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小玲;周珊;汪顺清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coronary artary desease,CAD)患者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检测,探讨HRT现象在CA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痛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0例,均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D组TO值明显升高[(0.06±0.59)% vs (2.32±1.04)%,P<0.001],TS值明显降低[(5.78±2.66)ms/RR vs (7.46±1.54)ms/RR,P<0.01];TO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对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 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的昼夜变化及与心率的相关性

    作者:王红宇;曾秋棠

    目的 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 例AMI 患者,平均年龄(60.87 ±13.72)岁,男66 例,女34 例;82 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 ±13.31)岁,男54 例,女28 例.两组均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定量测定一昼夜中每小时的平均心率(HR)与TS的均值,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两组TS 值在昼夜分布中的高峰时点及集中时段.结果 (1)正常对照组TS 值在24 h 分布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点为04:34(P <0.05),集中时段为21:25 ~11:41;AMI 组TS 值在24 h 分布上无明显集中趋势(P >0.05).(2)正常对照组HR 与TS 呈负相关关系(r =-0.771,P <0.01);AMI 组HR 与TS 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 =-0.312,P >0.05).结论 正常人TS 值有昼夜节律性,明显受HR 的影响.作为心脏的一个基本生物节律,其主要受自主神经的调控.而AMI 患者的这种生物节律性消失,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

    作者:尹燕燕;郗永安;方业明;王拥军;赵性泉;杜凤和;陆菁菁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brulence,HRT)现象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观察指标震荡起始(turbulence onset,TO)升高,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减低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下降,尤其是迷走神经活性下降.其中TO是反映室性早搏后心率加速的指标,TS是反映室性早搏后心率减速的指标.

  • 心率震荡及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冯军霞;王红宇

    心率震荡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又一新的心电生理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预后的预测.有关其在高血压中的研究甚少,但已有的结果均证实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尤其是伴左心室体积扩大、恶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脉压增大的患者,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心率震荡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新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作者:刘毅坚;任军梅;张永胜;李永才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95例ACS患者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C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CS组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又分为不同的亚组.比较ACS与对照组及ACS组内高、低危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再发心脏事件.根据既往危险分层界定点设定高危因子,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HRT等指标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ACS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②ACS合并心衰组及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S均明显低于无心衰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③ACS后事件组TO高于非事件组(P<0.05),TS低于非事件组(P<0.05).④TO与TS结合时优势比强(OR单=6.351;OR多=4.163,P<0.01).结论 TO与TS结合对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强,HRT可作为ACS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窦性心率震荡关系的研究

    作者:蔡继锐;刘东亮;杨春香;杨自莹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窦性心率震荡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5例拟诊冠心病并行HOTER检查的患者分为4组:A组为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冠状动脉狭窄在50%~99%,但无闭塞;C组为大于1支血管存在闭塞;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根据公式TO=(RR1+RR2)-(RR-1+RR-2)/(RR-1+RR-2)计算TO值,RR1+RR2代表VPC代偿间歇后的前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RR-1+RR-2)代表VPC前的2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均值.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减速,TO值<0时表示VPC后初始阶段窦性心率加速.测量VPC后20个窦性心率的RR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坐标,以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RR间期值的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窦性心率的RR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大斜率为TS.TS>2.5 ms/RR时,窦性心率存在减速现象,TS≤2.5 ms/RR时,窦性心率不存在减速现象.结果 B组TO值为0.027±0.015,高于A组-0.044±0.016、D组-0.039±0.021(P<0.05);B组TS值1.61±0.21,低于A组、D组(P<0.05);C组TO值为0.052±0.008,高于A组、B组、D组(P<0.05),C组TS值为1.04±0.23,低于A组、B组、D组(P<0.05);A组与D组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 窦性心率震荡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累及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爱国

    目的 观察窦性心率震荡各指标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脉造影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93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阳性组(69例)、阴性组(2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23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1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15例),均于入院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震荡初始值和震荡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性组HRT值[TO:(0.0463±0.0310)、TS:(3.9257±3.8741)ms/RR],阴性组值[TO:(-0.0393±8.9786)(12.9972±8.9786)ms/RR],(P <0.01);单支病,T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组HRT值[TO:(0.0069±0.0058)、TS:(6.6098±3.9966)ms/RR]、双支病变组HRT值[TO:(0.0369±0.0213)、TS:(3.6867±2.4173)ms/RR]、三支病变组HRT值[TO:(0.0985±0.0769)、TS:(0.7897±0.7327)ms/RR],HRT值除TO在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窦性心率震荡是一种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简便的无创检测方法;窦性心率震荡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冠脉病变累及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 老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爱莲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20例有室早的健康体检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室早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平均值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室早后TO值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冠心病组中TO和TS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44%和31.9% ;对照组TO和TS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20.8%和12.5%.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O和TS均异常者27.6%,对照组TO和TS均异常者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O 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r=0.470,P<0.05),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负相关(r=0.611,P<0 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TO、TS值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程度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且TO、TS值均异常时心源性猝死风险增高.及时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TO和TS值对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心律震荡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瑞;郑万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及死亡率预测,进而采取干预性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

