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芍甘附子汤加味对CIA寒证大鼠IFN-γ和IL-17 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小平;马俊福;郑炜;侯秀娟;朱跃兰

    目的 研究芍甘附子汤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寒证大鼠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10只雌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对照组、雷公藤多甙对照组和芍甘附子汤加味组(大、中、小剂量).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在复制CIA寒证大鼠模型后分别MTX、雷公藤多甙片及芍甘附子汤加味(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4周,每周评价各组大鼠体重、足肿胀排水体积等情况.4周后,用 ELISA 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FN-γ和IL-17A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IFN-γ mRNA和IL-17A mRNA表达情况.结果 给药基线期各给药组大鼠较正常组体重均有减轻(P<0.05),双足排水体积均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各组大鼠肿胀持续减轻;同时期各给药组大鼠组间双足排水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外周血IFN-γ水平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大鼠及治疗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外周血 IL-17A 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滑膜IFN-γ/IL-17A mRNA较模型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为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发病,芍甘附子汤加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下调IFN-γ、IL-17A表达.

  • 扶正化纤方干预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国静;胡海波;赵淑萍;周兆山

    目的:观察扶正化纤方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应用扶正化纤方、N -乙酰半胱氨酸、生理盐水干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 IL -17A、TGF -β1的表达,QpCR 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 IL -17A、TGF -β1 mRNA 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小鼠肺组织均可观察到 IL -17A、TGF -β1表达,定位在终末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上皮,呈棕黄色阳性染色。阳性细胞 MOD 值分析显示:中药组14 d 和28 d 的 IL -17A、TGF -β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西药组(p <0.05)。QpCR 示:中药组 IL -17A mR-NA、TGF -β1 mRNA 的表达水平低于西药组、模型组(p <0.05)。结论“扶正化纤方”可能部分与下调 TGF -β1、IL -17A 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补肾通督胶囊对 RA 患者 Th17/Treg 平衡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阳春;王英旭;林琳;侯丽萍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10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L-17A、TGF-β1、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 Th17及Th17/Treg显著降低(P<0.01),Treg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IL-17A显著降低(P<0.01),TGF-β1、IL-10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GF-β1与IL-10升高更加明显(P<0.01),IL-17A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降低血清IL-17A含量,而使血清TGF-β1、IL-10含量升高。

  • 门氏定喘汤对吸烟哮喘大鼠IL-17A、IL-6、TNF-α 的影响

    作者:白丽;刘灵;刘云;赵瑞红

    目的:研究门氏定喘汤对吸烟哮喘大鼠IL-17A、IL-6、TNF-α 的影响,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OVA、Al(OH)3混悬液致敏大鼠及被动吸烟装置制作吸烟哮喘模型.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哮喘吸烟模型组,C组为模型+地米组,D组每次雾化吸入激发前0.5h给予门氏定喘汤灌胃,E组每次雾化吸入激发前0.5h给予腹腔注射地米及门氏定喘汤灌胃,后一次激发24h后将大鼠使用10% 水合氯醛麻醉,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ELISA法检测IL-17A、IL-6、TNF-α 含量及灌洗液中细胞分类.结果:比较各组大鼠BALF中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D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较B组有所降低;E组优于D组,有显著差异.各组大鼠IL-17A、TNF-α 含量比较显示:E组、C组IL-17A、IL-6、TNT-α 低于 β 组,E组IL-17A、TNT-α 低于D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门氏定喘汤联合地米治疗吸烟哮喘大鼠优于地米及单纯中药,且该中药能降低吸烟哮喘大鼠IL-17A、TNF-α 含量,改善气道的炎性反应.

  • SGK1调节 Th17细胞分化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作者:李海龙;吕雅丽;鱼丽娟;吴守振

    目的:探讨 SGK1在高血压外周血 CD4+T 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揭示 SGK1通过调节 Th17细胞的功能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病例,依据临床诊断分成 I 级、II 级和 III 级。FCM 检测 Th17细胞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ELISA 检测 IL-17A 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 CD4+T 淋巴细胞, real-time PCR 检测 SGK1的表达,同时检测 RORC 的表达水平。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HE 染色观察肾组织炎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 SGK1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外周血 Th17细胞的比例和血清中 IL-17A 的水平明显升高,且随高血压分级越高,Th17细胞比例和 IL-17A 血清水平越高。SGK1的表达在高血压患者 CD4+T 淋巴细胞中显著升高。更为重要的是,SGK1的表达与 RORC 和 IL-17A 具有正相关性。在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中,血清 IL-17A 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肾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变化和浸润的淋巴细胞,SGK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中 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SGK1通过调节 Th17细胞的功能促进了高血压的进展。

