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46例新生儿HIE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脐动脉血气、Apgar评分、头颅MRI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小强;雷日华;蒋丽红;叶贞志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否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依据.方法 选择新生儿HIE患儿46例为观察对象,分析aEEG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pH值和BE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Apgar评分及头颅MRI的相关性.结果 ①aEEG用于判断新生儿HIE的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96.9%,说明aEEG的异常程度与HIE的分度存在有显著的相关性;②aEEG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EEG异常程度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EEG异常程度与生后3~7d内的头颅MRI检查异常程度紧密相关.结论 新生儿HIE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脐动脉血气pH值,Apgar评分及头颅MRI密切相关,可作为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HIE的依据之一.

  • 宫颈癌根治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波

    目的 研究官颈癌根治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行官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硬麻组(30例)和全麻组(30例),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在术毕、术后24 h、术后3d时血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 0.05);至术后5d时,硬麻组各观测指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而全麻组术后7d恢复.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在保护官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HBV-DNA含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

    作者:任秀芹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HBV DNA含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孕妇208例,通过检测这些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来研究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结果 小三阳者92例,占44.23%;大三阳者116例,占55.77%.208例HBV携带产妇中血清HBV-DNA阳性者113例(54.33%),乳汁HBV-DNA阳性者75例(36.06%).小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36例,检测率为31.86%;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77例,检测率为68.14%;大三阳组产妇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小三阳产妇母乳中HBV-DNA阳性26例,检测率为34.67%;大三阳产妇乳汁HBV-DNA阳性49例,检测率为65.33%;大三阳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和乳汁中HBV载量分布有明显差异.血清中HBV-DNA≥1×106 copies/ml的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与血清的HBV-DNA含量成正比(rs=0.382,P=0.015).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的HBV与产妇血清中的HBV有密切的关系,产妇要依据母乳中传染的危险性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性的母乳喂养.

  • 182例泪囊炎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年金瑞;李艳霞

    目的 分析本地区临床中泪囊炎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集泪囊炎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泪囊炎患者中男39例,占21.4%;女143例,占78.6%,男女比例约为1:3.6;阳性标本147例,阳性率80.8%.培养出致病菌164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分离出91株,约占55.5%;革兰阴性杆菌51株,占31.1%.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低,为5.8%.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达82.7%;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性较低,分别为60.0%、68.6%,对其他临床常用药均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24.1%、27.5%、27.5%;对碳青霉烯类新药亚胺培南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达88.2%.结论 泪囊炎分泌物细菌分离率高;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然而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不容忽视;泪囊炎的治疗应采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泪囊炎 致病菌 药敏
  • 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差异研究

    作者:闫丙川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3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其分为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42例,B组(心源性脑栓塞)46例,C组(小动脉型脑梗死)83例和D组(不明原因脑梗死)3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脑微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48.14%,远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四个分组中,以C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显著,远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患者脑微出血在Ⅱ级、Ⅲ级、Ⅳ级均有分布,比例相当;B组、D组患者则以Ⅱ级脑微出血较为常见,C组患者以Ⅳ级为主.结论 脑微出血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此外部分类型患者初发和复发过程中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患者其相关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 胃镜下联合应用金属止血夹和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洪达

    目的 探讨胃镜下联合应用金属止血夹和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金属止血夹组、尼龙绳套扎止血组和联合组各50例,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等.结果 联合组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外科手术发生率、72 h后再出血率与金属止血夹组和尼龙绳套扎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止血夹组和尼龙绳套扎止血组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外科手术发生率、72 h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金属止血夹、尼龙绳套扎治疗比较,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联合应用金属止血夹和尼龙绳套扎治疗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止血有效率、即时止血率,降低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广州市越秀区5617例3~6岁儿童气质分析

