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疏肝抗毒汤对裸鼠MDA-MB-231-pAcGFP异种移植瘤生长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谢淮冰;王瑞平;胡守友;胡玥;张力;房良华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抗毒汤对荷MDA-MB-231-pAcGFP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Fugene HD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pAcGFP).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百分率.采用皮下接种法建立MDA-MB-231-pAcGFP细胞异种移植瘤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各脏器转移瘤的数目和大小.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转染率高达96.5%,表达有绿色荧光蛋白的MDA-MB-23 1-pAcGFP细胞成瘤率为100%.模型组(A组),健脾疏肝抗毒汤组(B组),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特异受体(CXCR4)抑制剂组(C组)、健脾疏肝抗毒汤联合CXCR4抑制剂组(D组)瘤体质量分别为(1.30±0.11),(0.75±0.12),(0.48±0.09),(0.44±0.07)g,瘤体体积分别为(6.635±0.500),(4.017±0.466),(2.664±0.700),(2.323±0.492) cm3,与模型组比较,3组瘤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2.18,%,62.95%,66.28%.A,C组肝脏可见散在荧光转移结节,B组及D组肝脏未见有荧光结节.结论:健脾疏肝抗毒汤具有抑制MDA-MB-231-pAcGFP移植瘤生长及肝转移的能力,可为健脾疏肝抗毒汤防治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转移提供实验依据.

  • 芦荟大黄素联用顺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陶毅明;洪雪;马义丽;廖朝亮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E)单用或联用顺铂(C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用5,10,20,30,40,50μmol·L-AE,2,4,8,12,24,36 μmol·L-1 CP,或不同浓度AE联用CP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48 h,另设空白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Ⅴ FITC/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分析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x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E单用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1 μmol·L-1,与CP联用时IC50为9.51μmo1·L-1.联用指数CI50<1,表明两药物有协同作用;AE单用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联用CP则增强阻滞,凋亡率明显增加;两药联用显著抑制Bcl-2和Bcl-xL的表达,并上调Bax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和下调抗凋亡蛋白,诱导凋亡.与顺铂联用能增强其促凋亡作用,两药存在协同作用.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安松林;丁治国;解云婧;丁磊;周柯鑫;滕占庆;史晓光;李乃卿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基底细胞样(basal-like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将其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空白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于24,48,72 h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对MDA-MB-231细胞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表达的影响.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高浓度者抑制作用强,即呈现浓度依赖性,体外培养48 h时抑制作用显著.参芪扶正注射液将MDA-MB-231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进而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发现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上调M DA-M B-231细胞PUMA蛋白和基因表达.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UMA基因有关.

  • 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及其组分对人源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作者:于子茹;李莉;王金华;王振中;萧伟;杜冠华

    目的 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及其组分对人源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方法 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经萃取、洗脱后获得的粗组分,再经分离得到929种标准组分.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评价以含1% DMSO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体系为对照时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6.125、12.5、25、50、100、200、400 μg/mL)及其929种组分(50、5iμg/mL)对人源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增殖的影响.结果 作用72 h后,高浓度的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强,且有良好量效关系(r =0.987 5),低浓度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强;929个组分(5 μg/mL)中仍有部分样品对乳腺癌细胞细胞生长抑制率>50%,同时这些组分对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无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原料药在两种人源乳腺癌细胞株上均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 MicroRNA218-Robo1通路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作者:宋琼;王其敏;马婕妤;孙鼐;陈秋;马艳玲;李保林

    目的 明确MicroRNA218-Robo1通路在动物体内对乳腺癌的抑制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BALB/c-nu/nu雌性裸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动物分别用转染后高表达MicroRNA218的MDA-MB-231细胞、转染后共同高表达MicroRNA218和Robo1基因的MDA-MB-231细胞、转染后敲除Robo1基因的MDA-MB-231细胞以及阴性对照的MDA-MB-231细胞.从接种当天开始,每2周采用精诺真活体成像系统(IVIS 200)观测皮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CD31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Ki-67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MicroRNA218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Robo1敲除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共同高表达MicroRNA218和Robo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RNA218和Robo1敲除组较对照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产生受到抑制.结论 MicroRNA218能够通过调节Robo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雌激素受体β1在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对雷诺昔芬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作者:姜华;李梓雄;程林;王佳妮;黄勇;李玺;刘仁斌

    目的 探究雷诺昔芬(RAL)对乳腺癌中过表达雌激素受体(ER)β1的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含ERβ1基因的HIV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获得稳定表达ERβ1的乳腺癌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ERβ1 mRNA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ER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各细胞亚型分别于0、1、10 μmol/L 的RAL共培养48 h,观察RAL对ERβ1高表达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治疗作用的差异.结果 HIV慢病毒转染后细胞绿色荧光表达效率达到90%以上;RT-PCR检测显示阳性转染组MDA-MB-231/ERβ1细胞中ERβ1 mRNA水平较阴性转染组提高了12.9倍(P<0.05);阳性转染组细胞中ERβ1蛋白水平也相应提高;细胞实验表明高浓度(10 μmol/L)的RAL对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特别是对ERβ1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F=9.273,P=0.015).结论 在乳腺癌MDA-MB-231 细胞中,ERβ1高表达可以使细胞对RAL更加敏感.