  • IL-17 A对系统性硬化病小鼠模型皮肤和肺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

    作者:黄舒柠;雷玲;赵铖;王旭;文静;覃芳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A在博莱霉素(BLM)致系统性硬化病(SSc)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对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方法 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模型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BLM)、抗体组(BLM+抗IL-17A单克隆抗体)、同型对照组(BLM+同型对照).观察各组小鼠背部注射部位皮肤和肺部的病理改变、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小鼠皮肤和肺部的IL-17A、TGF-β1、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肺成纤维细胞(FB),分别加入IL-17A细胞因子和单克隆抗体,检测各组细胞Ⅰ型胶原mRNA、TGF-β1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IL-6、TGF-β1的水平.结果 (1)抗体组小鼠皮肤厚度、皮肤炎症、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同型对照组(P<0.05).(2)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IL-17A在皮肤和肺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体组皮肤和肺组织IL-17A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同型对照组(P<0.05).(3)模型组IL-17A mRNA在皮肤和肺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体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中IL-17A、TGF-β1、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同型对照组(P<0.05).(4)体外细胞培养SSc小鼠肺FB,IL-17A单克隆抗体阻断组TGF-β1、Ⅰ型胶原mRNA水平、 细胞上清液IL-6、TGF-β1水平均低于IL-17A细胞因子刺激组(P<0.05),而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7A可促进SSc小鼠模型皮肤和肺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展,阻断IL-17A可能通过抑制TGF-β1、IL-6和Ⅰ型胶原的产生进而抑制SSc纤维化病变.

  • IL-17A参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后脾脏病理改变的机制研究

    作者:刘玲玲;李旭芳;秦文卿;刘兴楼;李革;舒赛男;方峰

    目的 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的小鼠模型,在整体水平观察脾脏病理损伤与促炎因子IL-17A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IL-17A参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后脾脏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 建立鼠巨细胞病毒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腹腔接种后3、7、14、28 d各处死小鼠3只,同时设正常小鼠作为模拟感染对照.标准空斑实验检测脾脏的病毒滴度,RT-PCR法测定脾脏中MCMV mRNA、IL-17A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的IL-17A蛋白的表达,HE染色法评估脾脏的病理性损伤程度,分析IL-17A的表达与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脾组织的病毒滴度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后3d升高,7d有所降低,在感染后第14天用标准空斑实验检测不到病毒.MCMV mRNA在病毒感染后3、7d可以检测的到;IL-17A mRNA的表达,与模拟感染对照组相比,MCMV感染组表达逐渐增加,并在14 d达到高峰,28 d显著下降.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脾脏IL-17A蛋白的表达也在14 d达到高峰.脾组织的病理损伤逐渐加重,至感染后第14天病变达高峰后逐渐减轻.脾脏组织病理损伤重与IL-17A高表达出现在同一时期.结论 促炎因子IL-17A的高表达与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呈现明显相关性.

  • Th17细胞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急性期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旭芳;刘玲玲;刘兴楼;舒赛男;李革;方峰

    目的 整体水平观察Th17细胞在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的作用.方法 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病毒接种后第3、7、14和28天各处死3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鼠作为对照.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CMV感染鼠脏器MCMV DNA载量;HE染色观察MCMV感染后脾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IL-17A+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A蛋白浓度.结果 感染急性期唾液腺组织中MCMV DNA于感染后14 d高;脾组织病理损伤也于感染后14 d严重;与模拟感染对照鼠相比,MCMV感染鼠脾细胞中CD4+IL-17A+T细胞比率呈升高趋势(均P<0.01),且于感染后14 d达峰值[(1.14±0.09)% vs (0.19±0.04)%,t=17.551,P=0.000];病毒特异性IL-17A浓度也于感染后14 d达峰值[(81.98±12.37) pg/ml vs (44.96±8.44) pg/ml,t=4.281,P=0.006];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特异性IL-17A水平与唾液腺组织中MCM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54,P<0.05);脾组织病理损伤越重,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A浓度越高.结论 Th17细胞主要通过IL-17A参与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免疫应答,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病毒复制或脾组织局部病理损伤,可能是MCM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 IL-17A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仲冬;花嵘;张咏梅;许铁;李威;吴靓;燕宪亮;王航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7组: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TBI组(n=24)、假手术+生理盐水组(n=6)、假手术+ Y320组(n=6)、TBI+生理盐水组(n=6)和TBI+ Y320组(n=6).采用自由落体打击制备大鼠TBI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IL-17A、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水迷宫实验用于评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平衡木行走试验用于评定大鼠感觉运动整合能力以及平衡协调能力.结果 与假手术组,TBI组脑组织中IL-17A及NF-κB p65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且于TBI后3d时达到高峰.与TBI+生理盐水组,TBI+ Y320组3d时脑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明显下降(P <0.05);TBI+生理盐水组第3天、5天、7天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7.72±3.29)s、(55.63 ±3.85)s、(55.02±3.92)s,TBI+ Y320组第3天、5天、7天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5.45 ±3.04)s、(30.98±2.92)s、(23.90±2.51)s,TBI+ Y320组大鼠第3天、5天、7天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 IL-17A通过激活NF-κB p65,参与了TB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过程,并与炎症反应有关.