    作者:洪滨;李志敏;陈晓莉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3~6岁儿童的气质类型及各维度的不同特点,为儿童个体化抚养方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 617例,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进行调查,经儿童气质分析软件得出结果.结果 5 617例3~6岁儿童的气质类型以中间型为主;男女儿童在气质类型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在气质类型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质维度方面,不同性别儿童在活动水平、节律性、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阈等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坚持度、反应阈等七个气质维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3~6岁儿童主要气质类型以中间型为主,气质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部分气质维度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儿童存在差异,应该早期了解儿童气质特点,为气质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关键词: 儿童 气质类型 维度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作者:林照峰;张荣泉;林荣民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切口感染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确切,术创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翠平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ECG)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采用Gensini评分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 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87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8.16%、特异性为68.96%、阳性预测值为77.27%、阴性预测值为32.14%,但中度和重度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心电图异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荣波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近2年来于本院进行心瓣膜置换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心瓣膜置换术常规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麻醉清醒时间、ICU停留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各指标时间;分别于诱导前、转流1h、停机1h及停机24 h采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TNF-α、IL-6及IL-10等含量变化;分别于诱导前、手术后1d及术后5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K-MB与cTnI含量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麻醉清醒时间、ICU停留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各指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两组患者麻醉后血浆各指标含量显著上升,停机1h达到高峰,停机24 h逐渐下降但仍高于诱导前血浆各指标含量;麻醉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浆中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IL-I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较诱导前,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K-MB与cTnI含量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术后血清中CK-MB与cTnI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2.3%)显著低于对照组(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心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情况,促使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郝宏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56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B组患者采用前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清晰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与治疗后供区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清晰度评分[(3.16±0.79)vs.(3.12±0.83)]与吞咽功能评分[(2.65±0.56) vs.(2.59±0.6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外貌、娱乐、活力、吞咽、咀嚼、语言、肩功能、味觉、唾液、情绪、焦虑及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疤痕组织增生(0)与永久性功能缺陷发生率(0)明显低于B组(25.00%,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瘙痒(10.71%)、色素沉着(53.57%)与暂时性功能缺陷发生率(7.14%)显著性低于B组(50.00%,96.43%,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显著,供区状态良好,具有借鉴性.

  • 8例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苗兰芳;雷瑞雪;杨海军

    目的 探讨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胸膜活检标本,分析8例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7.7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胸水、胸闷、气短、咳嗽等,影像学CT示胸膜不均匀增厚.镜下形态:瘤细胞呈上皮样,因其分化程度的不同,在组织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腺管状、乳头状或实性排列.免疫组化显示AE1/AE3(8/8)、Vimentin(8/8)、Calretinin(CR)(8/8)、CK5/6(7/8)、CK7(4/8)为阳性,TTF-1全部阴性.结论 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胸膜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 血浆B型钠尿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鲁芳;杜仕秀

    目的 探究血浆B型钠尿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和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评价血浆B型钠尿肽在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13例和同期健康妊娠女性20例作为对照,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患病的情况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3例、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9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和高血压各个时期的心功能的状态等;分析血浆BNP的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BNP水平为(106.7±28.5) pg/ml、轻度子痫前患者为(135.8±34.4) pg/ml、重度子痫前患者为(315.9±42.6) pg/ml、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患者为(1 473.6±351.6) pg/ml,患者的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在逐渐的上升,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在不断地加重,与心功能等级存在正相关.结论 血浆BNP随着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上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倒镜观察对升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佩松;马镇坚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增加升结肠倒镜观察,对升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450例患者,进镜至回盲部后常规直视退镜观察至肝曲,重进镜至回盲部后倒镜观察至肝曲,再常规退镜完成检查,分别将发现息肉数量、大小、部位等记录,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常规直视退镜观察共发现息肉患者184例,息肉206个,其中升结肠息肉27个;常规退镜+升结肠倒镜观察发现息肉患者192例,息肉224个,其中升结肠息肉48个;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并按升结肠息肉大小分组进行比较,发现息肉直径≤5 mm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息肉直径> 5mm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时增加升结肠倒镜观察,能增加升结肠息肉的检出,尤其能发现更多直径≤5 mm息肉.

    关键词: 结肠镜 倒镜 息肉
  •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桂芳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应用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心室功能和结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早次数/24 h和室早负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总心搏量/24 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功能(LVEF、LVESD、LVE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均较轻微,未经特殊处理或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普罗帕酮更为确切,在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两者联合可明显减少药物应用剂量且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广泛推广和应用.

