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国人肝段在冠状断层上的划分

    作者:赵振美;刘树伟;林祥涛;巩念明;李跃;安淑红;刘帅;于连峰

    目的:为肝内微小病变精确定位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冠状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30例上腹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20例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解剖正常的薄层MSCT断层图像及其三维重建图像,在冠状断层上对其门静脉肝段进行精确划分.结果:经胆囊、门静脉左支及肝左静脉的冠状断面上,肝中静脉主干是划分右前上叶和左前下叶的识别标志,门静脉左支角部是左前下叶的段间裂识别标志,亦是右前上叶和左前下叶的亚段间裂识别标志.经肝门静脉主干的冠状断面上,门静脉右前支主干是右前上叶的段间裂识别标志,该层面以前为右前上叶的腹侧段,该层面以后则为右前上叶的背侧段.经网膜孔的冠状断面上、下腔静脉的右缘是划分尾状叶和右半肝的识别标志,门静脉右后支主干是划分右前上叶背侧段和右后下叶下段的标志,经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的冠状面上,肝右静脉主干是划分右前上叶的背侧段和右后下叶上段的标志;门静脉右后支主干是右后下叶的段间裂识别标志.结论:国人门静脉肝段在冠状断面上的精确划分,不仅有利于肝内微小病变的精确定位,且有利于探索新的和更加安全的外科术式.

  • 右半肝内门静脉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赵振美;刘树伟;林祥涛;刘学静;李振平;汤煜春;马刚;娄丽

    目的 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分布规律及门静脉肝裂和肝静脉的关系,进而为肝段的划分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 方法使用3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10例横断面、20例冠状面)以及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和三维图像,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类型和常见变异以及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的关系. 结果 50例标本和图像中,右半肝内门静脉均可分为前上和后下两组分支.76%(38150)的门静脉右前支的分支向后分布至肝右静脉后方的部分区域.40%(20/50)的门静脉右后支的起始部向尾侧发出的第一分支分布至肝右静脉前的部分区域.门静脉右前支的分布区域,越过肝中静脉偏向左侧,在15例无门静脉右支主干的标本和图像中尤其明显.肝右前叶无明显横裂存在.门静脉的亚段分型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且无优势分支类型. 结论右半肝可分为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两叶之间为一弯曲的"裂隙".肝右前上叶有一恒定的纵裂存在.肝右静脉不是右叶间裂的准确定位标志,尤其在其上份和下份.肝中静脉不是正中裂的准确识别标志,尤其在门静脉右支主干缺如的人群中.

  • 肝硬化对肝段下腔静脉内径影响的超声检测

    作者:初银珠;刘海霞;吴长君;成小松;李云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硬化肝脏对肝段下腔静脉内径的影响.方法 5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正常人接受超声检查,平静呼吸状态下及深吸气后测量肝段下腔静脉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比较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肝硬化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比较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肝段下腔静脉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的变化不显著.

  • 肝段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程果;郭燕丽

    肝脏的精确分段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及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提供了更多肝段定位的诊断信息,也为寻找更精确的肝段划分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手段.本文对肝段影像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肝段
  •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果;郭燕丽;张绍祥;谭立文;李锐;李恺;陈刚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运用体数据绘制与表面绘制的重建方法,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建立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对超声常用切面进行肝段划分.结果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走行分布,建立了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并在任意切割面能准确划分出肝段.结论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为肝脏超声影像学的肝段划分提供精确的二维和三维解剖学基础,有利于提高超声对肝内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的能力.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脏 肝段
  • 模拟肝段与超声图像的比较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银燕;王学梅;欧国成;高宁宁

