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后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

    作者:黎阳;黄玉娥;周宇峰;高桂锋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10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B组吸入七氟烷+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C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及麻醉质量等.结果 C组患者SBP、DBP及HR在各麻醉各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pH值、PaCO2、PaO2水平在各麻醉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时间短于A、B两组[(9.47±3.46)minvs.(17.51±8.64) min,(9.47±3.46) min vs.(18.27±7.23) min;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21.60±9.34) min vs.(25.35±8.90) min,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A、B两组[(14.01±5.42)min vs.(21.60±9.34) min,(14.01±5.42)min vs.(25.35±8.90)min;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质量好,为首选麻醉方法.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李成学;杨凯;张红

    目的 探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2个周期后,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P<0.05);两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26.1±5.3)个月,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4.2±4.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组合疗法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探究

    作者:孙普英

    目的 评价产后出血采取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保守止血方法,观察组42例实施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止血起效时间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成功率上,观察组(95.24%)明显要比对照组(71.43%)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693,p< 0.05).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经阴道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有显著效果,可加快止血速度,降低出血量,进一步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 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德明

    目的 使用带锁髓内钉术固定法治疗临床新鲜胫骨骨折,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探索总结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新鲜胫骨骨折患者85例,根据不同的方法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术固定法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比较和统计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上均有显著优势,同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患者满意度(91.11%)以及关节功能评价(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72.50%),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术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骨折,其手术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膝、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 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时机与方法

    作者:胡婕

    目的 探究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562例,划分为不同年龄段组,第一组,1天龄~3月龄285例335眼;第二组,3月龄~6月龄194例236眼;第三组,6月龄~ 24月龄83例102眼.分别行泪囊区按摩+抗生素眼液滴眼、泪道加压冲洗法和鼻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情况.结果 疗效情况相比,第二组(88.98%)与第三组治愈率(94.12%)明显优于第一组(43.28%)(x 2=81.71,122.95;P<0.01);第二、三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9,P>0.05).结论 对于先天性婴幼儿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应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划分治疗,而泪道加压冲洗可认为是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的首选方法.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春玲

    目的 探讨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44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每天早晚共4小时,观察组行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与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舒利迭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与单纯无创通气治疗相比,在改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与肺功能上效果更佳,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中的预警意义

    作者:汪倩;李素萍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过程中的预警意义.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感染程度,将他们分为重度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测定所有新生儿的PCT和hs-CRP浓度,并对患病新生儿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再次测定他们的PCT和hs-CRP浓度.研究PCT和hs-CRP浓度水平和新生儿感染的关系.结果 严重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以及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90.00%、71.67%、8.33%,hs-CRP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63.33%、10.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感染新生儿的PCT阳性率和hs-CRP阳性率分别为80.83%和71.67%,治疗后分别为25.00%和18.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PCT和hs-CRP的水平与新生儿的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很好地预警新生儿感染.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冬华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确诊为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62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癫痫发作时间、类型、病灶等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发型癫痫患者45例(72.58%),迟发型癫痫患者17例(27.42%).癫痫发作类型中,出血性脑卒中以全身发作为主(31/36),缺血性脑卒中以部分发作为主(18/26).皮质部位病变患者45例(72.58%),皮质下部位病变患者17例(27.41%).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时间以早发型为主,发病部位以皮质为主,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有关.

  • 樟脑酚和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红琼;任权枝;黄丽瑾

    目的 探讨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C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慢性牙髓炎行预备根管治疗患者(患牙98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牙49颗)采用樟脑酚填充治疗,观察组43例(患牙49颗)给予氢氧化钙填充治疗,随访4周,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患牙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牙髓炎,刺激性与腐蚀性较低,且立即能够缓解疼痛,有效改善患牙活动度,短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更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是首选的根管消毒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杜育海;曹菁

    目的 对比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的变化,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21%,对照组为8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掌倾角均显著小于术前,而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 (P<0.05).结论 经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有效纠正骨折畸形,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少术后肌腱损伤的发生风险.

