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中药方剂联合复方口腔溃疡膜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杰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联合复方口腔溃疡膜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口腔溃疡膜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剂治疗,疗程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方剂联合口腔溃疡膜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免疫功能的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大面积脑梗死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欣

    目的 探讨应用BIPAP呼吸机给氧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的大面积脑梗死并呼吸衰竭患者29例行鼻导管给氧(对照组),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应用BIPAP呼吸机给氧(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命体征与血气学分析、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RR、HR、SaO2、pH、PaO2与PaC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给氧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星球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将其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内固定物松动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内固定物松动率分别为2.22%、0、4.44%,对照组分别为13.33%、11.11%和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4.16±2.51)分,对照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1.17±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较明显,并发症少,术后髋部畸形率、内固定物松动率较低,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爱普列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涛

    目的 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爱普列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效果的影响.方法 1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照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分为A组87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 ng/ml)和B组102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10 ng/ml),两组患者均给予爱普列特和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灌洗量、术后冲洗量、血红蛋白的差值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膀胱颈痉挛、逆行射精、电切综合征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爱普列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的探讨

    作者:余洁红

    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选取100例患儿的母亲在饮食方面的习惯进行追踪,分析和统计患儿母亲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饮食爱好等,将追踪结果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结果 母乳性黄疸患儿黄疸发生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治疗的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患儿母亲的饮食中姜和酒所占的比例低于中重度患儿母亲,辣椒和补品所占的比例高于中重度患儿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发生母乳性黄疸有可能和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尤其是酒类的饮用.

  •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与常规开腹修补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向辉飞;林定能;孙铁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与常规开腹修补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胃溃疡性穿孔患者10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修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4.50±3.87)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84±9.52) h]、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5.14±5.47)h]以及住院时间[(7.06±1.9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4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具有着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治疗胃穿孔的有效手术方式.

  • ICU内高钠血症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许治本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ICU内高钠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浓度、肌酐、尿素氮、血浆渗透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预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钠浓度、肌酐、尿素氮、血浆渗透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1年,治疗组分别治愈及存活22例(45.83%)、43例(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例(27.08%)、31例(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8.96;P< 0.05).结论 临床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内高钠患者,可显著降低其血钠浓度,并有效改善其肾功能及血浆渗透压,逐步稳定其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改善预后.

  • 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孙钝

    目的 观察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68例需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保留幽门管吻合)与对照组(常规吻合)各34例,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35.44± 65.34) ml、(3.12±0.43)d、(6.79±1.32)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与术后镇痛率分别为5.88%、8.82%,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得以降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脑疝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锋龙

    目的 探讨在重型颅脑外伤脑疝患者中运用常规手术与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的作用.方法 回顾我院近三年治疗的64例重型颅脑外伤脑疝病例资料,同时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2例选择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选择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处理,针对两组的临床手术情况作比较.结果 在相应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的良好/中残例数达到23例,总占71.9%,相比对照组的16例(50.0%)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共10例出现脑积水、脑部后动脉梗死等合并症,总发生率是31.3%,相比对照组的18例(56.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267,P<0.05).结论 采取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手术方案对重型颅脑外伤脑疝患者进行治疗,总体手术效果更加理想和安全,更利于降低临床病死率,值得加强推广.

  • 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历耋;陈艳芝;王燎原;游楚明

    目的 研究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鼻塞正压通气(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采用INSURE治疗(观察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对照组),两组均于生后4~6h内气管内注入固尔苏(200 mg/kg),观察组予以nCPAP,对照组予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在2、6、12、24 h时间点PaO2、氧合指数(PaO2/FiO2,OI)、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所采血气时间点的PaO2、OI值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能达到有创呼吸机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有较少的并发症及更好的临床转归.

