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

西部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서부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 四川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511
  • 国内刊号: 51-16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243
  • 曾用名: 川北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部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李光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胃肠镜视野清晰度增强仪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闵秀君;张林萍;张琼英;王瑜

    目的 观察胃肠镜视野清晰度增强仪(ESCGV)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3月的192例结肠镜检查术中发现肠道准备较差、且已排除检查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每组普通结肠镜检查50例,无痛结肠镜检查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冲洗进行术中肠道清洁,观察组采用ESCGV冲洗进行术中肠道清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肠道清洁效果、结肠镜检查时间、普通检查患者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行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的用时更短(P<0.05),术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ES-CGV术中冲洗可明显提高结肠镜检查术中肠道清洁效果,减少结肠镜检查用时,提高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结肠镜检查时医护人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江维;温月;刁永书;倪云霞;陈霞;李雪芹

    目的 分析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CKD)发生跌倒的原因,找出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为预防CKD患者跌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肾脏内科发生跌倒的26例CKD患者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发生跌倒的CKD患者中,年龄超过65岁者占85%;跌倒地点多发生于卫生间、床旁,分别占34.6%和46.2%;发生时间段多在夜班,占73.1%,尤其以18:00~22:00及6:00~8:00时段居多;有陪护者占69.2%.合并高血压者、低蛋白血症者分别占92.3%和61.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钙磷代谢失调.结论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重视对贫血、钙磷代谢失调患者的跌倒预防,提高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预测,可有效预防CKD患者的跌倒.

  • 内科带教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掌握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姮瑛;李密;陈玉琴;李婉;赵小玉;黄飞

    目的 了解内科临床带教护士对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掌握程度和期望水平,为改进老年护理教育和提高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王章安等制定的“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四川省6所综合性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内科带教护士的老年护理期望能力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际能力各维度中,临床护理能力相关性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相关性弱;期望能力各维度中,临床护理能力相关性强,法律、伦理素质相关性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内科带教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掌握的现状,提出教学及培训建议,以期提高临床相关能力及教学水平.

  • 中药湿敷结合蜡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

    作者:邹坪峻;刘婉琳;蒋运兰;李颖馨;易银萍;曾洋洋;周香德;蒋川;徐丹凤

    目的 探讨中药湿敷结合蜡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9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蜡疗组(n=31)和中药湿敷结合蜡疗组(湿蜡组,n=30),对照组进行DPN常规治疗和护理;蜡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中医护理操作规程中对蜡疗的操作规范,实施普通蜡饼蜡疗;中药湿敷结合蜡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湿敷结合蜡疗法.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量表(TC-SS)、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量表(MNSI)、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中的满意度调查对3组干预方案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3组患者TCSS、MNSI评分及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湿敷结合蜡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优于蜡疗组和对照组.

  • 利拉鲁肽对Ⅱ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琳;刘启胜;朱四民;王会芳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初发Ⅱ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胰岛p细胞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T2DM伴肥胖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和观察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各67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体重指数、微炎症状态和胰岛p细胞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和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L-6、TNF-α和ASAA水平布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拉鲁肽通过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微炎症状态来控制T2DM伴肥胖患者血糖浓度和体质量,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 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技术特点及临床效果

    作者:高峰畏;吴泓;雷泽华;蒋康怡;陈雷;谢青云

    目的 探讨沿肝静脉主干入路的解剖性肝脏切除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采用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的117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记录和观察患者实施手术的方式、实施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情况,以及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9.6(90~6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17.4(50~3000)ml,术中输血31例.术后平均转氨酶恢复时间为5.5(3~10)d.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积液1例.无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胆汁漏等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13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6.5%,中位随访时间为6(1~24)个月.其中85例HCC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和93%;2年总体生存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为81%和52%.结论 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并发症、规范切除目标肝段等方面效果确切,但是对于术者肝内解剖和肝静脉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 术前放疗同期FOLFOX6时辰化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冯梓贤;曾今诚;吴培信;刘军;王晓亮;钟美霞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同期FOLFOX6时辰化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LARC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术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期FOL-FOX6时辰化疗,而对照组术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期FOLFOX6常规化疗.统计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和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利用x2检验等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保肛率和降期情况类似(P>0.05);实验组的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癌胚抗原浓度、实验组的糖类抗原19-9浓度和对照组的B细胞比率在术前放化疗后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的CD4和CD4/CD8在术前放化疗后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降低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疗同期FOLFOX6时辰化疗的疗效明确,可以降低术前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头颈部错构瘤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肖浩;杨慧;刘庆林;吕丹;王海洋;任佳;郑义涛