  • 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脱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想;贺海怿;朱文辉;张凯;张鹏飞;聂富祥

    目的 分析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发生脱位与未发生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脱位情况.年龄≥65岁,BMI≥28,假体类型为单极人工股骨头,手术入路选择后外侧入路,手术过程中未进行关节囊重建及术后功能锻炼不恰当等因素均可增加患者发生术后脱位的危险性.结论 患者的年龄、肥胖,手术过程中假体类型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的功能锻炼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术后脱位的发生.因此,在行股骨头置换术时我们要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尽量确保每一步的准确性,从而使手术更加成功.

  • 运用圆滚筒对脑瘫患儿进行坐位训练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金桥;张英连;张茂玲;梁姗姗

    目的 观察圆滚筒对脑瘫患儿进行坐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9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儿进行常规坐位训练,观察组49例患儿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运用圆滚筒作为辅助器材进行坐位训练.治疗前后对两组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项)代表坐位能力的B能区进行评定,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5个疗程后,两组患儿的GMFM的B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圆滚筒对脑瘫患儿进行坐位训练能更有效加快坐位训练,提高患儿坐位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王静;方永山

    目的 分析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50例(72耳),所有患者均合并耳闷,间或伴有耳鸣、耳痛及听觉模糊等症状,均拟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术后通过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通过耳内镜检查结果、主观症状改善情况、纯听力检测、咽鼓管检测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的手术均行顺利完成,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50例患者手术后1周与6个月时的耳闷、听觉模糊、耳痛及耳鸣等主观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压图检查显示,手术前C型图19耳(26.39%),手术后1周C型图11耳(15.28%),手术后6个月C型图3耳(4.17%),可见手术后1周、6个月时的C型图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手术后1周、6个月时不同压力下的咽鼓管测压开放指数≤1出现率与咽鼓管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刘泳江;王华修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 d内死亡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死亡85例(53.1%),且死亡患者(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既往伴有糖尿病史、既往伴有高血压史、AMI部位在前壁、心率≥60次/min、体质量<50 kg、心功能分级Ⅳ级、伴有致死性心律失常的人数较非死亡患者(对照组)明显增多;经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年龄增长、心功能分级Ⅳ级、AMI部位在前壁、伴有致死性心率失常以及心率≥60次/min均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患者60 d死亡率较高,女性、年龄增长、心功能分级Ⅳ级、AMI部位在前壁、伴有致死性心率失常以及心率≥60次/min是导致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晓辉

    目的 研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93例,其中浸润性癌患者51例、非浸润性癌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组消瘦、CA199>37 U/ml以及皮肤巩膜黄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浸润性组复发率为41.18% (21/51),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的7.14%(3/42);而5年生存率为56.86%(29/51),明显低于非浸润性组的97.62%(4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手术治疗后非浸润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防止病变发展,改善预后.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对比

    作者:谢剑芬;萧伟懿;吴小青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与腹膜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规律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8例,腹膜透析伴高血压者68例.对其行动态血压检测,观察指标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及其下降率.结果 腹膜透析伴高血压组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P=0.009).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24hSBP、24hDBP、nSBP、nDBP高于腹膜透析组伴高血压组(P<0.05).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组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于腹膜透析伴高血压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比腹膜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较少,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昼夜节律不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更应该注意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探讨

    作者:曾曼君

    目的 针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讨论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新生儿8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4%,对照组为7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新生儿有效缓解病痛,延长寿命,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电话随访依从性分析

    作者:杨杨;周琪琳;程红玲;夏琬寓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探讨如何提高随访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73例,其中女103例,男70例;年龄14~78岁,平均(45.5±14.5)岁.分别于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随访情况,并对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2周随访依从率为61%(105/173);术后1月随访依从率为66%(115/173);术后3个月随访依从率为51%(89/173);术后个6月随访依从率为33% (57/173);平均随访依从率为52.25%.不同文化、性别及患者对术后的满意程度对术后随访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术后随访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比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随访依从率高(P<0.05);男性依从率低于女性的依从率(15% vs.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满意度高的患者比对手术满意度低的患者随访依从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的83人中,因对手术不满意拒绝随访的占3例(3.6%),因更换电话号码、错号、空号及拨打电话无人接听的占60例(72.3%),因无法听懂普通话拒绝随访的20例(24.1%).结论 护士工作的认真程度、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及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患者随访依从率均有影响,可为日后如何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依从率提供依据.

