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负荷超声结合心肌背向散射对比负荷核素检查评价存活心肌的研究

    作者:李东野;常超;夏勇;钱文浩;陈静;王晓萍;徐通达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CON)组:18例患者,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正常.行二维超声(2DE)、DSE结合IBS检查.冠心病(AD)组:22例患者,经QCA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1周内行DSE 5、10、20、40 μg/(kg.min)检查、静息及硝酸甘油(NTG)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SPECT)检查,于静息、DSE每级负荷5 min采集全心尖切面(长轴、二腔、四腔)IBS图像,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探索在DSE过程中,以CVIB大变化率(K)>1.3定义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并与常规DSE、SPECT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DSE相比,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90.0% vs73.3%;90.4% vs 77.4%、P<0.05~0.01);与SPECT相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90.0% vs 80.0%;92.0% vs 64.0%; 90.4% vs 76.5%,P<0.05~0.01).结论 DSE结合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准确性较SPECT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与溶栓治疗的比较

    作者:陈国俊;梁明;吴丽英;伍海安;金哲秀;王嵬民

    急性心肌梗死后尽早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再灌注是治疗中的首要问题.近20年来直接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我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与经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

  • 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文霞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首次发生AMI住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32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Hb水平将其分为A( <80 g/L)、B(80~99 g/L)、C(100~119 g/L)、D(≥120 g/L)四组,分析不同Hb水平患者的30 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入院时Hb水平较低组有较高的30 d病死率,四组患者分别为26.2%,20.4%,10.4%,5.4%(P<0.05).Hb水平越低发生心力衰竭、肺炎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也越高,分别为心力衰竭35.7%、25.5%、13.6%、5.5%,肺炎33.3%、22.4%、8.8%、1.8%,消化道出血19.0%、5.1%、2.4%、1.8%(均P<0.05),但是,心肌再梗死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水平较低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近期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依据Hb水平,AMI患者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Hb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死亡率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俊呈;杨娜;姚志鹏;宗政;刘世诺;赵学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械材料的不断改进和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PCI 治疗的指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升高,PCI术后不良反应也随之升高〔1〕,因此,明确接受PCI治疗术患者术后死亡率与自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及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仅针对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进行讨论,揭示常见危险因素与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迟发型假性动脉瘤11例分析

    作者:童嘉毅;张炽敏;陈龙;卞叶萍;闫磊;徐艳娟;金思静;沈祥波;冯毅;马根山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假性动脉瘤发生在术后24-72h,75岁以上和女性患者占多数.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也有促进迟发型假性动脉瘤发生的趋势.注射凝血酶200-500 U后,超声监测示瘤腔回声明显增强,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结论 冠心病介入手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女性与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的凝血酶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焦虑的影响

    作者:刘婷

    2006年9月~2009年6月,我们对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56例,女16例;年龄43~78(56.9±11.4)岁.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检测存活心肌及PCI前后二维观察室壁运动异常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东野;徐通达;夏勇;陈清枝;钱文浩;史春志;吴兰芬;王晓萍;陈静

    目的:评估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LDDSE)检测存活心肌价值及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2周二维超声室壁运动异常变化,探讨其观察室壁运动变化的准确性.方法:18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前1周内,行LDDSE检查,并于术后2周及3月复查二维超声.结果:随着Dob剂量增加,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增高(P<0.05),特异性两者无明显变化.PCI(3M)二维超声检测有存活节段113个,坏死节段15个;其中术后3月评定为存活心肌的113个节段中,有10个节段在术后2周被判为坏死节段.PCI(2W)二维超声检测有存活节段106个,坏死节段22个.结论:LDDSE检测存活心肌有较高的价值,Dob 10μg检测存活心肌较Dob 5μg更敏感、更准确.PCI(2W)2-DE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术前术后室壁运动变化.故在一定程度土,PCI(2W)2-DE可以作为评估存活心肌的标准.

