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小儿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嘉慧

    目的 分析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更好地观察和治疗小儿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呼吸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79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新鲜痰液,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MPV N基因,随机挑选部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测定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检测是否hMPV感染,常规查外周血象、胸片、C反应蛋白、记录临床资料.结果 小于6月龄组有43例hMPV阳性检出率46.7%,6月龄~1岁组有9例(9.8%),1~3岁组有27例(29.3%),3~7岁组有10例(10.9%),7~14岁组有3例(3.3%).hMPV感染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咳嗽(89.1%)、发热(73.9%)、肺部啰音(51.1%)、喘息(33.7%)、气促(8%).结论 广州地区部分儿童呼吸道感染与hMPV有关,全年存在hMPV感染,流行高峰期在3~4月,6个月以下小儿感染率较高;hMPV感染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作者:曾翠蓉

    目的 探讨功血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106例功血出血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按子宫肌瘤分类分组,52例合并肌壁问肌瘤患者为肌壁组,28例合并浆膜下肌瘤患者为浆膜组,26例合并黏膜下肌瘤患者为黏膜组.结果 肌壁组、浆膜组、黏膜组患者月经情况和激素检测结果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经期周期(D)分别为:(6±3)、(3±1)、(7±5):月经周期(D):(23±5)、(27±2)、(24±4):月经出血量(ml):(160±80)、(80±0)、(160±80):不规则出血(次):(3±2)、(1±1)、(3±1):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平均激素水平相关指标有所差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可加重临床症状表现,尤其是对月经周期以及经期出血量的影响.

    关键词: 功血 子宫肌瘤
  • 急性脑梗塞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廖锡意;王辛坤;周明钦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临床变化对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的一般资料,采用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并将健康体检并合格的60例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同种方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观察和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发病后24 h内、第7天及3个月检测hs-CRP含量分别为(6.43±2.11) mg/L,(6.26±5.13) mg/L,(4.03±3.47) mg/L,对照组检测hs-CRP含量为(2.92±1.32)mg/L,观察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结论 临床采用监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hs-CRP的含量变化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提示hs-CRP能够更灵敏地反映脑血管病患者的炎症存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从而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口腔颌面部外伤170例临床分析及处理

    作者:林智勇;何颖朝;黎伟聪

    目的 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及临床处理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的口腔颌面部外伤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外伤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86∶1;多由交通意外导致,占75.3%;全部病例均存在着软组织损伤,咬颌错乱和不同程度的面形不对称,张口受限等,其伴发的骨折部位常见于上、下颌骨,占62.4%;病情复杂,需多科室联合救治,患者的处理以抢救生命为先为主,伤后救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本研究中160例伤后72小时内来院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4.1%.结论 颌面部外伤抢救要树立整体观念,急诊治疗要以挽救生命为主,多科合作.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研究

    作者:刘国标;李沁梅;黄慈花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技术(DR、CT及MR)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确诊腺样体肥大儿童72例,50例使用DR摄常规鼻咽部侧位片,12例使用CT检查,10例使用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测量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评估腺样体肥大情况.结果 DR、CT、MR均可获得鼻咽部软组织的清晰影像资料,通过测量A/N比值,可以评价鼻咽腔变窄程度.CT、MR可直接显示腺样体大小、形态及并发症.结论 使用DR摄鼻咽侧位片,患儿容易接受,是便捷、实用的测定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MR测量儿童腺样体大小较DR更准确并且能显示并发症,有助于术前检查.其中MR具有无辐射、直接三维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是术前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 多发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作者:莫必华;叶劲;刘艳秀;权学良;邓石荣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和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特点,并对VAP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提出防治策略.方法 对云浮市人民医院综合ICU于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进行机械通气>48h的13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并发VAP有60例,发病率为44.8%,其中早发性VAP 20例、晚发性VAP40例,60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60株,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杆菌、大肠阴沟杆菌、鲍氏不动杆菌.35例检出≥2种病原菌,25例单检出1种病原菌.患者创伤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失血严重程度等因素与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多发伤患者VAP发病率高,且直接影响预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易患因素,降低VAP的发生.