  •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秀娥

    目的 研究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本院产科18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生产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研究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1h的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出生后30 d测量体格发育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5、15、30 d进行神经发育测评.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d的体重增长(2.11 ±0.34)kg、身长增长(6.89±2.20)cm、头围增长(4.68±1.56) cm;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d的体重增长(1.29±0.27)kg、身长增长(5.35±1.67) cm、头围增长(3.21±1.79)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15及30 d的一般反应、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的测评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转归的影响

    作者:万丽;徐芮;叶贞志

    目的 探讨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并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的228例早产儿,根据可提供足量母乳及不可提供母乳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在符合肠道条件在生后1周内开始给予母乳加母乳添加剂喂养,对照组在符合肠道条件在生后1周内开始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观察两组住院期间日平均增加奶量、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日平均增加奶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转归优于早产儿配方奶,但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康果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分为系统护理组(n=18)与常规护理组(n=18),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数据.结果 系统护理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26±2.19)h、(6.19±2.25)d、(57 233±1 129)元,常规护理组分别为(19.02±2.85)h、(8.33±4.20)d、(75 120±284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疗效,这一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红芹

    目的 研究饮食及营养指导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检查的孕妇98例,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检查,不进行相关指导.干预组给予饮食和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孕晚期BMI增加速度、分娩时BMI、干预前后SAS评分及围生期孕妇并发症、巨大儿娩出率.结果 干预组孕晚期BMI增加速度与对照组比较[(0.36±0.30) kg/周vs.(0.54±0.20) kg/周]显著较慢,分娩时BMI与对照组比较[(25.60±2.20) kg/m2 vs.(28.90±7.40) kg/m2]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30周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干预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52.7±5.2)vs.(67.5±3.4)]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28.57%、难产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98%、12.25% (P<0.05);巨大儿娩出率与对照组比较(0.00% vs.8.16%)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及营养指导对预防孕期并发症及巨大儿临床疗效确切.

  • 多元化社团活动在培养专科护生关怀儿童能力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晋

    目的 探讨多元化社团活动在提高专科护生关怀儿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为儿科护理学中关怀儿童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多元化社团活动包括理论培训、社会实践和临床实践等阶段,首先进行6学时的以简·华生人性关怀护理理论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培训,并邀请心理学教授每周三下午讲解儿童行为心理学和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共3周9个学时.每次理论授课结束后,小组讨论并总结观点,及时记录.第二阶段组织护生到儿童之家进行社会实践,第三阶段利用课余时间在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示范区儿内一区见习,观察并掌握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与患儿沟通实践技巧.通过比较参加社团活动前后护生关怀儿童能力的差异及护生对社团活动的评价来判断多元化社团活动的效果.结果 参加社团活动后护生关怀儿童能力总分及理解、鼓励、耐心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26.12±20.88)、(87.54±7.32)、(68.25±6.21)、(70.33±7.35),参加前的各项得分为(179.40±21.76)、(67.82±8.24)、(57.64±5.50)、(53.94±8.02),参加后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名成员均肯定本次社团活动,总体满意率为100% (25/25),高度认可多元化社团活动在全面提升以关爱儿童能力为核心的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应用价值.其中,25人认为活动可加深对人文关怀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临床实际;是否更能理解患儿,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共情能力方面,25人均认可;是否提高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方面,24人认可.参与活动的25名成员,均认定此活动可强烈激发学习兴趣,总体效果更优于传统教学.结论 多元化社团活动是提高护生关怀儿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元化社团活动来增强护生关怀儿童的意识,提高护生关怀儿童的能力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护理干预对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邓秀华;邓家颖;蔡江强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正畸患者按照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保持矫正装置的卫生、复诊及口腔卫生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是21.4375、12.9122、10.8373,P<0.05),观察组对治疗效果、护理效果、美观程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是6.0142、9.8351、9.3972,P<0.05).结论 对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正畸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疗效、护理效果和美观程度的满意度.

