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乳头肌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孟湘;刘昕;张金库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冠心病患者乳头肌的功能,探讨乳头肌功能改变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更好的筛选出评价乳头肌功能的参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冠心病患者96例为病例组,正常对照组66例,经胸采集二维图像及三维全容积图像.获得评价乳头肌功能的相关参数: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前后乳头肌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Length between the Posterior or 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 Tips and the Contralateral Anterior Mitral Annualr,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itral Leaflet Closure,MLC)、乳头肌间距离(Interpapillary Muscle Distance,IPMD)、前后乳头肌相对于左室前壁的角度变化(AngI、AngII).应用2D-STI技术得到参数:前、后乳头肌(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APM;Posterior Papillary Muscle,PPM)的纵向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Peak Time,PT)及达峰延迟时间(Delay Time,DT)(APT和PPT差值的绝对值).比较组间乳头肌的功能以及探讨乳头肌功能和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参数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at End-Diastole,LVIDd)、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stolic Volume,LVSDV)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数PPM-FS、IPMD、MLC、ALS、PLS及D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ALS、PLS、MLC、PPM-FS、IPMD有相关性,r分别为-0.60、-0.78、0.53、-0.53、0.54.结论 应用2D-STI技术能够准确定量的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障碍,并且测量参数ALS、PLS、MLC、IPMD对评估冠心病患者乳头肌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运动

    作者:修金;张玉会;宋艳琴;金影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心肌运动在正常人及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人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5%~90%的冠心病患者40例.分别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得左室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对两组间各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室壁各节段运动在同一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各水平纵向应变、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无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一项无创检查依据,更将冠心病患者的局部心肌运动程度量化.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扭转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艳丽;王小丛;赵丽荣;装莉平;于微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左室扭转的运动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CHF组患者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3例,采集标准的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进行全容积图像存储,应用3D-trace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分析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基底段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BTW),中间段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MTW),心尖段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ATW),左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LVTW).结果 CHF组LVEF,LVTW,MTW,ATW均较正常组减低,BTW、MTW、ATW、LVTW与LVEF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0.926,0.932,0.945.结论 CHF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明显降低.三维斑点追踪技术为评估左心室的扭转运动提供了全新的工具,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

    作者:程蕾蕾;王斌;康瑜;陈海燕;舒先红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对13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实时3D-STI检查.结果 术后1周,患者的LVEF降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峰值平均值从(-11.34±7.05)%降低到(9.38±7.34)%(P<0.05),环向应变从(-13.84±11.40)%降低到(-6.24±7.05)%(P<0.01),面积应变从(-22.57±11.26)%降低到(-11.44±11.38)%(P<0.01),径向应变从(38.78±10.14)%降低到(16.15±15.60)% (P<0.01).结论 3D-STI可以精确反映同一心动周期内局部心肌收缩活动的变化,是敏感检测心肌节段运动异常的新方法;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造成损伤,至少术后1周尚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徐锦晖;郭瑞强;陈金玲;周青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29例AMI患者[A组(IVEF≥45%) 15例和B组(LVEF<45%)14例]与30例对照者,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问隔的应变率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的mSRs及mSRe降低,mSRa升高;与A组相比,B组mSRe降低,mSRa升高;AMI组的mSRe和mSRa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MI患者左心房的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STI技术能够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

