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临床降脂治疗中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观察分析

    作者:方植;张秋兰

    目的 探讨降脂疗法中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降脂治疗的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TC、TG等生化指标.结果 TC和TG均升高,而且出现越早,病情越严重;HbA1c、TC、TG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HbA1c对血糖监测有重要意义,降糖降脂应同步进行.

  •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秀萍;陈烜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重肝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4例重肝并发SBP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逐项登记归纳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热31例(70.5%),腹胀39例(88.6%),腹痛15例(34.1%),腹部压痛27例(61.3%),腹部反跳痛14例(31.8%),腹水WBC>0.5×109/L16例(36.4%),腹水细菌培养阳性6例(13.6%),死亡36例(81.8%).结论 重肝并发SBP的腹膜刺激症状常不典型或缺如,诊断困难,并发SBP可明显加重患者的病情,治疗棘手,病死率高,老年患者更高.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后肺功能的随访研究

    作者:黄小霏;高平明;林露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经治疗后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30例生后接受机械通气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的NRDS患儿于纠正胎龄37周时进行肺功能随访.测定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公斤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及顺应性(Crs/Kg).结果 1.治疗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除Tptef/Te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ptef/Te为(39.45±1 3.77)%,明显低于对照组(59.16±22.65)%,P<0.05,有显著性差异.2.达峰时间比与机械通气天数、高吸气峰压、高呼气末正压、高吸氧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NRDS患儿经积极治疗肺功能在短期内未能完全恢复,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露;曾美虹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7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作常规平喘,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

  • 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红燕;林静惠

    目的 观察一对一陪伴分娩对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240例一对一陪伴分娩(实验组)和1120例传统式分娩(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产程较对照组短(P<0.01),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1),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0.05),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 一对一陪伴分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了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更多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旷怡;伍国强;郭健童;曾薇;蒋龙元

    目的 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中毒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两科抢救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人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4~62岁,平均(34±12)岁.病因为过量食用隔夜白菜、菠菜、咸菜、泡菜、腌肉、咸肉、熟食卤味、火腿肠,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和进食反复煮汤.32例在进食后0.5~2h发病,特征性表现为全身不同程度的青紫,尤以口唇周围、四肢末端明显.血气分析示PaO250~85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在75%~88%之间.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5例;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5~3mm,并T波低平、倒置4例,其中伴房性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搏1例;V3,4ST段弓背向上抬高4~6mm,T波双相1例.剩余食物或呕吐物经毒物分析证实为亚硝酸盐中毒,尿亚硝酸盐定性检查全部为阳性.经催吐、洗胃、导泻、高流量吸氧及使用特殊解毒剂美蓝,辅以维生素C、辅酶A、维生素B12和对症治疗,31例在给药后1 h内紫绀及相应症状消失,1例于1 h后再次静注相同剂量的美蓝后紫绀消失,SpO2示静注美蓝过程中前10min下降,静注完毕后即恢复至用药前水平,随后较大幅度上升,均于60min上升至>95%.32例均于24~48h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肉食加工的卫生监督及知识培训,加强个人饮食卫生可预止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急性亚硝酸盐中毒需综合治疗,美蓝疗效肯定,但宜小剂量缓慢给药.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8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东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87例和同期开腹手术48例卵巢囊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z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结果 87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比较两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既往盆腔炎病史.经统计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治疗卵巢囊肿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卵巢巧克力囊肿致盆腔粘连有一定的手术难度,但只要解剖结构清晰,均能成功完成手术.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
  • 羊水污染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江宁;李永红

    目的 通过对分娩期产程中羊水胎粪污染的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其产科处理及降低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羊水胎粪污染3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污染孕妇胎心监护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剖宫产分娩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产程中发现羊水胎粪污染时需加强胎心监护,重视胎心基线及变异,对异常者应积极处理,尽快结束分娩为宜.