  • 层级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丽萍

    目的 评价层级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于术后康复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层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在各项术后康复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 vs.22.9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3% vs.70.83%) (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实施层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白洋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科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6例长期卧床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17%、3.17%、12.70%,对照组分别为14.29%、12.70%、33.33%,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肌肉萎缩及静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59%、1.59%,对照组为6.35%、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AP疾病常识得分、生活常识得分及认知能力总分分别为(41.54±3.42)、(45.64±6.72)、(87.71±4.69),对照组为(35.64±1.04)、(30.08±3.17)、(65.26±2.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长期卧床CAP患者对预防并发症的认知能力,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于临床护理.

  • 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燃

    目的 剖析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呼吸衰竭患儿共54例,利用电脑随机盲法,将54例患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情况,比较家属满意度与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病死率为0.0%,对照组分别为77.78%、7.4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积极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以及护患友好关系的建立.

  • 1例食管中段癌合并纵隔、胸部脓肿分期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殷远梅

    本例食管中段癌患者由于合并纵隔及胸部脓肿,术前消耗大,术后恢复有一定的难度,时间长,所以采取了分期手术,在手术前后及手术间期,患者有很多的护理问题,包括:感染的风险、营养缺乏、心理问题等.通过给予循证、系统的护理:体位管理、管道的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并恢复正常生活.

  • 家属参与式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静

    目的 探究家属参与式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由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本次实验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式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并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为0.00%,总并发症率为4.44%,总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分别为11.11%、17.78%、77.78%,观察组再出血率及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1.24±3.45)d vs.(49.56±4.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焦虑、抑郁情绪,HAMA、HAMD评分相近;护理干预后各组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效果极好,患者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率显著降低,心理状况改善,患者恢复快,满意度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展翅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总满意率,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7.64±4.51),干预后为(5.48±1.23);对照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7.93±4.26),干预后为(8.76±1.87);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5),干预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8.29±5.62),干预后为(67.42±6.79);对照组干预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7.65±5.97),干预后为(52.35±6.24);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 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毅;陈飞翔;肖云;王石媛;张丽娜;刘斌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CNI)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6%(x2=3.7888,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干预2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2%(x2=4.8158,P<0.05).结论 ACI患者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肯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围术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的结核性气道狭窄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卢燕云;方琼;马志明;李映文;谢艺开

    目的 分析呼吸功能训练对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的结核性气道狭窄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结核性气道狭窄患者88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两组患者都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88.64%,而对照组为65.91%,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围术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结核性气道狭窄患者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中医辨证施护在妊娠剧吐患者临床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肖丽娜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妊娠剧吐患者临床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果 护理后14d的焦虑评分观察组为(22.59±2.07),对照组为(30.52±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48例(94.11%),对照组总满意40例(7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有效改善妊娠剧吐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 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钟美华;冯少兰;刘冬梅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服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服用卡培他滨进行口服化疗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住院期间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及用药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两个指标.结果 经过延续护理干预,化疗第1疗程与化疗第6疗程相比,试验组患者服药高依从性由41.7%上升到80.0%.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服药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患者对放疗一般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黄少娟;陈楚君;黄利生;王逸如

    目的 了解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对放疗一般知识的认知状况,探讨开展放疗知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300例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放疗一般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需求.结果 对放疗一般知识了解认知者仅占4%.不了解者高达83.7%,94%的患者要求接受放疗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论 对接受放疗的患者有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减少患者对整个疗程的心理担忧.

