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针刺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晓燕;杨琴;薛卫强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慢性紧张性头痛(CTr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48例CTT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联合氟桂利嗪组(实验组,n=74)和氟桂利嗪组(对照组,n=74);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头痛情况[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简易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差异,并记录治疗1个月期间不良反应(乏力、锥体外系反应)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HIT-6评分[(46.28±2.74)分比(60.35±3.64)分,(53.45±2.93)分比(61.07±3.19)分]、PSQI评分[(4.62±1.04)分比(16.58±3.95)分,(6.94±1.18)分比(15.77±3.27)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Spitz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期间,实验组乏力、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0%、1.35%)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2.16%、9.46%)低(均P<0.05).结论 针刺联合氟桂利嗪疗法治疗CTrH效果明显,且可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有积极意义.

  • 评价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参考价值

    作者:时祥音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随机选取85例,将其作为RA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RA患者105例作为非RA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两组受试对象RF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抗CCP抗体进行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AKA进行检测,分别探讨3种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RA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在单独检测中,RF对于RA患者的诊断效能维持在70.00%左右水平,其中以AKA(93.33%)、抗CCP抗体(94.29%)单独检测对于RA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均在90.00%以上,但上述二者对于RA的诊断敏感性(64.71%、49.41%)较低;在联合检测中,RF+抗CCP抗体+AKA联合检测对于RA的诊断敏感性低,仅为29.41%,但3种联合检测诊断特异性高达100.00%,诊断准确性高达92.86%,明显高于RF+抗CCP抗体(74.21%)和RF+AKA(69.47%)联合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抗CCP抗体、AKA 3种RA血清学指标在RA诊断中单独应用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3种指标联合应用,可有效提供RA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在提高RA诊断特异性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可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于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董大龙;薛荣亮;刘祥麟;徐虹;李晓玲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于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3例.术后A组患者予以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B组患者予以静脉镇痛.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血运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健侧与患侧皮温差、SPO2水平)及断指再植存活率比较.结果 A组术后4、12、24、48 h的VAS评分,患侧皮温差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B组,SPO2水平则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指再植存活率98.41%高于B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镇痛用于断指再植术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有利于血液循环通畅,提高再植存活率.

  •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作者:杨凯;郭洪源;龚正鹏;饶立;张阳;常鸿;刘正春

    目的 回顾性分析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咽瘘防治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回顾贵州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全喉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咽瘘患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咽瘘发生时间、治疗方法及结果等).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发生咽瘘15例,发生率为18.8%.咽瘘患者与无咽瘘患者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肿瘤部位、临床分期、术后感染是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是咽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5例咽瘘患者,咽瘘出现在术后3~12d(均值6.5 d),咽瘘愈合时间12 ~ 44d(均值23.4 d).结论 肿瘤部位、临床分期、术后感染、术前白蛋白偏低、手术时间长是咽瘘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

  • 瘢痕子宫孕产妇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林碧绿;彭文斌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孕产妇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院内收治的45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院内非瘢痕子宫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10.27±1.35)h、(117.39±25.81)ml、(3.31±1.29)d和(8.63±0.5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的分娩成功率、产妇生存率和新生儿生存率分别为93.33%、100.00%和97.78%,均略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新生儿缺陷率为6.67%,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产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略高于对照组的15.55%,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产妇经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许芳芳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效果、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7.04±2.92)min比(12.86±3.45)min]、VAS评分[(2.07±0.31)分比(4.52±0.22)分]均较对照组低,Bromage评分[(3.12±0.46)分比(1.87±0.34)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感觉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8.33%比8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R、SBP与DBP波动较小,对照组患者波动较大,在T2、T3、T4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SpO2均波动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3.33%比13.33%)、头晕嗜睡(5.00%比20.00%)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麻醉效果、起效速度均优于全身麻醉,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作者:李志刚;钟水生;唐晓梅;包泽岩;罗旌攀

    目的 观察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血管内取栓治疗,其中前循环11例,后循环4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olitaire AB 型支架血管内的机械性取栓治疗,14例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例血管开通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未出现血栓及出血事件.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对缺血性卒中的取栓治疗安全且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出现,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病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分析

