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

西部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서부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 四川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511
  • 国内刊号: 51-16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243
  • 曾用名: 川北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部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李光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价灭菌外科缝合包的质量分析

    作者:宋书红;郭俊;周明华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外科使用的160个外科缝合包进行灭菌质量分析,每个样品高压蒸汽灭菌取样后分为2份,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法与菌落计数检测评价灭菌效果.结果 160个外科缝合包经过消毒后,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159个,合格率为99.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合格158个,合格率为98.8%,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法的菌落计数范围为0~34 cfu,平均为(1.89±0.34) cfu,ATP生物荧光法的ATP值为3~223RUL,平均为(15.30±4.29) RUL.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菌落数的对数值与ATP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直线关系(P<0.05),直线相关方程为y=1.0576x-6.6518,R2 =0.9982.菌落计数法对外科缝合包的消毒检测平均时间为(32.14±4.20)h,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时间为(4.20±1.45)h,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也能有效反映缝合包的菌落数,从而为医院的消毒效果提供有效、快速的检测指标.

  • 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颜晓敏;莫永彪;霍钢;陈英;吕曙光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以及开始治疗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84例DAI患者根据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袁(MMSE)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42例根据伤后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分为A、B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按GOS评分评定预后,治疗组预后良好20例(47.62%),对照组预后良好8例(19.05%),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MSE、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42例患者中,A组与B组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同时强调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小雷;王海波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血管内介入组(49例)和显微外科夹闭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低于夹闭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unt-Hess分级、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2,P<0.05).结论 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均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术式,明显改善了患者近期生活能力,但血管内介入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 不同复位方式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仕林;倪诚;杜亮;李国庆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45例)和闭合复位组(51例),两组患者复位后均采用3枚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闭合复位组比较,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升高,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术中透视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髋内翻发生率、内固定滑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比较,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对患者机体创伤更大,但能获得更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远期疗效更理想.

  • 前列腺癌组织中ING4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夏中友;伍季;张萌;李云祥;范俊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与血管肉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ING4及VEGF在28例前列腺癌及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差异,并将结果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值进行分析.结果 ING4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值增加,ING4表达降低或缺失.VEGF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并无差异(P>0.05),但其强阳性表达率在前列腺癌中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且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PSA增加而升高.前列腺癌中ING4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r=-0.655,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ING4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ING4可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 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用药的调查分析

    作者:祝冬梅;冯婧;冯胜刚;杨思芸

    目的 调查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月5月在某院使用碘海醇进行CT增强扫描1246例患者,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对造影荆危险因素、用法用量、并用药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6例患者中有造影危险因素的患者为604例(46.47%);进行过健康心理教育患者为130例(18.46%);造影前、后均进行水化治疗的患者为412例(33.07%);造影前、造影后48~72 h均查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为248例(19.90%);有66例出现过敏现象(5.30%).结论 该院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使用欠规范,需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造影剂的临床使用.

  •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封堵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马文洁;刘浩浩;刘永宏;来海欧;殷成龙;夏辉;祁占宁;吴建军;王英莉

    目的 评价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经封堵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56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非先兆偏头痛组.其中先兆偏头痛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74±7.72)岁;无先兆偏头痛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90±7.84)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1、3、6、12月进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将患者术后HIT-6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并进行组间对应时间HIT-6评分比较.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先兆偏头痛患者术后1、3、6、12月HIT-6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术后1月HIT-6评分较术前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月HIT-6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示先兆偏头痛组术后6、12月HIT-6评分较无先兆偏头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封堵术可终止或缓解合并卵圆孔未闲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其中以先兆偏头痛疗效明显.

