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作者:曹刚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1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术前均行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震荡初始(TO)并给予冠脉造影并PCI,选出罪犯血管为右冠脉病变29例,前降支病变30例,回旋支病变28例。比较3组的TO值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右冠脉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TO值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前降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回旋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罪犯血管病变中的概率不同,且有一定差异性。其在右冠脉病变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中预测恶性事件的特异性较高。

  • 心率震荡及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冯军霞;王红宇

    心率震荡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又一新的心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预后的预测.有关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甚少,但已有的结果均证实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尤其是伴左心室体积扩大、恶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脉压增大的患者,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心率震荡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新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作者:刘毅坚;任军梅;张永胜;李永才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95例ACS患者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CS组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又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ACS与对照组及ACS组内高、低危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再发心脏事件.根据既往危险分层界定点设定高危因子,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HRT等指标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ACS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②ACS合并心衰组及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S均明显低于无心衰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③ACS后事件组TO高于非事件组(P<0.05),TS低于非事件组(P<0.05).④TO与TS结合时优势比强(OR单=6.351;OR多=4.163,P<0.01).结论 TO与TS结合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强,HRT可作为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关系的研究

    作者:蔡继锐;刘东亮;杨春香;杨自莹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窦性心率震荡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拟诊冠心病并行HOTER检查的患者分为4组:A组为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冠状动脉狭窄在50%~99%,但无闭塞;C组为大于1支血管存在闭塞;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根据公式TO=(RR1+RR2)-(RR-1+RR-2)/(RR-1+RR-2)计算TO值,RR1+RR2代表VPC代偿间歇后的前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RR-1+RR-2)代表VPC前的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减速,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加速.测量VPC后20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窦性心率的RR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大斜率为TS.TS>2.5 ms/RR时,窦性心率存在减速现象,TS≤2.5 ms/RR时,窦性心率不存在减速现象.结果 B组TO值为0.027±0.015,高于A组-0.044±0.016、D组-0.039±0.021(P<0.05);B组TS值1.61±0.21,低于A组、D组(P<0.05);C组TO值为0.052±0.008,高于A组、B组、D组(P<0.05),C组TS值为1.04±0.23,低于A组、B组、D组(P<0.05);A组与D组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 健康人心室复极震荡的不同指标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红宇;曾秋棠

    目的 探讨心室复极震荡(VRT)不同指标的测量方法 及影响因素,明确健康成人VRT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接受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期前收缩(PVC)的健康体检者300名,每名分别测定并比较同步Ⅱ导联、V5导联中,不同心率、不同形态PVC前后的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计算各个指标VRT的震荡初始(VRTO),包括:JTp震荡初始(JTpTO)、Tpe震荡初始(TpeTO)和T波振幅震荡初始(TwaTO),分析其与心率和各个间期的相关性.结果 ①震荡前、后同步Ⅱ导联、V5导联比较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除JTP4间期外,所有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导联震荡后每一个心搏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与震荡前比较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Ⅱ导联JTpTO和第二心搏震荡、TwaTO与第一心搏震荡变化方向相反.③健康人JTp各个震荡参数与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呈负相关(P<0.01),Tpe、Twa各个震荡参数与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不相关(P>0.05),多数指标与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期相关.结论 健康人存在VRT现象,不同组群之间进行VRT比较时要采用同一导联测定的数据,同时应考虑到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联律间期的影响.

  • 心律震荡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瑞;郑万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及死亡率预测,进而采取干预性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

  • 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敏杰;李京波;魏盟;胡伟国;陆志刚;张洁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围术期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及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HRT和HRV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入组确诊为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67例,于发病2~4周内采用美国Delmar动态心电检测系统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价HRT,以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评价HRV.随访时间≥5个月,观察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RT异常组51例,发生MACE7例(13.73%);HRT正常组59例,发生MACE7例(1 1.8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预测ACS患者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54.2%,准确度为53.6%;HRV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92.4%,SDNN降低与ACS患者发生MACE有关(P<0.05).结论 围术期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十分必要,HRV的降低对ACS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而HRT的预测价值有限.