    作者:雷磊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肾病(ESRD)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效果和远期生存率差异.方法 选取于郑州七院接受治疗的ESRD患者68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通量组和对照组,各34例.通量组予以HFHD疗法,对照组则以HDF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3年、6年时两组患者血液小分子毒素[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和中、大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比较治疗后不同阶段患者生存率差异.结果 治疗1年、3年后,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年后,通量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3年、6年后,两组患者血液小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 0.05),且同一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量组患者血液的中、大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结论 HFDF在治疗ESRD时能取得比HDF更好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 HFHD HDF ESRD 远期 生存率
  • 3D打印技术在新鲜闭合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子玉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在新鲜闭合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新鲜闭合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3D打印与定制钢板内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与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优良率等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为新鲜闭合骨盆骨折患者实现精确化、个体化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提升骨折复位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人工气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童金亮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人工气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o)、麻醉后5 min (T1)、切皮时(T2)、术毕时(T3)血糖水平及血清皮质醇浓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0、T1时两组血糖水平和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观察组血糖水平为(7.38±3.12)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6±3.45) mmol/L(t=2.124,P< 0.05),血清皮质醇浓度为(230.62±68.94) 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3.54±78.52)nmol/L(t=4.238,P< 0.05);T3时观察组血糖水平为(7.87±3.2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9.78±3.76) mmol/L(t=2.562,P< 0.05),血清皮质醇浓度为(243.75±70.12) 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87±84.76) nmol/L(t=6.563,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1.32,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人工气腹患者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小儿病毒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孟鲁司特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明启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探讨孟鲁斯特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92例小儿哮喘为观察对象,均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适量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FVC、FEV1和PEF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佳.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小儿病毒性哮喘迁延难愈,孟鲁司特能提高小儿哮喘的疗效,有助于肺部功能的改善.

  • 飞秒激光辅助治疗对屈光性白内障远期视力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建华;马晓华

    目的 探究飞秒激光辅助治疗对屈光性白内障远期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眼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屈光性白内障患者75例(84眼),根据术中是否辅以飞秒激光治疗分为观察组38例(42眼)和对照组37例(42眼),对照组在传统人工切口下实施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利用飞秒激光对角膜及晶状体等结构定位并作切口.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4/42)]低于对照组[26.2%(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术后1d、1周及1个月时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眼压均有所下降,同期相同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治疗前相比,术后1d、1周及1个月时两组患者裸眼近视力和裸眼远视力有所提高,观察组同期相同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治疗屈光性白内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视力,且并发症较少,其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 感染可能性评分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童;陈晓璐

    目的 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PS)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选取130例在本院血液透析内瘘患者,所有患者穿刺后应用IPS对患者感染风险进行评价,并采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对IPS在血液透析内瘘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130例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中感染率21.54%(28/130),未发生感染78.46%(102/130);感染组IPS平均评分为(13.85±1.25)分,未感染组为(10.22±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IPS预测血液透析内瘘血流感染临界值≥12.0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灵敏度85.2%,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68.52%,阴性预测值92.22%.结论 IPS可作为血液透析内瘘感染的有效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操作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大肠癌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向征

    目的 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大肠癌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3年存活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d、(26.6±3.8)枚、(10.3±2.0)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1.3)d、(17.8±3.2)枚、(16.4±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4.29%(6/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14/42),而3年存活率为83.33%(3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作者:迟瑞玲;李进;王飞燕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方法 2016年1至12月对12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48,NRS2002<3分)及营养风险组(n=72,NRS2002≥3分),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术后2年存活率及复发率情况,并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3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营养风险组术后感染率为22.06%,显著高于非营养风险组的3.84%,而术后1年、术后2年存活率分别为88.23%、76.47%,明显低于营养风险组的100.00%、96.15% (P<0.05);营养风险组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维度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8.9±3.5)分、(71.2±4.2)分、(70.8±3.8)分、(72.2±4.0)分、(73.2±3.5)分、(71.5±3.2)分,非营养风险组分别为(87.9±3.7)分、(88.9±3.0)分、(92.2±3.5)分、(90.5±4.8)分、(91.2±3.7)分、(89.6±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术前对老年胃癌营养风险人群加强营养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 循证护理联合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杜慧娟;孙宝利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循证护理联合运动康复.两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呼吸心功能恢复情况为显效的25例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8,P=0.004);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健康水平、心理状态、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1.00±6.30)、(91.40±5.46)、(91.20±5.91)、(91.20±5.0l),均高于对照组(72.40±4.32)、(75.80±5.25)、(76.40±4.32)、(77.20±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1、95.530、53.722、97.750,P=0.000).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运动康复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行胃肠减压的老年患者的效果