  • 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变化与疗效评价

    作者:邓青富;朱礼坤;朱永生;裴利军;巫建彪;杨海帆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评价.方法 选取2009~2014年72例脑卒中合并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和治疗效果的资料,总结脑卒中合并BPH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给予相应临床治疗并研究疗效.结果 72例患者中47例存在梗阻,9例有可疑梗阻,16例不伴有梗阻.47例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16例有膀胱逼尿肌降低或减弱,6例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调.临床治疗1周与1个月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合并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较不伴有BPH脑卒中更为复杂,临床结合不同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鞘中鞘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海龙;张宗平;王安果;伍季;李云祥;唐硕

    目的 探讨鞘中鞘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1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鞘中鞘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F20单鞘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三项指标.结果 118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99例,二次碎石成功5例,其中经肾上盏建立碎石通道61例,肾中盏建立碎石通道52例.实验组60例患者,结石取净55例,占病例总数的91.66%;对照组58例患者,结石取净44例,占病例总数的75.86%,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结石取净率较高(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中鞘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中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医疗成本,而且学习曲线低,熟悉掌握时间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功能锻炼在解剖性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娜;刘冬梅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尽早进行合理锻炼对于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因肝癌需行切除术治疗患者64例,按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纽,每组32例,观察组在康复治疗中尽早进行合理锻炼,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每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恢复和术后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5天ALT、TBIL和PA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排气、排便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6 d平均每日进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ukarno(88.1±8.5)、PS(0.5±0.2)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尽早进行合理锻炼在康复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较好,肝功能恢复快,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丹参治疗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祁伯祥;朱磊;尹红;商磊;高坤;乔俊华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儿晓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于我院外科监护室的72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婴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补充维生素K1,降颅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以及TNF-α、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22.22%、28.57%;对照组分别为5.56%、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1、4.10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浆NSE、S-100β及TFN-α、IL-6水平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浆NSE、S-100β及TFN-α、IL-6分别为(9.09±2.24)μg/L、(181.77±90.45) ng/L、(16.93±7.36) ng/L、(29.13±8.63) n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减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炎性反应,改善脑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 过敏性肺炎不同诊断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林明江;汤秀珍;张海旺

    目的 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确诊的过敏性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确诊方式为病理诊断组(n=41)和临床诊断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87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气短(93.10%)、咳嗽(77.01%)为主;病灶分布以全肺弥漫(33.33%)、双下肺胸膜下(25.29%)为主;疾病类型以磨玻璃影(65.52%)、网格影(44.83%)表现为主;暴露因素以接触动物蛋白(43.68%)、化学物质(35.63%)为主;既往误诊以肺部感染(21.84%)、肺结核(13.79%)为主;病程<6月患者淋巴细胞数目>20%、CD4/CD8值<0.9发生率低于病程6~12月和病程>12月患者(P<0.05);病理诊断组病程、杵状指趾及DL CO占预计值<80%比例均高于临床诊断组(P<0.05);临床诊断组患者急性、亚急性比例显著高于病理诊断组(P<0.05);两组患者暴露因素构成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过敏性肺炎临床表现复杂,不同诊断方式确诊患者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典型病例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类、影像学检测、暴露病史进行临床诊断,不典型病例需要结合病理进行诊断.

  • 712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薛痕;常晓东;赵敏;邵永惠;马霞;陈明英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分布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9月712例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和临床分型,分析几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分布的特点.结果 712例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3例(74.86%),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224例(42.03%)、微小病变肾病116例(21.76%)、膜性肾病100例(18.76%)、系膜增生性肾炎47例(8.82%)和局灶节段性肾炎29例(5.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73例(24.3%),以狼疮性肾炎常见,其次为紫癜性肾炎及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6例(0.8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类型依次为肾病综合征286例(53.66%)、慢性肾炎204例(38.27%)、隐匿性肾炎30例(5.63%)、急性肾炎11例(2.06%)、急进性肾炎2例(0.38%).15岁以下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型常见,16~45岁为IgA肾病的高发年龄,占总患者的70.54%;31~60岁膜性肾病的高发年龄,占总患者的70%.结论 本院肾脏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其中IgA肾病是多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其中,IgA肾病、微小病变肾病以及膜性肾病有着明显的年龄段分布特点.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常见.