  • CT动脉造影定位脊髓跟大动脉的应用研究

    作者:贾英斌;文慧岚;苏永辉;潘海燕;刘汉伟

    目的 利用CT主动脉造影,分析、定位脊髓跟大动脉(the artery of Adamkiewicz,AKA).方法 对拟诊主动脉疾病的92例患者行螺旋CT主动脉造影,对扫描图片进行横断面、冠状面多维重建,并显示大强度投影,根据AKA的连续性及“发卡”样特征对其定位分析.结果 51例(55.4%)患者共显影54支AKA(3例显示双支AKA,5.9%),其中87.0%位于T8至T11节段,77.8%发自主动脉左侧.累及胸主动脉的夹层和动脉瘤的AKA检出率分别为44.7%和37.5%,未累及胸主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仅呈现粥样斑块者的AKA检出率是67.6%和6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KA源自胸腰段的具体位置存在很大变异,螺旋CT主动脉造影为定位AKA提供了可依赖的手段.

  • 梅尼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免疫相关分析

    作者:王广智;巴合藏;高霞

    目的 评估梅尼埃病患者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免疫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梅尼埃病(MD)与普通眩晕症之间同期应用甲状腺素补充替代疗法患者的分布情况.2005年2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1908例,其中50例梅尼埃病患者,符合1996年10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全国会议(上海)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对照组50例眩晕症患者,年龄、性别配比对照.结果 50例梅尼埃病患者中16例(32%)同期服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对照组2例(4%)应用甲状腺素补充替代疗法.xz检验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01).梅尼埃病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小于56岁的26例中有5例(19%)服用甲状腺素,56岁以上(包括56岁)的24例中有11例(46%)服用甲状腺素(P<0.05).听力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与MD患者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障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梅尼埃病.与特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有关,发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大的几率是在56岁以上的MD患者中.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杜海霞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点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9例CHF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对比分析其HRV,并比较不同程度CHF患者HRV的差异.结果 HRV指标中,CHF组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SDNN、SDANN、MSSD、PNN50、TP、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越差,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结论 HRV可反映CHF者自主神经异常情况,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 成人不典型麻诊96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涛;涂尚成;洪文彬

    目的 通过探讨成人不典型麻疹的临床特点,进而早期积极预防避免其流行.方法 同顾性分析96例成人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发疹时间、并发症、实验室血常规、肝功及麻疹IgM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人不典型麻疹临床表现以发热、不典型皮疹、腹泻、流感样症状、结膜充血、麻疹粘膜斑等较为常见,症状以发热多见,体征以结膜充血明显;出疹时间以第5天所占比例大,同其他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多见,同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 WBC正常者17.71%、升高者58.33%、降低者23.96%; ALT升高者41.67%; AST升高者45.83%;麻疹IgM阳性病例92.71%,阴性病例7.29%.结论 对于成人麻疹尤其不典型者,临床医师应通过常见不典型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积极预防以避免其流行传播.

  •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研究

    作者:董伟强;尹知训;白波;郭志勇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先进韧带加强系统(LARS,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人工韧带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重建中的早期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8月,对15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结果 术后患者均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屈伸活动度为O°~135°;术后14例前抽屉试验、Lan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1例出现可疑Lan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阳性;Lysholm膝关节均分为(86.40±2.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早期效果满意;术中应尽量保留较多的韧带残端和使用准确的等长重建方法.