    目的 探讨头颈部错构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以期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9月~2014年3月经病理证实头颈部错构瘤的患者1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40岁.肿瘤位于眉弓1例,枕部1例,咽部2例,耳部3例,颈部3例,被误诊为血管瘤、脂肪瘤、畸胎瘤、骨肉瘤等.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2~16年,除2例患者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头颈部错构瘤本病误诊率高,临床上注意与头颈部一般良性肿瘤相鉴别,后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 联合半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63例预后分析

    作者:张东;陶杰;耿智敏;王林;石磊;刘青光;吕毅;刘昌;仵正

    目的 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3例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术前分别行B超、CT、MRCP、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术前减黄治疗23例,其中11例行PTBD,12例行ENBD.63例患者中行联合左半肝切除35例,联合右半肝切除20例;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并重建7例,其中联合左半肝切除+门静脉重建5例,联合右半肝切除+门静脉重建2例;联合左半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R0切除55例,R1切除8例.全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135.7±74.9)μmol/L]与术前[(336.7±132.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46%和31%,半数生存时间为23.5个月.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局部浸润情况、切缘情况及淋巴转移与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黄疸情况、Bismuth分型情况、局部浸润情况、切除肝脏部位、血管侵犯情况、肝侵犯情况以及是否行门静脉切除重建及组织学分化情况与患者预后无关(均P>0.05),切缘情况及淋巴转移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 提高R0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关键,精准的术前评估、术中再次评估及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提高R0切除率的重要因素.

  • 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夏袷;田文广;魏晓宇;龚明峰

    目的 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在一般治疗前提下,予以常规利尿剂加托伐普坦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0、24h及3、7、15d和1个月各时间点腹围、尿量、体重、水肿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监测血钠水平,同时观察托伐普坦的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者经托伐普坦治疗后,腹围、尿量、体重、水肿情况改善的37例,有效率为82.2%;其中腹围、尿量、体重及水肿情况均明显改善的患者23例,显效率为51.7%;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并发肝癌的患者均无效;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有效率仅11.1%(5/45例),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0.0%(18/45例),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经托伐普坦治疗第7d时较治疗前1d的血清钠水平有所增高[(133.78士4.60)mmol/L vs (127.32±4.12) mmol/L),P<0.001],仅有一些轻微的副反应,如口干、口渴,但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托伐普坦在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性腹水中有增加利尿的效果.

  •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魏洪杰;石俊婷;张敏莉;康美丽;周琪;芦涤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的5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治疗的ACS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期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行PCI手术的ACS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及1个月,观察组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行PCI术的ACS病人中,抗血小板效果显著,且能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 三种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入路比较

    作者:毛承毅;明波;文兵;吴国俊;何文武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三种入路方式的围手术期差异,为临床制定手术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腹组(A组)96例,经上腹右胸组(B组)36例,经左胸组(C组)12例.主要分析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上切缘距肿瘤上缘长度、淋巴结清扫程度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A组[(196.9±53.3)min]<C组[(205.0±73.1)min]<B组[(309.2士65.9)min],上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A组[(3.19±0.49)cm]<B组[(4.60±0.61)cm]及C组[(4.47土0.68)cm],隆突淋巴结总数:A组(0个)<B组[(1.33±0.23)个]及C组[(1.00士0.0)个],隆突淋巴结转移程度:A组(0.0%)<B组(16.6%)及C组(16.7%),术后引流量:B组[(364.1±295.3)ml)]>C组[(165.0±141.0)ml]>A组[(162.8±119.2)ml],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B组(22.2%)>A组(5.2%)及C组(8.3%),平均住院时间:B组[(24.1±3.9)d]>A组[(21.7±2.6)d]及C组[(22.7±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肿瘤长度、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程度、吻合方法、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呼吸肌支持时问、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术后乳糜胸或乳糜腹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经上腹右胸联合手术增加了围手术期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但与其他入路方式无实质性差异,而且能充分地进行清扫淋巴结,尤其是隆突部位以上的纵膈淋巴结,肿瘤学根治方面更适合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治疗.

  • 喉部分切除术与CO2激光切除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远期预后及并发症比较

    作者:何刚;陈阳副

    目的 比较喉部分切除术与CO2激光切除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远期预后及并发症,为早期喉癌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喉癌患者3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将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37例患者纳入部分切除组,将接受CO2激光切除术治疗的168例患者纳入激光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结果 激光切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2d疼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及术后喉粘膜水肿时间均短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激光切除组,其术后1个月嗓音学指标不及激光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UW-QOL自评量表各项评分、远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喉部分切除术相比,CO2激光切除术治疗早期喉癌可在保证患者远期预后的基础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喉部分切除术的替代术式予以推广.

