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2830例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傅文婷;潘小英;郭莉;刘舒;王挺

    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进行产前诊断的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此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标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7月来我中心就诊的2830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妊娠17~24w,在B超定位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2830例羊水检查的标本中,发现染色体多态性110例,占3.89%,主要为1qh+、inv(9)和Y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的变异;发现异常核型102例,占3.60%.平衡易位为主要的染色体异常(23例),占异常核型的22.5%(23/102);其次为非整倍体,其中,21三体占23.5%(24/102),18三体次之,占13.7%(14/102),其他的异常核型如罗伯逊易位、部分缺失、衍生染色体等,所占比例较小.结论 通过对广东地区产前诊断高危孕妇的羊水,在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3.60%,染色体平衡易位、三体、尤其21三体是妊娠中主要的异常核型,是高龄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 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碘试验)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萍;肖淑君

    目的 评价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碘试验)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0月选取清远市某区当地妇女进行早期宫颈癌筛查,采用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碘试验)2107例,97例肉眼观察结果异常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其中60例在阴道镜检查指导下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了病理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检结果显示:宫颈炎37例(61.67%),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6例(26.67%),其中CIN Ⅰ10例(16.67%)、CIN Ⅱ 2例(3.33%)、CINⅢ4例(6.67%),宫颈原位癌1例(1.67%),宫颈湿疣6例(10%).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碘试验)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低度以卜病变(即CIN Ⅱ~CINⅢ、宫颈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88.68%、40.00%、94.00%.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肉眼观察(辅以醋酸、碘试验)联合阴道镜检查下行病理组织检杏的方法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普查的方法且具有重要价值.

  • 手法撕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作者:汤志铮;李土坤

    目的 探讨手法撕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2例(158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法撕囊.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结果 158眼中,视力提高的有150眼,占95%,视力不提高的有8眼,占5%,未出现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手法撕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6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小凤;周焕娣

    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切几方式选择及手术中抢救治疗措施.方法 将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6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子宫切口选择对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影响,以及术中急救处理措施.结果 子宫下段横切口出血量,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子宫下段纵切口,术中积极有效处理可避免子宫切除术.结论 子宫下段横切口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佳选择,急症子宫切除是抢救孕产妇的重要手段.

  •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泳鹏;张建;林涛;黄勤

    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Growing skull fractwre,GSF)的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9年8月9年间收治的7例GSF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均有明确颅脑损伤病史,平均发病年龄3.39岁,存在渐进性增大的头部包块、颅骨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颅骨X光片见以骨折线为长中轴的梭形颅骨缺损,骨折线渐进性增宽,CT检查显示包块为蛛网膜囊肿或脑膨出,术中见硬脑膜缺损部位超出颅骨缺损区.Goldstein分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2例.术后GOS评分:5分者4例,其中包括3例Ⅰ型和1例Ⅲ型;4分者2例,包括1例Ⅲ型和1例Ⅲ型;3分者1例为Ⅲ型.结论 (1)颅骨骨折致硬脑膜破损是GSF发病的病理基础.(2)婴幼儿颅脑的迅速发育及脑外伤后颅内压力增高是发病的重要因素.(3)患儿发生颅骨线性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头部CT.(4)一旦确诊GSF,尽快手术治疗,越早疗效越佳.(5)显露硬脑膜残缘,严密修补硬脑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6)骨水泥也适用于GSF的颅骨修补术.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谢学义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009年期间治疗并获随访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94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其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有152例,非手术治疗的有142例.对照两组的功能恢复、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1).结论 手术治疗能显著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 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

    作者:李晨芳;文春梅;罗香连;孔妹边;梁前芝

    目的 总结23例输卵管妊娠使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别从给药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观察、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结果 23例患者由于得到严密的观察和适当的护理,得到了较好的疗效,无一例因破裂大出血造成生命危险.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过程中得到密切的观察和适当的护理,能收到良好效果,而生命体征、腹痛和阴道流血的护理观察能及时发现破裂大出血.