  • 早孕末期超声筛查对复发性流产史孕妇的胎儿结构异常意义

    作者:黎少华;周力学;张莘;狄娜;潘锐柯

    目的 分析早孕未期超声筛查对有复发性流产史孕妇筛查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 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11~ 13+6孕周超声检查的孕妇1731例,对照组(无特殊病史,以下相同)1421例、复发性流产史组310例.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共78例,对照组57例,复发性流产史组21例.其中包括既往3次及以上流产史的孕妇18例.结果 对照组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检出率为4.01%(57/1421),复发性流产史组检出率为6.77%(21/310).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515,P=0.034).两组异常都主要是颈部异常.既往3次及以上流产史的孕妇超声检查胎儿结构异常的比例为85.71%.结论 有复发性流产史(特别是流产3次及以上)的孕妇更有必要做早孕末期超声筛查,并着重检查颈部异常.

  • 创新I导联右耳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宋米英;刘环;徐烁;谢凝华;党小伍

    目的 探讨创新I导联右耳与左上肢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收集男女各58例共116例受检者的常规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右耳与左上肢创新连接方式记录的十二导联心电图,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组58例受检者用标准连接方式和用创新连接方式记录得出的心电图大致相同,女性组58例受检者用标准连接方式和用创新连接方式记录得出的心电图也大致相同.结论 当受检者因右侧上肢外伤、烧伤、截肢、安装假肢、帕金森病等情况不便安置电极,无法记录常规心电图时,可将右上肢电极安置在右耳,同样可以记录到满意的心电图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海林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腹腔镜手术(LAP)组与开腹手术(OP)组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疝及切口种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LAP组Ⅰ/Ⅱ期及Ⅲ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Ⅰ/Ⅱ期及Ⅲ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累计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远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较佳的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林涌生;郭仰丹;陈松亮;郑宁;杨赞礼

    目的 探讨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自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0例45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据Sander分型:Ⅱ型11侧,Ⅲ型31侧,Ⅳ型3侧,采用跟骨广泛外侧入路,应用可塑型AO钛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术中植骨;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及Gissane角,轴位观察跟骨宽度,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美国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其中优21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把握好手术时机,掌握骨折复位手术技巧,恢复跟骨结节角、距下关节面的平整和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防治体会

    作者:陈永绛;吕秀武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34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并发大出血者9例,约占2.65%,其中6例为开展手术后两年内发生,另外3例为开展该手术两年后发生.出血病例中7例经压迫止血治愈,1例行介入栓塞治愈,1例行肾脏切开止血.结果 9例术后大出血病人经治疗后均取得成功,无肾切除病例.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大出血较常见,我们认为术者既要重视预防,又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一切有效手段积极治疗,对于大出血病人先予以压迫止血多能收到较好效果,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确切,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作首选,无条件行栓塞治疗时,切开手术止血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者应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以达到术中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目标.

  • 52例并发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琳;严惠群

    目的 分析宫腔粘连发生的病因,探讨宫腔粘连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因各种原因吸宫及刮宫术后引起宫腔粘连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宫腔粘连与吸宫及刮宫次数、年龄、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针对宫腔粘连的特点,认为应用B超及宫腔镜诊断并配合药物治疗宫腔粘连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种较安全、实用的诊断治疗手段.

  •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

    作者:陈波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效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实现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 经过规范治疗,40例患者均实现临床治愈,平均住院时f(15.7±4.8)d.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小典型川崎病治疗的关键.

  • 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杜国聪;何援春;李启中;赵汝平;郭海欧;杨朝华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降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70~93岁,平均76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3度10例,Ⅰ型4度22例,Ⅱ型4例.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32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伤口Ⅰ/甲愈合,无死亡病例,绝大部分恢复术前行走功能水平,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总优良率为77.7%.结论 应用该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平均48分钟)、下地时间早(平均10天)、大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优点.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的普查

    作者:谭章云;陆坚;张淼

    目的 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探索一种适合我区经济水平的高效简捷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我院普查的新会区已婚妇女18 601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11 104人行宫颈TCT检查及阴道镜活检,B组7497人进行传统宫颈刮片检查及阴道镜活检,对比两组的检出阳性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及与病理诊断CIN的符合率.结果 TCT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检出阳性率为6.75%,与病理诊断CIN的符合率为81.3%,联合阴道镜检查经病理活检证实为CIN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2.18%,均明显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法联合阴道镜检查.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普查是适合我区经济水平的高效简捷的筛查方法,可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及制定相关预防、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 成年人肝尾状叶的超声测量与临床分析