  • 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MDA-MB-231侵袭能力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邸大琳;陈蕾;王丽娜;王洪伟;魏兵;王会东;鞠吉雨

    目的:利用已构建的乳腺癌候选抑制蛋白-1(breast cancer suppressor candidate 1,BCSC-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观察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MDA-MP-23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v5-HisP-BCSC-1和空质粒pcDNA3.1/v5-HisB转染野生型MDA-MB-231细胞,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v5-HisB的MDA-MB-231细胞为对照组,野生型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转染后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BCSC-1表达细胞株.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转染前后基因的变化,细胞免疫组化分析转染前后BCSC-1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变化.结果:转染后成功获得BCSC-1基因异位高表达稳定细胞株.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转基因组细胞平均迁移距离为(105.33±13.61) μm,较对照组(225±18.02) μm和对照组(236±16.46) μm明显降低,F=60.50,P=0.002.细胞侵袭实验显示,转基因组24 h平均穿膜细胞数为34.67±2.52,较空白对照组56.66±2.08和对照组63.33±4.16明显降低,F=72.33,P=0.005.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CSC-1表达水平为32.66±2.51,较对照组2.33±1.52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F=333.12,P=0.001;转基因组ICAM-1表达水平为28.67±3.79,较对照组3.33±1.53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F=127.14,P=0.003.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后BCSC-1以及I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BCSC-1基因的异位表达对MDA-MB-231细胞体外转移和侵袭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ICAM-1表达增高有关.

  • 金雀异黄素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欢;卢陈嘉;马威;毛俊;范盼红;赵文月;王露;李连宏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0、5、10、20 μmol/L GEN处理MDA-MB-231 细胞24 h.采用CCK-8、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GEN对 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GEN处理前后MDA-MB-231细胞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活性半胱天冬酶8(cleaved caspase-8)、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RT-PCR分析不同浓度GEN处理前后MDA-MB-231细胞中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GEN作用24 h后,0、5、10和20 μmol/L组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00±1.41)%、(14.02±1.57)%、(27.5±1.52)%、(48.90±1.44)%.与0 μmol/L组相比,5、10和20 μmol/L组呈浓度依赖性增加(F=528.119,P=0.000).两两比较显示:各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0和20 μmol/L组诱导MDA-MB-23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40±0.40)%、(9.34±1.34)%、(19.26±0.93)%、(27.41±1.12)%.与0 μmol/L组相比,5、10和20 μmol/L组呈浓度依赖性增加(F=379.573,P=0.000).两两比较显示:各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其他浓度组经GEN处理的MDA-MB-231细胞FADD、cleaved caspase-8、FasL蛋白表达升高(F=368.621、456.744、419.129,P均=0.000),Fas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0,P=0.528);与10(μmol/L组相比,20 μmol/L组FasL蛋白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F=92.235,P=0.001).实时RT-PCR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其他浓度组经GEN处理的MDA-MB-231细胞FasL mRNA表达升高(F=646.983,P=0.000),Fas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56,P=0.274);与10 μmol/L组相比,20 μmol/L组FasL mRNA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F=52.562,P=0.020).结论 GEN通过上调Fas/FasL途径中FasL基因表达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 黄芪注射液对basal-like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鹏熙;周瑞芳;谭敏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作用于basal-like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后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5种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作用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黄芪注射液作用于MDA-MB-231细胞48 h和72 h的OD值采用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48 h时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比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作用48 h时,各剂量组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1),其效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作用48 h时,高剂量组(2×10-1~2×10-2 g/ml)黄芪注射液还可促进细胞凋亡(χ2=8.01,P=0.00);作用72 h时,高剂量组仍呈抑制作用,但随质量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少,低剂量黄芪组(2×10-4 ~2×10-5 g/ml)有促进增殖作用(P<0.01);中高剂量组(2×10-3 g/ml)可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为basal-like乳腺癌的治疗带来益处..