  • 饮食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干预价值评估及分析

    作者:栾春红

    目的 分析和研究饮食护理对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饮食干预组(46例)与常规护理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饮食干预组患者在患者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给予有针对性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饮食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前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6±5.3)、(8.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饮食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分别为(9.5±5.7)、(12.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饮食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对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及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

  • COPD患者的照顾者对营养知识与态度的调查与干预

    作者:宫玉翠;李平东

    目的 了解COPD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营养教育课程对COPD照顾者营养KAP的影响.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44名COPD患者照顾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随后采取理论授课的形式对患者照顾者进行营养知识教育,经过一周的教育后再次评估照顾者的KAP情况.结果 干预前有11例照顾者阅读过《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有13例照顾者看过,有20例照顾者不了解;干预后所有照顾者均阅读过《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有6例(13.64%)照顾者达到合格水平,干预后所有照顾者全部合格,干预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营养态度方面,照顾者主要想了解的营养知识在于预前后发生明显变化,干预后照颐者的营养态度积极性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P<0.05);在营养行为方面,干预后照顾者在营养行为各条目上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照顾者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以理论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可提升照顾者的营养知识水平,促进营养态度的转变及提升营养行为.

  • 心理干预措施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小翠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措施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手术的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状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焦虑5例(10.4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焦虑23例(47.92%),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以及性行为异常五项性功能指标评分上,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控制患者焦虑心理的发生,并增强患者的性功能;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宁宁;张晔华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降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6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问、术后3d血清蛋白、CR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血清蛋白、CRP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路感染(3.08% vs.12.31%)、伤口感染(4.62%vs.15.38%)、肠梗阻(3.08%vs.13.8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26.16% vs.67.6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高校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生分析与预防管理

    作者:唐海英

    目的 调查分析高校新生在军事训练期间出现的常见疾病及致病因素,针对军训期间出现的常见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管理.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在广东某高校校本部卫生所就诊的军训学生所发生的疾病进行登记分析.结果 2016年广东某高校校本部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就诊疾病谱以日光性皮炎(35.77%)和上呼吸道感染(22.69%)为常见,其次为胃肠炎、痛经、关节扭伤外伤、中暑、结膜炎等.结论 军训期间新生患病率较高,应重视疾病的诱发因素,在新生军训开始前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新生掌握防护措施及保健意识,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好训练项目及强度,降低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疾病的发生,减少军训对学生心身的影响.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黎姝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多卡因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李艳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行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1、3、6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狭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6个月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17±0.75) mmol/L、(4.01±0.80) mmol/L、(4.02±0.77)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86)mmol/L、(4.37±0.81) mmol/L、(4.34±0.7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6个月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36±0.97) mmol/L、(2.23±0.86) mmol/L、(2.22±0.8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0.92) mmol/L、(2.52±0.87) mmol/L、(2.48±0.8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77±1.55)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2.5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7.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 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能够预防PCI术后冠脉炎性反应,但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水平效果更佳、抗炎效果更为迅速,且有效减少术后冠脉再狭窄的发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

    作者:蔡敬杰;张素芳;逄涛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选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血脂、斑块面积变化,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有效调节血脂,预防卒中的复发.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IL-23及IL-17A水平的影响

    作者:田士宏;吕苏花;侯传龙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IL-23及IL-17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IL-23、IL-17A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23及IL-17A呈高表达状态,这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有效降低IL-23和IL-17A水平.

  • 体验式分娩工作站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作者:夏兰;丁乐;谢萍

    目的 探索一套体验式分娩工作站,以此开展模拟分娩教学,达到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340例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72例进行以体验式分娩工作站的模拟分娩教学;对照组168例进行以传统的课堂孕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在自然分娩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7.35%而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60.71%(x2=10.99,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503±61) min]及第二产程[(52±13)min]分别显著地短于对照组[(587±79) min、(71±26) min](Z=8.90、Z=6.76,P<0.05).结论 以体验式分娩工作站进行的孕期健康教育可以缩短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优于传统的课堂式孕期健康教育.

