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点按人迎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壮志;田伟;贾荣娟

    目的 观察点按人迎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入的57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持续点按人迎穴,两侧交替进行,每侧约5 min,共1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配合颈椎牵引1次、d,每次20 min,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方法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1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t=13.793 6),治疗后两组比较(t=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7.9%),1年后复发率(13.8%)明显低于对照组(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按人迎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92例疗效观察

    作者:舒鹏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尺桡骨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2例,选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88例,选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3个月和6个月时的前臂旋转功能.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骨折愈合快,在远期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上与传统钢板固定法效果相同,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保留睾丸引带在200例腹腔镜小儿隐睾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庆堂;姚干;梁健升;吴志强;张庆峰;郭健童;范国勇

    目的 探讨在小儿腹腔型隐睾手术中保留睾丸引带的意义及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200例保留睾丸引带行腹腔隐睾手术的腹腔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严谨地回顾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50~65 min,平均时间60 min,良好160例,一般40例,术后随访未见术后腹膜粘连、睾丸回缩或者萎缩等不良情况.结论 在保留睾丸引带的情况下行小儿腹腔型隐睾手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更是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儿术后恢复快且非常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前列腺电切术后迟发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作者:黄子荣;杨志坚;刘肇华;吴炳权;陈敏坚;莫劲军

    目的 研究前列腺电切术后迟发出血的治疗与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3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均经积极处置后治愈出院.其中保守治疗治愈27例,7例严重出血患者均需要输血治疗,其中的6例急诊手术行膀胱内的血块清除和电切镜止血处理.结论 迟发出血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残留腺体过多、组织碎片清理不彻底、焦痂脱落、过度活动、下尿路感染、大便不通畅等原因有关,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良好.

  • 34例脑室铸形微创治疗临床体会

    作者:仇尔宁;容耔耘;陈达良;卢乐年;汪翔

    目的 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34例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病例治疗过程的分析,探讨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34例脑出血并脑室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例均入院后施行微创治疗策略,即早期行脑室外引流和、或血肿腔钻孔引流,脑室和、或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配合降颅压、营养神经、促醒、护脑、预防癫痫等内科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患者出院时均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12例,占35.3%,轻度残疾8例,占23.5%,重度残疾8例,占23.5%,植物生存3例,占8.8%,死亡3例,占8.8%.结论 脑出血为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病,而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约占所有脑出血的3%~5%,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及发展,近年来,微创治疗脑出血并脑室铸形的治疗策略基本形成共识.我院在治疗脑出血并脑室铸形过程中,采取微创治疗方法,即早期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和、或血肿腔钻孔引流,脑室和/或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 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欧阳云英

    目的 对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经阴道无齿卵圆钳钳夹术.对两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出血量以及止血失败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止血起效时间为(8.2±2.1) min,止血失败率为0%,出血量为(1231.2±124.2) ml;而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为(19.2±5.5) min,出血失败率为14%,出血量为(1541.8±241.2) ml,实验组的止血奇效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止血失败率更小.上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经阴道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止血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效果分析

    作者:陈美兰

    目的 观察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患者换药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80例在我院门诊换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换药过程中分别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在换药后观察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伤口处置的满意度和护患关系良好率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5.6%和87.8%(P< 0.05),两组患者对伤口处置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4%和84.4% (P<0.05),两组护患关系良好率分别为95.6%和80.0% (P<0.05).结论 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对换药的门诊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伤口处置的满意度,以及护患关系良好率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开展.

  • 骨科外洗二方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

    作者:张立兰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骨科外洗二方(本院协议方)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1至2012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单纯给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针;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骨科外洗二方;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愈率分别为66.67%、80.00%、96.67%,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骨科外洗二方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针治疗及护理干预具有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映红;徐嘉敏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ADL评估60分以上患者15例(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2.7%),20~40分患者5例(7.9%),较对照组12例(19.0%)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焦虑患者20例(3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例(15.9%),重度焦虑患者1例(1.6%),较对照组7例(11.1%)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的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 对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质量,达到维护个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根本目的,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 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心理干预作用