  •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师喜云

    目的 研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H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9%vs.72.97%);PaO2、pH指标分别为(75.78±8.45) mmHg、(7.37±0.03),依次高于对照组的(63.14±7.65)mmHg、(7.29±0.02);PaCO2指标为(58.31±13.12) mmHg,低于对照组的(77.42±12.34)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PaO2、PaCO2、pH指标水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推广应用.

  • 超声下乳腺癌图像特点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聂俊青

    目的 探讨超声下乳腺图像的特点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超声彩色图像的特点,观察患者原发病灶的具体情况,并将患者的病理诊断作为标准,分析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80名患者原发病灶的大直径、血流丰富程度、肿瘤数量以及有钙化病灶与腋淋巴转移有很大的关系,钙化病灶、多发或弥漫性,血流丰富度为Ⅱ~Ⅲ级的肿瘤容易出现腋淋巴转移的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将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经过分析后钙化灶对腋淋巴转移的相对危险度比较低,只有0.947,但血流丰富程度对腋淋巴转移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高,达到8.211.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淋巴结的具体情况和患者原发病灶的直径和血流显像,为手术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标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综合镇静护理在脑瘫患儿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王旭芳

    目的 探讨综合镇静护理在脑瘫患儿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入院的80例脑瘫并行磁共振检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使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加施综合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水合氯醛干预后直至睡眠时间段分布、完成检查情况与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20 min内入睡发生率(72.5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h内入睡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一次定位检查成功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镇静护理在脑瘫患儿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 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作者:赵亚男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精神科5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BPRS评分与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改善更优,跌倒事件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精神科常规安全护理,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避免患者意外跌倒,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自制改良细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引流配合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玉琼;黄正有;刘汉坤;戴彬;陆少玲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细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引流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自制改良细导管置管引流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抽液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胸液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胸膜增厚、血气胸、胸膜粘连包裹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改良细导管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胸腔积液患者中应用可提高胸液引流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

  • 早期护理干预减少肌注黄体酮致局部硬结发生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丽云;陈兰媚;胡婷;陈宝红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减少肌注黄体酮致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方法 将198例需要肌肉注射黄体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注射前宣教早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措施,防止注射部位硬结的发生,观察组采用注射部位热敷、按摩、马铃薯片外敷三种预防方法,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马铃薯片外敷其中一种方法.结果 观察组局部出现疼痛及硬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肌肉注射黄体酮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督促患者注射后采用注射部位热敷、按摩、马铃薯片外敷三种早期护理干预减少注射部位疼痛和预防硬结的发生,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其中一种早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

    作者:李晓萍

    目的 探讨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75例早产儿,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服务组37例和舒适服务组38例.常规服务组予常规护理服务,舒适服务组予舒适护理服务.评价:(1)早产儿父母满意率;(2)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3)硬肿症、继发感染、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1)舒适服务组早产儿父母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舒适服务组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显著比常规服务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舒适服务组硬肿症、继发感染、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家长满意率提高,对良好医患关系构建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鞠兆丽;史翠萍;赵蕾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再入院、>2次再入院及病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较高(P<0.05),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较低(P<0.05),再入院率、>2次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 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晓华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手术过后患者月经恢复的第1天把曼月乐环放进子宫里.腹腔镜的围术期实行手术以前的指导与准备,做好手术之后的护理,尽早地发现并解决并发症.放入曼月乐环以后增强指导与随访.结果 放入曼月乐环以后第一次月经起,有3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水准的月经更改,没有给予特殊的医治,3个月以后症状均消失;手术过后的1年里无一例患者的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复发,患者的痛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选取腹腔镜手术配合曼月乐环来医治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仅效果较好,还能缓解患者的痛经,增强对患者的护理,提升医治的效果.