  • 窦性心率震荡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莉;李洪岩;金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对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进行24hHolter检查,经过分析软件分别记录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数值.结果:1)心衰组HRT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2)阳虚水泛型较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三型HRT变化明显(P<0.01,P<0.05),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3)HRT分级比较,阳虚水泛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1,P<0.05).结论:HRT反应了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间的自主神经变化,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窦性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敏杰;李京波;魏盟;胡伟国;陆志刚;张洁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围术期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及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HRT和HRV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入组确诊为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67例,于发病2~4周内采用美国Delmar动态心电检测系统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评价HRT,以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评价HRV.随访时间≥5个月,观察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RT异常组51例,发生MACE7例(13.73%);HRT正常组59例,发生MACE7例(1 1.8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T预测ACS患者MAC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54.2%,准确度为53.6%;HRV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92.4%,SDNN降低与ACS患者发生MACE有关(P<0.05).结论 围术期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十分必要,HRV的降低对ACS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而HRT的预测价值有限.

  • 冠状动脉病变与窦性心率震荡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娅;朱萍;任国庆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范围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相关性.方法 选冠状动脉造影(CAG)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资料完整者403例,按CAG结果分为3组:①A组:造影完全正常者;②B组: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50%;③C组: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通过DCG分析HRT的指标:TO、TS、TT等.结果 ①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TO、TT均上升,以C组上升显著;而TS则逐渐下降,C组下降明显;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TO、TT呈上升趋势;而TS呈下降趋势;③侧支循环形成者TO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形成者,TS则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形成者.结论 冠心痛者HRT显著异常,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范围广、无有效侧支循环形成.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研究

    作者:刘振东;路方红;高秀华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有完整资料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93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9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脏超声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及窦性心搏R-R间距的标准差(SDNN).应用SPSS 10.10 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O为0.97±1.90%,TS为3.35±2.76mm/RR,SDNN为81.03±22.51ms, 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40±7.49%,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60.30±7.01mm,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TO与LVE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3,(P<0.05);TO与SDNN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5,(P<0.05).TS与LVEF、SDN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及0.246,(P<0.01).TS与LVEF、LVEDD、SDNN的回归方程为:TS=-0.639+0.02388EF+0.01934LVEDD+0.01085SDNN,P=0.023(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此值可能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 器质性心脏病心率震荡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作者:胡红梅

    目的 观察和分析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上明确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30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3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结果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O为0.13±3.79%,TS为3.80±6.11mm/R-R,与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HRT可能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 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作者:孙萍;王无锡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伴PVS的高血压者(A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PVS者(B组)各70例,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DCG).分别计算HRT的起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TO明显高于B组(P<0.01),TS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提示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受损.

  • 窦性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萍;陈良发;成伟荣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检测,探讨这一现象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2例AMI者(A组)及96例健康对照者(B组),根据所做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DCG),分别计算并比较二组间的震荡初始(T0)及震荡斜率(TS).结果 A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MI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它可作为评价AMI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斌;倪风华;孙剑萍;朱士洲;李新东;缪满

    目的 回顾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5天的窦性心律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值,评价TO、TS及其他危险因子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2±12.3)月,共死亡18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与窦性心率震荡分类、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5%)及高龄(≥65岁)显著相关,其危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50.708(P<0.01)、11.186(P<0.01)及4.828(P<0.01).结论 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先本;江建军;王斌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 选取起病1-2周的急性心梗患者134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的AM]组(A组)和非糖尿病的AMI组(B组).并取健康对照50例.收集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并统计TO、Ts 2项阳性率、1项阳性率及2项阴性率.结果 A组TO、TS值显著低于B组,P<0.05;急性心梗组2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能放大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律震荡的负面效应.

  •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琪

    [目的]探计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同期住院存在室性期前收缩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TO、TS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TO、TS比较,死亡组TO值高、TS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 窦性心率震荡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衰

    作者:孜亚吾东·巴吾东;周贤慧;汤宝鹏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性窦心率震荡(HRT)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对192例有完整资料的O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合并心力衰竭)和B组(无心力衰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心肌梗死病史的90例患者作对照组.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静息心率(RHR)、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利用超声心动图对OMI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HRT指标和SDNN、RHR、LVEF、LVEDD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TO和TS与B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TO和TS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②A组LVEF、LVEDD、SDNN、RHR均与B组及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TO与SDNN呈负相关,但TO和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TS与SDNN和LVEF呈正相关,而与LVEDD和RHR呈负相关.结论 HRT尤其是量化的TS能更好地预测O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风险,对于降低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