  • 中和IL-17A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倩;朱佳丽;李金宝

    目的:观察IL-17A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中的表达,探讨中和IL-17A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打击”(LPS+MHC-ⅠmAb)模型,8~10周BALB/C雄性小鼠32只,应用随机数据表完全随机分成4组:正常(normal)组、LPS+MHC-ⅠmAb组、LPS+isotype组、LPS+PBS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LPS 0.1 mg/kg,24 h后尾静脉分别给予MHC-ⅠmAb(1 mg/kg)或等体积的isotype和PBS,2 h后检测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IL-17的表达。另选取32只BALB/C雄性小鼠,观察anti-IL-17A抗体预处理对肺损伤的影响,随机分为4组:normal 组、LPS+MHC-ⅠmAb+anti-IL-17A 组、LPS+MHC-ⅠmAb+isotype 组、LPS+MHC-ⅠmAb+PBS组,提前1 h尾静脉注射anti-IL-17A(50μg/只)、isotype(50μg/只)或等体积的PBS,二次打击造模后2 h取材,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和肺干湿重比,检测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计数肺脏中性粒细胞,评估各组小鼠肺损伤和炎症反应程度。数据采用 Prism5.0(GraphPad Software,USA)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其他三种相比,二次打击模型(LPS+MHC-ⅠmAb)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IL-17A表达显著升高,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多。anti-IL-17A预处理后,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肺干湿重比减小,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降低,外周血促炎因子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IL-17A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中显著升高,anti-IL-17A预处理后显著改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和肺组织损伤。

  • 肺移植术后早期移植气管的病理学改变及γδ T细胞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丽凤;夏思思;许江南;安云庆;吕喆;丁跃中

    目的:建立同种同型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模拟并观察肺移植手术早期移植气管的病理学改变和固有γδ T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n=45),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30),各组又随机分为1天、3天、5天三个亚组.对实验组小鼠建立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术后第1,3,5天对两组小鼠行肺功能检查、肺泡灌洗液行总细胞计数及分类、移植气管组织病理学检查,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气管引流淋巴结中γδ T细胞的比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移植气管组织中IL-17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第3,5天的肺总阻力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计数均显著增加(P<0.05),且以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实验组术后气管黏膜下层水肿;实验组术后第1,3天小鼠气管引流淋巴结中γδ 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天:(2.66±0.19) vs.(1.82±0.13)%;3天:(2.33±0.07) vs.(1.82±0.1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所有亚组IL-17A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种同型小鼠气管移植手术创伤,可激活γδ T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其中γδ T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7A进一步募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加剧移植术后的炎性反应,导致移植气管黏膜下层水肿.