  • 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明霞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入院的64例胆总管结石并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与相关临床指标、相关并发症与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59.38%),排气时间[(52.55±10.65)h]、愈合时间[(6.22±2.84)d]、离床时间[(7.86±3.24)d]与住院时间[(9.01±3.58)d]显著短于对照组[(62.34±11.37)h,(8.59±3.07)d,(10.80±3.95)d,(12.14±4.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9.38%)显著低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 剖宫产术中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比较及护理

    作者:卜舜尧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消化道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欣母沛注射治疗,按注射部位的不同将采取宫体注射欣母沛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取三角肌注射欣母沛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产后出血情况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产后2h、24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2%(23/2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45/2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取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相当,但子宫体注射欣母沛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少,可优先选择经子宫体注射欣母沛的方法.

  • 理性情绪有效干预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尊状况及生活质量的价值评价

    作者:钮林霞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尊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癌症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入院后即开始实施,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30~40 min/次,3~4次/周).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采用FACT-B生活质量评价,同时干预前后用SSES评定自尊状况.结果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情感维度、社会/家庭维度、附加关注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乳癌根治术后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可提供科学、系统的情志调护指导,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显著提升患者的自尊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赵利阳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积极给予优质护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但常规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30,P>0.05),而优质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000,P< 0.01),并且护理后优质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31,P<0.05).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显著高于常规组(8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43,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而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亮;吴学敏

    目的 评价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1例,年龄6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H组(n=31)患者静脉注射氢吗啡酮30μg/kg,10 min后给予丙泊酚负荷剂量1.0 mg/kg,静注时间60s,丙泊酚维持量8 mg·kg-1·h-1;P组(n=30)患者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给予丙泊酚,其用法用量同H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 (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开始后10 min (T2)、20min (T3)、30min (T4)、术毕时(T5)、术毕后5min (T6)及术毕后10min (T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毕清醒后5、15、30、45、6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P组比较,H组患者T2~T4时的MAP、T1~T7时的HR均降低(P<0.05),而T1时的RR、T1~T7时的SpO2均升高(P<0.05).与P组比较,H组患者术毕5~30 min时的VAS评分、术毕5~ 6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降低(P<0.05).与P组比较,H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减少(P<0.05).与P组比较,H组患者术中高血压(16.1% vs.46.7%)、窦性心动过速(16.1% vs.43.3%)、呛咳(12.9% vs.36.7%)、体动反应(9.7%vs.46.7%)、呃逆(6.5%vs.36.7%)及注射痛(25.8% vs.93.3%)等发生率均降低(P<0.05),而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恶心发生率(19.4% vs.0)升高(P<0.05),躁动不安发生率(6.7%vs.30.0%)则降低(P<0.05).结论 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安全应于临床.

  • 氧驱雾化吸入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南延涛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6 min步行试验(6 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结果变化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及6MWD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PaCO2水平和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轻微不良反应(6.5%vs.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中,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突出,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志雄

    目的 研究分析对脑出血患者使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分为对照组,另外35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肽Y、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肽Y、颅内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4.29%)高于对照组(77.1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86%)低于对照组(17.14%);两组患者的神经肽Y、颅内压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使用呲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神经肽Y和颅内压情况,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卞俊杰;田国防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7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0±6.5)vs.(72.5±5.8)];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下降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不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而且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王翠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4年1月至12月来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服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疗效、PANSS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8周时的PAN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点的PANS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并无太大差异,且二者用药安全性较高,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东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AC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而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能够明显改善ACS患者血脂状况,减少心血管事件.

  • 不同给药方法下131Ⅰ治疗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作者:张志宇

    目的 研究131Ⅰ治疗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同给药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20名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31Ⅰ一次给药治疗组(ODM)和131Ⅰ二次给药治疗组(SDM),每组各60名患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SDM组经适当剂量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治疗后重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减重治愈率(30.0%vs.0)与ODM组一次治愈率(0 vs.50.0%)以及二次治愈率(50.0% vs.25.0%)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次治愈率(15.0%vs.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早发甲低发生率(5.0%vs.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二次给药治疗重度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安全可靠,降低了早发甲低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左氧氟沙星结合丁胺卡那霉素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才绍军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结合丁胺卡那霉素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142位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止咳平喘,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结合丁胺卡那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药途径均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进行治疗.在经过6个月的短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在用药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6个月的短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8%,对照组为7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治疗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7%,对照组为3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左氧氟沙星结合丁胺卡那霉素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颅脑外伤的治疗价值评析

