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广州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苑;张秀;黄千峰;欧燕兰;张丽;艾君;林旭华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试剂盒对834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检出支原体353例,感染率42.3%,其中Uu、Mh、Uu+Mh感染的阳性病例分别为281、8和64例,感染率分别为33.7%、0.9%和7.7%.3种不同感染类型的支原体属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林可霉素的敏感性高.结论 广州地区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属感染较普遍,以Uu为主,Mh次之;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林可霉素已经不适宜广州地区支原体感染用药.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晓辉;吕希峰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NF-α、II-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40例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定义为研究组,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随机选取我院40例诊断为重症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不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出院时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6、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2例(5%),对照组死亡4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2,P<0.05).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能够有效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水平,提高存活率.

  • 父母陪护下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纳武

    目的 探讨父母陪护下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的方式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患几分为A、B组各40例,A组采用父母陪护下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B组则采用氯胺酮麻醉联合骶麻,统计两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呛咳屏气、术后躁动、恶心与呕吐,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A组各个时间点的MAP和HR比B组平稳(P<0.05).A组的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明显比B组短[(11.5±2.3) min vs.(17.6±6.4) min,(17.9-± 1.9) min vs.(33.1±3.2)min](t=4.236,6.339;P<0.05).A组术中体动反应和呛咳屏气的发生率也明显比B组低(5.0%vs.30.0%,2.5% vs.27.5%)(x2=15.632,22.354;P<0.05).A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B组高(100.0%vs.85.0%; x2=3.014,P<0.05).结论 父母陪护下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的方式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更短,麻醉不良反应更少,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分析

    作者:李艳

    目的 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有无心悸、乏力、胸痛、胸闷等症状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Apelin水平和脑钠肽(BNP)含量.结果 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降低,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Apelin水平的降低程度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能判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Apelin
  •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作者:刘三连

    目的 观察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孕期适宜的增重范围,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建卡并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29例,测量身高,询问孕前1个月体重,并跟踪至分娩,剔除人为影响因素384例,记录终纳入研究的1245例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1)肥胖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6.47%、7.43%、51.56%、47.48%,肥胖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47%、5.52%、11.2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超增重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5.57%、9.79%、56.43%、49.32%,超增重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增重组(P<0.05).超增重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53%、14.97%,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结论 对于备孕和孕期女性进行个性化干预,使孕前BMI控制在18.5 ~ 24 kg/m2,孕期增重10 ~ 15 kg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和肽素水平与病情及预后临床分析

    作者:王安娜

    目的 探讨血浆中和肽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评估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1例为试验组,10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ELISA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统计分析其水平改变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为(12.71±2.87)pg/ml,较健康体检者的(8.31±2.44)pg/ml显著升高(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三个月以内预后追踪显示,74例预后良好患者的和肽素浓度为(6.71±2.12) pg/ml,27例预后不良患者和肽素浓度为(10.70±1.8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肽素(OR=6.028,95%CI:1.087-19.388,P< 0.05)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肽素水平升高,且和肽素与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成正相关,和肽素可作为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E、BNP与心功能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宋杰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E、BNP与心功能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清NE、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而升高,四组患者的血清NE和BNP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NE和BNP水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三组患者的血清NE和BNP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E、BN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56,P=0.001;r=0.608,P=0.000),与病变程度也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07,P=0.002;r=0.421,P=0.001).结论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E、BNP与心功能及病变程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憩室经阴道切除48例临床分析

    作者:班清媚;崔艳萍;胡庆兰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憩室经阴道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憩室48例患者经阴道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12个月随访48例患者,44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期较前明显缩短,经期≤7天,淋漓出血症状消失.复查超声,44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憩室.临床有效率为91.7%.但仍有4例(8.3%)患者月经症状无明显改善,月经期仍>7天,于8~ 12天,但较前缩.短;复查超声提示切口仍有憩室存在,但较前缩小.所有患者平均术后经期为(5.6±2.3)天,术前经期时间为(12.1±3.5)天,手术前后经期日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经阴道切除憩室修补治疗,创伤较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UA及CRP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艳晓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UA及CRP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以及无病变组,对比各组血清UA及CRP的含量.结果 从无病变到重度病变糖尿病患者的UA及CRP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重度病变组两个指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患者的UA及CRP水平均与下肢血管病变呈正相关(r=0.610,0.631;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UA及CRP水平均与下肢血管病变呈正相关,UA与CRP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两个重要指标.

