞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其预后

    作者:祝菁;杨祖菁;王磊;王蓓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影响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 3年3月31日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的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病历资料,结合超声检查特点和新生儿存活情况,分析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7例膈疝胎儿中左侧膈疝45例(79%),右侧膈疝12例(21%).57例膈疝胎儿中,引产终止妊娠14例;33例出生后手术治疗,术后存活23例,死亡10例,总体存活率为40%(23/57);另10例胎儿生后未行手术治疗,均死亡.存活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死亡新生儿[(3 173±348)与(2 846±568)g,t=2.238,P=0.033],而引产组的诊断孕周明显早于存活组[(24.0±4.1)与(30.0±6.0)周,t=3.181,P=0.003].存活组肺头比(lung-to head ratio,LHR)≥1.4的比例为91% (21/23).线性趋势检验显示,LHR值与膈疝胎儿的预后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x2=9.223,P=0.002),相关系数为-0.730(P=0.000).LHR<1.4时新生儿死亡的危险是LHR≥1.4者的35.867倍(95%CI:1.861~691.341,P=0.018);羊水过多的新生儿死亡危险是无羊水过多者的9.285倍(95%CI:1.102~78.212,P=0.040).而右侧膈疝(OR=0.158,95%CI:0.009~2.824,P=0.210)、肝脏疝人胸腔(OR=1.730,95%CI:0.144~20.707,P=0.665)和新生儿出生体重(OR=1.002,95%CI:0.999~1.005,P=0.135)不是膈疝胎儿生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存活率仍较低,胎儿膈疝出现的孕周、羊水量以及LHR与胎儿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保守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尚;廖秦平;杨慧霞;左文莉;张蕾;毕蕙;薛晴;郐艳荣;王晟

    目的 探讨经保守治疗满意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助孕后的妊娠结局. 方法 2009年3月1至2012年8月31日,4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治疗均获得妊娠,其中1例患者经历了2次妊娠.对这5例次妊娠进行分析.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患者妊娠前子宫内膜的病理结果、保守治疗方案、获得妊娠方式、妊娠期并发症、终止妊娠时间及分娩方式. 结果 4例患者分段诊刮术的病理诊断结果分别为:复杂性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复杂性中度非典型增生、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广泛非典型增生伴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病例1、2和3均口服醋酸甲羟孕酮250 mg每天1次,持续时间分别为11、8和4个月.病例4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 mg每天1次,持续8个月.停用孕激素前再次行分段诊刮术,病理证实未见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例1停用孕激素3个月后予卵泡刺激素促排卵妊娠(单胎).病例2和4均在停用孕激素当月,自然周期监测排卵妊娠(单胎).病例2的第1次妊娠于9周时胎停育,清宫术后6个月,自然周期监测排卵获得第2次妊娠(单胎).病例3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2个周期失败后,再次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分段诊刮术,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改为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 mg每天1次,持续8个月,然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双胎),但于妊娠22+6周流产.病例1、2(第2次妊娠)和4均足月妊娠经剖宫产分娩.5例次妊娠中,1例次妊娠早期胎停育,1例次妊娠晚期流产,3例次足月妊娠,获得3个健康婴儿. 结论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保守治疗满意后,经积极助孕,可以成功妊娠,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但妊娠期可能出现流产,应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meta分析

    作者:韩季楠;蒋犁;王婧

    目的 评价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 3年3月31日的文献.纳入文献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使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研究依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水平分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组和血碳酸正常(normocapnia,NC)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神经发育损伤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5.1.0推荐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根据文献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检索到325篇文献,筛选出8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纳入605例新生儿,其中PHC组305例,NC组300例.7篇文献均控制PCO2<65 mmHg(1 mmHg=0.133 kPa)且pH≥7.2,1篇文献PHC组PCO2未设定具体上限,仅控制PCO2>52 mmHg且pH>7.2.(2)文献质量评价结果:4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分配方法,3篇文献描述了分配方案隐藏,8篇文献均对研究对象采用盲法,2篇文献对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8篇文献均有完整数据结果且均无选择性报告结果,3篇文献描述了其他偏倚.(3) Meta分析结果:8篇文献报道了VALI发生率,文献间具有异质性(I2=56%,P=0.0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2组VAL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29~0.93,P=0.03).进一步根据胎龄分为2个亚组,3篇平均胎龄25周的文献为同质性研究(I2=0%,P=0.46),2组VAL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72~1.54,P=0.78);5篇胎龄>27周的文献为同质性研究(I2=0%,P=0.68),2组VAL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7,95%CI:0.14~0.50,P<0.01).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为同质性研究(I2值均为0%,P值均>0.1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病死率:RR=0.40,95%CI:0.22~0.74,P<0.01;机械通气时间:均数差=-0.75,95%CI:-1.04~-0.46,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神经发育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目前的证据显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可以减少患儿VALI的发生率、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但对BPD无明显预防作用.控制PCO2<65 mmHg且pH≥7.2,不会增加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神经发育损伤的风险.