  • 高岭土尘肺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莹;温伟群;卢建国;饶成全;李骏晖;王艳艳;朱春兰

    目的 探讨高岭土粉尘危害程度和高岭土尘肺的发病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茂名市5家高岭土加工企业和622例接尘工人进行高岭土尘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高岭土粉尘(总尘)短时间容许浓度(C-STEL)超标率2.5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1.90%.高岭土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平均1.25%.622例接尘工人中检出壹期高岭土尘肺9例,检出率1.45%.发病年龄平均47.43岁,发病接尘工龄平均13.91年,发病工种全部为高岭土包装工.高岭土尘肺患者多有咳嗽(66.67%)、咳痰(66.67%)和胸痛(33.33%)等症状.体征主要为干性啰音(33.33%)和呼吸音粗(22.22%).X射线胸片影像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影为主.肺通气功能损害占33.33%.劳动能力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占33.33%.结论 高岭土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较大.高岭土尘肺以发病症状多、体征多、胸片上表现为q影为主、肺通气功能损害和劳动能力丧失明显为其特征.建议将高岭土尘肺列入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黎佔芳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便质、便状、便感、排便方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便质、便状、便感、排便方式等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症状评分排便时间为(1.32±1.00)、便质便状为(0.20±0.03)、便感为(0.22±0.04)、排便方式为(0.00±0.00),对照组分别为(1.58±0.83)、(0.56±0.13)、(0.88±0.15)、(0.77±0.20),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症状,提高产后女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在重症儿童颅内压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兰梅;张胜;罗序峰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在重症儿童颅内压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高度怀疑颅内高压患者,入院即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患者P1潜伏期的结果.同时行腰椎穿刺记录颅压值,符合儿童颅内高压诊断标准者予降颅内压治疗.静滴甘露醇后30 min、2h、6h分别再次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测量患者P1潜伏期,比较颅内压与P1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43例患儿符合颅内高压诊断标准,符合颅内高压诊断标准的患儿P1潜伏期延长,在药物治疗前FVEP检测P1潜伏期为(139.8±10.5) ms,治疗30 min后P1潜伏期为(127.5±12.4)ms,2h后为(112.4±9.5) ms,6h后为(124.1±8.5) ms.静滴甘露醇30 min后潜伏期开始缩短,2h后缩至短,6h时P1波潜伏期有所回升,P1波潜伏期的变化与甘露醇对颅内压的作用时间一致.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具有实时、方便、安全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经会阴超声评估全子宫切除术对后盆腔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一彬;彭玉;罗四保;何光智;王咸英;陈丽霞;孔卫萍

    目的 运用经会阴超声评估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后盆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盆腔良性病变女性患者90例,术前、术后3、6、12个月均应用经会阴超声对后盆腔器官位置、结构进行观察,记录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例数,评估全子宫切除术对后盆腔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术前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分别为(115.67±13.07)°和(110.21±12.50)°,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3例;术后3个月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分别为(121.15±15.05)°和(115.26±11.24)°,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例数分别为13例、5例;术后6个月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分别为(125.15±14.05)°和(118.36± 10.20)°,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术后12个月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分别为(128.91±14.06)°和(120.26± 11.34)°,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例数分别为21例、15例;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 2个月静息和大Valsalva动作下肛直肠角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会阴体运动过度、直肠膨出发生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子宫切除术可以导致女性后盆腔器官结构及功能不同程度改变.经会阴超声可以较好的评估后盆腔结构与功能.

