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碘海醇在消化道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雷江侠

    目的 回顾性分析碘海醇在消化道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怀疑、需要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的54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均给予碘海醇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分别进行食管、上消化道、结肠、吻合口、瘘口等造影检查,检查成功率100.00%.54例患者在使用碘海醇造影剂时均未有不适感,也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所有造影图像均为岛津数字胃肠机点片所得到的数字化图像,图像层次分明,对比度强,病变的细微结构显示清楚,图像立体感较强.影像质量优良率为96.30%,患者耐受性优良率为98.15%.结论 在临床消化道病变检查中,碘海醇应用效果良好,副反应及并发症少,图像质量高,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检查方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碘海醇 消化道 造影
  • 两种不同类型造影剂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张传香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和离子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中的优点、缺点.方法:非离子型造影剂以碘海醇为例,离子型造影剂以碘化油为例,分别对这两种类型的造影剂作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200例不孕患者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不良反应上,碘海醇组明显低于碘化油组.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造影,因粘稠度低,故对子宫内膜的平滑肌和输卵管括约肌刺激性小,药物易于吸收、毒副反应小,优于碘化油造影.

  • 两种碘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曾玖芝;孙燕;江酉琼;黄雪梅;叶飞;丁力

    在女性不孕的诊断中,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起重要作用.碘化油因其经济实用,是HSG中常用的造影剂,但其存在过敏和栓塞的危险,且吸收缓慢,可刺激腹膜形成肉芽肿.近年出现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因不良反应小,吸收代谢快,被逐渐应用于HSG中.笔者从2009年开始同时使用碘化油和碘海醇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现将其应用情况比较如下.

  • 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陈正标

    目的::观察探讨碘海醇做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接诊的313例不孕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就造影效果进行观察研究,以评价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313例患者造影时间均未超过半小时,仅8例患者出现轻微咳嗽及头晕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在患者自行平卧休息后缓解。在造影结果方面,本组88例显示子宫、输卵管功能正常,131例显示一侧不通,67例显示两侧闭锁。结论:应用碘海醇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其影像质量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张金增

    目的:探讨应用碘海醇做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提高放射科及临床医生对非离子型对比剂的认识.方法:收治不孕症患者40例,行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碘海醇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及输卵管均显影良好,显影速度快,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用碘海醇子宫造影,影像质量及操作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碘化油造影,且对临床不孕症患者有诊断和治疗价值.

  • 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过敏反应的监测探讨

    作者:潘文进;严建春

    目的:探究C 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4年10月15日—2016年12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486例C 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486例C 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碘海醇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结果:486例C T增强扫描患者中,56例患者(11.52%)发生碘海醇过敏反应,其中38例(76.79%)为轻度过敏反应,13例(23.21%)为中度过敏反应,5例(8.93%)为重度过敏反应,统计发现,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重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P<0.05;56例患者中,29例(51.79%)为男性,27例(48.21%)为女性,统计发现,男女患者的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碘海醇过敏反应患者和未过敏患者之间的年龄、高血压、过敏史及超剂量用药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 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过敏反应较常见,以轻度过敏反应为主;过敏反应的发生和高龄、高血压、存在过敏史及超剂量用药等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 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潘文进;严建春

    目的:探讨碘海醇在C 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给予颅脑C T检查的患者116例(2015年8月17日—2016年10月15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直接给予CT检查,实验组注射碘海醇进行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满意度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疾病确诊率分别为96.55%与77.59%,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4.83%与81.03%,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结论:进行颅脑C T检查时,给予适量的碘海醇辅助C T检查可获得较高的确诊率,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较佳,值得实践推广.

  • 颈部淋巴结病变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赵静

    颈部淋巴结病变CT扫描技术:采用GE-lightspeed8层 CT机,所有患者均作颈部平扫加双期增强.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胸廓入口,增强时从肘静脉打针,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80~100ml,压力100,注射速率3ml/秒.扫描参数:120KV,250mAs,层厚层距各5mm,标准算法,动脉期25~30秒,静脉期55~60秒.