  • 护理干预对减少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陈孝英;黄珍华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烧伤病人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24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结果 两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对照组19.67%,实验组6.55%.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经χ~2检验,P值<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率,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 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查房-自行拔除尿管导致尿道损伤为例

    作者:钟克丹;李小云;刘芳

    目的 以自行拔除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的护理查房为例,介绍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查房方式.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查房方式和过程、查房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 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以问题为基础的查房方式明显激发了护士学习多学科知识的热情,提高了护士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查房对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解决许多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 儿科病人佩戴标识腕带依从性调查

    作者:黄招娣;雷寅莲;黄丽云

    目的 探讨儿科病人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方法 收集2009年6月5日至9月5日入住我科病人403例,共2855人次(每大病人总数总和)标识腕带佩戴情况.结果 佩戴标识腕带2698人次,无佩戴标识腕带157人次,平均每天有2~3人次患儿无佩戴标识腕带,佩戴率为94.8%,不佩戴率为5.5%.结论 标识腕带是医院现代化管理、人性化护理的体现.了解儿科病人不佩戴标识腕带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提高标识腕带佩戴的依从性.

  • 减压操在预防口腔癌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压疮的效果评价

    作者:温友红;谭雁红;李金

    目的 研究减压操预防口腔癌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至2008年的口腔癌手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减压操加常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危风险因素、护士护理时间和满意度四方面评价减压操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57%;患者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压疮高危风险因素统计(P<0.05),即实验组随时间的延长,压疮高危风险因素评分越高,发生压疮的风险就越低;对照组反之,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护理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即实验组随着患者术后时间的延长,护士护理患者一天所需护理时间就越短;对照组组反之,护士所需要的护理时间越长.结论 减压操能有效预防口腔癌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其压疮高危风险因素,缩短护士护理时间,患者乐意使用,易于掌握.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BPH伴AC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郑慧军;陈艳君

    目的 研究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逼尿肌乏力(AC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6例BPH伴AC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6个月复查尿动力学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 观察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大尿流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P<0.05),而残余尿和IPSS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BPH伴ACD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 妇科剖腹术后患者体温的观察及护理探讨

    作者:陈伟月;陈进莲;邹燕平;徐卫军

    目的 探讨妇科剖腹术后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护理对策的有关问题.方法 以84例如科剖腹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体温观察表,记录患者手术当天和术后3天体温,每天测量体温3次,38℃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每天利用早上查房后的5分钟时间,对观察对象进行二级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84例患者中有10例于手术日出现体温低于36℃,7例于术后第1天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术后2天内体温升高明显,术后第3天有73例体温逐渐降至37.5℃以下.结论 妇科剖腹术后低体温与使用麻醉剂、大量输液输血、低温环境、体腔开放以及手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有关;发热的程度与手术范围的大小和是否在腹腔内放置抗肿瘤药物有关,加强剖腹术后体温的观察及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郑少莉;冯明亮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因素,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及避免其所致的严重后果.方法 调查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的临床资料,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时间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 18人次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其中常见的原因是功能性引流不畅,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解决.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大多发生在腹膜透析的头1个月内.6例需行手术复位.结论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功能性引流不畅.因大部分患者发生在术后头1个月内,故需加强同手术期的护理.虽然大部分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可保守治疗解决,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行手术复位.植管时透析管放置位置止确和术后积极护理是防止透析液引流不畅的较好方法.

  • 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嫣;李春平;岑绮玲

    目的 观察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对47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冷冻治疗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观察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78例患者,治愈450例(94.16%)、有效26例(5.44%)、无效2例(0.42%);总有效率为99.58%.结论 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采用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黄锦萍;余林欢;吴东霞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对71例98次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7种并发症,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一般症状在1周内缓解.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适当的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细心观察病情,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的护理配合

    作者:曾令玲;袁君君;马艳环

    目的 总结33例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3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气囊扩张治疗,治疗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娴熟地配合医生插管、注气、扩张,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随访术后1个月、1年吞咽闲难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33例行气囊扩张治疗,共扩张38次.其中1例病人扩张3次,3例病人扩张2次,1个月后随访31例,2例失访,其中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例;1年后随访28例,5例失访,其中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结论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气囊扩张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消退的影响研究

    作者:孙铭晓;董崇林;曲迎姣

    目的 探讨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5例,抚触组在生后24h由护理人员开始对其进行腹部抚触,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对照组不实施腹部抚触,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抚触组经皮黄疸指数、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和光疗次数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腹部抚触能减轻早产儿黄疸.