    作者:张盼盼;谭臻田

    目的 分析探索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颅脑外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1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患者分为N组和N+Y组两组,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N组加尼莫地平;N+Y组加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比较指标:预后良好率,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颅内压、GCS评分、水肿体积的差异.结果 ①跟N组比较,N+Y组预后良好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3,P=0.000);②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颅内压、GCS评分、水肿体积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Y组NIHSS评分、颅内压、水肿体积均低于N组,GCS评分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颅脑外伤的治疗价值确切,迅速降低颅内压,缩小水肿体积,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

    作者:丁红霞;田勇;云新雷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T2DM伴肥胖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BW)、腰围(W)、体重指数(BMI)、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控制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的变化,并观察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BW、W、BMI、TC、TG、FBG、2hPBG、HOMA-%B、HO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BW、TC、2hPBG、HO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W(96.56±7.22) cm、BMI(25.03±2.33)kg/m、TG(3.09±0.21) mmol/L、FBG(7.09±1.07)mmol/L、2hPBG(10.04±2.12)mmol/L、HOMA-R(3.10±0.7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OM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减低T2DM伴肥胖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并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方案.

  • 来曲唑单药治疗ER阳性激素反应性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汪传一

    目的 研究来曲唑单药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激素反应性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本院70例早期ER阳性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来曲唑单药治疗,对照组行他莫昔芬序贯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8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4.29%、90.91%及8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年复发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脂血症和关节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潮热、阴道出血及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单药治疗ER阳性激素反应性早期乳腺癌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评估复发风险和不良反应情况,坚持个体化治疗.

  • 雷贝拉唑对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作者:秦浩;隋建超;张树芬;韩晓静;朱明莉;潘秀刚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在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上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4例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将其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后从镜下溃疡恢复情况、临床症状变化及胃黏膜组织学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质量进行对比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从溃疡恢复情况来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6%,与对照组(83.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痛、灼烧感、腹胀、反酸等症状,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各项胃黏膜组织学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与对照组(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用药较为安全.结论 雷贝拉唑在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上的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同时在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炎症消退、促使胃黏膜组织快速恢复上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积极推广.

  • 戊酸雌二醇对官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岭;崔超美;林春华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对官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官腔粘连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2例,三组患者均采用官腔镜官腔粘连分解术治疗,术后根据官腔深度放金属圆环及分别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d、6 mg/d和9 mg/d,对比术前术后月经改变及官腔恢复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MMP-9表达情况.结果 C组较A、B组有效提高官腔粘连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表达均显著提高,其中C组患者提高的幅度大于A组及B组,B组提高的幅度大于A组(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能显著改善官腔粘连患者术后效果,提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

  • 活化Notch3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春发;张玉铃;孙淑明;卢晓峰;梁伟全;林豪雨

    目的 活化Notch3信号可以通过上调p27的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入体外培养的MDA-MB-231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Notch3和p27基因的表达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用平板克隆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Notch3后,p27的表达上调.过表达Notch3后的MDA-MB-231细胞增殖减慢,第3天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隆形成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转目的基因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72.47±1.75)%与对照组(60.16±3.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化的Notch3信号通路可以上调p27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一发现或许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安宫黄体酮治疗药流不全的效果探讨

    作者:伍晓容

    目的 为有效治疗选择药物流产出现药流不全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探究安宫黄体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96例因选择药物流产出现流产不全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益母草冲剂用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安官黄体酮,观察病患疗效,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达93.8%,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10.4%,对照组为18.8%,对照组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多(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快、阴道出血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药流不全患者使用安官黄体酮治疗,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并使体内残留物排出,治疗效果好.