  • 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曾素琴;陈静;吴承奇

    目的 研究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其评价安全性.方法 筛选76例原发性PT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应用MVD治疗的26例患者组为MVD组,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的21名患者为PS组,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的29例为PI组.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死亡率,并对比其进行分析.结果 MVD组患者的总显效率比其他两组患者都要高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病人治疗后病情的缓解情况比其他两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治疗技术相比其他的治疗技术无论是手术本身还是治疗效果都要优越得多,对治疗PTN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输卵管结扎术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光华;张惠洁;叶红;刘彦斌;陈鲁闽;欧萍;陈崎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输卵管结扎术及未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产妇及其相对应的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1周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纽180例.分别于术后1、3及5月,对比两组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状况.同时,检测两组手术前后受术者分泌的母乳成分及泌乳量.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母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量术后较术前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观察组与对照组婴儿在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对妇女泌乳可有短暂的减少,并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未对婴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 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赵明红;黄凤华;常春艳;方昕;程忠平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VM组116例与LM组12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并统计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与LM组对比,V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VM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0%,L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组复发率0.86%,LM组复发率1.6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M与LM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VM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两种手术方式均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友文;潘红霞;鲍永强;何玲;方梅荣;曹志林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节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年龄、总胆固醇(CHOL)、HDL、LDL、TG、ALB、钙、磷、PTH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留取少许动静脉内瘘动脉端血管标本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血清PTH的水平将其分为甲组(PTH<400 pg/ml)和乙组(PTH≥400 pg/ml),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壁的厚度及血清钙磷代谢情况.结果 乙组患者血管内膜的厚度(IT)大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8±14.8 vs.60.2±24.1,P=0.003).乙组患者发生血管内膜厚度≥60 μm的风险是甲组的8倍(CI:12.7~62.61,P<0.005),两组患者血管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回归分析提示PTH水平是患者血管壁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r=0.65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厚度与血清PTH水平密切相关,高PTH是患者血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畸形的疗效

    作者:黄南翔;林宏;李伟

    目的 探讨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侧后凸)畸形采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岁儿童脊柱结核患者共44例,均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矢状面主弯后凸Cobb's角、冠状面主弯侧凸Cobb's角及躯干矢状偏移距离、VAS量表评分.结果 44例患儿成功完成手术和进行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0~100月,平均31.2月.随访期间患儿均未发生骨吸收、骨不连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与术前主弯矢状面后凸Cobb's角、主弯冠状面后凸Cobb's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主弯矢状面后凸Cobb's角、主弯冠状面后凸Cobb's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idit分析VAS量表结果显示:术前R=0.653,95%可信区间为(0.573~0.734),术后R=0.437,95%可信区间为(0.377~0.497),两组无可重复区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R=0.410,95%可信区间为(0.355~0.465),与术前比较无可重复区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与末次随访比较具有可重复区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侧后凸)畸形采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及内固定具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两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及其半径的效果比较

    作者:宾莉;陈晓莉;李臻;郝更生;杨君;李斌

    目的 比较角膜地形图仪(Pentacam)与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对角膜曲率及其半径测量结果的异同,为不同的临床需求提供准确便捷的检查方法.方法 选择年龄(20.80±1.29)岁的受检者共40例,80只眼,分别应用Pentacam与IOLMaster进行角膜曲率及其半径的测量,进行t检验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应用Bland-Altman分析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Pentacam与IOLMaster所测得的平均K值分别为(43.56±1.68)D和(43.62±1.59)D,平均R值分别为(7.76±0.05) mm和(7.74±0.05) mm,经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tacam与IOLMaster对角膜曲率及曲率半径测量结果相关系数平方为0.9741及0.9573,结果均显示出较高相关性,两种方法测量的K值及R值一致性较差.结论 两种仪器测量角膜曲率及曲率半径呈较高相关性,但一致性差,不可任意替代使用,需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 生长抑制因子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萌;伍季;夏中友;李云祥;范俊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60例癌旁组织、37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ING4的表达,将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年龄、性别、初发、复发、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肿瘤个数进行分析.结果 ING4在膀胱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在低级别或非肌肉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级别或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P<0.05).随着肿瘤病理级别或临床分期越高,ING4表达水平下降越明显,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癌旁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NG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新型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邹火生;黄裕清;余自强