  • 窦性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萍;陈良发;成伟荣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检测,探讨这一现象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2例AMI者(A组)及96例健康对照者(B组),根据所做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DCG),分别计算并比较二组间的震荡初始(T0)及震荡斜率(TS).结果 A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MI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它可作为评价AMI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斌;倪风华;孙剑萍;朱士洲;李新东;缪满

    目的 回顾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5天的窦性心律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评价TO、TS及其他危险因子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2±12.3)月,共死亡18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与窦性心率震荡分类、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5%)及高龄(≥65岁)显著相关,其危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50.708(P<0.01)、11.186(P<0.01)及4.828(P<0.01).结论 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小平;黄玥;唐继志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与对照组30例、急性脑梗死存活组75例与死亡组23例的24h动态心电图,比较各组间HRT的TO和TS. 结果 (1)与对照组TO、TS(-6.1±3.7%、13.1±5.6 ms/R-R间期)比较,急性脑梗死组TO高(-3.2%±6.3%)、TS低(6.1±6.0 ms/R-R间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2)与急性脑梗死存活组TO、TS(-5.2±5.7%、7.0±2.1 ms/R-R间期)比较,死亡组TO值高(-2.2±4.3%)、TS低(5.4±4.0 ms/R-R间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RT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先本;江建军;王斌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 选取起病1-2周的急性心梗患者134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的AM]组(A组)和非糖尿病的AMI组(B组).并取健康对照50例.收集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并统计TO、Ts 2项阳性率、1项阳性率及2项阴性率.结果 A组TO、TS值显著低于B组,P<0.05;急性心梗组2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能放大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律震荡的负面效应.

  •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琪

    [目的]探计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同期住院存在室性期前收缩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TO、TS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TO、TS比较,死亡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衰

    作者:孜亚吾东·巴吾东;周贤慧;汤宝鹏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性窦心率震荡(HRT)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对192例有完整资料的O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合并心力衰竭)和B组(无心力衰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心肌梗死病史的90例患者作对照组.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静息心率(RHR)、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利用超声心动图对OMI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HRT指标和SDNN、RHR、LVEF、LVEDD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TO和TS与B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TO和TS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②A组LVEF、LVEDD、SDNN、RHR均与B组及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TO与SDNN呈负相关,但TO和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TS与SDNN和LVEF呈正相关,而与LVEDD和RHR呈负相关.结论 HRT尤其是量化的TS能更好地预测O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风险,对于降低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分析

    作者:朱少辉;孙芸芸;戴海蓉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方法 从2000年10月~2007年11月就诊的DCM患者中选取符合HRT分析条件的31例患者(DCM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析TO、TS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中,TO>0且TS<2.5者8例(25.8%),TO>0且TS>2.5者8例(25.8%),TO<0且TS<2.5者7例(22.6%),TO<0且TS>2.5者8例(25.8%).两组TO值分别为-0.06±0.03、0.04±0.02,TS值分别为37.2±17.6 ms/RRI、11.8±9.7 ms/RRI,两组间比较TO、TS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ANN、LVEF、LVEDD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DCM组TO值与LVEF、SDNN、SDANN之间呈明显负相关,与LVEDD呈明显正相关;TS值与LVEF,SDNN、SDANN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LVEDD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或消失,HRT指标与SDNN、SDANN、LVEF、LVEDD等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DCM患者预后指标之一.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婵;马锋;白梅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在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6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分析.结果 室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心率震荡明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室速组患者心率震荡异常,提示室速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

  • 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董京;王红宇;吕晓琴;王瑞英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该指标测量的临床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早搏(VPC)的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分析各参数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不同基础心率段各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 先计算每个室早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然后求平均值所得的TS、TT值较先平均RR值再计算窦性心率震荡所得的TS、TT值高;窦性心率震荡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以及室早数目相关,与联律间期不相关;且不同基础心率段TO、TS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计算窦性心率震荡之前就取RR间期平均值然后测量可能提供更好的死亡预测率;应用窦性心率震荡时应同时考虑到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及室早数目对其的影响.

  • 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震荡分析

    作者:姚恩达

    目的 应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这一新的预测心脏性猝死方法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50次/分为入组条件.采集单发室性早搏的前2个窦性RR问期及后20个窦性RR间期,根据公式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plope,TS).结果 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HRT均值TO:(1.03±0.97)%;TS:(3.87±1.93)ms/RR间期.提示本文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后初始窦性心率加速现象消失.结论 窦性心率<50次/分的心动过缓患者可能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 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分析

    作者:史翠英;吕玉英

    目的:研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其与窦性心率震荡(HRT)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偶见室性早搏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量化指标。结果观察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分别为-1.0±2.0%、3.5±3.0ms/RRI,对照组TO、TS分别为-3.6±5.1%、8.79±5.8ms/RRI,两组H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T分级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0% VS 13.3%,P<0.01)。结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之后,HRT现象会减弱或消失,可将HRT降低作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作者:靳艳辉

    目的 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98例),发病后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窦性心律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观察TO、TS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随访(21.0±11.0)月,共死亡16例.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程度与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年龄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展变化显著相关.结论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可作为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及心功能预测的参考指标.

  •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查淑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探索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口服,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参松养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5d后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 vs.83.3%,P<0.05).治疗15d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明显降低、震荡斜率(T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之一.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