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严重腹腔感染机体免疫失衡与中医虚实证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傅强;崔乃强;喻文立

    目的 研究严重腹腔感染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免疫失衡特点与中医虚实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观察46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MODS,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针对病因及辨证治疗, 于入选后第1、3、7天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比值(IL-6/IL-10)、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比值)、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 同时观察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等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IL-6/IL-10比值在实证与虚实夹杂证各时间点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证第7天较第1天下降, 同期比较, 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IL-6/IL-10比值依次降低. HLA-DR水平在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依次降低, 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均未发现HLA-DR<30%的病例, 在虚证患者中, 第7天HLA-DR全部<30%,较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比值在实证与虚证前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第7天较第1天出现下降, 虚实夹杂证1周内无变化, 同期比较, 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Th1/Th2比值依次降低.Treg水平在实证与虚实夹杂证前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虚证第3天较第1天升高, 第3天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期比较, 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Treg水平依次升高.结论 在严重腹腔感染所致MODS病理过程中, 反映机体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的IL-6/IL-10比值及反映免疫功能的HLA-DR、Th1/Th2比值和Treg水平均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中医虚实证型, 表现为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时, IL-6/IL-10比值、HLA-DR和Th1/Th2依次下降, 而Treg水平依次升高.

  • 暂时性腹腔关闭与常规关腹技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对比

    作者:陈帆;朱宏亮;钱洪军;易伟;谢先强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行暂时性关腹,7例常规关腹。比较2组术后腹内压变化、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常规关腹组术后72 h内腹内压逐渐升高,术后6~72 h各监测的时间点均高于暂时性关腹组(P<0.01)。暂时性关腹组术后腹内压变化相对平稳(波动在7.7~18.1 mm Hg之间),创面愈合早[(11.3±1.8)d vs.(19.4±6.7)d,t=-3.142,P=0.005],切口感染少[12.5%(1/8)vs.100%(6/6),P=0.005]。结论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治疗严重腹腔感染中能有效地预防腹内压升高,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治疗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腹腔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燕华;欧春红;陈超琳;刘汉伟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外科(DCS )理念对于治疗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6-2013年医院收治的36例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进行的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治疗进行分析,对于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7d的体温及生化指标进行研究显示,患者在手术前由于休克等原因,体温较低,手术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腹腔内压力在手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有所升高(P<0.05),从手术后第2天开始降低,第7天恢复正常;对36例患者进行DCS治疗,有32例患者治愈,26例患者接受了再次确定性手术痊愈出院,4例患者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能够提高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效果显著,对非外伤性大肠外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替加环素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清;叶华;钟贵芳;程慧华;郭瑞莲;张克林;曾丽萍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严重腹腔感染(sIA I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IA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入住SICU并应用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评估其临床及微生物学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5株,分布在腹腔、下呼吸道和血液,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71.6%和25.3%,真菌占3.1%;腹腔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0.0%,以屎肠球菌为主;32例中混合致病菌感染占87.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85.7%和71.4%;替加环素治疗时间5~18 d ,中位疗程12 d ,临床总有效率为71.8%,其中单用22例,有效率72.7%;联用10例,有效率70.0%;替加环素对腹腔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5.0%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清除率为88.5%;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结论替加环素治疗sIAI安全有效,可作为SICU中治疗sIAI的经验性用药。

  • 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媛;王小闯;骆艳妮;张明;党双锁

    目的 探讨影响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5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住院28天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101例)和死亡组(3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与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呼吸机支持、血肌酐、前白蛋白、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腹腔病灶处理、合并脓毒性休克、肠内营养共9项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20(OR=8.147,P=0.015)、SOFA评分≥9(OR=17.934,P=0.013)、腹腔病灶处理不充分(OR=6.846,P=0.044)、未迸行肠内营养(OR=4.983,P=0.003)4个指标是影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动态监测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及时充分处理腹腔感染灶、尽早肠内营养可以改善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早期预后.

  • 血必净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丁政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肠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严重腹腔感染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AO、LPS、TNF-α、IL-6水平及氧合指数(OI)、APACHE-II评分。结果经5d治疗后,实验组血浆DAO、LPS、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肠道功能及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并能有效减少内毒素入血,值得临床推广。