    目的:探讨模拟肝段与超声图像的比较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橡皮泥按肝段的解剖比例,按标准形态制作8个橡皮泥肝段,然后组合成完整的模拟肝脏模型.按照肋间扫查的角度切割模拟肝脏.标准体型的人仰卧位,按照肋间隙从右上往左下依次扫查(第6-8肋间隙)3个切面.然后与模拟解剖肝脏的3个切面进行比较并分析所显示的肝段结构.结果:模拟肝脏的肋间切面与超声肋间切面能很好的吻合:橡皮泥肝脏A切面与B切面从上往下依次显示SV、SⅧ、SⅦ肝段,超声图像a与b切面显示肝门静脉及肝静脉,门静脉以上部分为SV,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部分为SⅧ,肝静脉以下部分为SⅦ;橡皮泥肝脏C切面从上往下依次显示SV、SⅥ、SⅦ肝段,超声图像c切面显示肝静脉断面及肝门静脉断面,门静脉右干至肝静脉断面部分为SV,肝静脉断面至门静脉断面部分为SⅥ,门静脉断面以下部分为SⅦ.结论:通过切割橡皮泥肝脏模型,使超声断面上的肝段一目了然,对于学习超声肋间切面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在教学中展开研究并应用.

    关键词: 肝段 超声图像 教学
  • 64排螺旋CT肝脏分析软件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郭小超;吴问汉;孙晓伟;高红桥;田孝东;王霄英;杨尹默

    目的 评价肝脏分析软件(liver analysis application)在肝脏分段及术前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腹部肝脏增强CT检查.患者分为肝内占位性病变组(实验组B)和无肝内占位组(对照组A),每组各15例.利用肝脏分析软件对所有患者的门脉期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析.测量肝脏及肝内病变体积,并根据血管走行及分布对肝脏进行自动分段.使用SPSS 15.0软件、t检验、x2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法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软件后处理过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实验组肝脏体积为(1374.61±444.05)cm3,对照组肝脏体积为(1225.70±272.07)cm3(P=0.108).血管识别准确率实验组Ⅰ级为7例(46.7%),Ⅱ级为5例(33.3%),Ⅲ级为3例(20%);对照组Ⅰ级为7例(46.7%),Ⅱ级为6例(40%),Ⅲ级为2例(13.3%)(P=0.87),两组血管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共有21段血管识别错误,其中18段为肝静脉,占85.71%(18/21).结论 64排螺旋CT肝脏分析软件可以直观显示肝脏病变、血管及肝段解剖,并进行定量分析,对肝脏病变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有很大意义.

  • 动脉造影初步分析肝脏Ⅸ段肿瘤肝动脉血供

    作者:陈骏;陈世晞;吴建达;徐卫东

    目的 研究肝脏Ⅸ段肿瘤的肝动脉血供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肝脏Ⅸ段肿瘤病例的CT和DSA资料,由CT做出定位诊断,在DSA上观察肝脏Ⅸ段肿瘤的肝动脉血供情况.观察肝动脉的各级分支,统计这些分支向病灶供血的例数,分析肝脏Ⅸ段肿瘤的肝动脉血供来源.根据病灶染色情况,以积分法确定这些肝动脉分支向病灶供血的多少.结果 肝脏IX段肿瘤的肝动脉血供来源十分广泛,MHA、RPHA、RAHA、LMHA和CallA向病灶供血的例数分别是7、6、5、5和2例(X2=2.800,P=0.592,Chi-square test),积分分别是15、13、11、6和2分(X2=9.657,P=0.047,Kendall's W).RHA和LHA的积分分别是38和9分(Z=-2.243,P=0.025,Wilcoxon).未见CyA和LLHA向病灶供血的病例.结论 RHA和LHA系统都有可能向肝脏Ⅸ段肿瘤供血,RHA供血比LHA多.MHA、RPHA、RAHA、LMHA是主要的供血支.

  • 肾癌并肝段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体会

    作者:马潞林;刘茁

    外科手术是可能治愈肾癌并肝段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唯一治疗方式.术前对肝段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术前影像学检查中,腹部CT增强扫描和下腔静脉MRI扫描是诊断和评价肝段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的佳方法.与肝以下癌栓相比,肝内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延伸范围广,手术难度增大.对于简单的肝段下腔静脉癌栓(癌栓顶端刚达到肝静脉水平者)可尝试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腹途径腹腔镜手术方式.对于其他的肝段和肝以上癌栓患者,开放手术成为标准手术方式.术中除游离肝下的下腔静脉外,还需要充分游离、暴露肝脏及第一肝门,显露肝后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对于进入心房的癌栓,首选纵行切开膈肌,用“Milking”技术挤压癌栓至下腔静脉,用“导尿管法”取出癌栓.对于其他较高难度的心房内癌栓,需建立体外循环,取肋缘下切口和胸部正中切口开胸并打开心包,取出癌栓.肝段和肝以上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应尽早诊断,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 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林志强;王在国;游志坚;俞武生;叶振伟;何润沛;胡夏荣;梁子君;郑惊雷;邓润枢