    目的 探讨新型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对睾丸血流动力学、精液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新型单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睾丸血流动力学、精液质量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46.67%(14/3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搏动指数(0.72±0.08)、阻力指数(0.51±0.08)、收缩期峰值流速(6.02±0.64) cm/s低于对照组(0.87±0.12)、(0.56±0.09)、(6.46±0.73) cm/s(P<0.05).观察组精子活力(63.43±4.57)%、精子密度(48.53±4.21)×106/ml、精液量(3.48±0.54)ml高于对照组(53.25±4.12)%、(41.48±3.18)×106/ml、(2.69±0.48)ml(P<0.05).观察组CD4(38.15±3.82)%、CD4/CD8 (1.54±0.55)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31.43±2.87%)、(1.14±0.21)(P<0.05),CD8(23.87±2.45)%低于对照组(28.98±2.87)%(P<0.05).结论 新型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有效改善睾丸血流动力学和精液质量,并不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细文;王巍威;赵宏智;李靖

    目的 对比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小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者61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者65例(经皮射频消融术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无中转开腹情况.经皮射频消融术组完全消融,术后1个月的疼痛、肺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6.7%)(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术前(P<0.05),同时经皮射频消融术组术后1个月的的血清ALT与AST明显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P<0.05).经皮射频消融术组的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4.21±2.98)月和(27.20±3.11)月均高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8.44±4.19)月和(22.98±3.78)月(P<0.05).结论 相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成功率高,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 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高危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作者:全超;刘红岩;高伟兴;赵立民;郭莉

    目的 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高危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32例合并尿潴留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动脉,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术后1月内均成功拔除尿管.术前IPSS、QOL、前列腺体积、Qmax及PVR分别为(20.7±3.1)分、(4.6±1.2)分、(124.6±12.2)ml、(8.3±3.5) ml/s、(98.0±11.0)ml.术后1、3个月随访,上述指标分剐为(14.2±3.5)分、(2.30±0.2)分、(88.6±9.0)ml、(1t.6±4.3) ml/s、(32.0±4.8) ml和(12.2±2.9)分、(2.34±0.5)分、(76.6±8.2) ml、(12.3±3.5)ml/s、(35.0±6.0)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AE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合并尿潴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梗阻症状,抑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增强MRI检测Gd-DTPA经静脉注射后在兔眼内的渗透性及分布

    作者:陈辉;曹丰;李广明

    目的 探讨MRI检测Gd-DTPA经静脉注射后兔眼内的渗透性及其分布.方法 采用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对比剂,活体兔耳缘静脉注射0.5 mol/L对比剂0.2 ml/kg后,1小时内每间隔10分钟行1次MRI,1小时以后间隔15分钟行1次MRI,分别测量前房、睫状体和后房的平均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增强率曲线,观察对比剂的眼内渗透性及眼内分布.结果 睫状体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信号迅速增强,15分钟后睫状体的平均信号增强率为(1.09±0.058),信号增强达到高峰,此后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实验过程中前房的信号缓慢增加,50~60分钟到达峰值,信号增强率为(0.69±0.046);双眼后房未见信号增强,始终为低信号.结论 Gd-DTPA并不进入后房,而是经睫状体由虹膜根部直接进入前房,MRI可在活体内定量分析静脉注射Gd-DTPA后的渗透性分布.

  • 急性肾损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安佩

    急性肾损伤(AKI)是感染、药物使用及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及早发现并予以预防,减少进入透析率及死亡率是治疗重点之一.早期AKI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诊断和治疗AKI提供了可能.目前已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 C)、白介素-18(IL-18)等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诊断.近年来仍有新的AKI标志物得以发现,逐步用于临床监测及预后评估.本文就其中几种标志物做一综述.

