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搏:吓死宝宝了

    作者:张海澄

    早搏是除窦性心律失常之外常见的,几乎可以说“无人不早搏”,因为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早搏的时候,只是没有捕捉到罢了.因为平时的心电图只是记录几秒钟,动态心电图也只记录24小时,假如你一直带着心电监测,没准儿哪天就能记录到早搏甚至其他心律失常了,当然并没有什么意义.

  • 97老人的"八珍水果"

    作者:方彤

    不久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的一栋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BruceDel Mar先生.1961年,Bruce Del Mar先生的研究实验室在Holter博士的授权下,开发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动态心电图设备,此项技术成为了心电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该技术具有"长程"及"动态"两大特点,极大提高了医师对心律失常的诊断能力.

  •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华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方法 对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DCG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中的意义.结果 152例患儿中动态心电图结果异常139例,常规心电图异常86例,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8.041,P<0.001).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并可监测到普通心电图难以观察到的心电变化,可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老年颈椎病与心律失常相关性探讨

    作者:马西宽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86例老年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的2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6例稳定性心绞痛,36例自发性心绞痛(均未做冠脉造影),54例2期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6例慢性肺心病,全部患者进行24h连续监测,并准确记录活动日志.结果共检出颈部明显活动期间发生或明显加重的心律失常68例,发生率36.6%,均为阵发性.第2~4及第7颈椎病变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多见;第5~6颈椎病变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 DCG检查结果发现,颈椎病与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较强的重复性,并可指导患者预防其心律失常的发生.

  • 128例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隔临床分析

    作者:张洪林;郑秋甫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动态心电图长R-R间隔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128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 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 128例老年心房颤动中发生长R-R间隔≥2.0s共23 685次,长R-R间隔为5.32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短1年,长11年,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老年心房颤动如伴长R-R间隔<5.0s, 且出现在夜间;临床证实无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不大;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追随观察,不必急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 86例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时长R-R间歇临床分析

    作者:张洪林;郑秋甫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终止时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86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 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 86例老年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长R-R间歇≥2.0s共1 509次,长R-R间歇为5.60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短1年,长15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心室长R-R间歇<4.0s者,且出现在夜间;也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随访观察.

  •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一鸣;时向民;石亚君;单兆亮;卢喜烈

    目的 分析阵发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探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筛选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及窦性心律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三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29.7±3.8)mm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组(33.4±5.2)mm相比,持续性心房颤动组LAD明显增加[(44.1±4.7)mm,P<0.05];VST在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持续性心房颤动组LVE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组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LAD及LVEF的改变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心房颤动导致的解剖重构以及心室率不规则和频率较快是其改变的主要原因.

  • 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价值的探讨

    作者:杨毅波;杨继超;马之林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住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123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且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83例(67.48%),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34例(2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主要为ST段的改变,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增大.冠心病组平均心率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心率(79.72±12.98)次/min,对照组心率(71.29±10.14)次/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中,多支病变者较单支病变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加做晨起运动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武文波;孙正琦;赵莉;张兰芳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加做晨起运动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58例,将DCG加做晨起运动负荷试验和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CAG为标准计算晨起负荷试验的敏感性、准确性等指标.结果 DCG晨起运动负荷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高,但特异性差,女性假阳性高.结论 DCG晨起运动负荷试验可提供冠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靠依据.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早期复极的作用

    作者:王秀琼;杨惠琼;宋其航;雷红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 ER)的检出率和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248例受检者的动态心电图,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早期复极.结果 共筛选出104例,检出率为1.98%,其中18例为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早期复极,占17.31%.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24 h(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较好地反映出早期复极J波及ST段特征性变化以及心率与自觉症状的关系,是诊断心电早期复极改变的有效方法.

  • 老年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和随访观察

    作者:杨晓媛;游文智;汪宝林;付贵生;余时沧

    目的探讨老年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重要性.方法分析54例老年男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并进行平均43.4±5.9月的随访观察.结果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显著室上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多于右束支传导阻滞组(P<0.05,P<0.01);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者,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均安装起搏器,后者18.2%安装起搏器;随访期中,发生心脏事件者,左束支传导阻滞组75.0%,右束支传导阻滞组18.4%(P<0.01).结论:老年人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 40例老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洪林;郑秋甫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与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动态心电图机(Holter)记录到的40例老年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及伴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72阵(96.0%).其中多源型室性心动过速44阵(58.7%).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35.0%);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例(5.0%);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RS波群宽度常≥0.14s.4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终因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老年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预后一般良好,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伴有严重心肌损伤,预后差.

  •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作者:王继业;黄培崧;邓玉

    目的研究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发生规律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对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并随心房颤动频次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血压变异性增加更明显,但以收缩压变异为主,阵发性心房颤动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尤以收缩压变异更为明显,且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

  • 6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席晓萍

    现就近2年来收治的69例6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寻找其临床特点并对老年房颤的心电学特征作一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常规心电图2∶1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一侧束支传导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作者:马伟;卢铖;王凤秀

    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短时间的心电变化,无法较全面地评价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h心电活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4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在54~82岁,平均67.3岁.常规心电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 19例,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19例,其中4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Ⅱ期~Ⅲ期4例,糖尿病1例.1.2方法采用美国世纪三千12导联全息24h动态心电图仪记录,记录时间为22~24h.

  •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进展

    作者:牛卢芳;卢喜烈

    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根据患者有无胸痛等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伴有胸痛等症状者占1/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占3/4[1].而20%~60%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监测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而容易被漏诊、误诊.

  • 心脏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华;陈海莲;张晓薇;李艳秋;刘英明

    心率减速力(DC)检测技术是通过24 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分析进行减速能力测定的指标,是定量评估受检者迷走神经张力的高低,进而筛选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种新的无创技术[1].其测定方法快速,无创,简便.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脏病患者DC的变化规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 军队老干部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分析

    作者:王强;祝丽华;熊宁

    动态心电图(DCG)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心血管领域,尤其是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检查和分析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门诊、住院及常规健康体检的两所干休所及零散居住的师职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共135例,年龄70~94岁,平均(81.8±4.3)岁.1.2 方法采用DCG分析记录仪记录24h后,录入电脑MIC12导同步DCG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再人工编辑打印报告.

  •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王雪青;张振江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对67例无明显自觉症状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监测,其中48例有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表现,但患者本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占所有检查者71.6%,揭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人的重要表现形式,应引起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3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于淑芝;张文英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且预后较差,是猝死的高危患者.本文回顾性分析6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现报告如下.

3702 条记录 1/186 页 « 12345678...18518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