  •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邵长香;孙路明;邹刚;孙琦;周奋翮;周艳

    目的 总结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的诊断、妊娠期监护、处理及妊娠结局. 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共1 7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明确诊断的MCMA双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引产、选择性减胎术及期待妊娠3种处理方式.选择期待妊娠的MCMA孕妇每2周1次定期随访;28周促胎肺成熟;28~30周入院监测:每日连续40 min胎儿电子监护,每周监测脐血流2次;30~32周:每日2次连续40 min胎儿电子监护,隔日行脐血流监测;32~34周:每日至少3次连续40 min胎儿电子监护,每日行脐血流及生物物理学评分检查,适时终止妊娠.总结合并脐带缠绕、胎儿先天性畸形、胎死宫内、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如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及双胎输血综合征)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17例MCMA双胎孕妇平均年龄为(29.0±2.7)岁(24~33岁),均为初产妇,平均诊断MCMA的孕周为(18.6±5.5)周(11 +5~28+1周).1 7例MCMA双胎孕妇产前超声均提示脐带缠绕,且均得到产后证实.并发胎儿畸形7例,发生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3例,其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2例.7例并发胎儿畸形孕妇中的4例选择引产;1例并发胎儿之一无脑畸形孕妇行射频消融减胎术.另2例并发胎儿畸形者和10例无胎儿畸形的孕妇均选择期待妊娠,期间超声均无异常提示.但其中2例分别于妊娠16和21+1周超声监测发现2胎儿均胎死宫内,行引产术;1例住院监测期间妊娠30+2周发生一胎胎死宫内,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共11例孕妇活产分娩,平均于(32.7±1.6)周行剖宫产.其中4例考虑脐带因素急诊手术分娩.活产新生儿共20例,平均出生体重为(1 850±496)g.1 6例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平均人住(37.9±16.4)d;9例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治愈. 结论 MCMA双胎妊娠围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加强监护和管理,并改善妊娠结局.

  • 先天性肢体环状狭窄伴唇腭裂一例

    作者:王君霞;叶晓秀;李贵平;杜渊;沙露露;曹晓宽

    患儿男,日龄2d,因“左下肢发育异常,喂养困难2d”于201 3年10月12日入住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新生儿科.患儿生后发现左下肢发育异常.喂养时有呛咳,奶从鼻腔溢出.生后至入院共喂养3次,总奶量约100 ml,体重下降665 g.呼吸急促,无呼吸困难,无点头呼吸、全身青紫、唇周紫绀,无发热、寒战等.其母39岁,农民,7年前自然分娩l女,体健,人工流产2次,否认特殊物质接触史.其父40岁,农民,体健.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

    关键词:
  •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碧云;龙莎莎;王来栓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因气体交换障碍引起的进行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新生儿窒息目前主要通过脐动脉血pH作为主要识别指标,但其诊断标准国内外尚未统一.脐动脉血pH<7.00被称为病理性或严重胎儿酸中毒血症,其神经系统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明显升高.以脐动脉血pH<7.00为标准,窒息的发生率为3‰[1].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订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分度标准[2]:(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2)新生儿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 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 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 min降至≤7分者.

    关键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后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行为学的作用