  • 216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耿美;郑素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创面虽然小,但由于导管直接插入动脉血管内,容易发生感染、出血(血肿).倘若护理不当,往往由此产生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冠脉痉挛、急性和亚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1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早期复极及其形态与STE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陈传俊;韩永生;陈晨;朱红军;余晓凡;陈鸿武;马礼坤;褚俊

    目的 探讨心电图早期复极(ER)及ER形态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和心电图资料.根据J点形态分为:切迹型ER组、顿挫型ER组及对照组,比较三组住院期间发生VA的风险和远期全因死亡的风险.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A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切迹型ER组住院期间VA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vs 4.5%,P<0.05);随访(21.7±8.8)月,与对照组比较,切迹型ER组全因病死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vs 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切迹型ER和LVEF<50%是STEMI患者发生VA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切迹型ER增加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A的风险和远期全因死亡的风险.

  •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作者:陈良华;崔连群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10%~20%,属于较难处理的复杂病变.其成功率(69%左右)低于非完全闭塞血管(90%以上),而且再狭窄率也较高.

  • 前列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肌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丽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肌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NSTEMI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并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联合应用前列地尔与替罗非班.对比两组冠脉血流速度、心肌灌注情况(TMPG)、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LAD及RCA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CX血流速度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MPG3级(88.24%)高于对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14.70%)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前列地尔与替罗非班治疗行PCI术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心肌微循环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 GRACE与CRUSAD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敏辉;李平;刘永刚

    目的::利用GRACE和CRUSADE危险评分指导PCI术患者使用抗血栓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147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进行研究,探讨PCI患者危险因素的积分情况以及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评分的危险因素部分相同,两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临床应同时评估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充分权衡出血与缺血风险,制定抗栓治疗策略。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对比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心肌

    作者:信栓力;CHANG Chao;赵秀峰;李东野;李玉玲;刘丽军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CAG、DSE及SPECT检查,其中25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比较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硝酸甘油介入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卢与硝酸甘油介入的心肌灌注显像均町敏感的检测存活心肌.与DSE相比,硝酸甘油介入的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与硝酸甘油介入的SPECT检测存活心肌各有特点,但DSE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保护作用分析

    作者:卫展扬;苏少辉;林玉萍;曾国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STEMI患者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PCI术前30min给予rhBNP.记录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PCI术前及术后72天测定血浆脑利钠肽(BN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24 h内及术后3个月测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射血分数(EF). 结果 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频发室早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与对照组比较,BNP、CK-MB、CRP、TNF-α、IL-6显著降低,LVEDd减小,EF显著增高. 结论 rhBNP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抑制炎性水平过度升高,保护心功能.

  •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调脂疗效的比较

    作者:温隽珉;董少红

    目的: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临床调脂疗效的比较.方法:选择105例经皮冠脉造影术(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经皮冠脉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TENT)后,随机分配为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 A组(10 mg/d,52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B组(40 mg/d, 53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12周、用药后24周检测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情况,同时分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分组前2组血脂水平相似,给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A组病人: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13%,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 14%,高密度脂蛋白(HDL)无变化,甘油三酯(TG)下降-4%;B组病人:TC下降 17%,LDL下降16%,HDL无下降,TG下降11%.给药12周后,阿托伐他汀A组病人:TC下降14%,LDL下降 14%,HDL下降-4%,TG下降-10%;阿托伐他汀B组病人:TC下降 23%,LDL下降 23%,HDL无下降,TG下降 7%.两组TC、LDL、TG下降幅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两组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其降脂效果与剂量相关,具有剂量依赖性.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估存活心肌的研究

    作者:徐通达;李东野;李东法;夏勇;钱文浩;张辉;王晓萍;杨煜;李雷

    目的 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检测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过程中的存活心肌,探讨DTI及LDDSE结合DTI技术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2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术前1周内,行LDDSE、DTI检查,并于术后2周、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2DE)及DTI,测得收缩期室壁运动(S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室壁运动(e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e)和舒张晚期室壁运动(a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a).结果 LDDSE过程中,多巴酚丁胺(Dob)5μg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不变,Dob 10μg时WMSI下降的异常室壁运动节段共有10个.Dob 5 μg时与静息相比,Ve增加(P<0.05);Dob10μg与5μg相比,Vs、Va增加(P<0.05).以PCI术后3个月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时间标准,共有存活节段123个,坏死节段16个.术后2周:存活心肌的Ve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3个月:存活心肌的Vs、Va较术后2周增加(P<0.05).结论 通过LDDSE结合DTI技术,观察LDDSE过程中及PCI前后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可更早发现及提高识别存活心肌的能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