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观察肺动脉高压患者室间隔曲率半径的变化

    作者:姜小杰;任卫东;姜镔;肖杨杰;项凡;乔伟;商聪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比较中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与正常成人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室间隔曲率半径RC的变化.方法 选择23例中度PH患者(PH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图像,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全心动周期室间隔和侧后壁的RC及曲率半径比值(RCR).结果 整个心动周期中,PH组各节段室间隔RC与相应节段侧后壁RC及对照组相应节段室间隔RC相比较,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H组基底段与中间段RCR与对照组相应节段RCR相比较,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观察全心动周期室间隔RC的变化可以评价PH时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变化.

  • 聚焦超声换能器的频率和曲率半径对生物学焦域的影响

    作者:李发琪;张樯;马平;王智彪;白晋;伍烽;冯若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换能器的物理参数--频率(f)、曲率半径(R)对生物学焦域的影响,为优化设计适合临床应用的聚焦超声换能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JC-A型Ha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使用3种聚焦超声换能器,以一定的超声剂量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脏,辐照结束后沿凝固性坏死大面剖开,测量生物学焦域的长、短轴和体积.结果对于任一种聚焦超声换能器,辐照深度一定时,生物学焦域的体积随换能器辐射声功率、辐照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换能器辐射声功率和辐照时间下,辐照深度一定时,当聚焦超声换能器其他物理参数固定时,生物学焦域的体积随换能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生物学焦域的形态指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当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其他物理参数固定时,生物学焦域的体积和形态指数随透镜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结论生物学焦域除了与声功率、辐照时间、辐照深度以及组织结构、功能状态有关外,还与聚焦超声换能器的物理参数如频率(f)、曲率半径(R)有关.在临床运用中,应根据临床方案优化设计适合临床应用的一定频率(f)和曲率半径(R)的聚焦超声换能器.

  •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观察房间隔缺损患者室间隔曲率半径的变化

    作者:姜小杰;任卫东;姜镔;肖杨杰;乔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比较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与正常成人室间隔曲率半径(RC)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24例ASD患者(A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动态图像,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整个心动周期室间隔和侧后壁的RC及曲率半径比值(RCR).结果 ASD组室间隔与侧后壁各段RC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组与对照组室间隔各段RC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组与对照组各段RCR比较,舒张期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室间隔与侧后壁各段R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SD患者室间隔RC在舒张期大于收缩期,通过观察全心动周期室间隔RC的变化可以评价ASD患者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变化.

  • 腰椎上关节突形态差异影响椎弓根钉准确置入的原因分析

    作者:安毅;李晶

    目的 探讨腰椎上关节突的形态差异对腰椎椎弓根钉准确置入的影响及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 对66例(98椎)腰椎疾患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者术前、术后行CT扫描及腰椎DR检查,分析腰椎上关节突形态对椎弓根钉置入的影响.结果 同一腰椎的上关节突呈冠状组+矢状组时冠状组侧的椎弓根钉进钉点靠外侧,且其TSA(水平面椎弓根钉置入角度)明显增大.同一腰椎的上关节突均为双矢状组或冠状组时关节突的曲率半径小侧较大侧进钉点偏内,其TSA减小.结论 腰椎上关节突形态对椎弓根钉的准确置入有明显影响,可导致进钉点及置钉角度出现偏差,致椎弓根内壁或外壁损伤.

  • 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眼临床观察

    作者:殷小龙;鲁纯葆;彭小维;毛欢文;余茜

    近视在青少年中为常见,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近年,角膜塑形术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新方法已用于临床,通过佩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前表面外形压模,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从而改变角膜屈折力以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现将我院1999年6月至10月149例(279眼)角膜塑形术的结果报告如下:

  • 角膜矫形术治疗近视眼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徐英杰;高彩玲

    近视眼是常见的屈光不正,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眼科医生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目前,角膜矫形术[1,2](Orthokeratology, OK,亦称角膜塑形术)是临床上比较满意的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的一种方法.通过夜间睡眠时佩戴高透氧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半径,降低近视屈光度,从而提高白天的裸眼远视力.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较确切.自1998年7月以来,我科进行角膜矫形术治疗轻、中度近视,近期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角膜塑形术治疗少儿近视120例

    作者:郑鸿雁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lgy,OK)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降低近视度的方法,通过特制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塑形角膜,增大曲率半径减少角膜曲折力,从而达到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的目的。我院自1999年5月开始采用OK镜治疗,对已治1年的轻中度近视120例少儿患者,观察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 近视眼的防治