    作者:严燕琼;张荣和;马显送;陈惠恩;张美超

    目的 超声测量正常成年人和肝病患者的肝尾状叶影像学数据,为临床超声诊断肝尾状叶病变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134例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及34例肝病疾患者肝尾状叶进行前瞻性超声测量,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身高、体重指数以及肝疾病肝尾状叶的差异.结果 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前后径:男性(2.174±0.416)cm、女性(2.010±0.350)cm;左右径:男性(2.899±0.322)cm、女性(2.683±0.306)cm;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分别为(5.115±0.583)cm、(2.212±0.367)cm、(4.814±0.570)cm,(2.038±0.384)cm、(4.781±0.914)cm、(1.955±0.460)cm,差异有显著性.过低、正常、超重、肥胖者肝尾状叶各径线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均小于肝病病人肝尾状叶的径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前后径、左右径男性大于女性,青年人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大于中年、老年人,成年人肝尾状叶的各径线与体重指数、身高无相关性,肝病病人肝尾状叶的各径线均大于正常成年人.在肝尾状叶超声检测和其疾病诊断时应注意掌握生理性特点和疾病性差异,避免发生漏诊、误诊.

  • 手足口病患儿危机风险的筛选与观察

    作者:孔慕贤

    目的 及早识别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前瞻性施以护理干预,减少向危重症方向发展,降低死亡率.方法 812例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人住1~33床的患儿390例;实验组为人住34~68床患儿422例.实验组在入院后30分钟启用自行设计的重型手足口病危机风险评分表对患儿进行筛选,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重型例数、重型转危重型例数、死亡例数等临床数据资料.结果 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发现重型的例数多,转危重型少(P< 0.003),死亡数少(P< 0.003).结论 使用手足口病危机风险评分表对患儿进行筛选,及早识别危重症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能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从而保持社会稳定.

  • 职业病门诊患者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作者:黄丽屏;陈嘉斌;谭琳

    目的 通过对我院职业病门诊就诊病人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更多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以随机性地对就诊前、就诊期间、检查与治疗期间以及就诊后等不同时间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并以提供问题解答、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等方法.结果 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提高(教育前知识知晓率为35.4%,教育后知识知晓率为90.7%),医患信任度明显提高(教育前信任度85.40%,教育后98.20%).结论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是职业病门诊护理工作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改善就诊患者有关职业卫生健康方面的行为,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 食管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和鼻肠管置人时机的比较

    作者:冯志英;冯燕芳;黄素娟;赖梅;张莹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置入胃管和鼻肠管的佳时机.方法 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后置管组、麻醉前置管组.麻醉后置管组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摆置手术体位前留置胃管和鼻肠管,麻醉前置管组均在麻醉前留置胃管和鼻肠管.结果 两组患者在舒适度、护理操作的难度和时间、置管首次的成功率、患者置管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P<0.O1).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鼻肠管置入的佳时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摆置手术体位前.

  • 孕晚期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及预防乳胀的护理观察

    作者:谢爱群;黄永英;王冬玲

    目的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及预防产后乳胀.方法 以100例在我院进行产检并确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孕妇在孕满37周进行乳房按摩干预,如建立孕妇 个人档案,孕期乳房按摩培训,建立特制按摩室环境,运用按摩、轻揉、梳抓、点按膻中穴等方法对孕妇 进行乳房按摩,每周由专职人员按摩4次,隔天1次,其余时间由孕妇同家后由家人或孕妇本人自行操作,产后24 h开始继续由专职人员跟进按摩,每日1次,直至产后3天.评价两组产妇产后24 h泌乳始动时间、一周内泌乳情况及奶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泌乳情况佳、奶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P< 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产前教育、孕晚期进行乳房按摩能促进产后乳房提前泌乳,促进产后乳汁分泌,能有效预防乳房胀痛.