  • 基层医院颈部小切口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作者:陈志山;洪黎清;杨昌毅;傅少龙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颈部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科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248例甲状腺良性疾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其中传统手术62例,颈部小切口18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传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7±19.3) min,前20例小切口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0±17.1)min,后166例小切口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1-22.2) min.两组喉返神经损伤各1例,传统手术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两组均无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及短期复发.结论 颈部小切口手术方式在甲状腺切除术中有良好效果,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切口小、达到美容效果,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甲状腺 小切口 微创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魏伟明;罗秀娟;罗育润

    目的 了解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探究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我院骨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3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监测资料,对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3例,感染率4.17%.13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6.15%,其次为泌尿道、手术切口、软组织感染,分别占23.07%、15.39%、15.39%.对312例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年龄> 60岁、合并有慢性病史、术时>1.5h、留置尿管>3d等对感染发生有明显影响(P< 0.05).检出各类病原菌9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6.67%,革兰氏阳性菌占33.33%.结论 通过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监测,采取针对性防控,以减少医院感染,对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干预

    作者:王美蓉;於军兰

    目的 为了解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况,及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住院确认后立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行术前教育及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于手术前一日再次进行SAS、SDS评定.结果 19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入院后SAS得分为(56.6±7.2),SDS得分为(60.8±5.2).经综合干预后再次评定,SAS得分为(45.7±4.6),SDS得分为(38.4±7.3),护理干预前后两次得分比较,t值分别为6.49、9.34,P<0.05,提示干预前后SAS得分、SDS得分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有显著降低.结论 术前教育加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作者:李素芳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4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焦虑和抑郁是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手术前后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不同,术前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的患者焦虑程度不同.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必不可少,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争取家属的配合及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

  • 小组负责责任护士管床制在批量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吴欣期;莫丽君;黄晓薇;莫秀娟

    目的 探讨对批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围术期患者实施小组负责责任护士管床的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总结经验,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的服务质量.方法 将1721例入院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围术期患者以是否预约入院分为实验组900例与对照组821例.对照组给予整体护理+功能制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小组负责责任护士管床制的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健康教育的知晓度及护理服务效果,对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医生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医务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组负责责任护士管床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医务人员满意度.

  • 4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护理

    作者:杨丽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4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治愈出院40例,治愈率为95.2%,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初步抢救成功,清醒后拒绝配合治疗,激烈反抗终抢救无效死亡.治愈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10d,平均5.6 d.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机磷农药中毒整体治愈率较高,适当的心理护理可增加治愈率.

  • 自由产式体位在提高产科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任惠琼;黄敏燕

    目的 探讨自由产式体位在产程中的应用,为提高产科质量和安全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96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2013年分娩的5217例为对照组,2014年1至10月在我院分娩的442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催产素使用率、疼痛程度、肩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损伤情况、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妇满意度等产科质量和安全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中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时疼痛程度、会阴侧切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48、27.69、1497、4.5、1534,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18、0.000);②研究组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无明显差异,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92、10.2、0.15、5.55,P值分别为0.000、0.000、0.87、0.000);③研究组中会阴完整的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02、190.68,P值分别为0.004、0.000);④研究组中肩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702、2539,P值分别为0.000、0.000).结论 自由产式体位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了医疗干预,改善分娩质量,提高产科质量和安全指标,在产房分娩中值得推广应用.