    作者:姜杰新;张芳

    近视眼是全球严重的医学问题之一.近视眼是通过自身调节不能使远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只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当眼处于放松状态,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进入眼后,将成像于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图像.一、近视眼的成因角膜和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太小,对光线偏折太强;眼球的前后直径即眼轴太长;前两种因素同时存在.二、近视眼矫正与防治目前近视眼的矫治有配戴眼镜,药物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配戴眼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镜相当于一个照相系统.平行光进入眼镜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配一个凹透镜使光线进入眼之前适当发散,再经过眼睛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药物及物理疗法: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心血管急救绿色通道中的拐点

    作者:沈洪

    拐点在数学上称为一条轨迹或曲线上曲率半径为无穷大的点.在临床实践中则是个转折点、关键点、临界点,或者是平衡点.急救绿色通道代表快捷、高效、不间断的救治过程,为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提供了必要的救治环节保障.然而,在绿色通道运行中,对急症病理生理机制的变化,救治时限的要求,以及采取救治场所的要求方面,都应注意其中的拐点问题.

  • 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功能的影响(中)

    作者:周一新

    膝关节屈曲轴线对髌股关节的影响经典膝关节运动学认为,膝关节并不按固定轴线屈曲.在膝关节由伸直到屈曲的过程中,其屈曲轴线不断由股骨髁的前上方向股骨髁的后下方移动,即膝关节的瞬时旋转中心呈反写的"J"形(J curved instant center of rotation).经典的反"J"形瞬时旋转中心理论可以圆满地解释为获得足够的活动度膝关节骨性结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之一,即随着膝关节不断屈曲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必须不断减小,以避免股骨后方与胫骨上端发生撞击.另一条件是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股关节的接触点必须不断后移,即经典膝关节运动学中认为的"后滚".与此同时,"J"形瞬时旋转中心现象的存在,充分体现了生物界解剖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法则.随着膝关节逐渐屈曲,躯体中心远离膝关节,重力的力臂延长,对伸膝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形瞬时旋转中心理论认为,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膝关节屈曲轴线不断由前上方向后下方移动.屈曲轴线后移使髌骨到屈曲轴的距离增大,即随着膝关节逐渐屈曲,伸膝装置的力臂不断延长.事实上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假体均按"J"形瞬时旋转中心理论来设计,假体从股骨远端向后髁移行的过程中,曲率半径逐渐变小,膝关节瞬时旋转中心后移.

  • 曲率半径、弧长法与速度向量成像联合评价室间隔形变运动

    作者:罗向红;曹铁生;王作军;段云友;李朝军

    目的 联合应用曲率半径、弧长法与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观察室间隔的形变运动.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胸骨旁左室二尖瓣腱索水平短轴观的动态二维灰阶图像数据储存,并导入VVI工作站,分析获取室间隔心内膜下心肌的环向峰值应变;获取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同一水平短轴观静态图像,储存导出,采用自制的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室间隔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的弧长及对应的曲率半径,计算缩短率.结果 舒张末期室间隔弧长和曲率半径较收缩末期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室间隔弧长缩短率与峰值应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室间隔峰值应变与室间隔弧长缩短率有相关性(r=0.840,P=0.0001),且Blant-Altman分析图显示二者一致性良好.结论 曲率半径和弧长法可以无创性地评估室壁摆动和形变.

  • 超声心动图观察室间隔运动新方法研究

    作者:罗向红;曹铁生;段云友;李朝军

    目的 利用室间隔运动时曲率半径的变化,观察正常人呼吸性胸压变化对室间隔摆动和形变的影响,评价新方法 观察室间隔运动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Acuson Sequoia 512型超声仪对2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分别获取呼气相和吸气相左室腱索短轴观图像;同步记录各瓣口血流速率、心电图和呼吸曲线.两名医师在双盲条件下采用自制的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吸气相与呼气相室间隔曲率半径.结果 二尖瓣E峰血流速率和主动脉血流速率在呼气相均高于吸气相;三尖瓣E峰血流速率和肺动脉瓣血流速率则相反.吸气相室间隔曲率半径为(25.14±6.082)mm.呼气相室间隔曲率半径为(22.296±4.398)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曲率半径可以评估室壁摆动和形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临床评价呼吸性胸压变化提供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新方法 .

  • 股骨远端及后髁曲率半径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

    作者:孙月芳;莫展豪;程凯亮;何宇茜;来颖;井月;李幼琼;成伏波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比较内外侧髁之间和男女性别间的形态学差异,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69个正常膝关节行伸膝关节180°核磁成像,在矢状位图像测量股骨内外侧髁的前后径(AP)、股骨远端衄率半径(r_d)及股骨后髁曲率半径(r_h),取内侧髁曲率半径指数(MCI)、外侧髁曲率半径指数(LCI)、股骨远端曲率半径指数(DCI)、股骨后髁曲率半径指数(HCI)作为衡量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曲度的标准.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r_d为(32.58±4.84)mm,r_h为(19.04±3.33)mm;外侧髁r_d为(32.82±3.95)mm,r_h为(19.38±2.80).女性股骨内侧髁r_d为(29.40±4.15)mm,r_h为(15.99±2.38)mm;外侧髁r_d为(29.30±3.16)mm,r_h为(16.41±2.01)mm.男性MCI和LCI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DCI大于HCI(P<0.05).男女性内外侧髁AP、r_d和r_h存在显著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男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度有较大差异,女性股骨曲度大,尤其是股骨内后髁.膝关节假体股骨部件的内外侧后髁应采用不对称曲度设计,加大内侧髁远端曲度,使之与曲度较大的内后髁形成连续半径设计.