    目的 探讨及总结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8年12月47例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合并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切除术式包括:Ⅳa肝段肿瘤局部切除12例、Ⅳa+部分Ⅳb肝段切除(左内叶切除)10例、Ⅳa+部分Ⅳb+Ⅱ+Ⅲ肝段切除(左半肝切除)25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成功,均涉及肝中(左)静脉主干的处理.行肝左静脉主干结扎者27例,肝左静脉主干修补8例;肝中静脉主干结扎者4例,肝中静脉修补者16例.通过术前CT或MRI评估,肝中静脉或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符合率97.2%(35/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5/47),其中活动性出血再手术1例,胆汁瘘并膈下感染2例,肝功能代偿不全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第Ⅳa肝段肿瘤是可以安全切除的.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手术的重点与难点,损伤处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结扎和(或)修补术.术前CT或MRI可以较准确判断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刚;刘锡庆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切除病变肝段.比较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14.55%,对照组结石残留的发生率为61.67%,实验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切除病变肝段或肝叶可以改善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

    作者:林加宝;张霄鹏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因其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率、复发率和再手术率高而成为胆道外科的难题,手术治疗效果不佳.1996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联合肝段、肝叶切除的胆道手术;疗4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肝段的解剖学及影像学划分

    作者:张健飞;于胜波;隋鸿锦

    通过复习肝段划分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像学在不同轴向的切面上肝段划分的解剖标志,以期为临床工作中肝脏病变的准确分段及手术切除平面的精确定位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 肝段 解剖 影像学
  • 肝段解剖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建荣;云玉珍;张宝林

    肝段作为实用的形态机能单位,是肝脏病变精确定位的基础.本文回顾了解剖学上肝段的划分,综述了应用各种血管造影方法对肝段的划分.

  • 肝脏解剖分区及命名的历史演变与展望

    作者:宋天强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位置,确定治疗方案,特别是界定肝切除范围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随着肝脏解剖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肝脏分段解剖及其应用的认识仍在不断更新,本文回顾肝脏分段方法及命名的历史演变,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争议,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 肝癌肝切除手术方式的理论基础及临床价值

    作者:刘允怡;赖俊雄

    治愈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主要目的是切除有足够切缘的肿瘤,同时亦保留足够的余肝体积和功能以支持病人快速康复.近年来,肝脏外科发展迅速,新的切肝技术涌现.概括而言,肝切除手术仅有5个操作步骤,即:(1)分离韧带和游离肝脏.(2)阻断第一肝门的有关分支,即阻断有关切除肝脏部分的入肝血流及胆管.(3)阻断第三肝门的肝短静脉.(4)阻断第二肝门的有关肝静脉.(3)+(4)等同于阻断有关切除肝脏部分的出肝血流.(5)离断肝实质.此外,在关腹前须彻底止血清洗.不同肝切除方法以不同的顺序联合上述5个步骤.部分肝切除可分为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理论上,解剖性肝切除比非解剖性肝切除的优点多.因此,非解剖性肝切除只应施行在肿瘤位于数个肝段的交界处,或肿瘤较小并且位于肝脏周边的病人.解剖性肝切除是基于肝内解剖,将肝脏分为两个半肝,4个肝区(或扇区)和8个肝段.解剖性肝切除是根据肝内解剖平面进行,故出血较少且余肝功能较好.手术可在术前或术中计划,而且手术可遵循肿瘤学的原则进行.解剖性肝切除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基于肝脏表面解剖学标志和使用术中超声引导.(2)首先控制Glisson肝蒂供应准备切除的肝段.(3)术中超声引导穿刺供应将要切除肝段的门静脉分支,并注入染料.(4)使用球囊导管通过肠系膜上静脉的属支进行性阻断门静脉或注入染料新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领域的应用,使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在术前可进行更好地规划.