  • 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出院康复期的社交回避和苦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秀珍;邓妍;周建仪

    目的 调查分析皮肤撕脱伤患者在出院康复期的社交回避和苦恼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对本院的42名皮肤撕脱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出院康复期皮肤撕脱伤患者的SADS总得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的得分分别为(17.62±5.28)、(9.43±3.16)、(8.19±3.43),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创伤位置、创伤大小、心理痛苦程度及社会支持是患者社交回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出院康复期皮肤撕脱伤患者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临床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交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 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直肠瘢痕性狭窄及骶前脓肿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作者:瞿虎;汪中扬;袁浩锋;马波;张靖

    目的 探讨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结直肠外科术后瘢痕性狭窄及吻合口瘘的应用安全性及其疗效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08年至2013年27例直肠瘢痕性狭窄及骶前脓肿患者,将其分为A、B和C3组.其中A组(10例)为直肠癌术后单纯性吻合口狭窄或合并吻合口瘘、吻合口旁脓肿、骶前脓肿但已基本控制的患者,B组(10例)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吻合口瘘、吻合口旁脓肿、骶前脓肿且控制欠佳的患者,C组(7例)为非直肠癌行或未行结直肠外科手术所致的直肠狭窄伴或不伴瘘的患者.用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法对证实为吻合口环状瘢痕性狭窄的患者行吻合口瘢痕狭窄切除术扩大肠腔、解除梗阻,对合并吻合口瘘、吻合口旁脓肿、骶前脓肿的患者则予等离子电切刀切除瘘口、瘘管坏死组织,并充分敞开瘘口,加强引流;之后对3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满意度、不同随访期的临床优良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51.3±5.6) min,平均出血量为(53.0±5.3) ml,术后满意度为96.3%,A、B和C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满意度及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的临床优良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患者术后均无出血、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结直肠外科术后瘢痕性狭窄及吻合口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远胜;陈丽辉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拟行上肢手术老年患者40例,采取产生随机种子数的方法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穿刺成功后给予0.5%罗哌卡因30 ml(AstraZeneca AB,100 mg/10 ml).观察并记录患者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上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评估患者麻醉阻滞效果,并记录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尺神经阻滞时间较B组短[(10.58±9.79) minvs.(19.45±7.8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桡神经阻滞时间快于B组[(5.98±6.84)min vs.(8.46±6.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正中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快[(2.55±2.31)min vs.(7.74±4.0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上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A组患者起效时间较B组快[(1.71±1.43) min vs.(4.30±2.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麻醉效果优率明显高于B组(95% vs.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患者未出现麻醉相关不良反应,B组有1例患者出现穿破血管形成血肿,1例患者阻滞失败改全身麻醉.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能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盲探操作带来的并发症.

  • 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冠廷;黄明辉;陈碧秀;陈若玺

    目的 探讨果酸(薇诺娜)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355例轻中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果酸治疗,采用皮损减少率(Creduction rate of skin lesion)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的效果更好,观察组在治疗3、6、9、12、15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2.99%、39.04%、57.22%、59.89%、76.47%,对照组在治疗3、6、9、12、15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3.69%、13.69%、20.23%、34.52%、39.29%,观察组明显大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管内皮功能与Hcy对冠心病型别的影响

    作者:王晓燕;毕洪春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型别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200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患者,综合分析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冠脉综合征63例、稳定型心绞痛6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2例.对三组患者高血压、TC(血清总胆固醇)、Hcy以及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做出对比,分析冠心病病人的症状程度与Hcy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的Hcy水平高于其余两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Hcy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内皮依赖型舒张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内皮依赖型舒张率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增高、内皮依赖性舒张率降低会加重冠心病病人的病情.临床上,应对Hcy进行着重检测,及时有效地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