    作者:刘宏飞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行胃肠减压的老年思者的效果.万法 选取本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需要胃肠减压的老年患者共12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列护理干预:置管前评估患者心理及进行健康宣教,置管中改良固定方法,置管后进行心理疏导和观察不适症状并护理.结果 实验组对胃肠减压的重要性、目的及方法的认识程度高于对照组(92.06%比49.21%),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情绪稳定情况高于对照组(95.24%比6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5%比36.51%),并且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9%比1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或避免在胃肠减压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保证胃肠减压顺利完成,促进疾病痊愈.

  • 人工鼻联合吸湿冷凝加湿导管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

    作者:王晓琳;张小萍

    目的 探讨人工鼻联合吸湿冷凝加湿导管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喉癌气管切开的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人工鼻联合吸湿冷凝加湿导管试验组与常规使用人工鼻对照组.分别连续观察两组患者每天早、中、晚血氧饱和度、患者平均每周使用人工鼻总数以及堵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人工鼻平均使用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堵管发生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鼻联合吸湿冷凝加湿导管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上,既能保证气道的湿化效果,达到有效供氧,且保证护士在为患者吸痰时气道相对的密闭环境,又能节约医疗成本.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罗薇;陈丽丽;张新叶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46%,低于对照组的39.76%,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2.77%,优于对照组的77.11%,P<0.05.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开展CQI管理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 自我间歇导尿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

    作者:林巧红;施素华;卓龙彩;黄榕

    目的 探讨自我间歇导尿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本科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56例,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自我间歇导尿,对照组常规留置导尿,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使用尿管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1周3.3%,2周6.7%)、残余尿量[1周(163.00±26.15) ml,2周(103.00±28.99) ml]、使用尿管时间[(18±1.14)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间歇导尿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及早期预防认识和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龙洁儿;甄艳桃;刘琦

    目的 探讨和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认识和体验,为制定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广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护理概念.方法 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1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问,然后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早期预防糖尿病足的认识方面:被访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定义和早期预防认识模糊,基本没有意识到糖尿病足对自身身心损害;体验方面:缺乏糖尿病足带来的不良生理与心理体验.结论 糖尿病患者严重匮乏糖尿病足早期预防的意识,这反映出目前糖尿病足早期预防现状并不理想,缺乏有效的护理手段.开展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存在较大的困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医护人员在开展糖尿病足早期预防工作时应当注意解决上述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足早期预防推广的工作质量.

  • 家庭护理干预对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王秋丽;朱冬梅

    目的 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对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门诊符合条件的肥胖儿童88例,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饮食和活动均按照一般的临床要求,观察组在家长的辅助下接受针对性的饮食和活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MS指标,判断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代谢综合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有显著的防止作用,适应性广泛,可以在今后临床相关的工作中被推广使用.