  •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作者:余洪莉;邝风田

    目的 探讨早孕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835例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资料,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835例中,药物流产失败率8.2%.失败原因与年龄、孕龄、经期、孕囊直径、即往分娩方式、子宫位置、孕产次、胚胎发育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 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失败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以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

  • 糖尿病足坏疽发生发展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治

    作者:林楚英;庄惠玲;李应专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坏疽发生发展相关因素及防治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68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痊愈者30例,>3个月痊愈者38例,后值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坏疽程度及微循环障碍状况与前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发生发展呈多维相关性,增强患者的防治意识,有效的控制血糖、控制感染以及足部护理等方法至关重要.

  • 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探讨

    作者:黄柏强;宁球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外科治疗.方法 将40例AHNP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AHNP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与非手术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死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伴发病、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老年AHNP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伴发病和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老年AHNP病死率的关键性措施.对非胆道梗阻性AHNP尽量避免采用早期手术治疗.

  • 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林秀红

    目的 研究过期妊娠对母婴的不良影响,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过期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有对比性的152例足月妊娠产妇作对照组.结果 过期妊娠组的羊水过少率19.0%,胎儿窘迫率21.0%,剖宫产率76.2%,新生儿重度窒息率4.0%,围产儿死亡率1.6%.结论 过期妊娠易并发羊水过少和胎儿窘迫,有较高的剖宫产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对母婴有一定的危害性.

    关键词: 过期妊娠 影响 处理
  • 成人still病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其华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人的特点.方法 对32例确诊为成人Still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因未明的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伴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增多,肝功能受损.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它疾病而诊断.

    关键词: 成人Still病 特点
  • 胰腺闭合性损伤24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唐志良;黄擎雄;陈伯棠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24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胰腺损伤的和程度分别行裂口缝合引流术,远侧胰切除、近侧胰缝合术,远侧胰切除、胰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侧胰缝合、远侧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胰瘘4例(16.7%),腹腔感染3例(12.5%),死亡3例(12.5%).结论 闭合性胰腺损伤术前诊断不易,术中应仔细探查胰腺.及时、合适的手术治疗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胰腺 损伤 诊断 治疗
  • 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附39例临床报告)

    作者:李发辉;李朝龙;朱玮冰;周占春;张连新

    目的 探讨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2005年10月收治的39例合并静脉高压症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一期手术30例,分期手术9例,治愈33例,6例死亡.结论 对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应兼顾肝胆管结石的门静脉高压症这两个病,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同时处理或分期处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 格雷夫斯病甲状腺肿大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作者:黄凤;周昭远

    目的 研究格雷夫斯病甲状腺肿大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初诊或复发的格雷夫斯病患者经甲状腺B超筛选出甲状腺肿大组19例,甲状腺不大组16例,均抽血查T细胞亚群,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甲状腺肿大组与甲状腺不大组的T细胞亚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格雷夫斯病甲状腺肿大与T细胞亚群异常程度无关.

  •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体位与运动对排石效果探讨

    作者:张秀芳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是近年来在尿石症治疗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但由于结石位置的不同,同等方式的治疗往往结石排出体外的时间及效果也不尽相同,这除与个体差异、结石的性质、梗阻原因、肾功能影响等因素有关外,治疗后患者的体位与运动也直接影响到排石的效果.为此,于2003年4月~2005年5月我科对150例行ESWL后的病人除指导多饮水外,还对患者进行了碎石后体位与运动的指导,结果显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口腔无痛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巫燕辉

    目的 探讨口腔无痛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二组,试验组使用The Wand进行局麻注射,对照组使用传统注射方法.注射后由患者本人用10点视觉模拟标尺表(VAS)评定注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注射部位的疼痛VAS值用u检验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The Wand与传统注射法相比有着明显的无痛注射效果.x2检验统计学分析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heWand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能有效的减轻传统注射过程中产生的疼痛.