  • 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腹腔脓液细菌学及耐药分析

    作者:张少一;李幼生;王剑;虞文魁;李宁;黎介寿

    目的 分析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腹腔脓液细菌菌群分布及体外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2001年1月至2012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腹部创伤并发严重腹腔感染病例41例,获得腹腔脓液标本共123份,回顾性分析微生物实验室菌群及药敏结果,输入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腹腔脓液标本共分离出297株菌,平均(7.2±2.3)株.革兰阳性细菌占44.1% (131/297),革兰阴性细菌占55.2%(164/297),真菌占0.7% (2/297).分离率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2株,24.2%)、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22.2%)、肺炎克雷伯菌(34株,11.4%)、粪肠球菌(28株,9.4%)和铜绿假单胞菌(21株,7.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超过90%,分别为91%和98%.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9%.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高(90%).结论 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感染菌尽管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也较高;头孢哌酮、环丙沙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育;安尼瓦尔江;美克拉伊;肖东;夏志洁

    目的 探讨影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本院SICU收治的69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出SICU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2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与S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腹腔感染灶处理不充分、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不适当以及合并脓毒性休克是影响S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存活组分别为(11.76±3.48)分、3例、3例和24例;死亡组分别为(17.12±4.50)分、21例、15例和27例,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15分和腹腔感染灶处理不充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44和0.018,相对危险度(RR值)分别为6.846和21.319.结论 动态监测APACHEⅡ评分、及时充分处理腹腔感染灶,可以降低S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 清肺承气汤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艳敏;崔乃强;张淑坤

    目的:观察清肺承气汤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模拟临床上消化道穿孔病理生理过程建立严重腹腔感染模型;中药组于制模前1 d予以中药清肺承气汤灌胃,每日3次,每次2 mL;假手术组以等量10%硫酸钡(BaSO4)营养肉汤代替菌液注射。制模后6 h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取全部肺组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12.7±5.4)%比0〕、Bax蛋白表达〔吸光度(A)值:8416.89±875.16比6654.09±1130.18〕、TNF-α(ng/L:3132.56±457.96比1948.55±269.32)、IL-6(ng/L:75.14±1.63比31.17±0.81)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值:7490.59±200.34比12289.02±535.93,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7.9±0.3)%〕、Bax蛋白表达(A值:7619.50±999.30)、TNF-α(ng/L:3114.34±454.32)、IL-6(ng/L:52.46±0.96)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A值:11155.07±1018.87)增高(均P<0.05)。大体观察可见:假手术组肺组织颜色均匀,模型组肺组织明显肿胀,部分表面可见片状的淤斑和出血;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肺血管、肺泡间质和肺泡上皮小叶间质均正常,模型组肺间质水肿、出血,肺泡腔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模型组肺组织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多,并且出现不同程度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缩小变圆,细胞核呈不规则形,中药组上述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清肺承气汤可减轻严重腹腔感染导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中药干预后降低了炎症介质水平、提高Bcl-2表达有关。

  • 严重腹腔感染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辨证规律研究

    作者:傅强;崔乃强;王娜;崔乃杰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感染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八纲辨证方法连续观察外科重症监护病房46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MODS患者,在采取病因及对症治疗同时按不同证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记录中医证型变化.结果:第1 d以里实热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第3 d和第7 d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其次为里实热证和里虚热证,里虚寒证及亡阴/亡阳证少见,未见里实寒证.结论:随病情加重里实热证逐渐减少,里虚热症有增加趋势.

  • 继发及第三型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骆雪萍;施善阳;黄巍

    目的 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继发及第三型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特征,为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2005年6月-2009年6月因继发腹膜炎严重腹腔感染及进展为第三型腹膜炎危重患者腹腔病原菌分布、耐药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ICU前均行腹部急诊手术.结果 46例危重患者共分离出13种病原菌,初始病原菌分布中结肠瘘以肠球菌为主,其余部位病变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初始及第1周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63.04%(29/46)和51.02%(25/4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第2周之后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下降,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增加到50.00%(23/46),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肠球菌是第三型腹膜炎主要病原菌,第2周后病情未缓解应适时选择覆盖肠球菌的抗菌药物,同时应适当抗真菌治疗.

  • 经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徐红梅

    目的 探究严重腹腔感染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际临床效果,为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合适的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1997年9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后体质量降低幅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体质量降低程度、前白蛋白值降低幅度、肌酐/身高系数的降低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选择经鼻空肠营养供应方式效果良好,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严重感染42例的体会

    作者:马明忠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3天,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8天,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2%。实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外科治疗原则下,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并配合中医药多渠道治疗腹腔严重感染,其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 腹内压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病程进展中的相关研究