  • 静脉中长导管综合管理在NICU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赵安娜

    目的 研究NICU患者在使用静脉中长导管期间,应用标准评估、康复介入、液体管理等干预方法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111例NICU符合置管指征的患者,统一进行综合管理方法,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11例患者,平均置人深度为25 ~ 30 cm,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穿刺口渗液,占比3.61%,1例导管脱出,占比0.90%,1例血栓,占比0.90%.结论 通过对NICU患者置入静脉中长导管后的综合管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报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视频宣教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作者:袁冬;李慧英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文字、一对一健康宣教模式进行.观察组采用科室制作的标准功能锻炼视频进行集中和个体宣教.观察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评分量表(JOA)、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五点腰背肌锻炼、“燕子飞”锻炼、腰托的佩戴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动作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4.0% (P<0.05);观察组护士对功能锻炼满意度98.0%,优于对照组的62.0%(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锻炼动作掌握评分(8.37±4.39),高于对照组的(5.19±3.56)(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锻炼要点口述掌握评分评分(8.95±4.63),高于对照组的(5.24±3.39)(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6.83±5.79),优于对照组的(16.72±7.83) (P<0.05).结论 视频宣教模式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功能锻炼中,患者更容易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和要点,患者功能锻炼更标准化.

  • 头脑风暴法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武艳红;武永锋;宋乃云;郝晶晶

    目的 探讨头脑风暴法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头脑风暴法介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比较运用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理隐形病例发现数,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72,P<0.05);观察组护理隐形病例发现数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1,P=0.005).结论 头脑风暴法应用于精神科安全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 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殷凡娜

    目的 分析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采取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9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同时探究组进行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连续3周.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并用Portmann量表评测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9%,对比组83.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积分为(18.11±2.23)分,优于对比组的(13.57±2.40)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治疗中辅以面瘫康复操和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意义重大.

  • 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的对策分析

    作者:高晓燕;张红;马晓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与管理组,各90例.常规组采取冠心病常规专科护理管理,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7.7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67%,x2 =11.262,P=0.001;管理组护理满意度(15.24±1.36)分、护理质量评分(90.71±2.19)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9.56±1.24)分、(81.24±2.26)分],t=21.604、21.064,P=0.000.结论 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期间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病人发生严重风险事件,并可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规避潜在伤害,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失语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任英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梗塞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5.0%,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法各亚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塞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宋芬;张淑华;李淑丽;薛磊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妇围产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还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新生儿出生后安全.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滤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作者:刘丹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护理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 完整收集67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6.33±14.67)分比(82.37±15.16)分,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 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廖冬梅;廖艳丹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出血性休克的护理资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吸氧、抗感染、止血,告病危,请妇科会诊.结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生命体征平稳,休克得到纠正,无自发性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出血性休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予整体护理并强化心理护理.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COPD并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

    作者:牛玉玉;王桂芳

    目的 探讨两种美托洛尔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收治的COPD并CHF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分成A组、B组,各30例.A组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B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为96.67%,较B组的80.00%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LVEF低于B组,LVEDD、LVESD较B组高(均P<0.05);A组不良反应率(6.67%)较B组(10.00%)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效果更显著,能促进心功能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占红

    目的 观察两种选择性β l受体阻断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次入选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44例.对照组于常规用药基础上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以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BNP、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BNP 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较美托洛尔而言,比索洛尔更利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阻碍疾病恶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预后、改善生活质量.

  • 长期吸入不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延华;杨玉超

    目的 研究长期吸人不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均接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34例,A组长期吸入环索奈德气雾剂,B组长期吸人布地奈德气雾剂,两组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骨钙素(BGP)以及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身高、BMI、BGP及B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身高(139.42±4.56) cm、BGP(29.15±8.23) g/L、BALP(240.12±25.67) U/L,明显高于B组身高(136.65±4.43) cm、BGP(25.03±6.15) g/L、BALP(227.75±24.3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BM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长期使用环索奈德,可以有效提升BGP与BALP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血必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Cys-C和β2-MG的影响

    作者:董雪;关祥祯;李伟;庄乾淑;周忠冉;王德忠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对血Cys-C、β 2-MG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血必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疗效,从安全角度出发,按照SFDA相关规定,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DN患者纳为实验对象,考虑到脱落因素,将样本量扩大20%,终132例入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实施血必净+前列地尔治疗,n=66)与对照组(实施前列地尔治疗,n=66),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血Cys-C和β2-MG含量、肾功能指标与尿蛋白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FBG、2hPG,血脂指标TC、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实验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更大(均P< 0.05);治疗两组血Cys-C、β 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Cys-C、β 2-MG水平分别为[(1.01±0.25)mdL和(31.26±7.58)μg/L],对照组血Cys-C、β 2-MG水平分别为[(1.36±0.35) mg/L和(51.35±14.25)μd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两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肾功能指标BMN、SCr与24h尿总蛋白、尿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血Cys-C、β 2-MG含量,提高肾功能,改善尿蛋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丙泊酚麻醉对妇科微创手术患者术中皮质醇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武小英;赵丽;卢彦敏