  • 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复杂性结石的治疗经验——附32例报告

    作者:李斌

    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复杂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膀胱切开取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电切除术(TUVP-TURP)同期治疗高危BPH合并膀胱复杂结石32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82min,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3~10个月.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5分降至8分,10个月为6分,大尿流率(MFR)由术前平均7ml/s上升至3个月的16ml/s,10个月为18ml/s.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安全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高危BPH合并膀胱复杂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国产尿促卵泡素(FSH)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左约维;蒋洲梅;洪淡华;卢秀兰

    目的 观察国产FSH用于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2年8月~2003年4月妇科门诊就医、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44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22例,对照药物为进口高纯度FSH制剂Metrodin HP,激素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3~5天开始肌注国产FSH或Metrodin HP 75IU/日,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停药,改为HCG1 0000iu,肌注1次,注射后30~36小时同房或人工授精,HCG用药后第2天B超检查以证实排卵,出现卵泡发育或排卵或妊娠者判定为治疗有效.结果 两组各22例均为显效病例,其中出现排卵者均为21例,排卵率均为95.5%.实验组妊娠者共6例,妊娠率28.6%;对照组妊娠者共5例,妊娠率23.8%.两组比较,治疗有效率、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国产FSH与Metrodin HP在促排卵治疗中有一定的等效性,安全性可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彩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前通道建立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卫东;曾灵峰;曹国灿;付发军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建立通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彩超引导下对30例肾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建立通道.结果 本组30例均能一次准确完成穿刺置管建立术前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彩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前建立通道的方法安全、简单、准确,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阶梯药物治疗71例癌痛患者体会

    作者:杨志成;张升红;范元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用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71例癌痛患者进行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首先要诊断清楚癌痛的原因,明确疼痛分级,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尽量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止痛,"按时"给药,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密切观察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71例癌痛患者经采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后,58例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显效率达到81.7%.结论 科学合理应用三阶梯疗法,能够有效控制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 人工流产术应用利多卡因宫颈阻滞的效果观察

    作者:向冬梅

    目的 研究人工流产中应用利多卡因作宫颈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患者,人工流产中2%利多卡因5 ml在宫颈4点及8点处行神经阻滞,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多卡因作宫颈旁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对宫缩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 26例无痛人流术后投诉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吴绮丽;彭贵红

    对目前实施的无痛人流过程中潜存的缺陷及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个案的原因分析,以达到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方法,对存在的投诉与纠纷进行调查分析,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了解无痛人流手术中涉及的服务性问题,法律法规问题,代理方面问题等,有利于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法律保护,促进护理人员改变工作态度,提升技术水平,以更深层上减轻患者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应重视目前存在的不满意见和投诉.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叶家骏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其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05年1月间共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247例病例,总结其治疗体会.结果 本组247例病例中保守治疗治愈183例,手术治愈49例,总治愈率为94.2%;中转手术58例,中转手术率为19.7%,术后死亡9例,死亡率为4.2%;放弃治疗6例.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在早期阶段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全身营养支持、解痉镇痛、消炎利胆、溶石、中医中药等保守治疗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 手术联合射频治疗复发性儿童呼吸道乳头状瘤75例临床分析

    作者:苏业山;张鸿彬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射频治疗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采用支撑喉镜下手术摘除瘤体,联合射频治疗75例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的病人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治疗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CT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吴志峰;何永垣;毛志钢

    目的 总结11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CT定位微创抽吸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CT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抽吸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动态CT复查.结果 定位准确率达90%;首次抽吸后血肿量减少1/3~1/2,临床症状好转98例,血肿量变化不大9例,血肿量增加11例.结论 CT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经济安全、病死率低的优点.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梁茵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补锌、健脾、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胶囊治疗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

  • 安福隆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英强;黄渊炳;黄肇权;陈志锋

    目的 探讨安福隆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30例,安福隆联合苦参素治疗,Ⅱ组30例,单用安福隆治疗,Ⅲ组30例,单用苦参素治疗,Ⅳ组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HBSAg、HBeAg、HBV-DNA.结果 联合治疗组HBeAg、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药物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安福隆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洛赛克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王任之;黄飞雄

    目的 探讨洛赛克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136例,洛赛克治疗组78例,其中胃溃疡(GU)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48例;西米替丁对照组58例,其中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8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洛赛克8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12h1次,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2次.对照组用西米替丁8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日2次,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西米替丁400mg,1日3次.两组治疗同时均口服阿莫西林1.0g,1日2次,克拉霉素0.5g,1日2次.1周后单用洛赛克20mg,每日1次;西米替丁400mg,1日3次.疗程4周,4用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 治疗后3天内洛赛克组有66例止血(84.61%),西米替丁组有35例止血(60.34%); 5天内止血洛赛克组有10例(12.82%),西米替丁组有11例(18.97%);止血显效率洛赛克组为84.61%,西米替丁组为60.34%,总有效率洛赛克组为97.44%,西米替丁组为79.3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58.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法对HP根除率分别为98.72%、60.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末发现有毒副反应.结论 洛赛克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而又安全的药物.