  • RNA干扰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骨保护素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帆;唐振宁;杨新华;徐琰;范林军;张毅;陈莉;周艳;陈庆秋;姜军

    目的 构建针对骨保护素(OPG)基因的一个载体编码三条短发夹RNA(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OP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3个针对OPG基因的RNA干扰(RNAi)位点,分别设计合成3对编码相应shRNA的DNA单链,每对单链连接形成双链后分别与线性化载体pGenesil-1.1、pGenesil-1.2、pGenesil-1.3连接形成pGenesil-1.1-shRNA1、pGenesil-1.2-shRNA2、pGenesil-1.3-shRNA3,对以上重组载体反复酶切连接,构建成重组质pGenesil-1.1-1.2-1.3-shRNA1-shRNA2-shRNA3,酶切鉴定和测序无误后,将该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以G418加压筛选,对转染细胞行单克隆化,稳定转染细胞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确定其对OPG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LD分析法.结果 成功构建了pGenesil-1.1-1.2-1.3-shRNA1-shRNA2-shRNA3重组质粒;以该质粒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后其OPG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对OP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1%和73%.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针对OPG的一个载体编码3条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RNAi抑制了MDA-MB-231细胞OPG基因表达,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肿瘤细胞自身OPG表达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相关实验基础.

  • 自噬抑制剂可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和MDA-MB-231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作者:刘兆芸;贺科文;宋兴国;王新昭;卓培英;王兴武;马清华;霍志军;于志勇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剂能否增强三阴性乳腺癌( TNBC)细胞系MDA?MB?468和MDA?MB?231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方法以吉非替尼单药或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巴弗洛霉素A1(BAF)处理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以及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记蛋白以及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吉非替尼对吉非替尼+3?MA组和吉非替尼+BAF组MDA?MB?46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1±0.2)μmol/L和(3.8±0.3)μmol/L,均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MDA?MB?468细胞[(7.0±0.2)μmol/L,均P<0.05]。吉非替尼对吉非替尼+3?MA组和吉非替尼+BAF组MDA?MB?231细胞的IC50分别为(9.7±0.1)μmol/L和(7.7±0.2)μmol/L,均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MDA?MB?231细胞[(14.7±0.1)μmol/L,均P<0.05]。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3?MA组、吉非替尼+BAF组MDA?MB?46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12.43±3.18)%、(23.37±2.71)%和(18.71±2.81)%,吉非替尼联合自噬抑制剂3?MA或BAF时,MDA?MB?468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时的凋亡率(均P<0.05)。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3?MA组、吉非替尼+BAF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15±1.82)%、(16.94±2.19)%和(33.83±5.92)%,吉非替尼联合自噬抑制剂3?MA 或 BAF 时, 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时的凋亡率(均P<0.05)。吉非替尼联合3?MA或BAF对MCF?7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 P>0.05)。吉非替尼联合3?MA或BAF后,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中p?PTEN的表达明显增加,LC3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活性增加。结论自噬抑制剂可能通过激活PTEN/PI3K/Akt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自噬抑制剂联合吉非替尼可能通过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促进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凋亡。

  • 放射诱导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丽云;张顺康;陈刚

    目的 研究经放射诱导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放射敏感性间的联系.方法 使用6 MV X线对MCF-7和MDA-MB-231细胞进行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D0)、准域剂量(Dq)和2 Gy照射的存活分数(SF2),比较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经6 MV X线照射后,MDA-MB-231细胞的存活曲线较MCF-7细胞右移;MDA-MB-231细胞D0、Dq和SF2值均大于MCF-7细胞(1.603±0.023比1.233±0.027、1.76±0.04比1.03±0.10、0.6393±0.0082比0.3981±0.0185,t值分别为-17.981、-11.745、-20.596,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MCF-7细胞在2、4、8 Gy照射后24 h及同一剂量6 Gy照射后12 h和48 h的凋亡率均高于MDA-MB-231细胞(t值分别为4.441、7.299、10.499、6.375、7.743,P值分别为0.011、0.002、0.000、0.003、0.001).和未照射相比,这两种细胞照射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G2期阻滞,MDA-MB-231细胞组中G2/M期细胞比例随照射后时间及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直至照射后48 h也未见细胞周期的明显恢复;而MCF-7细胞在受到8 Gy照射后24 h及6 Gy照射后48 h,这种阻滞就开始逐渐解除,随之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65.80±0.56)%、(62.53±0.67)%].结论 2~8 Gy 6 MV X线照射可诱导MCF-7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MDA-MB-231细胞发生G2期阻滞,从而导致MCF-7细胞出现更多的凋亡,这也可能是造成两者放射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 氯硝柳胺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

    作者:殷丽娜;张旭霞;王晶;张亚平;暴一众;张俊香;陈红红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与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氯硝柳胺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求得IC50值.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氯硝柳胺单纯给药组、单纯照射组和氯硝柳胺+照射组,氯硝柳胺预处理的浓度为1.0和1.5 μmol/L,”7Cs γ射线的照射剂量为0、2、4和6 Gy;克隆形成试验检测氯硝柳胺对MDA-MB-23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辐射诱导的γH2AX焦点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β-连环蛋白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 氯硝柳胺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24 h的IC50值为13.63 μmol/L;1.0和1.5 μmol/L氯硝柳胺对MDA-MB-231细胞均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7和1.62,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氯硝柳胺预处理使受照MDA-MB-231细胞的γH2AX焦点形成率较单纯照射组显著增加(t=3.91,P<0.05),G2/M期阻滞明显减少(t=8.05,P<0.01),并显著抑制了辐射诱导的磷酸化β-连环蛋白(S675)、非磷酸化β-连环蛋白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升高.结论 氯硝柳胺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从而抑制DNA DSBs修复和减少辐射诱导的G2/M期阻滞有关.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有效的三阴性乳腺癌放射增敏的新靶点.