    目的 分析丙泊酚麻醉对妇科微创手术患者术中皮质醇(Cor)、胰岛素、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于麻醉诱导后七氟醚组(n=30)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n=30)靶控输注丙泊酚.两组患者建立气腹前(T1)及建立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术毕(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or、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Glu)水平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睁眼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组T2、T3、T4时刻Cor、血糖、Glu水平均低于七氟醚组[(170.7±33.9) ng/ml、(218.6±27.9) ng/ml、(243.9±22.7)ng/ml、(4.77±0.56)mmol/L、(5.64±0.63)mmol/L、(5.87±0.59)mmol/L、(71.29±8.78)ng/L、(78.67±9.42)ng/L、(87.46±9.64) ng/L比(192.4±38.6) ng/ml、(236.4±30.2) ng/ml、(265.2±37.8) ng/ml、(5.13±0.51)mmol/L、(6.08±0.57)mmol/L、(6.27±0.62) mmol/L、(76.45±9.16)ng/L、(87.15±9.58)ng/L、(96.52±9.71)ng/L,P=0.024、0.021、0.016、0.012、0.006、0.013、0.027、0.001、0.001],胰岛素、C肽均高于氟醚组[(11.89±2.27) mIU/L、(15.83±2.09)mIU/L、(18.49±2.58)mIU/L、(614.26±127.85)mIU/L、(836.08±1134.29) mIU/L、(1187.59±149.72) mIU/L比(10.47±2.41) mIU/L、(12.68±2.34) mIU/L、(15.29±2.47) mIU/L、(542.69±127.34) mIU/L、(746.71±143.09) mIU/L、(967.04±162.51) mIU/L,P=0.022、0.000、0.000、0.034、0.015、0.000].结论 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有效维持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丙泊酚可以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C肽和胰岛素的分泌,抑制了术中Glu、Cor过度分泌及血糖过度升高,相较于七氟醚,丙泊酚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更加显著.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热毒宁治疗老年性肺炎疗效分析

    作者:杜芹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合热毒宁对老年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81例老年性肺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静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滴热毒宁注射液,连续7d.记录疗效和体征,比较住院天数及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组血常规、肺部啰音、咳嗽、气喘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显著减少(均P< 0.05),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合热毒宁能改善老年性肺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商旭华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联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6-酮-前列腺素(Rat 6-keto-prostaglandin,6-K-PGF1 α)、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l(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I,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6-K-PGF1α、tPA水平比对照组高,VWF、PAl-1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用药较安全.

  •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彭景拾

    目的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苷肌肽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9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纳入本次研究中,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脑苷肌肽注射治疗,探究组同时联用参附注射液,均连续2个疗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测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在完成治疗后,两者患者NIHSS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脑苷肌肽注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效果更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 布地奈德气雾剂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健强;孙平;毕婷婷

    目的 回顾性研究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的常规治疗.比如止咳化痰、抗感染、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治疗组在治疗后分别为(133.5±27.8)ng/L、(0.45±0.24)×109/L,显著优于对照组(172.9±34.2) ng/L、(0.73±0.3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EF升高值(95.5±11.6)L/min,明显优于对照组(79.3±13.1)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是治疗方案中选择性很高的治疗方法.

