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观察

    作者:陈晓仰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43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79.07%,死亡率9.30%;治疗24 h后,Pa02、PC02、PaOJFi02、pH、R及HR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大剂量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超

    目的 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血塞通注射液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21 ±4.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2±5.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取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副作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疗效比较

    作者:宋德文

    目的 研究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分为接受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观察组和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观察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与手术方式呈正相关;CSS评分、NIHSS评分、PULSE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手术时机呈正相关、与手术方式呈负相关.结论 早期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取卵日不同大小卵泡获得的母细胞质量差异分析

    作者:苏碧英

    目的 探讨在取卵日卵泡直径及其所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度、卵裂、受精的关系,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or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获得的90个卵泡及其卵母细胞,对其卵泡大小、卵母细胞成熟度、受精评分及卵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获取的90个卵泡分为A组大卵泡组(直径≥16,nm)35个、B组中卵泡组(12 mm≤直径<16mm)34个、C组小卵泡组(直径< 12mm)21个,各组的卵母细胞成熟度、卵裂评分、受精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卵泡大小与各组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取卵日不同大小卵泡与卵母细胞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卵泡越大,卵母细胞质量越好,受精率越高.

  •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作者:文秀雄;卢奕南

    目的 探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7例CIS患者,男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0-67岁,急性起病,表现为截瘫伴尿潴留1例,肢体麻木5例,眩晕5例,面舌麻木感1例,眩晕伴面部麻木感1例,偏瘫、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抽搐发作各1例.脑脊液白细胞增多4例,蛋白升高2例.MRI显示病灶位于大脑半球4例,小脑1例,脑干5例,脊髓7例,MRI显示病灶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改变.结论 CIS是中枢神经系统首次发作的急性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受损的各种症状,以脑干和脊髓症状常见,常规脑脊液检查改变不显著,MRI有助于确定病灶及临床诊断.CIS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首次发作.

  • 综合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国军;于怀智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5例中晚期TBM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包括抗结核、激素、脱水及对症治疗,综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腰穿鞘内注药、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侧脑室引流,均治疗8周后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68.57%,综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4,P<0.05).随访1~2年,综合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6例(17.14%)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552,P<0.05).结论 综合治疗中晚期TBM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艳;陈志强;陈桃;麦永平;吴剑云;车火娇;范章平

    目的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了解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306例我市各大医院新生儿科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抗凝血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3例,实验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对照组采用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并对阳性结果的标本进行血型不规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生天数≤3天的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7.91% vs.1 1.76%,56.86% vs.31.37%,61.44% vs.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方便简单,与常规手工法试管法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诊断效率高、使用标本量少、结果易于观察和保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静脉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赖永艺;陈娟;覃超强;罗树荣

    目的 分析静脉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患儿80例采用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A组患儿70例采用单纯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照B组患儿70例采用单纯静脉滴注胸腺五肽治疗.记录并比较三组患儿用药5天后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6.25%)明显高于对照A组(42.86%)和对照B组(45.71%);其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胸腺五肽相较于单纯静脉用维生素C或胸腺五肽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明显,临床症状缓解良好,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老年心血管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作者:李小艺;李汶珊;瞿长春;叶伙梅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53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各因素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 本组253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中有248例患者出现了院内感染,所占比例为9.8%.其中年龄≥70岁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15.4%,<70岁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6.7%;心功能分级为Ⅰ~ Ⅱ级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6.1%,心功能分级为Ⅲ ~ ⅣV级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15.8%;实施侵入性诊治措施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19.7%,未实施侵入性诊治措施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6.7%;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13.7%,未预防使用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8.2%.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分级、预防使用抗生素以及实施侵入性诊治措施有显著意义.结论 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分级、预防使用抗生素以及实施侵入性诊治措施是导致老年心血管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 早期妊娠血清六项激素与胚胎发育相关性研究分析

    作者:卢靖荣;秦红霞;谢亚莉;胡世莉

    目的 探讨妊娠6~8周孕妇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o)、游离雌三醇(uE3)、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睾酮(T)六项激素水平与早孕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早期正常妊娠组106例、非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及胚胎停育、异位妊娠)94例孕妇的血清六项激素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Po、Fβ-HCG、uE3水平较非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种激素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而孕妇血清FSH、LH、T在早孕期不随妊娠正常与否及孕周的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Po、Fβ-HCG任何一项降低,对早孕的维持都有显著影响.②uE3维持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对正常妊娠的维持具有协同作用.③FSH、LH、T在妊娠早期维持在低水平,对早期胚胎发育影响和妊娠结局关系不大.