  • 超高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特点

    作者:吴胜菊;韩杰;况修梅;邓娟;李月红

    目的 通过护理超高龄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总结超高龄患者手术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6例超高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 6例超高龄患者进行直肠癌保肛切除术,好转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肠道准备,应用Waterlow量表评估压疮风险,做好预防措施,是取得患者好转出院的手术护理特点.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应用IABP的护理

    作者:冯散香;林芳萍;陈伟芳;梁玉珍;李金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术(PCI)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IABP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落实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合理的监测与综合护理,28例患者术后循环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分别在术后1~7天拔出IABP,1例囚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PCI中应用IABP辅助治疗,术中认真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区翠玲;钟思苗;陈瑞芳;沈丽娇;刘国江

    目的 对3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羊膜腔穿刺的护理观察,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在超声羊水定位条件下,通过对3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羊膜腔穿刺术的操作,分析探讨临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由于方法得当,接受羊膜腔穿刺的34例孕女1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在穿刺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穿刺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穴位按压在广泛全宫切除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梁素芳;胡莲英

    目的 探讨穴位按乐促进广泛全宫切除术后排尿困难患者排尿的效果.方法 对80例广泛全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后第5天始按传统方法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实验组于术后第5天始按传统方法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外,还进行穴位(曲骨、长强、三阴交、关元俞、膀胱俞)按压的护理治疗,观察排尿附难改善情况.结果 穴位按压组自觉症状改善率(65%)较对照组(3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穴位按压组B超洲残余尿正常(60%)较埘照组(27.5%)差异有显著性(P<0.05).讨论穴位按压能促进广泛全宫切除术后排尿.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

    作者:梁雪英;欧春蓓;梁彩红

    目的 荧光素眼底血造影检查是眼科特殊检查方法,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针对性做好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提高造影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 常规散瞳,检查前先做过敏试验,快速静脉注射荧光素钠3 ml连续摄片10~15分钟,检查后密切观察30分钟,防止迟发型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120例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加强护理,不良反应观察及时,处理正确,症状缓解,无后遗症,无医疗纠纷.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时,应加强护理与观察,重视患者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提高造影质量.

  • 7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作者:林文光

    目的 总结7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病理、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0年1月-2008年12月来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70例均治愈出院(其中6例坏疸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经引流换药后痊愈出院).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2例,占45.7%;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20例,占28.5%;坏疸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占17.1%;阑尾腔粪便梗阻6例,占8.6%,全部通过手术治疗.结论 阑尾腔梗阻分泌物滞留腔内压增高,阑尾壁血运发生障碍,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是主要发病机制.由于小儿腹痛范围广泛,且有时腹痛不是首发症状,根据发热、呕吐、白细胞和中性细胞增高,不难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阑尾炎手术切除,充分做好术前术准备,减小并发症状的发生.

  • 经皮置管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肝癌效果观察

    作者:龙剑;梅浪华;查国华;郑奇;李鹰飞;饶晓军;饶志高

    目的 回顾性总结经皮置管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肝癌在超声引导下导管针穿刺经皮瘤体内置管定期注射无水酒精,每周1~2次,4~6次为1疗程,并对肿瘤大小变化等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3个月彩超检查,其中2例(CR),17例(PR),另17例(NC或PD).甲胎蛋白(AFP)6例转阴,10例下降5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置管无水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肝癌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重复性强.

    关键词: 肝癌 置管 酒精注射
  • 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宇星

    目的 观察微创内同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本院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50例(50足),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微创复位,经皮克氏针、全螺纹骨松质螺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获得7~17个月的随访.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感染和皮缘坏死及骨不愈合等发生,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优26足,良20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达92.0%.结论 微创内同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患足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 联合治疗3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

    作者:陈文智;杜国平;张婉文;李国华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寻求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培菲康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传统治疗药物联合肠道益生菌制剂和肠牯膜保护剂,能取得更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术钳类器械快速蒸汽灭菌与生物监测的观察分析

    作者:黄秀丽

    目的 分析手术钳类蒸汽快速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带有轴节部位的手术器械进行强化生物监测,分别对两组手术钳进行细菌采样培养并且对比实验结果.结果 在生物监测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未打开轴节的手术钳细菌采样培养阳性不合格率达到15%.结论 应重视压力蒸汽快速灭菌的规范操作和关注重点注意事项尤其是手术器械的轴节部位,对于手术钳、剪类器械需进行细菌采样培养来强化生物监测效果.