  • 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分析

    作者:黄晓青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3年5月~2005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2780张,了解和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共858张,其中不合理使用处方168张占19.58%,不合理处方存在着同类药重复、联用药理拮抗,用法、用量不当以及大处方等多种情况.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还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尚需提高.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腹部手术后动力性功能障碍

    作者:王立勇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小儿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动力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开腹及胃肠手术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5mg/(kg·d),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天,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不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胃液引流量逐日减少及无胆汁粪渣,引出胃液清亮,食欲增加,术后72小时前肠鸣音恢复,有肛门排气排便,有效为率80.0%,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 应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小儿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动力恢复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利百素凝胶防护髋部骨折术后伤肢肿胀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惠冰;潘翠欢

    目的 观察复方七叶皂苷(利百素)凝胶防护髋部骨折术后伤肢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股骨颈、粗隆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百素凝胶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测量术后3天、7天伤肢肿胀程度,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利百素凝胶组与对照组在防护伤肢肿胀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后外涂利百素,能快速明显减轻伤肢肿胀,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爱荣

    目的 观察和比较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用5%葡萄糖25 0ml加葛根素注射液(0.2g/支,2ml/支)400mg,5%葡萄糖25 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4ml,每日1次静滴,疗程21天.对照组36例,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4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21天.必要时口含硝酸甘油片,并记录其消耗量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靠、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 地塞米松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邓盈军;徐华;王彩云;邓超蓝;陈海燕

    目的 评估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收住时间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采用常规组的治疗措施外,加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58例患者中,常规治疗组有17例(占65.4%)并发ARDS,死亡1 0例(占38.2%);地塞米松治疗组有10例(占35.7%)并发ARDS,死亡2例(占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疗效显著,能降低其病死率.

  • 多种疫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悦;许少华

    目的 评价多种疫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2例,常规予家庭氧疗、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2.5g静滴,每月1次,每个病人于观察开始前注射肺炎疫苗1次,并于我国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相应的灭活流感疫苗[1].两组患者均观察2年,每2周随访1次,对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进行临床评价,对急性发作次数、天数及住院次数、天数进行对比登记.结果 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天数和住院次数、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多种疫苗联合丙种球蛋白能提高COPD患者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明显减少急性发作,在稳定期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 倍它乐克联用地高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干预

    作者:杜雪霞;张天弼;李国洪

    目的 探讨倍它乐克联用地高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地高辛和倍它乐克,地高辛0.125~0.25g/日,倍它乐克初始剂量6.25g/次、2次/日,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加量至12.5~25mg/次、2次/日,随访1年后,观察静息时等活动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后、QT离散度、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等变化.结果 经用地高辛联用倍它乐克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110±14.1)VS>(2.1±10.30,活动后心室率(140±18.6)VS(88±1 3.2),QT离岸散度(68.3±9.2)VS(52.4±7.8),左室射血分数(33.8±11.2)VS(46.9±9.4),6分钟步行距离(278.3±26.2)VS(389.5±29.2).上述治疗前后比较,P值<0.001,而收缩压舒张后治疗前后改变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过程中未见洋地黄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 倍它乐克联用地高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房颤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控制心室率及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耐受性好.

  •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李忠华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2例,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选用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连续口服,疗程3周.结束后观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WBC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与WBC对照,治疗组血清胆固醇、C反应蛋白、WBC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改善接受常规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表现.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138例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志玲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方法,减少异位妊娠的手术率.方法 对138例异位妊娠的就诊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肌注MTx,观察β-HCG、B超了解盆腔包块、内出血、药物的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是88.4%,对照组单用MTX成功率是60.9%.两组在观察治疗中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β-HCG转阴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用MTX治疗效果好,β-HCG下降快,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骨性牙颌面畸形正颌治疗手术护理

    作者:陈文平

    目的 总结骨性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231例牙颌面畸形手术的护理过程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 23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软组织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结论 正颌手术是牙颌面畸形治疗中关键的一环,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的成功.