  • 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梁一鸣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ALb、BUN、Scr、IL-6、TNF-α、hs-CRP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透析12周后TNF-α、IL-6、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则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探讨TCT和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璇霓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门诊就诊的2000例有性生活史并自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TCT和HPV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T和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符合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的357例患者,TCT检出符合率为86.6%(309/357),HPV检测检出符合率为91.0%(325/357),两种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PV检测的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 腹腔镜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30例患者分析

    作者:鲍明霞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和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 (P<0.05);观察组月经异常和下腹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效果确切,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利巴韦林加维生素C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秀丽;张金明;余筠怡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加维生素C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25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及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适当加用抗生素,治疗组予利巴韦林加维生素C雾化,对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雾化,动态观察临床效果,统一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1.58±0.67)d vs.(2.95±0.96)d]、疱疹周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1.63±0.8)d vs.(2.17±0.8)d]、流涎或痛感消失时间[(0.92±0.6)d vs.(1.49±0.8)d]、疱疹灶愈合时间[(2.43±0.9)d vs.(2.93±1.2)d]及治疗有效率(95.3% vs.76.5%)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单纯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值得应用.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军

    目的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全髋组(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半髋组(15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半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全髋组(P<0.05);两组术后髋部疼痛、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远期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半髋组(66.67%)(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佳治疗方案.

  • 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

    作者:陈文炯;林少斌

    目的 分析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单纯东莨菪碱(对照组)及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氨、MDA、SOD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氨水平[(211.4±32.2)μmol/L]、MDA水平[(4.4±0.8)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47.3±8.6) U/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可以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氨水平.

  • 利多卡因术前预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套术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洪淳;俞钢;朱小春;唐晶;刘翠芬

    目的 通过分组研究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门诊处理的210例小儿包皮环套术患儿的诊治情况,探讨小儿包茎环套术治疗的围术期局麻经验.方法 将210例小儿包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预先以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预麻醉(将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至包皮内口、阴茎皮肤至根部,用量为0.5 g;维持30 min),对照组不作术前表面预麻醉.统计术中选取的三个时间点进行两组分别对比:T0:阴茎根部浸润麻时;T1:分离包皮龟头粘连时;T2:丝线结扎包皮于环套的凹槽时.结果 T0平均评分试验组(2.75±1.29)、对照组(3.29±1.25);T1平均评分试验组(2.90±1.30)、对照组(3.36±1.39);T2平均评分试验组(2.67±1.17)、对照组(3.63±1.35).T0、T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术前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手术过程的疼痛反应,有利于减少门诊包茎环套术患儿的反应并降低手术操作风险.

  •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对评价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鲤;林奇惠;蔡冬雪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在评价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及门诊的45例HSP患儿,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常规肾功能、尿常规检查的同时予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系列,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P组血清CysC、尿微量蛋白系列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异常率为86.67%(39/4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常规肾功能、尿常规检查未出现异常时,部分患儿血清CysC、尿微量蛋白系列已有异常变化,提示比传统肾功能、尿常规检查更早、更敏感地发现肾脏损害.

  • 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叶凯云;吴伟英;尚治新;冼玉华;梁干雄

    目的 探讨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244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通过问卷横断面调查,评估其血糖达标情况,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进行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比较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与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BMI较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组低,体重有减轻,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FBG、PBG、HbA1c较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 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病情;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重要的措施.