  • 黄癸素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唐建武;林菁

  • 康普瑞汀脂质体体外抗乳腺癌拟态血管的作用

    作者:刘汉;黄丹;郭阳;张烜

    目的 考察康普瑞汀(combretastatin A4,CA4)脂质体(SSL-CA4)体外抗拟态血管(vascular mimicry,VM)的作用.方法 选择CA4为模型药物,构建SSL-CA4.选择MDA-MB-231乳腺癌为细胞模型,考察SSL-CA4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对MDA-MB-231细胞的划痕愈合作用、对MDA-MB-231细胞的体外拟态血管破坏作用、MDA-MB-231细胞的3种因子的拮抗作用等.结果 SSL-CA4具有体外抗MDA-MB-231细胞形成的拟态血管作用.结论 SSL-CA4可通过抗拟态血管作用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荧光素酶基因标记乳腺癌细胞系鉴定

    作者:王明;崔红霞;刘吉成

    目的 利用三阴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系MDA-MB-231-Luc进行功能评价及鉴定.方法 构建荧光素酶的HIV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采用MTT法,利用Transwell侵袭模型,应用伤口愈合细胞划痕实验评价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利用慢病毒转染的MDA-MB-231细胞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与亲本细胞相比,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慢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无明显影响,为后续的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提供细胞模型.

  • 小檗碱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关系

    作者:章涛;李苌清;杨俊卿;刘颖菊;万敬员;周岐新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关系,以评价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联合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与PPARγ受体的关系;实验同时采用罗格列酮作为阳性药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 小檗碱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21μmol/L;小檗碱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PARγ受体拮抗剂不能逆转小檗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小檗碱可明显抑制MDA-MP-231细胞生长,但与罗格列酮不同,其作用不通过PPARγ受体介导;小檗碱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效应较罗格列酮更为显著;小檗碱可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 茯苓酸通过激活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

    作者:江薇

    目的 观察茯苓酸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与不同浓度(1、2、5μrnol/L)的茯苓酸共孵育,采用CCK-8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及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茯苓酸能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浓度为1、2、5 μmol/L的茯苓酸作用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至25.6%、59.4%、87.2%,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率(5.4%);经过1、2、5 μmol/L茯苓酸分别处理48 h后,实验组MDA-MB-231细胞中凋亡蛋白标志物PARP裂解量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茯苓酸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ARP有关.

  • 氯化锂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立洪;李庆华;王建;高伟;蔺亚妮;李华文;金薇娜;常国强;庞天翔

    目的:探讨LiCl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对侵袭关键因子NGAL表达的调控.方法:LiCl处理后,MTT测定细胞活力,光镜观察细胞伪足形成;Transwell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NGAL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使用小分子药物Bay117082(NF-κB通路抑制剂)和FH535(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处理细胞,检测关键通路对NGAL表达的调控.结果:在浓度低于10 mmol/L时,LiCl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5 mmol/L或10 mmol/L LiCl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其伪足形成受到影响,但在NHE1抑制剂Cariporide作用下,细胞伪足破坏的情况有所减轻;Transwell结果显示5、10 mmol/L LiCl分别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iCl处理后NGA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表明LiCl对NGAL的调控可能始于转录水平.小分子药物处理分别使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后,NGAL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表明这两条通路都参与了NGAL表达的调控.结论:LiCl通过抑制NF-κB调控NGAL的表达,抑制伪足形成以及细胞侵袭.

  • shRNA对乳腺癌细胞VEGF-C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古浠伶;曹友德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针对VEGF-C的三种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别是siRNAa、siRNAb、siRNAc,筛选靶向基因有效siRNA,据此设计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寡核苷酸链,构建pGenesil-1/VEGF-C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此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m blot方法检测VEGF-C的变化情况,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对RT-PCR、Western blo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结果:RT-PCR结果显示siRNAa、b、c对MDA-MB-231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的差异性显著(P<0.05),siRNAa抑制率高(72.41%).利用针对siRNAa合成的shRNA与质粒pGenesil-1构建表达裁体pGenesil-1/VEGF-C,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构建成功.将其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均表明VEGF-C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shRNA 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沉默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VEGF-C的表达,提示该技术可能是抑制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有效手段.

12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