  • 霉酚酸酯对红斑狼疮患者疗效及细胞凋亡影响的相关研究

    作者:邹燕;吴宪鸣;徐亚沛;崔东锋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135例红斑狼疮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激素联合MMF治疗,简称为MMF组;另一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简称为CTX组.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SLEDAI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尿蛋白、血清白蛋白、SCr、C3、ANA(+)、抗-dsDNA(+)及aCL(+)、血清转氨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肾活检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两组患者肾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F组在血红蛋白、血小板、尿蛋白、抗-dsDNA(+)方面较CTX组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F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MF组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及肾间质细胞凋亡数量分别为(29.0±8.9)个、(1.0±0.5)个及(1.4±0.9)个,均显著少于CTX组的(51.5±10.8)个、(4.5±1.5)个及(5.5±1.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F在治疗红斑狼疮患者过程中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且具有阻碍肾细胞凋亡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多元化培养模式在机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陈根红;刘洁珍;肖小玲

    目的 探讨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机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机动护士库中机动护士140名,其中2014年的70名为对照组,2015年的7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培训结束后评价机动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医师、患者及家属三方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机动护士经过多元化培训后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技能成绩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机动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医生、护士认为培训后机动护士的工作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提高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机动护士进行多元化培训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机动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护士、医师、患者及家属三方对机动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 自我放松体验和热敷按摩法降低肛肠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

    作者:周燕娥;曹子康;段文志;曹秋锐

    目的 探讨自我放松体验和热敷按摩法降低肛肠术后患者疼痛和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肛肠手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放松体验及热敷按摩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潴留、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0,P=0.04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00,P=0.022);观察组总满意度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8185,P=0.003).结论 自我放松体验和热敷按摩法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项简单、实用、高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肛肠科推广应用.

  • 高流量CVVH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疗效探究

    作者:郭湖坤;谢少庭;郭铃苹;李智业;陈纪平

    目的 探讨高流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严重腹腔感染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8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高流量CVVH(n=33)、低流量CVVH(n=29)治疗,对照组(n=21)仅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72小时观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等的动态变化.并统计患者的预后,包括住院天数、好转率和病死率.结果 高流量CVVH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于治疗后12小时开始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高流量CVVH组和低流量CVVH组的TNF-α、IL-6和CRP值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24小时始,高流量CVVH组的三者炎症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流量CVVH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低流量CVVH组(P<0.05).高流量CVVH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流量CVVH能有效缓解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症状,提高APACHEⅡ评分,并改善患者预后.这些效应可能与高流量CVVH迅速有效清除外周血中多种炎症因子有关.

  • 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游嵚;罗杰;陈顺兴;王广辉

    目的 探讨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将78例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VSD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改进型VS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9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而对照组为20.51%(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上皮化时间为(3.4±0.8)d,而对照组为(6.1±1.1)d;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1.59±2.43)d,而对照组为(18.02±2.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VSD有助于改善创面微循环,引流坏死液化的组织和渗出液,有效降低了各种有害代谢产物进入血循环,同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关于案例式教学的应用探讨

    作者:魏严;张冬云;马瑜红;郭遂成

    病理学实验是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的关键,教学中结合理论和实际,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并且提出病理教学模式与临床教学模式的结合要点和施行步骤,主要目的是结合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 正畸-种植联合治疗成人牙齿缺失的临床研究

    作者:艾毅龙;王增全;吴斯媛

    目的 针对需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矫治和修复方案,探讨种植义齿修复患者联合正畸治疗的特点和必要性.方法 收集18例长期牙齿缺失病例(25颗种植体),利用正畸方法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后行缺牙区种植修复.结果 18例患者均通过正畸治疗(集中或开辟修复间隙、压低伸长磨牙、解除前牙反合等方式)获得足够的种植修复空间,牙种植骨整合成功,磨牙尖牙关系、复合覆盖关系均达到正常.结论 利用正畸-种植联合治疗,可以扩大种植治疗适应症,取得良好的效果.