  • 急诊危重病监护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梁嘉晖

    目的 分析急诊危重病监护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相关因素.方法 对急诊危重监护室治疗的2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并发AKI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无肾损伤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导致AKI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芪参活血颗粒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感染、血压控制不佳、应用肾毒性药物因素是导致AKI发生的重要病因;观察组中Al组总有效率(75.8%)显著优于A2组(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总有效率( 67.7%)明显高于老年组(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8例死亡,非老年组3例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呼吸衰竭、少尿、消化道出血、尿素氮、肾脏替代治疗为影响AKI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急诊危重病监护室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及早预防,同时配合中成药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致死率.

  • 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外阴阴道霉菌感染的成本分析

    作者:张燕;陈云卿

    目的 比较治疗外阴阴道霉菌感染的两种不同用药方案的小成本.方法 运用小成本分析法(CMA)对氟康唑胶囊+硝酸咪康唑软胶囊+百安洗液(A组)、伊曲康唑胶囊+克霉唑栓+碳酸氢钠溶液(B组)两种给药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 两组成本分别是215.59元和159.94元,总有效率分别是96.9%和98.4%,总不良反应率分别是14.1%和12.5%,两组总有效率和总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及总不良反应率无差异的情况下B组的小成本低于A组,经济学评价效果优于A组.

  • 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谵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周敏;刘中华;佘子瑜;梁群娣;周霭婷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年龄≥65岁、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40例为对照组,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研究显示,低氧、机械通气、睡眠障碍、疼痛、电解质紊乱、低血压、重症监护室治疗≥24 h是发生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两种以上疾病同时存在时谵妄发生的风险增加.结论 老年患者谵妄发生风险高,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谵妄与多重因素相关,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疾病时风险明显增加,早期识别、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是治疗谵妄的有效措施,尽早处理,多数患者可以改善,临床医生对高风险患者及低觉醒型谵妄应给予重视.

    关键词: 谵妄 综合医院 老年
  • 两起8例急性断肠草中毒综合救治体会

    作者:刘志成;宋秀梅

    目的 探讨急性断肠草中毒的血液灌流综合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两起8例急性断肠草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中毒患者全治愈.结论 急性断肠草中毒早期及时确诊,尽早彻底洗胃,及时予血液灌流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稳定内环境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控制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顾梅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130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按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实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为12.86%,对照组为38.33%,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并且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作用.

  • 改良后的皮下注射法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谭彩霞;梁惠贞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后的皮下注射法和皮内注射法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病人产生的痛觉、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0例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不孕(不育)病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100例采用一贯使用的皮内注射方法,观察组100例采用改良后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疼痛反应、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职业均有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大学等;两组病人均有正常的智商、情商,具有独立认知能力.职业、文化程度、疼痛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反应、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皮下注射法明显优于常规的皮下注射法,其疼痛反应轻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临床护理路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盘丽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慢性肾衰竭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按照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于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管栓塞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较对照组高,血管栓塞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肾衰竭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正确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减少血管栓塞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 质控小组对重症监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丽珠;黄海星;陈秋弟;方莉莉;麦雪柔;程本坤

    目的 探讨质控小组与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 科内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当班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对比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后的护理工作指标.结果 成立质控小组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基础护理得分从(92.4±1.5)分提高到(96.1±1.1),专科护理得分从(91.2±1.3)分提高到(95.3±2.2),护理文书书写得分从(92.1±1.6)分提高到(97.3±1.5).患者安全措施有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至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控小组能有效提高ICU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安明元;冯智敏;王晓英;欧群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加以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孝红;苏建薇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建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表,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应用GLQI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内生活质量的评显差别(P>0.05),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术后ld,两组患者的GLQI总分、主观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项目得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7d起,两组患者GLQI总分和各项目得分均逐渐上升,术后14d,路径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和各子项目得分已经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已达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对照组至30 d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7d、14d、30 d腹腔镜组患者GLQI总分、主观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护理过程,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优于常规护理.