  •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血清代谢组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祁萌;李攀攀;刘永芳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分析其对血清代谢组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2例PD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人院顺序随机分为普拉克索组与对照组,各61例;普拉克索组患者予以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及血清代谢组学指标[乳酸(LA)、葡萄糖(Glc)、谷氨酰胺(Gln)]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及LA、Gln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普拉克索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Glc水平则明显升高,且普拉克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PD时疗效显著,可改善糖酵解及氨基酸代谢状态.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和头部MRI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瘫高危儿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于利;曾鹏;罗维

    目的 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s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脑瘫高危儿中的联合应用.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NICU出院并在儿童神经康复科完成随访的脑瘫高危儿586例,在3个月时用AIMS评估运动发育,行头部MRI和BAEP检查,结合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对发生脑瘫可能性较大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其他高危儿定期随访.结果 本次研究终临床确诊脑瘫患儿114例,脑瘫发生率为19.45%.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1例(18.42%),痉挛型双瘫45例(39.47%),痉挛型偏瘫19例(16.67%),不随意运动型18例(15.79%),共济失调型6例(5.26%),混合型5例(4.39%).脑瘫患儿中AIMS异常率为90.35%,头部MRI异常率为84.21%,BAEP异常率为78.95%.非脑瘫患儿中AIMS异常率为21.23%,头部MRI异常率为15.08%,BAEP异常率为12.84%.将脑瘫的发生率与AIMS、头部MRI和BAEP异常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692、0.703、0.676.结论 脑瘫的发生与AIMS、头部MRI和BEAP异常率密切相关,联合三项检查能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CCR7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作者:林汉利;陈小欢;王晓玲;曾浩涛

    目的 构建含有CCR7的重组基因工程慢病毒,并转导结肠癌HT29细胞,高效表达CCR7蛋白,并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在人结肠癌HT29细胞体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HT29细胞的RNA,RT-PCR扩增CCR7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VX-acGFP-N1,形成重组慢病毒载体pLVX-acGFP-CCR7,转染293T细胞,得到慢病毒LV-CCR7,转导慢病毒LV-CCR7至HT29细胞,经puromycin筛选10 d.提取细胞的RNA,QPCR检测CCR7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HT29细胞和CCR7过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CCR7蛋白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酶切和测序都表明CCR7克隆至慢病毒载体,慢病毒成功转导至HT29细胞,QPCR检测HT29细胞中CCR7表达升高了15.4倍,Western blotting检测CCR7蛋白表达上升了4.7倍.CCR7过表达的HT29细胞向划痕处爬行的速度明显快于HT29细胞对照组;过表达CCR7的HT29细胞透过膜的数量高于普通HT29细胞.过表达CCR7的HT29细胞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量显著高于普通HT29细胞.结论 利用含有CCR7的重组基因工程慢病毒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CCR7蛋白的结肠癌HT29细胞.研究发现高效表达的CCR7能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 经阴道三维超声探查子宫瘢痕憩室血流特点

    作者:陈艳芳;赵萍

    目的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周边肌层的血流灌注参数,探讨瘢痕憩室周边肌层细小血管的形成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且有过剖宫产术史的患者,分别对超声诊断子宫瘢痕憩室形成者与子宫瘢痕恢复完整者进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使用Vocal软件处理计算分析子宫瘢痕处的血流参数VI值、FI值、VFI值.结果病例组子宫后位占比74.12%,对照组35.65%(P=0.005);病例组剖宫产次数(1.55±0.64)次,对照组(1.09±0.56)次(P=0.004).在月经早期病例组患者子宫瘢痕憩室周边血流参数VI值(5.719±3.012)、FI值(35.266±5.818)、VFI值(2.104±1.370),对照组VI值(1.359±0.893)、FI值(28.809±3.409)、VFI值(0.415±0.304),病例组结果均明显增高.结论 在月经早期子宫瘢痕憩室血供的特点是瘢痕憩室周边血流丰富,流速低,血管新生且以血管生成为主.瘢痕完整血供特点是瘢痕周边血流稀少.后位子宫较易发生瘢痕憩室,剖宫产次数越多产生瘢痕憩室的几率越大.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NT-proBNP和hs-cTnT对患者肾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陈昌达;朱耀;裴华;李就文;王蔚洁;曾宇明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水平在患者肾损伤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诊治的CKD非透析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比较各期患者NT-proBNP、hs-cTnT水平,检测患者肾损伤、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hs-cTnT水平与肾损伤、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相关性.结果 124例患者按照CKD分期标准分期CKD1期29例,CKD2期30例,CKD3期35例,CKD4期30例.随着CKD分期越高,患者NT-pmBNP、hs-cTnT水平呈升高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hs-cTnT水平与eGFR、LVEF呈负相关性,与UACR、LVH、LVMI呈正相关性.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检测NT-proBNP、hs-cTnT水平可反映患者肾损伤程度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对临床中筛选心血管不良事件高危人群有重要价值.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检测血清相关因子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丹;景三辉;吴歌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内皮素-1(ET-1)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90例非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按肾动态显像是否正常将两组各分为早期肾损害和肾功能正常两个亚型,均行血清Cyst-C、ET-1及尿UACr测定,观察对比各组血清Cyst-C、ET-1及尿UACr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Cyst-C、UACr及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血压升高呈现显著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清Cyst-C、UACr及ET-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各项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Cyst-C、UACr及ET-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早期肾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清Cyst-C、UACr及ET-1水平均随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情发生进展呈现升高趋势,可作为早期肾损害有效诊断指标,能提高诊断价值.

