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窦性心律震荡和QT离散度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猝死的预测价值比较

    作者:姜凤久;刘剑立;刘雪虹;佟翠艳;潘淑敏;刘明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猝死的预测价值及与QTd的比较.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LVEF>0.45组35例,LVEF 0.35~0.45组38例,LVEF 0.25~0.34组9例.存活50例,死亡32例,其中猝死16例.全部进行TO、TS、QTd测量并比较.结果存活组与猝死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8.96,P<0.01);LVEF>0.45组与LVEF 0.35~0.45组比较差异不显著(χ2=3.05,P>0.05),LVEF 0.35~0.45组与LVEF 0.25~0.34组比较差异显著(χ2=6.13,P<0.01),LVEF>0.45组与LVEF 0.25~0.34比较差异显著(χ2=12.84,P<0.01);在各组中TO/TS异常比QTd异常例数略多,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HRT和QTd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危险程度评估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窦性HRT需要在有室早时才能检测,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二者可以互相补充.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作者:王仲朝;李保;安健;王敬萍;王惠仙;杨滨;郭五一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的危急重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治疗.窦性心律震荡(HRT)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心电学指标,其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本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接受直接PCI或静脉溶栓2种不同治疗方法时的HRT检测,进一步探讨2种方法的效果以及HRT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意义.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作者:具星爱;王汀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检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5例,全部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并测量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心功能不全伴有室早的患者窦性心律震荡有否与心功能程度有关.结论 心功能越差者心肌损害越严重,室早后窦性心律震荡越减弱.

  •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汤立军

    目的:回顾性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的慢性心力衰竭且存在窦性心律震荡的398例患者,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记录各组患者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心衰治疗用药(Aspirin.ACEI.Digoxin.β-Blockor等)以及HRT分类.结果:398例患者平均随访(14.0±11.6)个月,死亡66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死亡与HRT分类、低LVEF(≤45%)、高龄(≥65)、高LVED(≥55mm)显著相关,其中与HRT分类相关性显著(P<0.001).结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是预测慢性心功能不全死亡率的良好指标.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芳;杨秀玲;魏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85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住院期间行AECG及CAG检查,检测出TO及TH值,按CAG结果分为CAG冠脉正常组、冠脉轻度狭窄组、冠脉中度狭窄组、冠脉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经统计学处理,探讨期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HRT现象明显变纯,表现为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RT有相关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导致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 心率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参数变化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华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早的患者366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5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试验组按照HT与TS值再分成2个亚组:试验Ⅰ组,HRT0:TO<0与TS>3.0 ms/RR间期;试验Ⅱ组,HRT1:TO≥0与TS≤3.0 ms/RR间期;对照组,HRT2:TO≥0与TS≤3.0 ms/RR间期,分别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其心律震荡钝化现象愈加明显,其心脏性死亡明显增加.无论心功能正常与否,TO、TS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无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室早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现象,窦性心率震荡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窦性心律震荡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艳青;蓝少钰;陈楦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伴有室性期前收缩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随机分为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窦性心律震荡,比较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相关的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变化.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比较,TO增高,T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以窦性心律震荡3型为主,占62.3%,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以窦性心律震荡2型为主,占52.7%.结论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减弱,窦房结功能受损明显,窦性心律震荡可作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预测指标之一.

  • 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章波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心律震荡起始、震荡斜率值为依据,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展开生化检验、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6 min步行试验值检查及QRSD测量,并进行随访.对所有受试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慢性心力衰竭与窦性心律震荡的相关性.结果 经统计发现,慢性心衰患者与对照组HRT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出,慢性心衰组震荡初始值、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QRSD等指标检测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同时震荡斜率值、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值则较对照组低(P<0.05),除此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危组与低危组HRT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间,高危组与低危组慢性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高危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表现出高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经观察发现,窦性心律震荡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将窦性心律震荡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 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震荡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岳梅;程怡;孟洋

    目的 通过对120例患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进行窦性心律震荡分析,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加速即震荡(TO):TO<0正常,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有加速现象;T0>0异常,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无加速现象.测定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减速即震荡斜率(TS):TS>2.5ms/R-R间期为正常,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心率有逐渐减速现象;TS<2.5ms/R-R间期为异常,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心率无减速现象.结果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情严重患者的TO、TS明显异常.结论 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震荡的测定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窦性心律震荡与T波电交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赵旭婷;张越(综述);刘艳阳(审校)