    关键词: 股骨 后髁 曲率半径
  • 不同插值算法应用于骨科三维造型的适应性研究

    作者:陈笠;邓倩妮;王成焘

    作者基于CT图像处理后,对处理结果采用数学中常用的插值算法进行轮廓曲线的逼近分析,分别对拉格郎日插值、牛顿多项式插值、埃尔米特插值、样条函数插值等多种插值方式应用于骨科三维造型中的优缺点,从算法本身到算法对于医学要求的适用程度进行了比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设计人员在骨科三维造型中使用插值算法会碰到的一系列问题.

  • 角膜塑形术治疗中学生近视眼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郭玉麟;王淑荣

    角膜塑形术(ortho keratology),简称OK镜,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非手术治疗近视的一种方法.其通过配戴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达到减低角膜屈光度的目的[1].

  • OK镜治疗近视眼200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毅;刘亮;郑世雷;赵燕;周常

    OK镜即角膜矫形接触镜(orthokeratoloyg contact lens)是高度透氧、具有矫正和治疗功能的硬性接触镜片.OK镜通过塑形眼角膜,增大曲率半径,减少角膜屈折力,降低近视屈光度而提高远视力.本文对我所OK镜治疗的200例近视眼进行了近期疗效观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

    作者:朱俊;陈辉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及与屈光等效球镜改变量的关系.方法:使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检测行近视LASIK手术的38例(76眼)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后表面距离角膜顶点半径3mm区曲率半径,分析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及与等效球镜改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LASIK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角膜中央3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分别为(6.29±0.19)mm、(6.28±0.19)mm和(6.27±0.19)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改变量与屈光等效球镜改变量呈正相关(r=0.314,P=0.009).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中央3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少,变化程度与近视矫正程度相关.

  • 角膜塑型术致巴斯德菌感染1例

    作者:葛章强;周美珍

    角膜塑型术( Orthokeratology,简称 OK镜)是利用反几何弧形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来改变角膜的形态,暂时性增大角膜的曲率半径,达到减低近视屈光度的目的,但由此引起角膜的感染情况屡见报道.作者遇到 1例临床上少见的巴斯德菌属感染,特报道如下.

  • LASIK后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研究

    作者:许琛琛;王勤美;余野

    目的:研究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及曲率半径的改变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选择停戴隐形眼镜一月以上的中高度近视41眼进行LASIK治疗,依角膜光学区直径的不同,分3mm区及5mm区两组,应用Orbscan分别观察分析其术前及术后3天、3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和曲率半径。 结果:各组术前与术后各期相比,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和曲率半径的改变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角膜中央变化较周边明显(P<0.05),角膜3mm区术后3月与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的改变与患眼正常眼压无关,与术后角膜厚度存在统计学相关性(r=-0.6,P<0.05),厚度小于350μm时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较厚度大于350μm时明显(P<0.01)。结论: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可引起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增大,曲率半径减少,术后角膜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将术后角膜厚度大于350μm作为安全指标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雪娇;胡琦;周文艳;李雪;王珂萌;吴琼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包括中央和周边区)改变.探索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提供新的术前筛选标准.方法 本研究入选患者共59例(117眼).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范围为-2.75 ~-11.75 D,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Pentacam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各参数的改变,包括中央6 mm区角膜后表面适球面;周边6 mm、7 mm、8 mm、9 mm、10 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结果 术后3个月中央6 mm区角膜后表面适球面曲率半径为6.408 7±0.377 8 mm,与术前(6.303 7±0.247 9)mm相比显著增加(P<0.001),周边6 mm和7 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小,术前为(6.345 0±0.268 0)mm、(6.437 4±0.256 3)mm,术后为(6.319 0 ± 0.247 3)mm、(6.417 0±0.251 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利用(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薄点厚度分组,百分比>45%组术后3个月中央6 mm区角膜后表面BFS曲率半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1),而周边6 mm环区平均曲率半径明显减小(P=0.017);百分比<45%组各参数都无明显改变.结论 LASIK术后,中央6 mm区角膜后表面变平,周边6 mm和7 mm环区变凸."(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薄点厚度"百分比小于45%者角膜后表面稳定性较好,该百分比可能作为提高术后可预测性的新指标.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