  • 新生儿两种不同动脉采血方式的护理体会

    作者:叶晴;王明明

    目的 提高一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损伤.方法 以临床检验血气分析为例,比较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损伤程度.结果 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51%,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2.62%.桡动脉组对穿刺部位损伤程度为1.16%,股动脉组对损穿刺部位伤程度为8.33%.结论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新生儿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能减少创伤和护理工作时数,值得临床推广.

  • 肺癌和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潘彩英

    目的 分析肺癌和食管癌术中的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供护理上的早期干预.方法 针对手术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及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对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临护.结果 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治愈出院.结论 为今后肺癌和食管癌手术的护理提供了经验.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多灶性脑梗塞的护理观察

    作者:叶雪梅;欧阳景华;周民芳;钟细娣;叶向红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组以血管闭塞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性脑血管事件.因其发病机制和疾病演变过程中均可能涉及凝血机制的异常变化,因此,抗凝治疗是其目前经常的治疗选项.由于存在潜在的诱发出血的倾向,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是抗凝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总结我科150例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住院的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多灶性ACI患者的护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 急诊接诊护士综合素质与分科技巧分析

    作者:胡才英;李少华;马少珍

    急诊是医院前线,急诊接诊护士作为首先接触病人的重要角色,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护士素质,而且要熟悉分科技巧才可以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为及时的抢救赢得时间.文章对急诊护士综合素质和分科技巧作了分析,供护理同仁借鉴.

  • 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附103例报告)

    作者:李燕云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近2年来10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积极、合理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抢救的成功机率.103例报告中有52例经急诊抢救后转病房治疗,35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13例在急诊观察室留观,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有效的护理及配合对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 2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关素芳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精神病的病死率为1.67‰,主要死因依次为躯体疾病、猝死、药物副作用、自缢.结论 必须重视精神病人躯体疾病、猝死等的预防、观察和护理.

  •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化疗药外渗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柔妹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化疗药外渗的护理体会治疗化疗药外渗的疗效.方法 将85例化疗药外渗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敷药组(对照组)局部以止痛消炎膏外敷;局部封闭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在外渗部位作环行封闭.结果 治疗组42例中27例(64.3%)痊愈,13例(31.0%)有效,2例(4.7%)无效;对照组43例中10例(23.2%)痊愈.22例(51.2%)有效,11例(25.6%)无效,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化疗药外渗,治疗效果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作者:袁晓梅;陈敦金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62例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产后检查,研究组31例在常规产后检查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在产后第一周及第四周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三周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 育龄妇女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后的健康教育

    作者:肖秋香;周伟

    目的 更好树立育龄期妇女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心胸外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育龄期患者进行分段式有目标的抗凝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 44例患者无出现明显的月经紊乱,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好,其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两年顺利足月妊娠手术分娩一健康的男婴.4例出现经量和经期异常,经对症处理效果好.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育龄妇女在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并调节好华法令的合适用量并有强烈的生活信念下是可以和平常女性一样享受健康生活的.

  • 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心理需求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锦英;周佩如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需求,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妇科门诊手术病人4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心理安慰和解释,手术前不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心理状态、焦虑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后,建立护士在病人心中的权威,控制手术全过程病人的心理状况,取得手术佳的配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

  • 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观察与防治

    作者:彭妙瑚

    目的 探讨血透中低血压的观察与防治.方法 采用防止过量超滤、改变透析方法、搞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方法预防血透中发生低血压;采用减慢透析脱水速度、静脉滴注高渗溶液,提高透析液钠浓度等措施纠正低血压.结果 血透中发生的304例次血压,经治疗处理后,245例次(80%)血压恢复正常血透继续进行,59例次(19.6%)低血压持续,不得不结束血透,但无1例死亡.结论 积极防治及时处理,防止过量超滤是防治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关键.