  • 80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志勇;周栋;王晶;张安平;郭发才;宋润泽

    目的 总结探讨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特点、诊治过程、临床转归,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统计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血管外科及产科住院治疗的产褥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并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共统计目标病例80例,中心型及混合型65例(81.25%).中心型及混合型高位血栓患者常规行滤器及植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满意,个别病例为腔及髂静脉发育畸形,效果不佳.结论 产褥期血栓患者均为青年女性,个人预期高.一旦罹患产褥期DVT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因此加强产褥期宣教、预防DVT的发生尤其重要.对于已经发生DVT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抗凝溶栓,尽可能采用积极导管接触式溶栓及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戈

    目的 观察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接诊的根管治疗后需行前磨牙修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桩核冠修复)与观察组(陶瓷高嵌体修复)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4.44%,略高于对照组的91.67%,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05).结论 陶瓷高嵌体应用于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修复治疗中效果确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对牙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秋实

    目的 探讨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需牙齿修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37例和乙组37例,甲组患者采用全瓷冠修复,乙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治疗,对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甲组患者临床修复总有效率为97.30%,与乙组总有效率8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修复后,甲组牙龈指数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裂纹(折断)发生率较乙组显著提高,牙龈炎、牙颈缘黑线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齿修复中,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均能实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全瓷冠修复外形逼真美观,并发症少,对人体和牙周组织影响较小,牙齿修复效果显著优于金属烤瓷冠,但抗裂强度不如金属烤瓷冠,临床应根据患者牙齿修复部位、患者意愿合理选择义齿类型,以此实现令人满意的修复效果.

  • 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辉

    目的 分析静吸复合麻醉的不同镇静深度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6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予以麻醉诱导并维持麻醉,同时调整对照组的BIS为30 ~ 40,观察组BIS为40~50,比较两组术后1d的MMSE评分与TMT完成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1d的MMSE评分为(29.67±0.88),与对照组比较有一定提升,TMT完成时间为(33.17±8.49)s,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临床上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进行静吸复合麻醉时,应注意调整麻醉维持过程中的BIS值在40~50范围内,以尽可能降低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质性研究

    作者:刘慧;林映;吕蓉

    目的 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时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为提高患者对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和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7例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体验及感受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Nancy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7例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访谈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提炼得出此类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真实体验.可划分为4大关键点:①身体上的痛苦;②多种不良情绪共存;③对支持与帮助的渴求;④反省自身.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心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体验与感受,进行高效指导及操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发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优效果.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张艳芳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伴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其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对照组为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上升至(65.9±6.4)分、(82.6±9.3)分、(68.9±2.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伴偏瘫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干预方案,可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因素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闫琪

    目的 总结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情绪因素、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焦虑评价量表(SAS)评分、抑郁评价量表(SDS)评分、临床预后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得分(36.5±1.7)分、SDS得分(45.3±2.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I得分(70.4±6.2)分及FMA得分(71.8±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尿潴留的预防效果

    作者:朱琳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利排尿49.0%、有效排尿42.7%、无效8.3%、总排尿率91.7%;对照组患者顺利排尿29.2%、有效排尿35.4%、无效35.4%、总排尿率64.6%;顺利排尿率、总排尿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肛肠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程序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丽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 经程序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脂饮食、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

  • 综合护理配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症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港英

    目的 研究对重症癌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肺部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收治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两组同时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进行药物镇痛.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反馈、按时按量用药患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内患者对药物副作用耐受力更强,83.3%的患者可接受药物副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镇痛率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盐酸吗啡缓释片可显著提高重症癌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爱玲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观察组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观察组除进行常规儿科护理外,再实施优质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儿则给予常规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理功能、生活功能、躯体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优质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琳;张涛

    目的 探讨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 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行为采纳、并发症、投诉、满意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行为采纳率、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无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次数、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预后,具有借鉴性.

  • 颅内压监护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林丽;陈少芸;周玉华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护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测,通过正确应用颅内压监护仪,严密观察病情,排除影响颅内高压的因素而采取更合理、更全面的护理.结果 40例患者中,顺利恢复12例,发现颅内高压,经及时处理而获得恢复的16例,因病情危重而经抢救无效死亡的8例,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的4例.结论 颅内压监护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加上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有效指导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作者:苗卫莉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正念减压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3.32±3.24)分vs(48.68±3.83)分]、SDS评分[(43.21±2.78)分vs(46.51±3.32)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姚静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使用简化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价护理前后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B组患者BI值为(81.82±17.45),FAM值为(72.39±23.08),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62.50%,B组为7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能促进脑出血手术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馨;高君;王冠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前往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一般护理,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专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4%,B组为4%;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康复进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慢性便秘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窦如珍;官友爱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慢性便秘的临床诊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患者采用条畅情志、饮食调护、中药灌肠、中医按摩、针灸疗法等中医护理措施,疗程为9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血液运行,增加穴位的刺激作用,增加胃肠蠕动,达到良好的通便效果.