  •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蓝利文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新式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多因素造成的,以胎头深嵌为主要原因,占37.21%,其次为胎头高浮、麻醉效果不佳等.术中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新生儿均安全娩出,其中2例重度室息新生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应充分估计胎头娩出的难易程度,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技巧,术中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加强术者与助手的配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合并内科疾病之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作者:招雄民;余志和;李永浩;黎锐和

    目的 探讨合并内科疾病之老年人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围手术期中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监测和治疗,以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对2006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137例合并有内科疾病之老年人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有129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占94.2%;有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剑突下伤口感染,2例因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中转开腹,1例出现快速型心房颤动,均经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合并内科病的老年胆囊疾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由麻醉医师、相关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共同根据病人所患内科疾病进行治疗,加强心、肺、肝、肾等功能的监测处理,正确评估麻醉与手术风险,把握手术时机和技巧,可保证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甲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廖尚宇;张志广;梁凤伟

    目的 探讨甲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并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颈动脉扩张性、管壁顺应性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僵硬度显著下降,颈总动脉扩张性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升高.结论 甲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能改善颈动脉顺应性、僵硬度及内皮功能.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韦修娟;梁庆芬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诊刮术排除子宫恶性病变并确诊为同绝经期功血患者70例,其中米非司酮组38例,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续服用3个月;炔诺酮组32例,口服炔诺酮6.25mg,治疗3个周期.门诊随访观察用药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性激素水平及药物副反应等.结果 米非司酮组治愈率和闭经率均高于炔诺酮组(P<0.05),复发率低于炔诺酮组(P<0.05).治疗3个月后,米非司酮组较炔诺酮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薄(P<0.05),性激素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止血、闭经的良好临床效果,疗效优于炔诺酮,安全性高、服药方便、副反应较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阿斯美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观察

    作者:徐辉燕;简振尧;黄本银

    目的 探讨阿斯美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感冒后咳嗽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口服阿斯美胶囊2粒/次,3次/d,对照口服咳必清片25mg/次,3次/d,疗程共10d,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P<0.05).观察组的咳嗽症状基本消失时间(5.3±2.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7.5±3.6)天.结论 阿斯美胶囊可有效改善感冒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垂体后叶素在宫腔镜肌瘤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吕慧玲;韩临晓;刘燕燕;吕慧贤;冯劭婷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出血量及液体吸收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4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拟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宫颈口扩张后于宫颈旁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6U,对照组除术中未用垂体后叶素,其他术前准备及手术步骤同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2.2±5.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8.9±6.8)min;观察组液体用量(2978.1±86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3451.2±826.8)ml;观察组液体吸收量(245.3±80.1)ml少于对照组(321.4±85.3)ml;观察组液体吸收率(7.5±1.1)%,少于对照组(9.2±1.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5)ml少于对照组(35±5)ml.结论 术中应用稀释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膨宫液用量及吸收率,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al resection ofthe prostate,TUR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 雷尼替丁、黄连素治疗上消化道疾病300例体会

    作者:郭锦洪

    目的 探讨雷尼替丁、黄连素等中西药组方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E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方法 取本院胃镜室经胃镜检杏确诊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300例,口服雷尼替丁150mg,1日2次;黄连素片0.1g,1日3次.连续口服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225例,占75%;好转28例,占9.3%.总有效253例,占84%;无效47例,占16%.结论 雷尼替丁、黄连素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效果良好.

  • 大黄灌肠治疗脑外伤后肾功能损害效果观察

    作者:郭建杰;蒋金泉;沈礼芹;何金定

    目的 观察大黄保留灌肠对脑外伤后肾功能损害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脑外伤后60例肾功能损害病人分为治疗组(大黄保留灌肠组,32例)和对照组(西医非透析方法治疗组,28例).通过不同的治疗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大黄保留灌肠组治疗7日后,据疗效标准判定,两者比较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保留灌肠对脑外伤后肾功能损害疗效肯定,其不仅可降低血中BUN、Cr含量,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病死率,而且还具有通腑减少内毒素自身吸收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 我院门诊处方口服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雷凯君;唐琳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口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对佛山中医院1万张门诊处方中口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以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判断标准,同时从有元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给药剂量的选择、给药次数的确定、药物疗程的确定、联合应用的合理性等片面对每张处方的抗生素合理性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共查处方10278张,其中抗生素处方1194张,占查处方总数的11.6%;抗生素单用处方占90.1%,联用处方占11.5%.结论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不高,总体使用情况较好,符合WHO及国家卫生部规定.但仍存在为药物选用不合理、给药频率不当、联用不当、剂错误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1-2].