    作者:曾乐凤;黄品同;游向东;申屠伟慧;丁延华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特征,以评价其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圆周向、径向及面积峰值应变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左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应变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整体长轴应变(P<0.01)、径向应变(P<0.05)、面积应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心肌室间隔、前壁及下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各应变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应变为定量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江佩;张平洋;董静;方玲玲;冉红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T)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探讨3DT在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例,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2DT和3DT分别分析左心室心肌16节段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DT测得的RS较术前稍有改善(P<0.05),其余参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DT测得的RS、CS及2DT测得的RS较术前改善(P<0.05),其余参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两种方法测得的LS、CS、RS及其他参数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得左心室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近期即可较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3DT能有效观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可用于评价CRT治疗的短期效果.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二尖瓣脱垂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冯伟;刘雅菊;陈昕;孙丹丹;杨亮;杨军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价MVP患者的左心房(LA)功能.方法 利用Philips QLab 3DQA软件,获得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TEF),根据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将46例MVP患者分成三组.利用TMQA软件,获得LA壁各节段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左心室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各组中其平均值(mSRs、mSRe、mSRa).结果 mSRa:组Ⅱ高于组Ⅰ、组Ⅲ;mSRe:组Ⅱ低于组Ⅰ、组Ⅲ;SRs:组Ⅰ与组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组Ⅱ高于组Ⅲ.LATEF:组Ⅰ高于组Ⅱ、组Ⅲ,组Ⅱ高于组Ⅲ.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Kappa=0.82.结论2 D-STI技术可以评价MVP患者LA功能的变化.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纵向舒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郑慧;蒋大磊;张新书;王玲;许继梅;张婧姝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高血压病左室纵向舒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应用STI技术,采集左室心尖长轴3个切面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的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室长轴各切面室壁节段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Ls)、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s)、纵向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Le)、纵向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La).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及E/A.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I技术测量的高血压病组左室心尖3个长轴切面的SLs、SrLs及SrLe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I能准确地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舒缩期左室壁纵向舒缩功能,为无创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长轴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陈勇;何胜虎;顾翔;马勇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阐明肺动脉高压对左室功能和左室各节段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疾病组,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左室中段短轴切面的6个节段运动信号在每一帧上与左室整体运动信号相反的被定义为失同步节段.左室整体的失同步性是计算从QRS波开始到等容舒张期结束所有测定的6个节段中失同步的百分数.结果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像示随着室间隔矛盾运动有大量失同步的节段出现(22%±7%,P<0.05 vs对照组),这与左室偏心指数(r=0.81,P<0.05)和左室心肌功能综合指数(r=0.78,P<0.05)有着高度相关性.相反,应变显像示肺动脉高压组各节段径向增厚一致,与对照组相似.这说明疾病组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位移显示的左室壁收缩失同步,而组织应变显示没有内在的收缩失同步,左室腔的变形和室间隔的偏移和左室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右心室整体与局部功能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红鹄;杨军;白洋;王旭;韩舒;陈玲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定量评价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大鼠右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肺动脉高压早期无创性评价右心功能的灵敏指标.方法 Sprague-Dawley (SD) Rat大鼠40只,分5组.造模成型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完毕后经右心室导管测压,取出心脏称重.应用2D-STI技术分节段评价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应变、应变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右心室侧壁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从3周起开始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通过分析右心室应变率早期发现及动态观察PAH大鼠右心室心肌重构与功能的变化.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徐瑞;礼广森;王亚娟;王伟东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 STE)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兔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的变化

    作者:古丽齐满·霍加阿不都拉;闫雪;穆玉明;关丽娜

    目的 应用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PWD)频谱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观察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以2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饲养4周,23只兔成模并存活.以建模前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复查超声并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有无室壁瘤形成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室壁瘤组(n=12).测量左心室二维超声指标后,应用PWD分别测量各组二尖瓣的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应用ST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左心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应变率(SrC)和径向应变率(SrR)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C-S,Sr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E,Sr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C-A,SrR-A),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之比(SrCe/SrCa,SrRe/Sr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SrCe/SrCa、SrRe/SrRa均减小,以室壁瘤组更显著(P均<0.05);各组间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E/A呈假性正常化,而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和径向应变率、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显著减小,左心室局部和整体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进一步恶化.

  • 超声生物显微镜斑点追踪应变成像评价mdx小鼠内外膜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李振洲;郑敏娟;李泉水;Shuping Ge;Xiongwen Chen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2D-STI)评价mdx小鼠/S内、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方法 对24只mdx小鼠(C57BL/10ScSn-Dmdmdx/J)和24只正常对照小鼠(C57BL/10ScSn)进行研究.小鼠分别在3、6、9和12月龄时接受超声检查,常规心动图采集胸骨旁左心室(LV)长轴、乳头肌水平LV短轴二维图像,测量LV腔体积、射血分数(EF)及内径缩短率(FS)等指标.脱机分析两个不同切面LV心肌内外膜的纵向应变、圆周向应变及径向应变的收缩期峰值.结果 M型常规超声心动图发现,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9月龄mdx小鼠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包括LV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L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加,EF和FS降低.2D-STI分析发现6月龄mdx小鼠心脏收缩功能异常,与3月龄小鼠相比,6、9和12月龄小鼠的峰值应变(长轴、径向及圆周向)显著下降,6月龄与9月龄小鼠之间、9月和12月龄小鼠之间差异显著,与同期正常对照小鼠测值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外膜下长轴及圆周向应变,与3月龄小鼠相比,9和12月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同月龄正常对照小鼠相比,9、12月龄mdx小鼠外膜下心肌长轴向应变及圆周向应变的峰值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x小鼠6月龄时已经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低.UBM 2D-STI可发现这种变化,而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仅能发现9月龄及以上的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径向应变