  • 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作者:刘爱红

    目的 观察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小儿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纠正脱水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76%,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

  • X线定位下经皮肾镜上尿路碎石术中的护理配合

    作者:伍淑燕;陈凤群

    目的 讨论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集、总结我院316例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定位下经皮肾镜上尿路碎石术中的配合.结果 31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190 min,未发生由于术中护理配合不当,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熟练掌握腔镜器械仪器在术中应用的配合,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术中相关人员做好X线辐射的防护措施.

  • 护理干预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的影响

    作者:邓玉梅

    目的 帮助社区糖尿病(DM)患者提高遵医行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法 随机抽取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DM的患者78例,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患者及家属进行遵医行为及进行饮食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几方面的指导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的调查及血糖测定.结果 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控制血糖,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 多维式整体护理方案对142例围手术期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慧卿;李志勇;黄小莲

    目的 探讨多维式整体护理方案对围手术期患儿的手术应激的调节作用,为指导手术患儿的护理提供新的方式.方法 将142例接受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教育、术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多维式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适应程度及术后对疼痛敏感性.结果实验组手术适应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维式整体护理方案能明显提高患儿对手术适应性心理,对围手术期患儿值得进一步推广.

  • 2010年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抗生素应用调查研究

    作者:陈娟;文智惠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供儿科医师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提取本院2010年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例341例,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计算机数据库调取病例及相关数据,对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人抗生素用药品种及使用率、用药剂及用药次数、对患儿不同白细胞水平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病原体送检率、联合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过高,341病例中,共328例(96.18%)应用抗生素,严重超出卫生部(<50%)和WHO(< 30%)标准;口服药品使用比例低,患儿住院期间使用的抗生素均为静脉用药,口服抗生素均为出院带药;抗生素剂量及次数不合理;病原学检查不及时,仅101例(29.62%)行病原学检查,低于卫生部标准(>30%).结论 儿科医生应加强对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人抗生素用药的重视,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安全、有效、合理选择用药品种、用药方式,正确选择抗生素剂量及次数,使疾病治疗由经验治疗转为病原治疗.

  • 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彩虹;黄艳兰;谭金娉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1周,两组患者均予HP根除三联疗法,第2~8周,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对照组仅用兰索拉唑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复查胃镜,观察胃溃疡愈合率(S1期+S2期),S2期获得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胄黏膜组织学变化,评价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胃溃疡愈合率和S2期获得率分别为88.8%和58.3%,对照组分别为83.3%和30.6%,两组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S2期获得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织学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明显增加S2期获得率,显著提高组织学愈合质量,促进高质量的溃疡愈合,提示瑞巴派特在胃溃疡愈合中,特别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中起重要作用.

  • 果糖二磷酸钠与胞磷胆碱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江泽红

    目的 探讨果糖二磷酸钠与胞磷胆碱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32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首先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应用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同时间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应用治疗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疗效好,症状改善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吴丽卡;莫婵;黎海燕

    目的 探讨我院治疗先兆早产的佳药物,预防早产,延长妊娠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住的诊断为先兆早产的患者3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用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用药治疗后患者的宫缩抑制有效时间、延长妊娠的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分别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后,宫缩抑制的有效时间及延长妊娠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优于硫酸镁,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抑制宫缩作用强、显效快、延长妊娠时间长,是防治先兆早产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武锋;林东洋;李汉城;刘俊波;洪映标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外伤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配对试验,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伤后1周内给药联合高压氧治疗,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3周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和临床观察.结果 常规组与治疗组(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对比发现用药后第3周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3周后治疗组认知功能障碍完全康复率为92.4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4.05%(P< 0.05).结论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 对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叶小清;黄嫦娥

    目的 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感染现状,以指导临床医生更科学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 2011年9月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标本,对分离出的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76株,占70.4%;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有32株,占29.6%.菌株主要分离于痰液/咽拭子,占42.6%;其次是分离于脓液/创面,占36.1%;其他的菌株分离于阴道分泌物、血液、尿液和精液,占21.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的是青霉素和苯唑西林,均为100.0%,而MSSA仅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83.2%,对其余15种药物的耐药率都低于50%.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耐药率在两者均为0.结论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青霉素外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仍然很高且多为多药耐药性.