  • 自拟英草汤湿敷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邹秀兰;高海妮;张淳珂

    目的 探讨自拟英草汤局部湿敷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湿疹婴幼儿82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门诊病例尾号单双号随机分组,单号为治疗组42例、双号为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霜外用,每日1~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英草汤局部湿敷治疗,疗程均为7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英草汤外敷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的改进及效果分析

    作者:叶妙红;潘小娉;阮玲玲;李素红;梁桂珍

    目的 提高鼻饲的正确执行率,规范鼻饲管理.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神经外科住院的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鼻饲,观察组进行多项干预.比较观察两组鼻饲并发症和护士鼻饲操作的正确执行率.结果 观察组鼻饲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6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07次数),护士鼻饲正确执行率观察组(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结论 进行有效的干预,不仅降低鼻饲并发症,提高护士操作技能,而且保证患者安全.

  • 认知行为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蔡琼;周太成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干预后1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春华;莫婉玲;姚秀欢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心肌梗死,并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症状、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焦虑(2.14±0.21)、抑郁(2.03±0.28)、人际关系敏感(1.96±0.22),对照组焦虑(2.58±0.35)、抑郁(2.51±0.38)、人际关系敏感(2.44±0.19),护理效果:观察组依从度(91.17±5.48)、自护能力(90.37±4.42)、满意度(94.34±3.22),对照组依从度(84.43±5.73)、自护能力(85.30±5.28)、满意度(90.10±3.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降低其住院期间心理症状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度、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欧少玲

    目的 分析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产前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分娩自我效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分娩自我效能水平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干预后的分娩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落实产前综合干预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水平,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

    作者:刁秋莺;赖宁;刘菊芳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共120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0例,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月后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QSA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杀者的态度维度评分为(2.82±0.31)、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维度评分为(2.94±0.64),明显高于干预前的评分(2.25±0.72)、(2.17±0.61)(P<0.01);而对照组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维度评分为(2.78±0.57)、对安乐死的态度维度评分(2.91±0.36),明显低于干预前的评分(3.53±0.38)、(3.69±0.74) (P <0.01),干预后干预组在四个维度评分分别是(3.93±0.72)、(2.82±0.31)、(2.94±0.64)、(3.85±0.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2.78±0.57)、(2.12±0.42)、(2.31±0.48)、(2.91±0.36) (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孙玉萍;刘丽霞

    目的 分析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伤口分别采用常规包扎及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比较其伤口愈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伤口愈合不良概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平均干燥时间(3.21±1.03)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8.34±2.05)d,体温术后1 d (36.88±0.24)℃、术后3 d(37.81±0.32)℃,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08%)、切口感染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平均引流量(157.17±28.43) ml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及引流,减少术后发热及不良愈合的出现.

  • 东莞市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莫海英;雷扬;苏婉兰;叶柱江

    目的 了解单采血小板的报废原因,探讨减少报废的措施和方法,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 对东莞市中心血站2010至2012年单采血小板报废作统计分析.结果 2010至2012年东莞市中心血站共采集单采血小板9542治疗量,报废50治疗量,平均报废率为0.52%.报废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污染、ALT偏高、检测阳性、过期、破损、凝块、脂肪血.结论 单采血小板报废的首要原因是细菌污染;过期、破损和脂肪血是可有效控制的关键.完善血站的管理,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建立一支固定的低危的无偿献血者队伍,能有效减少单采血小板的报废.

  • 医用臭氧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纤维化及抗病毒作用的效果分析

    作者:简希尧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纤维化及抗病毒作用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医用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肝纤维化指标及抗病毒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抗病毒能力高于对照组,肝纤维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臭氧可以在乙肝患者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提高患者机体抗病毒能力,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下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促进

    作者:何梅囡;余淑明;陈家莹;汪家兴;许敏;叶加冲

    目的 探索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下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促进的可行性.方法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为居民的六位一体的服务中,由社区医务人员传授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一年,随机抽取1200名金花街居民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本社区2010年调查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金花街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39%,2010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平均正确率为6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下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促进的服务模式具有创新意义,适合在各社区服务中心开展.