  • 护理干预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行红细胞单采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刘洋;张迪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行红细胞单采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红细胞单采术的PV患者18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单采术过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的Hb、RBC、HCT、WBC、Plt分别为(199.7±15.2)g/L、(6.68±0.97)×1012/L、(61.2±5.4)%、(11.2±5.3)×109/L、(334.3±162.0)×109/L;护理干预后,Hb、RBC、HCT、WBC、Plt分别为(167.8±18.4)g/L、(5.42±0.90)1012/L、(47.8±4.3)%、(11.3±4.6) ×109/L、(330.0±165.0)×109/L;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b、RBC、HCT水平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 0.05);WBC、Plt无明显变化(P>0.05).有1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表现,3例出现口周发麻,1例出现四肢抽搐,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在PV患者中实施红细胞单采术,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化患者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动机性访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红;张洪胜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技术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实验组患者继续进行干预.出院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复诊次数.结果 出院一年后,相关生活质量评定实验组患者总分为(63.15±4.38)分,对照组为(51.68±3.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5);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实验组患者总分为(64.36±5.36)分,对照组为(46.38±3.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78,P<0.05);复诊次数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77,P<0.05).结论 将动机性访谈技术运用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提升,增强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改善,加强了自我管理能力.

  • 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继荣

    目的 探讨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护理、术后护理常规等,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观察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均处于正常范围,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及腹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术前紧张焦虑心理、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沈波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15例老年SAP患者进行研究,治疗时均静脉滴注美罗培南.结果 115例老年SAP患者中治愈61例(53.04%),有效43例(37.39%),无效11例(9.57%),总有效率为90.43%;无一例老年患者出现肾功能或肝功能损伤迹象.结论 应用美罗培南可以改善老年SAP患者的治疗效果.

  • 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振陆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因子水平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CHF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环磷腺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6.793,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及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CHF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因子,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周贺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 g溶入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以莫西沙星注射液静滴给药4g/次,1次/d,两组给药疗程为5~ 14d,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0%,细菌清除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0%和7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7、4.579,P<0.05).观察组总治疗时间为(7.06±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9.10±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7,P<0.05).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查淑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探索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口服,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参松养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5d后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 vs.83.3%,P<0.05).治疗15d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明显降低、震荡斜率(T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之一.

  • 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石添添;吴锡信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尿毒症HD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研究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卡尼汀,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呼吸机管道不同成角对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潘丽沁;余惠;谭惠仪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道不同成角对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采用与呼吸机配套的自动加温加湿装置的管道系统对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湿化,观察呼吸机螺纹管与气管套管不同成角(60°、90°、110°)下的气道湿化效果,选取气管套管开口处吸入气的绝对湿度、患者痰液粘稠度、呼吸机管道内积水、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次数为观察指标,探讨湿化效果佳时呼吸机螺纹管与气管套管的成角.结果 60°组气管切开处温度和绝对湿度接近于佳湿化要求,90°组次之,110°组较差.温、湿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气道痰液粘稠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集水杯冷凝水量及吸痰次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报警次数:60°组高,90°组次之,110°组低.结论 采用呼吸机螺纹管与气管套管成90°角时既保障病人使用呼吸机安全,也达到佳的湿化效果.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国柱;高红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为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及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后的骨折块数、矢状面骨折位移距离、冠状面桡腕关节面塌陷距离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35例患者的骨折分型与手术检查的符合率为97.1%.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能准确地显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情况,且诊断分型的准确率高,值得推荐.