  • 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吴浩

    目的 研究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实施骨髓腔穿刺输液的作用,探讨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入院的急危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回顾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常规输液的患者有62例(常规输液组),常规组实行静脉穿刺或者深静脉置管又或者静脉切开的方法建立输液通道;实施骨髓腔穿刺输液者有38例(骨髓腔穿刺输液组).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救治方式对患者的血压及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所造成的影响,如出血、感染以及心跳骤停等.结果 经临床抢救之后,骨髓腔穿刺输液组与经静脉输液组的记录指标相比,在建立输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以及患者血压回升至正常的时间上,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均明显小于常规输液组,骨髓腔穿刺输液组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常规输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具有积极作用,比建立常规静脉通路输液进行急救更加快速、有效,可以作为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静脉输液通道建立失败时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法.

  • 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力管饲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倪;邱丽娜;陈捷频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留置胃管,采用间断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照组予常规注射器推注管饲喂养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腹胀、呕吐、残奶及误吸的比例28.6%、35.7%、50.0%、7.1%,与对照组(比例分别为50.0%、66.7%、85.7%、23.8%)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量(17.2±5.16)g/(kg·d)及实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PMA(35.59±1.76)周均优于对照组(10.2±4.28) g/(kg·d)、PMA(36.76±1.86)周(P<0.05).结论 经口留置胃管,采用间断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的时间.

  •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瑜;高韧;徐增良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并评估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患者88名为对象,将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bel指数(BI)评分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干预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条件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在颅脑损伤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精神科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丽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二者关系,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山西省3所精神专科医院34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08±0.56),各条目得分高的是同事关系(3.69±0.73)分,得分低的是收入(2.50±0.87)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收入、婚姻状况、用工性质的精神科护士满意度经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2,14.618,3.484,10.986,3.462,t=5.242,-6.431;P<0.05).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总分(38.50±7.85)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用工性质和支持利用度是影响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为中等水平,有待提升.护理管理者要根据精神科护士的不同个体特征进行管理,加强精神科护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张珍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90%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实验组95%对我院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8.8±6.9)天(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0.72±3.64)分,SDS评分为(45.46±4.15)分,低于对照组SAS(51.53±4.20)分,SDS(54.02±4.73)分(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x2=5.67,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舒适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俊玲;郑惠英;谢俊玢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后生理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治疗后pH、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及SaO2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鼻面部压伤1例(0.8%)、湿化不足2例(1.6%)、胃内容物反流1例(0.8%)、胃肠胀气2例(1.6%)及幽闭恐惧3例(2.3%).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影响流产关爱服务(PAC)术后随访率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茂玲;黄小凤;彭武江;陈文娟;李秀莹;李洁明

    目的 了解影响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术后随访率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流产关爱服务(PAC)的5900名患者进行统计,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婚姻、生活地域、经济收入等相关因素对术后随访率的影响结果.结果 不同的影响因素出现不同的术后随访率,经x 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影响流产关爱服务(PAC)术后随访率的相关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医护人员应针对性进行术后健康指导,逐步降低重复人流率,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 心理护理对颈椎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苏红梅

    目的 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对颈椎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随机抽取94例颈椎病且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患者,同时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前后SAS评分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8%,对照组为6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颈椎病伴焦虑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对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 护理 颈椎病 焦虑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莉

    目的 观察热毒宁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配伍5%葡萄糖静滴,1次/d,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 ml/kg配伍5%葡萄糖中静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5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4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痰、流涕、头痛、呕吐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共有6例(13.33%)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脓栓、发热、腹泻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3例(28.89%)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8,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其毒性低,不良反应小,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魏酸哌嗪、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益锋

    目的 探讨阿魏酸哌嗪、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阿魏酸哌嗪组、前列地尔组、贝那普利组及联合组四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阿魏酸哌嗪组采用阿魏酸哌嗪片口服治疗,前列地尔组采用前列地尔溶于生理盐水静滴治疗,贝那普利组采用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阿魏酸哌嗪、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方案治疗.结果 阿魏酸哌嗪组治疗总有效20例,前列地尔组总有效16例,贝那普利组治疗总有效19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27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魏酸哌嗪组、前列地尔组及贝那普利组(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UAER、β 2-MG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四组患者UAER、β 2-MG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联合组治疗后UAER、β 2-MG及24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治疗后(P<0.001).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经特殊处理均可耐受.结论 阿魏酸哌嗪、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降低UAER、β 2-MG及24 h尿蛋白水平.