  • 艾拉光动力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研究

    作者:陈晓吟;王艳芳;王焕丽;张文君;刘玉梅

    目的 观察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1次/周,连续4次,治疗结束观察疗效3个月.对照组单纯激光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细胞因子水平定量检测.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26.2%,对照组复发率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升高,IL-4和IL-10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通过上调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和防止复发的免疫调节作用.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

    作者:刘子姣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本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72例早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40例患儿分为病例组,将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13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第1天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1 min Apgar评分≤7、发生宫内感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动脉导管未闭、发生肺出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7d、接受手术治疗、高吸入氧体积分数≥400 ml/L以及出生2周内接受红细胞输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7d、高吸入氧体积分数≥400 ml/L、接受手术治疗以及出生2周内接受红细胞输注均是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促成,临床应针对本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患儿的发病风险,改善患儿的预后.

  • 宫颈癌经腔内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后的病理及肿瘤抗原改变

    作者: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苏琴

    目的 探讨热放疗对宫颈癌病理组织学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的改变.方法 将Ⅰb期宫颈鳞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在常规的腔内放疗的基础上同期增加宫颈腔内微波热疗,2周后行官颈癌根治术;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的腔内放疗,2周后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后病理组织学及SCC改变.结果 1、实验组癌细胞出现中重度放疗反应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实验组癌周炎症细胞中重度反应为84.37%,优于对照组的55.88%(P<0.05);实验组癌周纤维组织中重度反应为75.00%,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2、实验组SCC降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结论 1、官颈癌术前放热疗能增强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加重癌周炎性细胞及纤维细胞反应.2、官颈癌热放疗能较单纯放疗有效降低SCC水平.

    关键词: 宫颈癌 热疗 放疗
  • 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在儿童缺钙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黎金美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在儿童缺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儿童缺钙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试验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68例健康儿童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及分析两组血钙、碱性磷酸酶及骨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钙低发生率为58.1%(43/74),高于对照组的17.6%(1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5,P<0.05).血钙低者碱性磷酸酶及骨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血钙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钙、碱性磷酸酶及骨碱性磷酸酶均可反映儿童缺钙情况,但血钙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缺钙与否,低血钙者的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较血钙正常者显著升高,其对评价患者是否缺钙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血钙正常者,值得临床选择.

  • 佛山地区妊娠期妇女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邝绍钧;李相新;叶智良;杨晓明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妊娠期妇女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的孕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佛山地区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产科门诊1573例妊娠期妇女及32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均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妊娠期妇女外周血的铁、钙、镁、铜以及锌的含量分别为(7.78±0.80)mmol/L、(1.67±0.11)mmol/L、(1.33±0.13)mmol/L、(91.55±15.82)μmol/L和(24.41±6.1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妇女的钙、铁和锌的缺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佛山地区妊娠期妇女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缺乏率较高,其中以铁缺乏为普遍,其次为钙、锌,妊娠期妇女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孕妇母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 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阴虚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明亮;吴本春;韩瑜

    目的 观察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阴虚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肺热阴虚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阴虚型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

  • 眼用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李新南;刘灵华;郑学燕

    眼用给药系统在药学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目前欧洲、日本、美国一些国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眼用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发展新动向、研究进展及趋势情况.

  • 自动化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张原琪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基本达到免疫学检验全面自动化的程度.本文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应用现状的综述和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具有准确性好、特异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展望21世纪,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推动临床免疫学检验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在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尿路梗阻患者应用低辐射和低剂量对比剂MSCTU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占吉

    目的 对尿路梗阻患者应用低辐射及低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泌尿造影(MSCTU)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梗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CT扫描管电流不同以及注射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两组患者实施CT扫描结束后,选择常规组图像为标准来对低剂量组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在输尿管上段、肾脏横断面图像及全泌尿系统MIP、VR图像评分分别为(20.88±2.43)、(19.98±2.13)、(18.01±1.01)、(19.95±3.09),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其输尿管中下段横断面图像、膀胱横断面图像和MPR及CRP图像相评分分别为(25.46±1.56)、(22.13±1.45)、(24.97±1.98)、(23.87±4.23),与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断中,CT管低电流和低剂量的对比剂MSCTU对患者中上段输尿管、肾集合系统梗阻以及全尿路梗塞均能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

  • 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柯

    目的 研究探讨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与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疑似为子宫畸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诊断,同时比较二维超声、三维超声C平面与腹腔镜和官腔镜的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结果发现,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与官腔镜和腹腔镜的诊断结果完全相同,符合率达到100.0%.但是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仅仅只有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三维超声C平面诊断分型就可以了解到,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子宫为弓形子宫、不全中膈子宫以及完全中膈子宫.结论 在诊断先天性畸形子宫的过程中,三维超声C平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结果基本与官腔镜和腹腔镜一致,相对比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更准确.