  • 居家长期卧床老人预防压疮的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张展;李明;陈玲;庄悦红;乔韵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居家长期卧床老人的数量大大增加,这对居家护理提出了严峻考验.目前我国居家护理发展较不完善,从而导致卧床老人压疮发生率较高,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基于目前已有的压疮预防管理研究,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提供专业化护理指导、形成有效的社区-家庭-医院联动压疮预防管理网络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精神压力与牙周病的关系

    作者:熊艳林;何敏昭;冉炜;郭珍;郭冰

    随着心理疾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精神压力作为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在牙周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精神压力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改变牙周组织微环境从而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茜;杨希立;张健瑜;许兆延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进行研究,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两组.分别服用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之后90 mg bid与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之后75 mg qd维持,观察患者服药治疗6个月内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管的再次重建、脑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治疗一周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相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出血、致命/危及生命的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氯吡格雷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地减少心血管事件.

  •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在足月未临产胎心监护异常孕妇中的应用安全性观察

    作者:杨长玲

    目的 在足月未临产胎心监护异常孕妇应用人工破膜联合静滴催产素引产,观察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未临产胎心监护异常且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的足月孕妇(≥38周)156例,孕妇自愿选择分娩方式,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94例剖宫产术.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中羊水、脐带、胎盘异常情况以及围生儿出生窒息情况.结果 羊水Ⅲ°污染、脐带异常、胎盘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研究组分别为:19.35%、12.9%、4.84%、3.22%,对照组为:17.02%、11.7%、5.32%、3.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月未临产胎心监护异常孕妇应用人工破膜联合静滴催产素引产是安全的、可行的.

  •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α-羟基丁酸脱氢酶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喻芳;廖志伟;黄文瑾;余宏伟;艾亮梅;周同冲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335例鼻咽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α-羟基丁酸脱氢酶数值.通过Kaplan-Meier、x2检验分析比较血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与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预后因素.结果 通过x2检验发现治疗前α-HBDH水平与N分期存在相关性(P=0.03),与年龄(P=0.528)、性别(P=0.802)、T分期(P=0.619)、临床分期(P=0.519)无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x2检验发现,治疗前高α-HBDH组>107.5 U/L在总生存率(OS)上小于治疗前低α-HBDH组≤107.5 U/L(P=0.01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年龄> 48岁、T3+4期、N3期、治疗前高α-HBDH水平均与患者总生存率相关(P=0.042).结论 治疗前外周血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与鼻咽癌总生存率相关.

  • 闭合复位及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宋立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及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8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DHS螺旋刀片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1%(37/42),高于对照组的68.3%(28/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1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及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较佳远期疗效,尤以老年患者适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丽珍;温桂林;梁丽艳;霍维芝

    目的 探究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进行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本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儿童10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RP和WBC检测,CRP检测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WBC检测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和阳性检出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CRP水平以及WBC计数均明显高得多,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CRP阳性检出率为89.0%,WBC计数阳性检出率为77.0%,两者联合阳性检出率为98.0%.结论 CRP和WBC两者联合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检测,可以作为一项敏感指标,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分次少量取样对24小时尿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侯建华;贾荣娟

    目的 观察分次少量取样对24小时尿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一种简单科学的24小时尿标本留取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对67例患者的24小时尿标本进行采样,进行自身对照,测定其尿糖、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电解质,并对67例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种方法采样的标本检测尿糖(UG)、尿蛋白(U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尿电解质(K、Na、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分次少量留取法满意度为98.5%(66/67),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82.1%(5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次少量取样对24小时尿标本检测结果无影响,可以替代传统的留取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活血补肾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时建荣

    目的 分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应用活血补肾汤联合构橼酸氯米芬胶囊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活血补肾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卵泡大小明显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P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应用活血补肾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疗效明显,可明显增加患者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 骨巨细胞瘤诊断中CT值增加值均值临界判定值的敏感度研究

    作者:孙全伟;孙悦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诊断中CT值增加值均值临界判定值的敏感度.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依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成两组,其中50例非骨巨细胞瘤患者为对照组,5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实施CT诊断,将增强后CT值均值和CT值增加值均值作为观测值,对比分析CT值增加值均值临界判定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T增强扫描后显示区域CT值为(125.36±35.69) HU,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增强后的CT值(103.68±35.2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分析发现,在ROC曲线上,CT值增加值均值≥96.5 HU为临界点时,两者分别为90.9%和62.0%,均值≥41.5 HU为临界点时,分别为98.9%和48.1%.结论 在骨巨细胞瘤实施CT诊断中,当CT值增加值均值诊断临界值为96.5 HU和41.5 HU时具有较高敏感度,与此同时特异性较低,总之,CT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孕11~14周胎儿畸形的对比分析

    作者:吕新华;荆波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孕11 ~ 14周胎儿畸形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孕11~14周胎儿畸形孕妇22例,所有畸形胎儿均经由引产尸检得到确认.对22例孕妇分别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畸形胎儿的检出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胎儿畸形检出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的检出率58.06%(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孕早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但是对于孕周较大胎儿,经腹部检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筛查价值.