  • 静脉滴注催产素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燕霞

    催产素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在产程过程中经常应用到它,如果使用得当,可使产程进展顺利,反之则危及生命.回顾和总结我科在临床根据子宫收缩准确情况调节催产素滴速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经验,得出结论: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软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大出血等.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共使用催产素引产345例,305引产成功,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方玉婵;吴倩;蔡珊;纪曼芬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针穿刺失败以护士不良心理因素、患儿血管情况较差、护士技术水平等为主要原因.结论 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及合理选择血管是预防穿刺失败的关键.

  • 1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的护理

    作者:叶翠萍;林小青;何丽芳;黄燕菊

    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室或左右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以左室受累为主,临床多为表现病程进展的任何阶段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和猝死,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末期扩张型心脏病的首选方法,2006年我院成功地为1例终末扩张型心脏病实施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2周后康复出院,这是迄今华南地区唯一手术后快健康出院的病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谢永肖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17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结果 172例中治愈112例,治愈率65.12%.死亡42例,死亡率24.42%.致残18例,致残率10.47%.结论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可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循序进行,分秒必争地实施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琴;习凤英;吴侃倪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复发率.方法 收治的123例围绝经期患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患者,予米非司酮12.5mg/qd,每日睡前服,连用3个月为一疗程,通过病史、妇检、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监测其病灶治疗前,后变化及症状改善,副反应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123例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痛经消失,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子宫及肌瘤,卵巢异位囊肿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47.60%、5 0.80%、68%,(P<0.05),36%患者自然过渡到绝经期,子宫肌瘤,异位囊肿进一步缩小,经随访复发率低.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效果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 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武军;张晓华;肖玉根;曹修淮;姚琦;王昆;杨清水;梁雄

    目的 通过乳晕下注射示踪剂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研究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哨淋巴结标记定位活检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用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方法,定位23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行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 在23例行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乳腺癌患者中,21例定位显示发现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91.3%.结论 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基本显示乳腺癌患者区域淋巴转移情况,定位是准确的.

  • 1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作者:梁海林;胡岳林;张清波;邬祥惠;梁子钧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肝炎组(31例)、慢性肝炎组(85例)、肝硬化组(38例)、本院健康体检职工为对照组(24例).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全血比粘度在不同切变率时均较对照组低,并随肝炎由急性向慢性和肝硬化发展时,血粘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肝硬化与对照组、与急肝组、与慢肝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对于早期诊断肝硬化及其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肿瘤化疗神经毒性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宇清;梅开勇;杜志强;江素华;曾波航

    目的 观察化疗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相应治疗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接受化疗的48名恶性肿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化疗同时使用抗神经毒性的药物治疗,另一组单用化疗,观察两组出现神经毒副作用包括神志、周围神经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情况.结果 化疗同时进行抗神经毒性药物治疗的试验组神经毒性轻于对照组,未出现Ⅳ度神经毒性.结论 多种化疗药物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化疗同时给予相应保护神经系统的治疗可以减轻神经毒性.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神经毒性
  • 吸入氟替卡松联用孟鲁司特对婴幼儿哮喘的防治作用

    作者:朱美华;梁敏;唐普润;温红艳

    目的 观察吸入氟替卡松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在婴幼儿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3例中-重度婴幼儿哮喘患者分3组吸入氟替卡松联用孟鲁司特组为A组(n=24)、单吸入氟替卡松为B组(n=22)、把不依从治疗者的作对照组C组(n=17)进行6个月的治疗,观察各组患儿在6个月的研究期中发生急性发作时的哮喘症状评分、每次发作持续的天数、发作次数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总量.结果 规律吸入氟替卡松并联合每天口服孟鲁司特组的患儿哮喘的症状评分、每次发作持续的天数、发作次数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总量明显低于单吸入氟替卡松组和对照组,(P<0.01);单吸入氟替卡松组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每次发作持续的天数、发作次数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总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吸入氟替卡松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可显著提高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同时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量.