  • 开天门在情绪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余洁明;曹国元;邹洁云

    目的 分析开天门在提升焦虑情绪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抑郁状况的作用.方法 将云浮市中医院134例焦虑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74),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开天门推拿,共9项,早晚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及干预第3个月是的SAS及WHOQOL-BREF评分状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第第3个月的SAS评分分别为(40.6±5.7)分vs(48.5±6.1)分,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02.8±13.4)分vs(89.6±1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天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升生活状况,临床应用具有经济、操作简单、易学易会等特点.

  •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海平;刘玉峰;张瑜;钟光辉;晏凌飞

    目的 评价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门诊及收治入院的105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联合间苯三酚80 mg+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联合山莨菪碱20m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视具体情况予以抗感染等处理.结果 治疗45 min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91.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对照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6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急性肾绞痛发作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 卫生高职推进双证衔接教育现状研究

    作者:喻友军;屈刚;胡小和;胡润恒;李光环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10所卫生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双证衔接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立双证衔接教育运行机制的建议.

  • 护理干预在女性患者脐周注射诺雷德中的应用

    作者:卓少君;许淑月;杨郁华;洪玫仙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女性患者脐周注射诺雷德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100例脐周注射诺雷德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注射,观察组50例注射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对操作者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注射前与患者进行亲切沟通,心理疏导等;注射中实施谈心式操作,健康教育融于谈话中;注射后进行电话随访及亲情护理等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治疗情况及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时疼痛程度及注射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女性患者脐周注射诺雷德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心理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的失代偿期临床诊治比较

    作者:梁少群;吴兴柳;赵明聪;丁佩佩;吴贺明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与乙肝肝硬化(HBV-C)的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重点等.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8月确诊的失代偿期PBC患者16例作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此时段内16例失代偿期HBV-C患者比较分析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失代偿期PBC组以GLB、ALP、GGT及D-BIL升高明显,发生胆汁淤积较失代偿期HBV-C组明显.失代偿期PBC组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较失代偿期HBV-C组明显.失代偿期HBV-C组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T延长更明显、PLT下降更明显.失代偿期PBC组自身免疫性指标常阳性.结论 失代偿期的原发性PBC治疗应该以激素为主,失代偿期的HBV-C患者治疗仍然应该以抗病毒为主.失代偿期的HBV-C的预后略好于PBC.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TopoⅡα、Ki67表达

    作者:况丽平;沈金辉;王少洪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TopoⅡα、Ki67表达情况.方法 分析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opoⅡα、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同期1 14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的增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 0.05);Non-TNBC组Ki67阳性率低于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3,P=0.04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具有更高的肿瘤增殖活性,预后较其他类型患者差.

  • 慢性紧张型头痛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郝连玉;高思山

    目的 探讨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 type headache,CTTH)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评价睡眠障碍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发生、发展及头痛病理生理的影响.方法 依据国际头痛学会2004 ISH-Ⅱ头痛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符合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的患者141例,根据头痛程度分为轻度头痛、中度头痛、重度头痛三组,对纳入研究患者性别、年龄、失眠情况、疼痛程度、医后随访、健康指导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睡眠障碍与慢性紧张型头痛发病原因、头痛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9.6%,与于守臣等调查的正常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9.4%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x2=153.63,P<0.001),中、重度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头痛患者(x2=11.017,P<0.05),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睡眠障碍与性别及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紧张型头痛与睡眠障碍存在明显相关性,睡眠障碍可能是慢性紧张型头痛重要的病因,临床医生应重视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睡眠质量,治疗睡眠障碍可能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预防及治疗有积极作用.