  • 超声评估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时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

    作者:廖燕凌;林莹;郭艳华;郑晓春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指征时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的超声评价.方法 选择择期行非胸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男性组(46例)和女性组(43例),术中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用药,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术毕前30 min停用肌松药并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采用5 ~ 10 MHz超声探头在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通过第8~ 10肋间,使用M型超声记录拔管时、拔管后30 min膈肌厚度变化指标,包括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inspiration)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expiration),并计算膈肌厚度变化率DTF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同时记录拔管时间和拔管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术前[男(59.63±10.38)%,女(57.72±9.59)%]比较,两组拔管时DTF[男(38.28±6.37)%,女(40.51±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30 min[男(58.37±9.64)%,女(56.09±8.73)%]两组D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拔管时比较,拔管后30 min两组DT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管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恢复期应用超声评估右侧膈肌厚度变化率具有可行性,对于判断气管拔管时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

    作者:陈玉宇;王敏鸿;黄捷晖

    目的 研究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且进行机械通气的11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肺功能FEV1、FVC、FEV 1/FVC分别为(2.39±0.54)、(2.75±0.63)、(73.44±5.19),均高于常规组[(1.94±0.56)、(2.42±0.64)、(62.62±5.46)],生活质量总体得分(72.9±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5.8±6.7),睡眠质量得分(1.25±0.2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71±0.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利于患者康复.

  • 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关系研究

    作者:张婷;颜纯刚

    目的 研究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即将分娩的妊娠女性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抑郁分为无抑郁组50例及抑郁组10例,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呈负相关性(r:-0.342 ~-0.580).结论 妊娠女性生活质量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对患者抑郁心理的改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

    作者:胡玉婵;杨旭明;杜来景

    目的 探索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的心力衰竭(心衰,NYHAⅡ~IV级)患者209例,按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HFpEF,LVEF≥50%,53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组(HFmrEF,LVEF40% ~ 49%,46例)、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组(HFrEF,LVEF<40%,110例);对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与HFpEF组相比,HFmrEF组冠心病、高血红蛋白者更多见,心超检查显示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左室后壁厚均偏低(均P<0.05);与HFrEF组相比,HFmrEF组年龄偏大[(71.28±10.81)岁比(63.81±13.38)岁],多合并冠心病,其收缩压偏高,前脑利尿钠肽BNP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均偏低(均P<0.05);左房前后径、左室前后径、肺动脉压均偏低(均P< 0.05).结论 在住院心衰患者中,仅22.01%为HFmrEF患者,该组患者年龄较大,冠心病更常见.