  • 我院支气管哮喘并感染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朱至明;陈建华;黎洁

    目的 分析我院临床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患者的用药情况,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根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检查诊断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感染的临床病例48例.按照药品分类、用药频次、呼吸系统药物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病例中,以使用平喘药为主,合并用药主要是抗感染药以及抗消化性溃疡药,病例中平喘药使用率高的是舒喘灵、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氨茶碱、喘定以及甘草合剂,平喘方案以单独使用和二药联用为主,联合用药方案多样,其中以博利康尼+爱全乐以及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应用为主.常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类为主,其中口服剂型中二代头孢为主,注射剂型中三代头孢为主.结论 舒喘灵、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氨茶碱、喘定以及甘草合剂为我院目前常用的平喘药,平喘方案以β受体激动药联合M受体阻断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为主,用药较为合理.

  • 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216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谢春伟;王广珊;杨世昕;李志华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3月行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微创手术切除的21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6例患者共计417个肿块,均在超声的引导下准确完成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血均较少,有44例出血量> 25 ml,但经真空辅助抽吸,未影响手术进程;3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瘀血,未做处理,2周后自然吸收;9例患者出现术后血肿,但经细针抽吸及加压包扎处理,均在1个月内恢复;术后手术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返院复查,行乳腺超声检查均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是一种有效、并发症较少、美容效果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意义

    作者:何丹华;李其林;黄永华;牛牧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健康人、120例电灼术治疗前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检测,检测后对所有患者均行电灼术消除疣体并于3个月后复查相同检测项目.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患者在电灼术治疗前外周血中CD3+(62.81±9.21)%、CD4+细胞(31.72±8.29)%、CD4+/CD8+比值(1.22±0.63)及NK细胞活性降低(15.57±1.62%)(P< 0.05);而CD8+细胞增高(30.53±8.34)%(P< 0.05).应用电灼术消除疣体后3个月,复发46例,未复发74例.与未复发组相比,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组CD4+细胞(29.86±6.3)%、CD++/CD8+比值(0.87±0.67)及NK细胞活性降低(14.01±2.33)%(P<0.05),CD8+细胞升高(32.85±8.2)%(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提示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了解其抑制情况及程度,将对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评估、预防复发及免疫调节剂的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气膀胱腹腔镜前列腺剜除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严共全;黄海涛;常威;王穗青

    目的 通过对家犬进行气膀胱腹腔镜前列腺剜除术的实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腹腔镜技术经膀胱剜除前列腺的手术技巧.方法 取8只4~6岁雄性家犬,气管麻醉下建立气膀胱,置人3个5 mm穿刺鞘,利用腹腔镜器械在膀胱内分离前列腺,直视下将前列腺完整剜除.扩大切口,取出前列腺组织,分别留置膀胱造瘘管和尿管.结果 本组8例.1例因出血过多失败,其余7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5~190 min,平均(125±42.3) min,术中出血20 ~ 180 ml.平均(45±30.8) ml.手术切除家犬前列腺组织12 ~ 36 ml,平均(18.8±7.2) ml.7例家犬手术后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发生.结论 气膀胱腹腔镜前列腺剜除术的实验研究证实该手术设计是合理的,实际操作是可行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实验研究的成功经验可为临床所借鉴和应用.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谢永平;陈广幸;唐雪玲;曾绍艺;黎国梅;何嘉颖;温杰冉;林涛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过氧化酶法测定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OS数量,同时用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分析两组间EOS数量和Eotax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的外周血EOS数量(0.98±0.20)×109/L和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322.520±91.376) 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外周血EOS数量(0.25±0.11)×109/L和血清Eotaxin 水平(126.367±48.536) 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EOS数量与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呈正相关(r=0.594,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EOS数量,从而控制EOS的炎症反应.