  • 六味地黄丸加味配合心理辅导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韦文明;陈健;刘爱民;彭建雄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味配合心理辅导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40例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味辨证施治,西药组40例给予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两组均配合心理辅导.结果 中药组痊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90.0%,西药组痊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加味配合心理辅导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较西药十一酸睾酮胶丸疗效好,临床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二尖瓣置换术后生存质量变化随访研究

    作者:章海波;黄壮荣;马庆荣;李智佳;杨柳;宾晓农

    目的 评估经二尖瓣置换术(MVR)或二尖瓣修复(MVP)6个月后患者是否有具有生活质量(QOL)的实际改善.方法 随访1993年3月至2013年11月120例[51名男性,平均年龄(42.3±11.2)岁;69名女性,平均年龄(43.3±13.9)岁]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n=82)或二尖瓣修复术(MVP、n=38)病人的QOL状况,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进行问卷调查测定QOL指数,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二尖瓣手术后随访患者的QOL指数平均得分有所改善,各维度QOL指数分值为:①生理功能:术后(58±29)vs.术前(41±26),P=0.000;②生理职能:术后(52±44)vs.术前(25±27),P=0.000;③社交功能:术后(76±36)vs.术前(55±38),P=0.000;④情感职能:术后(70±45)vs.术前(40±40),P=0.000;⑤生命活力:术后(57±33)vs.术前(40±30),P=0.000;⑥精神健康:术后(70±24)vs.术前(61±24),P=0.004;⑦总体健康:术后(65±29)vs.术前(52±26),P=0.0003;⑧身体痛苦:术后(70±30)vs.术前(68±33),P=0.624.MVP患者QOL指数与MVR患者健康维度QOL指数改善相同.射血分数≥50%患者和左心室功能受损患者的QOL指数在7个维度上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0 mm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QOL指数在5个维度上显著改善.结论 本次开展的二尖瓣疾病患者手术后6个月随访研究表明,经二尖瓣修复术的患者QOL提高明显,左心室功能受损和左室舒张末期尺寸≥50 mm的患者术后至少在5个维度上QOL明显改善.

  • 流动人口有效避孕方法落实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蔡夏英;黄江涛;王奇玲;林奕媛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有效避孕方法落实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会区的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随机抽取流动人口妇女就有效避孕方法落实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69份.结果 流动人口避孕方法的选择落实为:宫内节育器(48.5%)、女性绝育术(26.7%)以及避孕套(16.6%);流动人口人群所期望得到的计生育服务分别为:避孕方法的详细指导(33%)、诊治妇科疾病(55.5%)、性知识指导教育(55.4%).结论 需要在我区建立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管理的各种测评体系,确保基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 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接种门诊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凤艳;范素娥;朱明明

    目的 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接种门诊的实施现状、效果与存在问题,为不断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是否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管理儿童分为信息化管理组(n=607)与对照组(n=412),对两组管理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儿童个案基本资料与接种疫苗信息完整率、一致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7至2012年共录入儿童接种档案1019人,建卡率100%、录入率100%,及时备份率95.2%,及时上传率89.3%,信息化管理组的疫苗及时接种率、资料完整率、一致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接种门诊的整体运行良好,提高了接种门诊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但在个案下载、疫苗出入库管理与报表方面还存在不足.

  • 医院科研前期管理对申报项目质量影响的探讨

    作者:潘贤

    目的 探讨课题前期申报管理对申报质量的影响.方法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科研前期各项工作具体分类,进行系统管理,并逐项落实.结果 2006至2012年我院据此管理省、市课题申报成功平均数大幅提高.结论 医院科研前期管理,能大幅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提高医院科研综合实力.

    关键词: 科研 申报 管理
  • 近三年我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分析

    作者:韩芳玲;赵玉强

    目的 探讨分析近三年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2010至2012年我院中药脑血管类药物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药费金额等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近三年来就诊患者数与第一年比较递增率为27.29%和45.25%,其中男性患者每年递增率为16.13%和31.78%,女性患者递增率为46.68%和68.63%;药品DDDs排序分别是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参脉注射液;销售量排名依次是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叶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参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结论 患有脑血管疾患病例数逐年呈现上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治疗作用优势明显.

  • 某三甲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应用情况比较

    作者:王晓娇;党雯;尹冬虹;赵强;段金菊

    目的 评价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即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与整治后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实施专项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监测指标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在0.5~2h符合率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符合率整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经W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非常有必要,通过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