    作者:刘志美;林荣芳;王爱然

    目的 重视和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干预,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由责任护士对其在接受教育、心理干预、控制饮食、参加运动、配合用药、血液透析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估.实验组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对其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每周常规分小组进行心理干预、饮食等有关透析知识教育.透析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心理干预、控制饮食、参加运动、配合用药、血液透析知识等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前在接受教育、心理干预、控制饮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参加运动、血液透析知识方面,入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配合用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心理干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应对依从性中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透析小组教育的应对行为,能更好地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 持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腰椎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赵杰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依据是否坚持康复护理将我院201 1年因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住院手术治疗并接受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入院、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自行设计的基线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测量.结果 6个月后康复护理组骨密度提高,未坚持康复护理组骨密度下降.康复护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骨密度,随运动时间越长,骨密度提高越显著.室外自主负重运动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更有效.结论 坚持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是改善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控制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梁敏;沈玉崇;郑晓景;江志潇;谭淑芳

    目的 分析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胆道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比处理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调查阶段共进行胆道外科手术275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6例,感染率为20.36%.根本原因分析法显示BMI、糖尿病、胆道感染、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与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密切相关.干预阶段共进行胆道外科手术24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7例,感染率2.87%.结论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干预可有效控制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 20 612例妇科门诊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欧燕兰;黄千峰;张秀;林华照;罗喜平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以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汇总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妇科门诊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的20612例就诊患者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用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HPV总感染率为27.0%(5565例),其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22.1%(4553例),以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占61.3%(2791/4553例);②感染率高的三个亚型为:52型(5.7%)、16型(3.6%)及58型(2.7%);③单个HPV16、31、33、58、52、56、66、6、11、53亚型在各年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妇科门诊患者宫颈HPV感染以单一高危型HPV感染为主,感染高亚型为HPV52型;2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年龄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20~49岁之间年龄段的女性.

  •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剖腹产率现状分析

    作者:骆沛玲;冯炽光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1年9月1日到2013年8月31日共两年剖腹产率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以降低过高的剖腹产率,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采用文献法搜集剖腹产的相关文献,阐述我区近两年剖腹产率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和应对措施.结果 分娩例数24536例,剖腹产为13046例,剖腹产率为53.17%,排在剖腹产首位的是社会因素,共6273例,占48.08%,其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包括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2625例(20.12%),往后依次是头盆不称1918例(14.7%),疤痕子宫1278例(9.8%),脐带绕颈398例(3.05%),其余554例(4.25%).结论 需要加强产妇及其家属的医学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接产技术水平和医德培训,严格把握剖腹产各项指征,并加强开展产科新技术,达到降低剖腹产率的目的,节省医疗资源,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

  • 酸性氧化电位水超声雾化对NICU使用中新生儿暖箱的消毒效果分析

    作者:王艳

    目的 比较3种消毒方法对NICU使用中新生儿暖箱的消毒效果.方法 统一终末消毒24 h后将48台新生儿培养箱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16台,分别采用500 mg/L有效氯(Ⅰ组)、0.25%碘伏(Ⅱ组)及酸性氧化电位水(Ⅲ组)3种消毒方式来每日消毒暖箱,在消毒后30 min、24h分别采样行细菌培养,连续监测7d,比较3组消毒方案的效果.结果 Ⅰ、Ⅱ、Ⅲ组新生儿培养箱消毒后30 min采样行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为100%、93.75%、100%;消毒后24h采样培养,合格率分别为93.75%、75.00%、81.25%,3组消毒后30 min与24 h的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上述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新生儿环境卫生学要求,采样培养均合格,但酸性氧化电位水超声雾化法更简单、绿色、省时,值得推广.

  • 伊可尔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安厚;陈平

    目的 观察伊可尔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伊可尔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对照组仅外用维A酸乳膏,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结论 伊可尔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具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伊可尔 扁平疣
  • 呋喃西林联合莫匹罗星外用治疗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黄小玲;陈素华;陈梦云

    目的 探讨呋喃西林联合莫匹罗星外用治疗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静滴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局部皮肤仅予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治疗组局部皮肤先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并将脓痂及分泌物去净,然后涂上莫匹罗星软膏.每天2~3次,疗程均为5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48.78%和6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呋喃西林联合莫匹罗星外用治疗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有良好效果.