  •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杨选华;杨华;任明扬;李权林;黄斌;蒲敏;袁春艳

    目的 探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63.7±12.6)岁,体重指数(BMI)为(23.4±2.5)Kg/m2.肿瘤距肛缘的距离(4.9±1.2)cm.手术时间272.5(125~375)min,术中失血量40(10~300)ml.系膜标本大体完整性Nagtegaal法评价:19例(86.4%)完整,3例(13.6%)近完整;环周切缘阳性1例(4.5%),标本远切端距肿瘤下缘1.8(0.5~4)cm,获检淋巴结14(7~37)枚.无术中及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1例(4.5%)患者术中损伤盆壁致术中出血.全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27.3%),术后住院时间12.2(10~21)d.截至投稿为止,除肝转移而死亡1例外,尚未发现有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初步数据显示,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并且不影响肿瘤学根治性.

  • 保留肛窦微创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纪锋;姚健;王顺和;王玉;牛苏剑;卢家玉

    目的 探讨肛旁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对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创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疗效、安全性、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肛周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术(试验组)对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手术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更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在气道新生物中的应用

    作者:邱容;肖昌武;何正光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在气道新生物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15年3月经高频电圈套处理的气道新生物患者56例为治疗组,同期经传统外科手术切除的气道新生物患者52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影像学及气管镜检查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影像学及气管镜检查情况、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气道新生物与传统手术比较,两者疗效都很肯定,但是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替罗非斑联合Diver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作用

    作者:黄永培;林良才;罗招川

    目的 探讨替罗非斑联合Diver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合并冠脉血栓,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中给予Diver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PCI术中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两组再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支架置入或经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90min内ST回落、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手术前后冠脉血流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术后出血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90min内ST回落、CTFC差异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90min内ST回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TFC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分级差异不明显(u=0.59,p>0.05).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明显(u=6.75,p<0.05).两组患者心脏猝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患者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X2=5.44,p<0.05).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牙龈出血、穿刺点血肿、尿潜血、大便潜血、总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斑联合Diver血栓抽吸导管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灌注,但并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季一飞;龙继发;周华勇;王运锋;张翼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mRS评分0~2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较好,可广泛推广应用.

  •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国兴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多种方式对心血管动力起调节作用,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调节心脏功能.心房颤动(Art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的病症.大型临床试验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容易发生房颤,甲亢动物模型的房颤可诱导性及持续性均明显增加,表明甲亢是房颤的高危因素.而房颤促进心脏病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及致残、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增加医疗负担,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房颤的影响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房颤发生的关系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应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借鉴.

  •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媛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基本特征是自身抗原耐受性降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由于中性粒细胞死亡途径的改变,包括凋亡、继发坏死(SNECs)、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形成,凋亡细胞清除受损、含核DNA的NETs降解不全,继发坏死细胞(SNECs)释放出自身抗原.而修饰后的自身抗原经由滤泡树突状细胞(FDC)提呈给自身反应性B细胞,导致自身免疫耐受突破和自身抗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未被清除的细胞碎片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沉积在循环组织,合并机体清除IC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促炎因子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持续不断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本文就中性粒细胞凋亡形成、凋亡清除及清除受损在SLE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PPARγ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志尉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分化方向的调控起重要作用,可诱导其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激素能明显上调鼠、兔、人的BMSCs内PPARγ基因表达,造成股骨头内大量脂肪堆积,髓腔内压力增高,血供减少,导致缺血,终诱发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本文就PPARγ参与SANFH发病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主动脉夹层CT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进

    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的灾难性疾病,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正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主动脉夹层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主动脉夹层的全面评价与临床治疗计划紧密相关.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CT成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预后.

  • 载脂蛋白C-Ⅲ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肠病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童明霞;周晓晴;陈福敏;陈杰;周丽峰

    目的 评估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ApoC-Ⅲ)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病理科2003~2011年存档的肠组织标本,UC组38例,克罗恩病(CD)组29例,肠结核组31例,肠淋巴瘤组32例,感染性肠炎组32例,白塞病组28例,正常体检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的ApoC-Ⅲ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技术计数切片的阳性细胞数,取光学显微镜下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作为计数标准.结果 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ApoC-Ⅲ的表达(44.44±10.71)显著高于肠结核组(20.76±4.77)、克罗恩病组(18.80±3.60)、肠淋巴瘤组(18.83±3.79)、白塞病组(19.02±3.04)、感染性肠炎组(20.56±3.35)和正常组(30.17±6.27,均P<0.05);正常组(30.17±6.27)又高于肠结核组(20.76±4.77)、克罗恩病组(18.80±3.60)、肠淋巴瘤组(18.83±3.79)、白塞病组(19.02±3.04)和感染性肠炎组(20.56±3.35,均P<0.05);但其它5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ApoCⅢ在UC患者肠粘膜组织的表达较肠结核组、克罗恩病组、肠淋巴瘤组、白塞病组、感染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提示ApoC-Ⅲ与UC关系密切,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并在U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关键作用.