  • 脊髓造影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晓明;宋传彬

    资料与方法2008年7月~2009年4月收治腰腿痛患者106例,经保守治疗2周效果不佳者行脊髓造影,造影剂为碘海醇,术前均做过敏试验,1例出现过敏反应,105例未出现症状者顺利实行脊髓造影术.术后于X线诊断机上拍腰椎正侧、双斜、过伸过屈位片,并行CT扫描.其中椎间盘突出者80例,椎管狭窄者10例,腰椎失稳及滑脱者8例,椎管内肿瘤5例,正常2例.

  • 胰腺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

    作者:田舜彧;韩毅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胰腺损伤患者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20~68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6例,高处坠落伤2例,CT检查方法:全部进行CT平扫检查,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肾脏下极.扫描条件为130kV,管电流250mA.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300mgI/ml,对比剂总量60~100ml,注射流速3ml/秒,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进行动脉期、胰腺实质期和延迟期的3期扫描.

  • 高压注射碘海醇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曹翔凤;李树芬

    目的 根据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外渗后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预防措施和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期间意外出现外渗病人予以5096硫酸镁局部冷湿敷并抬高患肢.结果 病人于当日病情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明显减轻,未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并于3日后痊愈.结论 硫酸镁局部冷湿敷是一种治疗碘海醇注射液外渗的有效方法 ,配合患肢抬高能在短时间内促使组织水肿消退,避免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张联合

    目的 评价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和造影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698例已行CT平扫的患者,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50~100ml,注射速率为3ml/s,观察增强后患者的反应及增强效果.结果 增强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8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没出现.增强效果优良.结论 碘海醇具有生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图像显示优良,是一种理想的CT增强用的非离子造影剂.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王宝宝;武元;付强;弓孟春;石希敏;景红丽;李方;陈朝英;宋红梅

    目的 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方法,为碘海醇血浆清除率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 设定色谱条件,对HPLC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对33例慢性肾脏病(CKD)儿童同时进行碘海醇清除率与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并采用新Schwartz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为参照,分析碘海醇清除率及eGFR与参照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在设定HPLC色谱条件下,碘海醇浓度在10~1 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9998).批间测量和批内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5%,平均回收率(R%)>96%.碘海醇血浆清除率、eGFR与99mTc-DTPA血浆清除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和0.63,偏差分别为(6.24±10.81)mL/(min·1.73 m2)和(12.11±22.96) mL/(min·1.73 m2).结论 建立了测定血清碘海醇浓度的HPLC法;初步探索并验证了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评价儿童肾功能的准确、可行.

  • 碘海醇联合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志刚;肖雁冰;杨誉佳;刘婷

    目的 探讨碘海醇肌瘤局部注射能否提高HIFU能量沉积、提高治疗效率.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HIFU消融前30 min向瘤体内注入碘海醇0.5 m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碘海醇,比较两组HIFU消融能效因子(EEF消融单位体积所需辐照能量).结果 用药组和对照组HIFU消融能效因子分别是(7.29±1.18) J/mm3、(15.05土2.19) J/mm3,用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海醇能够增强HIFU能量在子宫肌瘤局部的沉积,能够提高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效率.

  •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内外胶原酶使用容积剂量的观察研究

    作者:江卫泽;周刚;谢红;李宗生;张媛媛

    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注射化学溶解术是目前介入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目前各医院在胶原酶使用上缺乏统一的剂量标准.因此突出物内外规范有效容积剂量的胶原酶使用非常必要.方法1.一般资料 单纯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 ~ 67岁.病程1个月~5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22例,L5/S1椎间盘突出18例.2.治疗方法 在DSA引导下俯卧位,根据术前CT/或MRI提供的突出物大小数据确定细针进入的深度,尽量接近突出物中央,然后拔出针芯,缓慢注入造影剂碘海醇0.2~0.5毫升,观察造影剂在突出物内的分布,标记深度后退出细针,在突出物表面注入造影剂0.5 ~ 1.5毫升,观察不同剂量造影剂在突出物表面的分布(见附表).