    窦性心律震荡( HRT)是自主神经对于室性期前收缩这种刺激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敏感性反应,反映窦房结双向变时功能。 T波电交替(TWA)反映心肌复极变化,其主要的发生机制是心肌缺血缺氧,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标志。近年来,HRT和 TWA多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有恒;闫伟;冯军鹏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UAP患者60例,根据冠脉血管病变部位分为单支病变组(n=18)、双支病变组(n=30)及三支病变组(n=12)三个亚组.健康对照组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美国Del Holter分析系统分别测量窦性心律震荡的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UAP患者TO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89±1.34 )% vs(0.58±1.48)%],TS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4.11±2.53)ms/RR vs(7.45±2.21)ms/RR],两参数较正常对照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窦性心律震荡减弱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程度与TO正相关(r=0.463,P<0.01),与TS负相关(r=-0.581,P<0.01).结论:UAP患者HRT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UAP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指标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可作为判断UAP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可靠参考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贾敏;刘震;罗义;李韶南;雷晓明;陈平安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的患者224例,入选病例均接受直接PCI治疗并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血栓抽吸组108例.患者于PCI术后48 h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窦性心律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分析两组患者To、Ts的差异.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抽吸及HRT指标To、Ts对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的预测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患者HRT指标To、Ts值均优于对照组[(-1.26±0.78)%比(-0.86±0.56)%,P<0.05;(2.76±1.01)%比(2.38±0.89)%,P<0.05];术后6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比14.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2.5 ms/RR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而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则对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有保护作用(P<0.05).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能改善患者的HRT,降低MACE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春燕;陈霞;侯明桥;甘亮

    目的 总结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单纯室早或室性早搏伴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选取同时段30名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三组入选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 室早伴心动过速组(0.4%比1.7%)和单纯室早组(0.1%比1.7%)的震荡初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1.6 ms/RRI比7.6 ms/RRI,2.4 ms/RRI比7.6 ms/RRI);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律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律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 非ST抬高型ACS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与ST-T及超敏肌钙蛋白关系分析

    作者:王海林;王培宁;黄庆彬;曾洁莲

    目的 探讨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与ST-T及超敏肌钙蛋白关系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非ST抬高型ACS患者62例,依据是否伴有窦性心律震荡异常分为异常组(n=28例)和正常组(n=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troponin T,hs-Tn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水平与ST-T压低、血清hs-TnT水平的关系.结果 异常组患者TO、ST-T压低、血清hs-Tn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前者TS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TO水平与ST-T压低、血清hs-TnT水平呈正相关(r1=0.731,P<0.05;r2=0.702,P<0.05),TS水平与ST-T压低、血清hs-TnT水平呈负相关(r3=-0.714,P<0.05;r4=-0.685,P<0.05).结论 非ST抬高型ACS患者窦性心律震荡中的TO、TS水平与ST-T压低及血清hs-TnT水平有关,提示其也具有有效反映患者病情的作用,可作为患者病情新的心电评估指标之一,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美高仪DMS Holter动态心电分析系统故障维修

    作者:程广斌;黄金清;胡昕

    美高仪DMS动态心电分析系统是北京美高仪公司与美国DM Software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独有技术,如:全信息显示和打印技术、基线抗漂移技术、全模板反混淆技术、室性逸搏分析、窦性心律震荡分析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分析等.

  • 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作者:俞红丽;王开成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常规测定身高、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体重指数,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震荡起始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震荡斜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较好地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RT状况,但这种改善与糖脂生化指标关系不明显.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柳平;吴玉付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具有症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服药时间0.5 a,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年检查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率震荡(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更优,T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增加抗心衰疗效,并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预防猝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 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琴;王岩;王丽丽;封淑文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窦性心律震荡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的170例心梗患者和116例正常人室性早搏(室早)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及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梗患者室早后的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TO和/或TS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TO和TS均正常组(p

  • 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律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作者:黄庆峰;许安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AMI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58例(心梗组)和体检健康者52例(对照组).收集所有受检者24h平均心率、R-R间期标准差、窦性心律震荡的初始值(TO)、窦性心律震荡的斜率(TS)、肌钙蛋白I (TNI)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24h平均心率、R-R间期标准差、TO、TS.并研究窦性心律震荡和HRV指标与TNI峰值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 心梗组的心律震荡和HRV指标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的R-R间期标准差与TNI峰值呈负相关(r=-0.52,P<0.01),与LVEF呈正相关(r =0.25,P<0.05).TO与TNI峰值呈正相关(r=0.68,P<0.01),TO与LVEF呈负相关(r=-0.49,P<0.01).TS与TNI峰值呈负相关(r=-0.79,P<0.01),TS与LVEF呈正相关(r=0.55,P<0.01).死亡组的R-R间期标准差、TS低于存活组,TO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窦性心律震荡和HRV减弱是反映AMI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 窦性心律震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阮炳新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震荡(HRT)现象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检测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并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心血管疾病组:包括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瓣膜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组),各40例;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而排除心血管疾病的40例作正常对照组.根据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比较心血管疾病组与正常组HRT各指标的差异,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组按HRT不同分级归类分析.结果 各疾病组TO和T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RT分类心功能Ⅱ级例数与Ⅲ、Ⅳ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HRT减弱或消失现象,HRT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病情预测和预后的判断.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