  • Cx26在胃粘膜细胞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杨洋;钟显飞;何晓彬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26(Cx26)在胃粘膜细胞不同病变时期表达、变化特点及可能机制,以及Cx26蛋白在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26蛋白在169例胃粘膜细胞(35例),轻中度(22例)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30例),以及不同类型胃癌细胞(82例)间的表达情况,并将观察结果按照Shimi-zu标准评分法来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Cx26蛋白随着胃粘膜细胞向胃癌进展,其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正常胃粘膜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Cx26蛋白阳性表达程度均远远低于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准(P<0.05),而在分化相对较好的肠型胃癌中,Cx26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结论 Cx26蛋白可抑制胃癌的进展及侵犯转移,可能与其调控细胞通讯,进而促进细胞分化有关.

  • 全氟化碳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旭昕;王彩彩;韩志海;孟激光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PFC)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细胞组、全氟化碳+脂多糖(PFC+ LPS)组、全氟化碳(PFC)组及脂多糖(LPS)组.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NF-α、IL-6和IL-10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SIGIRR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LPS组TNF-α、IL-6水平较正常细胞组升高(P<0.05);PFC+ LPS组TNF-α、IL-6水平较LPS组下降(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PFC组IL-I0水平升高(P<0.05),PFC+ LPS组IL-10水平较LPS组升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核内磷酸化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PFC+LPS组核内磷酸化NF-κB p65表达水平较LPS组降低(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SIGIRR表达水平下调(P<0.05),PFC+LPS组SIGIRR表达水平较LPS组上调(P<0.05).PFC本身对TNF-α、IL-6含量及NF-κB p65表达无影响,但PFC可促进A549细胞释放IL-10及上调SIGIRR表达(P<0.05).结论 PFC可减轻A549细胞对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及上调负调控分子SIGIRR表达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 烯脂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对胆管癌细胞Warburg效应的影响

    作者:陈章兴;陈美燕;戴益琛;朱小三;曾伟;谢军培;张玉琴

    目的 研究烯脂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Enoyl-coenzyme A hydratase short chain 1,ECHS1)对胆管癌细胞Warburg效应的影响以及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干扰ECHS1基因;对照组:ECHS1未干扰;采用酶标仪测定ECHS1对胆管癌QBC939糖酵解代谢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糖酵解代谢关键酶PKM2表达水平变化,分析ECHS1对胆管癌Warburg效应的影响;同时将构建的含siECHS1-siRNA的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iRNA干扰ECHS1表达对胆管癌细胞QBC93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酶标仪测定显示,实验组胆管癌细胞QBC939对葡萄糖的吸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胆管癌细胞QBC939乳酸生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较对照组而言,干扰ECHS1可降低实验组胆管癌QBC939细胞中PKM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ECHS1表达可减小实验组裸鼠皮下肿瘤大小(P<0.05).结论 ECHS1通过调控PKM2蛋白表达影响胆管癌QBC939细胞Warburg效应,同时抑制胆管癌的增殖.

  • 胃癌组织NPM表达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静;张静琼;雷章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核磷蛋白(NPM)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NPM的表达情况,并评估NPM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评估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果 胃癌组织中NPM阳性表达率为65.9%(54/82例),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9.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PM阳性表达率与Lauren's分型(P=0.025)、淋巴结转移(P=0.001)、浸润深度(P=0.010)、临床分期(P=0.033)及复发(P=0.006)等显著相关.胃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显示,NPM阴性组和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1).结论 NPM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 全自动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胃癌HER2状态

    作者:陈敏;刘键平;龙晓雨;陈杰;刘晓羽;王威亚;步宏

    目的 探讨胃癌中HER2基因状态分布及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月~3月170例手术切除原发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石蜡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信息.所有病例行全自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 170例胃癌组织中,IHC检测蛋白表达为:100例(58.8%)0+,33例(19.4%)1+,14例(8.2%)2+,23例(13.6%)3+.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27例(15.9%),17号染色体多倍体者20例(70.4%).其中4例(4%)IHC检测0+或1+,FISH检测阳性;有14例(37.8%)IHC检测2+或3+,FISH检测阴性.IHC与FISH结果间差异显著(P<0.01).HER2过表达和基因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肿瘤部位及TNM分期间没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Lauren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 IHC与FISH检测胃癌HER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21.7%和15.9%.HER2基因扩增中17号染色体多倍体发生比例较高.分化程度越高,HER2阳性率越高,且主要集中在肠型.IHC可作为胃癌HER2检测的有效筛查手段,其不确定的病例可再行FISH检测确诊.