    作者:摆翔;王诗雨;张宁;朱丽华;蒋犁;李伟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对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新生大鼠脑内少突胶质细胞及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影响,以及新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学的改变. 方法 72只3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吸入6%O2和94%N2的混合气体4h,制成WMD模型.死亡12只,剩余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大鼠出生后0~24 h计为第1天,实验组大鼠于第3、4和5天每天腹腔注射HUcMSCs 1×106个(0.05 ml),对照组大鼠于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0.05 ml.2组均于第10和21天分别取8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侧脑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ctodermal dysplasia,ED)-1染色阳性细胞.2组均于第10和21天分别取3只大鼠,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MBP和ED-1蛋白表达.2组分别取8只大鼠测量体重,并于第28天行神经行为学评估.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实验组第10和21天MBP染色阳性细胞数[(11.8±4.1)和(23.8±8.1)个]均高于对照组[(6.7±3.1)和(11.5±5.8)个,t值分别为2.81和3.49,P值均<0.05],ED-1染色阳性细胞数[(20.8±3.4)和(19.1±2.8)个]均低于对照组[(32.8±4.2)和(29.5±5.2)个,t值分别为6.23和4.94,P值均<0.01].实验组第10和21天MBP的表达量(1.3±0.1和1.1±0.1)均高于对照组(0.8±0.0和0.6±0.1,t值分别为7.53和6.68,P值均<0.01),ED-1的表达量(0.6±0.1和0.4±0.1)均低于对照组(1.0±0.1和0.8±0.1,t值分别为3.90和4.90,P值均<0.01).实验组第7、10、14、21和28天体重分别为(15.0±1.2)、(16.6±0.9)、(27.0±1.6)、(44.2±2.3)和(68.1±4.2)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7±1.6)、(13.5±2.0)、(23.6±1.9)、(38.4±0.9)和(60.0±4.2)g,t值分别为-3.11、-3.97、-3.67、-6.52和-3.72,P值均<0.05).第28天神经行为学测试:实验组旷场实验评分高于对照组[(36.5±2.9)与(24.3±3.6)分,t=7.36,P<0.01],悬吊实验评分也高于对照组[(3.6±1.0)与(2.0±0.7)分,t=3.53,P<0.01].实验组Cylinder实验左、右前足/双前足的比值[(49.8±13.3)%与(41.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05);对照组左前足/双前足的比值高于右前足/双前足[(49.5±11.3)%与(31.2±3.2)%,t=4.38,P<0.01].结论 HUcMSCs可提高新生大鼠WMD模型病变区域内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对体格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并且对神经行为有改善作用.

  • 新生猪缺氧及复苏后心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关系

    作者:胡雪峰;黄丽萍;贲晓明;刘江勤

    目的 探讨新生猪缺氧及复苏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肌损伤机制. 方法 日龄l~4 d新生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缺氧急性期组(n=8)和缺氧亚急性期组(n=8).对照组动物维持空气机械通气50 h;缺氧急性期组动物机械通气缺氧2h(氧浓度0.10~0.15)后空气机械通气(复苏)4h;缺氧亚急性期组缺氧2h后复苏48 h.监测缺氧处理前、缺氧2h末以及复苏过程中的血气分析、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复苏结束后分离左心室,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心肌组织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采用酶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乳酸、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Tukey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缺氧2h末pH、HCO3-和氧分压均较对照组下降(P值均<0.05),缺氧亚急性期组复苏后pH及HCO3-分别恢复至7.38±0.05和(23.04±2.40) mmol/L,明显高于缺氧急性期组[分别为7.25±0.07和(16.88±2.40) mmol/L](q值分别为6.76和7.81,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缺氧2h末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和每博心输出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心率明显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期间,缺氧急性期组及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平均动脉压恢复至(42.17±6.14)和(43.19±5.55)mmHg(l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恢复至(150.04±56.17)和(169.75±37.85) dl/min,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氧亚急性期组新生猪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分别为1.51±0.51和2.14±0.6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24和0.38±0.21,q值分别为7.02和10.97,P值均<0.01)和缺氧急性期组(分别为0.65±0.20和0.45±0.11,g值分别为6.86和11.38,P值均<0.01).乳酸水平在缺氧急性期组和缺氧亚急性期组均高于对照组[(6.95±0.32)和(6.92±0.40)与(5.03±0.19)μmol/mg蛋白质,g值分别为15.43和15.19,P值均<0.01].谷胱甘肽在缺氧亚急性期组低于对照组和缺氧急性期组[(352.00±16.51)与(438.35±33.66)和(464.66±52.65) nmol/mg蛋白质,q值分别为6.00和8.46,P值均<0.01].氧化型谷胱甘肽在缺氧亚急性期组低于缺氧急性期组[(8.16±1.60)与(20.33±4.85) nmol/mg蛋白质,q=9.68,P<0.01].缺氧亚急性期,β 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输出量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和-0.59,P值均<0.05),与每搏心输出量不相关(P值均>0.05). 结论 缺氧导致新生猪发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压休克,复苏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复苏后亚急性期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上调,与心脏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中期引产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薇;张垒;李长忠;孙雪梅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l例CSP患者,总结其妊娠中期的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孕妇26岁,停经1 5周,在当地医院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大量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急诊转入本院.经纠正一般情况和软化宫颈后,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后行B超引导下清宫,完整牵出胎儿及大部分胎盘.术后辅以天花粉结晶蛋白1.2 mg肌内注射.l周后残留胎盘脱落,患者无明显阴道流血,2周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超声影像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患者月经复潮,随访1年,月经周期规律. 结论 个体化把握子宫血管栓塞、软化宫颈、诱发宫缩的时机,适时B超引导下清宫,可提高妊娠中期CSP的治疗成功率.