  • 劈离肝移植肝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宿华威;韩德恩;李玉兰

    目的探讨在劈离式肝脏移植中,获得良好劈离供肝的途径.研究两种主要劈离方式的差异. 方法对36例甲醛固定成人尸肝、4例新鲜肝脏进行劈离肝移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分别采用标准方式和改良方式两种方法,根据肝脏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同时对本组40例肝脏按Couinaud分段对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的分布范围、管径、肝外长度等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 结果①经典劈离方式中,右半植肝断面上V、VIII段区域出现粗大中肝静脉分支;②本组40例肝脏67.5%VIII段、100%V段(部分或全部)通过中肝静脉回流. 结论改良劈离方式与经典劈离方式相比更安全可靠,在供肝大小适合的情况下应成为临床劈离式肝脏移植的首选术式.

  • 肝左内叶及右前叶肝段超声解剖

    作者:丁千;于胜波;迟彦艳;郑楠;隋鸿锦;张健飞

    目的:为发生于肝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肝占位性疾病治疗提供超声解剖资料.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61例(男42,女19),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途径获取各断面超声声像图,并观察测量.结果:Ⅳa亚段内门静脉分支仅见1种类型;Ⅳb亚段内门静脉分支见2种类型,分别占62.30%、37.70%;右前叶门静脉分支见3种类型:a型占75.41%,b型占16.39%,c型占8.20%;左内叶两亚段间有48例可见肝静脉属支走行,占78.69%,其中肝中静脉属支占95.83%,肝左静脉属支占4.17%;右前叶两亚段间有54例可见肝静脉属支走行,占88.52%,其中肝中静脉属支占92.59%,肝右静脉属支占7.41%.结论:在超声水平,进一步证明右前叶两亚段间及左内叶两亚段间存在肝静脉属支,并可作为相邻两亚段间分界的解剖学标志.

  • 国人肝段的再认识

    作者:赵振美;刘树伟;林祥涛;刘学静;李振平;汤煜春;马刚;娄丽

    目的: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国人肝段划分方法,为影像学和肝外科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使用5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和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方法:门静脉右支主干存在时,依肝中静脉所在的正中裂将肝分为左、右半肝.右半肝被一弯曲的右叶间裂分成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右前上叶依垂直段间裂分为腹侧和背侧段.右前上叶的腹侧段被水平亚段间裂分为上、下两个亚段.右后下叶依水平段间裂分为上、下两段.肝左静脉主干存在时,依肝左静脉主干所在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成左后上叶和左前下叶.左前下叶依左段间裂分为内侧和外侧段.水平亚段间裂将左前下叶的内侧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依弧形背裂分尾状叶和右前上叶及左前下叶内侧段.结论: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法不仅有利于肝内微小病变的精确定位,而且便于肝外科探索新的和更加安全的术式来施行各种肝切除和肝移植.

  • 肝Ⅳa、Ⅳb亚段的门脉分支类型及径线测量

    作者:张健飞;于胜波;隋鸿锦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Ⅳa、Ⅳb两亚段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肝铸型标本供应第Ⅳ段的门静脉分支进行详细地观察和测量.结果: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可发出供应肝Ⅳa亚段的分支;肝门静脉左支发出供应第Ⅳ段的分支数目为3~10支,供应Ⅳa亚段的分支为1~4支,供应Ⅳb亚段的分支为1~8支;门脉左支供应第Ⅳ段的分支直径平均为(2.95±0.98)mm; Ⅳa亚段的门脉分支类型只有一种,Ⅳb的分支类型有两种.结论:肝Ⅳa、Ⅳb两亚段的肝门静脉分支解剖学数据,可为临床上肝第Ⅳ段疾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及亚段手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肝段 亚段 肝门静脉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