  •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中使用造影剂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作者:江卫泽;周刚;谢红;张媛媛;刘杰芳;胡帮;张志;童伟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精确地注射有效剂量是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障.我们了解了省内外12家二级三级医院疼痛科、介入科、骨科在胶原酶注射治疗过程中的情况,使用造影剂碘海醇的仅5家.穿刺到位后仅作局麻药实验后就注射胶原酶2~4ml(1200~2400 U).我们认为这样治疗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治疗非常粗糙.我们通过近2年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穿刺到位后造影的分析,确定胶原酶的使用及使用剂量,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 四种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方法的评估分析

    作者:齐慧敏;辛岗;李惊子;邓利荣;张春丽;王洪源;梁国立;王海燕

    目的评估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各种方法.方法以99mTc-DTPA清除率(CL99mTc)为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及相关回归分析评定磺海醇清除率(CLIoh)、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4h Ccr)、生物电阻抗瘦体重法肌酐清除率(LBWCcr)、Cockcroft-Gault肌酐清除率(CkCcr)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结果显示CLIoh ROC曲线下面积平均为0.98;4h Ccr0.89.CLIoh、4h Ccr、LBWCcr、CkCcr与CL99mTc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0.88、0.92、0.90,回归系数分别为1.03、0.71、0.95、0.91.结论CLIoh准确性好,LBWCcr准确性仅次于CLIoh并且简便、重复性好,4h Ccr准确性居第三位,但结果偏高,CkCcr亦较准确、有一事实上的实用性并且为简便.

  • 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并发DIC患者的护理

    作者:胡晓东

    碘海醇属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当前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良好的溶于水且黏度较低,具有更良好的耐受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大幅遏制不良反应的出现,为顺利完成造影检查提供了保障,但从临床的应用经验来看,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变态反应,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比例都相对较低.应用碘造影剂后1小时内发生的过敏反应为速发型过敏反应.据碘造影剂速发型过敏反应原则,对于发生中重度的反应患者要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以免发生悲剧.DIC又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和临床出血综合症.血液先处于高凝状态,使多部位的血管发生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或血小板血栓,病情往往迅速恶化,预后多不良.报告1例行CT增强的患者碘海醇过敏致DIC患者的护理过程.护理重点包括:做好速发型过敏反应、DIC的护理,进行预见性的病情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出血点的护理;针对DIC的护理在整个过程中的及时、到位,并制定得当的护理对策配合临床救治.针对此例病例对需造影患者预防措施的建议.该患者经治疗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 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荣成

    卵巢肿瘤首选常规检查方法为超声,对于临床和超声检查不能满意的患者,可选择CT做进一步检查.多组报道认为CT的作用可准确显示肿块的大小和范围、是否侵犯邻近结构或器官及远处转移,为术前提供更多信息,评估治疗的效果及了解术后复发[1].现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21例经CT扫描和手术后病理对照的卵巢肿瘤,作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卵巢肿瘤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术后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21例中单侧16例,双侧5例.良性14例,恶性7例.年龄27~62岁,平均49.5岁.2方法:CT检查采用日本岛津6800~TX螺旋扫描机,及GE公司宝石能谱CT机,取层厚5 mm,螺距2.5 mm,螺旋扫描,21例平扫后均行静脉团注造影剂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海醇(35g)100 ml,所有图像取窗宽、窗位(W350,L35)进行观察.

  • 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

    作者:孙巍;丁晓燕;陈京龙;李文东;王湘漪;郭晓笛;申燕军;孙莎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分为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74个病灶,其中PIEI联合RFA组26例,共40个高危部位病灶;TACE序贯RFA组28例,共34个高危部位病灶.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TACE序贯RFA组的70.6%(24/34,P=0.014).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0.0%(8/40),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38.2%(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TACE序贯RFA组患者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2/28),有1例患者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胆道出血,而PIEI联合RFA组患者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0%,P=0.491).两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但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TACE联合RFA比较,PIEI联合RFA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能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219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