  • 替吉奥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贲门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春珍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第一代顺铂(DDP)二线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效果,以期寻找出有效的方法,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70例晚期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35例,予THP、DDP治疗,观察组35例,加用替吉奥治疗,观察治疗后有效率、生活质量情况、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性.同时,对患者治疗后1年进行调查随访工作.结果 总疗效上,对照组CR+PR发生率为11.43%、总有效率为34.29%,观察组CR+PR发生率为31.43%、总有效率为5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上,对照组改善率为28.57%、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改善率为42.86%、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周围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替吉奥联合THP、DDP治疗晚期贲门癌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 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德永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4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23.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通过治疗后癫痫的发病时间明显缩短(t=2.47,P<0.01);对照组通过治疗后癫痫的发病时间明显缩短(t=2.40,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15,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丹参酮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美丽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丹参酮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84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消心痛联合丹参酮治疗和消心痛单独治疗的方案,均治疗2个疗程,监测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消心痛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9%)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0.0%)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6.2%)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胡学军;梁钢;王钰婷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复元活血汤辩证加减对预防股骨颈骨折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伴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湘骏

    目的 研究复元活血汤辩证加减对预防股骨颈骨折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伴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伴高凝状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4%(1/25),明显比对照组的发生率16% (4/25)低(P<0.05).结论 复元活血汤辩证加减能够有效预防股骨颈骨折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伴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

  • 前列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作者:杨芳;杜庶芳;谢平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监测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 (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显著降低CRP、TNF-α、IL-8含量(P<0.01),明显降低肺动脉压(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扩血管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和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

  • 儿童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比较

    作者:李卡凡;邝立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300例近2年门诊儿童AR患者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比较佛山地区AR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结果 300例儿童患者中,吸入组变应原SPT阳性反应243例(81.00%),变应原排列前位的为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德国小蠊、狗毛;食入组中SPT阳性反应105例(35.00%),变应原排列依次为螃蟹、虾、花生、桃子.结论 佛山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是尘螨、蟑螂及海鲜类食入性变应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剑;余新立;廖勇彬;庞健;吴荣海;付锦高

    目的 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aborie尿流动力学分析仪对385例合并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患者进行检查,检测其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参考国际尿控学会(ICS)标准判断其膀胱尿道功能并进行分型,并根据其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发现,385例男性LUTS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 283例,其中合并膀胱过度活动(OAB) 96例,合并逼尿肌无力38例;单纯OAB 64例;神经原性膀胱25例,尿流动力学检查正常13例.根据其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有效率93%,疗效满意.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男性LUTS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红花黄色素滴眼液对大鼠光化学损伤后视网膜变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甄栋钦;梁金凤;王海英;王延东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是否对大鼠光化学损伤引起的视网膜变性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8只健康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光化学损伤模型组、C组为红花黄色素给药组.B组和C组大鼠在(1900.0±106.9) Lux绿色荧光灯下持续光照射24 h,建立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模型,分别滴用溶剂对照液、红花黄色素滴眼液.在造模后第6小时、6天、14天,测定视网膜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造模后每隔7天对视网膜进行光学显微镜和透视电子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光照后6d、14 d,红花黄色素滴眼液组视网膜中SOD活性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MDA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并且光照后7d,三组视网膜形态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黄色素滴眼液组病理组织学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红花黄色素滴眼液对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牙周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赵新元;陈跃英;王安训;郭冰

    牙周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均为发生在机体软硬组织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在病程病理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上均有相似之处.本文就牙周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a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周志红;刘丽;赵小媛;赵如恩;黄俊箐;李秀珍

    目的 探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30例,以年龄相匹配的未发育健康女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早熟组给予长效GnRHa注射液,并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和治疗18个月时检测骨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同时采用定量骨强度超声仪对患儿进行骨密度的检测.结果 在各项生化指标中,两组中的维生素D和碱性磷酸酶均未见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检测中,早熟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值与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早熟组的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值一直呈下降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密度方面,治疗12个月时,所有患儿骨密度Z值及百分位数与治疗前对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时Z值及百分位数均上升,与治疗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可作为判断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骨骼成熟的疗效指标之一;在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补钙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脓毒症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南云;胡金伦;黄祖华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脓毒症患者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2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CBP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IBP组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进行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存活率和各项生理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经对比观察,CBP组APACHE评分、白细胞介素1、TNF-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各项生理参数均明显优于IBP组和对照组,CBP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存活率(60.00%)明显高于IBP组(55.00%)和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患者存活率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正常状态所用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两性肾损伤差异的荟萃分析