  • 躁郁症治疗中采用阿立派唑增效剂的优势分析

    作者:王红

    目的 探讨躁郁症治疗中采用阿立派唑增效剂的优势.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躁郁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周、6周、9周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躁郁症治疗中采用阿立派唑作为增效剂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改善躁郁症患者的狂躁和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作者:张沛峰

    目的 观察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马来酸曲美布汀100 mg,tid)和中西结合组(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tid+疏肝和胃口服液10 ml,bid)治疗,观察4周.结果 排便情况西药组和中西结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8%和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评价西药组有效率75%,中西结合组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长期、有效改善成人IBS-C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新梅;栗晓莺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及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LVPW显著低于对照组,LVS及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慢性肾炎患者采用尿激酶和阿魏酸钠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谭东阳

    目的 观察和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采用尿激酶和阿魏酸钠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尿激酶和阿魏酸钠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检查指标的变化,包括:尿素氮(BUN)、前血肌酐(Ser)、尿沉渣红细胞数(RBC)及24 h尿蛋白定量(Upro).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变化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对照组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和阿魏酸钠结合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若文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行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浆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浆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 综合性护理干预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木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方法 180例电白县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致痛性操作时进行常规的轻拍身体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缓解疼痛护理,包含糖水喂服、乳头吸吮安慰、襁褓包裹、抚触皮肤、袋鼠式护理及环境干预等,比较操作前、操作1 min、操作2 min及操作5 nin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致痛操作第2 min及护理干预30 min的三级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致痛操作1 min、2 min时对照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操作前(P< 0.05);血氧饱和度对照组操作2 min[(93.8±2.0)%vs (94.7±2.0)%]及5min[(94.3±2.1)%vs(95.2±2.1)%]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同期水平(P<0.05);两组患儿操作1min、2 min的HR、RR均显著低于操作前(p<0.001);对照组HR操作1 min[(151.4-± 11.1)次/min vs(145.7±9.2) 次/min]、2min[(146.7±12.9) 次/min vs(140.1±9.3) 次/min]及5min[(135.4± 10.8)次/min vs(131.2±9.7次/min)]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期水平(P<0.001);对照组RR操作1 min[(58.3±8.4)次/min vs(47.5±8.0)次/min]、2min[(54.7±10.2)次/min vs(45.6±7.8)次/min]及5 min[(44.9±7.3)次/min vs(43.5±7.4)次/min]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期水平(P<0.001);观察组致痛操作第2 min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18);观察组护理干预30 min时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降低由于疼痛对血氧饱和度及RR、HR的刺激.

  • 中心静脉导管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管理

    作者:梁素娥;林碧红

    目的 通过推广中心静脉导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提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安全性,降低临床护理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0日至17日使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9月10日至17日使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适应症的患者选择血.管和输液工具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安全输液风险意识显著提高,药物外渗风险知情率达98.0%,高于对照组(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适应症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率达62.0%,高于对照组(2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知识的培训,正确评估血管和选择输液工具,对使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患者进行风险宣教后,建议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治疗,是中心静脉导管在我院得以安全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措施.

  • 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周伟;李新伟;许世敏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因及其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确诊为不孕的女性患者进行系统性检查,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造成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其中输卵管因素所占比例重,为53.03%.异常核型发生率为7.57%(10例),其中检出X染色体异常7例,以特纳综合征为主;检出常染色体异常3例.结论 不孕症的病因复杂,染色体异常与女性不孕关系密切,对女性不孕患者做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 剖宫产疤痕缺损的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袁秀英;孙晓岩;刘小媚;杨仁东;刘燕燕;黄丽娥;钟春华