  • 超声在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路径改变相关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秀芹;李国英;武小玲

    目的 对超声在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路径改变相关性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实施超声诊断的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有:空腹胆囊壁厚度,餐后1h、2h胆囊壁增厚量,各成正比(P<0.05);空腹胆囊前后径、餐后1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各成反比(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胆红素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超声在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路径改变相关性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PDCA在缩短中小型设备采购时间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鹏;彭都喜;李越;林正茂;陈树鹏;谭秋帆;伍俊妍

    目的 运用品管圈活动,探索PDCA缩短中小型设备采购时间的作用.方法 根据PDCA的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我院的中小型设备采购进行现状分析、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检讨与改进等步骤的实施,运用头脑风暴、甘特图、鱼骨图、流程图等管理工具缩短中小型设备采购时间.结果 通过该项PDCA活动,我院中小型设备平均采购时间缩短40.12%.结论 正确运用PDCA循环可有效缩短中小型设备采购时间,并且能提高品管圈圈员的工作能力.

  • T-cadherin分子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叶火林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T-cadherin分子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50例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T-cadherin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肺癌组中T-cadherin基因的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组[(0.532±0.064)vs(0.816±0.0732),P<0.05],同时低于正常组织组[(0.532±0.064)vs(0.815±0.0213),P<0.05],而癌旁组织组与正常组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6±0.0732)vs(0.815±0.0213),P>0.05].免疫组化技术证实肺癌组中T-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20%(10/50),癌旁组织组中T-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76%(38/50),而正常组织组中T-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95% (19/20).肺癌组中T-cadherin阳性率表达较癌旁组织组和正常组织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T-cadherin分子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TMN分期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肺癌组织中,T-cadherin分子表达降低,且随着肿瘤的恶性进展而进行性下降,提示T-cadherin分子表达的异常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T-cadherin 肺癌
  • 辛弗林对大鼠离体小肠收缩性的调节特征

    作者:孙兢喆

    目的 考察不同Ca2+浓度对大鼠离体小肠收缩性的影响;选择佳Ca2+浓度,探讨在该条件下辛弗林对离体肠收缩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的离体小肠为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Ca2+克氏液,使小肠处于不同收缩状态;考察在不同Ca2+浓度条件下,辛弗林对离体小肠的收缩的影响.结果通过辛弗林对不同浓度的Ca2+条件下的作用比较,结果 提示在5 mmol/L的Ca2+情况下,加入辛弗林后,肠平滑肌收缩幅度降低明显.结论结果提示5 mmol/L Ca2+的浓度是在本实验条件下,用于研究对肠道平滑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药物的佳条件.

    关键词: 收缩 肠平滑肌 Ca2+
  • MDR1及TCRP1在人体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

    作者:徐道慧;王树人;贾久丽

    目的 研究耐药基因MDR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和TCRP1(tongue cancer resistance associated gene 1)在人体口腔癌中与癌细胞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40例口腔癌患者的癌组织,癌症类型均为鳞癌,对每一份癌组织均分为三份:一份用于原代培养进行药敏试验,然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癌细胞的耐药指数;一份组织用于免疫组化检测MDR1和TCRP1蛋白表达;后一份使用qRT-PCR定量检测MDR1和TCRP1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分析癌细胞耐药指数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MDR1与癌细胞耐药性相关系数为0.79 (P<0.01);TCRP1与癌细胞耐药性相关系数为0.64 (P<0.01);免疫组化结果示癌细胞耐药性越高MDR1和TCRP1蛋白表达量越多.结论 耐药基因MDR1和TCRP1的高表达提高了口腔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加了口腔癌的化疗难度.

    关键词: MDR1 TCRP1 口腔癌 耐药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