  • 乙肝血清前S1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虹英

    目的 观察PreS1与HBeAg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和正常人体检的血清528份,检测PreS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并分析PreS1与乙肝病毒血清指标相关性.结果 在528份血清中,HBeAg阳性血清161份,PreS1阳性118例,阳性率73.3%;HBeAg阴性血清156份,PreS1阳性56例,阳性率35.9%,抗-HBe阳性血清122份,PreS1阳性45例,阳性率36.9%;HBV-DNA阳性血清153份,PreS1阳性118例,阳性率77.1%.结论 在HBsAg、HBeAg抗原抗体系统及HBV-DNA对HBV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中,PreS1可以补充表达HBV病毒的活动性,提高HBV病毒感染复制及在发生变异时的检出率

  • 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优势分析

    作者:徐刚

    目的 评价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sma hominis,Mh)的优势,为提高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取经过12小时UU/MH肉汤增菌的临床疑似标本洗脱液直接接种于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在5%CO2和95%N2的气体环境中培养24~48 h后,低倍镜下观察特征性菌落,计数其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同时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作对照,观察UU孔、Mh孔及计数孔颜色的变化.结果 172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检出UU感染59例,MH感染19例,混合感染16例,UU计数≥104CFU者40例,MH计数≥104CFU者15例;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出UU感染63例,MH感染13例,混合感染13例,UU计数≥104CFU者45例,MH计数≥104CFU者10例.结论 支原体确证琼脂培养基,简便易行,观察菌落准确性高,提高MH的检出率及液体培养基的确证性.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测定法与计算法的比较

    作者:黄倩

    目的 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测定血脂(包括TC、TG、HDL-C)中的含量,根据TG的不同水平对两种方法得出的LDL-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G<4.52m mol/L时,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TG>4.52m mol/L时,两种测定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有条件的实验室应采用直接测定法测定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 TRT4半自动血凝仪的评价与应用

    作者:翁建盛;候静君;郑会敏

    目的 通过对TRT4半自动血凝仪线性关系,准确性等的检测,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仪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T、APTT、FIB标准定值血浆分别检测TRT4半自动血凝仪的线性关系、精密度、主要干扰物影响.结果 该仪器的线性关系的相关系数在0.9941~0.9983,精密度CV值(0.78~4.8)%之间,主要干扰物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TRT4半自动血凝仪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干扰物影响少,可开展项目多,操作简单,其重复性优于手工操作,适合国内中小型实验室使用.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非淋球菌感染共生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洁;钟柳英;余琳;陈敦金

    目的 为了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与非淋球菌感染共生、协同致病的关系.方法 对2003年4月~2005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性病专科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47例,进行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检查分离培养及非淋球菌(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培养,进行临床分析,6个月以上的连续性观察.结果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47例,合并非淋球菌感染率为60.81%(211/347)、合并Uu感染率为42.94%(149/347)、合并Mh感染率12.68%(44/347)、合并Ct感染率为5.18%(18/347).合并Uu、Mh、Ct的感染率间有显著性差异(x2=25.29,P<0.001).结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易合并非淋球菌感染,采用抗非淋球菌感染和局部抗念珠菌联合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迅速痊愈,获得满意的疗效.

  • 胃脘痛的从肝论治

    作者:林国戴

    目的 观察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所至的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对1 98例肝气犯胃型的胃脘痛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痊愈179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胃脘痛
  •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健红;黄坚红;陈秀慧

    目的 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2例患者按随机表分为两组,针刺组32例,采用针刺;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针刺组治疗中风后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仅76.67%,组间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本兼治周期辨证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作者:李东梅

    目的 探讨中医标本兼治周期辨证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患者采用标本兼治周期辨证服用中药,根据月经周期,经前方疏肝活血、消滞散结以治标,经后方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以治本.对照组60例口服西药三苯氧胺(TAM).2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结果 中医标本兼治周期辨证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对照组三苯氧胺治疗组(P<0.05).结论 结合乳腺的生理、病理,运用标本兼治周期辨证用药的中医治则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 中医非药物治疗失眠80例

    作者:颜爱群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高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失眠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由于失眠的多因性,其治疗也应多样化.笔者通过对80例失眠患者进行中医非药物治疗,治愈率46.25%,好转率36.25%,取得了较好疗效.