  • 白细胞介素-17A表达水平与HBV相关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汪美华;章幼奕;吴月平;邹美银;朱勇根;陈萍;沈娟;李雪梅;黄松平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A的表达及其与HBV相关肝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3例HBV相关肝病患者(慢性肝炎21例,肝硬化21例,肝衰竭23例,原发性肝癌28例)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A;分析IL-17A在不同类型HBV相关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与ALT、AST、TBil、ALB、PT、HBsAg、HBeAg、HBV DNA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L-17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及健康对照组(P< 0.05);肝衰竭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P= 0.000);轻、中、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肝硬化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 0.000);死亡患者血清IL-17A显著高于病情好转患者(P= 0.036).IL-17A对死亡预测的C-statistic值为0.726;IL-17A与AST、TBil呈正相关;与ALT、PT、ALB无显著相关性;与HBsAg呈负相关,与HBeAg呈正相关;而与HBV DN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A在肝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显著升高,与相关反映炎症程度的指标及HBsAg、HBeAg存在相关性.IL-17A可作为反映HBV相关性肝脏炎症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 IL-17A对小鼠气管移植后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丽凤;许江南;夏思思;孔庆利;安云庆;吕喆;李小娜;丁跃中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探讨气管移植早期IL-17A对气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19~ 21 g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n=50)和BALB/c小鼠(n=20),供受体按体质量配对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C57BL/6小鼠(n=10);A组:C57 BL/6(n=10) →C57BL/6(n=10);B组:BALB/c(n=10) →C57 BL/6(n=10);C组:BALB/c(n=5)→C57 BL/6(n=5),注射anti-IL-17A中和抗体;D组:BALB/c(n=5)→C57 BL/6(n=5),注射IgG;A、B组进一步随机分为3天、14天亚组(n=5).术后第3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B组移植气管中IL-17A mRNAⅡ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气管引流淋巴结中γδ T细胞的比例.术后第14天,分别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移植气管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术后小鼠无死亡.术后第3天,B组移植气管组织中IL-17A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小鼠气管引流淋巴结中γδ 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4天移植气管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A组气道纤毛柱状上皮结构完整,黏膜下层无纤维组织增生;B、D组气道上皮由柱状变为扁平状上皮并部分脱落,黏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明显;C组气道纤毛柱状上皮结构较完整,黏膜下层可见纤维组织增生.4组小鼠气管管腔闭塞率分别为(31.21 +2.82)%、(42.45±2.21)%、(39.04±1.98)%、(40.67±1.54)%,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在气管移植免疫排斥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并介导气道上皮的损伤.

  • 中和IL-17A活性改善肺纤维化小鼠肺功能

    作者:刘虹;李辙;吕晓希;米粟

    目的 探讨中和细胞因子IL-17A能否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肺功能.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小鼠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BLM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eomycin,BLM)造成小鼠急性肺损伤诱导肺纤维化形成.造模后第14天、17天及21天尾静脉注射IL-17A中和性抗体进行治疗(IL-17Ab组),同时注射IgG为对照(IgG组).造模后第28天,使用Flexivent肺功能检测系统,气管插管检测肺功能.结果 中和IL-17A降低BLM导致的动物死亡(P<0.05);降低肺纤维小鼠的胶原沉积(P<0.01)和羟脯氨酸含量(P<0.0l);增加肺纤维小鼠的深吸气量(P<0.05);降低气道阻力(P<0.01)和弹性阻力(P<0.01);恢复呼吸系统顺应性(P<0.01).结论 中和IL-17A能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肺功能,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血管活性肠肽(VIP)通过调控脑组织IFN-γ、IL-17A 因子水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元;袁正洲;吕志宇;张淑江;李晓红;李作孝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通过调控脑组织IFN-γ、IL-17A因子水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VIP低剂量防治组和VIP高剂量防治组),利用髓鞘碱性蛋白( MBP)+完全弗氏佐剂( CFA)诱导建立EAE模型。自造模当日起,每隔1 d分别对VIP低、高剂量防治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4 nmol/kg(0.2 ml)、16 nmol/kg(0.8 ml),正常对照组及EAE对照组注射0.8 ml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大鼠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脑组织基本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 GFAP)检测脑组织内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IFN-γ、IL-17A因子含量变化。结果 VIP各剂量防治组大鼠发病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NDS)降低,脑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下降、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即GFAP+细胞数量减少,脑组织匀浆中IFN-γ、IL-17A含量降低,且高剂量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VIP通过降低脑组织中IFN-γ、IL-17A含量,减轻脑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EAE的防治作用。