    作者:宋平梅;任卫东;马春燕;王秀芹;乔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犬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径向应变.方法 选取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结扎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分别对结扎前、结扎即刻、60、120和180 min及再灌注即刻、60和120 min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径向应变进行比较.结果 在急性缺血过程中,基底水平心肌起代偿作用,其径向应变上升;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心肌下降明显,心尖水平心肌甚至出现反向运动.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心内膜下心肌对缺血更加敏感.再灌注后,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及跨壁的径向应变仍低于基础状态.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犬局部及整体心脏功能,并判断急性心肌缺血的透壁程度.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作者:王建华;刘昕;巩晓红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获取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MAD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方法 选择36名健康志愿者,获取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和心尖长轴切面以及瓣环、乳头肌和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切面,输入Qlab 6.0工作站计算二尖瓣环中点处大位移、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扭转(LVtw)参数,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左心室应变和扭转参数、MDA及LVEF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MAD与LVEF显著相关(r=0.84,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LVEF=39.05+1.88 MAD;②LVEF与GLs、GRs、GCs及LVtw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5、0.52、-0.51和0.61(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GLs、GCs 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beta值分别为-0.66、-0.35;③MAD与GLs、GRs、LVtw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47和0.46(P<0.01),MAD与GCs的相关性较差,r值为-0.35(P<0.05);GLs是MAD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MAD和L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一种快捷、准确的新方法 .

  • 斑点追踪显像与组织多普勒应变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房功能对比研究

    作者:房芳;李治安;杨娅;裴金凤;栾姝蓉

    目的 通过研究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心房应变,对比斑点追踪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两种方法对心房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对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的40例患者于术后1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测量左心房封堵器处及左心房侧壁应变,对比两种方法评价心房功能的可靠性.结果 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及后处理分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显示左心房侧壁应变显著高于封堵器局部应变(组织多普勒:47.31%±27.25% vs 30.06%±14.29%, P<0.01;斑点追踪:43.49%±25.55% vs 12.74%±9.16%, P<0.001).两种方法评价侧壁应变无差异,但斑点追踪封堵器局部应变低于组织多普勒显像,且有5例患者封堵器局部应变为0,而组织多普勒法未见封堵器局部应变为0(χ~2=5.33, P=0.027).结论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房形变能力优于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巧;李玲;谢明星;吕清;杨亚利;袁莉;卢晓芳;李胡霖;张丽;李玉曼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对34例IVNC患者(IVNC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四腔、两腔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按照18节段划分法,记录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径向(Sr)、圆周(Sc)、纵向(εS)收缩期峰值应变,并将受累节段与未受累节段及对照组同水平相应节段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左心室所有节段心肌Sr、Sc、εS均减低(P<0.05).②IVNC组非致密心肌(乳头肌及心尖水平)Sr、Sc、εS测值较同一水平致密心肌减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心率、LADs、LVEDD、LVM、LVMI、EDV、ESV值均增加,IVSd、LVPWDd、LVEF值均减小(P<0.01).结论 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以受累节段收缩功能减低尤为明显.STI技术可准确定量分析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爽;李玉宏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CI)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I技术测定30例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辅泵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LVEF、E、E/A均下降,A均升高,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均升高,mSRs、LAPEF、mSRe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前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周左心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后1周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P均<0.05).结论 STI技术可以评价AMI患者左心房功能及PCI术对左心房功能变化的影响.

  •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性

    作者:张音佳;陈悦;王海尔;钟春燕;陈璐;邱朝辉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情况.方法 选取28例CL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LBBBa组,15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LBBBb组,13例)者]、29例CR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RBBBa组,16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b组,13例)者]及对照组25例无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析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径向应变、周向应变以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计算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 除CLBBBa组心尖水平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外,CLBBB患者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及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LBBB患者径向应变、周向应变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大于CRBBB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LBBB患者存在明显心肌收缩不同步现象,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患者心肌存在径向应变上收缩不同步现象.

14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