  •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刘赟;张淑娟;赵雅楠;陈秀平;魏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发肺外周病变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血流较丰富组患者其肺出血发生率(17.91%)明显高于不丰富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血流是否丰富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病变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主要因素,通过在穿刺前根据病灶CDFI结果对血管数量及走行进行评估,设计合理穿刺路径可有效提高取材成功率,并降低肺出血发生风险.

  • 钼靶引导下三维穿刺定位在乳腺钙化中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阳光辉;肖立新

    目的 探讨钼靶引导下三维穿刺定位在乳腺钙化中临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受诊治的乳腺钙化病灶患者57例,采用钼靶引导下三维穿刺定位诊断.观察乳腺钙化病灶术后病理及钼靶引导下三维穿刺定位表现.结果 乳腺钙化病灶患者57例中,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乳腺癌38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原位癌3例,乳头状癌1例;良性病变19例,其中乳头状瘤6例,纤维腺瘤3例,乳腺增生性病变10例;本组乳腺癌38例患者均显示钙化,包括单纯钙化9例、钙化与局灶性致密影并存7例、钙化与肿块影并存22例,钙化分布呈簇状18例、呈散在分布8例、呈区域及导管样12例;本组乳腺良性病变19例患者均显示钙化,包括单纯钙化3例、钙化与局灶性致密影并存4例、钙化与肿块并存12例,钙化分布呈不定形3例、细点状5例、粗颗粒状11例.结论 钼靶引导下三维穿刺定位穿刺术应用于乳腺钙化方法简单、定位准确、安全性高.

  • 隐睾患者采取经阴囊联合经脐腹腔镜隐睾无瘢痕下降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段祥升

    目的 探讨隐睾患者采取经阴囊联合经脐腹腔镜隐睾无瘢痕下降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隐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有31例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有31例患者采取经阴囊联合经脐腹腔镜隐睾无瘢痕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略高于对照组的90.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隐睾患者的治疗,采取经阴囊联合经脐腹腔镜隐睾无瘢痕下降固定术可取得较好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作者:郭建桥;赵康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IU)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IU),对照组行开放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UL),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39例结石清除,占97.5%;对照组37例结石清除,占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9±18.92) ml、(2.11±0.36)d、(2.36±0.28)d、(6.90±0.46)d,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1.29±0.3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U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 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与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内在关系及指导意义评价

    作者:赵冬梅

    目的 探讨官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同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侵犯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官颈癌患者1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生长类型及其盆腔淋巴结转移、官旁侵犯、脉管侵犯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内生型官颈癌患者中出现脉管侵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生长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侵犯的腺癌官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生型官颈癌患者存在较高的脉管侵犯风险,若其病理分型为腺癌,则易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

  •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润强;曾鹏;吴小伟;龚国毅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术(Standard 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101例.按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SPCNL组(n=42)和MPCNL组(n=5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SPCNL组中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为(94.3±11.6) min、69.6% (16/23),多发性结石为(64.8±12.7) min、89.5%(17/19);MPCNL组中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为(121.5±15.9)min、72.7%(24/33),多发性结石为(88.2±14.3) min、88.5%(23/26);SPCNL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PCNL组(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组术后输血率、术后Hb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7%(2/42)、(129.5±10.8) g/L、(43.1±5.6)h;MPCNL组分别为5.1%(3/59)、(132.3±12.4) g/L、(32.8±4.2)h;MPCNL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SPCNL组(P<0.05),两组术后输血率、术后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组和MPCNL组术后高热发生率分别为4.8%(2/42)、18.6%(11/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采用SPCNL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后恢复较慢;而MPCNL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