  • miRNA203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尹薇;刘天宇;唐毅;徐建玉;姚勇

    目的 研究miRNA203 (miR203)在Barrett食管癌变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甲基化机制,探讨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Barrett食管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去甲基化处理前及处理后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粘膜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及病变邻近正常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水平;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iR20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以及相邻正常食管组织中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arrett食管与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相比,正常食管粘膜细胞显著减低(P=0.003);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上述样本中miR20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较Barrett食管细胞升高的幅度更大(P=0.03),Barrett食管(P=0.001)和食管癌(P=0.000)组织miR2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邻正常组织.MSP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和Barrett食管细胞miR203启动子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表现为低甲基化或非甲基化表达,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miR20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相邻病变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显示,K-RAS蛋白在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中较相邻正常食管组织高,且食管癌组织较Barrett食管组织表达更高.结论 miR203表达水平在正常食管、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miR203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导致miR203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且参与Barrett食管的癌变过程,miR203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可能成为监测和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 肝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价肝硬化

    作者:唐鸿杰;陈繁;李睿;朱德伦;陈天武

    目的 探讨不同肝叶多b值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评价乙肝源性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收集7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肝脏MR DWI成像(b=0、500、800、1000 s/mm2).在DWI分析不同b值下肝脏各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分别用b(0.500)、b(0,800)和b(0.1000)表示b=500 s/mm2、800 s/mm2、1000s/mm2时的ADC值.分别统计分析b(0,500)、b(0,800)和b(0,1000)肝左外叶、肝左内叶、肝右叶和肝尾状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在b(0,500)、b(0,800)和b(0,1000)时,在肝左外叶、肝左内叶、肝右叶和肝尾状叶测得的ADC值,除b(0,1000)时肝左内叶ADC值与肝硬化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外,其余肝叶ADC值与肝硬化的发生均呈负相关(r=-0.35~-0.60,P<0.05).在这些肝叶ADC值中,当b值为500 s/mm2时,肝左外叶测得的ADC值是区分正常肝与肝硬化的佳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达0.989.结论 肝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500 s/mm2、800 s/mm2时,在不同肝叶测得的ADC值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b(0.500)肝左外叶ADC值是诊断肝硬化的佳指标.

  • 可切除性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的MRI评价

    作者:吴兰;陈繁;陈天武;陈艳丽;蒋宇;胡友强;张小明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可切除性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2例,术前均常规行MR平扫及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的MRI表现,并将MRI发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用Kappa检验MRI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 术后病栓证实直肠系膜受侵30例,未受侵22例,MRI正确判断46例,误诊2例,漏诊4例,其中直肠系膜直接侵犯11例,直肠系膜直接受侵犯伴系膜淋巴结转移及癌结节形成19例.MRI对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46/52例)、86.67%(26/30例)、90.91%(20/22例)、92.86%(26/28例)和83.33%(20/24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6,P<0.001).结论 MRI能准确定位癌灶,并能较好地观察直肠系膜受侵犯情况.

  •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

    作者:权贤芳;罗永科;李培英;吕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肌梗死(MI)后心力衰竭(HF)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及同期96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者均行心脏功能检查,比较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①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身高、体重、BMI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吸烟和喝酒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MAD值较对照组均降低,且室间隔指数及左室游离壁Tei指数较对照组均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心房与左心室增大的发生率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而增加,两者间呈正相关.④对照组、A组和B组间在LVEDV、LVESV及LVSV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VEDV和LVESV明显高于其余3组,LVSV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LVD、LAD和LVPWT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正常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本组研究患者其LVEF、FS和E/A与心功能分级有着密切联系,且LVEF和E/A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而降低,但FS随着心功能等级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目前临床上对于HF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帮助及早明确诊断与评估病情,提高诊治水平.

  • 消化系疾病研究新进展述评与展望

    作者:曾维政;景丹;汤善宏

    消化系疾病为大疾病群,为患者家庭与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医学发展,消化系疾病诊治日趋成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在早癌诊治、内镜下微创治疗、肠道微生态、晚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消化系疾病基本研究热点及进展做一评述,并对将来可能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消化系疾病研究水平.

西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2001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