    作者:卜晨峰;庾淦深;徐银;苏泽轩

    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探求并评估啮齿类动物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两性肾损伤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与EMBASE数据库从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关文献,并阅读引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弥补缺漏.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并通过查阅文献制定效应指标的评价标准.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纳入14篇文献,共采用了289只动物.啮齿类动物在遭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雌性肾脏损伤程度在血肌酐[SMD=-5.95(-7.39,-4.51),P<0.01]、尿素氮[SMD=-3.76(-5.60,-1.93),P<0.01]均低于雄性.亚组分析显示,啮齿动物种类、肾脏缺血时间都会显著影响两性间肾脏损伤差异的大小;其中,缺血时间达45 min时,两性间差异达到大.结论 啮齿动物在肾缺血再灌注后两性肾损伤程度存有差异,且缺血时间、动物种类会影响这种差异的程度.通过调整缺血时间可能会使两性损伤差异大化.纳入的试验异质性较大且存在发表偏倚,尚需设计严谨实验.

  • 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艳春;陈齐凤;徐文慧

    目的 对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我市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300名临床护士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行问卷调查.结果 IWS量表各个维度分值均显著低于理论得分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总得分占期望值的59.64%,收入低占49%;在离职量表总分中,实际得分总数显著低于理论得分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调查高指标为离职意愿Ⅲ占65%,Ⅰ、Ⅱ指标值均为55%.根据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离职意愿与互相合作、职位地位、自主性、组织决策、工作任务以及收入等方面均呈负相关联系.结论 医院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物质待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促进护理梯队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专业价值,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维护队伍,促进学科建设,降低离职意愿.

  • 新上岗护士心理健康前瞻性监测与干预研究

    作者:宋汝华;傅杏玲;郭锦滔

    目的 前瞻性观察护理工龄对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对护士心理健康障碍的防护措施.方法 (1)对180例新上岗护士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将SCL-90结果的各因子分数与国内常模比较.(2)随访监测3年后再次进行SCL-90测试,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观察经过3年护理工作后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3)对全部对象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两个月后再对进行SCL-90测试,对比干预前后的检查结果.结果 新上岗护士的SCL-90测试各因子分数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岗3年后护士的SCL-90测试各因子分数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均高于常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在前几位的是强迫、抑郁、敌意、焦虑等;干预治疗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分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均明显好转(P< 0.01);大部分护士存在程度不等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其中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明显,占77.38%.结论 影响新上岗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变化、社会角色的转换、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心理承受力、对护理工作的良好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医院管理层对护士群体的重视程度.加强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护士心理档案和督导机构,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等干预措施是预防护士心理健康障碍的有效方法.

  • 435例矮小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苏文;潘丽;崔娓;林萃;陈淑霞;张穗莎;赵理平;邱显荣;周玉球

    目的 通过对435例身材矮小的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435例身材矮小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35例矮小儿童中,检出异常核型80例,占被检总数的18.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6例,常染色体异常54例,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50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矮小儿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矮小儿童 核型分析
  • 不同方法检测HBeAg低值血清的效果评价

    作者:严明生;王强;杜琴;王东生;蔡艳娟;汪光蓉;凡瞿明;张国元

    目的 通过检测HBeAg低值血清,评价ELISA方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rMA)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6月我院HBeAg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门诊和住院受检人群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HBeAg结果为1.00~29.99 S/CO区间内的低值血清样本81份,采用ELISA和IFMA法进行复孔检测.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HBeAg检测结果与HBsAg呈正相关(r=0.680,P<0.01).HBeAg阳性样本占HBsAg阳性样本的32.69%,HBeAg低值样本占HBeAg阳性样本的39.35%,均主要分布于青中年人群.HBeAg阳性率随HBsAg阳性人群的年龄增高而降低(x2=386.041,P<0.01).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60.49%和45.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69,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1.00~4.99S/CO、5.00~29.99 S/CO水平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92.86%(ELISA)和10.26%、78.57%(IFMA).相关性分析中,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结果与CMIA方法检测结果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和0.858,P<0.01).结论 由于方法灵敏度方面的原因,ELISA和IFMA法在检测HBeAg低值样本时存在较高比例的漏检情况,因此上述两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HBeAg低值样本以评估受检者感染HBV的疾病状况.