  • 泄浊排毒方内服加灌肠对急性痛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婷;余俊文;杨同广;郑宝林;郭奇虹

    目的 观察泄浊排毒方内服加灌肠对急性痛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泄浊排毒方内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疗程1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治疗后的血尿酸、血沉、CRP等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组的血尿酸和CRP下降显著(P<0.01).12月内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泄浊排毒方内服加观察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不仪减少痛风复发次数,且安全无副作用.

  • 超声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血流改变

    作者:程旭青;张继平;高平明;刘卫东

    目的 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脑血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6例HIE早产儿于生后20~24小时内检测其MCA、ACA、LA、FI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88例进行比较.结果 ①血流速度的变化:生后20~ 24小时内正常组及HIE组血流速度均升高,与自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IE组FIA-Vd明显高于对照组.②血管阻力指数变化:生后20~24小时内HIE组与对照组比较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IE组于20 ~ 24小时已出现脑血流量的代偿改变,但其意义须结合之前检测对比分析.

  • 22q11微缺失所致先心病的产前诊断

    作者:潘丽;苏文;梁雄;崔娓;尹保民;马玲

    目的 探讨在先心病胎儿中进行22q11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产前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孕妇16例行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获取胎儿细胞,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22q11微缺失.结果 16例中检出22q11微缺失1例.结论 在先心病胎儿中行22q11微缺失产前诊断是有必要的,且可行的,对避免22q11微缺失的先心病患儿出生及再发生育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 荧光镜检技术(TruScreen)联合宫颈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霞;叶青丽;李忠;李志玲;陈改元;唐莉;陈素容;李茜;卢硕懿

    目的 探讨荧光镜检技术(TruScreen)联合宫颈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00例宫颈癌筛查者依次进行TruScreen联合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宫颈巴氏涂片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将病理结果与TruScreen联合宫颈巴氏涂片和宫颈巴氏涂片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TruScreen和巴氏涂片阳性分别为63例和49例,病理检查阳性为46例,TruScre en与巴氏涂片检测CIN的敏感度分别为95.65%和80.43%,特异度分别为62.75%和76.47%,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TruScreen联合宫颈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

  • 梅州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雪英

    目的 对梅州地区妇女进行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亚型进行筛查,以探讨其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对4358名2010年1月-2010年12月来梅州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 4358例样本中,HPV感染者791例,整体感染率18.1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6.68%,低危型HPV感染率为0.64%,高危型及低危型共同感染阳性率为0.83%;单一基因型别者648例,检出率为14.87%;双重感染者116例,检出率为2.66%;三重以上感染者27例,检出率为0.62%;HPV感染阳性率居前5位的基因型是HPV-16(4.45%)、HPV-52(2.87%)、HPV-31(2.46%)、HPV-58(2.13%)及HPV-18(1.10%).结论 梅州地区妇女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感染为主;感染基因型别主要以HPV-16、52、31、58、18型为主,具有一定的地方差异性;52及58型感染率高,对于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HPV 亚型 筛查 感染情况
  • 京、沪、穗居民医保与医疗救助政策比较研究

    作者:陈迪

    市场化改革之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制度走到了尽头,于1990年代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然而职工医保并不是一项囊括全体城镇人口的普遍社会保险,并未覆盖数量庞大的城镇失业与无业人群,而此类群体恰恰构成了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城镇中需要医疗救济的群体反而缺乏政策保障,这种不合理的缺位直到2007年前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市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成型后方才得到初步缓解.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居民医保与医疗救助政策作比较研究,以此探讨中国新时期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

  • RNA干扰术可抑制有害炎症

    作者: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一家制药企业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抑制有害炎症,防止多种疾病恶化的新方法.在《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发表的报告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使用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使组织受损区域特定炎症细胞各项生化指标受到抑制的方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