  • 口腔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孙巍巍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有磨损、楔形缺损、隐裂、牙折等类型.其病因复杂多样,且具有协同和积累的作用,其中牙合力为起始因素,酸蚀、磨损等其他因素为协同和积累作用,在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牙齿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成牙硬组织的非龋性损伤,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改变,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发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因机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牙科学者研究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病因论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以认知其病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该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处理及避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牙缺失提供相关的病因学理论依据.

  • Flo Trac/Vigileo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廖志敏

    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多为有创监测,临床应用复杂,并发症多.Flo Trac/Vigileo系统是爱德华公司研发的一款微创且易于建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经过多年发展,Flo Trac/Vigileo系统已更新至第4代,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已被应用于临床监测并指导临床液体治疗.但Flo Trac/Vigileo系统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特定条件或病理状态下,其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因此,Flo Trae/Vigileo系统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有创监测,但随着版本不断升级完善,使其有望在未来成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FloTracl/Vigileo系统在临床广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迪力热巴·肉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以下简称亚临床甲减)是介于正常甲状腺功能与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间的中间状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亚临床甲减检出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亚临床甲减像肥胖、吸烟、糖尿病一样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故本文就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系统的联系,亚临床甲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间的关联,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是否应进行干预治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邓云平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晚期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如果早期能得到正确治疗,可避免股骨头塌陷和延缓髋关节置换术时间.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或者物理等方法,但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手术治疗包括核心减压、干细胞或骨移植等,以核心减压为主联合其他疗法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环孢素A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线粒体自噬导致的肺纤维化作用研究

    作者:刘开翔;占志朋;谢席胜;高薇

    目的 建立百草枯(PQ)中毒大鼠模型,探讨环孢素A(CsA)对PQ中毒大鼠肺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PQ组(n=24),CsA大、中、小剂量组(n=18).PQ组下设1天、3天、7天和14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每个剂量组各6只大鼠.使用20%PQ溶液50 mg/kg一次性灌胃建立大鼠PQ中毒模型,并以自噬发生明显的时间点作为CsA干预时间点.各CsA干预组在给予20%PQ溶液灌胃的前3天开始分别予环孢素5 mg/(kg·d)、10 mg/(kg·d)、15 mg/(kg·d)灌胃.通过Masson染色现察PQ中毒后肺组织病理损害,JC-1染色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调控线粒体自噬关键性蛋白PINK1、Parkin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PQ中毒时间的延长,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病理评分升高,肺组织JC-1红绿荧光比降低,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Q组比较,环孢素A组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病理评分、PINK1及Parkin蛋白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C-1红绿荧光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A可通过影响PINK1/Parkin蛋白,减轻百草枯中毒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改善肺纤维化.

  • 医用聚乙烯的生物活化和表面仿生矿化研究

    作者:肖东琴;段可;冯刚;杨飞;周玉川;陈竹;向小聪;邓丽;刘康

    目的 本文旨在结合聚乙烯和磷酸钙陶瓷的优良性能,以增强聚乙烯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强酸化学氧化法和“浸蘸-挥干”处理,对聚乙烯表面亲水性进行改善,并通过仿生矿化方法在改性聚乙烯表面制备磷酸钙涂层.结果氧化处理后,聚乙烯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且经“浸蘸-挥干”和矿化处理后聚乙烯表面快速制备出均匀的磷酸钙涂层.结论该化学表面处理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改善聚乙烯表面的亲水性并在表面快速制备磷酸钙涂层,从而有利于增强聚乙烯的生物活性.

  • JAK2/STAT3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王洪海;周颖璨;周德生;陈瑶;刘利娟;李中;胡华

    目的 研究JAK2/STAT3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AG490组,每组各24只,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6h、12 h、24 h、72 h四个亚组,每个亚组动物6只,同时随机挑选24只正常SD大鼠经假手术处理为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 h、24 h、72 h四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中JAK2、STAT3、IL-1β、TNF-α蛋白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JAK2、STAT3、IL-1β、TNF-α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上述蛋白表达在24小时内呈上升趋势,并于24小时达高峰,72小时降低;AG490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上述蛋白表达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后24 h、72 h均低于模型组(P<0.05).AG490组4个时间点JAK2、STAT3、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激活J AK2/STAT3通路能通过增加IL-1β及TNF-α的表达促进炎性反应,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AG490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AK2、STAT3、IL-1β、TNF-a蛋白水平,保护神经功能.