    目的 了解剖宫产疤痕缺损(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Scar Defect,PCDS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妇女(共3500人次)进行电话随访及病历回顾分析,对有症状的患者行阴道B超检查确诊是否存在PCDSD;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缺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母体年龄、孕龄、剖宫产次数、阴道试产情况、缩宫素使用情况、剖宫产指征、羊水浑浊度、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24 h失血总量、产后母乳喂养时间等因素对PCDSD发生的影响.结果 PCDSD的患病率为22.5%(788/3500).剖宫产次数≥2次、术前使用缩宫素、试产时间≥5h、宫口扩张≥5 cm、胎先露已衔接、产后哺乳≤3个月的孕产妇PCDSD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母体年龄、孕龄、剖宫产指征、羊水浑浊度、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24 h失血量对PCDS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 剖宫产次数多、术前使用缩宫素、试产时间长、宫口扩张程度大、胎先露已衔接、产后哺乳时间短是PCDSD发生的危险因素,要加强对剖宫产的术前评估及产后康复指导.

  • TBL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双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作者:李荣华;周英;林艳;殷彩欣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双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 1级双语班护生60人为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模式;选取2010级双语班护生6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章节理论考核,并对观察组护生进行TBL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护生章节理论考试成绩为(82.50±4.70)分,对照组护生为(78.85±3.96)分,观察组护生章节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4.604,P<0.01);护生认为TBL是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教学模式,护生偏好TBL教学模式.结论 TBL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双语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得到师生普遍认可.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卫权;张耀源;陈荣健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120例受试者分为哮喘急性发作期组(80例)、哮喘临床缓解期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轻度、中度、重度、危重各2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IL-35水平,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IL-3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35水平依次下调,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35水平随哮喘加重而呈进行性下降(F=9.031,P=0.001);除哮喘临床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IL-35水平下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外,其余各组之间互相比较,血清IL-35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我们认为IL-35不仅可以作为监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来说,还有可能是保护性因子.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亮;孙继林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我院4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共54例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2.0%,与患者年龄、性别及阑尾切除方式无关,与患者体重指数、发病时间、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时间、切口冲洗以及是否留置引流有关.结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多因素相关,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针对多因素进行预防及控制,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 行为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玉凤;贾荣娟;尹爱良

    目的 探讨行为模式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糖尿病高危人群200例,按门诊查体单双号,单号分在实验组,双号分在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教资料、控盐勺、控油勺、量称、软尺;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行为模式干预,进行糖尿病教育、按糖尿病标准进行合理饮食、制定规律运动计划、定期查体、信息反馈、加强随访.分别在干预6个月、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的情况及1年后两组自身对照和两组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行为模式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两组患者自身对照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行为模式干预能帮助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控制生理、生化指标,降低风险因素,避免或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 糖尿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建定;王瑞伦;黄世荣;张小兰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任意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管理组,纳入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其余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自我管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管理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血糖综合评价为控制理想和控制良好的患者共33例(55.0%)高于对照组15例(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 巨大膀胱尿酸性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余钧雷;陈洁

    膀胱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本例患者膀胱结石长到如此巨大且为纯尿酸性极为罕见,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现将病例及巨大膀胱尿酸性结石的形成、特点、危害、防治总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的重视程度.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于晓霞;刘红;常明

    目的 应用腹部侧位X线平片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腹部侧位X线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血糖、肾功能、血脂、血钙、血磷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依据是否发生腹主动脉钙化将患者分成AAC组与非AAC组,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5例(67.1%)发生腹主动脉钙化,钙化主要发生于L4,并且从L1向L4钙化发生逐渐加重.组间对比分析显示,AAC组患者的年龄较大(P<0.05)且透析龄更长(P<0.01),低密度脂蛋白及钙磷乘积水平明显高于非AAC组(P<0.05),此外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非AAC组(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较高的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其发生可能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水平、透析龄及原发病为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Cys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弓