  • 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返回平原前后炎症因子失衡的变化及分析

    作者:曲星铭;贺斌峰;陈红平;时胜学;钱桂生;王关嵩

    目的:研究高原驻训部队返回人员炎症因子失衡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1名长期居住平原地区(海拔200 m),平均25岁,初上高原前身体健康,驻训6个月返回后出现高原脱适应症的男性官兵,在上高原前(Control)、返回平原第2天(d2)及第30天(d30)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80℃冻存,ELISA法检测上述返回人员血清中IL-17A及IL-10的含量。结果 d2及d30时间点IL-17A含量及IL-17A/IL-10比率较Control有显著增高(P<0.05),d30时间点IL-17A含量及IL-17A/IL-10比率低于d2时间点(P<0.05);d2及d30时间点IL-10的含量较Control有显著降低(P<0.05),但d30时间点IL-10含量高于d2时间点(P<0.05)。在Control、d2、d30时间点IL-10与IL-17A存在呈正相关(r1=0.948, P<0.05;r2=0.969, P<0.05;r3=0.972, P<0.05);IL-10与IL-17A在d2与Control间、d30与d2间的改变量呈负相关( r4=-0.793, P<0.05;r5=-0.756, P<0.05)。结论高原驻训部队返回人员机体中存在炎症因子失衡的现象,其程度随着返回平原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其炎症因子失衡有所恢复,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热毒宁针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h17、IL-17A的影响

    作者:张嘉雯

    目的 研究热毒宁针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h17、IL-17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热毒宁针剂,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Th17、IL-17A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和Th2分别为(18.74±4.36)%和(5.79±0.68)%,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IL-17A为(10.15±1.13) 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可能与热毒宁抑制炎症反应和修复免疫功能有关.

  • 三种双特异性抗体对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萃;韩晓辉;周兵;王文飞;任桂萍;孙翠羽;吴强;于引航;徐黎明

    为获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先导药物,本研究比较了3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1、BsAB-2和BsAB-3)对Ⅱ型胶原(CII)诱导的RA(CIA)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首先用ELISA法比较了3种二价抗体同时与两种抗原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3种抗体均能同时结合两种抗原,BsAB-1结合抗原的能力优于其他两种抗体(P<0.01).用鸡CII建立CIA模型,用纯化的抗体对CIA模型小鼠进行治疗,每2天给药1次,治疗29天.治疗结束后与CIA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踝关节肿胀、皮肤紧绷、后足皮肤表面充血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中BsAB-1治疗后足趾肿胀不明显,基本恢复正常.采用ELISA法检测了各组小鼠血清中CII抗体,real-time PCR法检测了脾脏中细胞因子IL-2、IL-1β、IL-17A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CIA模型对照组相比,所有抗体治疗组都能明显降低血清中CII抗体水平、脾脏中IL-2、IL-1β、IL-17A和TNF-α的表达量,且BsAB-1治疗效果佳,与另外两种抗体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因此,3种二价抗体对CIA模型小鼠都有治疗效果,BsAB-1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抗体,是优选的先导药物.

  • IL-17A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影响

    作者:董志兵;陈云鹏

    目的 探讨IL-17A对IL-17A基因敲除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取15只IL-17A基因敲除型小鼠作为IL-17A基因敲除型组,15只WT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小鼠腹腔内注射Nancy株柯萨奇病毒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观察两组小鼠的心肌HE染色、心肌组织病理积分、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组织TGF-β1蛋白水平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小鼠建模后第7、14、28天时心肌组织均出现炎症反应,IL-17A基因敲除组小鼠各时间点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均较对照组轻,第14天时,两组小鼠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均严重,对照组小鼠心肌炎症较IL-17A基因敲除组小鼠严重,出现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坏死比较严重,IL-17A基因敲除组小鼠心肌组织炎症较对照组轻.IL-17A基因敲除组第7、14、28天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基因敲除组小鼠血清INF-γ高于对照组,IL-17A基因敲除组小鼠血清TNF-α、IL-17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基因敲除组第7、14、28天小鼠心肌组织TGF-β1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敲除IL-17A基因能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影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心肌组织TGF-β1蛋白水平.

  • 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 IL-17A含量的影响

    作者:杨元;袁正洲;吕志宇;张淑江;李晓红;李作孝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脑组织IL-17A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VIP低剂量防治组和VIP高剂量防治组。利用髓鞘碱性蛋白( MBP)+完全福氏佐剂( CFA)诱导建立EAE模型。自造模当日起,每隔一日分别对VIP低、高剂量防治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4 nmol/kg(0.2 mL)、16 nmoL/kg(0.8 mL),正常对照组及EAE对照组注射0.8 mL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大鼠发病情况;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IL-17A因子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 GFAP)检测脑组织内的星型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VIP各剂量防治组大鼠发病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NDS)降低,脑组织匀浆中IL-17A含量降低,活化的星型胶质细胞即GFAP+细胞量减少,且各剂量组间存在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VIP通过降低脑组织中IL-17A含量、抑制星型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EAE的防治作用。

117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