  • CT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孤立结节诊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辉;梁永祥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孤立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肺孤立结节病例随机分为CT引导下TBLB组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在活检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是否有差异.结果 在所有病例中,CT引导下TBLB阳性率为83.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6.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病灶距离胸膜面大于3cm者,CT引导下TBLB阳性率为93.8%,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6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引导下TBLB气胸发生率为3.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气胸发生率为30%,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CT引导下TBLB出血发生率为13.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出血发生率为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TBLB可应用于肺孤立结节的诊断,特别是对于病灶距离胸膜面大于3cm者,该技术可靠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外伤性脑水肿无创动态监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建锋;许小兵;苏杭

    目的 探讨并评价"无创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在脑外伤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测定20名健康志愿者和动态监测80例脑外伤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观察其变化,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头颅CT 上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健康志愿者左、右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一致,无明显差异.②脑外伤合并脑水肿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随着脑水肿的加剧,颅内压增高,从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可以容易反应出来;随着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保守治疗后颅内血肿的逐渐吸收,患者的康复,脑水肿缓解,颅内压逐渐降低.扰动系数逐步下降.患者伤后1、3天患者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到7天时脑电阻抗扰动系数逐步下降.结论 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外伤患者脑水肿的变化.扰动系数越高,提示脑水肿越重.该方法为临床上进行动态、床旁连续无创性脑水肿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手段.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肿瘤相关糖抗原前体的丁酰化改造

    作者:熊伟;朱美华;陈盛强;徐飞华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肿瘤相关糖抗原前体的丁酰化改造.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新前体N-丁酰甘露糖胺.结果 核磁共振氧谱证明新前体为N-丁酰甘露糖胺.结论 通过新前体N-丁酰甘露糖胺的合成,实现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肿瘤相关糖抗原前体的丁酰化改造.为进一步通过细胞生物工程方法合成免疫原性显著增强的新肿瘤相关糖抗原N-丁酰唾液酸、解决ALL患者免疫治疗时免疫耐受问题打下了基础.

  •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尹善浪;赵平;张淑芳;邵俊卿;李艺;陈小飞;林顺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间好是发病后6~24小时,发病后6小时内手术者术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24小时后手术者神经功能后遗症较重.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6~24小时为佳,血肿量超过60 ml也并非手术禁忌症.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周玉兰;田作军;冯晓瑜;陆亚琴;由天辉

    目的 探讨常见影响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疑诊冠心病并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276例,根据冠脉CTA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轻度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三组,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χ~2=14.394,P=-0.006)、高血压(χ~2=6.445,p=0.040)、总胆同醇(χ~2=8.464,P=0.015)、甘油三酯(χ~2=7.084,P=-0.029)、低密度脂蛋白(χ~2=6.399,P=-0.04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Wald=14.433,P=-0.000)、吸烟(Wald=7.425,P=-0.007)及总胆同醇(Wald=4.637,P=0.03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较其它因素更大.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吸烟及总胆固醇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可控危险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能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 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对D2根治术后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意义

    作者:郭卫平;区广生;陈图锋;郑峰;黄江龙;刘建培;卫洪波

    目的 胃癌根治术后转移淋巴结的分期是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本研究探讨淋巴结阳性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用于根治术后胃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分期并观察其特点.方法 我院自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行D2根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03例,将其分别按UICC/AJCC、JGCA和MLR进行转移淋巴结分期,结合其他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生存分析,从而观察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 按转移淋巴结阳性比率(MLR)来划分:MLR0(MLR=0)118例;MLR1(022%)32例.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2%(MLR0);51%(MLR);24%(MLR2).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转移淋巴结分期(UICC/AJCC分期、JGCA淋巴结分期、MLR)、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将这三种转移淋巴结分期方式与其他具有统计意义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发现:MLR分期方式在临床预后方面效果更明显.结论 MLR是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的转移淋巴结分期方法,弥补了UICC/AJCC分期及JGCA分期在临床应用的不足之处,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指标.