  • miR-2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廖壮文;黄彦;范子文;吴波以

    目的 探讨miR-2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MOP-hBMMSC)成骨能力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人(H-hBMMSCs)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PMOP-hBMMSCs)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两组细胞的成骨能力进行比较.转染上调PMOP-hBMMSCs中miR-21表达,观察分析其对成骨能力的影响.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比较miR-21在三组细胞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三组成骨标志性基因Runx2和Osterix的表达.结果 PMOP-hBMMSCs组中的miR-21表达水平、ALP的活性以及钙结节染色面积都高于PMOP组(P<0.05),与H-hBMMSCs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d后,转染后高表达Runx2和Osterix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PMOP组(P<0.05,P<0.01),与H-hBMMSCs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miR-21后的PMOP-hBMMSCs成骨能力增强.

  • 血清AMA-M2亚型、调节性T细胞与IL在PB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晴;刘基铎;刘光平;肖明锋;林汉杰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utimitochondria antibody typeⅡ,AMA-M2)、调节性T细胞和相关白介素(IL)的表达及相关性,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收集PBC确诊患者组(42例)、疾病对照组(36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4+、CD8+、CD4+、CD8+水平;IL-2、IL-4、IL-6、IL-8、IL-10采用ELISA定量方法测定.结果 PBC组、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AMA-M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A-M2阴性组比较,阳性组CD4+、CD4+/CD8+分别增加11.57%和72.79%,CD4+CD25+、CD8+水平分别降低61.50%和35.97%,IL-2、IL-4、IL-6、IL-8、IL-10分别升高189.65%、24.29%、2184.54%、230.33%和1281.3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弱阳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中只有CD4+、CD8+、IL-4、IL-6、IL-8、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C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与IL-2、IL-6、IL-8、IL-10高水平表达相关,血清AMA-M2阳性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浓度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断PBC提供依据.

  • 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史贵秀;赵新平;褚建伟

    目的 通过替比夫定对慢性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妊娠妇女外周血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细胞率影响,探讨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慢性HBV感染孕妇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流式细胞术检测孕产妇Tregs比率,新生儿出生后检测乙肝五项及HBV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孕妇及新生儿HBVDNA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孕妇肝功能.结果 对照组孕妇所生49例新生儿中,有5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1.2%,治疗组孕妇所生50例新生儿中有0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3,P<0.05).治疗组孕妇外周血Tregs比率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Tregs分别为(4.85±1.83)%、(3.26±1.39)%、(2.24±1.47)%、(1.78±0.56)%,对照组妇外周血Tregs比率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分娩前外周血Tregs比例分别为:(4.62±2.01)%、(4.59±2.51)%、(3.42±2.90)%、(1.99±1.64)%.妊娠时间与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之间有交互作用(F=3.8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6,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9,P< 0.001).结论 替比夫定能降低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降低妊娠妇女Tregs细胞比率.

  • 某医院住院患者乙肝患病率调查

    作者:张国明;陆东阁

    目的 了解沭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乙肝感染情况及检验结果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中所有检查乙肝定量患者,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乙肝五项,0.2 ng/ml<HBsAg<10 ng/ml及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检测结果用上海科华乙肝定性试剂复核.结果 共检测11 826例,HBsAg阳性者768人,阳性率6.5%; HBsAg检测结果为0.2~1.0 ng/ml、1.1~10.0 ng/ml、10.1~100.0 ng/ml、100.1~225.0 ng/ml、>225.0 ng/ml的人数分别为10人、27人、86人、119人、526人,阳性比率分别为1.3%、3.5%、11.2%、15.5%、68.6%; 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者占1.3%(10/768);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者占15.5%(199/768),HBsAg、HBeAb和HBcAb同时阳性者占62.8%(482/768).结论 本次被调查者的患病率比较高,应依据感染模式做到早预防、降低感染率,提高本地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 16种中药颗粒剂对5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