  • 胸腔积液临床检验中CEA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陈宏斌;苏明宽;吴敏校;张蕾;陈琼;郭建峰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的水平及胸腔积液CEA/血CEA的比值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3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44例)、恶性组(29例),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CEA水平及CEA阳性率.结果 恶性组患者血清CEA水平为(137.34±317.22)ng/ml,胸腔积液CEA水平为(264.68±383.87)ng/ml,胸腔积液CEA/血CEA值为(15.62±29.83);良性组血清CEA水平为(4.07±7.67) ng/ml,胸腔积液CEA水平为(2.17±2.97) ng/ml,胸腔积液CEM血CEA值为(0.6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腔积液CEA阳性率为79.31%,良性组为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胚抗原在胸腔积液临床检验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鉴定胸腔积液良恶件.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 Bm亚型鉴定1例及相关知识复习

    作者:吕小英;陈涌泉;王厚照

    目的 鉴定1例Bm亚型并复习相关知识.方法 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包括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实验、被测者唾液血型物质测定,对1例ABO血型系统Bm亚型进行鉴定.结果 被测者ABO血型鉴定结果为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阴性;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中,原标化抗B试剂效价从1:32降低至1:16,放散液抗B效价1:16,即被测者红细胞含有极弱的B抗原;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中,原标化的抗B、抗H效价均从1:32降低至1:16,故唾液中同时含有B物质和H物质.结论 该被测者ABO血型为Bm亚型,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可有效提高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穗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将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化分组,对照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选择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中医疗法.结果 对照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有效率为62.5%(25/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化痰益气法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鑫;张俊霞

    目的 探讨化痰益气法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基础上结合化痰益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研究组治疗10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 vs.62.86%)(P<0.05);两组TNF-α和IL-18治疗10d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TNF-α和IL-18治疗10 d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治疗10d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治疗10d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EV 1/FVC治疗10 d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研究组FEV1、FEV1/FVC治疗10d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化痰益气法联合莫西沙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TNF-α和IL-18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进一步研究.

  • 宫腹腔镜联合吸宫术治疗宫角妊娠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瑞歌

    目的 讨论宫腹腔镜联合吸宫术在宫角妊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因宫角妊娠行宫腹腔镜联合吸宫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9例宫腔粘连,3例不完全纵膈子宫,10例为口服药物流产失败.22例患者术中,2例吸宫时宫角穿孔;2例宫腔镜下电凝出血及刮除妊娠组织时宫角破裂,腹腔镜下随行宫角修补术,手术时间15 ~ 30min,平均(25±3) min,术中出血15 ~ 150 ml,平均(25±14) ml;宫角未穿孔及破裂患者18例,出血约10~20ml,平均(15±5) ml.术后2个月查β-HCG均恢复正常;术后28~35 d月经来潮;无1例中转开腹切除宫角和输卵管.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吸宫术是治疗宫角妊娠保留宫角和输卵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前列腺癌诊断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赟;张淑娟;于滕飞;陈秀平;魏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体检收治的前列腺癌疑似患者329例,所有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密度均在0.15 ng/cm3以上,且经由直肠指诊完成初步诊断,在直肠超声引导下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列腺外腺6点穿刺活检,并根据活检结果对患者完成诊断.结果 本次研究中,31.31%前列腺癌患者经穿刺活检得到确诊,52.58%患者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密度明显高于BPH组,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早期治疗的开展,同时可结合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及PSA密度等指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 超声与DSA对微小肝癌的临床诊断研究分析

    作者:王攀科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微小肝癌(直径≤1 cm癌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104个病灶)经病理鉴别诊断证实为原发性微小肝癌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复发结节直径≤1 c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测,对比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及与病理检查的符合度.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原发性微小肝癌及术后复发微小肝癌患者经病理证实共计104个微小病灶,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测,检出病灶94个,检出率为90.4%;选用DSA检测,共计检出84个病灶,检出率为80.8%,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在0.3 ~ 1.0 cm之间.微小肝癌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造影增强过程中期血液灌注参数也在不断增加,且微小肝癌患者的开始增强、增强峰值、持续增强过程中血流灌注参数增加情况低于其他病变患者,仅峰值强度高于其他病变患者(P<0.05).结论 对微小肝癌患者或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早期诊断宜首选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