  •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作者:关卓辉;黄建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己糖激酶法、硼酸亲和层析法检测160例2-DM患者的FBG和HbAlc;再将4个水平分组的FBG和HbAlc进行相关分析.并以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2-DM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FBG和HbAlc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36(P>0.10),0.312(P>0.10),0.349(P<0.01),0.404(P<0.01).结论 对于经治疗的2-DM患者,当其FBG<7.0mmol/L时,FBG和HbAlc无直线相关关系;当FBG≥7.0mmol/L时则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比较低.

  • 2245例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与解脲支原体结果分析

    作者:林珠;闵玲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并分析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血清AsAb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分离培养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245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AsAb和UU检测,同时与健康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血清AsAb阳性率为24.94%,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3.8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不育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27.78%,男性不育组阳性率为13.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U感染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47.06%,UU未感染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13.80%,两组相比筹异具有显著性(P<0.05);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孕不育患者UU感染与血清AsAb呈正相关(r=0.355,P=0.022).结论 AsAb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UU感染可增加AsAb的产生,对不育夫妇进行病因初筛时有必要检测抗精子抗体和解脲支原体.

  • 佛山市桂城街道城镇与农村已婚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调查

    作者:潘漫红

    目的 选择桂城街道城镇与农村的已婚妇女开展如女生殖系统疾病普查,比较两类已婚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方法 随机选取南海区两个管理处28 827名已婚妇女进行普查,其中桂城组12 179人,平洲组16 648人.两组妇女均行向带常规、巴氏刮片、盆腔B超和乳腺冷光透照等检查.结果 普查的28 827名已婚妇女中,桂城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为21.3%,平洲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为42.2%,结果表明城镇较农村地区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低.结论 妇女保健工作,应以农村为重点,强调监督机制,重视过程和目标管理.对农村妇女应普及卫生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 儿童白血病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

    作者:黄治虎;张群;赵璐;丁宁;葛宁;宋永波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的甚至可以治愈,但是总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仍然是0~14岁儿童常见的死亡原因[1].儿童白血病世界各地的流行分布特征不同,其致病因素目前还不甚清楚,故很难采取很有针埘性的病因预防措施,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白血病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本文就儿童白血病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 胶艾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淑君;彭树灵

    目的 对胶艾汤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研究及应用胶艾汤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胶艾汤相关的研究文献,整理总结.结果 文献表明,胶艾汤主要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止血凝血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收缩子宫、调节内分泌的药理作用.结论 胶艾汤的药理作用是其临床应用基础.

    关键词: 胶艾汤 药理 综述
  • 高效液相法测定当归红枣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作者:陈小红;欧阳吉德

    目的 建立当归红枣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以Uhimate TM AQ-C~18(4.6mm×250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0.2%冰醋酸(30:70)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2 nm;进样量10μl.结果 阿魏酸对照品在20.44~183.96ng范围内,重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6%(n=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为该制剂的质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 浅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创新

    作者:彭文斌;张小庄

    通过开办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消除或减轻影响妊期的危险因素,提高健康保健意识,达到优生的目的 .孕妇学校应重视非健康状态孕妇的特殊需求,不断地进行内容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持续的发展,实现"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 "的服务宗旨.

  • 浅谈临床药师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黄开明

    目的 探讨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调查分析临床药师的工作开展现状.结果 临床药师的工作不断发展,但临床药师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临床药师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条件.结论 要明确临床药师工作方向,提出整改设想,促进临床药师的发展,建市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服务模式,将药学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 三种杀虫剂对肉螨杀灭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梁成结;钟欢妹;罗灿峤;沈浩贤

    目的 探讨动物感染肉螨后如何有效地杀灭肉螨并保护动物.方法 将32只感染了肉螨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杀虱灵组、杀螨灵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敌百虫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用三种杀虫剂进行毒杀肉螨,杀虱灵组、杀螨灵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每隔5天用药1次,分三次外用药液喷涂小鼠全身;敌百虫组进行口服治疗(15 d);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喷涂,方法同前三组.用药3次后,动物取材进行镜检,观察并记录活螨数.结果 杀螨灵高剂量组外用喷药浴为有效,用药3次后镜下未见活螨,而杀虱灵、杀螨灵低剂量组和敌百虫组显微镜下均可能见活螨,且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前后没有感染螨虫.结论 浓度为1:200的杀螨灵(高剂量)对肉螨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杀虫剂 肉螨 小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