    目的 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胱抑素C(CysC)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住院的新发T2DM患者68例,其中踝肱指数(ABI)0.7 ~ 0.9者(A组)26例、ABI 0.5 ~ 0.7者(B组)24例、ABI小于0.5者(C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Cys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CysC与各组ABI的相关性.结果 与A组比较,B组HbA1c、FPG、2hPG、CysC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C组TG、TC、LDL-C、HOMA-IR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SBP、HbA1c、FPG、2hPG、CysC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A、B、C三组ABI指数r值分别为0.794、0.887、0.902,P值分别为0.013、0.002、0.002.结论 新发T2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新发T2DM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CysC与ABI水平呈线性相关,促进了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 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罗文韬;张勇;曹成安;罗国轩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降低脑外伤术后的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的326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2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导致其感染的各项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术后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时间及手术次数是影响患者颅脑外伤术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易发生颅内感染,而手术次数和留置脑室外引流管、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是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 改良式正畸固定矫治装置在替牙期埋伏上颌中切牙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尚峰

    目的 探讨改良式正畸固定矫治装置在替牙期埋伏上颌中切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口腔科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的58例替牙期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观察组28例采用改良式正畸固定矫治装置进行正畸牵引矫治.比较两组患者疗程、复查次数、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状况.结果 对照组平均矫治时间为(14.7±3.6)个月,平均复查次数为(18.5±5.3)次;观察组平均矫治时间为(7.2±1.8)个月,平均复查次数为(10.1±1.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00;t=13.57,P=0.003).观察组患者矫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vs.46.67%; x2=9.774,P=0.002),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71%vs.43.33%; x2=7.714,P=0.006).治疗后,对照组患牙唇、牙槽峭顶到CEJ长度均较同名牙长,牙根长度,牙根唇、舌侧被牙槽骨包绕长度占总根长的比例均较同名牙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牙唇、牙槽峭顶到CEJ长度,牙根长度,牙根唇、舌侧被牙槽骨包绕长度占总根长的比例与同名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替牙期埋伏上颌中切牙患者,改良Nance弓治疗能够有效对患牙进行矫正,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黄壬海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加味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82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味(陈皮、黄连、枳壳、黄芪、白芍、炙甘草、茯苓、白术、党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短于对照组的70.73% (P<0.05);观察组嗳气反酸、腹痛腹胀及口苦纳少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43±0.41)d、(3.13-± 1.22)d和(4.77±1.32)d,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的(4.37±0.42)d、(5.24±1.24)d和(6.86±1.35)d(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西药显著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使用.

  • 针灸治疗面瘫患者6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鲍金英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两组面瘫患者(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66.2-±18.4)vs(55.8±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95.38%与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面瘫病症患者施以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与西医药物治疗,应推广应用.

  •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居民高血压认知调查报告

    作者:李曼;李慧

    目的 了解西安市莲湖区城市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情况,同时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85名城市居民进行高.血压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对高血压总体知晓率为43.21%,但是22 ~ 44岁人群的平均知晓率偏低,且知晓率在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大对高血压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采用联合防治手段来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目的.

  •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罗岚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泡成功着床的重要影响因素,迅速发展的辅助生殖技术仍面临终妊娠率不高的窘境,提高子宫容受性成为当今治疗不孕症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各种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不断涌现,传统中医讲究补肾兼顾活血、健脾、疏肝疗法;现代西医则尝试通过应用西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血运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本综述总结近年来中西医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 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心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谢泳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应用于胎儿心脏进行三维成像和筛查,为临床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分析了实时三维超声的成像原理,并对几种主要的平面模式及其临床应用展开了分析.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能实时显示胎儿心脏房室壁、腔窒、瓣膜、瓣环、心脏大血管等结构的整体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能直观呈现出胎儿心脏结构的立体形态,是发现心脏结构、功能异常的重要辅助手段.

  • 关于建立消毒员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探讨

    作者:刘玲;杨晓丽;何冲梅

    本文基于消毒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符合建立标准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基础上,提出制定消毒员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 临床应重视术前评估——读手术护理论文有感

    作者:余同珍;钟华荪

    看了有关手术护理论文,文中阐述术后护理的内容较多,且护理措施较具体,而术前描述的护理措施内容少且淡描,有的文章有写术前探访,但多陈述一般知识教育内容及常规的开导患者语句,使人感到术前评估与教育内容泛乏.我认为术前护理评估是护士全面掌握患者信息的基本护理措施,是与患者建立融洽、互信、平等的护患关系基础,就这个问题谈谈术前评估的体会.

    关键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