  • 一例异戊酸血症新生儿的2种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突变

    作者:贝斐;贾佳;孙建华

    目的 了解异戊酸血症新生儿期急性起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突变的情况. 方法 对1例新生儿异戊酸血症患儿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2次血串联质谱和1次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儿及其父母的DNA进行测序比对,以及对突变可能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和分子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 患儿女性,生后第4天急性起病,表现为呕吐、酸中毒、惊厥和昏迷.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后第3天采血)的血串联质谱分析结果相比,出生后第10天的血串联质谱结果显示,血异戊酰基肉碱水平由7.02μmol/L增高至11.15μmol/L(正常范围<0.40μmol/L),异戊酰基肉碱/乙酰基肉碱比值由0.54增高至1.14(正常范围<0.04),而游离肉碱由13.27μmol/L降低至5.57μmol/L(正常范围10~50μmol/L).出生后第10天的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尿异戊酰甘氨酸-1和2分别为115.64和1 488.78(正常值均为0).患儿父母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结果正常.基因测序显示患儿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39G>A (W13X)和c.597C>G(I199M),前者为无义突变来自父亲,导致翻译终止,后者为错义突变来自母亲,导致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单体的稳定性及其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相互作用受到干扰. 结论 本病例为典型的新生儿期急性起病的异戊酸血症,携带的2种突变均为新发现的致病基因突变.建议患儿母亲再次妊娠时行产前诊断.

  •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9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颖;王亚娟;林影;钟雁;何建平;王慧欣;杨彩云;杨学芳

    目的 分析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简称Rh溶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对新生儿Rh溶血病的认识. 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新生儿Rh溶血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反应测定听力,根据结果分为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比较2组的人院日龄、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血胆红素峰值、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入院体重与出生体重的差值.体重下降百分比指体重下降值(g)/出生体重(g)×100%.采用Gesell测定或韦氏儿童智力测定进行远期随访.采用t检验、x2检验及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符合新生儿Rh溶血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共90例,其中80例(89%)在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70例(78%)的血胆红素峰值>220.6μmol/L,59例(66%)为抗D引起的新生儿Rh溶血病,90例直接Coombs试验均为阳性.听力异常组(n=31)与听力正常组(n=59)患儿的入院日龄[(2.3±1.6)与(2.4±3.1)d]、生后出现黄疸时间[13 h(4~18 h)与12h(6~21 h)]、黄疸持续时间[13 h(8~43 h)与24h (9~53h)]、出生体重[(3 188±402)与(3 168±448)g]、入院体重[(3 344±492)与(3 244±451)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或Z值分别为-0.27、-0.03、-0.47、-1.47和-0.75,P值均>0.05).听力异常组与听力正常组患儿的血胆红素峰值分别为(408.5±181.2)与(313.9±127.6)μmol/L,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分别为12.7±5.3与9.1±4.l,听力异常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和2.89,P值均<0.05).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中体重下降患儿(n分别为21和35)的体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6.6±5.0)%与(5.6±2.9)%,听力异常组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对8例患儿进行远期随访,3例智力筛查异常的患儿均在生后6h内出现黄疸,其中2例的母亲既往有不良产史. 结论 新生儿Rh溶血病发病早,黄疸程度重;血胆红素峰值、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较高者,可能更易出现听力异常.

  • 辅助生殖技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处置策略

    作者:杨蕊;李红真;乔杰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2大类及其衍生技术.

    关键词:
  • “2014年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学术年会”纪要

    作者:韩彤妍;赫英东;陈倩

    “2014年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学术年会”于2014年4月1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围产医学委员会(简称北京围产分会)组织举办,来自北京各区县医院的妇产科和儿科医师6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首先由北京围产分会主任委员陈倩教授致开幕词,她简要回顾了北京围产分会的发展,着重总结了2013年的主要工作,介绍了学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并提出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胎儿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北京医学会金大鹏会长到会,肯定了北京围产分会多年来的工作和贡献.会议讲座内容如下.

    关键词: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临床指南解读

    作者:徐阳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指对配子、胚胎或遗传物质进行体内外操作而获得新生命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目前常规用于临床的方法和技术有:诱导排卵或超促排卵、精液处理、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胚胎冷冻与复苏、辅助孵化、未成熟卵体外培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等.

    关键词:
中华围产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