    作者:李蔼文;沈素晶;周兵

    目的 探讨黄芩等16种中药颗粒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5种临床常见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通过对中药药源的深入调查,选用16种具有消炎抗菌作用的中药颗粒剂,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量5种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抑菌圈大小,同时各选用一种广谱抗生素作阳性对照,采用t检验与颗粒剂进行比较.结果 黄芩抑菌效果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高度敏感,其他4种菌敏感度较低,抑菌圈直径在6~ 19mm之间;连翘、薄荷抑菌效果次之;板蓝根、金银花、菊花、土茯苓、大青叶、地丁、知母7种颗粒剂对这5种耐药菌没有抑菌效果;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黄芩与万古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颗粒剂均差于万古霉素(P<0.05);对于耐药绿脓杆菌,连翘与亚胺培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颗粒剂均差于亚胺培南(P<0.05);对剩下的3种耐药杆菌,颗粒剂均差于亚胺培南(P<0.05).结论 部分中药颗粒剂对5种临床常见耐药菌有抑菌效果.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安振国;杨文东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85例,分为T2DM非合并CHD组(单纯T2DM组,109例)和T2DM合并CHD组(T2DM+CHD组,76例),检测血脂、血清Hp-IgG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85例T2DM患者中,91例(49.19%) Hp-IgG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P<0.01),T2DM+CHD组(64.47%)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38.53%) (P< 0.01);Hp感染组合并CHD者(53.85%)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28.72%)(P<0.01).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195,t=2.690,P<0.01).Hp感染组血清TG、TC、LDL-C、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Hp非感染组(P<0.01).结论 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炎性反应及HCY水平促进CHD发生发展,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T2DM合并CHD的策略之一.

  • 沭阳地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作者:张高明;张国明;夏永杰;于红;李勇;周业庭;朱宝林;马小波;王洪建

    目的 了解沭阳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情况,为预防、干预及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问卷调查及现场量血压方法,对沭阳县全境的街道居委会和村镇的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调查.结果 共调查95 114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1 352人,其中男女比为16 893/24 459,总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3.5%,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40.9%,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9.1%;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0.3,P<0.05).城市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43.4%(3500/8071),农村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43.5%(37 852/87 073),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P<0.05).结论 沭阳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以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蔡少雨;李玉球;曾鹏程;刘珊珊;古佩巧;陈伟娴;严冬梅;黄伟俊;陈泳愉

    目的 探讨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的声像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0例良性对称性脂肪增多症的声像图特征,包括受累部位、边界、包膜、生长方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内部钙化、血供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病变部位脂肪蓄积增厚,无包膜,边界不清,大部分左右对称,蓄积脂肪内绝大部分无钙化;病变主要分布于双侧锁骨上窝(3例),双侧锁骨上窝及颈后区、颈前舌骨下区、胸骨上窝(1例),颈前舌骨下区(1例),颈项部(1例),颈项部与胸背部交界处(1例),腹股沟区(3例),双侧腋窝(2例),右侧肩顶部(1例),双侧颌下(1例),左侧胸锁乳突肌区(1例),双侧乳房(1例),双侧阴囊壁(1例),左侧大腿内侧(1例),右上臂(1例),右侧腰背脊柱旁(1例).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病变内部血供均为无或稀少.结论 BSL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能清楚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在术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成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明东;赵海涛;王雨存

    目的 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报道1例成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临床诊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结合患者及其弟、其子血凝相关检查,诊断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予以冷沉淀输注后顺利手术,复习文献该病多于成年前出现出血表现而诊断.结论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较少见,多于婴幼儿及儿童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表现,该病的诊断应强调详细的家族遗传史调查及出凝血实验室检查.活动性出血时或外科手术前应予以替代治疗.

  • 抗-M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1例

    作者:倪丽娜;邹红霞

    如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血清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阳性并具有抗体的特异性,就要鉴别该抗体是真实特异性自身抗体,还是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还是同种特异性抗体.我科遇到1例罕见的抗-M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技术》课程建设中的思考

    作者:黄丹云;张海玲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是将专业中运用到的原来分别附属于四门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知识与技术优化重组整合而成的一门独立开设的综合性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团队与实验室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保障,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检验课程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