  • 大亚湾区4~12个月婴儿气质类型调查与临床应用

    作者:刘雪迎;黄桂香;钟彩萍

    目的 了解大亚湾区4~12个月婴儿气质类型,探讨其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亚湾区120名4~12个月婴儿为研究对象.应用《4~8月婴儿气质问卷》CITS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平易型婴儿占26.67%,中间偏平易型占27.5%,中间偏麻烦型占19.17%,结论 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上尝试生物一心理医学治疗模式,有利于患婴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改进父母的养育观念和育儿方法.

  • 12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易患因素分析

    作者:钟雪花;朱小宁;张雨华;刘伟莲;陈春秀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易患因素,为临床更好地预防RVVC制定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一年发作4次以上,久治不愈的128例患者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分泌物取样送检验科进行镜检及培养,通过填写事先设计好的两份问卷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12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问卷调查,总结出此病的易患因素主要为长期反复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性伴未同治、文化程度较低、经期不洁性行为、妊娠、心情压抑、穿不透气化纤内衣、混合洗衣等,并对易患因素的发病原理进行全面分析.结论 医务人员在临床接诊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及生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时指导治疗,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正确认识并避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易患因素.

  • AIDS的治疗进展

    作者:尹纪来;高飞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Lmmunodeficienly Syndrome,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ly virus,HIV),它感染率高传播速度快.近二十年来,抗AIDS的治疗虽然有了显著进展,自198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了第一个治疗AIDS的药物-叠氮胸苷至今已经批准了多种化学药物用于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它们可抑制逆转录酶、蛋白酶或整合酶的活性,但都存在在抗病毒作用的持久性,以及长期使用后出现的耐药问题.目前针对AIDS治疗的手段很多,主要包括抗HIV治疗和设计靶向药物治疗两方面.大多数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药复方制剂肾宝片中淫羊藿的含量

    作者:杨加域;谭旭霞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使淫羊藿苷能方便的从样品的复杂成分中分离,采用Symmetry C18ODS柱(250mm×4.6mm,5 μm),以乙腈-水-冰醋酸(25:75:1)为流动相,测定复方制剂肾宝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肾宝片的质量控制.

  • 477例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梁坚忠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探讨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对开平市某工厂477名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HBV感染率为93.71%;HBsAg、抗-HBs阳性率为13.00%、70.2 3%,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感染模式有9种,以抗-HBs+抗-HBc、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46.09%、28.19%、10.96%.结论 HBV感染在我市健康人群中仍有较高的感染率,且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对成年人应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乙肝疫苗接种可对未感染者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影响着人群HBV的感染模式.

  • 2000-2005年容桂地区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作者:何万生;谭彩霞;欧阳素琴

    目的 通过对容桂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及传染病监测报告进一步对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将近5年本地区麻疹病例资料逐年统计,将有关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结果 2000~2005年容桂地区累计麻疹病例有124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0.49/10万.2000~2 004年麻疹春季病发,主要集中在3~6月份,占总例病例28.2%,其中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分别占总例数的8.87%及8.06%.9~12月份无病例.2005年麻疹病例89例,占总例病例71.77%,其中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分别占总例数的20.96%及21.72%.124例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无免疫史31例及免疫不详87例.结论 要有效地控制麻疹的发病,需采取大规模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提高免疫接种率;建议本地区复种是在1.5岁进行,这样可以使由于初免失败和漏种人群尽早获得免疫保护.

  • 子宫肌瘤病因分析及其大鼠模型的制备研究

    作者:刘映霞;陈文萍;付清梅;蔡宇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病因及其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20只健康未孕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己烯雌酚0.1ml,黄体酮0.1ml,股内侧肌肉肌注,每只每日1次,共30日.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血清IL-2、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FSH、LH、E2及P含量均明显升高,血清IL-2值降低,TNF-α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鼠子宫肌瘤模型制造成功.肌瘤的发生、发展上雌激素、孕激素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大鼠模型
  • 十二烷基硫酸钠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及电导行为研究

    作者:吴文娟;王菊平;杨少湖

    目的 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庚烷/正丁醇/水体系微乳液的相行为和电导行为进行了研究.方法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微乳体系的电导率.结果 体系在水滴定过程中均出现渗滤电导现象,温度升高,体系的电导率增大,表观活化能也增大,SDS微乳体系在pH2.5~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酸、碱性能.结论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可研究微乳体系的结构及结构转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