    作者:陆盛;崔乃强;傅强

    目的:探讨外科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腹内压与肠屏障功能以及患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1例严重腹腔感染的外科ICU患者,分别和预后分组,观察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损害数目、尿L/M、内毒素水平以及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按腹内压分组,高压组的APACHEⅡ评分、器官损害数目、尿L/M值、内毒素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低压组;按预后分组,治愈组和好转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随治疗下降,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先下降后,治疗后7d有反向升高趋势,治愈组和好转组的腹内压随治疗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在治疗后7d显著升高,治愈组和好转组的L/M、内毒素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均有下降,死亡组则显著升高.结论:在外科危重病中,腹内压在病程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与肠屏障功能、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在疾病发展与治疗进程中,腹内压居高不下,甚至升高,以及内毒素水平、尿L/M的进行性升高均是判断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 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响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明;赖凯;任迪;李明利;曾晶晶;吴乐锋;何云;冯永文

    目的:调查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早期(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15-05收治的169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2周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141例)和死亡组(28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8.6±12.8)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液体晶/胶体比、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不适当、1周内CD4和CD8细胞变化值、术后第3天液体净量、腹腔感染灶引流不充分是影响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存活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6.8±11.3)h、1.17±0.03、11例、105±36、88±26、(-839±217)mL和7例,死亡组分别为(68.2±8.2)h、3.13±0.18、7例、-52±12、-54±19、(1438±178)mL和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OR=3.791,95%CI:1.703~8.440,P=0.001)、腹腔感染灶引流不充分(OR=10.277,95%CI:1.416~73.847,P=0.021)、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OR=46.744,95%CI:5.746~380.240, P=0.000)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早手术、充分引流感染灶是患者存活的前提,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尽早肠内营养是患者存活的重要方面,术后的器官功能支持是患者存活的主要手段,同时应兼顾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动态监测CD4/CD8的变化。

  • 早期肠内营养对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术后病人炎性指标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胡杰;姚元团;代大华;苏德;高飞;傅小云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术后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清蛋白(PA)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消化道穿孔、严重腹腔感染剖腹探查术后病人,根据EN启动时间分为EEN组(n=123,术后24 ~36 h行EN)、延迟EN组(n=76,术后72 h后行EN),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入院当天和术后第7天IL-6、hs-CRP和PA水平的变化,以及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入院当天IL-6、hs-CRP和P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病人IL-6、hs-CRP均较入院当天明显下降,血清PA水平较入院当天明显升高(P<0.05).EEN组在术后第7天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延迟EN组,PA水平明显高于延迟EN组(P<0.05).EEN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明显较延迟EN组缩短(P<0.05). 结论:EEN较延迟EN可缩短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术后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改善术后IL-6、hs-CRP和PA水平.

  • 血液滤过治疗对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帆;赵允召;陈钰;张凯悦;黎介寿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前后,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以评价CVVH对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血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清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筛选ICU接受CVVH的严重腹腔感染的危重症病人21例,分为A组(n=10),每24 h更换滤器和B组(n=11),血凝时更换滤器.观察病人行CVVH治疗前、治疗后24、48和72 h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 结果: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行CVVH治疗24 h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IL-10于48 h后明显下降.A组内毒素水平在48和72 h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 结论:CVVH可有效地清除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24 h内更换滤器有益于血浆内毒素的清除.

  • 严重腹腔感染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

    作者:王革非;任建安;赵允召;李宁

    0 引言严重腹腔感染是指感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和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多发生于消化道穿孔、破裂和肠吻合口破裂等并发的继发性腹膜炎,也可发生于腹膜炎治疗后的复发性腹膜炎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型腹膜炎~([1]).严重腹腔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病人死亡~([2]).尽管常用手术、应用抗生素、维护器官功能、免疫调控和控制凝血等治疗措施,能使多数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转危为安,但还有不少病人难以康复,病死率仍>20%.

  • 不同时间更换滤器对严重腹腔感染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罗东明;宾雁飞;黄世锋;徐君毅

    目的:探讨在连续血液净化中更换滤器的时间对严重腹腔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腹腔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采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每24 h更换滤器,对照组则待血凝时更换滤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0、氧合指数(OI)、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脂多糖(LPS)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a、IL-10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I、DAO及LP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观察组患者OI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DAO、LPS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血液净化中及时更换滤器较出现血凝时更换滤器更能提高疗效.

  • 肌注人免疫球蛋白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唐卫东;陈琪;何梅雅;邵雪波;陈琳玲

    目的 探讨肌注人免疫球蛋白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9 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IL-10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M浓度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9、4.29、5.07、4.12,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FN-γ、IL-6等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10浓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34、8.45、6.12、5.35、5.21、7.46、5.18、4.08,P均<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FN-γ、IL-6、IL-10等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分别=0.66、0.92、0.46、0.74,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4、2.97、5.45、3.89、3.56、2.81、4.34、3.31,P均<0.05),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4、4.26、5.38、4.29,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t分别=8.54、9.26,P均<0.05),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7,P>0.05). 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