  • 112例隐睾症患者精液质量分析

    作者:肖金生

    目的 对112例隐睾症患者进行精液质量分析,以探讨隐睾症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隐睾症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60例健康正常已生育男性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受试者的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及正常精子形态率分别为(47.11±15.65)×106/ml、(38.76±11.83)%、(21.50±10.2)%、(10.67±5.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86±25.39)×106/ml、(55.50 ± 16.62)%、(33.40±12.41)%、(14.3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睾症会引起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与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HPLC法测定沙库比曲片有关物质

    作者:詹怡飞;徐伟良;陈娇婷

    目的 建立沙库比曲片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SB-C 18(250 mm×3.0 mm)色谱柱,以流动相A:0.05%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0.0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沙库比曲片主峰与4种有关物质完全分离.5批沙库比曲片原药中总杂质含量均小于0.15%,其他单杂不高于0.05%.结论 该方法专属强,可以作为沙库比曲片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

  •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朱传清;郭春锋

    目的 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MB-DWI)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乳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236例,其中恶性病变患者95例、良性病变患者141例,同时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MB-DWI检查,绘制TIC曲线进行弥散后处理.观察三组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参数值(ADCstandard)以及TIC曲线类型.结果 恶性病变组的ADC值和ADCstandard值均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曲线类型恶性病变组I型所占比例远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型所占比例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联合TIC曲线能够协助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较单一指标单独应用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 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的超声应用价值

    作者:周平;武庆利;李志海;梁美娟

    目的 分析肾脏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超声所见,提高对此类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肾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超声表现、CT表现以及病理形态学表现资料.结果 6例肾脏肿块均为单发类圆形或椭圆形,长径3.2~12.4 cm,>10.0 cm 2例.4例自肾门周围突入肾窦,2例位于肾中上极.3例可见较清楚包膜,3例肿块仅可显示部分边界,部分边界不清.4例病灶回声较均匀,2例回声不均匀,1例可见多发点状钙化灶,1例内可见囊变区;5例周边可见环周血流,1例未见血流显示.结论 肾SFT超声表现多种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对该病的筛查、术后随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诊治1例

    作者:曾昭龙;杨慧

    1病例摘要患者,袁XX,女,37岁,广东汕头人,因“头痛3月余”于2015年11月19日入住本院.患者缘于2015年8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整个头顶部及双颞部,多为胀痛,偶有钝痛感,头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常影响睡眠,天气变化及情绪改变时明显,平躺休息可加重,无畏光畏声、视物模糊、眼球胀痛、头晕、恶心呕吐,无发热、胸闷、气促、四肢乏力,大小便正常.曾在某三甲医院就诊,查头MRI+半球MRA、脑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每日需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初时每次1片,每日2次可基本缓解疼痛,之后需加大剂量,每日多时达4~6片.

  • 先兆子宫破裂成功救治1例

    作者:殷文静;余凡

    1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停经37+2周,下腹痛4+h入院,末次月经(LMP):2016年08月27日,预产期(EDC):2017年06月04日.孕12+周起在本院定期产检,现因下腹痛收入院.孕2产1,2009年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一活婴.产科检查:腹部膨隆,扪及不规则宫缩,宫高33 cm,腹围105 cm,胎位头位,胎心率140次/min.阴检: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先露-3,宫颈评4分.人院后行II级产科超声检查:胎位头位,羊水指数95 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厚36 mm.脐动脉血流:2.16,胎心率:133次/min.估测胎儿体重约3 188 g+/-465 g.孕妇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薄处厚约2.0 mm.人院后告知疤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相关风险,患者及家属签字要求阴道试产.随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诉下腹阵痛,立即查看患者,见腹形异常,腹部扪及规则强宫缩,50s/2~3min,下腹疤痕处压痛(±),子宫轮廓清晰,脐下三横指处可扪及一浅凹陷环,压痛(±),胎心率145次/min.阴检:宫口开全,胎膜未破,先露+2.予导尿,见清亮尿液流出,量50 ml.胎监示:基线140次/min,变异可,见一减速,低约50次/min,3min缓慢恢复.

  • 经肾穿刺小切口多通道碎石取石术用于治疗多发肾结石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作者:刘勇;王丽惠;刘旸

    目的 探析经肾穿刺小切口多通道碎石取石术用于治疗多发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多发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NPCL组行常规经皮肾镜单通道碎石取石术,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经肾穿刺多通道碎石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小切口组手术时间长于NPCL组、术中出血量较NPCL少,结石清除率高于NPCL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PCL组(P<0.05).结论 小切口经肾穿刺多通道碎石取石术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快速,可作为临床治疗多发肾结石首选的手术方案之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