  • Src激酶在骨肉瘤U2OS细胞失巢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吕杨帆;高自然;郭乔楠;彭动斌;亢夏

    目的 探讨Src激酶在骨肉瘤U2OS细胞失巢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低黏附板构建骨肉瘤U2OS细胞失巢凋亡抵抗模型,Western blot检测骨肉瘤U2OS细胞和失巢凋亡抵抗细胞中Src激酶蛋白的水平.加入Src激酶抑制剂,Western blot检测U2OS细胞中Src激酶蛋白的水平变化,并利用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双染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骨肉瘤失巢凋亡抵抗模型细胞(U2OSar),在骨肉瘤失巢凋亡过程中,p-Src的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与骨肉瘤U2OS细胞相比,U2OSar细胞中,p-Src/Src蛋白灰度比值0.23上升至0.91(P<0.05);加入Src激酶抑制剂PP2后,骨肉瘤U2OS细胞的p-Src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凋亡率从46.66%下降至28.32% (P<0.05).结论 Src激酶参与调控骨肉瘤失巢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失巢凋亡抵抗.

  • 消化时间对兔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飞;肖东琴;冯刚;刘康;向小聪;邓丽

    目的 探索兔纤维环细胞分离培养的佳消化时间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B、C、D、E组,空气栓死并取其纤维环组织,采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分离纤维环细胞,A、B、C、D、E组Ⅱ型胶原酶消化的时间分别为1、2、3、4、5h,获取的细胞用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比较各组获取的原代细胞数量、细胞存活率,以及第3代细胞在形态、细胞外基质表达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获取的原代细胞数目越多,C、D、E组均可获得较理想的细胞数量,但E组细胞出现贴壁不良.5组第3代细胞甲苯胺蓝异染性、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免疫染色均呈阳性,但C、D组较其他三组着色更深.结论 用序贯消化法分离培养兔纤维环细胞,Ⅱ型胶原酶的佳消化时间为3~4 h.

  • Ⅱ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动脉与肾内小动脉钙化及BMP2和Runx2的表达

    作者:陈澄;覃春美;欧三桃;吴蔚桦;魏晓;龚财判;刘琦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动脉与肾内小动脉钙化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和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Ⅱ型糖尿病肾病组(DN组,STZ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Ⅱ型DN大鼠模型),分别于12周,16周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水平. Von Kossa染色观察肾动脉及肾内小动脉钙盐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肾动脉及肾内小动脉BMP2及Runx2蛋白表达.结果 DN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尿素氮、胱抑素C、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较N组明显升高(均P<0.05).Von Kossa染色可见N组大鼠肾动脉及肾内小动脉各时间点均无明显钙盐沉积,而DN组大鼠肾动脉第12周时即有黑色颗粒沉积,16周时黑色钙盐沉积进一步增多,但各时间点肾内小动脉均无明显黑色颗粒沉积.DN组大鼠肾动脉上可见BMP2及Runx2的较多表达,较N组明显升高(P<0.05);肾内小动脉也可见BMP2及Runx2少量表达,但与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早期肾动脉即可出现血管钙化,但肾内小动脉无明显钙化,提示糖尿病血管钙化较多发生在大血管,而不易发生在脏器内小动脉.

  • 慢性肾脏病关键终点的保护

    作者:谢席胜;刘开翔;占志朋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大量医疗费用的支出对公共卫生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巨大挑战.规范合理的评估、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综合管理CKD相关危险因素,对延缓CKD进展、防范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KD关键终点的保护进行了评述.

西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2001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